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spie
7980 10

人民大学05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说史试题之三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博士生

8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312 个
通用积分
4.2174
学术水平
3 点
热心指数
7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309 点
帖子
390
精华
0
在线时间
26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22
最后登录
2024-1-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三、叙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题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学说史 入学考试 人民大学 考试经济 经济学说 大学 经济学说 博士生 入学考试 史试题

沙发
霜岳 发表于 2005-3-24 23: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郁闷啊!这个题目简直是太郁闷了!我当时就傻眼了!
What has always made the state a hell on earth has been precisely that man has tried to make it his heaven.

使用道具

藤椅
wjj1234567 发表于 2005-3-27 22:0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变态了!!!!!

使用道具

板凳
nemo_zhu 发表于 2005-3-29 11: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令人惊讶

使用道具

报纸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5-3-29 11: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倒是觉得这个题目很好啊。“新经济政策”的原因,实施效果以及后来的演变,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何去何从很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地板
cspie 发表于 2005-4-13 15: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看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结合西欧工人运动的实际进行了原创性的理论思维和行动纲领的建构与检验。列宁则以非凡的领悟能力,不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具体理论论述,在深刻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理论论述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创造性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成功地在社会历史条件迥异于西欧的俄国举行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后的俄国,首先需要回答的重大问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在一段时间里,苏维埃俄国曾试图实行没有商品货币关系、平均分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但后来列宁从实践中认识到,“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的做法脱离了实际,“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于是列宁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恢复和发展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

   一、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反映了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政策背景简述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维埃政权在经济已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在粉碎剥削阶级的叛乱和外国武装干涉的严酷战争中,采取的应急措施和非常政策。主要措施有: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这些措施的推行,使苏维埃控制了全部经济,取消了商品生产,运用法令调节社会生产,并对产品特别是无代价搜集的粮食进行平均分配。这实际上是带有共产主义色彩的军事统制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它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了红军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从这个历史作用来讲,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种功劳。但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触犯了农民阶级的切身利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无产阶级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正确途径。

   2.新经济政策。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放弃了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1921年制定了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新”经济政策的核心是恢复、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新经济政策的四个要点无不与商品经济相联系。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由农民支配的粮食除口粮外,立即变成商品涌入市场。工业方面,允许资本家经营中小企业等,体现了商品经济多种经营的形式和利用利润刺激生产的原则。允许自由贸易,疏通了商品流通的渠道。而实行按劳分配(工资级别制)更是劳动力商品价值的反映。在新经济政策的具体措施中,从实施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来看,重点是固定粮食税。而自由贸易则是新经济政策的重要杠杆。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列宁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即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二、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是列宁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向俄国社会现实基础落实的过程。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价值观创造性地运用关于俄国实践的产物,它的实施,使苏维埃政权迅速摆脱了危机,同时开启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

   十月革命爆发后,列宁和俄共(布)直接面对一个重大问题: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能不能建立社会主义?如何建?在获得和保卫新生国家政权的过程中,列宁最初试图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计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通过“战时共产主义”的具体做法,构建新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发展社会生产力。“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现实层面上是作为列宁和党克服眼前困难的应急措施实行的,同时,这些措施也反映了列宁和党内许多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反映了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然而,在十月革命后俄国,在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基础上,按照马克思、恩格斯设定的“科学社会主义”蓝图,构建取消商品流通,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只能是对人民群众实际利益的野蛮剥夺,必然引起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现实的挫折,使列宁很快地意识到,在俄国生搬硬套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是教条主义的典型表现。

   正视俄国经济文化落后、小农占绝对优势这一基本国情,列宁提出迂回道路,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采取有利于小农经济发展的政策,采取鼓励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和国家资主义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把建设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任务,强调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只是改变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法和形式,并没有改变工人国家的实质,也没有放弃社会主义目标,因而不是什么“蜕化”,只要国家政权和经济命脉牢固地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国家资本主义受到严格的限制和规定,社会主义取得最终胜利是必定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在于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需要,巩固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不仅极富创意地回答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生问题,而且还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手段、方式和方法,开启了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

  

使用道具

7
alisandy 发表于 2005-4-18 09: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复:(cspie)人民大学05年博士生入学考试经济学说史...

