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古之士大夫
1909 32

[充实挑战] 成长靠老板,强大靠团队 ——发挥团队力量,共创企业辉煌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1.2396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54 点
帖子
82
精华
0
在线时间
56 小时
注册时间
2023-8-9
最后登录
2024-6-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成长靠老板,强大靠团队

——发挥团队力量,共创企业辉煌

一天,某开发工程师加班到凌晨二点,看到公司老板还在工作,非常敬佩老板的辛勤付出。此公司能发展到高峰时超七八百人的规模,完全是靠老板的呕心沥血,卓越奉献,勤勤恳恳。

公司发展到现在,感觉进入了瓶颈期,前进一步千难万难,后退一步很容易。公司花费二百万导入“五星利润项目”无疾而终;公司的“模块化”战略一直在空中飘,喊了几年也执行不了;花费开发工程师无数心血的公司产品命名法则又回到原点。公司开发了近千个产品,但精品不多。只有老板重视的,大家才重视,老板看不到的,就没有什么人重视。22年年底,开发工程师轮流支援产线,每一次上去,都是去返工。

圣人云,吾日三省吾身。企业也应不断自省本身,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他山之石可以击玉,但不学习自己,不量体裁衣,往往是南橘北枳。学习苹果、华为,更应学习他们重视研发与对品质完美追求的精神,再寻找适合自己发展的黄金法则。如果仅学他们的做法,往往是邯郸学步。

公司倡导的“模块化”战略,他们的产品,多是一些简单的产品,几个集成电路组成。每一个集成电路都有规格书,这本身就是一个模块。让开发工程师另做一个模块,就是做重复的工作。主控集成电路有很多相同功能的输入输出口,为了走线的完美,应当不断变换相应的输入输出口适配不同的电路板,才能让品质更完美。就算公司强制要求做出一些模块来,开发工程师在使用时,更相信集成电路规格书。水无常势,兵无常形。更应根据每一个产品的不同,挖掘此产品的最佳潜能。把产品做成精品化、标杆化,后续同类产品以此产品为模块。

公司要求从原理图导出物料清单,这个功能是很好。但却不适合公司现阶段的发展。从原理图导出物料清单,适合那些开发什么产品就卖什么产品,产品种类不多的公司。但此公司是客户要什么产品,才开发什么产品。客户对公司的要求就是快,更快。从原理图导物料清单,做好一个原理图,最少要二三天,复杂的产品可能要五六天。而公司一个样品都是十天左右,快的一星期。大货订单往往就是从开发到交货就是一个月,哪有时间去做一个完美的原理图。花了无数心血做一个完美的电路图,连修理都很少用。公司为此花费五十多万升级的物料管理系统,没有开发工程师执行。

曾国藩能成为一代名臣,离不开他的幕僚团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团队的强大,得靠领头人挖掘团队的最大潜能,让每一个人最大地发挥才能。老板再强,也不算强,只有老板把每个人都变强,才算强。公司要实施一政策时,应先充分调研,并让更多同仁参与进来。任何政策只有适合公司发展,大家没有什么异议才正式实施。不要搞一些平地响惊雷式政策,强制实施,搞得往往实施不了,浪费公司资源。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只有符合公司实际的政策才是好的政策。多年来,公司动不动就学华为、苹果;外面流行什么理念,老板就想导入。不少政策实施一半就实施不了,不仅浪费资源,更伤了员工对公司的信任,让公司的执行力不强。就是因为公司没倾听下属的声音与意见。企业不只是老板的企业,员工也想企业更加强大,并愿意为之不懈努力,把企业变为大家共同努力的平台。

公司成立近二十年,一个个技术大牛离开,现在没有什么技术大牛。说公司不重视人才吗?校招上百个大学生,花费公司不少财力,却没有留下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才。企业成立多年,已经过了资金原始积累期。发挥团队力量,省每一个可省之钱,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开发工程师流动频繁,开发部更像一个培训班。

