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老马识途
8857 6

[学科前沿] [转帖]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遭遇失败?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初中生

8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75 点
帖子
26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8-8
最后登录
2006-8-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STRONG>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为什么必然遭遇失败?</STRONG>
<TABLE width="100%" border=0>

<TR>
<TD>
<P><STRONG>下编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 </STRONG></P>
<P><B>1、布哈林创立了错误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BR>2、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设想<BR>3、列宁认为十月共革命中干了什么"蠢事"?<BR>4、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与农民发生尖锐矛盾<BR>5、共产主义实验在十月革命中遭遇了重大失败<BR>6、由雇佣制向徭役制转变是历史的倒退<BR>7、革命在一个时段内可以创造非理性的奇迹<BR>8、列宁亲自实施向资本主义的转轨<BR>9、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BR>10、列宁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设想和规划<BR>11、列宁的建设性"文化革命"思想 </B></P>
<P><B>1、布哈林创立了错误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B><BR></P>
<P>记者:社会主义搞了将近100年,但是并没有形成自己的、站得住的经济学体系。是否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社会主义经济不能成功?<BR></P>
<P>何新: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成败得失存亡兴废,问题复杂,我们下一步再谈。<BR></P>
<P>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我认为,还不能说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完全没有形成自己的经济学。我讲过经济学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指导国家政策的宏观经济学。这种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经济学,包涵在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陈云等等国家领袖关于苏联及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方针政策的论述中。这些论述,是他们从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中所总结的,包括工业化、农业和粮食问题,财政金融及国家计划问题等等,这是一套现实的理论。没有这一套理论,就不会有过去中国成功的经济建设。 <BR></P>
<P>另一种是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框架内,发展一套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这就是经济的意识形态。我们过去那一套东西在理论上的确是失败的。但是你知道这一套所谓"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始作俑者,理论的创造者,究竟是谁吗?<BR></P>
<P>记者:是马克思、恩格斯吗?<BR></P>
<P>何新:绝不是。过去许多人们这样认为,其实是大错特错。在马克思和列宁著作中,实际上找不到与后来那种所谓"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任何关系的原理。不信,就请你举证。 <BR></P>
<P>记者:那么,所谓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究竟是哪里来的?<BR></P>
<P>何新:我近年经过研究发现,其基本理论框架是来自于20年代布哈林及其门徒的著作。<BR></P>
<P>记者:布哈林?他不是被斯大林认为是叛徒吗?<BR></P>
<P>何新:布哈林生于1888年10月9日,是苏联早期重要政治家、理论家,1919年任政治局候补委员,1924年任政治局委员,真理报总编辑。1938年被斯大林以叛国罪处死刑。后来被平反。布哈林晚期的政治命运,是列宁去世后联共内部发生激烈政治斗争的牺牲品。<BR></P>
<P>列宁生前曾认为,布哈林是一位出色的理论家。实际上,布哈林应该被认为是苏联体系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奠基人。但极为矛盾的一点是,布哈林又是主张在"真正"的社会主义制度中,应该取消"政治经济学"的人。他在30年代被斯大林枪毙了,但他所构建的一套关于"过渡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却被苏联后来的理论家基本沿袭了。<BR></P>
<P>记者:为什么呢?<BR></P>
<P>何新:这个矛盾非常深刻。矛盾的根源即在于社会主义经济的抽象理念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存在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应该认为,布哈林可能是较早觉察到这种矛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之一。在列宁留给苏共的政治遗嘱中,认为布哈林是党的最好的理论家之一,但是"布哈林的理论观点能不能说是完全马克思主义的,很值得怀疑。因为其中有某种烦琐哲学的东西"在十月革命时期,他写作了关于《过渡时期经济学》这本名著。<BR></P>
<P>在书中,布哈林提出了四个命题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支柱。布哈林认为:<BR></P>
<P>(1)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经济关系将逐步趋向实物化;<BR></P>
<P>(2)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工具,必须借助于国家的强制力量;即借助无产阶级专政的直接暴力。<BR></P>
<P>(3)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商品生产、市场经济应当走向消灭。<BR></P>
<P>(4)价值规律也应消失。因为"价值规律不过是商品无政府制度的平衡律"。<BR>这四点看法,代表了1918年革命后第一代在苏联从事建设社会主义的苏联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原则看法。<BR></P>
<P>记者:从今天的角度看,这四种观点是荒谬得不可思议的。<BR></P>
<P>何新:但是,这在当时不但并非不可思议,而且被那一代革命家中的多数人认为是天经地义的。<BR></P>
<P>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一书中尝试从理论上分析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的经济规律,探索过渡时期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以说,这在社会主义历史上是第一次。<BR></P>
<P>不论此书中的观点是对是错,布哈林是当时系统地认真探讨过渡时期经济理论的极少数有水准的经济学家之一。所以这本书出版后也受到列宁的重视,列宁阅读此书并对它作了详细的评注。<BR></P>
<P>记者:列宁是否同意布哈林的观点呢?<BR></P>
<P>何新:基本不同意。 列宁当时读此书后,以一种半嘲笑的口吻评论此书,他说此书中许多观点是"幼稚的"、"几乎象小孩子那样幼稚"。列宁《对布哈林"过渡时期"的经济一书的评论》,第65页,人民出版社,1958。认为此书充满"学究气",即教条主义和"唯心主义"。但当时列宁已在重病中,从理论上系统地剖析和评论此书,对他已是不可能的。<BR></P>
<P>但这并没有妨碍此书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观点,成为后来一切所谓"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理论框架。<BR></P>
<P>记者:布哈林这本书是什么时间写的?<BR></P>
<P>何新:《过渡时期经济学》成书于1920年初,当时苏联正处在围绕实行新经济政策而发生的政治辩论时期。布哈林的这本书代表了当时联共党内的主流思潮。这种思潮是抵制列宁当时提出的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这本《过渡时期经济学》,可谓集当时苏联左派革命经济思想之大成。<BR></P>
<P>记者:布哈林的主要观点是什么?<BR></P>
<P>何新:布哈林在书中说:<BR></P>
<P>"在资本的统治下,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为了利润进行的生产。在无产阶级的统治下,生产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的生产","生产过程成为有计划地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BR></P>
<P>这个观点后来成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一种正统化观点。 <BR></P>
<P>布哈林还说:<BR></P>
<P>"只要我们来研究有组织的社会经济,那末,政治经济学中的一切基本"问题"如价值、价格、利润等问题就都消失了。在这里,"人和人的关系"不是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社会经济不是由市场和竞争的盲目力量来调节的,而是由自觉实行的计划来调节的。"《过渡时期的经济学》第1页。<BR></P>
<P>这种观点后来也成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论点。<BR></P>
<P>布哈林认为,正是由于必须取消商品货币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社会最终将不再需要有政治经济学:<BR></P>
<P>"因此,资本主义商品社会的末日也就是政治经济学的告终。"《过渡时期的经济》第2页。<BR></P>
<P>《过渡时期经济学》是一本在苏联国内外曾产生广泛影响的著作,尽管布哈林后来被斯大林杀害了,但20世纪前半叶苏联经济学家及经济著作仍大部分地沿用此书的观点和体系。<BR></P>
<P>1949年中国建国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学实际也承袭了苏联政治经济学的这一教科书体系。<BR></P>
<P>但是,这一经济学体系从一开始就包含着根本性的理论错误。它导致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经济性质和过渡时期战略、政策和策略的严重误认。这种理论的错误,使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后来为之付出了极其重大的代价。如果说苏联规范的社会主义政治学是一个充满了谬误的经济学体系的话,那么这种谬误正是从布哈林那里开始的。 <BR></P>
<P>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再作讨论。<BR></P>
<P><B>2、恩格斯对未来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设想</B><BR></P>
<P>记者:为什么布哈林会发生这样的理论错误?<BR></P>
<P>何新:根源在于布哈林--以及十月革命那一代苏共领导人(除列宁外)对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时代性质的根本错认。而这个错误根源实际又与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早期著作有深刻关系。<BR></P>
<P>记者:为什么与恩格斯有关系?<BR></P>
<P>何新:恩格斯1847年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一个纲领性的文件"共产主义原理"。在这个原理中,恩格斯对未来的共产主义革命提出了如下几个政策设想:<BR></P>
<P>1、消灭私有制,<BR></P>
<P>2、消灭市场和货币,<BR></P>
<P>3、实行计划经济, <BR></P>
<P>4、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BR></P>
<P>5、消灭城乡对立。<BR></P>
<P>恩格斯说:<BR></P>
<P>"只要向私有制一发起猛烈的进攻,无产阶级就要被迫继续向前迈进,把全部资本、全部农业、全部工业、全部运输业和整个交换都愈来愈多地集中到国家手里。<BR></P>
<P>上述一切措施都是为了这一个目的。无产阶级的劳动将使国内生产力日益增长,随着这种增长。这些措施实现的可能性和由此而来的集中化程度也将相应地增长。<BR></P>
<P>最后,当全部资本、全部生产和全部交换都集中在人民手里的时候,私有制将自行灭亡,金钱将变成无用之物,生产增加了,人也改变了,那时,旧社会的各种关系的最后形式也才会消失。"<BR></P>
<P>"社会将剥夺私人资本家对一切生产力和交往工具的支配权,也将剥夺他们对产品的交换和分配权,由于社会将按照根据实有资源和整个社会需要而制定的计划来支配这一切东西,所以同现在实行的大工业制度相联系的一切有害的后果,将首先被消灭。经济危机将终止,扩大的生产在现今的社会制度下引起生产过剩,并且是产生贫困的极重要的原因;但是到那时候,这种生产就会显得十分不够,并一定要大大扩大。超出社会当前需要的生产余额不但不会引起贫困,而且将保证满足社会全体成员的需要,将引起新的需要。<BR></P>
<P>教育可使年轻人很快就能够熟悉整个生产系统,它可使他们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教育就会使他们摆脱现代这种分工为每个人造成的片面性。<BR></P>
<P>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一方面不容许阶级继续存在,另一方面这个社会的建立本身便给消灭阶级差别提供了条件。<BR></P>
<P>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对立也将消失。从事农业和工业劳动的将是同样的一些人,而不再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本文收入《马恩选集》第1卷第210页。<BR></P>
<P>不难看出,布哈林书中关于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模型正是来源于此。要知道,共产主义同盟实际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共产党(第一国际)。恩格斯草拟的"共产主义原理"是为共盟拟定的一个社会行动纲领,这个纲领中所提出的政策原则将在共产主义革命成功后被实施。<BR></P>
<P>这种经济政策思想不仅影响了19世纪的共产主义者,而且也极其深刻地影响了20世纪的共产党人。十月革命后俄国布尔什维克实施的经济纲领和政策,即所谓"战时共产主义"的一系列共产主义实验,毛泽东1958年关于"人民公社"的过渡设想和文化革命时代的所谓"五七"道路思想,后来的红色高棉取得国家政权后实施的自我毁灭式的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农业集中劳动营"),无一不是按照恩格斯的这一乌托邦设想和模式进行的。<BR></P>
<P>可以说,这种必须取消私有制、取消市场经济的思想,是20世纪100年来的许多共产主义政党历千辛万苦而夺取政权,但却最终丢弃政权的一切"左"的经济路线和社会政策的理论总根源。所有关于取消市场经济的共产主义经济实验的指导理论,可以说都发源于此。<BR></P>
<P>记者:我明白了。<BR></P>
<P>何新:但是,20世纪的共产主义革命家们在试图根据恩格斯的上述设想作共产主义实验时,却忽视了极其重要的以下三点:<BR></P>
<P>(1)这个纲领反映恩格斯早期尚不成熟的革命(浪漫主义)思想。这种思想未必可以得到马克思的认同。因为马克思对历史持有一种严格的生产力发展决定论的历史哲学。这种决定论是反对任何浪漫主义和空想主义的。 <BR></P>
<P>(2)这个原理写于《共产党宣言》之前。<BR></P>
<P>(3)最重要的一点是,恩格斯所论述的这种共产主义政策,它所针对的国家不是指东方的封建主义农业国,而是欧洲先进的工业化资本主义国家。<BR></P>
<P>所以,恩格斯在这个《共产主义原理》中又说:<BR></P>
<P>"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德国实现共产主义革命最慢最困难,在英国最快最容易。"同上。(这是因为当时德国的工业经济还远远落后于英国。)<BR></P>
<P>记者:你强调这只是恩格斯的思想。那么,马克思是否也赞同这些观点? <BR></P>
<P>何新:我认为,不。值得注意的是,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有两个稿子。</P>
<P>过去人们只知道这第一个稿本。但是,在1969年德国才出版了另一个稿本。</P>
<P>在这一稿本中,恩格斯显然从上述激进的思想有所后退。在这另一个稿本中有如下的问答:<BR></P>
<P>"问:这么说,你们并不认为任何时候都可能实现财产公有?<BR></P>
<P>答:是的,我们并不这样认为。只有在机器和其他发明有可能向全体社会成员展示出获得全面教育和幸福生活的前景时,共产主义才出现。<BR></P>
<P>问:如果你们打算用启发并团结无产阶级的方法来为公有制作准备,你们是否因此就拒绝革命呢?<BR></P>
<P>答:我们确信,任何密谋都不但无益,甚至有害。我们也知道,革命不是随心所欲地制造的,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的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BR></P>
<P>在这另一个稿本的问答中,恩格斯似乎接受了马克思的生产力决定论思想。</P>
<P>他已认识到,革命是不能由革命者随心所欲地去制造的。<BR></P>
<P>记者:那么恩格斯是否修正了他关于社会主义未来的设想?<BR></P>
<P>何新:有所修正。请再看以下的问答:<BR></P>
<P>问:你们打算一下子就用财产公有来代替今天的社会制度吗?<BR></P>
<P>答:我们不想这样做。群众的发展是不能命令的。它受到群众生活条件的发展的制约,因而是逐步前进的。 <BR></P>
<P>问:你们认为,用什么方法才能实现从目前状况到财产公有的过渡呢?<BR></P>
<P>答:实行财产公有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是通过民主的国家制度达到无产阶级的政治解放。<BR></P>
<P>问:一旦你们实现了民主制,你们的第一个措施是什么?<BR></P>
<P>答:保障无产阶级的生活。<BR></P>
<P>问:你们打算怎样实现这一点呢?<BR></P>
<P>答:一、限制私有制财产,以便做到为私有财产逐渐转变为社会财产作好准备,例如实行累进税、对继承权实行有利于国家的限制,等等。<BR></P>
<P>二、让工人在国营工场和国营工厂,以及在国营农场工作。<BR></P>
<P>三、使所有的儿童享受公费教育。<BR></P>
<P>问:在实行财产公有时不会同时宣布公妻制吗?<BR></P>
<P>答:只有在保持现有的各种形式会破坏新的社会制度时,我们才会干预夫妻之间的私人关系和家庭。"恩格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收入《马恩全集》第42卷,第373-380页。<BR></P>
<P>在这些问答中恩格斯所提出的措施,已经不是消灭私有制,而是限制私有财产而且要在"民主的国家制度"中逐步过渡。这个纲领显然比前一个共盟纲领要理性得多,现实得多。<BR></P>
<P>但是后一个问答远不如前一个共盟纲领那样著名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国,这篇问答首次发表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当时的中国已结束了文化革命。<BR></P>
<P>所以,毛泽东生前可能从未读到这篇著作。<BR></P>
<P><B>3、列宁认为十月共革命中干了什么"蠢事"?</B><BR></P>
<P>记者:你刚才说,你认为马克思并不赞同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表述的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的那种激进经济设想?<BR></P>
<P>何新:对,我认为不会赞同。马克思是一个严格的现实主义者,他一向反对任何空想主义的乌托邦。马克思和恩格斯1845-1846年合作写作了他们的第一部著作,这也是一部极其重要的著作,即《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在这部著作的第一章中,马克思深刻地、系统地论述了关于经济基础决定社会制度的独特历史理论。马克思的这种决定论与现实主义,完全不同于青年恩格斯所具有的那种极具乌托邦色彩的政治浪漫主义。在这部书的中译本第30页,马克思讲了这样一段话:<BR></P>
<P>"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BR></P>
<P>记者:你认为这段话的涵义是什么?<BR></P>
<P>何新:就我的理解,我认为这段话相当重要。它意味着马克思认为:<BR></P>
<P>(1)共产主义并不是一种抽象的、规范现实的理想主义运动。(如果它仅仅是这样一种主观理想即空想,那么它就是毫无意义的,也是不值得为之奋斗的。)<BR></P>
<P>(2)只有在("当且仅当")使共产主义成为现实的全部经济政治及文化基础("条件")已经具备,从而已经成为在现实生产力基础中正在孕育成熟的一种新社会制度时,共产主义才可以成为"现实的";或者说从而才是可能实现的。<BR></P>
<P>换句话说--如果生产力及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尚不具备,那么实现共产主义就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应当指出,关于可能性与现实性和必然性的这种决定论观点,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过来的。在这种决定论面前,任何历史浪漫主义毫无存在的价值。<BR></P>
<P>记者:为什么说与黑格尔有关?<BR></P>
<P>何新:黑格尔平生极其蔑视关于理想的或完善的政治制度或经济体制的一切抽象性空想。他曾这样说:<BR></P>
<P>"如果要先验地给一个民族以一种国家制度,即使其内容是合乎理性的,这种想法恰恰忽视了一个因素,要知道国家制度并不仅仅是一个思想上存在的事物而已。所以每一个民族都已经有适合于它本身而属于它的国家制度。<BR></P>
<P>国家必须在它的制度中贯串着一切关系。例如拿破仑想要先验地给予西班牙人一种国家制度,但事情搞得够糟的。其实,国家制度不是单纯被制作出来的东西,它是多少世纪以来的作品,它是理念,是理性东西的意识,只要这一意识已在某一民族中获得了发展。因此,没有一种国家制度是单由主体制造出来的。拿破仑所给与西班牙人的国家制度,比他们以前所有的更为合乎理性,但是它毕竟显得对他们格格不入,结果碰了钉子而回来,这是因为他们(西班牙人)的文化还没有发育到这样高的水平。"黑格尔《法哲学原理》第291页,商务版。<BR></P>
<P>因此黑格尔认为,抽象地、过早地为一个尚未成熟的社会形态去规划或设计经济或政治制度,是既不可能也无意义的。<BR></P>
<P>马克思早年醉心于黑格尔哲学。马克思关于历史的决定论,与黑格尔的历史辩证法的历史观念一脉相承。<BR></P>
<P>记者:你的看法很有意思。那么列宁对社会主义问题是如何构想的?<BR>何新:我认为列宁的思想是变化的。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形势,他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BR></P>
<P>记者:这样讲有根据吗?<BR></P>
<P>何新:1922年12月11日,列宁在久病之后对共产国际(第4次大会)作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具有惊人的历史先见之明和洞察力的报告。<BR></P>
<P>我个人认为,如果毛泽东在1958年和1966年充分研究和理解这个报告中的告诫,也许他会避免发动大跃进和文化革命,并且会警惕和抵制陈伯达、张春桥这种幼稚而"左"倾的意识形态分子。<BR></P>
<P>列宁在这个报告中明确指出,当时的苏维埃国家虽然名称叫"社会主义",但其经济机体的实质却是半封建农奴制的小农经济和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因此,国家的发展方向不应当是建造社会主义,却应当是转向"国家资本主义"。<BR>列宁认为,在十月革命后,共产党在俄国应当实施国家资本主义政策,而不是社会主义的政策。因为国家资本主义对于俄罗斯当时的经济基础,是唯一现实的,本身"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进步"。<BR></P>
<P>换句话说,列宁当时提出了在共产党执政下,有必要首先发展资本主义的重大设想。<BR></P>
<P>记者:这一看法让人极其惊讶。<BR></P>
<P>何新:对!因为这种观点此前实际上乃是普烈汉诺夫等一部分"孟什维克"的观点。普烈汉诺夫生前反对十月革命。因为他认为,俄国的现实基础乃是半封建农奴制的半资本主义。<BR></P>
<P>根据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在这种经济基础上不可能发育出社会主义的经济和文化。因此,作为俄罗斯共产党创始人的普烈汉诺夫认为,俄国首先应当搞资本主义,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应等待资本主义经济成熟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BR></P>
<P>记者:这正是文革时被左派奋力批判的"唯生力论"。<BR></P>
<P>何新:实际上,这种思想是符合马克思的经济决定论或生产力决定论的。<BR></P>
<P>1914年以前,列宁本来一直也是持有这种观点的。列宁在1914年时曾说,"一切幻想绕过民主革命而直接搞社会主义的人",都只能是"梦呓之谈"。未来的俄国革命"不仅不会摧毁资本主义,不仅不会摧毁资本主义的统治,反而会第一次为资本主义的广阔、迅速的发展,即欧洲式的而不是亚洲式的发展,真正扫清基地,第一次使资产阶级这个阶级的统治成为可能"。因为只有通过这一革命才能产生"商品生产"和同"文明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交换关系的社会"。《列宁选集》第1卷,第522、539、540页。当时列宁也是一个生产力决定论者。<BR></P></TD></TR></TABLE>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 社会主义 20世纪 政治经济学理论 社会主义经济学 苏维埃政权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资本主义 乌托邦