为什么跌眼镜?这不算经济思想吗?

使用道具

8
cspie 发表于 2005-4-19 08: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任何一经济学说史教学大纲都未发现这方面的内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27 10:01:40编辑过]

使用道具

9
cspie 发表于 2005-4-22 07: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 经济学说史 》课程简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231111 中文名称:经济学说史 英文名称: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 授课专业:经济学 学时:60 学分:3 实验课时: 上机课时: 预修课程: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课程内容:“经济学说史”是商学院经济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经济学说史”是研究各个时代主要经济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学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经济流派的主要观点,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历史局限性,从而掌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在学习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主要经济流派代表人物的原著,加深对主要经济流派主要观点的理解,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 《经济学说史》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经济学 学时数:54 学分数:3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商学院经济学本科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经济学说史》是研究各个时代主要经济思想流派的形成、发展过程的学说。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主要经济流派的主要观点,当时的历史背景,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及历史局限性,从而掌握经济理论发展的历史渊源。在学习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学习主要经济流派代表人物的原著,加深对主要经济流派主要观点的理解,为深入学习和研究经济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重商主义经济思想 (3课时) 《经济学说史》从资产阶级最初的经济学说——重商主义讲起。首先,让学生了解重商主义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介绍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其次,介绍重商主义发展的两个历史阶段,让学生了解早期与晚期重商主义的异同;第三,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重商主义的主要经济思想,并了解重商主义在英国和法国实践的效果和意义。 第二章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4课时) 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的经济学说。首先,通过介绍17世纪英国和17世纪末18世纪初法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让学生了解古典政治经济学为什么会取代重商主义成为当时的主流经济学;其次,指导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威廉﹒配弟的经济理论、布阿吉尔贝尔的经济理论和坎蒂隆的经济理论,了解这三位经济学家在经济学上的贡献和局限性。 第三章 重农学派(3课时) 重农学派最早系统地研究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首先,通过介绍18世纪中叶法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让学生了解重农学派为什么在法国产生,理解重农主义的基本特征;其次,指导学生重点理解和掌握魁奈的经济学说,尤其要理解和掌握他的“纯产品”理论和《经济表》在经济学上的贡献和局限性,本章的难点是怎样看懂《经济表》;第三,要理解和掌握杜尔哥是如何发展重农主义的。 第四章 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5课时) 本章是《经济学说史》的重点内容。首先,通过介绍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叶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让学生了解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介绍亚当﹒斯密的代表作《国富论》,理解《国富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理解亚当﹒斯密的社会观和方法论;第三,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要掌握亚当﹒斯密的经济理论,重点在于掌握他的价值理论,三个阶级和三种收入理论、资本理论和再生产理论。掌握亚当﹒斯密的价值理论,有助于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渊源,而了解其价值理论的二重规定,也可了解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渊源。 第五章 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5课时) 本章是《经济学说史》的重点内容。首先,通过介绍19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让学生了解大卫﹒李嘉图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理解大卫﹒李嘉图的社会观和方法论;第三,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经济理论,以分配论为中心,而用价值论贯穿其全部理论体系,因此,应重点掌握这两种理论。掌握大卫﹒李嘉图的价值理论,有助于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渊源;第四,理解和掌握大卫﹒李嘉图价值理论的两大矛盾。 第六章 西斯蒙弟的经济理论(3课时) 西斯蒙弟既是法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又是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首先,要让学生了解西斯蒙弟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了解西斯蒙弟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对象与方法;第三,指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西斯蒙弟的经济理论。西斯蒙弟的经济理论主要是价值学说、再生产和经济危机理论,他的社会改革设想是建立宗法式的、小生产者组成的社会。 