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ello2hi
2061 1

[学科前沿] 从“毒苹果”事件到大企业集团的供应链管控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7粉丝

学科带头人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44 个
通用积分
0.9698
学术水平
27 点
热心指数
24 点
信用等级
9 点
经验
21324 点
帖子
1082
精华
0
在线时间
3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3-1
最后登录
2023-3-1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毒苹果”事件到大企业集团的供应链管控
  华彩咨询集团国际管控研究中心赵进华
  兔年春节之际,苹果的明星产品iphone,ipad成为各类公司年会抽奖的必备奖品,大有“今年年会不抽奖,抽奖就抽ipad”的气势,苹果品牌在消费者中的影响力如日中天。但春节刚过,苹果的一份供应商报告,反映中国代工厂使用违禁化学品,并导致137名工人中毒,使金灿灿的苹果蒙上了一层黑气,引发环保人士和消费者的广泛质疑。“毒苹果”事件,反映出苹果在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存在严重隐患,严重影响了苹果的品牌声誉。本文仅从供应链管控的角度,对苹果的供应链管理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希望苹果做得更好。
  一、毒苹果事件回放
  2011年新年伊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36家环保NGO发布了《IT行业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第四期)苹果特刊》,针对苹果公司的代工厂污染导致多名员工中毒事件,提出了“为"苹果"清毒”的倡议。
  报告指出,苹果企业引以为豪的《供应商行为准则》实已成为空话。这份《准则》的第一段写道:“苹果承诺确保供应链有安全的工作条件,确保工人受到尊重并享有尊严,同时确保生产过程对环境负责。”然而,36家NGO认为,“安全生产”、“环境责任”、“工人尊严”三个方面,在中国的苹果供应商中,均能找到不同程度的违规现象。
  其实,早在2010年4月,这36家环保组织便已联合发布了第一期《IT品牌供应链重金属污染调研》,报告指出29家IT品牌的供应链有污染现象。牵头该项目的是公众环境研究中心。据该中心主任马军介绍,9个月以来,28家企业都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回应,只有苹果公司以“不能透露供应链信息”为由,始终拒绝正面回复。
  经过9个月的沉默,苹果终于对此事首度表态:承认其供应商确实存在违规使用有害物质的情况。2011年2月15日,苹果公司发布了2011年度“供应商责任进展报告”,公布了供应商联建科技137名员工正己烷中毒事件。
  苹果代工厂员工中毒事件,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质疑。主流舆论认为,苹果为追求高额暴利,压榨代工厂,致使代工厂无利可图,被迫压榨工人,不顾一切的降低成本,才导致了这一悲剧。此外,苹果对社会的质疑反映冷淡和迟缓,对代工厂监管不力,并有放任自流的嫌疑。本文认为,这一事件的发生,暴露出了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存在不足。
  二、苹果的供应链管理
  从满足终端客户需求角度来看,苹果的供应链管理已经相当优秀。据国外媒体报道,Gartner旗下市场研究公司AMRResearch发布的2010年“全球企业供应链25强”报告显示,苹果连续三年位居榜首。
  作为一家带有浓厚技术偏执型基因的高科技公司,苹果在频临破产之际,由风靡全球的ipod音乐播放器得以转型,引领全球时尚数码生活潮流。苹果的起死回生,大放光彩,与供应链的重新设计密不可分。
  在产品设计阶段,苹果从mac时代过于超前的产品构想,转向ipod时代基于需求导向的务实设计创新;在销售渠道方面,苹果针对不同的产品类型,采用各具特色的销售渠道;iPod+iTunes模式把庞大的消费类电子厂商、芯片制造商、软件公司、音乐公司、电脑厂商和零售商的力量整合在一起,为客户打造了播放、下载和视频等客户供应链系统,同样的故事也在iPhone上演;外包非核心业务,不仅生产外包,设计也进行了外包。
  苹果的成功,强大的供应链控制和管理能力功不可没。但是,苹果的供应链管理也存在诸多待改进之处。
  三、存在的问题
  综合苹果公司的2011供应商责任调查报告中的内容,可以看到苹果公司在持续改善供应商员工及工人状况方面做出的努力。然而,出一个漏洞补一个漏洞,即便处理方法妥善,是否就一定能杜绝问题的再发生?如果苹果真如自己所言,一切是为了防微杜渐,那么为什么5年来问题依然在不断出现。因为按照报告中苹果所提供的数字对比,供应商违例行为在增多,情况在恶化。
