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社科院涂勤(微观发展经济学、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在线访谈问答汇总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涂勤,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经济学博士,研究员。
研究领域:
微观发展经济学、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行为经济学。
教育经历:

1984年9月-1989年8月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毕业,工学学士

1989年9月-1992年4月武汉工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后与北京工业大学合并)管理工程系毕业,工学硕士

2000年9月-2005年5月荷兰蒂尔堡(Tilburg)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论文 “Empirical Analysis of Time Preferences and Risk Aversion”,导师 Arthur van Soest, Bas. Donkers, Bertrand Melenberg


工作经历:
1992年5月-2000年8月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经济关系室、统计室、信息资料中心等从事研究工作
2005年1月-2006年12月 荷兰Wageningen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5年8月-至今 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统计研究室、经济发展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

问答汇总:
Q1:坛友zydlscjtt:
涂教授:
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进行知识产权硬着陆,加之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我国企业必将参与国际竞争,届时我国制造A1:您好,谢谢您的问题。您这是个问题。我没有做过相关的研究,只能说一点粗浅的看法。
我还是赞成国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保护知识产权有双面性,一方面能鼓励国内的技术创新,当然另一方面可能国内企业仿制的成本会增加。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型期间,创新是今后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Q2:坛友我的素质低:
涂老师,您好:
您在”《经济学季刊》发表过一篇“中国制造业外资生产率溢出的条件性研究”,其中在构建模型时,使用了Fs和Fi的滞后一年的数值作为解释变量。
我在做相关课题的时候也在思考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模型;
能否请问老师,用时间以及滞后一期的时间作为解释变量是如何具有更好的现实意义呢?A2: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因为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和FDI的因果关系很难说清;
二是FDI的溢出效应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
Q3:坛友微名鹄1608:
涂教授:
您好!
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的人口红利影响越来越小了,我国劳动力的成本逐年上升,很多外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断的从我国搬迁到东南亚其他国家,我们将来又应该如何去处理好这些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呢?
A3:您这个问题很好,我国的人口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否则经济发展也就没有意义。不过,由于中国特殊的人口政策,中国在今后20-30年里会急速进入老龄化,这对中国的长期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我觉得四个问题很重要:
一是创新和产业升级。90年代的大学扩招,虽然在有些方面做得不是很好,但总体上说,是一个好政策,为以后的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准备了大量的人才储备。当然,现在的教育和科研质量还需要提高;
二是养老保险。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可能需要推迟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险制度。一对年轻夫妇无法照顾4个老人,ZF必须推动社会化服务。
