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创业投资
  • 各2000共6000 Wind或者国泰安数据:创业投资背景的IPO数据

    1.2000论坛币求有创业投资背景的IPO数据包括:IPO企业名称、创业投资机构名称、创业投资背景(国有还是外资还是民营此变量非常重要)、IPO企业所在地、IPO企业所处行业、上市地点、上市时间、账面回报(倍数)、交易所该数据还包括无创业投资背景的IPO数据包括:IPO企业名称、IPO企业所在地、IPO企业所处行业、上市地点、上市时间、交易所2.2000币求创业投资退出数据包括:企业名称、创业投资机构名称、创业投资背景(国有还是外资还是民营此变量非常重要)、企业所在地、企业所处行业、退出方式、推出时间、账面回报(倍数)、交易所3.2000币求创业投资投资数据包括:企业名称、创业投资机构名称、创业投资背景(国有还是外资还是民营此变量非常重要)、企业所在地、企业所处行业、企业所处阶段、投资时间、投资金额、投资轮次谢谢共6000论坛币请把表格首行的照片贴出来然后把样本数写出来注:如不方便查询创业投资背景(国有还是外资还是民营此变量非常重要)变量数据可以单独列3张表格内容分别是国有、外资、民营创业投资机构的名单即可

  • [转帖]投资规模和效率维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

    2005-04-15  多数研究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而过少得益于技术进步,而以投资带动的增长受制于收益递减。我们认为,投资不仅是增长的引擎,也是中国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源泉  众所周知,投资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推动力。然而,认为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无法持续的论调不绝于耳。原因在于多数研究都认为,中国的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而很少得益于技术进步,而以投资带动的增长受制于收益递减。我们认为,投资不仅是增长的引擎,也是中国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的源泉,投资与技术进步不可分。因此,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率就是维持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基于此,我们着重分析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居民储蓄  中国经济自1978年以来还是以高投资率取得了高增长率。这主要归功于中国居民将可支配收入的更多部分储蓄起来。居民储蓄率从1978年前的很低水平持续上升到90年代中期的近GNP的20%。在1995年和1996年更达到GNP的21%。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一个假设就是存在一个储蓄和收入的良性循环:收入水平的提高会引向储蓄的增加。这个良性循环在中国显然起了作用。  这个良性循环在持续近20年后开始解体,尽管用国际标准来衡量,中国居民储蓄率依旧很高。但以1996年为拐点,居民储蓄率显著下降。由于居民储蓄一直是改革以来中国投融资的重要来源,这一变化对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前景预期意义重大。如果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而且很有可能是这样,这就意味着将来更低的投资率,进而降低经济增长率,一个良性循环将转向一个恶性循环。  使中国居民整体储蓄率下降的一个关键变量是从乡村转移到城市的移民人口。由于中国城乡在制度和社会环境上的差别,农村居民的储蓄率平均高出城市居民的三倍,以应对农民自身的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养老等需要。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使农村人口流向了城市,不断加剧的城乡收入差别使收入增量大部分集中到城市居民手中。尽管城市居民总的可支配收入在1978年只有农村居民的一半,到2002年底,它已是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两倍。在城乡储蓄率的巨大差距的背景下,对整个居民储蓄率产生明显的负面效果,尤其是近年来城市对乡村的可支配收入之比显著上升。  我们的回归分析显示,居民储蓄率对人均收入的平均弹性系数是1.7,也就是说人均收入10%的增长就会带来储蓄率17%的增长:这一正相关性随着人均收入的继续增加而减弱,到2002年已基本消失。