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月贸易逆差扩大至531亿美元,高于480亿美元的预期。贸易逆差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出口的下滑。折算到2005年不变价,实际出口下降3.3%,从商品类别来看,食品饮料、工业制品和资本品都有所下滑,汽车出口上升0.4%。实际进口下降0.2%,原油进口下降4.3%,进口成本由每桶108.7下降至106美元,反映了前期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的影响。贸易逆差的超预期扩大进一步降低了净出口对美国第二季度GDP的贡献程度,预计Q2的GDP会向下修正。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为267亿美元。有意思的是,从中国海关口径统计的对美贸易顺差为191亿美元。这里固然有统计口径不同的原因,但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部分出口是采取转口贸易方式通过香港实现的,所以中国海关口径统计的对美贸易顺差会较小。
美国贸易逆差的对市场的直接影响较小,只可能通过GDP数据间接影响股市和债市。从理论上讲,贸易余额对美元汇率会有最大的影响,但是在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的时代,这种理论上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但是人为的汇率扭曲在长期必然会被纠正:在美元不具备全球货币的情况下,美国经济的疲弱会导致美元的贬值,进而刺激出口减少进口,促进经济的回复;在美元被人为安排成国际通用货币和避险资产的情况下,美元经济疲弱的情况下,进出口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居民面对廉价的进口商品继续消费,ZF只能依靠财政货币政策来缓解经济的疲弱,这类政策最终或通过债务问题或是通货膨胀导致美元的贬值,现在既是这个过程的前半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