第七章 十九世纪上半期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5课时) 十九世纪上半期是多种学派并存、对抗的时期。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反古典政治经济学学说出现的历史背景;其次,理解和掌握马尔萨斯的经济学说;第三,理解和掌握萨伊的经济学说,介绍萨伊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概论》,了解《政治经济学概论》的基本思想和结构。由于萨伊是西方经济学的鼻祖,掌握萨伊的经济学说有助于了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渊源。第四,了解19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界的大论战,了解其他对抗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如节欲论,最后一小时论,服务论等。 第八章 德国历史学派(3课时) 直到19世纪30年代,德国还没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40年代才产生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德国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特点和研究方法;其次,理解和掌握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第三,了解旧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并理解和掌握旧历史学派的经济学说;第三,了解新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其代表人物,注意新旧历史学派的区别,并理解和掌握新历史学派的主要经济观点,了解其经济政策。 第九章 美国制度学派(3课时) 19世纪末以前,美国也没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学,19世纪末以后才产生了自己的政治经济学,制度学派是当时的两个主流学派之一。首先,让学生了解美国制度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研究方法,并了解新旧历史学派的区别;其次,理解和掌握旧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凡勃伦及其弟子的经济学说:凡勃伦传统和技术决定论;第三,理解和掌握新制度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加尔布雷思的“二元体系论”。 第十章 边际效用学派(5课时) 本章是《经济学说史》的重点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边际效用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了解“边际革命”;其次,理解和掌握边际效用论的理论基础——戈森定律;第三,理解奥地利学派的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说,重点掌握边际效用价值论并进行评价;第四,理解数理学派的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数理经济学派的经济学说;第五,理解和掌握边际效用学派在美国的代表克拉克的经济学说及研究方法。 第十一章 马歇尔的经济学说(5课时) 本章是《经济学说史》的重点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英国剑桥学派形成的历史背景;其次,介绍英国剑桥学派创始人马歇尔的著作《经济学原理》的基本结构、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第三,理解和掌握马歇尔的主要经济学说,重点掌握“均衡价格论”和“国民收入分配理论”,有助于了解现代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的思想渊源;第四,了解什么是“马歇尔冲突”。 第十二章 20世纪20-30年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3课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相继完成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资产阶级经济理论出现几个重大的突破和发展。首先,让学生了解20世纪20-30年代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理解和掌握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和罗宾逊的“不完全竞争”理论;第三,理解和掌握希克斯对均衡理论的发展;第四,理解和掌握现代货币数量论与威克塞尔的累积过程理论。 第十三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5课时) 本章是《经济学说史》的重点内容。首先,让学生了解凯恩斯经济学说产生的历史背景;其次,介绍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基本结构、基本内容;第三,理解和掌握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第四,理解凯恩斯的经济政策观点,并联系我国的经济现实进行评价。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读原著,作业,讨论,辅导,学生自学,期末考试等环节。通过约52个课时的课堂讲授,让学生了解每一种经济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人物的生平、著作、基本思想和研究方法,理解和掌握每一种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并联系我们所学的经济理论和现实,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渊源;通过读原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每一种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作业共安排三次,题量为2-3道论述题,安排在第四章、第九章、第十二章之后,既要学生从理论上概括已学过的内容,又要求联系现实阐述自己的观点;每一次作业之后安排1-2节课的讨论,在整个过程的讲授中,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观点都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交流和讨论;期末考试采取闭卷方式,题型多样化,总评成绩中,平时作业、学习态度及出勤占30%,闭卷考试占70%。 四、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 陈孟熙、郭建青,《经济学说史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6月; [2] 鲁友章 、李宗正 ,《经济学说史》(上册、下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3月; [3] 张培刚,《微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4] 厉以宁,《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 [5] 王东京、赵建军,《与官员谈经济学名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1月。

