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行健精益
266 0

[其它] 同样的精益生产,为什么别人行我就不行?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院士

1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65.6419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26184 点
帖子
1377
精华
0
在线时间
9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20-12-31
最后登录
2024-6-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很多企业,看了西门子、ABB、丰田、海尔、南瑞集宝等一些先进企业的车间现场精益管理。通过用手机拍照、询问一些关于精益生产系统、流程、广告牌等信息,就在自己的企业成立。

形式、看板内容、奖惩制度、设置精益角度甚至看板货架都完全一样。

可是过了一年两年,自己的车间现场一直没改变,感觉精益生产不适合自己的行业。

但是很快,当看到同行精益生产也在大放异彩的时候,不得不令自己魔怔起来...

从事精益生产多年,也看到了几家企业在实施精益生产中的起起落落、成功与失败,也和同行交流了一些原因。

领导不重视

决定精益生产成功的不是精益工具和技术,而是精益文化和氛围的建立。负责文化和氛围的人,当然是这个组织的老板和领导者。

文化空而不空,氛围有而不在,高层领导是否参与精益改进工作,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高层领导是不是经常去一线现场,看到有什么改进的地方,会拍员工肩膀鼓励?高层领导会坚持参加员工创造力提升分享会吗,会拍手叫好吗?高层领导会参加改善积极分子颁奖仪式吗?

当在精益改善之初遇到短期阵痛时,高层领导是鼓励还是盲目?把精益生产看作是一个终身组织的问题,或者是目前的权宜之计.....如果精益管理是不成功的企业,不妨对比一下上面,问问自己。

实施方法不对

解决了文化和氛围的问题,我们就来说说精益实现的顺序。

第一,是开精益动员会,挂横幅,大张旗鼓宣传我们要实行精益生产而不是在内室里孕育,没有人认识她;

第二,是先鼓励,这样可以鼓励精益先锋。颁布精益完善激励制度,在企业最显眼的地方张贴精益先进员工的大幅照片,企业亲自颁奖等等;

第三,是先试点。改革之初遇到强大阻力是正常的,所以人员和项目的选择非常重要。选择相信精益管理的力量,愿意挑战自我的人加入第一改进团队;选择见效快、改革意识高的车间现场开展精益项目尤为重要。

第四,以上所有流程都需要一个经验长的师傅带路,时刻答疑解惑,监督执行。

简单的事情没有坚持

书本上有精益的工具和技术,看板模式和填充规则在其他企业也看到和学习过。为什么不能成功?

为什么不能把别人的整个流程、系统、看板复制回来,因为你不知道背后的小细节!

别人在现场设置3块生产看板,你也根据葫芦画设置3块。

但仔细看看。人们竖起看板已经10年了,看板上的数据每天还在准时更新。你才立了半年,数据是三个月前的。看,木板还是又脏又脏。

几年来,还有人坚持每天在现场讨论解决生产一线反映的问题。你能坚持几周?

人们检查现场6S,TPM,第一次和最后一次质检,但他们有条不紊,坚守原则,刚正不阿,我们几个星期后就开始数水果,经销商轮流做...

精益生产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鸡毛蒜皮的小事。看板的维护、数据的更新、例会的持续性、检查的严肃性、奖励的公平性等。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高层领导的不断监督。

精益工具技术不专业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定位。钓鱼有钓鱼的技巧,破蛋的压力,跑步的诀窍,精益生产也有。

比如生产做的6S,恐怕没人知道。整理整顿工作现场,分清要什么不要什么,只保留有用的东西,去掉不必要的东西。做好管理的标记,知道东西,里面有一些技巧。

快速换模是精益生产的核心,混流生产的前提和小批量多频单件流的实施,境外时间准备、工装设计技巧等成为精益生产从业者必备的技能;

看板管理,看板包括计划看板、信息看板、在制品看板等。这是实现pull 生产的硬控制方法,因为软指令无法控制;

准时制生产,只在需要的时候,根据需要的数量生产需要的产品,不多一件,不少于一件,追求非库存的生产方法,这是精益生产最高级别的生产方法。

当然还有一系列精益配套工具技能,比如工时管理,TPM,TQC,计件率管理,节拍,蜘蛛侠,拉,推,单件流,SOP,首末检,供应商管理,仓库VMI管理,产销协调,物料配送管理等等。

通过精益生产自己的工作方法和工具使用等技术层面的专业指导,帮助员工开展各种精益改进工作。

未正确处理精益冲突

想象一下下面的场景:

一个大领导:时间紧,材料不齐,先说一下;

一个大领导:一天维护一次数据太麻烦了,改成一周一次;

一个大领导:不搞那种招摇的“精益”,做点实事(他所谓的);

大领导:组长必须一件一件上线工作,每个人都必须到场...

精益生产向更深层次的推进,必然触及生产上游环节的营销和研发,建立产销协同机制的销售与运营计划,需求计划大面积不精准,精益生产所倡导的JIT和单件流无从谈起。加强研发生产协同,改进产品开发流程,重视产品源头工作。产品质量、成本、效率都是设计出来的,不是生产。

精益生产向更深层次的提升,必然触及生产下游供应商。推广精益供应链管理,在供应商之间建立真正的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供应链整体合作意识,降低牛鞭效益。

将精益生产向更深层次推进,必然会触及企业的其他服务或资源提供部门,如精益办公、精益财务、精益物流等。,否则也会严重阻碍企业精益管理的转型和深化。

如果组织的领导不能正确看待这些相关的问题,认为是精益生产就去找麻烦,那么精益到这种地步的改善就会消亡。

所以,这个工厂,这个企业,继续在紧巴巴的螺蛳壳里慢慢走。

另外,要重点提醒。做精益之前,组织必须清理当前战场:有没有组织信任?有组织公正吗?组织的承诺实现了吗?有没有组织共情?

如果没有,我们先做这些事情,然后进行精益改进。否则,我们无法判断精益的改进是否不成功,或者原始文化是否不允许任何管理的改变!

几十年了,为什么丰田还是精益生产的鼻祖,因为我们学不到他们在空中存在着什么!

精益生产在于精益而不是生产;精益不是技巧,而是氛围。它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精神、文化和态度。

看似简单的5S,国内有几家企业能认真做十年,能坚持做下去的都是背后的管理心态!(结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精益生产 供应链管理 VMI管理 有用的东西 供应商管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5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