十月革命的成功,使得已掌握了政权的共产党人,认为直接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已具有实际的可能。并且据此制订了一系列"社会主义"的经济政策。其主要内容是:

(1)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制;

(2)建立高度集中的行政命令经济管理体制;

(3)废除一切商品生产,取缔市场交换关系;

(4)经济生活实物化:取消货币(通过滥发货币导致卢布贬值);

(5)实行强制的义务劳动和平均主义的产品分配制度。

这些思想和政策,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人对社会主义的一种典型看法。

记者:问题在于,很长时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上述政策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柬埔寨"红色高棉"所搞的也无非是这一套。

何新: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这些设想和政策,实际上正是根据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同盟纲领》中所提出的那种社会主义设想。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中曾说:

"在社会公有的生产中,货币资本不再存在了。社会把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配给不同的生产部门。生产者也许会得到纸的凭证,以此从社会的消费品储备中,取走一个与他们的劳动时间相当的量。"

"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

问题在于,马克思提出上述设想的前提,是社会经济基础必须已具备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也许可以说,直到21世纪,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了建立在互联网基础的信用经济,才为达到这一水平的经济阶段提供了某种有现实性的可能。

但是,1917年的俄罗斯绝不具备发展马克思构想的这种社会主义的经济及技术基础。

记者:当时俄国的经济基础处在什么阶段和水平上?

何新:列宁十月革命前夜的1915年曾这样描述当时俄罗斯的现状:

"在俄国占优势的是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沙皇制度具有军事封建性质"。《列宁全集》第21卷,第285页;第392页。列宁认为,俄罗斯是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加野蛮的、中世纪的、经济落后的、军事官僚式的帝国"《列宁全集》第22卷,第254页。

试问在这种半封建半资本主义的野蛮文化基础上,建立高于文明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社会主义又有什么可能性呢?

记者:那么是否可以说,十月革命后所实验的俄国式共产主义,实际只能是一种空想共产主义。

何新:历史证明,正是如此。根据列宁1917年初所拟制的行动纲领,十月革命后共产党实行了一批重大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造措施。大体有:

1、实现土地革命,剥夺地主土地并且分配给农民;

2、实行银行及大工业国有化;

3、建立工人监督及国民经济委员会;

4、废除商业和关闭市场。这些政策在1917年10月至1918年夏付诸实施,基本上实现了恩格斯提出的经济改造纲领。

接踵而来的国内战争形势,并没有中止苏维埃政权对共产主义经济的实验。

相反,苏维埃政权推行了更加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主要措施有:

1、实行余粮征集制。根据这一政策,派军队下乡对农民实行直接征粮,这实际近乎一种武装劫掠,从农民手中强制有时甚至是无偿地征调剩余粮食;

2、实行工业国有化。使一切大中小企业均置于国家直接控制之下,为此建立了垂直的指令性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普遍的义务劳动制(劳动不付工资)和劳动者军事化管理;

4、实行接近平均主义的经济关系实物化分配制度。

这就建立了历史上著名的"战时(军事)共产主义体制"。

这种共产主义体制具有以下五大特征:

1、最大限度地扩大国家所有制和国家直接管理经济的权力,在工业中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在农业中以剥夺富农、中农为基础(因为贫农一无所有),无偿占有并支配农民的粮食及其他产品。

2、在国家经济生活(生产、贸易、分配)中实行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体制。(这也是后来著名的俄罗斯官僚主义的产生根源)

3、对劳动力实行强制分配和无偿征用(义务劳动名义的徭役奴工制度)。

4、实物化经济分配方式,废除商品交换与货币(即"供给制")。

5、在分配领域中实行政治性歧视,按"阶级"分配口粮及消费品。

6、废除商品交换和滥发货币及代用币(各种实物票券)。

但是上述政策导致了革命者当初意想不到的严重社会后果:

一,发生急剧的通货膨胀导致货币体系瓦解;二,粮食及一切生活必需品极端匮乏;三,黑市交易大规模发生。

6、由雇佣制向徭役制转变是历史的倒退

记者:你如何看待十月革命后建立的义务劳动制度?

何新:我认为,强制性的义务劳动实际是一种徭役制度。如果把义务劳动即不付报酬地直接征用劳动力变成一种国家制度,那么这就是一种徭役奴工制度。秦始皇修长城,隋炀帝修大运河,其实都是这么做的。尽管所从事的也是一种社会公益性工程,但仍然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历史上秦与隋的速亡,与这两大工程是有关的。

十月革命后,当时苏维埃以"革命"的名义,也实施了这种义务劳动制度。当时的革命者以为这是一种新形态的共产主义劳动制度("各尽所能"),殊不知由资本主义按劳取酬的工资制向这种无偿劳役制的转变,恰恰是一种倒退。即由资本主义雇工劳动制度倒退到无偿的奴工徭役制度(实际上,文化大革命中"学大寨"运动失败的原因之一也在于此)。

记者:无偿劳动当时是一种临时运动,还是一种常规性的制度?

何新:1918年10月5日,革命人民委员会做出一个决议,规定对一切非劳动者实行强制劳动。具体办法是,以劳动手册取代身份证。只有完成一定的劳动义务,才能领取到相应的口粮。同年12月公布的《劳动法典》规定,凡年满16周岁至50周岁的公民,都应完成劳动义务。不从事社会公益劳动者,地方苏维埃有权对其实行强制。

许多从事军工生产的企业和工业部门都先后实行了军事化管理。政府规定,凡自行离开岗位者,视为叛逆行为,会受到战时法令的严惩。

十月革命后实行这种激进的经济政策,在一个特殊时期支撑了战时经济的运转。但这些措施的后果是,政府支出剧增,财政收入日少,国家只好靠大量增发纸币"填补"财政赤字。1919年财政赤字占政府支出的77.3%,1920年达84.1%。据史料披露,当时造币局的工人劳动是最紧张的,他们每天工作长达16小时,工人数比战前净增两倍。即使这样,货币增长量还是不能满足政府的需求。

造成庞大财政赤字的原因,除了军费开支以外,也还因为工业国有化过快,不少企业成了国家的包袱。1919年3月4日,人民委员会宣布法令,放弃银行贷款制,全部改行财政拨款来"养活"企业。财政赤字已如脱缰野马,完全失去控制。1918年对企业拨款额为50多亿卢布,1919年为500多亿卢布,1920年近上升至4000亿卢布。

滥发纸币的结果,使币值一落千丈。1918年7月1日货币流通总额为430余亿卢布,1921年则为11,680多亿卢布,4年之间增长20倍以上。消费品价格则上涨2万多倍!

