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用_工商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0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企业文化,也称组织文化.是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是全体员工培育形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成功的企业都具有独特的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良好企业文化,并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调适功能和辐射功能。国际型大企业都十分重视本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国内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正日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共识,但对于如何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却有点茫然。本文试图从国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所谓国学,其实在目前的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邓实从经世致用的角度阐述了什么是国学。具体来说,国学就是指以先秦诸子学说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并融合外来文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化遗产。国学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淘铸,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而丰富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1988年,七十多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探讨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在会议结束时发表的宣言中指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先祖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力量。弘扬传统文化,发掘中华文化中蕴藏的精髓和伟大的智慧,构建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引领现代企业走向成功,走向世界,成为我们的企业家们应该钻研的重要课题。
一、“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和谐是企业成功的保障

“和”是博大精深的国学文化的精髓。生活在战国时期的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思想家荀子进一步提出“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就是说世间万物只有在和谐的环境中才能得以发展、成长。“和”的概念成为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原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旋律。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既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更强调人与人的和谐,这种“和”是一种相互认可、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我们党在继承发展中华文明“和”的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将其放到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充分体现出越来越明显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发展的治国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管理者在构建现代企业文化中,应当继承和弘扬国学中“和”的理念,领悟国学文化的“和”思想,建设和谐的企业文化,这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们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引领现代企业走向成功,迈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构建和谐企业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建设一个企业员工和谐共处、各部门之间谐调互动、各生产要素谐调配合、企业与社会谐调发展、企业与自然和谐共存,从而使企业成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机整体。

二、“民无信不立”——诚信是企业成功的基石

“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人应该拥有的五种最基本的品格和德行,称为“五常”。在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中,个人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成为君子,而“信”是成为君子的根本前提。孔子说过:"民无信不立",就是强调诚信在做人与为政方面的重要性。这种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是做人与做事必须遵循的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
“信”是立国之本,也是企业生存之道,一个没有诚信的企业是不会有将来的。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是美国大型企业中的“龙头老大”。业务范围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公司业务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拥有员工315,000人。在通用电气公司的企业文化中,永远推崇的三大核心价值观是:坚持诚信、注重业绩、渴望变革。而诚信,被列在了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首位。
对于诚信,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这样阐述:“做人要以诚信为本。一旦形成这种人格,不论在好的或不利的情形下,都要保持这一作风。不可能所有人在所有事上都同意我的看法——我也不可能任何时候都正确——但只要每个人明白我做事诚信就行了。这样才能建立与客户、供货商、分析家、竞争对手及政府部门的良好关系。”
正是这种诚信的原则,杰克·韦尔奇在他20年的任期内把通用电气公司带入了辉煌!在美国《福布斯》杂志2012年全球企业2000强排名全榜单中,GE名列第3位。

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危机意识是企业前进的动力

《周易·乾》篇中有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意思是说品德高尚的人应该每天自强不息,小心谨慎如临危境,不能稍有懈怠,这样就没有灾难了。是故“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生活在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孟子更是一语道出了世事变迁的规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会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威胁,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培养员工的危机意识,增强企业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是企业长盛不衰的强大动力。
1938年,“三星商会”还只是韩国一家小贸易公司;可七十多年后的今天,三星却成长为一家国际化的大集团。据2012年美国经济杂志《财富》所选定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三星位居第20名。
三星的辉煌,离不开三星长期形成的企业文化——儒商文化,特别是三星人健全的危机意识。“在21世纪,不能做到一流就不能生存。过去二流、三流的企业在自己的领域也能够生存,但在全球化的时代,这是不可能的,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危机意识。”三星用这样的理念鞭策着员工。
三星常提到鲶鱼论:将鲶鱼放入泥鳅养殖池里,泥鳅会长得更快、肉更筋斗。这是因为它们担心自己被鲶鱼吃掉,所以不断游动,以保持警醒,而不断游动又需要吃得更多,长得就更结实。同理,为了使员工保持这样的危机意识,三星要求员工的心里也要“放上一条鲶鱼”,始终保持危机感。正是这种危机感,鞭策着每一个三星人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也正是这种危机意识,使三星公司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安然度过一次又一次的挑战,脱颖而出。

一份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瞩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的理念都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之中。
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标准,三流的企业做品牌,四流的企业做服务,末流的企业做制造。企业文化建设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在经济全球化大潮冲击的大背景下,国与国的竞争、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成功企业的管理者,只有认真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深刻领会国学的精髓,并将先贤们的智慧应用到现代企业的管理之中,渗透到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形成自己独特的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核心竞争力,才能将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才能在世界经济大潮上立于不败之地!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