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化学
  • 初等化学教学数轴法的运用_教学论文范文

    初等化学教学数轴法的运用_教学论文范文 一、通过正面启发,灵活的运用数轴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在化学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呈现已经逐渐向多样性发展,教学栏目更加清晰。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这些栏目的应用与创造,能够帮助教师最大程度上创建合理的教学空间,进而充分挖掘其中的科学价值。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将之呈现在学生面前。 (一)酸碱度 我们知道酸碱度的强弱值以 ph 表示,通常情况下,物质的 ph 值大于 7 则呈碱性,小于 7 则呈酸性,ph 值等于 7 则为中性。而表现在数轴上,则可以用下图进行表述:通过该图能够清晰的展现物质酸碱度的判别依据,从而让学生清楚形象的了解酸碱度判定的基本依据。 (二)合金的分类 这里我们以铁合金为例,根据其中的含碳量可以将之分为生铁与钢,而在实际教学中,针对含碳量多少进行区分则可以通过数轴进行如下的表示通过这样的数轴表示,能够让学生们清楚的了解到生铁与钢中碳含量所占的百分比,进而加以区分,这样的表示形式更加简单直观,利于学生们学习记忆。 (三)金属活性顺序排列 在对金属与水、盐、酸等能否发生反应进行判断时,完全可以利用数轴对其活性进行排列,通过这一直观的顺序排列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何种物质的活性更高,何种更低,从而形成更为直观的记忆。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数轴的合理运用,能够更加形象,更加直观的将教材内容展示在学生面前,通过对数轴法的灵活运用,能够使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其中各项数据的特点,进而通过数轴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并适当的进行延伸。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必须合理充分的利用这一资源,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学习。 二、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一)例谈数轴法在酸碱性教学中的应用 1. 运用何种方法能够将溶液的 ph 值由 3 变成 5由于我们知道 ph 值分为酸性、碱性与中性三种,这时根据数轴中的提示可知,要将溶液的 ph 指由 3 变成 5 可以运用以下三种方法:(1)在溶液中加入ph值5以上的酸性溶液;(2)在溶液中加入中性溶液 (3) 在溶液中加入 ph 值在 7 以上的碱性溶液。 2. 将下列溶液亮亮混合后,那组溶液可能得到 ph 为 7 的中性溶液?( )A、ph=3 ph=4 B、ph=3 ph=10 C、ph=7 ph=11 D、ph=1 ph=7根据本题的题意,两种混合溶液中应有一种溶液大于 7而另外一种小于 7,那么用数轴法进行标示则可以得出:根据图中展现的结果,我们可以很快的得出本题的答案应该选:B (二)对常见气体的密度大小进行排序 由于在实际教学中,对各类常见气体的教学大多分开进行,其气体密度的大小也大多分开记忆,在最后进行总复习时往往会出现个别气体的密度记忆不全,或气体密度之间的记忆混乱,造成知识混淆。这时可以通过对空气中的平均分子量进行比较来加以区分,并推知气体的密度大小进行排序。运用在数轴上,则可以更为清晰的进行对比,如下图所示: 三、灵活运用数轴为学生提供解题思路 由于数轴的线型结构能够简单、清晰的表述相关事物,能够帮助学生更为清晰的对相关问题进行归类、比较与分析,同时也能够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一定的锻炼与培养。通过对数轴法的灵活运用,能够将教学中遇到的一些较为复杂、难以理解的化学量与关系更为形象的表示出来,进而通过数轴上的点对各项数据进行清楚的划分。通过数轴上明显的数量比对,能够轻易的反映出大小与连续的变化,进而能够灵活的求出混合物中物质间的化学反应而根据量的变化进行区分,则能够得到不同的产物。而通过对混合物中各种成分的物理量进行对比,求出其物理量的平均值,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比较,通过对平均值的大小进行对比,则能够利用数轴快速直观的得到正确答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之所以会觉得化学困难,不易入门,大多是由于各部分化学知识相对较为独立,各方面知识的连接性不是很强,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络,而相关知识间的脉络又过于复杂,难以理清。从而形成了知识散、杂、乱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数轴法的灵活运用,能够有效的将相关知识串联到一起,从而形成脉络较为清晰的线形结构,通过将零散的知识数轴化,能够轻易的帮助学生理清化学知识脉络,进而更好的学习并掌握化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熟练的掌握这一教学方法并加以运用。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实际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并接受所学知识,教师必须合理的选择,运用适当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兴趣,让学生感觉到化学学习的乐趣所在。这就要求教师不断的尝试更多教学手法,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培养。而数轴法则仅是众多教学方法中的一种,教师在熟练运用的同时必须积极的探索更新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的确保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 思维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综述_教学论文范文

    思维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综述_教学论文范文 1、注重示意图、流程图、模型等的教学,形成直观教学 有些教学内容不容易用实验来演示,如炼铁的高炉、冶炼铝的电解槽、工业制硝酸、硫酸的过程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工厂参观实物。但多数学校没有这个条件,这时一般使用示意图流程图等教具,这些虽然同实物有一定差距,但同样能给学生提供直观形象。且这些图形是经过人为简化的,可以排除一些与所学知识无关的情节,突出所要认识的部分。因此,对教学有独特的作用。在绘制和使用这些图像时,除注意图形的比例、整体效果外,还要用颜色等设法突出反映部位、物质流向等重要情节,使学生一目了然。化学教学所涉及的物质及其变化,是从宏观深入到微观领域的,对于微观粒子的形象、结构及内部运动状况,我们是无法直接观察到的,如原子、电子,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甚至用高倍显微镜也看不到。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常常使用示意图、模型等这些相对直观的教具。虽然这些示意图、模型的真实性较差,但它通过人为的方法放大、着色等,给这些微观粒子赋予宏观的逼真的形象,这是微观粒子结构及其运动方面的教学不可缺少的直观材料。如讲甲烷的分子结构时,只讲它是正四面体结构,告诉键角,画出平面结构,学生是很难理解其空间结构的。而做出甲烷的球棍模型,并用不同的颜色做出碳原子和氢原子,那么学生通过观察模型,甲烷的分子结构很容易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明晰的形象,它的空间构型就很直观的表现出来。 