在纸币币值几乎已贬为零的情况下,经济关系必然走向实物化。一切货币税收、货币工资、货币流通,统统成了有名无实的东西。

然而当时却存在着一种思潮,革命者们认为发生这种通货膨胀并非坏事,而是好事。因为货币属于"资本主义范畴"。货币贬值正是资产阶级货币在进行"自我否定"。通过它可以使资产阶级手中的存款化为乌有,从而彻底剥夺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而让经济关系实物化,有助于实现"无商品和无货币的社会主义"。

应当指出,这种以无偿占用社会产品,掠取全部经济剩余品,无偿调用社会劳动力的制度,实际是一种野蛮制度,而根本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因此它引起社会中日益增强的不满和反抗乃是必然的。

1973年,苏联出版了基姆佩尔松的名著《"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践、意识形态》(我以上引用的资料即根据此书)。这位作者指出,革命对地主和资产阶级的胜利,使人们产生了一系列空想,幻想跨越过渡时期可以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甚至共产主义。这一系列的空想,就构成了战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或理论的基本体系。

战时共产主义对后来的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了深刻的、长远的影响。这是在东方国家特有土壤滋生的一种特殊的伪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根本精神是试图采用军事--强制(专政)手段解决社会经济建设任务。

而这种战时共产主义或者叫军事共产主义,在1958年和1966年的中国,在1978年的柬埔寨,都再度被狂热地重新实验过。

记者:这种实验也都一一失败了。

何新:它必然失败。因为它违背了历史规律。反社会主义的西方理论家,认为这种失败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失败。其实正是这种失败,反而恰恰不断地验证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必须适应也必然适应于生产力的历史决定论观点。但这个问题我们留到以后再谈。

使用道具

应当指出,在发生社会革命的特殊历史时期,全社会被狂热的革命激情所笼罩和鼓舞,从革命的政治领导人到多数民众都可能在一定的时段内失去现实理智。革命军队是不需要支付工资的。革命本身也是不计较经济成本的。为革命而牺牲生命者更是不会向社会索取代价的。保尔·柯察金就是十月革命时代这种革命激情所产生的一个典型政治人格。

尽管战时共产主义体制保证了国内战争取得胜利。但是在战争结束以后,新政权不想调整政策,而仍试图靠这种战时体制和革命激情进行经济建设。结果,苏联陷入了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在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措施时,人们是用一整套社会主义理论和意识形态来动员、支持、维护这些激进措施的。而最系统、最典型地论述战时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经济学代表作,就是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经济学》。

7、革命在一个时段内可以创造非理性的奇迹

记者:为什么已夺取国家政权的共产党人,却不能掌控经济,无法将社会直接引上共产主义之路呢?

何新:这个问题说来话长,我们后面再详谈。在资本主义经济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假定,就是关于"经济人"的假定。这个假定是,在社会中活动的一切个人,都是为利益所驱动的,如果面临不同选择,人人都会按照个人物质(经济)利益最大化模式作出选择。

记者:这是一个经济理性主义的著名假定。你认为它是否正确?

何新:这个假定会受到共产党人,受到一切宗教家以及各种理想主义者的嘲笑。为某种抽象道义目标和理想主义价值而奋斗的人,常常作出违反个人利益的选择。例如格瓦拉,他放弃在古巴革命政权中的高位而赴身丛林,这难道是一种经济理性主义的选择吗?

历史中狂热的革命者,总是试图通过操控人们的思想,试图把激情的历史瞬态固化为常态,把非理性的少数人,通过思想教育和改造,转变成社会中多数人的激烈行动。

这种实验,在20世纪自从1917年以后,在苏联、在中国、在越南、古巴、朝鲜曾被试验过多次。但历史证明,革命激情一旦冷却,理性的利益抉择还是要占据上风。"经济人"最终会取代"革命的人"。十月革命的共产主义实验,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无视个人利益这一理性主义的原则。所以它所实施的无偿劳动和实物化分配制度终归是不能持久的。这一点,随着革命的深化和激情的逐渐冷却,在1920-1921年间,已被列宁清醒而深刻地认识到了。

记者:什么叫分配实物化?

何新:分配实物化在中国被称作供给制或配给制。例如新中国建国初期,干部没有薪金,发给干部的报酬是每月若干斤小米。

在十月革命后的俄国,分配关系实物化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实行无产阶级优先原则,按"阶级"属性确定等级的分配制度,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也搞了这一套;

(2)货币失灵,人们的生活需要只能通过以物易物去满足;

(3)经济单位之间实行直接调拨制(无货币结算,即中国大跃进中的"一平二调");

(4)取消商业和贸易。十月革命后政府禁止自由贸易。(一是禁止主要农产品私人买卖;二是禁止工业必需品交易。)当时自由贸易的范围是逐步缩小的。到1919年底,除粮食、饲料之外,肉类和马铃薯也列为余粮征集对象。1920年,征集对象几乎是全部农产品。一旦产品(农产品或工业品)被列入国家管制清单,从事私人贸易就被视为触犯国法。禁止自由贸易一直持续到1921年春。

但与此同时,黑市(非法的自由贸易)则一直存在,并且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货币币值趋近于零的情况下,当时的俄国经济几乎全部转入黑市交易,即以物易物的原始经济。

(5)在革命者内部实行近乎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从工资角度看,1919年2月1日规定的全俄工人货币工资最低和最高级差为1∶1.9(600卢布比1150卢布)。但是货币贬值的结果,已任何东西使得上述差别失去意义。因为用货币在市场上不能买到任何东西。真正起作用的,仅仅是工资的实物部分(主要是食品)。

否定货币商品交换制度的结果,是社会经济生活倒退到原始共产主义时代的以物易物经济,倒退到前野蛮状态的经济上。

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种历史现象。如果说,在历史中,掌权者,权力,政权可以利用暴力对社会进程进行违反规律的自由改组和选择;那么,这种选择的自由似乎并不是使历史进程向上运动的选择。因为这种向上运动的选择只能依靠生产力、技术和文化的缓慢进步而逐渐积累。但是,利用暴力却的确可以进行急剧倒退的选择,即逆进步的选择。事实上,通过自毁性的权力运用,以及毁灭性的动乱、战争和革命,人类历史中曾多次发生过这种可悲的文明大后退。

8、列宁亲自实施向资本主义的转轨

记者:当时的革命者们是否能意识到这一点呢?

何新:1921年以后,面对社会经济生活中所发生的这种大倒退,列宁当时尽管已在重病之中,但他比当时其他任何革命领导者更深刻、更清醒地意识到,革命犯了严重的错误。

列宁在1922年回顾1918-1920这个时期时,他认为俄国布尔什维克干了极大的蠢事。

他说:

"无疑地,我们过去干了而且将来还会干出许多蠢事来。这一点,谁都不能比我判断得更好,看得更清楚。"《列宁选集》第四卷,第661页。

所谓"蠢事",最根本一点,就是在极其落后的半农奴制生产力基础上,试图以政治革命、思想灌输和强制移植社会新制度(经济模式)形式,建立所谓"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社会形态。

列宁在1921-1922年经过痛苦的反思,决定作出重大的重新抉择,这就是:必须否定和摆脱这种"共产主义"的("战时共产主义")的新制度,同时实施向资本主义经济的转轨。

这一主张一提出就受到了左派革命者的指责和多数人的怀疑。但是,列宁警告狂热中的革命者们:如果不作这种转变,苏维埃政权必将会走向灭亡。

什么是新的抉择呢?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的设想。这种所谓"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一言以蔽之,就是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倒退。用左派的话说,就是"复辟资本主义"。

记者:这是需要极大的政治勇气和历史洞察力的。

何新:列宁的伟大即在于此。如果没有列宁,俄国共产党在1917年不可能夺取到政权。如果列宁在1918年被刺客的暗杀杀死,那么俄共就不会作出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苏维埃政权肯定会走向失败。这就是一个伟大领袖对于一个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意义。

记者:列宁当时是怎样说服那些激进的革命者进行这种180°的大转变的?他的理论根据是什么?

何新:列宁首先从现实主义的形势分析出发,俄国的经济基础极其落后,在这种基础上,不可能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他说:

"我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思想,还简单地列举了俄国经济制度中的几种成分。这些成分依我看来有以下几种:'(1)宗法式的,即最原始形式的农业;(2)小商品生产(包括出卖粮食的大多数农民);(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这几种经济成分当时在俄国都存在。"《列宁选集》同上,第659页。

其实,他指出必须转变对于农民的政策。在1921年对中央委员会的演讲中,他说:

"1920年的歉收和饲料缺乏,使原来就已贫困不堪的农民的生活更加恶化,因此立刻过渡到粮食税就有绝对必要了。"

他告诉人们:

"粮食税是从征收农民全部余粮转到在工业与农业之间实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过渡办法。"

他指出,实施新政策会带来社会的稳定和农民的拥护:

"在1921年以前,农民暴动可以说是俄国的普遍现象,而今天差不多完全没有了。农民满意他们目前的境况,这一点我们是有把握肯定的。我们认为,这些证据比任何统计数字的证据都重要。农民是我国的决定因素,这是谁也不怀疑的。"

由这种现实主义农业政策出发,列宁向人们论证国家经济应当进一步向资本主义转轨。他明确地指出,向资本主义的这种转变是极其必要的:

"粮食税自然是意味着农民在纳税后有支配余粮的自由。余粮的自由买卖也就必然意味着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

"流转(即商品流通)就是贸易自由,就是资本主义。"

在十月革命后,革命政权宣布已经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列宁于20年代初提出上述主张,要求国家政策实施向资本主义的转轨,这是非常有创意而且勇敢的。列宁的设想是,这种转轨将分为两个阶段,先向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后退,然后建立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资本主义体制"。列宁认为:

"国家资本主义要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即名义上的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制度)。《列宁选集》第4卷,第685页。

列宁说:

"早在1918年我就说过:'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是一个进步。如果国家资本主义在半年左右能在我国建立起来,那就是一个很大的胜利,那就真正能够保证社会主义一年以后在我国最终地巩固起来,立于不败之地。'

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我们当时比现在还要愚蠢一些,但毕竟还没有愚蠢到不会研究这种问题?quot;

列宁后来又多次地说:

"我在1918年就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苏维埃共和国当时的经济情况,是一个进步。这话听起来很奇怪,甚至可能很荒谬,因为我们共和国那时就已经是社会主义共和国了。那时我们每天都在非常匆忙地--也许是过于匆忙地--采取各种新的经济措施,而这些措施只能说是社会主义的措施。但我那时还是认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苏维埃共和国当时的经济状况,是一个进步。"

由此可见,在1918年布尔什维克党内的多数人还正狂热地献身营建"共产主义新制度"时,这位伟大的革命领袖已经开始了对这一革命的理性反思。开始考虑将国家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进行转轨,这正是列宁的伟大远见之所在。

9、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建立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

记者:列宁当时如何从理论上论证这种后退选择是必要的呢?

何新:列宁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一生都是清醒的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者,而不是象布哈林、波尔布特、张春桥那种狂热的意识形态唯心主义者。

列宁亲手实施了由"共产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转轨的实践。从1921年全面提出新经济政策到1924年初列宁逝世,他曾以主要的精力从事这一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这一政策引起了苏联新生经济体制的一系列重大变革,使当时已陷入深重危机的苏维埃茫玫搅搜杆俚幕指矗匦鲁氏殖鲆黄?

但是,列宁的主张在党内遭遇到极大的阻力,遇到了来自左派的强大反对声浪。左派坚持恩格斯拟想性地规划的那种社会主义革命目标,反对列宁的现实主义。

过去那种共产主义,列宁认为它只应是临时的,因此将其称为"战时共产主义"--一种迫于战争所不得不采取的平均主义措施(剥夺资产,实行平均分配,废除等级制度,供给制"大锅饭",废除货币等)。

但是左派对此的看法却完全不同。他们认为这些措施恰恰正是取代资本主义的新生事物,应当使之永久化,制度化,以作为一种新社会体制的开端。

记者:当时列宁是否能掌握政治局的多数?

何新:并不完全能。所以,尽管早在1918年列宁已经开始提到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事实上,直到1921年春农民反抗及白军反攻造成了严峻形势,党才不得不全面采纳列宁提出的现实主义路线。1921年3月8日-16日,在俄共十大上,列宁费尽唇舌才说服了中央而使新经济政策得以勉强通过。

当时他的转轨思想,被左派指责为"修正主义"、"右倾"。正如1789年法国大革命一样,激进的政治革命本身具有不断增强的群众性自发动力。雨果在记述这一革命的名著《93年》中说过一句名言:"革命总是吞噬自己的儿子"。

主张现实主义的领导人会不断被认为保守而由革命之友成为革命的敌人,被驱逐以至消灭。在法国大革命中就发生过这种情况。

事实上,列宁当时并没有能完全说服他的战友们。所以在列宁逝世后,伴随着新经济政策所必然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党内再度发生了激烈的政治争论--是继续坚持这一政策还是废除这一政策?而后来实际发生的情况是,斯大林彻底废除了列宁设想的关于"新经济"即国家资本主义的大部分政策,只保留了他认为仍有用的一小部分。

斯大林本人实际上既没有理解也不赞成列宁的思想。

记者:为什么列宁当时不能充分说服他的战友们?

