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资料狂人
14538 26

[其他学者] 南开大学经院原新(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在线访谈问答汇总 [推广有奖]

运营管理员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974887518 个
通用积分
41214.3979
学术水平
4617 点
热心指数
3402 点
信用等级
3620 点
经验
636515 点
帖子
9616
精华
140
在线时间
182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5-1
最后登录
2024-4-23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原新,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3年大学毕业后即在高校从事人口科学研究与教学;1994年5月被评聘为副教授;1993年4月-1998年10月担任新疆大学人口研究所副所长;1998年10月入南开大学工作;2001年被评聘为教授,2002年起担任博士生导师。
2004年5月起担任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主任;2005年3月起担任南开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

研究方向: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人口经济学,环境经济学
招生专业: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现任校内外职务:
  • 教育部21世纪人才计划入选者
  • 南开大学老龄发展战略研究中心 主任
  • 南开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
  • 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 《Australasian Journal on Ageing》期刊编委会委员(澳大利亚)
  • 国际人口科学联盟(IUSSP)会员
  • 中国社会学会人口与环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 人口经济学教研室主任

个人简历:
  • 博士后研究,香港科技大学,2001年3月—2003年2月
  • 经济学博士(人口经济学专业),南开大学,1995年09月--1998年07月
  • 研究生毕业(人口与发展专业),贾瓦拉哈尔·尼赫鲁大学,印度,1991年07月--1992年06月
  • 理学学士(地理学),新疆大学,1979年09月--1983年07月

主讲课程与研究生指导:
  • 主讲的博士研究生课程有:“人口与社会研究方法(Ⅱ)”,“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中国人口社会经济问题研究专题”
  • 主讲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有:“人口统计学”,“人口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政策与理论”
  • 目前指导3名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指导的已经毕业的硕士研究生8人。

问答汇总:
Q1:坛友condmn:
原老师,您好,想问一下怎么看待我国人口性别比(在所谓男女平等观念比较被接受的情况下)持续失衡?现在国家在慢慢放开二胎政策,你认为这有助于缓解人口性别比吗?您认为我国人口性别比持续恶化的潜在原因是什么?是否和我国养老制度不健全有关?传统文化在其中起多大作用?
A1:
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为103-107(女=100)。自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发现出生人口性别比开始偏高以来,我国已经经历了3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且持续攀升过程。出生人口性别比从1982年107.17升至1990年111.29,2000年达到116.86,2004年创历史纪录121.20,把我国推到世界出生性别结构失衡最严重国家的位置。2009年步入下降通道,降至120以下,连续6年下降,2014年为115.88,依然世界。
根据人口统计和普查资料推算,1980-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合计6.75亿人,按照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域103-107推算,35年间累计约有23458~3631万“消失”女婴(产生等量的男婴“多余”)。虽然近6年出生人口性别比连续下降,但是每年依然新增加约66-100万的“消失”女婴。“消失”女婴包括性别选择性终止妊娠的女胎、瞒报漏报女婴等,根据现有统计资料尚无法判断二者的数量关系。
偏高的根本原因是综合性的:如,男孩偏好的文化基础,不可能在但期内彻底改变;男孩女孩的比较利益的差异,尤其在农村;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农村更加严重;滞后的农村社会保障和养老保障;少生(甚至独生子女)的计划生育政策;快速下降的生育率水平;以及可得、安全、廉价的终止妊娠药品和器械,B超、血液检测等可鉴定胎儿性别仪器和技术。
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达到出生人口性别平衡的手段。新生育政策可以适度增加出生数量,一定会促使出生人口性别比下降,但是,根据概率论推算,仅仅依靠“全面二孩”政策来实现出生性别比恢复正常是不可能的,还要加强经济、社会、法律等手段的综合治理。

Q2:坛友林12345:
老师,请问一下最近开放二胎政策,您怎么看?是人口增长的新信号吗?
A2:
“全面二孩”政策实现了不分城乡、不分区域、不分民族的一体化生育政策,比以往更加体现了制定计划生育社会公共政策的公平性原则。“全面二孩”政策消除了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进程中的生育政策制度羁绊,其预期人口效果,生育率水平会更加接近更替水平,更符合人口增长长期沿着更替水平窄幅波动的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最终目标。
基于我国人口总量依然巨大的现实国情,利弊相权,“全面二孩”生育政策是继“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后的又一次全国性的生育政策的调整,它不可能改变我国人口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它确实可能带来改善人口结构、人口素质和家庭变迁等诸方面的积极效果。虽然,新政策会增加一定规模的总人口,加大处于下行中的新常态经济的压力,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分配的竞争性,增大资源环境配置的竞争性,但是,有利于适度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利于适当延缓劳动力人口减少的速度、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回归、有利于人口总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家庭发展能力提升,且对于人口增长的趋势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客观说,全面二孩在未来的5-10年很难显示其积极效果,要有长周期的期待,相反加剧了十三五经济新常态的人口压力。