从1997年以来,农村流向城市的移民对储蓄率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主导,并超过了增加的人均收入的正面影响。这一负面影响会随着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而逐步降低。  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大约90%的居民储蓄都集中在银行系统。此后,储蓄中越来越多的部分被投到其他金融资产上,主要是政府债券。政府债券成为政府预算赤字融资的主要来源,而很大一部分赤字是向国有企业的资本转移,如果居民储蓄率继续下降,且有可能是这样,投资率也会随之下降,继而是经济增长的下降:要避免这一后果,就必须采取鼓励居民储蓄的措施,比如说通过金融系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回报率和提高金融部门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中介作用。  目前,居民存款几乎全部是在银行系统内进行的,存款人所得到的利息仅是投资收益率的1/10甚至更低。因此,要重塑中国鼓励储蓄的激励机制,利率市场化以及通过发展公司股票和债券市场提供更多其他储蓄工具就是必然的选择。  国外储蓄  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处于净储蓄这样一个异常位置。通常,资本稀缺的发展中国家本应是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债务人而不是债权人,更何况中国又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石油净进口国。中国储蓄的净流出反映在其国际收支中的经常账目上,除1993年外,从1990年后的每一年它都是盈余的。以2002年为例,这一年经常账目盈余是354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这意味着中国储蓄的8%被投向国外。  国内储蓄外流的规模在公布的国际收支的统计数据中被大大地低估了,原因是为逃避资本外流管制而采取的压低出口价值并抬高进口价格的做法。按照对中国主要的22个贸易伙伴的统计研究,世界银行估计中国的经常账目盈余超过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的四倍。从1990年到2002年中国官方统计的经常账目盈余总和是2150亿美元,考虑到此计价误差后这个数据被调高到8000亿美元。如果加上该时段累计外国直接投资约4000亿美元,总值将达到12000亿美元,相当于这一时期国内累计总投资的四分之一。相应的则是累计净流出资本总和9000亿美元,再加上1990年到2002年的官方累计总储备3000亿美元,关于是把中国全部还是部分的净资本外流称为“资本外逃”,有很多争论。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的储蓄中已有相当高的比例(可能已达到总量的20%)从国内转移到国外投资。  在中国把储蓄的10%到20%投到国外时,外国人也在同时对中国的生产部门进行大量的直接投资,这一现象更加凸显了中国国际收支的不正常现象。该如何解释在国内投资的收益率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平均收益率的几倍的情况下,中国投资者对外国资产的如此需求呢?其共同根源就是脆弱和低效的中国金融体系。  一是疲软的需求。经常项目盈余恒等于国民收入超过国内支出的部分。尽管1996年以后用连续下调利率来刺激国内消费和投资支出,经常项目盈余仍然一直存在。加州大学达维斯分校的WingThyeWoo把1997年以后中国经济中出现的持续的经常项目盈余和明显的通货紧缩造成的压力归结于“中国缺少足够的金融中介”。政府对国有商业银行不断施压,要求它们减少不良贷款所占的比例,这造成了对国企放贷的约束;与此同时,许多放给非国有的高利润的企业贷款也受阻,因为它们的法律地位相对不确定,信用价值难以估价。因此,经济中最具活力、利润最高的企业不得不储蓄税后利润用于投资,这造成了经济中一个通缩偏向,以及长期的经常项目盈余。正如Woo所述,“解决过度存款问题的正确方法不是让政府用增力口预算赤字的方法来吸收过剩存款,而是建立一个改进机制来协调私人存款和私人投资。“  二是制度上对外资企业的偏好和对内资企业的歧视。对外贸易的盈余和大量国外直接投资为中国的存款可以直接投资于国外提供了外汇。尽管如此,还有论点认为,外国直接投资的一大部分,特别是其中50%的进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用于生产出口商品的部分,应该适当地理解为中国金融体系低效率的结果:根据这一观点,外商对中国出口工业进行的直接投资,只有在金融政策的偏好对中国国内的私营企业不利时才发生。