何新:自从1920年以后,列宁由于重病一直处在半休息的状态,无法全面掌握和领导意识形态的工作。但是,列宁这个时期还是从理论上就提出了一系列崭新而极其重要的观点。

列宁指出,俄罗斯的现实经济基础是尚处在农奴状态的前资本主义工业化阶段。在这样的经济基础上,考虑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乃是十分荒谬的。列宁认为,对于当前的俄国,所需要的并不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而是国家资本主义。

在1922年11月共产国际的会议上,列宁提出俄国革命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必须具有现实主义的眼光。他以此而谆谆地告诫共产国际中的东方国家共产党人,他说:

"凡是在不久的将来准备直接向资本主义进攻的政党,现在也应当考虑一下如何保障自己退却的问题。我认为,除了从我国革命经验中吸取其他一切教训外,如果他们还能注意到这个教训,那末,这对他们不但没有任何害处,而且在许多场合下很可能有好处。"

但是很可惜,那时的中共领导人没有重视列宁的这种告诫。所以后来才出现了李立三、王明等一系列左的路线。

10、列宁对于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设想和规划

记者: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代,列宁是否也对他所说的国家资本主义蓝图作出了具体的设想和规划呢?

何新:是的。列宁认为,苏联的国家资本主义应具有以下经济特点:

"我国实行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它与通常的国家资本主义概念不同。我们掌握了一切经济命脉,掌握了土地,它已归国家所有。土地国有这一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我们的国家资本主义同照字面上理解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区别就在于我们无产阶级国家不仅掌握了土地,而且掌握了一切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我们首先租出去的只是一部分中小工业,其余的都掌握在我们手里。至于商业,我还想着重指出,我们正在设法建立合营公司,我们已经建立了这种公司,这些公司的资本,一部分是私人资本家,而且是外国资本家的,一部分是我们的。

必要时,我们随时都可以取消这种公司,我们要向私人资本家学习。"

请你注意,列宁在这里所说的"合营公司",就是今天中国的"中外合资公司"。列宁反复向人们强调"国家资本主义要比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处在更高级阶段"这一点,就是为了批驳左派关于"新经济"是向资本主义倒退和复辟的观点。

记者:具体说,苏联的新经济实行了哪些新政策措施?

何新:新经济政策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1)稳定货币政治。停止随意滥印纸币,遏制通货膨胀。

(2)恢复商业、商品的交换和流通,

(3)以多种所有制形式,包括向资本家和中外合资的形式,恢复轻工业(民用消费品)生产,

(4)恢复集市自由贸易,

(5)组织各种股份公司(合营公司)和合资公司,

(6)向私人经营者出租中小工业,

(7)发展国际贸易,

(8)国家从商业及税收中积累资金,发展重工业,《列宁选集》,第662页,663页,664页,665页,666页,667页。

记者:由上述措施看,新经济政策非常接近于中国在80年代所实施的市场经济改革。

何新:对。新经济政策首先采取了稳定货币和恢复市场经济的措施。在允许农产品和工业品自由贸易的同时,在农业中开始允许合法的出租土地和雇工。

国营企业实行完全经济核算制并可加入市场活动。1921年8月12日和8月16日,劳动国防委员会和人民委员会分别作出决定,即《关于恢复大工业、提高并发展生产措施的基本条例》和《关于扩大国营企业财政拨款和支配物质资源权限的法令》。第一个文件提出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最大的、技术装备及组织良好的、地理位置适宜的同一部门工业企业,可以(经批准)联合成为经济核算制的实体",即经济托拉斯。第二个文件大大简化了国营企业财政概算拨款手续,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创造了基础。私人可以承租企业,允许工人失业(由国家发放失业救济)。

1922年2月1日,列宁在写给财政人民委员索柯里尼柯夫的信中,阐述了建立工业托拉斯和实行货币核算,以及给予企业经营活动充分自主权的思想。他说:

"我想,各个托拉斯和企业建立在经济核算制基础上,正是为了要他们自己负责,而且是完全负责,使自己的企业不亏本。

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我认为他们就应当受到审判,全体理事都应当受到长期剥夺自由(也许在相当时期后实行假释)和没收全部财产等等的惩罚。"
列宁还要求:

企业领导人要"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以保证国家的利益。"他指出:

"对于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特别是农民,要更加缓和,更加谨慎,更加让步。通过租让和商品交换政策,在经济上极力利用、加紧利用和迅速利用资本主义的西方。"

不难看出,列宁的以上政策设想,与邓小平在1978年后于中国实施的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经济改革政策极其相似。

1923年4月17日-25日,在俄共(布)12大上作出了关于经济工作的新决议。文件中指出:

"既然我们已经转而采取市场的经济形式,国家就一定要给各个企业在市场上从事经济活动的自由,而不希望用行政手段来代替它。"

1921年5月17日,人民委员会发布法令,鼓励小工业和手工业企业努力增加生产,实际上废除了1920年9月7日和11月29日的"小企业国有化法令"和决议。

1921年7月5日,政府发布《关于出租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所属企业的程序》的法令,允许合作社、联合体或私人,承租不宜由国家管理的企业。其目的主要是减轻各级国民经济委员会的财政负担,加速恢复日用必需品的产生,甩掉国家的财政"包袱"。这种出租接近于中国80年代的承包制。

现在许多经济学家认为"股份制"在中国是一种自西方引进的新经济形式,是所谓"现代企业制度"。实际上"合作社"、"公私合营公司",也就是股份制的经济形式。列宁论股份制指出:"合作社在资本主义国家条件下是集体的资本主义组织。同样毫无疑问,在我国目前具体经济情况下,当我们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但必须是建立在公有土地上的,必须是处在工人阶级的国家政权监督下的)同彻底社会主义式的企业(无论生产资料或企业占用的土地以及整个企业都属于国家)联合起来的时候,这里也就产生了第三种企业的问题,即合作企业的问题,从原则意义上说,这种企业以前是没有起过独立作用的。在私人资本主义下,合作企业与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前者是集体企业,后者是私人企业。在国家资本主义下,合作企业与国家资本主义企业不同,因为合作企业既是私人企业,又是集体企业。"

股份制(合作社)起源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社会模型。他试图以此取代私有制自然过渡于社会主义。

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国家重点鼓励私营小企业的发展。对其给予优惠的税收和扶植政策,以之作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方式。新经济政策以对外资开放和租借企业的方式,尝试利用外资,1926-1927年度是租让制发展的高峰年度。苏联同外国签订了172份协议。

"尽管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对向资产阶级让步,在经济领域租让制却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主要是租让给德国人。最常见的作法是,把技术援助与租让制结合起来。技术援助协之数目随之增长。1923年时签订了134个技术援助协定。"(克洛德·拉索《东西方贸易》第10页)

1927-1928年度,它们的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仅占0.6%(在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总产值一直徘徊在1%左右。)

1926年,私营商业组织了15个混合贸易协会,私人资本在外贸易流通中曾占到3%的份额。1926年以后,由于国家改行更加严厉的限制政策,私营工商业开始逐步萎缩。与西方资本主义进行合作。

在劳动制度上,新经济政策取消了"义务劳动制"。

1921年春,解除国家对企业的军事管制状态。允许职工自由选择工作岗位。

战时共产主义的一整套劳动强制制度,终于被废除了。

劳动就业制度的改变,加速了劳动报酬和奖励体制的改革。

总之,新经济政策实现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利用外资,容许私人贸易,恢复市场,恢复货币,并采取措施稳定币值。国营工业部门的管理向分权的方向发展。重新协调中央当局(当时是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和国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前者恢复了它做为整个国民经济中心的控制职能;后者以托拉斯为单位,拥有经营上的自主权。根据经济核算制(当时叫做商业核算制),企业在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都拥有广泛的决策权。各企业通过市场直接挂钩交易取代了中央对物资的统一调拨。1923年承认"托拉斯和签订合同的另一方自由协商"议定价格为合法。国有化部门的范围是缩小了,对私营经济的干预减少了。

但是,列宁曾讲过这样一件事:

"有一位非党农民谈到租让问题。他说:'同志们,我们派遣你们去参加全俄代表大会,同时我们声明,我们农民愿意再受三年饥寒,承担三年义务,只是不要把我们的亲娘俄国用租让的办法卖掉'。"

记者:这个农民好可爱呵!

何新: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新经济政策当时不仅在经济领域中实施,在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也实行了开放搞活的新政策。

11、列宁的建设性"文化革命"思想

记者:当时苏联是否形成了与新经济政策相配套的文化政策?

何新:在十月革命中,苏维埃提出的口号是"消灭一切资产阶级文化"。但是,在新经济政策时代,列宁将这个口号改变为"必须继承资本主义全部文明的基础上才能发展无产阶级文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改变,由对资产阶级文化的"消灭"政策,转变到"继承"的政策。这是一种建设性的新文化政策。

根据列宁的建议,20年代的文化体制在很多方面实行开放,运用了新经济政策的原则。英国学者摩西·莱文指出:"在这一时期,由于列宁的支持,各种文化思潮和政治思潮可以同时存在,各种社会集团能够找到自主的表现形式,法制和诉讼形式受到尊重。"因此在1921年以后,苏联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文化复兴时代,可以说是苏联式的一个"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时期。

20年代初,苏联文化建设面临许多困难,文化事业呈现一片萧条景象。新经济政策时代,苏维埃国家采取了比较灵活的形式,允许私人或团体承租或开办出版社、剧场、电影院、艺术学校,出版杂志和书籍等等。1921年12月,人民委员会作出了《关于私人出版社的决议》,准许私人开办出版社,并且规定,这些私人出版社在得到有关部门批准以后,还可拥有自己的印刷厂、仓库、书店,亦可从国家手里租赁这些设施。在遵守政府法令并取得国家出版社同意的情况下,可以从国外进口书刊。到1922年6月,登记注册的私人出版社在莫斯科就有220家,在彼得格勒有99家,其中实际开展业务活动的约有40-50家,主要出版教科书、科技、经济著作和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等。私人出版的杂志也大量出现。1922年内,莫斯科有此类出版物337种,彼得格勒有83种。艺术和文化出现了高度的活跃和繁荣。

研究俄罗斯新经济时期政策的姜长斌指出:

"耗散结构论告诉我们,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只有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才能克服混乱,维持稳定。因此,文化体制只有是开放性的,才能使文化发展达到最优化状态。苏联20年代执行的正是这种体制,所以出现了'黄金时代'。"姜长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变迁》,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1922年,列宁指出,通过新经济政策的一个完整历史阶段,将使苏联在文化上提升到一种新的文化形态,这就是苏维埃"文化革命"。与中国1966年那个"全面打倒和专政"的文化革命恰恰相反,这是一个生气勃勃的、建设性的文化革命。列宁说:

"我们的敌人曾不止一次地对我们说,我们在一个文化不够发达的国家里培植社会主义是狂妄的事情。但是他们错了:我们没有从理论(一切书呆子的)所规定的那一端开始。我们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变革,先于我们目前正面临的文化变革、文化革命。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

尽管这个文化革命,无论在纯粹文化方面(因为我国的文盲很多)或物质方面(因为要成为文明国家,就必须有相当发达的物质生产资料的生产,必须有相当的物质基础),对于我们说来,都还是非常困难的。"

可以看出,这一文化革命的意义与毛泽东所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消灭封建文化、资本主义文化)的意义正相反。

前者是要建立发达的物质生产和文化基础以过渡到更高文明形态。而后者却是摧残生产力现有形态的历史大倒退。列宁曾指出,比资本主义文明更高级的文明只能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上产生,而不是在否定或消灭资本主义文明的基础上产生。新文明应当继承全部文明发展的成果,而不是对旧文明的"彻底决裂"。因此列宁认为根本不存在什么独立于资产阶级之外的"无产阶级文化"。

江泽民现在提出"三个代表",其中之一"代表先进文化"。我个人理解,其深远意义也正在于此。

使用道具

八、斯大林体制的成败得失
1、新经济政策是共产党执政下的资本主义实验
2、布哈林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批判
3、列宁为什么主张与资产阶级合作?
4、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展开的辩论
5、"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出现的
6、斯大林模式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7、彼得大帝的重商主义与斯大林模式
8、斯大林模式的运行特点

1、新经济政策是共产党执政下的资本主义实验

记者:你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否能得到共产党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支持?

何新:新经济政策在当时苏联党内产生了激烈的辩论。

1921年春向新经济政策过渡,对于战时共产主义的思想和政策来说,是一个决定性的转变,而且是理应如此的转变。但是,当时这个转变只是出于现实政治上的考虑,并不具备充分的理论基础,所以对于这个转变有各种各样的理解。这对以后决定新经济政策命运起了很大的作用。

新经济政策实际是列宁发动的一次经济改革,可以看作社会主义历史上的第一次经济改革实验。列宁当时提出的问题和答案是:

"苏维埃国家即无产阶级专政能不能同国家资本主义结合、联合和并存呢?--当然能够。"《列宁选集》第4卷。

但是,这一改革在列宁死后不久即告终止。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理论准备的不足。根本问题即在于当时多数的执政的共产党人,并没有同意列宁的这一看法,即从一个半封建农奴制社会为背景的经济基础上,是不可能走向超越资本主义的更高级社会和阶段和文化形态。因此,即使共产党夺取和执掌了政权,仍存在在共产党领导下发展资本主义的必要性,这一过程背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必然性。

相反,人们始终把恩格斯所拟制的社会主义模式当作天经地义,把"战时共产主义"那一套,当作正统的社会主义,当作终将应该实现的远景目标。

正因为如此,当时许多共产党人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变革的背叛和倒退。

记者:列宁的理论难道没有能说服当时的苏联共产党人吗?

