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orunen
821 0

[论文写作规范] 如何撰写医学论文的结果部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4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50 点
帖子
4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6
最后登录
2014-11-2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结果”是一篇论文的核心部分,是作者艰苦劳动的成果。其内容是将观察研究所得的资料和数据用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出来。它既是作者对自己原先设计的目的或所提出问题的直接回答,也是下文逻辑推理、深入讨论的依据。因此结果部分实际上反映了论文的水平和价值,所以,写好结果部分就显得十分重要。结果部分的标题,也可根据不同论文的特点采用“实验结果”、“临床疗效”、“手术结果”等不同写法,以更确切地反映其实际内容。根据本人及一些专家的经验,体会到要写好“结果”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全面掌握、仔细分析和如实反映所获材料
全面掌握材料 (包括资料和数据),就要求作者对所有材料仔细进行收集和复查,努力做到既不让有价值的材料丢失,又要考证材料的可靠性; 使可靠的材料得以充分应用,将不可靠或不符合科学性要求的材料删除,作到去伪求真。但只要是真实的材料,不可任意舍弃。不论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肯定还是否定,成功还是失败,符合还是不符合预期效果,都应该如实地反映。切不可“以偏概全”、“报喜不报忧”。特别是当自己的结果与文献上报道不一致时。要做到这一点对于大多数学者说来并不容易。譬如说“生物物相评分法”检测胎儿宫内状况,起初文献报告可靠性高,但经临床普遍采用后不少学者发现并非如此,然而在杂志上却迟迟不见有报告反映。虽然要做到如实反映不同见解,不仅需要胆识,而且更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仔细地考证、分析自己资料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科学总是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中得以发展。然后根据研究的目的,对材料进行分 析,可以从一般到特殊,也可以从特殊到一般,但要注意把重点放在与文章密切相关的材料分析上,以便使结果达到尽可能明确的目的。一般的材料是反映总体概况,特殊部分材料是涉及到文章核心部分; 一般材料是为衬托特殊材料,如表现特殊材料的获得是在何种条件下取得的,所以只要能说明这一点,其余部分可尽量省略。如产科文章,一般资料多包括: 年龄、孕产次、生产方式、新生儿情况、“取样”的时间,有关既往史等情况。常常不必用大量篇幅,只要精炼说明问题即可。而特殊的资料,则常常要列出可能影响结果的种种情况,如某种胎心监护结果,应列出何时监护、临护至新生儿娩出时间; 围产儿结果应包括胎儿窘迫、胎心率变化、羊水性状; 新生儿 Apgar 评分 (1 分钟和 5 分钟),新生儿病率等,否则使人无法判断结果的可靠性,或使结果停留在重复既往研究的水平上。分析的过程是运用自己所有知识和智慧对资料反复推敲,全面衡量的过程。前瞻性的研究,由于设计比较严格,变异因素比较单纯,所以分析比较容易些。而回顾性研究,则影响因素复杂,常常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进行分析。对初看可得出的结论,一定要深入分析,看看是否无懈可击并探讨发掘其内在规律性。对初看得不出结论的材料更需要有耐心,不怕多次返工,复审材料,从不同角度去分析研究。遇到统计学问题,要虚心向熟悉统计学的专家求教,多可收益匪浅。当得出结论后,常常还须再复核结果是否可靠、合理和有价值,并且需要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看看基本结论有何异同,是否有新的内容、新的发现。如有不符,常常要重新审、查材料的可靠性,将自己的材料与国内、外的材料进行仔细比较,检查差异的原因何在。只有经过仔细分析,才能使结论合理,论点鲜明,立据可靠。这样不仅写作结果部分容易得多,而且写讨论部分时也能够水到渠成。有些作者投寄的论文未被发表,常常是由于对资料和数据缺乏仔细分析和思考,以致于有的资料与主题不符; 有的资料数据未得到真实反映; 有的结果分析含混不清,不能确切的说明问题,甚至自相矛盾; 有的统计上出差错,使结论难以立足; 有的统计学上虽有意义,但由于立项不严格,使数据显得不可信; 有的结果仅仅停留于低水平的重复,无任何新意,对研究与临床工作无指导意义。如果每项研究,每个临床经验总结,都能充分掌握材料、仔细分析,结果部分就容易写好。