  首先,是过度压榨供应商。毒苹果事件只是在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问题。在与供应商的关系中,苹果占据绝对主动。苹果在电子行业内是出了名的要求苛刻的客户,由于苹果和乔布斯对于产品品质和保密性的追求,因此为其提供代工服务的各厂商往往为满足这些标准而疲于奔命。2006年在各大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鸿海精密公司的虐待劳工事件也反映了这一点。
  第二,是需求预测糟糕。1996年苹果公司公司的库存成品价值高达7亿美元,使公司一度陷入存货危机,产品库存周转率还不到13次。为此,苹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降低库存,包括减少供应商数量,减少产品种类,提供更多无形产品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迄今为止,苹果公司的需求预测、库存管理仍非常糟糕。Iphone4在中国大陆经常处于断货状态,就说明了需求预测仍存在很大问题。
  第三,是供应链联盟不稳定的风险。苹果用iPod+iTunes创造了一种与“剃须刀与刀片”的模式,即,卖的是昂贵的剃须刀(音乐播放器),而音乐制作方则被骗以便宜的价格出售刀片(音乐)。如此霸王条款引起了唱片界的不满。譬如,好莱坞一直抵制苹果在iPod和iPhone上播放电影的想法。目前,苹果卖出的5200万部电视剧和电影相当于每部iPod下载的视频还不到两个。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iPhone上,苹果采取iTunes与手机捆绑的形势销售,若没有iTunes音乐商店的收入,也会影响到iPhone的整体利润。
  四、华彩的供应链管控
  针对苹果供应链管控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从集团管控的角度,结合苹果作为供应链“链主”的角色,谈谈大企业集团如何进行供应链管控。
  华彩认为,供应链管控是大企业集团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和集团公司管控、总部及分、子公司管控一道组成了集团管控体系。和集团管控类似,供应链的管控也是一种结构行为,是一种组织智商的表现形式,必须在结构层次下进行操作。多层次供应链的管理一定要“管理+控制”,只有双管齐下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操作风险,提升整体运作效能。
  1、通过三大层次进行供应链战略分析
  供应链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种,是企业诉诸纵向联盟以增强竞争力的方式。多层次供应链管理战略分析模型是企业制定和实施供应链管理战略的一个分析框架。供应链管理的战略实施需要企业在把握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分析企业之间的横向及纵向关系。
  横向关系及供应链上某一环节同类企业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将从战略杠杆的角度对此关系进行分析。通过战略杠杆分析,企业可以知晓自己的横向生存空间,在同竞争对手比较的同时发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进而判断自身在供应链某一环节的竞争中所处的地位。横向处于不利地位的企业更有能力诉诸纵向供应链寻求战略资源,增强自身的横向竞争能力。
  内生能力即企业对自身核心竞争能力进行分析,确认企业边界的可能范围,寻求企业内部能力和外部环境的结合点,我们将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角度来对内生能力给予分析。内生能力的分析对企业供应链战略的制定是非常有益的,它有利于企业真正认清自身的实力和可利用的资源,以便更加准确地判断自身应该在供应链上处于一个什么样的位置,以便为将来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定位参考。
  纵向关系及供应链不同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纵向关系是供应链运作的基础,只有对所在供应链的上下游纵向关系的准确判断,企业才可能在结合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决定究竟应该在哪一环节、以何种方式、以何种程度切入某条供应链,并在日后的实际运作中如何整合上下游的资源。
  2、对战略联盟进行管控
  战略联盟是未来供应链组织发展模式的主流。为了成功实施供应链的战略联盟,企业实现下述四个转变。
  从交易到关系管理。传统的上下游企业关系是交易导向的,企业间缺少应有的信任,存在大量的短期行为。要变短期的、对立的、有限参与的交易管理形式的供需关系到长期的、双赢的、高度融合的关系管理形式的供需关系。
