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分析及调适策略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15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摘 要: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教育工作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如果教师压力过大且处理不当,就会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师的行为、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对学生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要深入研究造成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原因和相应的缓解措施。
关键词:教师 压力 策略
心理学中把使个体产生紧张状态的刺激称为压力。任何职业都有压力,适度的压力并非坏事。因为适度的压力,可以排除心中的空虚和郁闷,给人以向上的力量,有益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过度的职业压力,使人产生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失调反应。在社会转型期,任何职业的压力都在加大,教师职业也不例外。柯礼柯夫和苏利夫,1989年把教师压力定义为:教师在工作中产生的诸如挫折和焦虑等消极情感的反应症状。
从以上定义可以看出:压力是一种来自外界的刺激,而教师职业比较特殊,是一种耗费情感的职业。每天都面对不同的条件的学生,面临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同行之间的竞争,所承受的压力相当大,外国研究人员发现教师大量的疾病都可归结为教师工作压力过强所致。美国压力研究机构2000年列出十个最具压力的职业,城市中学教师名列第一。香港曾将教师职业压力列为第二位,仅次于警察职业。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根据对31875名不同职业人士的调查统计发现,压力分数从高到低排列前两位的是管理中层、经理层,教职员工排列第三。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采用SCL-90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有51.23%的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对湖北、山东两地中小学教师的问卷调查表明,约70%左右的教师感到压力较大或压力极大,其中有29.8%的教师认为面临的压力极大。
工作压力过大对教师的身心健康、教学质量以及教师队伍的稳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此引发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现行为上的异常状态,出现故意体罚学生、与同事和领导甚至亲属关系紧张等,个别现象还出现过激行为,这些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甚至带来负面影响。因此,了解教师工作的压力来源以及产生压力的因素和如何面对压力,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并对学生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要深入研究造成教师工作压力过大的原因和相应的缓解措施。
一、中小学教师的过重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教师职业的特点,是教师压力的重要来源。
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许多教师每周上l5~20节课,要批改大量的作业(有的学校还规定每天面批一次),教师工作负荷重,除了正常的教学工作外,教师还需要研究、落实个别化教学、创新教学,而且教师还不得不面对学生和各级领导的评价、考察,组织管理班级,处理与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作为示范与窗口学校,教师还要承担了许多的教研课。另外班级纪律也造成了教师的压力。面对无纪律的学生,如果教师不能以适当方式调节自己,很容易产生矛盾。由此带给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压力。据调查,现今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平均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班主任的工作时间一般都要超过10小时。一些寄宿制学校的农村教师白天上课,晚上还得充当保安,一天24小时几乎都用在了工作上。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同时担任多重角色,难免会增加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方面的压力。
(二)教育改革中的压力大
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不仅需要从教育教学的规律出发给自己的工作和作用定位,而且需要了解社会对教师职业的新期待,进而形成新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教师角色提出三个方面的转变:(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不难看出,以上这些对教师新的教育价值及教育观念的灌输是构成新时期下教师压力重要因素。
(三)管理评价不科学
对“量化管理”,绝大部产教师都能认同,但关键是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刻可操作性及操作者的问题。有的学校为了体现“量”,弄得事无巨细通通备案。从教案的书写到教学的总结;从读书笔记的字数到家访记录的人数;从转化后进生的记录到论文的数量……试想教师整天应付这评比、那检查,哪有时间去钻研教材、研究学问、了解学生!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有些东西是很难量化的。但各种量化管理条例经过不断充实和完善,各种“量”的条目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分值越来越小,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教师能没有压力吗?
常说“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这话应该没错。问题是怎样理解这个“教学质量”。如果把“教学质量”等同为“升学率”,那么教师过重的压力就源源不断。因为“升学率”这个东西可以演绎出“合格率”、“优秀率”、“上线率”、“本科率”、“重点线率”、“甚至上名牌大学率”。升学率左右了一所学校的知名度,也就是来自社会、政府、家长以及学生的认同度,由此又直接影响着生源、师资招聘、教师奖励待遇等等。
社会评价学校、教师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甚至唯一的标准是学生的升学率,而且即便是升学率也是终端绝对分值,而不问其三年前后的情况对比及其增幅。平心而论,全国统一高考至今仍扮演着公平的关卡,为社会民众所公认,然而在高考压力下所产生的种种弊端却不容忽视。
(四)社会、家长对教师期望值太高
在我国传统文化价值里,“敬业”与“奉献”等价值观念在长期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社会对教师的职业期待,同时也成为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基本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而且,这些价值观念通过文化的传承已内化为教师的自身的道德要求。从社会对教师的角色期望来看,教师要充当知识的传授者、集体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维护者和家长代理人等诸多角色。将教师看成纪律的维护者,就希望教师严明公正;将教师看作家长的代理人,则要求教师工作耐心细致,对学生关心体贴;将教师看作 知识的传授者,就要求教师知识要博大精深,无所不知。而社会中人人对教师应做什么和怎样做都有自己的看法,社会的这种思维定势,理所当然地忽视了教师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常态,认为教师就应该安贫乐道,任何事情都应当比一般人做得好,以是否吐尽了最后一缕丝、燃干了最后一滴泪来作为满意与否的标尺。这样教师就会受到各种相互冲突的角色期望的冲击,被夹在升学率与“减负”之间,应试教育体制与素质教育探索之间、社会和媒体的捧杀之间,这些角色期望也 与教师自我价值观产生对立和冲突。 同时,“为人师表”这一职业要求与社会对于教师职业的人性尊重的矛盾,超负荷的劳动付出与 实际社会地位、正常工资收人等待遇问题所形成的反差,也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五)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如人意