何新:列宁认为,新经济政策,应当在一个相当长时期的历史阶段中予以坚持,是一个完整的文化发展阶段。他说:

"全部问题,无论是理论上的或实践上的问题,在于找出正确的方法,把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和在一定期限内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轨道上去,在不久的将来把国家资本主义变成社会主义。"

在列宁看来:

"'战时共产主义'是战争和经济破坏迫使我们实行的。它不是而且也不能是适应无产阶级经济任务的政策。它是一种临时的办法。"《列宁选集》第4卷第517页。

但在当时的多数共产党人看来,却正好相反。他们始终认为,向国家资本主义倒退的"新经济政策"才是一种"临时的不得已办法"。而取消商品、货币、私有制和市场的共产主义,才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这种观点典型地体现在1920年布哈林用以批判"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时期经济学》一书中。在这本书中,布哈林认为市场自由与计划经济是根本不能同时并存的。

近年有一种观点,认为布哈林似乎是支持新经济政策的"右派"。其实,从《过渡时期的经济学》一书中布哈林所表述的理论观点看,并非如此。在理论上,布哈林是鲜明地坚决反对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即后来作为"新经济政策"理论根据的。不仅布哈林,实际上,当时在这个问题上,以及在列宁死后发生的争论中,被斯大林认为居于"右派"的布哈林和居于"左派"的托洛茨基之间,他们的看法并没有根本上的分歧。

当时托洛茨基认为,社会主义必须废除雇工自由,否则就不可能进行社会主义的劳动组织工作。实际上,在20年代激烈的意识形态竞争中,每个争论者都极力表现得更"左",以免被对手抓住而被指责为"反马克思主义"。而列宁自从1918年以后一直处在时好时坏的病中,1923年以后基本上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病瘫状态,参看《被篡改的列宁遗属》,[俄]阿,布拉诺夫著。新华出版社。不可能大力宣讲他的经济改革观点。

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虽然在政治局中勉强得到通过,但党在这个问题上的理论立场始终是慎重而不明确的。党的第12次代表大会(1922年4月)提出计划化的最终目标是"使市场从属于自己,并进而废除市场"。但只是"目前这一时机尚不成熟"。这意味着党对列宁"新经济政策"所采取的只是一种暂时妥协的态度。

俄国革命是在旧的农奴宗法制仍作为生产关系主体,仅仅在城市中具有现代工业萌芽的条件下发生的。直到50年代,苏联工业革命才告完成。在半个世纪中,它的意识形态是共产主义,它的政党和政权形式,似乎是社会主义,而它的经济基础却是不发达的前工业形态。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存在严重背离,这种背离,使统治阶级常常不能正确地估量国家现实、国家形势、国家需要。以至斯大林把不是敌人的人,包括大批现实主义者一律看作"反革命"而镇压以至消灭。这就是后来所一再发生的悲剧历史。

同时,新经济政策实行后也带来了一系列全新的、同传统观念中的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共产党人时时面临要前进还是后退的选择。

记者:新经济政策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何新:例如:

1、城市出现了新生资产阶级("耐普曼")。

2、农村中形成新生富农阶级。(这两部分人都是新经济政策的直接受益者)

3、城乡中出现大量失业人口。

4、工农产品交换中发生价格剪刀差,即非对称交换。

5、由于大量农产品转入市场,农民逃避向国家缴纳余粮,出现城市粮食短缺问题。

6、国家工业化资金来源不足,导致重工业和军事工业发展速度迟慢。

在今天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中,我们可以注意到,上述一些问题也存在。

记者:这样看来,列宁新经济政策所遇到的问题,与邓小平70年代末发动的经济改革的进程与遭遇的问题都似乎十分相象。

何新:的确如此。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从刚一提出即遭到了在联共中央中拥有多数地位的"左"派共产主义者激烈的集体反对并展开了论战。"列宁善于发现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的矛盾,他曾原原本本地研究了马克思关于世界革命的理论,提出了向社会主义前进的新计划--新经济政策。但是对这项新计划,甚至连他最亲密的战友们也感到不理解。"尼古拉·津科维奇《领袖和战友》,第77页。列宁在1922年谈到围绕新经济政策的党内争论时说:
"每当我写到新经济政策问题时,我总要引我1918年那篇论国家资本主义的文章。这曾不止一次地引起某些青年同志的怀疑。但他们的怀疑主要是在抽象的政治方面。

他们觉得,生产资料属于工人阶级,国家政权也属于这工人阶级,这样的制度就不能叫作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不可能高于我国当前的经济制度。"

布哈林的《过渡时期经济学》,就是当时代表"左派共产主义"经济、政治理论的一部纲领性著作。

此书集20年代苏共主流经济学思想之大成。有两个命题是这部著作中的理论支柱:(1)认为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经济关系将逐步趋向实物经济化;(2)认为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的主要工具是暴力,即"无产阶级专政",是国家的强制力量。

实际上,文革时代中国的张春桥,也就是中国"左"派共产主义的政治代表,《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是其代表作。

记者:列宁是十月革命的革命领袖。难道以他的权威还不足以征服党内的反对派吗?

何新:历史证明,理论问题只能用理论来征服。问题在于,列宁所主张的向资本主义的后退,在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上似乎缺乏一种正统性。

从当时的历史情况看,从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似乎仅仅是为了摆脱农民背叛的一种妥协和让步,是出于实际政策上的一时需要而被迫实行的。这种妥协似乎已背离了共产主义的一贯宗旨和共产党要实现共产主义的基本纲领。当时苏共内外对于这个转变并没有做出充分的理论上的准备。在这一点上,甚至列宁也不例外。

列宁比任何人都更早地意识到战时共产主义体制是历史性的错误。但他却未能从理论上充分说明,为什么这是一种"原则性的错误"。他也认为错误只在于实施共产主义的条件目前还不成熟。

列宁亲自领导了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并且第一次提出了过渡时期利用资本主义市场的必要性问题。但是,历史没有留给列宁更多一些时间,使他得以就这个理论做进一步发挥和创造。

因此,关于"真正"的社会主义就是非市场的统制经济这一观念,在新经济政策时期仍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了。

1924年列宁死后,围绕着经济体制即"工业化模式"的问题,党内再次发生了激烈的辩论。

当时居于统治地位的主流看法认为,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并非"暂时"的权宜之计,直到社会主义完全建成为止它都是"不可动摇"的。而新经济政策才是暂时的权宜之计。

列宁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失败"的体制这一看法,并没有被当时苏共党内多数人所认同。

相反,主张采用反市场体制而由党和国家全面统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思想,一直被认为是共产主义的正统观念。这种想法,就是后来产生斯大林主义的政治和思想基础。

2、布哈林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批判

记者:布哈林提出过渡时期的理论是为了批判列宁的新经济理论吗?

何新:至少他是在与列宁作辩论。布哈林在此书中认为:

"由于国家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资本主义托拉斯的结合体,所以在无产阶级专政下显然谈不上任何'国家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专政是在原则上就排除这种可能性的。"

"(什么是)国家资本主义阶段(!!),工人同时也是生产的主人……。工人怎么能在资本主义体系里成为'生产的主人',(什么是)'没有资本家的资本主义'?这就是基本概念不清所导致的荒谬公式。更不必说资产阶级的和妥协主义的文献通篇充满着更为恼人的混乱。"

布哈林的这些批评是针锋相对地直接针对列宁的。在布哈林看来,社会主义不可能成为"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只能是"国家社会主义"。其特点是:
"可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专政体系,是国家资本主义的辩证否定、对立。在这里,生产关系的类型起了根本改变,资本在生产中的最高权力被消灭了,因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之基础--所有制关系改变了。这里也存在着'带有反盲目求利倾向的社会合理性'。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经济的主体是无产阶级国家,集体的有组织的工人阶级,'组织成为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生产过程成为有计划地满足社会需要的手段。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使任何剥削成为不可能的事,因为它把集体的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私人的资本主义形式变成为集体的无产阶级'所有制'。"

上述思想几乎原封不动地被斯大林时代及其以后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抄用。极其值得注意的是,从关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抽象概念和意义出发,布哈林还试图构拟一个没有货币商品制度,取消价值规律和市场经济而建立在直接产品分配--即供给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型--即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

布哈林这一模型与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设想的"共产主义模型"高度相似。事实上,它也与中国在1958年和1966年吃大锅饭的乌托邦共产主义模型颇具相似性。

记者:在20年代的这场论战中,布哈林是一个乌托邦主义者,而列宁则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何新: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是认为,现实的苏俄经济当时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1、宗法式的农民自然经济;2、小商品生产;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列宁认为,在这样复杂落后的经济基础上,建立纯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不现实的。在这一基础上列宁当时试图寻找一种使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即具有混合经济形态的国家资本主义。

而布哈林则认为,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应当具有如下的单一性特征:
"生产过程的不合理性消失的时候,也就是当自觉的社会调节者出来代替自发势力的时候,商品就变成产品而失去自己的商品性质。"(即:商品经济应被消灭,实行产品直接配给的实物物动型经济)。

"价值这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商品资本主义体系的范畴,最不适用于过渡时期,因为在过渡时期商品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正在消失,那里也不存在平衡。"(即:价值规律应应被否定。)

"这一现象本身又同货币体系的崩溃联系着。货币是联结整个发达的商品生产体系的物的和社会的纽带、枢纽。显而易见,在过渡时期,在消灭商品体系本身的过程中也在进行着货币的'自我否定'过程。首先,它表现在所谓'货币的贬值'上,货币不再是普遍的等价物,而成为产品流动的约定的--并且是极不完善的--符号。"(即:应废除货币制度。)

"工资变成没有内容的虚假的值。既然工人阶级成了统治阶级,雇佣劳动也就消失了。既然不存在雇佣劳动,那末也就没有作为向资本家出卖劳动力的价格的工资。工资只留下它的外壳--货币的形式,而这种形式也将同货币体系一起自行消灭。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下,'工人'领导的是社会劳动分额,而不是工资。

利润范畴以及剩余价值范畴都同样消失了。"(即:应废除工资制度和利润范畴)。

布哈林认为,"战时共产主义",不应是一种临时的制度,它应当具有国家垄断主义经济的"特点"。这就是以国家的规模把经济组织和动员起来,用超经济的方法(国家强制),来为超经济的目的--战争和实现共产主义服务。因此,他认为战时国家垄断主义是"不可抗拒"的过程。

布哈林认为,社会主义经济正是这一"特点"(即用非经济的方法来为非经济的目的服务),在更大规模之上更进一步更全面的展开。

根据布哈林的理论,"集中组织的社会暴力",即革命权力--无产阶级专政,在整个过渡时期中,既是破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力量,又是组织新的生产关系的力量。同时,这个"集中的暴力"还可以同时使用于劳动人民内部,成为使"劳动人民进行自我组织和对自己实行强制的纪律的主要因素"。

因此,布哈林认为,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应当无情地、大量地使用"超经济的国家暴力杠杆",以快速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

"这种'超经济'力量愈大,过渡时期的'耗费'也就愈小,这一过渡时期就愈短,就能愈快地在新的基础上建立社会平衡。无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苏维埃国家,是摧毁旧的经济关系和创造新的经济关系的要素,由于这种政权是对付资产阶级的'集中的暴力',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量。这种'集中的暴力'也部分适用于内部,是劳动人民实行自我组织和对自己实行强制的纪律的因素。国家的外部强制在这里是绝对必要的。"

"这种强制的因素在这里是工人阶级的自我强制,用于工人阶级自身的新型的主要强制形式之一是消灭所谓'劳动自由'。'劳动自由'是同正确组织起来的'计划'经济和劳动力的计划分配不相容的。"

"总之,对过去的资产阶级集团来说,无产阶级专政实行的强制是异已阶级所实行的强制,这个阶级同它所强制的对象进行着阶级斗争;对非富农的农民群众来说,无产阶级所实行的强制,就农民是私有者和投机者而言,是一种阶级斗争,就农民不是剥削者,而是劳动者和资本主义的反对者而言,它则是从劳动上组织农民,团结、教育农民和吸引农民参加共产主义建设的手段;最后,对无产阶级本身来说,强制是工人阶级自己规定的组织方法,即加快强迫自我组织的方法。"

布哈林还说:

"无产阶级的各种形式的强制,从枪毙到劳动义务制,不管听起来是多么离奇,都是一种把资本主义时代的人改造成为共产主义的人的方法。这样一来,阶级的专门特点在消失,作为阶级的各阶级开始解体,而向无产阶级靠拢。阶级的变形时期到来了。这种变形的杠杆是无产阶级专政。作为集中的暴力,它在最终消灭任何暴力。作为阶级的最高表现,它在消灭任何阶级。作为组织成为国家政权的阶级的制度,它在为一切国家的死亡做准备工作。"

我们可以注意到,布哈林关于国家专政的理论,关于将无产阶级专政用于人民内部的理论,与张春桥在文化大革命中所提出的"全面专政"论具有极其相似的孪生特点,1976年张春桥在日记中写道:"列宁为什么主张无产阶级专政?专政--杀人。"与布哈林的上述提法如出一辙。事实上这种暴力专政论也正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指导理论之一。

然而极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布哈林的上述理论被斯大林实践了。布哈林本人最终也正是倒在这种用于"无产阶级国家内部的暴力"的枪口之下。

3、列宁为什么主张与资产阶级合作?

记者:列宁如何评价布哈林的这些观点?

何新:列宁读此书时,对布哈林观点表示了一连串的讥诮和怀疑。列宁在临终遗嘱中谈到布哈林时,虽然评价他是党内最好的理论家之一,但同时指出,布哈林究竟是否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这一点值得怀疑。

列宁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者。他充分意识到了俄国极其不发达的经济现实和文化现实。他指出,这种现实并未因十月革命的发生而改变。革命只是使国家摆脱旧了政权,但并没有摆脱旧的经济基础。他说:

"我再说一遍:在一个宣布为社会主义的共和国里,竟把非社会主义的成分看得比社会主义还要高,还要优越,这在大家看来是非常奇怪的。

我们怎样对待国家资本主义呢?我回答自己说:国家资本主义虽然不是一种社会主义的形式,但对我们和俄国来说,却是一种比现有形式更为有利的形式。这是什么意思呢?这就是说,我们虽然已经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但我们无论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萌芽或基础都没有估计过高;相反地,我们当时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认识到:如果我们先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然后再实行社会主义,那也许更好一些。"《列宁选集》第660页。

列宁这种阶梯式的发展论,与托洛茨基当时所鼓吹的"不断革命论"也形成了鲜明的界限。

实际上,列宁在1921年已经意识到,不能用国家暴力的手段去组织经济和从事经济建设。组织经济应当运用"经济利益"的机制,应当运用物质利益的原则,也就是"经济人"的理性原则。

记者:然而,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不是也主张国家是一种阶级暴力吗?

