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星博士
971 1

中国留学生眼中的日本:难接受日本男尊女卑 [推广有奖]

大师

6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1337803 个
通用积分
10.5327
学术水平
169 点
热心指数
275 点
信用等级
145 点
经验
91896 点
帖子
6033
精华
1
在线时间
13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3-28
最后登录
2018-8-1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经济网

是富士山脚下缤纷的樱花、清淡讲究的日本料理?还是惨不忍睹的历史照片、面目狰狞的“日本鬼子”?是技术先进的电子产品?迅猛发展的动漫产业?还是靖国神社的拜鬼政客、丑化中国的日本媒体?是性格刻板的日本国民、质量精良的丰田汽车?还是中国船长被抓事件?不时引起纷争的“保钓事件”……

   

日本真的那么美好么?日本人真的那么可恶么?在日本人眼里,我们中国和中国人又是什么形象?你喜欢日本,日本人同样喜欢你们么?你讨厌日本,日本是否也一样讨厌你?带着一连串的疑问,1989年出生的我,3年前踏上了日本国土,以一个留学(微博)生的身份和视角近察日本,远观祖国,每一天都实实在在地感受着文化的差异和观念的冲突,深切而具体地体会中日间彼此理解和交流的不足。

   

前不久受老师的委托,我来到名古屋市的东海学园大学,在“多文化理解中国”课上,以中国留学生的身份向日本同龄人进行30分钟的主题演讲,意在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一谈在日本感受到的文化差异,客观介绍自己的祖国,坦诚面对关于中国的不同看法。

   

为使发言更有针对性,事前我特意请教了负责这门课的松尾老师。她把一大叠材料拿到我面前,说:“这是开讲前对学生们做的问卷调查,坦率地说读起来可能令人不太愉快,但我想你一定愿意参考一下”。那是一份针对日本学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外国人印象的调查。我重点看了有关中国的部分,读起来确实让人愉快不起来。问卷上,日本学生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印象绝大多数都很负面:“环境脏,水和食物好像都有毒”、“假冒伪劣商品和盗版的国度”、“Made in China便宜没好货”、“中国人没有礼貌,说话太冲没分寸”、“大众没有公德心、秩序混乱”、“中国人反日,仇视日本人”……只有少数几张问卷对中国作出正面评价,诸如“实际接触后发现中国人其实很有人情味”、“身边的中国朋友对自己很热情”、“中国同龄人勤奋好学、心态积极乐观”等。仔细研究问卷发现,绝大部分对中国持负面印象的日本人,都没有来过中国或实际与中国人接触的经历,而主要是通过日本媒体了解中国;而对中国印象相对较好的日本人,或多或少有过访华、留学或与身边中国朋友交往的经历。这让我感到,直接而具体的交往,可能是消解彼此误会、增进双方理解的最重要渠道和最有效方式。

   

笔者来日3年,对日本媒体对华报道的偏激深有体会。他们虽然标榜“客观公正”,却常常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断章取义。以电视媒体为例,除著名的NHK外,日本还有多家民营电视台,主要依靠广告收入维持生存。这决定了他们无论是制作节目,还是选取报道角度,都以追求高收视率为最终目标。换句话说,就是不管内容本身是否客观公正、导向是否正确,只要抢眼球就好。加上中日两国间原本就存在的深刻误解和特殊的民族感情,使日本媒体对于中国的负面报道更是毫不留情,越是脏乱差的落后景象,或是让人瞠目结舌不可理喻的咄咄怪事,越会在第一时间被日本媒体捕捉,无限放大,配上夸张的音效、添油加醋的解说,黄金时间在全国滚动播出,日本民众就会在餐桌上边嚼着秋刀鱼边瞪圆眼睛啧啧称叹:“我的妈呀,原来中国就是这么个样子!”久而久之,没有亲身接触、直接了解真实中国的普通日本人,焉有不对中国产生恶感的道理。这使我不禁感慨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和民众的盲从无知。我很清楚,日本媒体的立场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在一个早上改变。我所忧虑的是,当人们长期被媒体裹胁,对其宣扬的观点和信息笃信不移,心中形成根深蒂固的成见之后,恐怕连辨别事实真伪的兴趣都会消减,以至最后丧失独立判断的能力。改变这种状况有赖于亲身体验、独立判断,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行动去努力,而不是满足于媒体的片面报道,自愿成为媒体的奴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留学生 中国留学 男尊女卑 留学生 中国经济网 日本 中国留学生

来自人大经济论坛经管教学案例库的惊喜:

收录 10000 多条经管教学案例,最丰富、最全面的经管案例库!

将课堂知识与实践相联系,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的理解;

使用本案例库,实现由传统教学向案例式教学的转变,实现整体教学水平的跨越!

联系电话:13661292478
沙发
研煎生 发表于 2012-2-7 16:57:4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只能说中轻一些。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