如果不是这样,按照国际分工原则,中国国内的私营企业本可以满足世界市场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但相比于同类型的在华的外资企业,中国私企处于相对弱势的法律地位。而且金融体系中存在的偏好使得中国私企得不到所需的投资和流动资金,通过外国直接投资进行的股权融资便成了中国出口产业的主要形式。因此,按照麻省理工大学YashengHuang的观点,“尽管效果很明显,但在根本上,对劳动密集型领域的外国直接投资部分抵消了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严重低效。”他认为,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本质上起到的是缓解作用,而非增加作用。”事实上,有一个佐证支持这个一般性论点,即在90年代早期,有多达25%的外国直接投资其实是中国国内投资的再回收——中国的投资者把资金转到海外,主要是香港,然后变相成为外资再投进来,目的是使其有资格享受外商投资的特殊优惠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和保留外汇留成及其汇出。  三是相对于投资者而言,对储蓄者的较低回报。中国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国际市场上金融资产的投资回报率的假设是完全成立的。根据我们的计算,中国的平均回报率应该大约在20%左右。(私营企业的回报率有可能高于这个数字,而国有企业的有可能低于这个数字)。无论如何,这个经济的平均回报率水平数倍于国际债券市场的回报率,是国内真实平均贷款利率的4倍,平均存款利率的10倍。投资者和存款者回报率之间的巨大利差是中国金融中介系统不完整和低效的明显证据,很可能的情况是,中国存款者的资产在承受缺陷重重并脆弱的银行体系风险的同时,只能得到如此低的回报率,因而对海外金融资产产生潜在的强烈需求。存贷利差对存款和贷款构成了实际上的高昂税收,这不仅鼓励资金外流,而且对国内的存款和投资产生消极影响。  中国金融体系的抑制  与那些同样以重工业为发展战略的国家一样,中国是典型的金融抑制的经济体。因为抑制金融系统的方法可以使金融资源最大地流向政府,从而服务于工业化的战略需要。区别只是每个国家的力度或大或小。中国金融系统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被政府抑制,同时中国的改革在多大程度上缓释了这种抑制呢?我们可以用一些国际通行的指标来衡量。  第一,金融深化程度:金融体系中的流动负债(由M2衡量)占GDP的比重一般被用作衡量金融深化的程度。在中国,M2/GDP比重从1978年的33%增长到2002年的170%,2003年更上升到180%。  从数字上看,中国的金融抑制在1980年后迅速减弱。这一比值也被视为金融发展的首要指标。显然,该比值的变化可归功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经济活动的货币化,由M1的增长表示;二是居民储蓄总额的迅速增长。但M2/GDP的指标存在很大的误导性。2003年中国M2占GDPl80%的比值使中国在“金融深化”方面几乎超过了所有国家。我们认为,中国这项指标出奇高的真正原因恰恰是它的金融抑制政策使得其他非货币储蓄手段很难发展的结果。另外,由于除国企以外的家庭和私人企业很难得到贷款,他们面对预提现金的约束,不得不尽量依靠相对高的储蓄以备未来的开销和投资。所以这一高比值恰恰反映出中国金融体系被抑制的状况。  第二,银行贷款情况。商业银行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储蓄在多大程度上是通过市场而不是央行配置的。截止到1985年,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占贷款总额的94%,到2002年达到98%。这一不错的指标依然蕴藏的问题是:大量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都属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而这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又是中央银行信贷分配的产物。  第三,私人借款。一个更好的衡量银行业商业化程度的指标是私营部门得到的贷款份额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尽管这个数字近年来已上升至33%,但这个比例依旧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低很多。国有企业至今还占有着与其对产量和就业的贡献不相称的绝大部分银行贷款。  第四,利率上限。控制利率一直是中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1988年,政府开始实行利率与通胀率相挂钩的政策。