何新:列宁与邓小平一样是一个高度强调实践的现实主义者。列宁与马克思一样又是一个辩证的历史决定论者。因此,他丝毫没有教条主义的观点和迂腐。我个人认为,列宁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在1920年前后,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列宁在1921-1923年多次强调必须将"民主"原则引入到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中。

列宁认为,由于革命前俄国那种落后的生产力和经济基础,俄国在革命后必须也只能选择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应当在法制和民主的条件下发展。

新经济政策是一个伟大的转变。它实际是社会主义历史中由列宁发动的第一次经济改革运动。从今天的角度看,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设想,实际就是以社会主义体制(共产党执政)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

记者:你是否认为,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混合经济?

何新:对。混合经济(mixed economy),就是二元经济(dual Economy)。
西方经济学家把既有自由竞争又有政府干预的资本主义经济称之为"混合经济"或者"二元经济"。

这种混合经济制度,就是列宁讲的"国家资本主义"。

记者:那么你如何定义"国家资本主义"?

何新:资本主义在历史上具有两种历史形态。一种是斯密模型的资本主义,即反对一切宏观管理和调控,主张绝对放任市场力量的所谓"自由资本主义"。另一种是李斯特模式的资本主义,即主张以国家力量介入市场、有宏观目标和调控的资本主义,这就是国家资本主义。

它类似新中国在1955年实行农业集体化以前推行的那种经济制度,以及中国自80年代实施改革以来所谋求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德国在二战后实施的"社会--市场经济",也是混合经济制度。

列宁认为在"新经济政策"这一"混合经济"的体制中,应该存在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合法性地位:

"在我们苏维埃共和国内,社会制度是以工人和农民这两个阶级的合作为基础的。而现在也容许耐普曼即资产阶级在一定的条件下参加这个合作。"《列宁选集》第4卷第697页。

在对外政策上,列宁也主张寻求苏维埃国家与帝国主义妥协和和平共处的道路。他问道:

"跟这些帝国主义国家,我们能不能避免将要发生的冲突呢?""现在西方和东方日益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和冲突,会不会象过去那样,再给我们一次延缓我们同帝国主义国家冲突的机会呢?"《列宁选集》第4卷,第710页。

我记得,毛泽东在1975-1976年第二次批判邓小平时曾提出一个问题:列宁为什么讲对资产阶级要实行专政?他说"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1921年以后,列宁提出要与资产阶级合作--这个问题似乎更有必要搞清楚。

记者:您对此的看法是什么?

何新:列宁在1917-1918年讲专政,是为了革命和夺取政权,为此必须打碎和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1921年列宁强调必须与资产阶级合作,是在已取得政权的基础上为了巩固政权,为了巩固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基础。这就不能继续用暴力、专政、所谓不断革命的办法。

刘邦夺取天下后,曾对知识分子说,我不需要你们那套,老子的天下是从战马上夺过来的。但叔孙通就问他:您从战马上夺了天下,难道您也要骑着战马来治理天下吗?刘邦是聪明人,他恍然而悟,立刻委托叔孙通建立礼仪和法制。

但毛泽东却似乎一直没有参透这个道理。终其一生,斗争不断,运动不断。在这个问题上,列宁更懂得治国之道。因此1920年以后,他所构想的新经济政策,不仅提出了对农民的让步,也提出了对资产阶级的合作以及寻求与帝国主义国家的和平共处。

由此可见,列宁所构想的"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种偶然的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完整系统的政策体系,是一种基于内外形势的现实主义分析基础产生的完整体制。

如果混合经济制度如列宁所设想的那样,在苏联长期存在下去,计划化的方法将是多种多样的,国家的政治制度将行进在法制和民主的轨道上,专政集权式的体制就不可能成为计划经济的唯一的模式。国家在部分领域里会采取集权式的做法,但在大多数经济领域里将采取诱导式的计划化的办法。就是说,可以谋求建立起一套和混合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计划体系。那么,就不会出现后来斯大林时代的一系列悲剧,社会主义将发展成"民主的社会主义"。

记者:新经济政策在列宁死后并没有继续坚持下去。斯大林提出了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新道路。那么,在20年代围绕新经济政策的辩论中,斯大林当时是站在什么立场?

何新:表面上似乎是中间派。在列宁生前,斯大林主要是一个行政的领导者。他从没有象布哈林、托洛茨基那样与列宁进行过直接的理论争论。这一点使他特别有资格表明自己是列宁政治遗产的最忠实继承者--因为他从没有公开反对过列宁。"在托洛茨基看来,斯大林不是理论家,不是思想家,而只是一个机关工作者。列宁在世时甚至没有吸收他参加党纲起草委员会。"(参阅津科斯基《领袖和战友》第67页。)

4、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展开的辩论

记者:列宁死后,苏联经济理论界围绕工业化模式选择问题的论战也是十分激烈的。

何新:是的。二十年代的论战本质上仍然是如何选择苏联发展战略和模式的论战。工业化论战(1924-1928年)的焦点是,在工业不发达而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当时俄国的农民约占总人口的80%)的苏联,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问题的焦点之一,是发展工业的积累资金,究竟应该来源于何处?

对于工业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国家,可以把工业部门内部的利润转为积累,做为工业再投资的来源,用于扩大再生产。而工业落后的农业国则没有这种来自工业内部的经济剩余,而只能把小农经济向市场提供的剩余产品做为工业化投资的一个主要来源。"'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人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供养工人。……我们当时不这样就不能在这经济破坏的小农国家内战胜地主和资本家。"(《列宁选集》第4卷第516-517页)(这个问题,本质上正是重农主义者17世纪在法国提出的问题。)

类似的争论在50年代也发生在中国。这就是围绕农业合作化问题而在毛泽东与刘少奇、邓子恢、梁漱溟之间发生的争论。

围绕着"发展道路"所展开的论战归结到这样几个问题上:可能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战略?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从农民手里把他们的剩余资金抽调出来?抽调"边际"是什么?布哈林当时曾问道:

"从农民手里能够拿过来多少呢?拿到一个什么程度才算合适?用什么办法去拿?是否要确定一个'临界点'呢?"

20年代苏联著名的"右派"理论家列甫·夏宁和"左派"理论家叶甫盖尼·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从左右两端提出了有代表性的不同主张。据说布哈林在1924年列宁死后,转而支持右翼即夏宁的观点,主张坚持新经济政策。详见《革命与改革中的布哈林》,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但是双方观点中又具有某些引人注目的共同点。例如,两者都主张采取"非均衡增长"的发展模式。

所谓"非均衡增长",即以重工业和生产资料部门的增长作为优先的发展模式。从资源配置看,这种发展模型可以说是有意识地在国民经济内部制造不均衡,从而将主要资源分配给少数优先发展的目标。

对资本积累的来源,左右两派的见解基本一致,都认为工业化的资金主要要从农业剩余当中去寻求。

夏宁提出的发展模式,是"农→轻→重"的模式(中国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也设想过类似这种模式。但在大跃进中又否定了它。)他认为应当把取自农业的资金首先用于对农业的投资。接着,使轻工业得到相当大的发展。然后,通过外贸(出口农产品)取得资金,再对重工业和生产资料部门进行投资。

他认为,计划化初期农业增长率应该高于工业,这比对工业集中进行投资,导致工农业的"不均衡增长"可能更稳健。初期相对地减少下来的对工业的投资,将向农业投资后所产生的巨大农产品增益中得到补偿。

站在与夏宁对立立场上的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则提出了相反的发展模式,即"重→轻→农"的模式。他在他的名著《论社会主义的原始积累》一书中,以社会主义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原始积累"阶段相比拟,他主张,国家工业积累应当来自对农业的掠取,即依靠从农业的剩余产品中提取高额积累,而转向为工业化提供投资。他将这种积累看作农民献纳于国家的"贡赋"。为此,他认为应有意识地扩大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工业品与农产品的"剪刀差"),并利用国家强制力量即行政指令手段促使其实现。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把农民经济看成城市工业的"殖民地",认为这个"殖民地"应该当然地接受无产阶级国家的"剥削"。他说:"国家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需要被迫仰赖于对社会主义以前的经济形式的剥削……相反地,社会革命取得胜利的某一国家在经济上和工业上愈发达……这个国家的无产阶级就愈要减少自己的产品和殖民地产品交换的不等价程度,即减少对后者的剥削,其社会主义积累的重心就愈要转到社会主义形式的生产基础上去,就是说,愈要仰赖于本国工业和本国农业的剩余生产品。"

因此,他主张把取自农业的剩余资金向工业、特别是向生产资料工业部门进行直接投资,从而实现以重工业为中心的高度投资和高速增长。他认为只有在国家工业化完成后,才有可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因为那时国家即可以以重工业所生产的农业机械和化肥回报于农业。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所主张的首先集中对生产资料部门进行投资,然后再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实际就是一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

普列奥布拉斯基认为:社会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整个历史时期中是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时期。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时期相似,这必然会是一个血腥、痛苦而充满困难的时期--历史证明,他说得对。

他还指出,"在孤立无援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碰到全面的经济和社会矛盾"。这些矛盾由于"被世界市场封闭和隔绝于外"而尖锐化:

"(1)以牺牲工人的剩余生产品做为积累建设资金的手段与系统的提高工资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即低福利,低消费)

(2)参加国际分工的必要性与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加深对社会主义的敌视之间的矛盾;(开放与锁固)

(3)用牺牲生产工业原料的全体农民利益的办法,不断扩大积累与最大限度地刺激农民生产工业原料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掠夺农民)

(4)促使小农农业更多地向市场提供剩余产品的经济必要性与维持剩余产品提供者(小农经济的农民)肉体存在(保证其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的必要性之间的矛盾。"

因此,如何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度过这个时期,对社会主义国家来说,是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

记者:在这场新的论战中,斯大林当时持什么观点?

何新:有趣的是,斯大林后来把持左派和右派极端观点的理论家都放逐或枪毙了。《在联共党》中,对"右倾"(以布哈林、夏宁等人为代表)和"左倾"(以托洛茨基及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等人为代表)做出了同样严厉的政治判决。斯大林说,鼓吹农→轻→重道路,主张少从农村抽调剩余资金,给农民"留得太多",就叫做"右倾"。而主张重→轻→农道路,主张掠夺农民,向农民征取工业化的"贡赋",就是破坏工农联盟,被叫做"左倾"。20年代末,在斯大林粉碎了反对派集团牢牢控制了政权后,这场围绕工业化道路发生的辩论随左右派都被镇压而告结束了。

在1928年以后,斯大林确立了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运动,同时在农村中开始强制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这就是所谓"斯大林模式"的工业化道路。

使用道具

5、"斯大林模式"是怎样出现的

记者:那么斯大林本身的"正确"观点究竟是什么?

何新:当左右两派围绕工业化道路展开激烈论战的1923-1926年,斯大林采取了听的态度,没有急于表态。

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逐步以巧妙手腕掌握了最高权力。

斯大林是一个比其他任何人更深刻地继承了俄罗斯政治文化传统的革命家。

(他崇拜并且以彼得大帝的继承者自居)他在天性上倾向于集中权力和善于使用暴力语言(他的绰号就是"钢铁")。他在列宁死后以巧妙的政治斗争手段清除了作为政敌的布哈林、托洛茨基及二者的大批追随者。但是,他却从他们那里选择和吸收了他认为最实用的理论主张。

斯大林是一位极其高明的政治家。在他全面控制苏联政权后,他首先就迅速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1928-1930年,他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路线。集体化的直接原因是1928-1929年发生的"粮食危机"(由于市场上粮食供应不足,从而使城市人口面临食品危机)《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指出:"细小和极细小农民经济变成为半自给的经济,只能出产最低限度的商品谷物,1927年时期谷物业所出产的谷物,虽然只稍微少于战前谷物业所出产的数量,但当时谷物业所能出卖给城市的谷物,却只稍微多于战前谷物业所能出卖的数量三分之一。毫无疑义的,让谷物业所处的这种状况继续下去,那苏联的军队和城市居民就会陷于经常挨饿的境地。"

在苏联的整个历史上,一直存在农业危机。粮食长期低于1916年革命之前的产量。实施新经济政策后,一部分农民变得富裕了,农村中出现了"新富农"阶层。但是,国家所掌握的粮食却没有太多的增加。1929年苏联市场上的商品粮仅为1916年的12,而可供出口到国外的粮食则更减少了95%以上。

记者: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何新:这正是20年代末斯大林向政治局提出的问题。而他对此的回答是,落后的小农经济正在拖国家工业化的后腿。

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即增加投入市场的剩余粮食产品量,是不可能的。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或者供给农民以他们所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来交换农民剩余粮食的办法,他认为也难以奏效。

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在这种情况下,斯大林决定在苏联全国强制推行全面的集体化运动。

记者:效果如何?

