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陆克文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中国经济崩溃论是胡扯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MichaelDu 2015-6-28 0 850 MichaelDu 2015-6-28 19:31:34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女儿在中国开网店卖特产 休闲灌水 graffito 2015-6-28 0 738 graffito 2015-6-28 10:00:38
领导人翻译怪癖:苏联翻译必带花花公子 - [阅读权限 5] 外语学习 reduce_fat 2013-9-1 1 133 reduce_fat 2013-9-1 23:02:23
陆克文:中国经济学者认为经济快要崩溃 不是这样子 宏观经济学 tudou002 2012-9-13 8 1014 drmwill 2012-9-15 13:36:36
芮成钢 休闲灌水 weirong87 2010-11-19 4 2768 lk1966mail 2012-4-4 07:00:35
食品饮料:从陆克文捍卫酵母酱看安琪酵母发展空间 attachment 行业分析报告 wxyong131 2011-9-27 1 899 wxyong131 2011-9-27 16:57:55
逼退陆克文的矿商之手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xxp19821 2010-6-25 7 1125 winston1986 2010-6-26 18:59:42
[转帖]陆克文和凯恩斯错在哪里? 许小年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lc6116 2009-3-23 4 1439 ljsh20 2009-3-24 16:06:00
[转帖]许小年:陆克文和凯恩斯错在哪里? 宏观经济学 ilandelle 2009-3-19 3 2914 ilandelle 2009-3-22 09:45:00
[转帖]陆克文和凯恩斯错在哪里?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fantasyshot 2009-3-18 2 1369 winston1986 2009-3-18 14:29:00
澳总理陆克文鼓励民众消费以缓解金融危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baofengqing 2008-12-8 1 1396 zhuli 2008-12-8 21:41:00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呼吁建立新的全球金融标准 外语学习 ecmaijia 2008-4-1 1 2279 addictive 2008-6-6 18:58:00

相关日志

分享 陆克文谈中美关系:以“中国崩溃论”为基础定对华政策不明智
insight 2015-5-17 21:58
陆克文谈中美关系:以“中国崩溃论”为基础定对华政策不明智 发表时间:2015-04-23 12:06:57 字号: A- A A+ 关键字: 习近平亚非会议 一带一路 亚投行 “所谓‘中国崩溃论’不能成立,中国经济发展是可持续的,未来十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可能在6%左右。”昨天,“中国通”、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在上海发表演讲时如是说。 过去一年,陆克文“窝”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贝尔福中心担任特聘高级研究员。昨天,身兼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的陆克文带着最新研究报告《习近平治下的中美关系:以建设性现实主义的新框架来实现中美共同使命》来到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举行新书发布会。 发布会上,陆克文围绕“未来十年中国的发展及其对中美关系、世界格局带来的影响”这一主题发表演讲。陆克文认为,中国的崛起带来地区和世界格局的变化,对美国、亚洲和全球秩序产生关键性影响。他在报告中提出了关于中国崛起的七个核心问题,包括今后10年中国经济能否持续崛起、新一届领导人执政风格、中美相互如何看待对方的战略、今后10年中美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等。陆克文通过分析研究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判断,即七点结论。 这位“中国通”敦促美中两国构建一个共同的战略框架来避免双方因为日益加深的猜忌而导致冲突的危险。他还认为,在习近平的领导下,中国将会更多的动用日益扩大的实力来确保它在外交和安全方面的影响力。 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 中国崩溃论站不住脚 陆克文首先驳斥了美国学者提出的所谓“中国崩溃论”。“当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国际上又出现有关中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观点。对此我不同意。”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领导层长期审时度势、调整政策以适应经济发展,如今已积累了相当丰富高明的实践经验。 “中国政府目前确实面临一些问题,如人口老龄化加速、地方政府负债、经济增速存在下行压力等,但中国政府正在采取许多措施解决这些问题。”陆克文说。 来上海之前,陆克文在华盛顿的向美国智库国际战略与研究中心推出这份报告时总结了他的一些核心论点。 据美国之音报道,陆克文说,“第一点,尽管最近出现了中国即将发生政治和经济崩盘的时髦评论,这种结论在证据面前是站不住的。第二点,对于美国来说,持这种看法并以此作为制定政策的基础将是不明智的。” 美国《赫芬顿邮报》分析称,陆克文的研究报告明确击溃了近期沈大伟发表的“中国崩溃论”言论。 担任过澳大利亚外长的陆克文还认为,习近平是一个与他的前任非常不同的领导人。