2、充分运用幻灯、影视、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加强直观教学幻灯、影视计算机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给化学教学,特别是在直观教学方面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如它们可以显示一些不易观察到的实物、设施;还能够对化学实验进行规范化的演示,还能够对受现实条件限制不能进行实际操作的实验进行演示;而对于物质的结构、微观粒子的运动等能变静为动,比模型能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示或模拟出来。因而教师应注重开发和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加直观生动。例如还可以将有机反应机理制作成三维动画,能比较真实的体现出新键形成,将电子云、晶体结构制作成CAI课件,将化学世界变静为动,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变抽象为直观,变看不见的微观为看得见的宏观,鼠标一点,万语千言。 3、促进联想和想象,培养想象能力 在教学中要不断引导、激发和强化学生的想象,丰富学生想象的素材。例如,原子核沉浸在电子的海洋中,氧化还原反应想象为各种价态的原子互相之间争夺电子的斗争等等。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恰当贴切的比喻等都是引发学生想象的催化剂和载体,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刻体会和把握化学现象和本质,大胆、自由地进行联想和想象,培养学生运用比喻、类比、联想等方法技巧对化学现象和本质进行想象、加工和创新的习惯。在这个过程中,实验、模型以及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是中起着重要作用。要想提升化学教学的效率,形象思维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探求如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发挥形象思维的作用相关的策略方法,对于高中化学现实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古代埃及的化学智慧_教学论文

    古代埃及的化学智慧_教学论文 古埃及,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由于过早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她为人们留下丰硕人类遗产的同时也为后代人留下了许多至今无法用科学解释的谜团。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不仅是建筑的高手还是化学世界的探索者,他们在冶金、酿酒、医药、制陶工艺、染料制作、香水制造、玻璃加工以及木乃伊制作等方面所掌握的知识,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遗产。 1扎实的冶金技术有一种说法,化学的英文单词chemistry就是起源于古埃及语黑化,拉丁译音为Khem,是古埃及炼金术的第一步工序。由此可见,古埃及人很早就发现并开始使用金属制品[1~3]。早在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掌握了有关铜矿的知识,并且掌握了提炼金属铜的技术。古埃及也成为历史上第一个从铜矿中提炼铜的国家。他们将铜矿与炭粉在鼓风设备的协助下,在坩埚内高温加热,从而提炼出金属铜。青铜,一种金属铜和金属锡为主形成的合金。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经普遍使用青铜器具。他们将进口的锡矿石(主要成分SnO2)和铜矿石或粗铜与炭粉一同放在锅炉中加热,得到青铜合金,由于合金的硬度要高于金属铜,因此在工具和武器的制造上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图坦卡门(公元前1341-1323年)的墓中还发现大量的青铜和铜质器具。古埃及人还利用炭粉,从硫铅矿(PbS)和白铅矿(PbCO3)中提炼出了单质铅,化学反应如下:2PbS+3O2+C→2Pb+2SO2+CO2黄金最早是含金的石英砂被冲上河滩,因为这类沙子密度较大被滞留在河岸,经过河水的冲刷逐渐显露出金的光泽而被人们发现。随着技术的发展,古埃及人将含有杂质的黄金与铅盐在一起铸熔,去除杂质后得到更纯的黄金。古埃及的金匠也是手艺非凡,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当属法老图坦卡门的黄金面具。金匠们在厚厚的金板上镶上各类宝石,并精心敲打出人脸的造型,这些即使是现代机器工艺也难以复制。由于金属的所有权直接关系到皇室及神权的统治,自公元前2500年起,古埃及的法老们就已经控制了金属冶炼和金属矿石的采集及管理,并联系古埃及的神庙在实验室里开始进行化学研究。 2神秘的木乃伊提到古埃及的木乃伊(mummy),很多人会觉得毛骨悚然,但是在古埃及人看来人在死后生命还会延续,灵魂会依附在尸体或者雕像上。所以他们把尸体制成木乃伊,使其保存完整,与生前一样给予同样的关切,因此古埃及人十分重视木乃伊的制作。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中同样渗透了很多化学道理。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死以后将会用苏打水(Na2CO3溶液)洗净,送到被称为美丽之地的培尔?那非尔完成后续的防腐工作。尸体的面部采用涂抹大量松脂的方法防止过快干燥,以保护面部形象。身体内脏会被取出,但保留作为智慧象征的心脏。将身体的躯干部分在大量的泡碱粉末(Na2CO3?10H2O)中浸泡40天,达到完全脱水的目的。躯体水分吸干以后将在腹腔内填充大量碾碎的香料布包,包括末药、桂皮、泡碱、锯末等,再将切口缝合。为了保持皮肤的柔软度,还会在身体上涂抹牛奶、葡萄酒、香料、蜂蜡、松脂和柏油的混合物。尸体在经过上述处理后还会再涂上一层松脂来达到防潮防腐的目的,最后再用白色亚麻布将躯体包裹起来。当然这种昂贵的待遇一般只有法老、达官贵人以及富翁才能够享受。3金字塔建构材料建造金字塔的材料是怎么运送的?普通的石头怎么可能建造出那样庞大的建筑?这样的疑问一直困扰着很多人。直到2006年法国航天研究院(ONERA)的材料物理学家吉勒?于格(GillesHug)和美国费城德科赛尔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教授米歇尔?巴尔苏姆(MichelBar-soun)的文章中指出:古埃及金字塔群的一部分石块是合成石灰石。金字塔建材为混凝土石方的传言才得到有力证实。他们通过将胡夫金字塔顶部的石料样品与附近采石场石料对比发现,胡夫金字塔的石材成分要比后者复杂得多。前人的研究成果也显示,金字塔顶部石块中的某些显微部分带有快速化学反应的痕迹,因为一旦反应过快,这些显微部分未能自然结晶。 4传统的酿酒工艺古埃及人很早就开始酿造美味的葡萄酒和啤酒了。他们将葡萄在大盆中踩碎,汁液就会被挤压出来。收集来的葡萄汁液首先在大木桶里静置发酵,然后再将其倒入双耳细颈瓶中进一步发酵,过程中细颈瓶的瓶口要用泥塞塞紧,为了让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CO2)释放出来,还特别在泥塞上戳上几个小孔。古埃及的葡萄酒种类繁多,其中以甜酒Mareotis最为着名。古埃及的啤酒厂多建造在面包房附近,因为古埃及人是用圆面包来酿造啤酒的。他们用枣来培养发酵啤酒所用的酵母菌,大致过程为:将面包切碎,加水和枣制成糊状放在很大的容器里,待汁液从纱布中流出后就成了美味的啤酒。为了加强啤酒的香味,他们还会在里面添加很多草药,其中zythus啤酒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5备受喜爱的黑色眼影古埃及王室使用黑色眼部化妆品,不仅变得更加美丽迷人,据称,这种魔力化妆品使用后会受到埃及太阳神的保护,避免感染某些疾病。