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2 0

[经济热点解读] 大国和小国 [推广有奖]

  • 3关注
  • 15粉丝

讲师

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699 个
通用积分
6.4583
学术水平
16 点
热心指数
13 点
信用等级
20 点
经验
8249 点
帖子
260
精华
0
在线时间
8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4-2
最后登录
2023-1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是一个大国,我们生活在大国中,自然有一种大国心态。我们会关心世界上的大事,那都会和我们有关。如果我们生活在一个小国家里,心态就会完全不同。小国百姓不会像我们那样事事要表态,考虑自己的国际影响。小国民众日常生活中所用的大部分商品都要靠进口,所以良好的周边国家关系至关重要。他们不会想去制造大型喷气客机,更不会拿有限的国家预算去造原子弹或航空母舰。小国家的百姓都是倾向于和平的,绝没有任何干涉国际事务的野心,也不会有非分之想要在国际上出头露面。连举办奥运会都会感觉经济负担太重,安分守己是对自己最有利的策略。

  小国的百姓并不会寝食不安,天天担心被邻国侵略。如果外国真要派兵入侵,自己只好束手待毙。对大多数国家来讲这样的事一辈子里没有发生过。比如新西兰,一共只有四百多万人口,有两条装样子的军舰。如果那个大国想并吞它,侵占它的资源,奴役它的百姓,可不费吹灰之力。这个国家从来不搞阅兵式,更没有军事演习。马路上看不见士兵。可是他们生活得很好。人类发展指数在全球177个国家中排名第17位;经济自由度排名第六;全球和平指数排名第一。国虽小,却是一个世外桃源。用灰色眼光看事物的人会奇怪为什么没有别的国家侵略它,可捡一个大便宜。这样的小国占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的绝大多数。西北欧的许多小国都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当然也有既小又穷的国家,大部分在非洲。他们彼此觊觎,遵从的是另一套规则。

  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往多里说也不过十几个,其他一百多个国家全都是小国。小国家里的新闻很少会进入我们的视野,偶然有,多半是内部争权夺利。外国干涉多半是内部纠纷引起的。比如联合国派出维和部队,减少或防止内部侵犯人权的事。当然,入侵的事并非绝对没有。十几年前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就是一例,引起全世界的抵制。最后导致美国派兵推翻了萨达姆。三十年前中国派兵打越南,并不是入侵,实质上是大国以十几万生命为代价教训一个小国。到现在越南还对中国保持警惕。尽管中国并不想灭亡越南,不会把越南百姓变成亡国奴, 越南还是不放心。二战中日本确实是想并吞中国,把中国百姓变成亡国奴。但是现在的世界已经变了。二战时苏联把德国的艺术品抢回来当成战利品,现在德国要求把这些艺术品归还德国。抢得来的东西都要归还,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抢别人的东西。想灭掉一个国家把对方百姓变成亡国奴的大国,在当今世界上实际上是没有的。二战后美国作为战胜国,占领了日本和德国。但是并没有把他们变成亡国奴。相反,还帮助他们从战后的废墟上重新站起来,现在都变成了有民主政治,经济富裕的强国。比二战中的战胜国还强。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日本和德国的百姓是被美国奴役的。不过这种看法绝不占大多数,也很难有事实做根据。

  二战前中国也是大国,但是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大国。百多年来不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割地赔款,连自己的领土都保不住。外国人在中国的土地上设立租界,还占有领事裁判权(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要由外国领事裁判,中国法院不能判决外国人)。所以中国人的口号是反帝反封建。二战后中国成为战胜国,不但收回了租借,连被占领了半个多世纪的台湾都收回了。而且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可惜我们自己不争气,35年后国民经济搞到了崩溃的边缘,和德日成了鲜明的对照。那时候连电视机都不会造,更不用说飞机,大型电站,载重汽车,大马力火车。这些都要靠进口。所以那时候外汇特别珍贵。买这些先进设备都要花外汇。靠什么去挣外汇?主要是靠出口农产品,原材料。那时候中国形式上是大国,力量上是小国。

  现在情况大变。喷气客机,核电站,航母,上天的空间站,我们几乎什么都能造了。个别现在还不太行的,不久也都能造。于是大国心态表现为“不求人”。而且我们什么都要出口,什么都不用进口。其实这是一种扭曲的大国心态。进出口不是互通有无,而是比较优势。美国进口玩具,衬衫,不是他们不会造,而是自己造划不来。不如进口划算。我国也应该进口自己生产不划算的商品。拿粮食为例,如果全球粮食贸易自由化,由于市场竞争的缘故,生产成本高的地方竞争不过生产成本低的地方。低成本的粮食会排挤高成本的粮食,从低成本的国家流向高成本的国家。在全球粮食产量一定的条件下,高成本的粮食减产,被低成本的粮食所取代,全球粮食生产的总成本得以降低。我国在西部一些省份粮食在坡地上生产,运输,劳动消耗很大,远不如河南,吉林等省的生产成本低,更不如在美国的大平原上生产的成本低。所以在中国内部有粮食交换是有利的,各省自给自足是错误的。在国际上进口粮食,让原来种粮的农民进城打工,能够增加他们的收入。这正是我国改革成功的原因之一。以为国际贸易只是互通有无,大国什么都能造,不用求人的想法显然是错误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举办奥运会 贸易自由化 常任理事国 经济自由度 生产成本 航空母舰 举办奥运会 日常生活 原子弹 中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7 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