公司发展到今天,穷尽了老板的精力与心血。是时候让企业换一种活法了,尽一切所能,发挥团队的力量,减轻一下老板的负担,让老板也能轻松一点。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不要让老板担太多的重担,让花甲之年的老人,像青年人一样冲锋陷阵,事事都要老板拍板,是下属们做得不好。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吾日三省吾身 开发工程师 可持续发展 集成电路 公司发展

沙发
古之士大夫 发表于 2023-10-9 09:55: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企业强大的黄金法则
                                                 ——品质为本,把研发与生产做到极致
    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九十年代,投资超8亿港币,占地20多万平方米的电子工业城,员工超万人,连续三年全国彩电出口第一。当时,员工都以进此公司为荣。
    公司对品质要求不是很严,一条彩电主板生产线就有四五个修理,不良品都是以修好为主,靠产线品管测试把关,不是批量性问题,没有人反馈给研发,坚信品质是生产出来的,没有什么人愿意从源头上控制,从研发上预防减少品质问题的发生。
    公司后来代工著名品牌电视,同样是电视主板,从电路主板元件插件到主板性能测试,一条产线三十多个员工,每小时产量近四百台。公司做自有品牌电视主板,从主板元件插件到主板性能测试,三楼车间的人工插件线、环形锡炉、主板执锡线,二楼车间主板加工与测试的生产线,员工人数近百人,每时产量不到二百台。主板插好元件后,靠人工搬到锡炉上上锡、剪元件脚,再人工转到执锡线上执锡,检查连焊、假焊、少锡等现象,最后转另一个车间对主板组装与测试。
   代工著名品牌电视,按他们的要求改装生产线,主板插件为坐着作业,插好元器件后,自动传送过波峰焊,对主板元件上锡。过好锡炉后,自动传送到执锡位。从执锡到最后测试,员工都是站立作业,员工站皮带拉两边,同排二个工位做同样的工作,最后测试工位是四到五个测试员做同样的工作。产线产品飞速下拉,但又有条不紊,看不到堆机的现象。产线质量要求很严,总质量低于99%,他们住厂工作人员就会要求停拉整改。一条产线只有一个修理,有时一个修理负责二条产线的不良品维修。
    对比他们的电视主板,与公司自己设计的电视主板,他们的主板中间会有一条黑色丝印的过炉线,过锡炉时,通过两边的锡炉抓手固定主板,加上中间的支撑杆,让主板每个点都受力均匀,减少连焊、假焊、少锡等现象。主板多是同样的宽度,长度可以不同,产线调试好的,很少变动。公司自己的电视主板过炉是用夹具四面固定,电路板上有高压包、变压器类重量重的元件,加之主板较大,受力不均,上锡后,连焊、假焊现象较多。产品宽度不一,每换一次产品,都得花不少时间转线,有时一天要转几次线。
   他们的电视主板从人工插件到测试,一气呵成,除了测试工位,其他工位多是在拉上作业,少了许多拿放机动作。生产自有电视主板,二个车间,多道搬运工序,许多不良品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主板组装时,产线是一个个工作台面摆在皮带拉的两边,员工得转身从拉上拿机放在工作台面上加工,加工好后,再转身放入皮带拉。不仅多了拿放机动作,只要一个工位忙不过来,整条产线就到处堆机。电子产品,最怕的就是堆机,不仅容易造成不良品,更易产生质量隐患。
    对比他们的电视主板与公司自己的电视主板,他们的电视主板把研发与生产做到极致,每一个元件的摆放与焊点的设计,让人找不出缺点。真正做到了品质是研发出来的,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完美的考虑。
    公司多年代工著名品牌显示器与电视机,但却没有学习他们的研发与生产,没有用他们标准来改善自己与提高自己。现在,在网上查此公司,公司状态显示续存,人数为50人。

     笔者:谭树如,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使用道具

藤椅
lumenxiaoyue001 发表于 2023-10-10 22:44: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早期企业发展靠老板个人,进入扩张期就需要团队了