Q3:坛友wtjs1:
放开二胎,解决劳动力老化问题的同时,房地产能全面复苏吗?
A3:
对房地产会有一定的刺激名单不要期望值太高,近期,生育二孩,增加家庭人口,可能会对住房面积增大有需求;远期,新增人口成年后对婚房有需求。但是,目前而言,房地产市场是供过于需。影响不大。
全面二孩可以适当缓解人口老龄化,但是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可逆转。“全面二孩”生育政策落地后的出生人口在60年以后才能变为老年人,至少,2076年以前的老年人口总量不受调整生育政策的任何影响。2014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2.12亿,老龄化水平15.5%,2053年老年人口数量达到值,为4.87亿,老龄化水平升至35-36%。虽然,新生育政策不会影响本世纪中叶以前的老年人口规模,但可以即时影响人口老龄化水平,对近中期老龄化水平有微弱的下降作用,预计到2050年能使老龄化水平降低1.5个百分点左右。当然,世代更替,每代人都生育2个孩子,经过3-4代人后,老龄化水平一定会有明显的降低,推测,2100年可降低老龄化5-7个百分点。没有近中期的微弱影响的积累,也不可能有远期的显著下降作用。

Q4:坛友guogan33 :
经济增长的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劳动力的数量,就业增长越快,经济增长越快;第二个是生产率的提高。中国现在开放二胎政策,是不是中国经济增长上不去,进入发展国家的陷进中了,需要有动力来支持经济增长,人口增长是不是就充当动力,带动各种结业与消费,增加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量;还是主要正对中国老年化的趋势的一种应对政策?会不会过几年又取消这一政策呢?我研究生能以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写篇论文吗,论点老吗,是个不错方向吗、要写话注意点什么
A4:
就你提出的问题展开研究,是一个不错的选题,永远不过时。
调整二孩政策,不会改变中国劳动力人口(15-59岁)减少的大趋势,2012年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9.4亿,2013年进入下行通道,但是,劳动力规模巨大的特征会长期存在,2023年依然在9亿以上,2042年在8亿以上,而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仅为5.8亿。劳动就业压力长期存在。实现全面二孩政策,只能略微增加本世纪30年代以后的劳动力人口,到2050年累计增加3000万,但是,无法改变自2013年开始的劳动力人口减少的大趋势。所以,二孩政策对增加劳动力的作用非常有限,对于近期增加劳动力毫无可能,因为现在出生孩子15-20年以后才能成长为劳动力。目前劳动力市场主要矛盾是:劳动力熟练供给过剩与劳动力结构短缺矛盾并存,这个矛盾还要长期存在。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提升劳动力素质,适应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