其结果是,从九十年代初期起,除了1994、1995年的剧烈通胀时期,实际利率在大多数年份普遍为正。有学者因此将中国金融体系总结为“温和的金融抑制”。但评估金融抑制的程度的关键并不是看实际利率是正或是负,而是看它们是否合理地反映出经济中资本的机会成本。据我们保守的估算,中国的平均真实投资回报率为20%,该值是真实平均贷款利率的4倍,平均存款利率的10倍。  金融抑制不仅仅表现在存款人得到的回报与资本机会成本之间的巨大差异上,同时也表现在存款和贷款的利率上限的利差大小上。1997年平均贷款利率是存款利率的大约1.7倍,至2002年已上涨到大约2.5倍。  借款利率当然要超过存款利率,这样银行才能应付其中介费用、准备金和资产负债表中的不良贷款所需;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并不是特别高,但银行的运营费用和不良贷款率却特别高。因为利率设有上限的关系,中国的银行不得不通过在全国建设分行网络来相互竞争以争取存款。所以中国每一家银行的经营成本几乎平均是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四倍高。此外,不良贷款占总贷款的比重大约在25%到40%之间,这本身就要求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33%到66%之间。  第五,存款准备金要求:存款准备金为政府部门提供了融资,便利银行间的清算,可应付大规模银行存款挤兑的不时之需,但它也为银行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执行金融抑制的经济体常常会因此负担过重。直到2003年,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多次下调,一直保持在7%的高水平。同时,央行为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所支付的利率也随之下降。商业银行在存款准备金上的利息所得只相当于它们长期贷款利率的三分之一,甚至比它们为吸引长期存款所支付的利率及长短期贷款的平均利率还要低。所以,存款准备金给中国的银行系统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当然这些负担都以隐性税收的形式转嫁给了银行的存款和贷款。  第六,股市总市值:中国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重在2000年就高达54%,这一比率已与日本和韩国大体相当。如果只考虑流通股,那么2000年的比率就要降至18%,这一数字比大多数其他亚洲国家低得多。从2000年开始,股价开始大幅下跌,总市值的比重也随之大幅下降。而且股市在调动储蓄与投融资上的贡献却很有限。即使在筹资最多的2000年,通过股市融到的资本只相当于固定资产投资的6.4%。  第七,债券市场的发展:中国债券余额总量自从九十年代初以来有了快速的增长。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主要卖给商业银行,并用不同的拍卖定价方法来定价。绝大部分国债和所有金融债都仅限于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因此,银行间市场即被当成了长期资本融资市场用,又是银行调整其资产流动性的机制,而不是像在金融市场更发达的国家通常的那样只是一个货币市场。公司债券的发行受到严格的行政管制,发行主体仅限于执行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或承担符合国家发改委制定的产业政策项目的国有大型企业。企业债的利息由央行行政决策。  第八,金融抑制和金融发展的总体情况:把所有这些各异的衡量标准用一个指标来反映金融抑制和发展的程度是不可能的,尽管这里总结的每个指标都显示了自90年代初以来的一些有限的改善,中国金融体系仍受到严重抑制。  经过25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许多经济体系中的低效率已被纠正,能够有效地配置中国稀缺的资本资源是维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因素,没有比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对决定资源的有效分配更关键的了。投资在过去和将来都是经济变革的主要推动力。要发挥经济增长的潜力,为此必须做的就是发展和健全中国的金融体系。{编译:刘敏慧。本文仅为作者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任职机构,作者对内容负全责。}作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amesRiedel瑞银集团金菁国家开发银行高坚 

  • 移动互联网创业投资新型机构浮现 传统VC或凋亡