三是城市化。我们的研究显示,县城没有吸引力,农民一般都想去地级城市,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有步骤地放开地级城市。
四是有计划地逐步放松计划生育政策。
Q4:坛友tangaibing:
我和您有一个相似的地方,都是钟爱经济学,我很遗憾自己浪费的大学四年功课背景,也为你的而遗憾,毕竟清华不是每人都可以读的。你的转型成功,我却还是一个中学小教员,你的博士如果早到手,那你也是此茶风云了,而我现在连硕士都还在考虑读不读,如何读,纠结啊。博士应该早到手的自己选择错误,希望你指导一下,我42了,是否该读博如何读博。
A4:别神话清华北大,考大学还是有很大的运气成分。我主要是因为眼睛不好,没法做实验,再加上我一直喜欢经济学和管理学,所以转行了。
有时候跟人的个性有关,我不喜欢宏观的东西,觉得自己把握不了,很大东西说不清楚,所以一直喜欢做微观的研究,在我们所也算异类了。我有一个同事,是国内著名经济学家,他很早以前就跟我说过,如果我跟着他做宏观方面的研究,早就闻名全国了。没办法,我不喜欢,只想做一些自己能理解的、比较扎实的研究。我还是怀念90年代,当时很多人都不想当所长,现在完全不一样了,官本位渗透到各个方面。
根据您的情况,这个年纪再出来读书是太晚了,而且现在的就业形势不好。如果您感兴趣,可以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地读一些经济学方面的著作,如果有机会再换工作。欢迎您跟我们讨论相关的学术问题。一切顺利。
Q5:坛友317792209:
教授您好:
我心中一直有个疑问,想请您谈谈您的看法。与理工类的研究不同,我一直认为社科类的科研应该定义为实际调研过程中所撰写的各类研究报告等等,只有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才能为决策者提供理论支撑,毛主席老人家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现在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论文铺天盖地,大部分都在重复前人已经研究过的工作,没什么实际意义,拿经济类论文来说,很多都是在检验几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然后换个变量再做一次,提出点空洞建议,就拿出去发表了,还不公布原始数据,这样的研究成果如果我是决策者,我是万万不敢拿来借鉴的。很多人发了一堆论文就称自己在从事科研工作,我认为这样的工作不能称之为科研,真正的科研是在实地调查中形成的,不知道您怎么看?
A5: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经常和同事也讨论。
与其他社会科学不太一样,现代经济学更像自然科学,大量地使用数据进行计量分析,而且实验经济学很像物理学,只不过研究的对象不一样。您说得对,经济学是实证科学,需要了解实际情况。我自己的研究都是自己带着学生做问卷调查和经济学实验来收集数据。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评职称的需要,二是问卷调查很费时费钱,很多人舍不得花时间和经费去做研究。我的感觉是,西方的教授是真正喜欢做研究的人,研究经费无法揣到自己的兜里,而国内的很多教授像商人,希望这种状况会逐步改善,否则国家投资再多的研究经费也做不好研究。
Q6:坛友niba19900528:
涂教授:
您好,我想请教一下,对于一个没有数学背景的学生如何处理在学习高级计量时遇到的关于数学方面的烦恼。
另外,直到经济类研究生,很多人都一直在学习传统经济学。而影响越来越大的行为经济学几乎很少涉及。我想请教一下,在研究一个问题时如何处理传统理论和有关行为经济学方面的新理论之间的关系。谢谢!
A6:确实,现代经济学需要一定的数理分析能力,如果您不是去做计量理论,对数学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您在学习高级计量的时候,有些看不明白的地方就跳过,实在重要的地方再去找相关的数学书看看。另外,学习的时候应该多上机,好的书都有现成的数据和程序。
行为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很强,但的问题是应用起来难度比较大。如一个人的参考点(reference point),可能是自己过去的水平、自己的期望值或周围人的平均水平。我对行为经济学也很感兴趣,而且博士论文主要也是相关方向,欢迎以后一起讨论相关的问题。
Q7:坛友hang20085547:
最近我在学习高级微观经济学,发现很多理论都是数学推导,对于国内经济学研究生大多数数学功底没有数学专业的高,很多推导都推不出来,请问您当初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好的方法?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己本身的方法,找对方法我相信将会更好更快把握这门学科的精髓。
A7:高级微观使用了大量的数学公式,但有基本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数理统计的知识一般就够用了,有些地方推导不出来别太在意,先跳过,多碰到几次就可能行了,或者积累几个类似的问题再找相关的数学书看看。另外,多跟身边的同学、朋友讨论。