科学家研究发现,这些黑色眼影的主要成分是含铅化合物PbS和Sb2S3,可促进人体皮肤细胞多形成240%的NO,NO恰恰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物质,可促进人体免疫系统预防疾病。这项最新研究完全支持古埃及人的观点魔力眼部化妆品可预防疾病,但事实上这种保护作用并非是埃及太阳神所赐予的,而是基于化妆品中的成分。 6多彩的颜料古埃及法老以及达官贵人墓穴中的壁画经历几千年的时光,依然保留着当初的神采。其中的秘诀在于绘画的颜料都是采用有色的无机化合物,主要的有色颜料见表1。古埃及人除了擅长使用天然的有色化合物以外,他们还利用化学反应积极创造新的色彩[4]。例如埃及蓝,主要成分为CaCuSi4O10,是一种钙铜硅酸盐,它是由石英砂、碳酸钙、铜的化合物以及少量的碱在高温下加热产生的,主要反应见下:Cu2CO3(OH)2+8SiO2+2CaCO3→2CaCuSi4O10+3CO2+H2O7染料的提取古埃及是一个十分擅长印染的民族,他们很早就已经利用明矾(KAl(SO4)2?12H2O)印染布料。因为明矾中会掺杂部分铁元素,在印染过程中常常达不到想要的颜色,而古埃及人利用重结晶的操作方法,将明矾净化较好地避免了这样的困惑。除了矿石染料,古埃及人还利用蔬菜汁作为染料使用。他们从茜草中提取红色物质1,2-二羟基蒽酮,即茜草素作为红色染料,从靛蓝植物和菘蓝中,利用揉碎发酵的方法提取出其中的靛蓝色素,作为蓝色染料。最高贵的颜色当属泰尔红紫即皇紫,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二溴靛青类化合物。古埃及人还远赴地中海捕获一种有壳生物并从其体内提取出一种无色的物质,作为染料的前身,当这种物质经过阳光的照射以后,高贵的紫色就显现出来了。古埃及人在化学工艺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知识支撑,他们确实利用化学不断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

  • 高中化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_教学论文范文

    高中化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_教学论文范文 一、注重学生实验教学 一些教师往往认为考试不考具体的实验操作,就忽视了学生的实验教学,有的学校甚至只是将化学实验走个形式而已,学生甚至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更谈不上能够从实验操作中收获到什么了。有的教师在实验课上将实验的每一步骤都写得清清楚楚,学生只要照着每一步骤做就可以了,根本就没有什么思考的过程,一个实验下来同样没有收获。 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实验教学,例如,在实验进行前,教师给学生布置作业,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设计下节实验课的实验步骤,对实验原理进行总结。起初学生可能不知道要怎样设计,教师可以做示范,然后慢慢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步骤,并在每次实验中,教师先提出学生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慢慢让学生自己思考试验中应该注意的事项。通过这样一系列的训练,不仅学生的动手能力变强了,也不断提高了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注重推理能力培养 目前的教学,教师们大多倾向于将很多的知识点一次性地灌输给学生,没有给学生很多的时间去思考这些知识点的由来,常常导致学生记住了知识点,却不知道这个知识点是怎样推理出来的。如果只是遇到直接运用知识点结论的题目,学生能够轻易地解答出来,但是如果遇到与推理这个知识点相关的题目,那么学生常常陷入了死角,不知道该怎样解答了。目前的题目大多以活题、新题为主,如果学生只是记住了知识点的结论,那么面对新题、活题,学生就不会做了,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例如,在平时的课堂上给学生留一些相关知识点推理的作业,通过这些方法不断地培养学生自主思考以及创新能力。 三、教师应注意的事项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一定要端正态度,不能够采用以往的传统教育对学生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要以鼓励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使学生有充分思考的空间,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可以通过课上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让每一个同学都自主地学习,自主地思考。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实验条件,学生有任何合理的需求,教师都应该尽力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正确与否,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和课外活动,可以通过去工厂实习参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 揉合一体的结构化学与生命科学——我看DNA结构探索过程_物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毫无疑问,生命与化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我甚至认为生命科学就是用化学来解释生命。然而,仅仅知道一种物质的化学成分是远远不够的,结构才是其功能的基础。我们知道,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由于结构不同,可能在功能上就相去甚远:左、右旋光物质的不同生理作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是,我们不能孤立地来阐述生命科学与结构化学的关系,也就是说不能把生命科学看成一块,再把结构化学看成另一块,然后再说明他们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我认为,结构化学与生命科学是揉合在一起的,很多结构化学家在生命科学领域就有不凡的建树。鲍林就是以化学向生物学渗透的先驱者,他不仅进行了大分子,还对镰刀形细胞贫血分子病和大脑化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我认为,最能体现结构化学与生命科学揉合一体的故事,就是鲍林与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结构之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无法定义他们到底是化学家还是生物学家。而且,结构化学的知识不仅为他们建立模型提供了支持,而且在帮助他们判别真理与谬误、为他们的结论提供事实支持等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出,解决DNA结构这个世界性的生命科学课题,是许多化学家、物家、晶体学家、生化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能受到许多在科学研究上的启发。在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今天,我们更不能仅仅只重视专业课的,必须同时汲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为将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在一九二四年以前,没有一个人真正懂得DNA的重要性。但就在那一年,科学家罗伯特·福尔根发现了一种能将DNA染成淡紫色。在这种方法的帮助下,科学家们发现DNA仅存在于细胞核中。