Q5:坛友crossbone254:
原教授:您好,请问您认为目前高生活成本带来的低生育意愿将多大程度影响二胎政策的效果?
A5:
影响人们生育二孩的原因多方面,我们的调查发现:
是受生活成本和抚养成本的影响。当前我国社会竞争激烈,找到称心工作的难度较大,不仅使得人们流动性增加,也迫使人们不断自我充电,而这都直接或间接增加了生育成本和养育成本。一旦生了孩子,除了初期的生产、抚养、保姆费用,再加上后续的教育、就业、婚姻等方面的投入,巨大的经济压力令不少人望而却步,特别是工薪阶层。
第二是受父母是否可以帮忙带孩子影响。现在抚养孩子的家庭单元发生了结构性变化,之前多年提倡晚婚晚育,使得人们的初婚年龄维持在二十四五岁,相应的初育年龄也延后到二十七八岁。这样算来,当小两口生个孩子时,双方父母年龄还不太大可以帮助照料。可如果再生第二个孩子,双方父母基本上都已经六十四五岁了,年龄增大导致精力、体力下降。再加上现在老年人生活越来越丰富,很多老人也都乐于享受晚年,想有自己的生活,不再愿意帮子女带孩子。调查发现,父母愿意帮着带孩子的夫妇,生育意愿明显强一些;而父母不愿意帮着带或者没条件带的,育龄夫妇再生育的态度表现出更多的犹豫。
第三是受个孩子影响。据调查,头胎是男孩家长的生育欲望要远远小于头胎是女孩的家长。现在有一种说法是男孩是“建设银行”、女孩是“招商银行”,一旦已经有了一个男孩,家长往往担心今后房子、车子等一系列经济支出,影响他们再次生育,尤其是工薪阶层。另外调查还发现,头胎孩子的态度也会影响家长再次生育,个小孩已经是四五岁以上的家庭,有七成到八成的孩子不希望父母再生二孩,甚至有以离家出走、自杀相威胁的,还有要求父母亲先写下未来财产继承的承诺才可以生育二孩,等等。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现在家庭氛围越来越民主,另一方面也说明家庭教育方式存在一定问题。
第四是受生育福利及服务保障制度影响。现在的妈妈们生头胎,算上独生子女、晚婚晚育等政策福利,产假一共152天,如果是二胎则只有98天,无法满足妈妈们照顾孩子的需要。从其他方面说,孩子长大后上托儿所、幼儿园、小学都需要大量的家庭成本投入,家长们肯定会考虑未来ZF公共服务的供给和质量。
第五是受计划生育政策和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已经40多年,现在的70后、80后和90后都处于生育年龄,但这些独生子女或少生子女的生育观念上已经接受了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宣传的潜移默化影响。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敞开国门、经济社会的巨大发展,提高了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愈来愈快,社会竞争性不断加大,也在改变着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生育态度和生育行为,很多人都不愿意再多生二孩甚至连一孩都不愿意生。
第六是受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原本人们往往将孩子视为维系夫妻感情的纽带,也是给家庭带来快乐的源泉,但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多元化、多样化成为大趋势,人们的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可选择机会更多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和行为。一句话,养育孩子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

Q6:坛友sallypty:
原新教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我国的退休政策,由于人均寿命的增长和人口老龄化,我国退休政策的调整方向是如何的?会对我国经济造成怎样的影响?
A6:
我国的退休政策制定与1950年代,至今已经60多年,从未调整过,是个奇迹。
1953年,我国的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只有45岁,而且女性就业率很低,生育率却很高,平均生育6个孩子以上,劳动性质主要是从事体力劳动。为了照顾女性就业且兼顾家庭,规定,在危险工种工作女职工,45岁可以退休;女职工,50岁退休;女干部,55岁退休。危险工种工作男职工,55岁退休;男职工和男干部,60岁退休。随着,现代化、教育发展、经济发展模式、产业结构的变化,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女性的就业方式除了蓝领外,白领所占比例越来越大,生育孩子越来越少,出生平均预期寿命研究达到76.5岁,但是,退休年龄依旧。本身是照顾女性的退休政策却具有了性别歧视的嫌疑。
未来的退休年龄一定会延长,这是世界发达国家的共同选择。我国延迟退休,对未来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不产生任何影响,只是把60-64岁低龄老人变为大龄劳动力。如果采取每年推迟几个月的做法,实现目标后,能够增加约1亿的劳动力人口,减少1亿的老年人口,既有利于增加劳动力资源,更有利于减缓养老金的给付压力。

Q7:坛友颜紫烟:
原教授您好,中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现在国家也推出了延迟退休政策以此来应对社保基金的空转问题,但是社会上老百姓对于延迟退休的质疑声颇多,您认为是否有其他的人口方面的政策来解决社保基金的不足问题?例如说改变教育学制提前就业年龄等。
A7:
的确,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按照人口规律分析,今天进入老年的人是60年以前出生的,今天出生的人口,60年以后才变老,换言之,2076年以前的老年人口规模已经不受任何生育政策和生育行为的以上,只取决于死亡一个因素。所以,考察人口老龄化要有大尺度的时间观念。
我用一个指标解答你的问题:潜在供养比,即每1个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平均有多少个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与之对应。现在的中国,大约为4.3个,2030年为2.5个,2050年及以后大约为1.5-16个,如果扣除学龄人口、失业人口、不愿意就业人口、残疾人口,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基本上达到一个就业人口对应一个老年人口的情形,按照现行的退休金或养老金制度,一个退休人员的收入规定高于一个刚入职人员的收入,如何实现按工资比例缴纳养老保障金(时尚,比例已经很高了!!)供养退休老人的“现收现付”的养老金支付模式,想想都可怕!延迟退休,一方面可以增加劳动力资源,另一方面,可以缓解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后者的积极意义更大。
放松生育政策,多生孩子,可以增加未来的劳动力人口,相对弱化老龄化的影响,淡然,这是慢功夫。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积累经济实力,只有经济的蛋糕做大了,才有可能通过公正的量器(社会政策)分配社会成员更大的蛋糕。
未来的发展更多依靠人口素质的提升,随受教育年限的延长,就业年龄必然提高,改变教育制度提前就业的方法不可取。