使用道具

10
cspie 发表于 2005-4-27 10: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列宁新经济政策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比较

    一、历史背景

    新经济政策

    1921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国内战争结束,列宁发现无法在短时期内进入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阶段,适用于国内战争时期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能再适用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更为重要的是,4年的帝国战争和3年的国内战争使俄国的物资消耗殆尽。农业和农民经济濒临破产,从而使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
战时共产主义的余粮收集制引起农民,工人的不满,甚至出现暴动的事件。工农联盟岌岌可危,国内的反动政党和国外的帝国主义武装又开始蠢蠢欲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形势下,以列宁为代表的苏维埃党中央委员会中的大多数认识到应采用粮食税政策,保证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有剩余的粮食去进行自由贸易。进而在工业部门中开始实行“租让制”和“租借制”,由此形成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改革开放

    十年文革,百业凋零。我们的国家的经济同样处在崩溃的边缘。农民在多次被割“资本主义尾巴”之后,接近赤贫的境地,城市职工在很低的消费水平上徘徊。
    同时由于受苏联影响,在建国后我们就关闭的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中苏关系破裂后,东欧各国家的大门又关闭了。因此我们又一次把自己与世界隔离。
    正是在这种内忧外困的形势下,1978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集体,在粉碎“四人帮”后,破乱反正,勇敢地冲破“两个凡是”的羁绊,施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开始了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革命。


    二、政策内容

    新经济政策

    1.实物粮食税额要比余粮收集制数额低,粮食税额必须在春耕前公布,并明确规定缴税期限,让农民心中有数。交纳完粮食税后的剩余粮食,完全留归农民的支配,农民可以进行自由贸易。
    2.把一些小企业发还给私人经营,以增加社会产品和物资财富的总数额。
    3.准备施行“租让制”和“租借制”,前者是把国家的厂矿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经营,后者是把一些中小企业租给本国资本家生产,国家获取税金和产品。(由于客观原因,这两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都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
    4.在经营管理方式上提倡经济核算。

    改革开放(由于我国改革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为方便与新经济政策比较,在此仅讨论经济体制改革内容)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人民公社制度的废除,极大地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之后于1984年开始了以城市为重点,以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的全面经济体制改革阶段。
    1979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后进一步开放东部沿海地区,形成带动中部,辐射全国的开放格局。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智力,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发展国际旅游业。

    三、启示与思考

    经济手段

    通过对列宁新经济政策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比较――历史背景,主要政策内容,我们可以发现历史总有它惊人的相似。似乎1921年的俄国在1978年的中国得到重现了。从更深一层的研究分析,我们发现列宁和邓小平,这两位伟人在当时同时抓住了俄国和中国的现实成因,从实际出发,果断地应用经济手段来处理解决现实的矛盾和问题,那就是商品经济。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我们会发现,商品,交换,市场并不是哪种意识形态所独有的,它是一种经济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一旦被强制性扼杀破坏,终究会遭受到来自经济规律的惩罚。
    两位伟人在各自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几乎相同的措施手段和方式方法,使经济规律恢复作用,使经济复苏,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只是受各自客观条件的限制,两位伟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来阐述论证各自的政策。
    列宁把新经济政策称之为“退却”,是向资本主义的退却,“我们不仅要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而且要退到由国家调节的商业和货币流通”,“在新的道路上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邓小平则直接从经济角度,一针见血地指出:商品经济不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不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要搞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这样为改革开放的顺利长期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


    思想突破

    两位伟人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突破自我,突破前人所不敢想和想不到的思想,果断实践,才拯救了各自处于危难的国家。
    有关社会主义社会的思想理论,人们头脑中往往自觉地或不自觉地使用这样的衡量尺度,即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断。简单地说就是:整个社会占有所有全部生产资料,商品价值关系不存在,整个社会生产实行集中统一的计划管理,实行按劳分配。这些论述被后人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以此判断现实社会是否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准。
    列宁新经济政策可以说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理论的第一次突破尝试。虽然突破的力度和广度不大,但却 取得了巨大成功,可以说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第一次在马克思理论界 “吃螃蟹”。只可惜,列宁之后的苏共领导人,不能沿着列宁创新发展马克思理论的精神和思路继续前进,反而因循守旧,拘泥不化,在实践中教条地执行马克思列宁主义,甚至固化列宁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作法。顽固施行高度集权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以自我为中心,拒绝开放自由的贸易,忽视经济规律,进而造成党同工农的脱节,党员干部的腐败特权,最终葬送苏联七十多年的基业。
    反观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从中国的具体实践出发,不断创新,发展,丰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断教导我们的党员干部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一切以实践为基础,用实践来检验我们工作中的得失成败。从而将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推向高潮。更为可喜的是我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能继承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不断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质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想结合,形成适用我国具体实际情况的理论思想,这样才出现了我们国家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良好局面和不断向前发展,走向小康的良好态势。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