使用道具

板凳
古之士大夫 发表于 2023-10-16 08:58: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品质,企业生存的根本
    某几十人的小企业,生产蓝牙音箱与声霸类产品。公司的员工不够排一条完整的产线,生产时,先做半成品,半成品做好的,再做成品再包装。每一种产品最少要分二次,有时要三四次,才能包装。
    公司不怎么重视品质,生产员工,只有二三十人,修理就有二个。每当生产半成品或成品时,一箱箱的不良品堆到修理工位,不良率达一二成。不良品以修好为主,产线质量以品管测试为主,没有人从源头上管控品质。
    电路板经常要手焊电解电容类元件,焊过元件的电路板直接组装半成品,极少做测试电路板的支具。电路板不良,明明直接修电路板最简单,但要到半成品或成品才能测试出来,修理半成品与成品时,要拆壳,还得重新组装。有时,一台机要反复拆装几次壳。
    设计工艺复杂,别的公司,板与板之间联接都是通过排线,组装时,直接把排线插在排座上。此公司的板与板之间直接用导线焊死,组装不方便,维修不方便。就为了省一点排针与排母的钱,在这人工费高昂的年代,真有一点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加工的地方太多,生产声霸产品,前后有五六个地方要加工,本是改模就能搞定的地方,这里要削一下,那里要刮一下。客户验货员抽测,经常要返工,极少有一次通过。几年后,在几大招聘网查此公司,查不到任何此公司的信息。
某学习机公司,公司开始时也只有几十人。老板特别重视品质,每开发一款产品,都会找各相关人员一起评审,产品不仅要各项指标、各个功能测试合格,更要相关人员找不出缺陷以后,才能试产量产。力争在源头上管控品质,力争做到品质是开发出来的。
    公司一开始就导入精益生产模式,记件作业,员工多劳多得。每一条拉不到15人,员工左手拿机,右手放机,产品在一个个工作台面上流动,站立式作业。工艺工程师计算工时,要求精确到秒,每一个员工要做多道工序。站着作业虽然累,但员工工资也高,不加班能拿到加班的工资。
    公司刚开始,资金不够雄厚,先是租一间民房,让职员跟老板同吃,后自建食堂,全员跟老板同吃。现在,在超市都能看到此公司的产品,在电视台也能看到此公司的广告。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使用道具

报纸
jack-jian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3-10-16 10:07: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发挥团队力量

使用道具

地板
jack-jian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3-10-16 10:07: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发挥团队力量

使用道具

7
jack-jian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3-10-16 10:08: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发挥团队力量

使用道具

8
古之士大夫 发表于 2023-10-17 17:17: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精益生产,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某生产医疗产品的公司,生产一台血压计,要经历二个车间,四条产线,上百个员工之手。此公司还只是组装成品,主电路板的贴片与插件都是外发别的公司完成。每个员工,多是只做一种动作,一个动作的时间6秒左右,拿放机2秒,加之等待,瓶颈工位。公司员工其实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创造价值。站在拉上观察,有三四分之一的员工,处在等待中,忙的忙死,闲得闲死。
    不够重视品质,不良品较多。实际才一条拉生产,就有一个售后维修部门。不良品多是修理了事,没做到从源头上去控制。特别是售后那么多不良品,只是修理了事。没有做到品质是管控出来,品质是研发出来的。落后的生产模式影响品质,品质不良又影响生产,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某无绳电话生产公司,以前也是此公司样的生产模式,导入“现场改善”推广精益生产,由原来一条拉100多个人,改为一条拉15-18个人,把原来的皮带拉改为U形工作台面拉,员工由原来只做一个动作,增加到做20多个动作。产量由原来的单人每时1-2台,增加到每人每时5-6台,质量更好,提升超4个百分点。
    某做手机半成品的代工公司,以前一条生产线30-40个人,后导入“精益生产模式”,由员工只做一个动作,改为一个员工把整个手机半成品组装完,改善后一条手机产线不到20个人,产量一样,质量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二个公司,都是把原来的坐着作业,改为站立作业。
此医疗公司到处都是堆机,电子产品,特别是PCB板和半成品,最怕的就是堆机。堆机,拉扯会严重影响品质。公司就一条医疗产品生产线,就有二个产线修理,加二个售后修理,公司不良产品更多是修出来的。电子产品最怕维修,因为往往修好这里,又会影响那里,客诉不良品最高比例的就是曾经维修过的产品。
    针对此公司的生产模式,建议改善方案如下:导入精益生产模式,把原来的一个员工只作一个动作,改为做一二十个动作。一个工位的节拍时间由原来的10秒,改为40秒。把流水线式皮带拉,改为工作台面,工作台面U形排拉。左手拿机,右手放加工好的机。由坐着作业,改为站立作业。做到拉头下PCB板,拉尾包装成品,一体化式作业。
这样拉上不少的壳花外观不良品就立马消失,没有堆机,就减少很多生产过程中造成的不良品。一个员工只作一个动作,跟做三四个动作,时间相差不大,减少拿放机动作。精益生产,不是加强劳动强度,而是减少浪费。动作增多,就好均衡时间,让员工同一个节拍工作,就能为公司创造共震的力量。
   医疗产品,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订单小,批量杂。小拉式的精益生产,最适合做医疗产品。特别是一些医疗美容产品,都是一些利润高,订单小的产品,此公司现在这种生产模式,很难适合接这样的订单。以前,那个无绳电话生产公司低于1万的订单都不敢接,现在100台的订单都敢接。订单大,就多条拉生产,订单小,就一条拉生产,机动灵活,工作台面一拼,就是一条拉,转拉也快。
此公司是一个中等规模的企业。公司完全有能力也有条件去推广精益生产。员工稳定,公司的业务也做得很好,产品定位也好,此公司完全可以把自己做成一个强大的企业。
   大企业能做强做大,就是因为力争每一个方面都做到尽善尽美,并不断改善自己,提高自己。企业就是一个木桶,只要存在短板,财富就会从短板上流出。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使用道具