到了一九三一年,科学家乔基姆·哈默林用实验证明了植物长成什么样子完全取决于细胞核。随后的一切实验事实都表明,发出遗传信息的正是细胞核里的DNA。 于是,在美洲和欧、亚、非三洲各试验室里的人们都开始研究这个。在美国,著名的化学家莱纳斯·鲍林开始了对DNA的研究。在剑桥大学的卡文迪斯实验室里,英国人弗朗西斯·克里克和美国人詹姆斯·沃森也着手进行对奇异的DNA结构的探索。这是一场用结构化学来解释生命科学的竞赛,也是“一个远方传奇大力士被两个无名小卒砍倒的故事”。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场竞赛的结果,但我认为,这一探索的过程更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将双方的研究进行了一些对比,确实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讨。 一、双方的开端: 当时的鲍林已经是化学界的“权威”,他致力于蛋白质的研究。1951年夏天,鲍林开始深入研究有关DNA的材料,并常常找人讨论。他认为,与蛋白质相比,弄清DNA的结构不会很难,“这算不上一个最为紧迫的问题”。DNA在重量上是染色体的一种重要成分,但蛋白质也一样。大多数学者认为,蛋白质部分最有可能包含着遗传的信息。相对而言,DNA似乎就比较简单了,它很可能只是一种结构性的成分,只是用来帮助染色体折叠和打开的。鲍林就这样认为。在1952年初,几乎所有重要的遗传学学者都持这一种观点。我们可以看看后来鲍林自己的话:“我以前就知道DNA是一种遗传物质的论点,然而我没有接受这一论点。你们知道,那时我正热衷于蛋白质的研究,我认为蛋白质最有可能是遗传物质,不可能是核酸 当然,核酸也有作用。在我著述的有关核酸的文字材料中,我总会提到核蛋白的概念。当时,我考虑得更多的是蛋白质,而不是核酸。”虽然如此,鲍林还是着手研究DNA的结构。此时,他需要清晰的DNA X光照片,他曾先后写信给相片持有者物理学家威尔金斯(英国)及其上司,但均遭拒绝。1951年11月,《美国化学学会学报》上刊登了一篇论述DNA结构的文章。鲍林据其深厚的结构化学基础,一下子就看出这篇文章的结果是错的;同时,此事刺激了他开始思考DNA是如何构筑起来的问题。鲍林设想,如果碱基朝外,那么螺旋的内核就应当是由磷酸堆积起来的。磷酸聚集在中间,碱基朝外,这与X射线的资料是“吻合”的。在鲍林的头脑中,DNA结构的问题就已经转化为如何将磷酸堆积在一起的问题了。我们现在知道,鲍林的这一开端是错的,并最终使他败给了沃森和克里克。另外还必须一提的是,鲍林对DNA研究总是被各种事务打断,使他曾多次中断自己的思路。是否是因为鲍林没能看到威尔金斯的相片而导致他的失败呢?暂且不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看沃森和克里克是如何开始的。 在战争期间,克里克原来是从事武器方面研究的。后来他决定研究生物。于是他到剑桥大学学习分子学。至于沃森,他本来就一直在研究DNA。他到剑桥大学是为了对此作进一步的研究。他们都是热心探索的人。“沃·克组合”相对于鲍林的地位可以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他们并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重视,也没有引起鲍林的注意。他们就凭着一股劲和对目标的执着追求开始了他们的研究。还必须提到的是另外两位对他们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人:一位是上文提到的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另一位是青年女晶体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他们拍出了非常漂亮的DNA X光照片,不仅启发了沃森和克里克,而且为他们的发现提供了佐证。 鲍林颇为自信,感到自己有能力解开DNA之谜。唯一的问题是,会不会有人抢先取得胜果,但是,他不会把这一点真正放在心上。他认为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两人(更不用说沃森和克里克了),没有谁有足够的化学基础对鲍林产生严重的威胁。 二、对对手的不同看法: 鲍林是自负的,他不相信有人能够在他之前发现DNA的结构,特别是他认为没有人有他那样深厚的化学功底。他“知道”, 沃森是一个好学生,但因成绩还不够突出,因而他到加州理工学院当生的申请未被批准。克里克已经三十五六岁了,还在读研究生,年龄是大了一些。况且,卡迪文斯实验室的家们至今尚未在任何竞赛中打败过鲍林。甚至有人认为,沃森和克里克看上去就像是一对“杂耍演员”。 而沃森和克里克则不同。对于年方19的沃森来说,鲍林是一位值得仿效的榜样。在卢瓦蒙会议上,沃森就是围聚在鲍林身边的人之一,他十分用心地听了鲍林的讲话。克里克开始并不是鲍林的崇拜者,他是鲍林的竞争对手,因为鲍林曾用阿尔法螺旋表明他们的一篇关于蛋白质结构的论文漏洞百出,让克里克承受了由此而来的屈辱。从此,克里克借鉴了鲍林的研究。说实话,他们对鲍林这位怪杰都极为佩服。更重要的是,他们两人都互相倾慕,他们可谓是天生一对。相对于鲍林来说,沃森和克里克谦逊多了。 三、研究方法及进程: 鲍林首先想到DNA的结构可能是螺旋型,因为其他构型与他所看到和掌握的照片资料不相符合。但他认为,DNA是由三条链互相缠绕在一起,磷酸处于中央的位置。之后,他的工作重点就聚焦于找出磷酸分子在中央合理的排列方法。虽然他知道自己提出的构型不能完美地符合实验测算得出的数据和X光衍射照片,但他认为这些都只是细枝末节的东西,就像他发现蛋白质阿尔法螺旋一样 开始的时候也有难以解释的数据,他大胆地将之忽略,而其后的事实证明了他这种策略是明智的。另外,鲍林有些急于求成,他希望能够尽快地发表相关文章,抢在其他科学家之前,宣布自己再次成功地解决了又一世界性的难题。于是,他很快地发表了他“发现”的DNA结构。 鲍林将自己的论文也寄给了沃森和克里克。他们两人虚惊了一场,因为他们发现,鲍林设想的这种构型是他们最初设想的结果,当时他们将这一结果给晶体学家富兰克林看的时候,被她以充足的论据否认,因为水容量与这种构型严重不符。也正是因为这次错误,他们两人被认为不适合研究DNA构型问题,被拆散到不同的课题组,从事别的研究。但沃森和克里克并没有就此放弃,他们仍然私下坚持不懈地进行研究和探索。他们在研究方法上一直就有共识:与其推导出复杂的数学模型,直接而又明确地解释X光的衍射结果,还不如借助化学常识构筑结构的一个模型。正如沃森所说,他们决定“仿效鲍林,并在他本人发起的这场竞赛中将他击败”。富兰克林的批评已经促使他们将磷酸放到了分子的外侧;又受到奥地利生物化学家切加夫的启示,得知内侧各对碱基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他们开始设想,在螺旋中,嘌呤和嘧啶以某种方式挨次排列在分子中心下部。之后,他们看到了富兰克林最新的DNA照片,不仅使他们确认了DNA是一种螺旋,而且他们得到了几个主要参数。由此,他们开始着手制造模型,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 可以看出,不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他们都用了一种结构化学中重要的研究方法 建模。同时,沃森和克里克不仅受到了多学科领域的科学家的启示和帮助,而且他们自己都承认,他们的研究方法来源于伟大的化学家 鲍林。由此可见,生命科学是集多学科,特别是化学的大成所在,他与化学,乃至物理、数学的揉合可见一斑。 为什么鲍林会失败? 鲍林有着深厚的化学知识作为自己研究的基础。照常理而言,成功的应该是他,但他为什么输给了沃森和克里克呢?鲍林输在浮躁和自负上。他急于求成,因为DNA是当时最大的课题,他要去抢占这一高地。他没有把研究的准备工作做好就想碰碰自己的运气了。同时,他顺利解决阿尔法螺旋给他套上了成功的光环,他的确是世界上解决巨分子结构的最佳人选,但他也从此染上了自负的恶习,他以为自己不再需要做别人需要做的那些研究的准备工作了。他过于相信自己的直觉和运气,结果输掉了这场大比拼。 沃森和克里克为什么会成功? 其实这个的答案从前面的叙述中都可以看出,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不懈的思索与踏实的努力。克里克不就是在因头疼而不得不休息,却又忍不住开始时找到了有关DNA结构的答案吗?他们虽然被拆散到两个不同的小组,但仍然踏实地合作与工作,正是这样,幸运之神才降临在他们的头上。