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6 1

人工智能时代的语文学科教学方式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副教授

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0 个
通用积分
15.9151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840 点
帖子
331
精华
0
在线时间
82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8-13
最后登录
2022-7-2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与教育融合的不断加深,不仅改变了师生的教与学方式,还对教育理念、教育文化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对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且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忽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过分注重结果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等问题。

党的十八大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语文教学的对象是发展中的人,坚守“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其必然使命。汉语是中国人所特有的语言文字,而“中国人”不只是一个地域概念、国籍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面对发展中的人,语文教学的过程应当是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使人成为快速、准确的信息处理器,而是成为健全的人。因此,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对于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与培养尤为重要。这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共情理解,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感同身受、悉心关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而对话的本质和内涵是聆听、理解和共情。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计算机编码的集合,是冷冰冰的机器,不具备人类所独有的社会属性和心理属性,无法进行社交和处理微妙的人际关系,不能实现真正的“对话”;另一方面,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实践性是人的本质规定性,语文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没有在实践中大量的听说读写的积累,无法实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工具性运用,更罔谈人文素养的培养。人工智能可以提供模拟和仿真的环境,制造更多学语文、用语文的机会,但不能也不应该替代真实的社会环境和实践,语文学习的根基仍必须落脚于真实的生活与实践。语文教学对象为发展中的人,决定了冰冷的机器及技术难以满足个体情感、价值观的培养,难以实现完整的人的培养。

坚守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学科性质。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这意味着语文教学在促进学生语言文字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安东尼·塞尔登提出,人文学科旨在培养人类特有的创造力和灵活性,发挥人类“与生俱来”的优势,重在探求生活的意义,追求生动性和丰富性,强调学生的主观感受和情感、人格陶冶。

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天然具备人文性。这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文化的传承,必须注重情感、人格陶冶。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文化多样、国际交流越来越多的时代,塑造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核,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意识,更是教师神圣而又艰巨的使命。而这必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大量积累与涵泳、教师与学生心灵的碰撞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的学习才能实现。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发展限制,现阶段处于感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只具备单纯的技术属性,机器仅能够感知语音、图像、文字,不能读懂语音、图像、文字背后深层次的含义,只能处理预先设计的、封闭的、确定的问题,其活动是“机械—物理”的过程,而人的活动是“生理—心理—环境”的复杂交织。这就意味着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无法应对人类复杂的情感变化,更无法代替语文教师。

坚守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核心的教学实践。“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积累、梳理、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语言是思维的体现,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语言文字本身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文字作品也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因此,除了语言的建构与使用外,语文教学还承担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的任务。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人工智能等技术可以为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一定的帮助,比如创建仿真的语言环境增加语言实践的机会、模拟现实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但在现阶段的语文课堂上,多呈现出由于不当使用信息化手段而阻碍语文教学的现象。一方面,教师依赖并受制于既定的课件,难以实现生成性课堂;另一方面,大量图片、音频、视频的过度呈现,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想象的机会,阻碍其直觉思维、形象思维的发展,对文本的理解与欣赏也仅触及浅表的层面。对于人工智能技术也是如此,教师如若为使用而使用,将会让学生失去与语言文字深度对话的机会,更无法实现以语言的建构与使用为核心的教学实践。

综上所述,语文不仅仅是承载文化的工具,更是文化本身,是中华儿女的精神家园,在当今时代更担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语文教学现存问题的同时,也可能引发新的问题。语文教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必须坚守其“育人”的本体功能,避免只见“工具”不见“人”。语文教师需要在变革与坚守之间找到一个融合点,即无论人工智能怎样影响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都必须“目中有人”;无论语文教学与人工智能怎样融合,其最终目的都是指向更好地培养引领未来发展的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工智能 语言文字 立德树人 人的本质 学习能力

沙发
三重虫 发表于 2022-7-14 11:53: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