9
古之士大夫 发表于 2023-10-24 09:37: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产品标准化,质量更好,成本更低
                                                                     ——告别单打独斗,发挥团队战斗力
    某公司,一大货电路主板与另一大货电路主板同样的方案,相近的电路,同样的功能,一个比另一个主板大三分之一。一款声霸产品的功放集成电路有静音脚,但外挂一个静音电路和消关机P声音电路。改一下软件就可以省了这二个电路共28个电子元件。22年8月份,此公司返工一大货订单,蓝牙集成电路有定时关机功能,却外挂一个定时关机电路。25个电阻、电容、三极管等物料完全是多余的。还因为一个电阻值设计问题,造成这次返工。省钱就是赚钱,只要用心,此公司不少产品还有改善优化的空间。
有的大货产品,上百个空焊盘,不仅浪费板材,每个空焊盘都会上锡,锡膏是贵重物料。魔鬼藏在细节中,开发工程师更多是追求完成工作任务,没有追求把细节做得更加完美,成本更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某开发工程师,主动优化一个大货产品,经采购估价,PCB板成本降低25%左右,出过多批大货订单,但公司没有任何表示。
    如果能推行产品标准化,产品质量能更上一层楼。条条大道通罗马,但一定有一条最佳的黄金大道。只要用心,每一个产品都能找到他的黄金法则:成本最低,性能最好。产品标准化,是找到产品黄金法则的最好办法。
    产品标准化,就是电路做到恰到好处,工艺越简单越好。一件完美的产品,就是一件艺术品,经得起各个部门的检阅,经得起每个人的评审,任何人都挑不出刺来,个个都叫好。
    开发出新产品后,不仅开发部评审电路图与电路板文件,还请相关部门评审电路板图片、拼板图片、组装图片、成品图片、物料清单等。借取不同的眼光,找出产品的不足。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队的力量才是无穷的。建立产品档案,评审报告上传服务器归档保存。
为了防止产品评审形式化,每一个参与评审的人都要写出评审意见。同级工程师和不同部门,提出的意见,在保证品质的基础上,能降低一定成本的,并被公司采用后,给与一定奖励。
    此公司现在的产品制度是开发工程师说了算,只要QA测试不出问题,能过老板的物料清单审核。没有人重视能不能再降一点成本,有没有质量隐患,工艺是不是最优。等于是公司把自己的命运押在某一个点上。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个人的视角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他的盲点。公司把自己的命运押在一个人身上,他的缺点也成了公司的缺点。加之此公司,开发工程师流动大,人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开发工程师学习的代价,成了公司的代价。
    导入产品评审制度,就是要做到产品质量以预防为主。有的质量隐患自己发现不了,意识不到,但换一个人,换一个角度,就一眼能发现。评审几张图片,费时很少。但却能减少问题的发生,降低质量隐患,更能降低成本。少返工一次,所费时间,足够评审公司所有产品。团队的参与,付出很少,收获巨大,做到产品品质是开发出来的。也因为有无数眼睛盯着,开发工程师,会更用心开发产品。评审产品,也是给大家一个相互学生的机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升团队凝聚力、战斗力,以团队的力量,减少问题的发生。
    产品标准化很好实施,因为每个开发工程师都必须开发产品。公司只要请相关部门,挑挑刺,把把关。如果时间充足,力争把产品做成标杆化、精品化。告别单打独斗,发挥团队的战斗力克服个人缺陷。优质产品靠的就是用心呵护,全员参与。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使用道具