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他们没有放过看似微不足道的东西。奥地利生物化学家切加夫将碱基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样告诉了鲍林,但却没有得到鲍林的重视,而沃森和克里克并没有放过这一点,而最终获得启发,找到了DNA的正确结构。 结构化学与生命的揉合已无需多说,我相信这种相互融合在将来会愈演愈烈。最后我想的是有关鲍林的研究,毕竟沃森与克里克的成功也来源于此,相信它对所有的科研者都会有所帮助: 鲍林的研究方法 实验研究和探讨相结合 鲍林比一般的化学研究生掌握了更多的数学和物知识。他一方面是重视实验,强调经验知识;另一方面又深信化学结构问题可以通过物理学的理论来解决。他常采用半经验的方法:既有根据物理学基本原理进行的演绎推导或论证,又有对实验资料的归纳,二者互相补充。 量子力学与化学经验相结合 鲍林在总结过去对离子半径的研究时曾指出:“应用量子力学可以近似计算……但是,这种理论计算是十分复杂的,需要很大的工作量;因此,从化学方面考虑,最好有一套经验或半经验的离子半径数据……” 他的主要做法是: 不断提出新的概念,利用它来概括实验资料和总结化学结构。 简单的理论。 努力把量子力学的研究成果转译成化学家的习用语言。 采用移植方法 开拓边缘学科 鲍林不断把结构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移植到生物学、医学以及核物理的研究中去。他按照自己的专长不断地把新的理论原理和新的实验方法移植于另一领域,解决新的研究课题,努力开拓新的边缘学科地带。这是他五十多年来研究成果绵绵不断的重要原因。 直觉和模型方法 在鲍林的研究工作中,直觉的运用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无论是鲍林本人还是别人对他的评述都常常提到直觉。综合起来大致有以下表现: 1.是与数学计算不同的一种寻求答案的方式。 2.一种好奇心,它引起鲍林对某个科学课题的注意,并直接领悟到有可能用经验的方式来解答它。 3.和想象一样,“不能归结为仅仅采用通常的逻辑规则和过程”,它和某种“深邃的洞察力”有关。 4.鲍林对一个晶体的结构的确定,分为两步:一是推测,二是证实。这种“推测”,或者是鲍林本人自称的“随机方法”也在直觉之列。 5.“借助于对化学事实的非凡记忆”,是“经过实践”养成的。 从整体看待世界 从实践对待科学 鲍林作为一位科学家,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鲍林重视理论思维,并不完全同意实证主义的见解。他强调自己“是纯粹从实践的方面对待科学;可以说是实用地对待科学。”贯穿鲍林研究方法中的极其宝贵的思想正是这种“从实践的方面对待科学”的态度。 [书目] 甘道初著,《化学大渗透》,195-199,青年出版社,1987年5月。 吴守玉等著,《化学史图册》,166,142,高等出版社,1993年5月。 中国自然辨证法研究会化学化工专业组《化学基础》编委会编著,《化学哲学基础》,431-435,科学出版社,1986年12月。 赵匡华编著,《化学通史》,361,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 [美]J.D.沃森,《双螺旋 发现DNA结构的故事》,科学出版社,1984年8月。 [美]L.鲍林著,《告别战争:我们的未来设想》,3-7,湖南出版社,1992年12月。 [美]托马斯.哈格著,《20世纪的科学怪杰 鲍林》,399-436,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英]罗斯曼里.保丹尔著,《六个伟大的科学家》,51-66,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年7月。 [美]L.鲍林著,《化学键的本质》,VIII,上海出版社,1966年。

  • 浅谈中药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功效_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浅谈中药的物理化学特性和功效_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化学;特性;功效 【论文摘要】中药以药术语表示其功效,按中学理论体系来使用,则是以物、化学的指标来表示其特性,本文研究中药的物理化学特性。 相当一部分中药,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其功效已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来表征,从而可按药学理论体系采使用。如大黄,味苦,量少可作苦味健胃药,有致泻、利胆、抑菌等作用,从而可治疗相应病症如便秘、胰腺炎、胆囊炎、阑尾炎等。如将西药按中医论体系进行研究,设法标定出其相应的中药的特性,并用中医药术语表征其功效,可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西药。 1中医药术语表征功效的现状与意义 中药的现代科学研究工作沿着中西药结合的道路前进现代对中药所进行的科学研究,主要包括药理、化学和研究。药理研究,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生理、生化、病理等指标表征中药的功效。应包括中药的饮片,也包括提取有效成分的部位或单体化合物。化学研究就是弄清楚中药有效成分及其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为控制药物质量、制剂制备、选择给药途径及保证药物效用提供依据。临床研究就是指用中药所能治疗的按西医诊断的疾病的情况。按上述方法研究的结果尤其是从中分离得到的有效化合物,往往不能再被中医按中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了,只能为西医按西医药理论体系进行使用,也就是说,把中药变成了西药。长此下去,势必出现中药的消亡和西药的丰富与发展。例如,经现代科学研究、发现黄连中的黄连素可抑制细菌,被西医用作抑菌消炎药。然因尚未研究黄连素的中药特性和用中医药术语来表征的功效,故中医不能按中医药理论体系来使用它。中药的特性如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归经等,是中药的特点和长处,它们与机体的“证”相对应,直接着临床用药。例如从四气中的寒热看,可与“证”对应使用,即热证用寒性药,寒证用热性药,即所谓“热者寒之,寒者热之”。再如归经,按现代观点的结核菌感染的疾患看,有肺、肾、肠、骨等结核病,按中医理论体系分析,这不同部位的疾病,属于不同归经,在选用药物时,是要考虑到的。就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而言,尽管从西医角度看均属细菌感染性疾患,但从中医看,在急性期属实热证(或湿热证),应选用苦寒药,而在慢性期,则属虚寒证(久病必虚、虚易成寒),是不宜选用苦寒药的。

  • 谈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_教学论文范文