    移动互联网创业投资新型机构浮现传统VC或凋亡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目前正在掀起一个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浪潮。移动互联网领域更是高潮迭起。而作为移动互联网创新创业重要推手的创业投资(又常被称为风险投资,英文为VetureCapital,简称VC)行业,自身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一直对移动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投资颇有研究,目前就职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高伟认为:以单纯的财务投资为主导模式的传统类型创业投资公司,越来越遭遇挑战,而生态系统主导型、知识产权主导型、影响力主导型、众筹主导型四类新型创业投资机构,正日益浮现。  一、生态系统主导型  生态系统主导型创业投资模式,其优势是投资公司能为创业公司提供直接的生态系统资源支持,同时因为对创业公司的投资,会进一步促进目标生态系统的更加完善和强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单纯以财务投资为主导模式的传统类型创业投资公司,其筛选项目的主要标准是投资回报率,而对生态系统主导型投资机构来说,其筛选项目的第一标准是能否成为目标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并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目标生态系统。  其代表性机构不仅有新型的独立风险投资公司,比如美国的Formation8,也有世界知名的IT巨头,比如中国的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小米等。  阿里巴巴前不久在美国上市,以其世界最大IPO融资额轰动全球。在阿里巴巴公开的招股说明书中,由马云撰写的一封致投资者的仅2000字左右的公开信,其中竟然24次提到“生态系统”。“阿里巴巴的使命决定了公司不会成为一家商业帝国。我们坚信只有打造一个开放、协同、繁荣的商业生态系统,令生态系统的成员有能力充分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真正帮助到我们的客户,也就是小微企业和消费者。作为这一生态系统的运营者和服务者,我们倾注了我们所有的心血、时间和精力,用以保障和推动这个生态系统及其参与者更加蓬勃发展。”“一切人才、资本、技术、资源的运用将会用来保障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长期健康发展。”  纵观阿里巴巴近年来的投资收购案例,不难看出,无论是入股微博、收购UC、增资恒大俱乐部等,也无论是收购高德地图、控股文化中国等,均是紧紧围绕其生态系统构建服务的。这一模式越来越成为发展趋势的背后,是企业间的市场竞争,正越来越表现为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  二、知识产权主导型  知识产权主导型创业投资模式,是在美国高通公司等创造的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其核心特点是:创业投资机构以其自身拥有或者控制的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为核心资源,对符合标准的目标创业公司进行投资。这种新型的创业投资机构,必须是知识产权密集型,必须有强大的、受法律保护的专有知识产权。进行投资时,往往也同步提供标准、移动互联网网络平台等一揽子支持。这种类型的创业投资机构,往往规划宏伟,目标宏大,并试图通过品牌、标准和移动互联网网平台,对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产业链进行分布式投资、整体性改造和颠覆性创新。  致力于捍卫食品安全并试图打造最高等级安全食品——“决不食品”的“决不食品安全工程”,其创业投资模式可以作为知识产权主导型模式的一个代表。  “我们的业务本质上就是投资,只不过以投资决不品牌、标准和移动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平台这样的知识产权、轻资产为核心,下一步也会考虑与有志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农业、食品安全、健康产业的其他VC/PE一起,共同打造一支投资基金。投资对象是那些愿意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农业、食品、药品、空气、水等人类健康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符合‘决不标准’的创业者。”