10
古之士大夫 发表于 2023-10-30 08:45: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省每个可省的钱 宝钢用在刀刃上
    某初创医疗公司,老板很有钱,开几百万的跑车。公司宿舍配的是席梦思床,但员工买床套的不多,一般是垫一个单被。有的把保护胶套撕掉,直接睡在席梦思床上,汗水也会流入席梦思床里。企业要做高端,配席梦思床,那就得施行酒店公寓式管理,配床套,配清洁工。不然,席梦思床就会有一股很大的气味,没有员工,会接受上一个员工皮肤直接长期接触过的席梦思床。
    公司动不动就聚餐,小范围一星期一次,全公司一月一次。庆功宴,是取得成果后再把酒言欢,举杯同庆,但一个新创公司,还没有取得任何成绩,聚餐更多是为了在一起大吃一顿。真有一点不把老板的钱当钱看,几年后,在几大招聘网查不到此公司任何的信息。
某音响电子公司,最强大的时候,公司有七八百人,产品高达近千种,一度还准备上市。老板坐的车,没有一般职员的好。老板经常工作到凌晨,第二天八九点又照常赶到公司上班。
   一般的公司,开发部是最属重视的部门。但此公司,老板是搞开发的出身,可能是同行相轻,此公司的开发部,是被批斗最多的部门。公司群,动不动就是批开发部的声音。开发工程师流动最频繁,五年,开发部走了五个经理,一个总监。把一个开发部搞得象培训班一样,不断为别的公司培养人才。
   说公司不重视人才吗?公司校招了上百个大学生,但没有留下一个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说重视人才吗?开发部助理工程师,绝少能升为工程师,升了也不给加工资。公司产品繁多,但精品稀少。23年,开发部由原来的四十多个人,减少到十来个人。公司总人数,也减少到二百多人。
   说公司没钱吗?公司投资二百多万,导入《五星利润项目》,无疾而终。在经济紧张的情况下,22年底投资五十多万,更换公司的物料管理系统。新系统是很好用,要求的从电路图导出物料清单入新物料管理系统,却没有开发工程师执行。
   公司对新技术、新设备很舍得花钱。投资几十万买的开发用小贴片机和小回流焊炉,没用几次,就堆在一边吃灰。投资的谷歌测试实验室,从来就没有用过,三年后,不得不拆去。建了个近百平的静音室,长期闲置,在深圳这个寸土寸金的地方,每年房租都不少。公司本来就有一个十多平的测试频响用静音房,再建一个不知做何用的超大静音房,钱多得烧包。
    对员工加点工资,那就象割心头肉一样。一个近二十年的企业,还一天到晚给员工画大饼。工程师升为主管或经理,却不给加工资。宁可招一个对公司技术一点都不懂的做总监,却不愿升一个技术大牛经理做总监。
   省钱就是赚钱,但该花的也要舍得花,财散人聚。企业,就得省每个可省的钱,宝钢用在刀刃上,在企业创造利润的同时,让员工也要有奔头。

笔者:谭树如 电话:18024383163 QQ:877538663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