何新: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一场相当残酷的政治运动。据赫鲁晓夫说,当时镇压了很多不愿加入集体化的农民。

但是,农业集体化的结果是,1932-1933年提供给市场的主要农产品的商品部分,达到1926-1927年的2倍,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已能提供国家粮食调拨总总量的80%。从短时期来看,集体化最大的意义不仅是增加了农业产量和农业效益,而主要是增加了农产品的商品量,使国家从农民手中调拨粮食变得容易了。

此外,农业集体化还有以下的作用:

(1)保证了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而急剧增加的城市人口的口粮供应;(2)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输送到城市,为工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来源;(3)确立了为工业化提供高额积累的国家经济体制。

但是,斯大林是用强制性的暴力手段推行农业集体化的。他所建立的集体农庄,似乎近似于强制农民劳动的大型农业集中营。

用可以说是对小农经济使用暴力手段的农业集体化的办法,斯大林成功地解决了向国家工业化提供廉价农产品和资金积累问题。这实际上正是普列奥布拉任斯基所曾提出的"社会主义原始积累"发展模式。即:主要依靠从农业当中提取资金,对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部门进行投资。在国际上处于孤立无援的条件下着重于国防力量的建设,谋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历史上的斯大林模式,就是重工业先导而牺牲农民利益和农业滞后的非均衡工业化模式。这一模式,后来也发生于50-70年代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但是,与斯大林有所不同,毛泽东对农民没有采用那样粗暴的强制手段,而主要采取了说服和政治工作的手段。

通过农业集体化和重工业先导的路线,斯大林模式的经济体制建立了起来。

6、斯大林模式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评价

记者:那么,从现在的观点,你认为应如何评价这种"斯大林模式"?

何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新的混合:

(1)它保留了新经济政策时期恢复的商品货币制度与价值--成本的核算方式。

(2)在其他方面,如一长制(指令)和以国家暴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军事共产主义,以及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中所提出的一系列经济观点,几乎全数被斯大林所吸纳。

(3)这个体制也吸纳了工业主义的德国模式。(霍夫曼模式。)

因此应当注意,所谓斯大林模式并不是斯大林个人的产物,而是体现着一个时代的集体创造物。但是,斯大林模式的出现必然意味着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终结。

1928-1929年,斯大林从以下四个方面彻底终结了新经济政策:

(1)重新肯定"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可以直接过渡"。斯大林主持的联共(布)十六大决议中认为:"农业集体化运动"不仅在理论上,而且用千百万人的经验,证明了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从落后的、生产效率极低的小农个体经济,向高效率的大经济直接过渡的可能性。"(这实际也是在批判列宁。)

(2)重新肯定十月革命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贬低列宁"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斯大林说,"新经济政策"只是一种"暂时退却"。现在,这种"退却已经终结"。

(4)一切维护新经济政策原则的主张都被认为是反党行为。主张维护商品生产和市场原则的人,被从政治上认为是"资产阶级分子",而受到镇压。

布哈林等人先是被指责为"客观上不是引向社会主义的胜利,而是引向资本主义的胜利"《斯大林全集》第13卷,第8-9页。,接着就被指控为"叛徒"和"帝国主义奸细",遭到了肉体消灭。而托洛茨基则被驱逐出苏联。后来又被克格勃暗杀于国外。

斯大林的经济体制不仅重现了"向共产主义直接过渡"理论的基本原则,而且把这一理论发展得更完备,更系统了。这样,在斯大林经济体制完全形成之时,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社会主义",到1938年,就宣布苏联要"向共产主义前进"了。1937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基本上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年)和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1937年)期间,由于工业化所产生的同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生产力以及由于国民经济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国有化和集体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国家所有和合作社所有这两种形态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形成和社会阶级构成的变化),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确立了。1936年12月制定的宪法(斯大林宪法),从法律上确认了"社会主义的胜利"。

然而,20世纪社会主义的全部历史悲剧就在于,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绝不是马克思当初所构想和预期的那种社会主义,即在最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和文化基础上成熟地得到孕育的一种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不是马克思认为应当取代资本主义的那种真正的社会主义。斯大林主义的意识形态,将一种建立在直接暴力和国家强制基础上的准军事官僚主义集中制度?quot;古拉格群岛"模式),宣称其是社会主义,造成了意识形态与现实状况的严重反差和矛盾。执政党在这种意识形态迷雾笼罩中则看不清自身社会现实的真相,不能实行理性的现实主义政策,甚至压抑了必要的社会改革(一切改革要求都被认为是"反对社会主义。)这正是20世纪社会主义在现实中最终被颠覆的原因。20年代托洛茨基提出"不断革命论"。60年代毛泽东试图以"暴力专政的文化革命"来消除社会主义内部的各种矛盾,结果对于社会经济文化进程都造成了破坏而不是前进。所以,中国共产党在80年代全面否定文化革命,在政治上和理论上都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令人惊异的是,虽然斯大林并不是一位理论经济学家。但他却创立了"斯大林模式"。

何新:过去人们都以为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的创造,其实,这个模式在理论上的真正创造者倒不如说是布哈林和托洛茨基。更准确地说,这种体制是在俄国半封建和沙皇专制主义社会文化传统背景下,体现一代革命党人的激进革命经济思想的集体产物。作为集体产物,创造了这一模式的不仅有左派的托洛茨基,也包括被斯大林认为是右派的布哈林。

记者:不可思议。

何新:近年披露的一些史料表明:

"在70年后的今天才弄清楚,托洛茨基所属的反对派虽然在政治上是反对斯大林的一派。但在关于工业化、计划经济、争取更高的经济发展速度、反对富农经济,主张农业集体化等等,所有这些同斯大林的五年计划密不可分的为人们所熟悉的概念,都正是产生在托洛茨基一派'左派'反对派的理论中。"以上参阅(俄)律科维奇著《领袖和战友》,东方版,第71页。读书还指出:"1923年2月以前,斯大林一派认为,必须依靠忠实的农民,并拒绝为了工业化的利益让其作出牺牲。计划经济曾遭到嘲笑。"

"从1923年起托洛茨基的左翼反对派即要求制定五年计划并规划了计划的主要组成部分。这就是后来30年代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雏型!"

"将托洛茨基驱逐出境以后,斯大林反而掌握了实施托洛茨基左派计划的主动权。于是他强制推行集体化,使被监禁的'劳动大军'建设城市和工厂,把国家变成一个具有严厉军事纪律的军队营房。"同上书,第72页。

有必要指出,托洛茨基似乎是最早着手思考和分析社会主义内部阶级关系的理论家之一。他最早指出社会主义体制中存在一个"官僚阶级"。这一理论后来被南斯拉夫的德热拉斯所继承,看来也曾深刻影响了文革前夜的毛泽东晚期思想。我们在张春桥关于主张对资产阶级全面专政的理论中,可以看到极其明显的托洛茨基极左理论的色彩。

托洛茨基在其遗嘱中曾自我告白说:

"在43年的政治生涯中,我始终是一个革命家,其中42年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假如还能从头开始的话,我当然会努力避免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我生活的总方向不会改变。我将作为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毫不妥协的无神论者死去。现在比起我的青年时代,我对人类共产主义未来的信念不但是热切的,而且是更加坚定了。"

1940年3月3日,他又补充写道:

"但是,不管我死的时候是什么情况,我将怀着对共产主义未来绝不动摇的信念死去。正是这种对人类及其未来的憧憬,赋予我一股任何宗教所不能给予的抗争力量。"

就是这样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被斯大林宣布为资产阶级黑帮分子,而予以放逐,后来又用恐怖手段将他暗杀在国外。

记者:但是,实践中的斯大林主义与托洛基的主张具有许多不同之点。

何新:在某些问题上,斯大林似乎没有托洛茨基那么"左"。但在借助国家暴力发展经济--推动工业化的问题上,斯大林则似乎更加毫不留情。斯大林完全采纳了布哈林在《过渡时期经济学》一书中提出必须借助"直接的国家暴力"推动经济发展的观点。布哈林说:

"这个政权是对付资产阶级的一种"集中的暴力",它本身就是一种经济力量,这一个"集中的暴力"部分也适用于内部,是使劳动人民进行自我组织和对自己实行强制的纪律的主要因素。"

斯大林采纳了这一思想。他建立了一个高度集中权力的极权体制。在这个体制中,管理的集权化代替了计划化,计划经济成为统制(统一管制)经济的代名词。

记者: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什么时候被斯大林宣布废止的?

何新:1927年7月苏联国家发布组建新托拉斯法令,意味着新经济政策已接近于终结。这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接着,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新经济政策在斯大林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被彻底结束了。

1928年,在新经济政策行将寿终正寝的这一年,通过了共产国际的一个纲领性文件--《共产国际纲领》。在这个文件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在当时已占据统治地位的斯大林一派的理论观点。这个文件认为:

(1)对于社会主义来说,商品、货币关系只能是来自"外部"即非社会主义的东西;

(2)计划化的有效范围与商品、货币关系发生作用范围成"反比",因为两者是对立的。计划与市场"不能同时并存"。由此理所当然地会引申出这样一种主张,即只要条件允许,就应该尽早地消灭市场。

这种观点后来通过斯大林亲自主持编纂的《联共党史》而得到系统表述。此书在以后的几十年中,曾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的一部《圣经》。

在斯大林主义的这一文献中,列宁主义的"新经济政策",即经济改革思想几乎从根本上被阉割掉。指令化集权体制、统制经济被看作"计划经济"的正统模式,被看作社会主义的样板。

此后很多年中,共产党人似乎完全忘记了列宁新经济政策的存在和内涵。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国家中必须实行民主的思想被遗忘了。很少有人意识到,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考,实际意味着一种崭新的经济体制:即混合经济的体制。在列宁思想中,这种混合经济被称作"国家资本主义",列宁认为,这实际是唯一的既坚持共产党的一元化领导,又能在社会主义体制下兼容政治民主和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原则,同时又可以节制自由市场机制中无政府主义破坏因素的过渡体制。实际上,后来邓小平在80年代所作的一系列事情,都正是列宁在20年代所试图想作的。我认为邓小平的改革思想,包括他的"实事求是"思想,都是对列宁现实主义思想遗产的继承。邓小平和江泽民所构想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列宁设想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混合经济。

7、彼得大帝的重商主义与斯大林模式

记者:近年俄罗斯的一些怀旧著作中,有人把斯大林类比于彼得大帝。

何新:任何历史的类比总是不可能严丝合缝的。但是,正如马克思和黑格尔曾说过的,历史确实常常以影子的形式重复出现。

彼得大帝是俄罗斯近代历史的开拓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杰出帝王。斯大林也是一位雄才大略但同时心狠手辣的极权主义政治家。彼得是一位改革家,他推动了俄罗斯走向近代民族国家的工业化的最初进程。彼得一世的改革有一整套完整的经济发展战略,指导这一套战略的核心思想正是重商主义。其特点是:

(1)试图全力调动俄国优越的人力物力资源,发展工业,把庞大、软弱的农业俄国造就成一流的军事强国;

(2)彼得认为,俄罗斯发展经济实力的首要目标是建立强大的军火工业(造船业和兵器制造业),以及与此紧密相关的冶金业;即使是轻工业的发展也要同保证军需供应有关;

(3)彼得主张引进西方的大学模式,但他认为,大规模兴办教育目的首先是为了使人民掌握与上述目标有关的技术、管理知识。是为了富国强兵目标培育忠君爱国的人第一派人才,而不是为了"全民教育";

(4)为了保证军事--经济目标的实现,不允许任何分权制的存在。彼得说:"俄国的主人只有一个,就是沙皇,教会也必须听命于我"。他所推行的大刀阔斧的行政和军事改革,都是为加强中央集权,为民族主义的俄罗斯崛起服务的。

彼得的改革在当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1)在短短的20年内,俄国由内陆国家扩张为海洋大国,为向欧洲争霸奠定了基础;

(2)向南向东(即中亚线、波斯线和东线)侵吞了大量殖民地,大大扩大了俄国版图(包括掠取西伯利亚);

(3)在军事实力和重工业方面大大缩小了同西方强国的差距,俄国迅速跻身欧洲军事强国之列。

但是,彼得改革具有极大的历史局限性,走的也同样是一条不均衡发展,即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的路线。俄国社会的农奴制基础在彼得时代不仅没有受到触动,反而日益强化。

到了19世纪上半叶,西欧历经新的动力和化学工业革命之后,俄国就再度全面落伍。马克思指出:"彼得大帝用野蛮手段征服了俄国的野蛮"。《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47页。

记者:在以前的讨论中,你曾认为斯大林模式对于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你认为计划体制的两大优点是:资源的国家垄断,抑制了经济危机确保社会就业,社会主义的市场保护主义也具有重商主义的特点。

何新:根据马克思的决定论历史观"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历史上一切国家工业化早期,原始积累的过程都是极其艰难而痛苦的,都为此而付出了沉重甚至血腥的代价。例如英国16-18世纪。法国17-18世纪。德国、美国18-19世纪。如果与早期西方历史上的"血泪资本主义"100年以上的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相比,那么苏联在30年代,中国在50-60年代所经历的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虽然也都走过了极其沉重的道路。但相对而言,时间较短,代价还是较小。

斯大林和彼得大帝一样,选择的是优先、高速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道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是,在高度集权的统制经济体制下牺牲农业利益,牺牲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提高。

彼得大帝实行贸易保护政策,但他的重商主义却使他大力促进同西方的贸易往来,鼓励同西方的产品竞争,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苏联与中国,在工业化原始积累阶段,却都遭到了西方发达国家实施的经济封锁。"资产阶级国家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不被传染上社会主义,建立了一条'防疫线',按照威尔逊的话,这是为了让'布尔什维克陷入困境直到局势使俄国人变得更老实一些'。他们中止了对新生俄国出口商品。

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对苏联来说是一个灾难。他的出口商品的价格下跌幅度大大超过进口商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西方国家指责苏联倾销商品。

于是,苏联决定限制外贸的发展,停止实行租让制,实行了一项常常被人称之谓"自给自足"的新政策。"(法)克洛德·拉索《东西方贸易》第9页。由于必须面对这种封锁,斯大林不得不采取"一国独建社会主义"的道路,中国也不得不选择内需式带动发展走"自力更生"的道路。

