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亚当斯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财产与自由 制度经济学 广宇 2013-7-21 3 2959 潭生.经济学笔记 2014-11-26 09:59:02
哈耶克方法论个人主义的研究(邓正来) attachment 制度经济学 lanruomuyu 2013-1-25 2 1898 只在路上 2014-10-6 11:29:57
美国产业结构·第10版 (美)沃尔特·亚当斯等主编 attachment 国民经济管理 yukerico 2011-5-3 6 3639 csdod 2014-9-26 18:08:34
300年来经济思想之演进,兼论网友“经济学发展脉络” attach_img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lwzxy 2013-7-26 4 1330 Rousseau 2013-7-26 16:11:30
微积分之倚天剑之屠龙刀(译版)亚当斯 attachment 微观经济学 天佑天情 2013-5-2 1 3475 charlesholy 2013-6-20 22:00:16
亚当斯密的两张脸(英文版) attachment 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 2012100015 2013-4-2 1 979 asnzhao 2013-4-2 18:09:24
到底是保护关税还是自由贸易才能使一个国家富强---亚当斯密还是李斯特?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hj 2013-1-23 3 3034 叶风尘 2013-1-25 15:19:08
安塞亚当斯摄影技巧丛书(全三卷) attachment 版权审核区(不对外开放) 草原的苍狼 2009-8-24 17 3007 zhaochaoli 2013-1-23 08:43:26
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 attachment 版权审核区(不对外开放) charliesc 2012-8-23 4 562 wqinf@163.com 2012-8-25 09:00:40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跳蚤市场 两片云180 2012-5-5 2 1159 小/aiq冤家 2012-5-20 17:51:12
亚当斯密谈教师薪酬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juvent 2010-4-15 19 3672 昏昏昭昭 2012-1-3 13:13:19
[转]朱绍文:亚当斯密的时代与课题 自学经济学交流群 mingjingfeitai 2012-1-3 3 2719 mingjingfeitai 2012-1-3 06:10:15
救助:亚当斯密与穆勒方法论的异同 学习笔记1.0 Joyee(许红萍) 2011-12-28 1 1455 Joyee(许红萍) 2011-12-28 14:17:09
从聚美优品到当下各种团购网站 休闲灌水 高经纬89 2011-12-21 3 1491 Ryan1215 2011-12-21 15:54:47
关于 张维迎:回归亚当斯密,告别凯恩斯 的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1.0 feng2q 2011-10-2 0 753 feng2q 2011-10-2 01:46:24
张维迎:回归亚当斯密告别凯恩斯理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一尘云 2010-11-21 2 1544 llp333 2010-11-22 09:52:27

相关日志

分享 扯淡经济学之(二十六)交易费用与市场
放屁有益健康 2012-5-6 14:14
扯淡经济学之(二十六)交易费用与市场 关于交易费用的定义, 科斯的比较狭义一点, 而 最广 义 的应该是张五常的 了; 简言之,张五常的交易费用就是在多过一人世界才会有的费用。《经济解释》云: “从费用或成本那方面看,一人世界不会有交易费用( transaction costs ),所以这种费用也是因为有社会而存在的。社会的定义,是多过一个人。 …… 一个重要的困难,是我们不能假设这个天衣无缝的市场的交易费用是零──虽然差不多所有经济学者都是那样说。困难是这样的:市场的本身是一种制度,而制度是因为有交易费用的存在而产生的。假设交易费用是零,又怎会有市场呢?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市场的存在是为了减少某些交易费用, …… ” 但首先,我对“社会的定义,是多过一个人”就有些拿不准。设想有两个鲁宾逊,各自处于相隔万里的孤岛上,彼此无任何来往,甚或每个鲁宾逊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这是“多过一个人”了,按照张五常的定义,显然他们应该构成社会,那么这个社会的交易费用是什么呢? 市场就是交换吧。我想,只要分工有亚当斯密说的那些好处,分工就是必然的;只要分工是必然的,交换也就是必然的,市场也就是必然的。而交易费用为零,对分工的那些好处并没有任何不利影响;也就是说,即使交易费用为零,分工依然是必然的,那么市场也是必然的。相反的,如果交易费用不为零,好处反会大打折扣,但只要仍有好处,市场也就仍是必然的。但当交易费用大过了分工的好处时,分工倒是不可能的了,从而市场也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假设交易费用是零,市场这个制度倒是更容易出现呢,因为可以得到分工的全部好处。