Q8:坛友水饺皇后:
涂教授,您好!
我一直觉得学经济学,尤其是计量经济方面的应该是理工科背景的比较好,如果是本科生的话那就理科生更容易学,比如说数学专业或者是物理专业,很多动态优化动态规划的知识将来都能用得到。但是现在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理工科背景的学生文笔都相对较弱,模型都没有问题,就是没办法表达出来。那就招文科生吧,可是学起知识来又有难度。而且现在本科生一旦学经济学都存在文理兼收的情况,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学的学习有了限制。请问,您觉得对于理科生,如何能更好地学习经济学,比如说政治经济学;对于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又如何能提高自己的数学功底呢?谢谢您了!
A8:其实,学经济学,文科生和理科生都有优势。要学好经济学,我认为经济学的直觉是最重要的,数学其次。
经济学的学术论文不需要很好的文笔,只需要把问题说清楚,可能经济学方面的文章(如经济学报刊)更需要文笔。当然,如果文笔很好确实能使论文增色不少。
理工科学生应该多读一些书,经济学、历史人文等。我在写英文论文的时候也经常感觉表达有问题,所以我尽量多读英文的经济学名著。
经济学还是需要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基本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数理统计,数学基础不好的学生还是要稍微补补数学,不过有些地方该放弃就放弃,如果觉得实在重要,再找机会跟老师和同学讨论。
Q9:坛友中级宏观经济学:
老师您好,可以介绍一下演化博弈论的应用么?国内这方面的资料好像很少
A9:抱歉,我对这方面也没有研究过。不过,前沿的东西肯定要看英文文献,中文的肯定少,您可以请教google大神。
您如果用evolutionary game theory,肯定能找到一大堆的材料。这个好像不错
http://www.cs.cornell.edu/home/k ... works-book-ch07.pdf
Q10:坛友小红帽、傻:
教授您好:
我现在大三,学的是金融专业,这学期学初次接触计量学,比较感兴趣,到找过一些资料,遇到一些问题请教您。可能比较简单:如何检验样本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卡方分布?
还有就是,在查资料的过程中发现学校很多学长学姐写的关于计量学的论文模型数据似乎都是从各个地方找的(网络),是不是通过实际调查更有实际意义呢?
A10:您在学习中,如果碰到问题,的方法是用google检索一下,99%的问题能找到答案。当然大部分是英文的,像这个问题,可以看 http://en.wikipedia.org/wiki/Normality_test ,Shapiro–Wilk test在Stata中就可以用。
确实,实际调查的数据更有意义。但问卷调查时间经费都要花很多,学生写论文有时候没办法,除非导师有课题有数据。
Q11:坛友shetianlang:
涂老师您好:
您的研究方向是微观发展经济学,论文中也有不少涉及项目评估方法(program evaluation)。能不能介绍一下微观计量经济学在发展经济学中应用?具体来说,你怎么看近年来文献中激烈争论的structural model和reduced form model?工具变量、自然实验、随机控制实验(randomized control trial)、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Double Difference、Regression Discontinuity各有哪些优劣势?何种情况下应该应用某一种方法?谢谢!
A11:目前微观发展经济学主要是政策评估,可以看看MIT Duflo教授的一些最近的研究。
structural model和reduced form model各有优势。当然,经济学背景的人都喜欢有一个structural model,但是也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任何structural model都要涉及到效用函数,它的选择主观性很强,会得到同行的大量批评;第二,structural model往往缺乏数据或无法估计。最后,经常大家只能用reduced form model进行估计了。
您说的这些方法都很好,一时半会说不清,您碰到实际问题时再讨论。自然实验可以看John List的东西,他是这方面的大牛。
Q12:坛友fzj320 :
涂教授:
您好!处理多重共线的解释变量时通常采用什么方法最有效?
A12:那只能根据经济学理论,删除一些相对更不重要的变量。

Q13:坛友huanghuiqun:
涂教授:
项目评估在劳动经济学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很广泛,请问以企业培训这个项目为列,如何去设计\实施和评估?结合微观计量经济学方法,非常谢谢您的回复?
A13:我不知道您确切的项目是什么。
一般而言,选择两个组,一个组有培训,一个组没有培训。在培训之前做一个基准调查;在培训之后,等培训的效果出来之后,再做一次调查。然后采用 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的技术估计培训的效果。
Q14:坛友靠不会吧:
涂老师,您好!
请教一个问题,对于农户的风险偏好度量,现在是否有简单实用的测量工具,看过一些资料介绍,如和相对风险规避系数、引出效用模型,safety-first rule model,利克特量表、MOTAD模型等,请问是否有测度农户风险的成熟量表,或是哪种模型相对更适合中国农户的风险偏好度量,多谢!
A14:根据我的理解,在经济学研究中,风险偏好主要可以用两大类方法来测量:一是问卷调查(或量表),二是实验。不过,现在常用的方法还是给出一些风险不一样的portfolio组合,看看农民是如何选择的。
这也是我很感兴趣的一个问题,而且我也通过调查积累了不少数据,欢迎给我发邮件进一步讨论相关问题。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