王义昌说。  作为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健康产业,特别是食品安全领域的投资人和创业者,王义昌所在的“决不”组织,不仅是粮食、蔬菜、水果、肉禽蛋奶等等食品,相应的“决不”中国注册商标的拥有者,也是药品、化妆品、豆芽机、空气净化器、水净化器等等一系列“决不”中国注册商标的控制人。他们的口号是“安全就要决不”,目前致力要实现的,是“不检测不认证,通过决不标志、标准和移动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平台,实现中国食品安全。”  从全球经济发展形势看,我们正在步入一个知识产权为王的时代。每个行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卖品牌、卖标准,单单靠卖产品,已经越来越不具有左右行业、影响世界的力量。知识产权主导型创业投资模式,一定将迎来无与伦比的未来。  三、影响力主导型  影响力主导型创业投资机构,往往拥有体育明星、文艺明星、微博名人、IT明星等强大的明星资源。这种新型的创业投资机构,对外投资时,往往以影响力和明星资源开路,同时辅以现金投入等传统方式,非常适合于消费类、品牌类创业项目。又因为这些明星资源和影响力十分强大,一些创业者甚至可能只要求他们投入明星资源和影响力,而不必投入资金。  从前一直活跃的侧重于天使投资的微博名人薛蛮子,以及近来李冰冰、黄晓明、任泉三位明星共同创办的StarVC,其创业投资模式可以视作这方面的代表。关于投资对象,任泉说:“首先跟我们最好是有关系的,例如互联网、时尚、快消品等跟大众有关的行业,而不是一些利润率很高的但跟大众没有关系的。我们可能更多地去考虑这个产品在大众当中能有多大影响力,从而我们也能适当地为企业做宣传,而不是说一味地为了投资。”  过去,明星要想将影响力变成现金,主要依赖于广告代言。而创业投资,特别是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创业投资,为明星们将影响力高效变现,打开了另一扇全新的大门。影响力主导型创业投资模式,预计将在黄晓明、李冰冰、任泉之后,在明星群体中进一步爆发,并将深刻影响中国消费品品牌类创业投资格局。  四、众筹主导型  众筹,英文为crowdfunding,即大众筹资或群众筹资。通常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具有低门槛、多样性、依靠大众力量、注重创意的特征。众筹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商品或者服务的众筹,通常采用团购+预购的众筹形式;另一种是股权众筹。不管哪一种众筹形式,均主要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方式发布项目、沟通讨论并募集资金。北大1898咖啡作为一个成功的众筹案例,可以说同时结合了股权众筹、服务众筹两种形式。该案例说明,相对于传统的融资方式,众筹具有更强的开放性,能否获得资金也不再是由项目的商业价值作为唯一标准。  作为北大1898咖啡馆的董事长和其众筹方案的总策划人认为,众筹的奥秘,就在凡是消费品类的项目众筹,股东都集三种角色于一身:投资者、消费者和推广者。众筹参与者的多重身份,让创业者只要通过众筹立项,就基本拿到了初创期的“免死金牌”——投资人有了,第一批消费者找到了,同时还招到了一批天底下最尽职尽责的“义务宣传员”——这将大大提高创业成功率。众筹最终改变的是资源配置的方式,它可以帮助减少中间环节,实现C2F(终端顾客对工厂)。通过移动互联网,它把可能与你利益相关的人低成本地聚合起来,把传统各自为政的销售渠道、传播渠道和财务渠道三条渠道融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效率。  众筹目前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有人称其为创业投资行业的一场革命。各类众筹平台也随之风生水起,截至目前国内已有点名时间、人人投、爱钱帮、追梦网、好梦网、天使汇、淘梦网、亿觅网、大家投、天使汇、靠谱鸟、众筹之家、银杏果、天使客等等超过百家形色各异的众筹或者类众筹平台,其背后不乏有天使投资和传统创业投资机构的身影。而一些IT巨头更是争相进入这一领域。2014年3月,淘宝众筹频道上线;2014年7月,京东众筹上线。这些IT巨头挺进众筹领域,让众筹模式被业界更加看好,而竞争也必将更加激烈。  生态系统主导型、知识产权主导型、影响力主导型、众筹主导型,这四类新型创业投资机构,其共同特点,不是简单地击鼓传花,而是实实在在地创造价值。尽管目前展现了强大的创新性、革命性和生命力,但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和发展还有待继续观察。尽管如此,仍然可以说,传统的单一进行财务投资的创业投资机构,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向这四个方向尽快实现转型,则很可能在移动互联网的汹涌浪潮中,在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以及新型创业投资机构的激烈竞争中,走向凋亡。