Q8:坛友wushuang0426:
原教授您好
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之间,受哪些因素影响较严重呢
A8:
经济决定人口,经济布局决定人口的分布,经济要素在城市的高度集聚吸引人口城市化是全球的共同特征和规律,当然,经济的布局还受到资源环境的影响。国家的主体功能区规划以及人口功能区规划,就是以区域间的经济发展、资源环境条件、人口分布格局作出的规划,最终目的是协调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人口空间分布的关系,促进三者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Q9:坛友fcube:
原老师,您好!请问您如何看女性地位与女性生育决策的关系?
A9:
生育政策不仅涉及生育,也关系到家庭建设和妇女发展。虽然平衡事业与家庭是男女家庭成员都要面对的挑战,但妇女则承载着更大压力。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和妇女普遍参与社会经济活动对中国的人口转变起到了重要作用。妇女受教育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劳动参与率的快速上升,妇女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某些方面远高于发达国家,使她们在决定生育和避孕方面有更大的自主权,妇女在生育转变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妇女面对生儿育女和个人发展的两难困境应得到充分重视和认可。妇女在参与职场激烈竞争的同时,仍需在家庭中扮演传统角色。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的需求冲突迫使不少妇女放弃再生一个孩子,而这种放弃又可能与家庭的生育需求相矛盾,从而陷妇女于更为纠结的境地。
在全面二孩政策下,要充分考虑妇女在面对的困境,设法缓解年青夫妇的劳动就业和家庭责任冲突,如就业政策、教育政策、生育保险,孕期权益保护,延长产假,妇幼保健,工作场所育婴设施,托儿所、幼儿园和学前教育,育儿津贴,生殖健康服务、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等等。

Q10:坛友天书2013:
原老师,请问您的研究表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衡多年的关系有多大呢?
A10:
在传统意识和现代观念中,孩子性别偏好,尤其是男孩偏好,从东亚、南亚,到中东以及北非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这是许多国家性别比偏高的社会文化基础。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孩子几乎是满足期望的孩子性别结构的手段。当今世界,无论是自愿的或是非自愿的生育率下降已经成为全球性的共同特征,少生孩子是人们追究的时尚。伴随现代避孕、性别鉴定、人工流产等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为人们满足既要少生,又要实现理想的孩子性别结构提供了手段,产前胎儿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人工流产在一些国家或地区普遍存在,如韩国、中国、印度、越南、阿塞拜疆、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台湾、香港等。
大量事实显示生育率、家庭规模和性别偏好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在有性别偏好的国家或地区,性别偏好往往与小家庭规模相互迎合,即性别偏好的满足经常是通过多生育子女来实现,性别偏好对生育率下降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反过来,当小家庭规模和低生育率成为时尚的时候,如果男孩偏好没有改变,出生性别比就开始发生扭曲,这种扭曲在人口层面上表现为人口性别比的升高;在家庭层面上则表现为大家庭的性别比趋于正常,小家庭的性别比偏高;在家庭内部,表现为性别比随胎次的增加而快速上升,而且最后一胎的出生性别比出奇的高。
中国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原因是综合的:(1)生育政策背景,国家严格的限制生育孩子的数量,“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家庭没有选择孩子数量的权利,也就失去了通过自然生育实现理想的(期望的)孩子性别结构的机会;(2)社会经济背景: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巨大转型过程中,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而且私有经济的成分越来越大,私有经济的基础是家庭和家族,下午又男孩传承家庭和家族产业;传统上儿子是养老的源泉,尤其在农村;(3)文化基础,60%的人口为农业人口,是儿子偏好严重的地区;(4)技术基础,自80年代中期以来,现代化的简便的胎儿性别鉴定技术和人工流产技术越来越容易得到,如B-超,绒毛鉴定,以及人工流产的合法性;目前猖獗的血液鉴定,危害更大:(5)人际关系基础,目前中国人的交往中,普遍存在“人情大于原则”,“关系重于法律”的现象,尽管国家法律、地方法规、ZF文件三令五申严格禁止非医学原因的胎儿性别鉴定,但是走后门、托关系的鉴定依然存在,更有甚者,有些人为了经济目的专门干起了性别鉴定的营生