二、 注意逻辑,突出重点,避免罗列材料和夹杂讨论
1. 逻辑清楚: 结果部分是一篇论文的论据,所以在资料和数据的编排使用上,要注意前后次序,层次分明,使之符合论文的思维逻辑,层层推进,前后照应,主次分清,因果关系明确,使读者易于明白。
2. 突出重点: 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宜,在有限的篇幅中把重要结果写清。这首先要将与主题无关的资料加以删除,然后再将一般资料或众所周知的内容加以精简、浓缩。这样使与本课题密切相关的材料,特别是本研究的新发现、新结论得以充分表达,避免了罗列材料,主次不分,被一般资料掩盖了重点与核心。结果一般用文字表达,有的可用图、表,有的图、表和文字兼用,但应以文字为主。决定采用何种方式,主要根据哪种方法更容易说清楚问题,更节省篇幅而定。
3. 避免夹杂讨论: 结果是以资料、数据来表达,但在此基础上形成适当结论并作简要的说明。例如:“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尤其治愈率较对照组高出 30%,达到 80%,是相当突出的效果”之类,但在原则上,结果部分不要展开讨论。以免与“讨论”部分相混同或重复。
三、 图、表制作
图和表是表达结果的重要手段,其目的是把获得的数据和资料表达得更清楚、更形象,同时又可达到节省笔墨,减少篇幅的目的。
1. 附图的要求: 文稿附图一般有两种,一是线条图 (包括坐标图),二是照片图。
线条图多用于说明解剖部位、操作方法、器械构造、实验结果等。构图要准确,线条要清晰均匀,并用黑墨在绘图纸、白纸或坐标纸上精确绘制。图面应比预计印出的放大一倍。坐标图的比例要精确,点、线要分明,并注明纵、横坐标的含义和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仪器、器械的示意图或设计图纸等需注明大小尺寸、长度单位。
照片图常用于显示体形特征、大体标本、显微镜下组织切片照相、X 线照相、CT 照相和 B 型超声影象等。应印在有光泽的白印相纸上,大小要一致,以 9cm×7cm 左右较合适。图象应清晰,对比要鲜明,背景以有利于衬托主体为宜。如只需要显示人体某一局部时,应采用近距离摄影。显微镜下组织切片图要选准所需要显示的部分,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X 线照片亦应着重显示所需要的部位,不必将原片全部印出。如照片图上需以箭头、外文字母或文字说明时,不要直接标注在画面上,可另用透明纸附于表面,将箭头、外文字母或文字标注在透明纸上,图内注字要求贴印刷字,不用手写。图内如注字太多、太挤,可予编号,在图下另加说明。
各种图的背面或旁边应注明文题及图号。图的说明应按顺序另纸写出,并应简明扼要,与文稿内容一致。为避免折损,照片不必贴在稿纸上,可放在较硬的纸袋内。X 线原片和组织切片一般不必随文稿寄出,必要时由编辑部另行索寄。
2. 列表的要求: 文中列表,是为了将统计资料简明准确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容易了解。因此,要简明扼要,栏目清楚,数字准确。如果表中数字不多,能在文中叙述清楚,就不必列表。表中不应设置栏目过繁,文字过多。附表和正文的内容基本上要避免重复。栏目的划分和层次宜简明,次要的内容宜省略。表格目前有三种形式:“三横线式”、“干字式 (实际上是“王”字式) 和“多竖线式”。目前多采用三横线式,不用任何竖线,上方两条横线形成二个横格为表头,下为表身,左侧是主语所在位置,右侧是谓语所在位置。每栏的数字计量单位要一致。同一表中的小数位数要统一,小数点后有效数值为 0 时也要写出“0”。例数<10 时不必计算百分比。合计数字要横竖相符。统计学处理结果可在表中列出。未取得数据的项目要以“…”表示。
列表一般以数字为主。当必须以文字说明时,可以“*”号注出,于表下说明。将一组病例摘要分项列表的做法,只限在很必要的情况下才用,其内容更应精简扼要。
表题列于表的上面,依文中叙述先后排列表的序号。全文只有一个表时,写为“附表”。有两个及以上表时。在表题前加表序列号。如: 表 1、表 2、……。
综上所述,要写好论文的结果部分,作者必须全面掌握材料,仔细分析材料,并如实反映观察研究所得的结果,文字表达要注意逻辑,突出重点,并且注意写作规范,这样才能充分反映观察研究所得的成果,体现论文的应有价值与水平。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一般到特殊 专家的经验 一篇论文 简明扼要 计量单位 逻辑推理 研究所 可靠性 胎儿 论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