    谈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_教学论文范文 摘要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无味,为了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本文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学生 化学 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高速发展和变化的新世纪。我们每天都通过媒介接受科技方面的新名词、新信息。诸如纳米、克隆、干细胞、转基因苏丹红等等,在现实生活中,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而中学化学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适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知识。所以本人认为要让中学生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应注意以下四点。 1 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中学化学实验包括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两部分。演示实验生动、鲜明,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保证课堂演示实验的成功,教师每次实验前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努力做到操作规范,速度要适中,便于观察。为避免学生只是看实验,觉得很好奇、好玩而忽视学习的现象,学生每次观察实验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观察提纲和真实详细的实验现象记录,是逐步培养观察能力的前提。例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可设计下列实验: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烧铜丝,红色铜丝被氧化变黑,然后用氢气还原,又变为原来的红色。通过这个实验事实能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而理解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对于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记忆起来比较困难,如果把反应具体化,学生亲自观察到这个反应的发生,记忆起来就容易,就深刻具体。实验后,再讲反应的原理和性质,学生就易于掌握了解。 2 用新颖的教学方法,稳定学习兴趣 虽然化学实验生动有趣,但化学原理和计算却显得枯燥无味。为了巩固化学实验或培养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新颖有趣的教法,不但能引起学生的兴奋感和愉快感,而且在这种气氛下学生能牢固地掌握有关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可以采取诸如自学辅导法、质疑答疑法、对比论证法、边讲边实验法、对抗赛法、听题判断法和化学游戏法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以对抗赛法为例,每章结束或临近期中期末考试复习,都可以用此法,使枯燥乏味的复习变得生动活泼,而且通过这种方法复习的效果比题海战术好得多。比如每学完一章,教师事先拟订好题目写在投影片上,布置学生课下准备,课上或组与组之间或男生与女生之间进行对抗赛,教师打出投影片之后,看谁答得又快又准确,在小黑板上记下各组的得分。参与激烈的竞赛和角逐,学生的那股兴奋劲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反复做题、讲题所无法达到的。总之,这种方法能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的应变能力也能得到提高,学习兴趣浓厚,知识掌握得牢固。另外,这种方法还适用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化学计算的教学,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发展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要真正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应该重视兴趣广泛性的培养和兴趣持久性的协调。一方面利用化学知识与物理学、生物学、数学、美学等学科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兴趣的广泛性。还可通过对一些科学家事迹的介绍,让学生了解科学家们正是由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才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科学难关,从而懂得兴趣广泛性的重要。例如,第一次活动可选取人体所需的维生素C的测定,这易为学生接受并产生兴趣。学生对活动是否有兴趣,直接取决于第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否,进而影响其今后的学习。为此,活动前教师应认真准备,用一些身边熟悉的水果(如橙子) 和蔬菜(如大白菜)作为原料进行实验测定,进而对各种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作比较。学生们通过实验,掌握了过滤操作的使用步骤和量筒、托盘天平及滴定管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测定,同学们懂得了维生素C是人体必不可少的维生素之一,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情绪高涨,比做课本中的实验更有趣,更易于学生了解。 4 重视化学史实,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化学史实是化学家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创造发明的奋斗史,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穿插讲述科学发明和发现的历史以及科学家的奋斗故事, 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并作为一种精神动力,激励他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的发展永远不会停滞,人类社会将不断进化,从原始、愚昧、落后的状态一步步向进步、文明、富裕、繁荣前进。如学习我国化学工艺发明较早的造纸、制火药、烧瓷器时,向学生介绍纸的发明及纸的西传、瓷器在世界上享誉的地位、火药的发明及应用等。在学习Na2CO3时,介绍我国留美化学博士侯德榜毅然放弃在美国的舒适生活,回到贫穷落后的祖国,经过潜心研究,发明了享誉世界的侯氏制碱法。教学中教师若能掌握时机和分寸,通过介绍表现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对学生科学精神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总之,在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兴趣的持久性和广泛性是互相联系和互相依存的,只要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就能使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而且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 谈高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教学论文