斯大林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了使俄罗斯快速地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标。卫国战争的业绩和胜利正是这一点最雄辩有力的证明。

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的工业基础相当薄弱。现代工业门类不全,许多工业部门是空白,没有机床制造业、电机制造业和汽车制造业。1937年工业化实现之后,创立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工业部门,新建和改建11000个大型工业企业。其中新建的工业部门有汽车制造业、拖拉机制造业、仪表制造业、人造纤维、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塑料以及大型电站等;同时,对原有的黑色冶金、石油、机床制造等许多工业部门进行了彻底的改造。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水平由1931年的世界第五位和欧洲第四位跃居为世界第二位和欧洲第一位。苏联工业产值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13年的2.6%增长为1937年的10%。苏联工业发展的速度,是当时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无法比拟的。这些成绩,是在与世界市场相对隔绝,外部资本主义界经济遭遇三十年代的大萧条的背景下取得的。因此格外令人瞩目。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为1929年的4.42倍。同一时期,美国仅为1929年的92.2%,法国为82.2%,意大利为99.6%。八年间,这几个国家工业产量不仅没有增长,反而呈现出倒退的趋势,只有英国和德国分别提高一至二成。

1937年,苏联在按人口计算工业产量增长速度(与1913年相比)方面遥遥领先。苏联增长6.1倍,美国为115%,英国为99%,德国为106%。1937年苏联的钢产量相当于美国的39%,英国的168%,德国的95%,法国的184%。这些数字有力地表明,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的工业化进程确实具有比资本主义国家快得多的速度优势,从而大大缩小了与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差距。以上数据和材料引自杨天宇《经济制度与批判》,第40-41页。

8、斯大林模式的运行特点

记者:那么,如何评价20--30年代关于苏联发展道路的模式的这场论战?它对后来的社会主义历史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何新: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迅猛异常的工业化,促进了苏联体制向斯大林模式的转变。导致经济管理的高度集中化。

因此,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在苏联形成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常被称为苏联式计划经济或者指令式计划经济(Command Economy)。这种经济带有决策高度集中和主要按实物分配物资的"物动型计划经济"的特点。所以,在经济机制上,它与资本主义决策分散的分权的市场经济,是完全对立的。

记者:市场经济制度,根据经济自由主义的观点,认为这是一个最有利于达到人、物、财资源优化配置的体制。

何新:从世界历史看,工业化的进程具有一种普遍的历史规律,这就是先经历重商主义、民族主义和不完全市场的半封闭经济体制,而逐渐过渡到比较开放的市场"自由"资本主义体制。从这样一个历史主义的观点看,斯大林主义的体制正相当于前一个阶段--即"社会主义工业的原始积累阶段"。因此,它的出现并不是一种选择,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历史的必然。

社会经济的循环运动,基本上可分为物资流程和货币流程的两大运动。这两个流程构成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流转过程。针对物资流程所做的计划,叫做"物动计划"。针对货币流程所做的计划,叫"资金计划"。苏联式计划经济,是建立在实物计量形态上的"物动计划"。这种计划的特点是,国家对产品质量、数量、品种和规格在计划上做出规定。生产部门根据实物指标进行生产,货币仅作为成本核算的计帐形式。

在斯大林时代,计划一经制定,就成为指令或法律,各部门必须严格执行。"物动计划"并不是根本不要"经济核算",而是仅作为结算手段。只要达到实物生产目标,即使支付高额成本也在所不计。例如大跃进时代,毛泽东提出"钢铁挂帅"、"以钢为纲",发动全民炼钢,以求达到钢铁(实物)产量超过英国的指标。为此而动员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包括付出了后来贻害深远的砍山伐树的环境代价。却丝毫没有考虑以如此巨大的资源人力投入生产钢铁,其成本是否过于高昂,是否值得。

"物动计划"的理论根据是,社会主义经济和市场经济是对立的,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生产资料部门不起调节作用。(布哈林理论)

一般认为这种集权式而非市场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形成,必然就意味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废除市场机制(实现非市场配置的社会主义经济机制这一古典设想。)正因为如此,到了六十年代,当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提出"引进利润和市场机制"问题时(利别尔曼、孙冶方),有人就认为这意味着社会主义变质了。

一般通称为斯大林模式苏联式计划经济的这一集权计划经济制度,是为适应上述那种非均衡发展的资源分配要求而建立的,是保证那种资源分配要求得以实现的"机制"。集权计划经济制度产生的根源,来自于在落后国家中"实现迅速赶超先进国家而达到快速工业化"这一超经济目标所必然会选择的发展模式。

研究苏联经济的英国的数理经济学家麦卡尔·埃尔曼(Michael Ellman)指出:

"倘使大规模的产业结构业已存在,希望促进专业化时,价格机制将发挥重大作用。然而,在庞大的落后国家,其领袖人物虽欲急剧扩大投资率,但投资资料部门的生产能力(弗利德曼的制约条件)和农业所能提供的商品率(普列奥布拉任斯基的制约条件)的制约必然成为扩大投资率的主要瓶颈bottle neck,译为瓶颈,或译为狭口。这本是一种比喻,指交通容易堵塞的狭窄路段。在经济学上特指妨碍生产流程和经济流程的一环。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机制将几乎完全不起作用。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才建立起传统的苏联的经济制度的。'战时经济'和'平时经济'这种称谓,都是根据英国经验提出来的。但是也有和这种称谓相吻合的情况,这就是一个国家尽管处于非战争的情况下,但它仍须按照'战时经济'的办法经营自己的经济。"Michael Ellman:economic Reform in the Soviet Union,PEP Broadsheet No.509,1969,P.325.

苏联式集权经济和战时经济,两者都是为适应政治目标而用行政手段分配资源,并限制市场机制。因之O·兰格O·兰格(Oscar Richard lange,1904--),波兰的经济学家。1960年6月,三联书店曾出版过他所写的《政治经济学》的中文译本。把这种经济体制称为"高度政治性的经济",说它"就是战时经济"。

"总之按照政治优先的原则使用集权的行政手段分配资源的,是这一体制的主要特征。"

政治(军事)目标第一,其他社会目标被放在从属的地位,这就是斯大林--毛泽东时代统制经济体制共有的机制和特点。

记者:如果从纯要素流动的角度比较市场体制与斯大林的计划体制,你认为二者优劣如何?

何新:瑞典经济学家罗夫·艾登姆、斯塔芬·威奥地曾对市场体制与指令式计划体制作如下详细的比照。他们指出:

"生产规模的扩大要求资源的动员和部署优先考虑国家而不是个人的利益。这一切都要求一个比原先更加集中的分配体制。

为了抵御潜在的入侵者,必须加强军事力量。它迫使投资迅速增长,尤其是在"重工业"方面(对原材料、能源生产及其他工业部门的利用)。它反过来要求限制消费的增长。城市里投资货物的生产的增长,主要依靠从农村集中地征集资金。通过强迫集体化,使农业处于中央控制之下。

在敌对的资本主义各国的包围中。苏联想要建成"一国社会主义",几乎完全须靠自己的资源来实现经济发展。

最后选择的集中的分配体制之所以可能被选中,其原因主要在于它的再分配能力。"

(1)在一个资源分配完全集中化的体制中,有关消费、投资和生产的决策均由一个中央机构在宏观水平上作出。这个以作为政府一级的经济计划机关为特征的中央机构,我们称为中央宏观决策机构(简称CMA)。CMA的任务是,收集并整理经济信息,把生产指令下达到所有企业。这些指令应当对怎样使用哪些生产要素(劳动力、资金等等)和在多大数量上使用做出精确的规定。企业还得到全部投资的详尽指令。所有企业必须遵循这些指令。

CMA也决定用于消费的那一部分生产的分配。产品和劳务按照统一规定的数量,凭借个人"消费券"分配给每个家庭和家庭成员。同企业一样,各家各户完全遵循CMA的指令。

人们很容易理解,CMA需要多么巨大的信息量才能作出下达给所有包纳在生产计划变动中的企业的精确指令。

如果说在刚才提到的一个如此有限的资源再分配的情况下信息需要量这样庞大,那末当CMA不得不制订整个经济的资源分配的所有决策时,信息当然更是多得无可比拟。

在这样一种体制中不需要货币。实物的或数量的详尽指令意味着所有单位(无论企业还是家庭)都能直接得到送到手边的恰好数量的产品。因此货币和价格作为分配过程的向导无法发挥独立的作用。CMA要利用价格也是可能的,比如用所谓"影子价格"来描述与不同的分配选择相关的强制性成本,但这仅仅是出于制订内部决策的目的。

模式假定,消费者和生产者为完成CMA的指令和决策发挥了最大的能力。

当消费者和生产者按照上述双重假定行事时,可以认为他们对CMA决策者是完全信赖的,因为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即有着参考、语言等等的某种共同结构)。我们称这个基本的假定为"价值观的完全一致"。

(2)在完全分散的分配体制的模式中,价格体制取代了CMA来解决信息和协调问题。在这一模式内,所有经济决策均由企业和家庭自己在微观水平上作出。消费者本人仔细地决定他的消费开支和他应当工作多少小时。同样,生产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一切生产、投资等的数量和构成。价格是这些决策的首要基础。

价格形成于市场,在那里,卖者规定自己产品和劳务的最低价格,买者提出愿付的最高价格。若卖主开价过高,其产品就会形成过量供给,卖不出去的东西将在仓库里积压起来。价格于是下降,而生产者便不急俗把产品提供市场,消费者则更愿意购买。这种状况一直维持到"均衡价格"形成时为止。在这个特殊价格上,市场在下述意义上是均衡的:所有以均衡价格买卖的人都得到期满足,卖主不会剩下任何卖不掉的产品。当起点代之以过量需求时,读者亦会碰到类似的过程。

价格作为同时发向消费者生产者的信号,形成于市场功能之中。当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决策导致各个市场普遍出现均衡价格时,决策就是协调的。模式假设,反映供需变化的价格十分灵敏,以致有可能实现某种协调一致的分配。我们称它为"价格高度灵敏的假定"。

在上述比较中,作者设定两种假定:

(1)计划经济中,CMA能得到完全、完整、及时、准确的无限信息的假定,

(2)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能随时完全、完整、及时、准确地对市场供求变化作出了单位反应的假定。

事实上,在现实的两种经济体制中,这两大假定都不可能完全存在。信息的不完全性造成两种体制都有自身的运行不畅,都会导致经济震荡和危机。因此,直到目前为止,人类还并没有创生出一种完美无缺的理想经济制度。

使用道具

认识么 发表于 2006-8-16 13:25: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复标题:[转帖]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遭遇失败
  马克思并没有提出在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应该怎么办,列宁的新经济政

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补充。但是把新经济政策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是错误的。因为首先新经

济政策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新经济政策已经脱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和方向,是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而国家资本主义虽然增加了“国家”一词进行限定,究竟还是资本

主义。
  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导致革命失败的起点。首先是容易同资本主义相混淆,在执

行过程中不容易划清两者的界限,容易混入资本主义的倾向,使得新经济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质

。例如我国就有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看成是国家资本主义。思想认识不清晰就容易给真正的

资本主义留出可钻的“政策漏洞”,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顾名思义,国家资本主义属于资本主义的一个“分支”。广大工农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到头来还

是实行“资本主义”,心中自然会有一个“疙瘩”,这就为某些极左的口号留下了“市场”。列宁

逝世以后新经济政策便被改变,未能贯彻执行到底。
  “左倾”的思潮尽管能够见效一时,如同拔苗助长毁林造田,违反了客观发展规律必然会遭到

大自然的“报复”。走一些弯路不足为怪。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别不在形式在本质。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般都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学习采用某些自备国家的生产方式是合理的。这是形式,不是本质。但是有的农民工在建筑工地连续劳动5年还没有拿到工资就不单单是形式问题了。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马克思在19世纪理所当然地没有为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提出具体的理论指导。理论准备不足是20世纪社会主义经济遭遇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用道具

认识么 发表于 2006-8-16 13:26: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复标题:[转帖]20世纪的社会主义经济为什么遭遇失败
  马克思并没有提出在资本主义不发达国家无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应该怎么办,列宁的新经济政

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补充。但是把新经济政策称之为国家资本主义是错误的。因为首先新经

济政策是社会主义不是资本主义,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新经济政策已经脱离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轨道

和方向,是向共产主义的过渡。而国家资本主义虽然增加了“国家”一词进行限定,究竟还是资本

主义。
  把新经济政策称为国家资本主义是导致革命失败的起点。首先是容易同资本主义相混淆,在执

行过程中不容易划清两者的界限,容易混入资本主义的倾向,使得新经济政策在执行中走样、变质

。例如我国就有人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看成是国家资本主义。思想认识不清晰就容易给真正的

资本主义留出可钻的“政策漏洞”,偏离社会主义的方向。
  顾名思义,国家资本主义属于资本主义的一个“分支”。广大工农革命群众流血牺牲到头来还

是实行“资本主义”,心中自然会有一个“疙瘩”,这就为某些极左的口号留下了“市场”。列宁

逝世以后新经济政策便被改变,未能贯彻执行到底。
  “左倾”的思潮尽管能够见效一时,如同拔苗助长毁林造田,违反了客观发展规律必然会遭到

大自然的“报复”。走一些弯路不足为怪。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别不在形式在本质。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一般都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因为生产力决定生产方式,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学习采用某些自备国家的生产方式是合理的。这是形式,不是本质。但是有的农民工在建筑工地连续劳动5年还没有拿到工资就不单单是形式问题了。
  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马克思在19世纪理所当然地没有为20世纪的社会主义革命提出具体的理论指导。理论准备不足是20世纪社会主义经济遭遇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