在一些偏远或相对落后的地区,教师日子过得紧巴巴,或入不敷出,负债较多。特别是未婚的、初中的或男教师经济状况更差一些。男教师、年轻教师、班主任等心理卫生问题是相对比较严重的教师群体,而对经济收入都相对不满意一些。经济地位是社会地位的基础,经济收入低直接造成社会地位低。按《教师法》的规定,教师工资不能低于公务员工资,实际上与之相比却差了一截超负荷的劳动付出与实际社会地位、待遇问题反差强烈,造成教师工作不安心,思想包袱重,心理不平衡。
(六)竞争太激烈
目前的学生源减少,教师的需求量和教师编制也相应减少,可要来当教师的越来越多,进人“门槛”也升高。这对我们来说冲击力实在很大。同时,教师聘任制、末位淘汰制等等使得学校中你上找下、择优上岗、优胜劣汰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其压力可想而知。
二、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应从多角度进行调适。
(一)教师是工作压力的承受者,教师本人应以积极的态度来调适工作压力。
1.学会自我调节。在繁重的工作任务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小学教师要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学会自我减压。在注重业务学习的同时,要掌握一些心理保健方面的知识,通过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谈等方法来减轻工作压力。教师要不断提高个人修养,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增强感受及抵抗工作压力的能力。
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对教师的职业精神及专业能力有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学习,牢固地树立终身教育的理念与意识,将学校视为自己不断学习的场所,将教育教学改革视为提升专业能力的机会,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解决自身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效地促成专业潜能的发挥,缓解工作压力。
3.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自我,包括认识自己的个性、兴趣、优缺点、工作能力及所负担的角色,有利于减轻工作压力。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根据个性特点,采用灵活的、适应时代变化的教育策略,以化解职业适应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如依据自己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处事主观、迅速还是民主、松散等来决定自己的教学风格。
4.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保持良好的人际沟通,是缓解工作压力的重要途径。沟通的好处是既能了解别人,又能从别人那里进一步了解自己,也能容纳别人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对于完善自我人格有很大的帮助。教师要掌握沟通技巧,做到与他人之间坦诚、友好、信赖、尊重、同情与理解,这样将会加强人际间的互助关系,以积极的人生态度与他人和谐相处,减轻来自同事之间的压力。
(二)学校是教师的直接管理者,学校领导在教师工作压力调适中应扮演重要角色。
1.营造良好的人际交往氛围。要减轻教师工作压力,学校领导要着力营造和谐的校内人际交往氛围。一是在改善上下级关系方面,学校领导一定要出于公心,依照有关规定及程序办事,为人处事公正、合理,程序公正对个体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要大于结果的公正。二是要及时处理教师间的各种破坏性冲突,这是消除隔阂,形成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重要一环。在处理职称评定、职务晋升、奖金发放等易产生矛盾的问题时,领导一定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多渠道多方面进行疏通、劝导,缓解矛盾,平衡教师的心理。
2.让教师获得成功和自信。人的本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富有理想,可以通过自我教育不断地自我完善,达到自我实现。学校管理者应尽可能地给教师提供自我发展的机会,要设法创造教师进修学习、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竞赛,组织校内各种评优活动,帮助教师提炼自己的教学特色,让每位教师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让他们获得成功和自信。
3.构建合理的管理机制。学校领导要从“以人为本”出发,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学校各项制度的改革要循序渐进,根据实际情况,要考虑到大部分教师的实际情况及心理承受能力。教师考核要着重体现教育工作本身的特征和规律,反映教师工作的全部,避免由形式主义引发的过重工作压力。同时,学校管理还要努力营建宽松和谐的、有利于教师积极性发挥与创造力发展的管理氛围。
(三)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制度、政策的制定者,采取适当措施有利于调适教师工作压力。
1.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教育行政部门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同时,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要求学生减负和教师减负同步进行。在示范校、先进单位等评比过程中,弱化升学率等带有应试教育色彩的指标,引导学校淡化学生的考试成绩,避免把升学的压力“传递”给教师,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搞好教师培训。面对来自课程改革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师能力提高了,及时掌握了新知识、新技能,就能很快适应新要求,就会变得更加自信,心理压力就自然减轻了。另外,要适当提高教师职业的门槛,严格执行《教师法》和《教师资格条例》,录用教师时,把心理素质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把心理健康作为教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
3.调整和完善教师评价体系。教育行政部门要依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师评价制度,使教师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更加人性化,更加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改变只以学生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工作的做法。素质教育强调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对教师的考核评价也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评价指标,注重过程评价,注重教师的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工作态度等的综合评价,引导教师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来自各个方面,缓解他们的压力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各方面作出积极的努力。只有不断缓解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才能确保我国的基础教育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