  • 投资者创业板热情高 医疗生物类企业受青睐

    新浪财经讯9月25日下午消息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今日集中进行网上申购。新浪财经创业板首批公司申购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投资者参与了创业板首日申购;10家首批申购创业板公司中,医药和生物制品最受投资者青睐,其中12.9%参与调查者选择申购安科生物。  截至下午4点,参与新浪财经此次创业板首日申购调查的人数为25830人,其中参与申购的人数比例为71.3%,没参加申购的比例为22.3%,不关注的占6.4%。  10家上市公司中,最被看好的是安科生物,申购人数占比12.9%,最不被看好的是汉威电子,申购人数占比5.3%。第二到第九位的依次是乐普医疗、莱美药业、特锐德、探路者、立思辰、神州泰岳、南风股份、上海佳豪,占比分别为12.5%、12.3%、12.2%、11.0%、10.4%、9.7%、7.4%、6.3%。  东吴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寇建勋对新浪财经表示,调查结果反应了投资者申购比较理性,排名最末的汉威电子其实质量非常好,拥有工具传感产品,具有目前最热门的“物联网”概念,但是由于其盘子小、价格高,因为担心中签率,反而申购人数少。  对于医药生物股排名靠前的情况,寇建勋认为,这也反应了投资者的理性,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因为医药企业一旦有成熟产品,其生命周期较长,创业板风险高,大的投资者更看好业务确定性较高的企业。医药生物类企业即使上市价格高,也可以长期持有。  安科生物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生产干扰素、生长激素的企业,也是国内生产干扰素剂最多的企业和取得生长激素烧伤适应症生产批件的仅有的两家企业之一。安科生物本次网上发行1680万股,发行价格17元/股,发行市盈率46.83倍。  此前最被机构看好的乐普医疗在调查中位列第二名。乐普医疗申购上限是这十只新股中最高的,申购上限为3万股。乐普医疗网上发行3280万股,申购上限资金为87万元。虽然首批10家创业板上市公司估值已比较高,但寇建勋认为“炒新”一族仍然会积极参与,上市首日还会被爆炒,除非有50家企业一同上市。对于第二批上创业板公司的数量,寇建勋认为有可能在8家左右。(文会元平发自北京)

  • 【金融市场】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创业投资新模式:众筹

    众人拾柴火焰高——中国创业投资新模式:众筹2014-10-1609:05:28来源:国际在线专稿编辑:朱苑桢 国际在线报道:想创业,想投资,手中又没有足够的资金,又担心不熟悉市场风险太高,怎么办?最近几年,一个新的概念进入到中国人的视线中——众筹,它为许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打开一扇通向成功之路的大门。  杭州西湖风景区有一家颇具互联网格调的茶楼,因为通过网络众筹募集123万元和聚齐了123名股东,所以取名为123茶楼。卜凯军是合伙人之一,他介绍说:  “通过这个众筹项目,我们有123个不同行业的从业者聚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思想、观点、资源的交流和整合平台。”  所谓众筹,是指利用众人的力量,集中资金、能力和渠道,实现创意或共同创业,由发起人、跟投人、平台构成,具有低门槛、多样性、注重创意等特征。一般而言,众筹是指通过互联网方式发布筹款项目并募集资金。  众筹最大的好处就是风险分摊。如果一个人做一个餐厅或者一个咖啡馆,失败了要赔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不小的数目。通过众筹,参与的人越多,投资门槛越低,每个普通人都能在全球海量的创业项目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创富机会。投资人可能仅需要支付一个月的工资,甚至是一顿外出就餐的费用,即使做赔了,分摊到每个人身上,金额也会很少。  蔡华,自由投资人,在杭州创业投资圈中小有名气,123茶楼就是在他的一个试探性的玩笑中诞生的,他说:  “有个朋友的餐厅要转让,我就在(微信)群转发,有人说,要不我们把它搞下来算了,我说可以啊,要不我们一人出一万块钱,结果群里就有十几、二十个人响应这个事情,这是一个因势而成的事情,并不是一开始就是我策划要众筹。”  眼见着朋友们的热情越来越高涨,怀揣着各种目的的人也参与了进来,蔡华在网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万块,你想干什么》的文章。