    谈高职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教学论文 摘 要:以新课程改革为背景,探索高职高专化学课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并且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可预见的发展趋势,从与专业课的联结点、启迪思维、加强实验、帮助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以及建立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化学课程兴趣的培养具体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兴趣;培养;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1-0320-01 一、抓好化学课与专业课的联结点,引发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使学生对一个学科产生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之知道这个学科值得学习,当学生对一门学科和某种知识有了明确的学习目的时,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专业,尽量找出化学与专业知识的联结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授缓冲溶液时,可以补充动物体液中存在着一种主要缓冲对HZCOZ一NaHCO3的缓冲原理及其缓冲作用与维持动物体液的内环境平衡的关系来详细讲解,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缓冲溶液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也为专业课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启迪思维,培养兴趣 教师重要的教学艺术在于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智力发展的最佳水平。课堂上应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以后,教师就要注意抓住时机,结合学生实际有的放矢、耐心启发诱导,紧紧盯住每一个知识点,由浅入深,最终达到总目标的实现。例如,讲授盐类的水解。首先让学生做实验,产生疑问,引出课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总结盐溶液显出酸碱性原因;并为学生设计有层次的三个问题让他们思考;再引导学生讨论总结,概括盐类水解反应的实质及规律。 三、加强实验,增添兴趣 实验是激发兴趣的有效途径。化学实验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创造条件,把大纲中规定的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以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另一方面根据教学内容增加一些兴趣实验,并尽可能让学生动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讲到胺类的碱性 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增做了苯胺溶解在盐酸中加碱又游离出来的实验,这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记住了胺类的碱性,并从中总结出了分离和精制胺类的方法。同时提倡探索性实验,由学生根据化学知识和专业特点,自己设计并验证实验方案,最终得到正确结果。在设计实验前,教师可向学生做必要的辅导提示, 把实验的题目、目的与原理、主要方法及注意事项等讲清楚。然后由学生独立思考设计实验方案,提出理论依据,选择实验方法,确立观察内容,设想实验结果。学生的设计性实验方案应交教师进行指导与审批。设计性实验是学生自行设计、组织实施的独立活动。 四、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强化兴趣 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教学中,应改革教材的知识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归纳能力。有机化学中的核心理论一杂化轨道理论是教学中的难点,讲授完之后,引导学生把教材中分散的知识点加以归纳,构筑新的知识体系,总结了杂化轨道理论的内容、杂化的规律、杂化轨道理论的种类、发生杂化的原因等几个方面构成的新的知识体系。这样使既抽象又难以理解的理论变得既有逻辑性又便于理解。讲授阿佛加德罗定律时,为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总结出了四个相同,即同温、同压、同体积、同分子数概括了整个定律。 经过高度概括总结,可使分散零乱的知识条理化,有利于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分析归纳能力,完成了学生对知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强化了学习兴趣。 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兴趣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喜爱一位教师,连带着也喜爱这位教师所教的课程。因此努力做学生喜爱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师生共同研究、探讨的乐学情境,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他们从生活上予以关怀,从学法上予以指导,使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己。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才能达到寓教于趣,使学生乐于学习,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1)_理工类专业毕业论文

    环境化学的回顾与展望(1)_理工类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 环境化学是化学和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文中简要回顾了20年来环境化学的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和我国环境化学研究取得的成绩并对未来环境化学的发展作了简要讨论。 关键词 环境化学 回顾与展望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存在、转化、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化学的原理和方法。它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也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的划分,环境化学的研究主要包括环境分析化学,大气、水体和土壤环境化学,污染生态化学,污染控制化学等四部分内容[1]。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著《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著,这些专著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2,3]。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

  • 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教学论文