他说,尽管习优先考虑的核心问题仍然是经济,因为他知道这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基石,但是他会越来越多的使用中国日益强大的实力来确保中国在外交与安全方面的影响力,尤其是在亚太地区。 中国发展模式可持续 陆克文认为,中国政府已清晰认识到原有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并已提出新的发展模式,以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在陆克文看来,一旦中国经济出现波动,中国有足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能力对经济进行干预,他认为,未来10年,中国经济增速或处于中至中上水平(年增长率或在6%左右)。 针对有关中国从旧有经济增长模式(基于大量的国家基础建设工程和依赖低工资、劳动力密集的出口)转变为新的模式(基于家庭消费、服务业和富有创新能力的私有企业)不会成功的论调,陆克文认为“同样也是不合理的”。他说,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可持续的。 “转变经济发展模式这一宏伟蓝图已酝酿多年,应能够通过不同的需求驱动,与过去推动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那些需求一起,合力保证中国未来经济的运行轨道。”陆克文说。 全球规则,中国想做的是改革 陆克文认为,当前中国正通过经济合作扩大自身影响力,“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构想和举措将有助于中国成为相关国家更重要的投资伙伴,人民币的影响力也将越来越大。“中国并不想颠覆所谓的全球规则和秩序,中国更加想做的是改革。” 陆克文对“一带一路”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习近平主席目前正在访问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我认为习近平主席出访‘一带一路’国家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十分必要。我对‘一带一路’的观点与对‘亚投行’的看法很相似,即它们都将对亚洲地区甚至泛亚太平洋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重要影响,并将带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在谈到亚投行的相关问题时,陆克文认为,美国应改变其反对立场。 “如果美国担心中国通过成立亚投行来脱离布雷顿森林体系,那么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多边开发银行(MDBs)框架外的其他现存公共开发银行,比如伊斯兰开发银行。目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存在基础设施严重短缺的问题。中美应联合制定有效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从而使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得以充分利用。通过释放那些正在寻找安全、低风险投资机会的未充分利用的私人资本,亚投行将成为有效的风险管理平台。”陆克文表示。 陆克文还建议,未来当中国在世界银行出资份额成为最大时,美国应考虑和其他世界银行利益相关者一起推选中国代表担任世界银行行长。“考虑到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天然由西方国家领导两大布雷顿森林体系金融机构的观念已经过时了。 中美冲突?办法总比困难多 谈及中美关系,陆克文认为这将是这个时代巨大的变革和挑战之一。而对于未来十年中美发生冲突的可能,陆克文则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可能性微乎其微。 陆克文日前在华盛顿也指出,当中国的经济产量在今后10年的时间里最终超越美国时,这将是自英王乔治三世统治时期以来,首次出现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桂冠属于一个非西方、不以英语为母语且非自由民主的国家。他还说,在国际地缘经济和政治重心发生转移的同时,美国仍将是主导性的军事力量,这种局面导致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的支点发生分离。 这种分离使得陆克文对美中关系的前景感到忧虑。他担心,在缺乏新鲜的政治想象力的情况下,存在两国出现长期的战略分离的风险。” 陆克文说:“如果要制止这个趋势的话,那么现在是构建一个最低限度的共同战略表述与共同战略框架的时候了。这种框架能够管理好双方之间存在的我所说的 ‘根本的现实主义分歧’ ,同时最大限度的‘建设性的解决’双方在双边、区域和国际关系中存在的艰难但不是不可逾越的挑战。通过这个过程,双方逐步积累平衡的政治和外交资本来处理关系中今后会不可避免出现的新挑战,并最终解决过去存在的而且目前难以解决的所有问题。” 他说,要想做到这一点当然是艰难的,但是只要有政治意愿,它是可以做到的。 昨天,在上海的演讲中,陆克文也阐述了中美两国相互间的战略认知“错位”。在他看来,消除相互疑虑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答案总比问题多”。 陆克文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基于一个隐晦不明的政策假设,即认为中国可能进入经济停滞,这是不明智的。美国政府在与中国政府交往中,仍有合理的外交和安全政策空间。 陆克文在报告中指出,“习近平是一位美国可与之共谋未来的强势领导人”。他写道,“习的极富魄力的领导风格,使其有别于近来中国领导人的处事风格。习近平在个人品质和政策层面既有传承,也有变化。” 陆克文给出了七项政策建议。他提出,建设性现实主义是中美关系迈向战略互信的重要途径。既要“现实”地承认两国分歧的存在,更要“建设性”地打开两国合作的广阔空间。他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将持续增长,也将更活跃地融入全球秩序。 观察者网综合新闻晨报、21世纪经济报道、海外网等报道
个人分类: politics|8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4 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