目的除了要给大伙讲清这次众筹的规则,更重要的是把一些不符合他要求的人排除出去。  “一万块钱能干什么?第一,你每年获得10%的回报,我说这样一点意思都没有;第二,还能获得什么呢?我说,能获得一个志同道合的圈子,一个互联网思维的实践;第三才是一个茶楼。另外,我还加了一个很苛刻的限制,说五年不分红、不能退,这条信息就把很多很功利的人一下子限制住了。”  123个股东,每人一万块钱,怎样才能做到高效的决策,并且相互之间不会产生矛盾?蔡华发动合伙人们多搞线上、线下活动,并想办法把微信群活跃起来。很快,123个来自不同行业的陌生人成为了朋友。  “晚上经常有一帮人组织出去吃夜宵。这里面诞生许多小的组织,他们自己在活跃了,这正是我要的状态。我就希望这里面是去中心的,有很多小的群体在活跃,大家最终能够形成一个网状的结构,这样的结构最牢靠了。”  茶楼的日常经营工作交由雇用来的掌柜来负责,不过,当掌柜有事儿要和大家商量的时候怎么办,难道每件事都要等到聚齐123个合伙人来决定吗?对此,蔡华介绍说:  “一件事情可以形成一个七个人的小组,小组决策了这个事情就可以定下来了,如果其他人不满意,他也可以拉七个人过来推翻这个意见。我们会把事情打包,尽量在一件事情上固定一个小组。”  一群懂投资、有互联网思维的人凑在一起,努力打造出客户体验最优的茶楼,这是合伙人们的最大优势,也是他们的共同目标。  2014年被很多人视为中国众筹元年。虽然在中国众筹网站三年前就开始起步,但真正火爆却是在今年。7月底,专司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服务的清科集团发布了《2014年中国众筹模式上半年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众筹领域发生融资事件1423起,募集总金额超过1.8亿元。世界银行预测,到2025年,世界众筹规模将达到3000亿美元,中国有望达到500亿美元。  2013年成立的众筹网是网信金融集团旗下的众筹模式网站,为项目发起者提供募资、投资、孵化、运营一站式综合服务,网站首席执行官孙洪生表示:  “今天,(众筹)已经慢慢走到大众,甚至很多老百姓都在用起来、玩儿起来,我们开玩笑地讲,中国有一亿人在做众筹,其中有一千万人已经在玩儿众筹。”  盛佳是网信金融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原本从事互联网搜索业务的他看到了众筹发展的趋势,便迅速转投进入这一领域,目前,集团旗下已经有了包括众筹网的三个众筹平台。  “我们国家的多层次资本市场,我希望众筹成为最底下那一层,就是你任何的初创企业当你需要第一笔钱的时候,我希望都通过众筹方式来。”  有人说,大家凑钱、凑资源做生意的众筹模式为梦想插上了翅膀。在中国,众筹可分为四类:捐赠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无偿捐赠;回报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产品或服务;债权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债权,未来获取利息收益并收回本金;股权众筹,投资者对项目或公司进行投资,获得其一定比例的股权。  在这四种众筹方式中,由于股权众筹降低了投资门槛,为普通投资人和底层创业者创造机会,目前在中国最为流行,杭州的123茶楼就属于此类。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杨东表示:  “我觉得众筹不是给富人、名人创造更多机会,它是给屌丝(草根)创业、理财,给普通老百姓的投融资需求创造机会,因为一块钱也可以投资了。创业的话,一个大学生有一个好的想法,就可以发到网上作为一个项目去融资,如果十万人给他投资,就十万块钱了,他就可以开个小饭馆、美容店。”  著名信息管理专家、《大数据》一书作者涂子沛认为,由于互联网没有边界,面向全球,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通过众筹平台对某一个初创企业进行投资。事实上,在美国几家知名的众筹平台上,已经出现了不少中国人的身影,涂子沛表示:  “美国的风险投资人作为领投方,中国的,或者其他国家的风险投资人作为跟投方,在众筹平台上完成投资。这为我们中国的风险投资人、风险投资基金提供了一个新的出口。”  郭威是美国硅谷天使投资人,目前已投资了 11 家美国初创公司,他认为,在众筹平台上,上游是投资需求,下游是融资需求,社会闲置资金可以实现自由流淌,普通投资者甚至可以追随一些著名投资人,成为天使投资人。  “你能跟投一些知名的投资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亮点。在自己没有天使投资、股权投资的经验的情况下,能跟投非常知名的天使投资人,可以说是一个改变,一个非常颠覆性的东西。”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