  从利润管理到盈利管理。传统的供应链管理缺乏系统的思想,眼光局限于企业内部,注重利润指标,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资产利用的效率。而盈余管理的思想更注重资产的使用效率,将资产集中在企业的核心能力,而将其他非核心的职能外包给联盟内的其他成员。
  从库存管理到信息管理。“虚拟库存”是供应链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核心思想就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实时共享实现快速反应以尽可能的降低库存,用信息库代替商品库存。在没有实现信息共享的前提下,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不可避免的出现“牛鞭效应”,需求逐级放大,整个供应链的库存成本很高。苹果在早期的库存管理就存在类似问题,至今依然有待改善。
  从产品管理到顾客管理。有很多传统企业由于过度关注产品而患了“营销近视症”,而现代供应链管理理论是以顾客为导向,需求驱动的供应链网。这种企业关注焦点的改变时供应链变革的根本。苹果公司的ipod、iphone,ipad所体现出的基于需求导向的务实产品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值得我国企业学习。
  3、供应链“链主”对参与者的管控
  苹果毒事件充分表明,作为供应链“链主”的苹果,对供应链参与者联建科技的通管控存在缺陷。一方面充分压低成本,另一方面又期待供应商遵守社会责任,结果往往是追求成本而牺牲社会责任。这是典型的“胡萝卜+大棒”的管控方式。而且,苹果给的“胡萝卜”还越来越小,所以“大棒”的威力也越来越弱了。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传统的较为单一的供应链链条中,“链主”企业对参与者的管控是较容易实现的,仅靠“胡萝卜+大棒”就可以取得较好的管控效果。但如今,供应链的组织结构早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经从较为单一的链条型结构发展成了复杂的网状结构。而处于某张供应链网上的所有企业,其彼此间的关系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和微妙,在这里,不再存在绝对的“链主”,充其量只可能存在某段链条上的局部“链主”。这无疑给“链主”型企业对相关参与者的管控带来了无限的复杂性。
  供应链“链主”企业应该抛弃以往单纯凭实力对参与者进行管控的“硬”手段,转而利用更加“软”性化的方法,如主动构建并优化战略联盟各主体之间的信用互动机制、通过有效激励和信息共享等手段弱化道德风险,等等。
  五、结论
  集团化企业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和上下游相关企业形成密不透风的供应链联盟,并在这个联盟中形成自身独特的核心竞争优势,将自身的功能内化于联盟之中,同时在联盟整体价值实现的同时最大程度上获取自身的利益。苹果的供应链实现了苹果自身短期价值最大化,但并没有实现联盟整体长远价值最大化,最终损害的还是苹果的长远利益。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跻身世界500强,中国企业的集团化发展将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供应链管理也将成为集团型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苹果等世界知名企业既为我们树立了成功的榜样,也为我们暴露了存在的问题,这两方面都值得我国企业学习。本人也衷心的祝愿我国的大企业集团能够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树立全球标杆,并在这一领域为企业的健康成长贡献绵薄之力(华彩咨询;4006969110;mars.bay@china-co.co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供应链管控 企业集团 供应链 毒苹果 大企业 iphone 供应链管理 咨询集团 代工厂 毒苹果

沙发
fin-qq 发表于 2014-8-2 07:47: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欢迎坛友多多交流企业或产业战略的案例.不论战略是成功或失败,不论是自己亲身体验的或是阅读文章得知的更或者是自己所设置的战略成果. 皆可跟大家分享.战略大至公司. 小至部门或生产线…,皆有其阶段性、目标性。

分享个案开头,请先简单说明个案中的企业与个案发生的时间.及与个案发生相关的时空背景.无论海内外企业皆可分享. 若为转载.则请注明文章出处. 若为原创.请注明原创.将依楼主的文笔.回馈10-35元不等论坛币奬励金.

一周内回复分享三个个案(含以上)者. 将额外再奖励50元论坛币.
分享的个案,被选为精华帖者.该帖额外再奖励100元论坛币.

活动期限:即日起至2014/8/10日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4 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