当然,现实世界是有交易费用的,如果市场制度本身或其附加配套制度可以减少交易费用,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两个鲁宾逊社会的交易费用,可否求助于机会成本呢?机会成本可是经济学的一个法宝呢,我以为,它足以和马克思的辩证法相媲美。因为两个鲁宾逊是没有分工的,所以分工好处的损失正是他们的交易费用?可是这样一来,对于一个分工的社会,其交易费用是零了? 在《经济解释》的“利息理论”一章中,张五常大力介绍了天才费沙的利息理论;照我的理解,五常先生是同意费沙的。 “费沙的利息理念,是不管通胀,不管风险,也不管交易费用。费沙之见,是世界若完全没有这些因素,利息是还会存在的。这样的利息理念是指纯真的利息了。 …… 而更重要的是不管货币。他认为一个没有货币的社会,物品换物品,利息还是存在的。利息的存在,不需要有货币,但需要有市场,物品交换就是市场了。” 也就是说,至少在“利息理论”里,没有交易费用还是要有市场的,否则利息就不存在了。但是,五常先生在前面问了,“假设交易费用是零,又怎会有市场呢?”呵呵,一笑,一笑。
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扯淡经济学之(二十三)亚当斯密和钻石
放屁有益健康 2012-5-6 14:11
扯淡经济学之(二十三)亚当斯密和钻石 什么是经济物品呢?我也懒得查其它经济学书籍了,就直接拷贝张五常的定义吧。《经济解释》云:“「多胜于少」是经济物品的定义,也是「缺乏」( scarcity )的定义。那是说,凡是经济物品,都是缺乏的、不足够的。” 又云:“一种缺乏物品——一种经济物品——其供应是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求的。于是,这物品就变为多胜于少了。既然多胜于少,人要争取多一点,那么他们就一定会愿意付出一点代价。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争取多一点的,就不能算是多胜于少了——逻辑不容许我们反对这观点。” 还云;“原则上,在社会中,一种经济物品不一定有竞争,但例子极少,几乎要想破脑袋才可想出一二。”而张五常想破脑袋,才想出来的一个例子就是—— “记得五十年前我在香港的湾仔书院念书,同学们看电影进场时,喜欢争取得院方所派给的、有关在上映中的电影故事的一张说明书——俗称「戏桥」。因为成群的同学都争取占为己有,旧的(过时的)「戏桥」就变得缺乏,有价格,而比较难求的,小同学们就以港币数元成交。那时,这数元是我一个星期的零用钱。旧「戏桥」变成经济物品,有竞争。但过了两三年,收藏「戏桥」的嗜好顿失影踪,同学们由厌而至弃之。但有一位姓李的同学,爱「戏桥」成癖,继续珍藏。于是,对这位有怪癖的同学来说,旧「戏桥」正是一种经济物品(多胜于少),但却没有竞争。这是我所知的没有竞争的经济物品中罕有的实例。” 既然「戏桥」对于该同学是多胜于少的经济物品,显然他愿意出价买更多的「戏桥」。否则,「戏桥」对他而言就不是经济物品了,即使他再怎么“继续珍藏”。因为“不愿意付出任何代价来争取多一点的,就不能算是多胜于少了——逻辑不容许我们反对这观点。” 以上批评,其实是拾余斌先生《经济学的童话》的牙慧,但这背后还有个更大的问题,余斌先生却未言及。这个问题就是:既然该同学愿意出价买更多的「戏桥」,那么对于其他人而言,「戏桥」也是多胜于少的了——多了可以多卖钱呢!既然对于这些人而言,「戏桥」是多胜于少的,那么也就是经济物品了。既然是多胜于少的经济物品,那么这些人“就一定会愿意付出一点代价”而“争取多一点”——于是,竞争出现了! 所以,原则上,在社会中,一种经济物品一定有竞争——逻辑不容许我们反对这观点;因为“凡是经济物品,都是缺乏的、不足够的。”呵呵,一笑,一笑。 接下来,就言归正传,来看看张五常眼中的亚当斯密——也就是张五常说的史密斯——了。依然拷贝,《经济解释》云: “史密斯指出价值有两种。其一是用值( use value ) ,其二是换值( exchange value ) 。顾名思义,用值是某物品给予拥有者或享用者的最高所值,或这个人愿意付出的最高代价。换值是获取该物品时所需要付出的代价,而在市场上,换值就是该物品的市价了。 史密斯落笔打三更,因为一开头他就谈到钻石与水的反论( paradox )。他说一件用值很高之物,其换值可能很低,而换值很高的,其用值可能很低。他举例:水的用值很高,但换值(市价)很低;钻石的换值很高,但用值很低。这个有名的「水与钻石反论」,错了三点。” 一和三,我们不管,只看其二:“史前辈从来没有结过婚(有否谈过恋爱有几个版本),似乎不懂女人的品味。钻石对他这个以心不在焉而知名天下的教授来说,可能没有什么用值,但对女人,钻石的用值何其高也。从选择的角度看,一个女人自愿地出十万港元(换值)买一粒钻石,对她来说其用值必定不低于十万港元。除非一个人作了错误的选择,用值是不会低于换值的。” 也从选择的角度看,任何理性经济人都不妨拿钻石来换女人的十万港元,而且钻石是多多益善。五常先生说,“在市场上,换值就是该物品的市价了”,那么十万港元就是钻石的市价了。五常先生还说,“市场的均衡点是市价与每个需求者的边际用值看齐”,“除非一个人作了错误的选择,用值是不会低于换值的。”那么,对于任何理性经济人而言,钻石的用值是不会低于十万港元的换值——也就是市价——了。可是,对史前辈来说,钻石却“可能没有什么用值”。莫非?莫非史前辈不在理性经济人之列?不知道可以拿钻石来换女人的十万港元? 我的个天呢,那不就是说《国富论》的作者可能是白痴?亚当斯密的粉丝们,一定要冷静啊,你们扔砖头可不应该扔我哦——这其实都是张五常的意思,我只不过是把他的潜台词摆到了台面上来而已——你们应该去找张五常。那我闪人,先!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