Q11:坛友林风书雪:
京津冀区内如何打破京津两地对人力资本的“吸虹”作用,河北特别是环京津区域应该如何做才能留住人才,吸纳人才
A11:
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人力资本的虹吸现象必然存在,不仅河北,天津也一样。另一方面,携程人力资本的因素,如教育、培训、健康等也将有利于三个地区的发展,这是问题的两面。
在区位商,北京具有显著优势。北京和天津如何留出人才:一是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提供条件和基础,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二是减少区域间的收入差异,三个地区目前的确存在明显的收入差距。三是福利待遇的提升。

Q12:坛友2010209003:
原新教授您好,请问我国目前的老龄人口的健康状况的总体情况如何,趋势如何?老年健康是在变差吗?谢谢
A12:
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现在为76.5岁,非健康期的年限的增长快于健康期年限的增长,换句话说,预期寿命延长部分的非健康寿命所占比重高,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居中国卫生服务调查,两周患病率、两周就诊率、住院率、慢性病患病率等指标岁年龄变化呈现典型的“J”性曲线,在60岁及以上各龄组几乎直线上升,年龄越大这些指标也越高。此外,阿尔孜海默综合症(老年痴呆症)患者人数600-800万,年均递增30-40万人,递增发病人数在65-85岁之间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每5年患病人数增加1倍。60岁以上患病率4%,65岁以上7.2%,80岁以上20-40%。 全国8600万残疾人口,老年人口占到6成以上。即便是人均医疗卫生消费标准不变,伴随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医疗消费总额将会直线上升。
未来的趋势有2个方面,一是绥中预期寿命的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口的中中龄、高龄、长寿老人的比例会越来越高,高龄化在不断推进,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2004年国家统计局调查,60岁以上人口生活不能自理率为8.81%,其中,60-69岁低龄老人为3-5%,70-79岁中龄老人为8-14%,80-89岁高龄老人为25-36%,90岁以上长寿老人为50-55%。二是,随着健康宣传、健康意识、预防未病观念的普及和加强,以及科技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老年人健康改善的经济因素也在增强。希望老年人健康,实现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活力老龄化。

Q13:坛友yxd2005678:
原老师好!
      (1) 人口对经济增长真的有很大影响么(密集型产业),工业3.0时代来临?
      (2)二胎政策的放开对于我国不仅仅只是经济持续的动力(人口红利),更重要的是用人口养老(中国传统思想)?
A13:
实现,人口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因素。人的消费活动贯穿于人的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但是人的生产活动(创造财富)只发生在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主要集中在20-60岁),这是分析人口红利的基础。当一个人口从高生育率想低生育率转变的时候,总有一段是见,少年儿童人口大幅度减少(因为少生),少儿抚养负担减弱,老年抚养负担缓慢增加(因为长寿和死亡率下降),总会形成一段时期的总抚养负担【(老人+少儿)/劳动年龄人口】很低的时候,在人口学上称之为人口机会窗口期,形成了潜在人口红利。当经济社会政策,如投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等能够与之很好配合,就把潜在的人口机会转化为现实的人口红利。东南亚的“四小龙”以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都很好的利用了这个人口机会窗口,收获了人口红利。我们成就了密集型的产业结构,限度的扩大就业,发挥领导力数量巨大的优势。未来经济社会转型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一定会被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金融密集型、服务密集型产业逐渐替代,预示着未来的中国,更加需要素质性的劳动力,素质替代数量市必然趋势。
二孩政策不是的,可以适当增加30年代以后的劳动力数量(至2050年累计可以增加3000万劳动年龄人口),但是无法改变2013年以来劳动力年龄人口减少的大趋势。二孩政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老龄化的压力,但是近期效果十分有限(到世纪中叶只能降低老龄化水平1.5个百分点左右),远期效果显著。人口老龄化大趋势不可逆转。未来的持续发展,期人口基础将是快速的和好水平的人口老龄化,这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大挑战,我们只能用经济社会发展来适应老龄社会,但是无法改变人口老龄化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解决问题的路径是单向的。