    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_教学论文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践核心是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消极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这样才能发挥学习主体最大的效率,才能让整个教与学的过程充满生机与活力,也才能最好的实施素质教育。要想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的克服他们学习知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最主要的是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入手,重视他们的学习动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 学习兴趣 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6-0170-01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科学。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才会愉快主动地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以趣激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接受新知识,学好化学。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体会,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一、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中各种生动鲜明的化学现象,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促使暂时联系的形成。例如:镁带的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奇型怪状的铜树,不同pH色板与酸、碱、盐的作用等实验现象,使学生感到世界是这样的奇妙。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更易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探究兴趣。实验中千变万化的现象对学生也最有吸引力,最容易激发起兴趣。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既是教学所必须的,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最直接的手段。因此每次演示实验都要确保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有机会就组织学生实验,发展和稳定学习兴趣。同时,要增做一些实验简单、操作方便、现象明显、趣味性强的实验,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学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的性质实验,设计这样一个实验问题:盐酸、硫酸中分别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什么现象?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水,在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再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分别有何现象?又如,学习制备物质的实验,把大实验划分成小实验,先让学生思考每个小实验中的实验要点、要掌握的知识和操作技能。通过设置实验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不断理解和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深入钻研、主动创造的精神。 二、加强课堂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往往使学生听得入神、想象丰富。首先,讲课时语言要准确科学;其次,要生动形象。例如:讲述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时,借助比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的关系,就好比吃饭饱不饱与吃饭多少的关系,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多,没有吃饱的人不一定吃得少。通过这样的比喻,学生就会豁然开朗,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又如,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化学变化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是质量守恒定律的核心内容。将化学变化中原子的重新组合比作学生调座位,有助于对这一核心内容的理解。联想调座位的过程中,学生的类别(男、女生)、人数、体重不变, 很容易理解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通过运用比喻,使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生动,学生更易于理解所学的知识。 三、联系生活 化学源于生活,在平时的生活中我总是努力做一个有心人,留意生活中的化学,并把它们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如我在教燃烧这节课时,就给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我们见过烧煤炉吧,那么为什么蜂窝煤要做成空心的呢?实心的煤不是更耐烧一些吗?煤球又为什么做成乒乓球大小的个儿呢?再大些行不行?学生经过分析讨论后得出:蜂窝煤里的洞是空气流通的孔道,它使蜂窝煤有比较大的表面与氧气接触,燃烧才能完全。煤球做大了,其心里的煤接触不到氧气,烧不透;做小了,在炉膛里堆得密密实实,不透空气,燃烧也困难。 又如在讲授一氧化碳时,它的化学性质是重点,但由于有些实验不易完成,就可联系煤炉燃烧的过程来讲述,我介绍冬天到了,门窗紧闭,屋里生起炉火,温暖如春。但每逢这时节,医院里也总有煤气中毒的病人由救护车鸣笛急驶送来。那么,煤气是从哪儿来的呢?煤在炉子里燃烧时,空气从炉子的下部进入炉膛,因此,下面的碳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气,燃烧完全,充分燃烧不会产生煤气,不充分燃烧就容易产生煤气。在冬天烧煤炉时,由于门窗紧闭,屋里不通风,产生的一氧化碳无法扩散到室外去,人吸多了就会中毒。一氧化碳无色无味,但是,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觉,认为煤气有呛鼻味,实际上是煤里面的硫燃烧后散发出来的,通过这样介绍学生就能比较好的掌握一氧化碳的性质了。 四、进行化学史教育 化学史知识对学生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适当地选插有关的生动史实,创设诱人的知识情境,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讲空气的成份时,选插氩的发现史实:英国科学家瑞利从测定出来的氮气密度的微小差异中,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氩,这充分体现了科学家诚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思维方法。再如,学习碳酸钠的有关性质、用途后,接着向学生介绍我国着名化学家侯德榜在改进碱的生产方面所做出的重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引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学习过程包括预习、阅读、解题和观察、记忆、思维等。如记忆过程,将抽象难记的知识,采用一些窍门记下来。例如:把化合价,酸、碱、盐溶解性表编成 口诀、顺口溜,学生兴趣浓厚,记忆效果就好。学生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好的学习方法,知识就能掌握得牢、用得活,就能获得知识内在的乐趣, 从而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爱好。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