Q14:坛友犯迷糊:
原教授,您好,我想咨询下环境经济学比较经典的书籍或教科书有哪些可以推荐呢?谢谢原老师。
A14:
环境经济学的教材,张象枢教授、王金南教授、张帆教授写的都不错,还有一些原版的和翻译的大部头也值得学习。当然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但是基础理论是相通的。
朱宇人口老龄化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还是要从老年人口增加和老龄化水平提高对资源环境需求的压力方面进行经济学分析;同时,从社会学、哲学的角度,分析传统的资源环境观念与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个很好的角度。

Q15:坛友bluce-lee:
原老师您好,我想研究环境治理问题,比如环境政策、污染的后果等,那么应该从区域层面还是从行业层面来做比较有价值呢?另外,现在经济不景气,就业岗位减少了,失业比较多,流动人口似乎更难适应这种经济节奏,那么未来我国人口流动应该是趋于减少还是继续扩大呢?谢谢原老师
A15:
我的建议从小做起,因为我国不乏环境政策和法律,缺少的执行层面的好的经验和做法,研究环境治理问题,结合中国的现实从点、到面,再区域,可以产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效果。但是,难度的是如何得到准确的统计数据。
关于流动人口,伴随产业升级、发展方式转型,整个就业市场对劳动力素质的需要会越来越旺盛,对数量的需求会减弱,适合农民工就业的企业和岗位会缩减,农民工就业的压力一定会更大。已经走出去的农民工是不会停下步伐的,代已经快到退出劳动就业的年龄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就业的需求也提高,他们自身的条件也在提高。但是,大城市长期的超低生育率,已经是自身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流动人口会长期存在,只是可以转移出来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有限,从无限供给转为有限供给。劳动力数量供给过剩和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的矛盾会长期存在。加强提升人口素质,尤其农村人口的受教育,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善待农民工,推动农民工的市民化都是迫切需要加强的。对长期超低生育率的城市来说,谁能喜迎流动人口进来,谁能妥善安置流动人口和留住流动人口,谁就抢占了未来继续发展的先机。

Q16:坛友Sualocin:
原老师好~请问您对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有研究吗,我国人口增长状况会不会模式相近~
A16:
日本的老龄化比中国走的更快,目前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占26%,是全世界的,日本的平均预期寿命也是全世界最长的,达到83岁(男80岁、女87岁),因为日本的生育率长期维持在1.2-1.4的超低水平,所以是深度老龄化的国家。但是,尤其日本的经济强势(经济强国),和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长期照料体系,属于先富后老、先备后老,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始终解决的比较好。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与日本基本相当,从65岁以上人口占7%到14%的时间与日本一样需要26年,但是我国的65岁以上老年人口规模1.4亿,是日本3300万的4.2倍。日本虽然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GDP总量低于中国,但是总人口不及中国的10%,其人均GDP是中国的10倍以上。目前的中国知识一个经济大国,距离经济强国还有很长的路。我国与日本比较,人口体量大,老年人口体量大,人均经济指标低,且尚处在未富先老、未备先老、农村先老的状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不及人们,但困难要比日本大得多。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环境经济学 可持续发展 人口经济学 在线访谈 问答汇总 南开大学 经济学 在线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np84 + 100 精彩帖子
2010517155lpq + 50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50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2achary 发表于 2015-11-10 15:31: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好的集合帖,支持一下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2010517155lpq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zhangfengyuan 发表于 2015-11-10 22:37: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有问有答,很真实。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2010517155lpq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nolonger123 发表于 2015-11-11 00:07:3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2010517155lpq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nolonger123 发表于 2015-11-11 09:48:59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

使用道具

地板
nabula_123 发表于 2015-11-12 09:20: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消息!{:1_90:}

使用道具

7
颜紫烟 发表于 2015-11-12 09:31:43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解答,很受用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2010517155lpq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8
istest 发表于 2015-11-12 11:54: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老师好!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2010517155lpq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9
istest 发表于 2015-11-12 11:56: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老师好!目前国内的人口出生率,会因为放开二孩有效提升吗?从国外一些经验数据看,替代率并不会因为鼓励生育而有较大变化,比如欧洲、日本、俄罗斯。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2010517155lpq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0
xiaochaoldc 发表于 2015-11-12 14:08:13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错不错,就是错别字好多啊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2010517155lpq + 2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