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V-CFA吧
22835 0

[CFA考试] CFA证书真的值得考吗?理性地跟你分析分析!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8粉丝

副教授

3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 个
通用积分
1.0005
学术水平
4 点
热心指数
5 点
信用等级
4 点
经验
10916 点
帖子
368
精华
0
在线时间
21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6-14
最后登录
2017-4-1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些年的考证癖是怎么练成的?

如果你本科是在国内读的,你一定对考证癖深有体会。

四级是毕业必须,没得说。四级过了,六级大家都考,不考总说不过去吧。考完六级寂寞了,再来个剑桥商务英语吧?计算机等级证书好像也挺有用的,考完二级还有三级,写在简历上牛哄哄的,虽然不知道用得上用不上吧。要出国的自然要去考托福雅思GREGMAT,不出国的也考个托业玩玩呗(托业到底是啥,这些年一直是个谜)。

只要说要考证报名报班复习,爸妈眼睛顿时就亮了,从钱包里拿钱出来都不带数的,边递给你边含情脉脉的用目光传达“终于懂事了知道为自己操心了没白养你小子/丫头片子” 的思想感情。

只要是在准备考证,就觉得人生没有虚度,怎么挥霍胡吃海塞都是应该的,因为自己在奋斗,考证复习多苦!活的多不容易!发现周围人考了什么自己没有的证,顿时浑身出冷汗,觉得虚度了光阴人生输在了起跑线从此不可同日而语。别人拿到了实习,也自然而然的归结到“因为他/她考过XX证”,“因为他六级分比我高”,甚至“因为他准备过注会考试所以懂的比我多”,然后擦干眼泪化悲愤为力量攥着钱转身就去报名了。



即使来美国读书了,考证癖也是咱血脉相传的,不能就随意忘本了,得跟随身行李一起打包带过来。考证癖搭配从众心理的集中体现,就是所有来学金融的同学全部一股脑的去考CFA。要不是CFA拦着大四之后才能报名,咱恨不得大一入校就给丫解决了。

这有什么不好理解的?现在在美国找工作越来越难,你得有拿得出手的东西,没个美国人认识的证书,你简历还好意思拿出来?而且你四下看看,大家都在考CFA了,都成找金融工作标配了,你不考CFA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打招呼!你再看那个拿到summer intern的XX师兄,知道人家为什么能拿到实习吗?人家过了CFA一级!所以6月前先把CFA一级搞定,其他再说吧!

其实,考证是学习,学习是好事。俺娘说了,就要我好好念书,其他事都不要我操心。但是亲,CFA是件耗时耗力的大工程,最后咱来美国的大把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里,继续自己的考证奋斗史,继续给自己精神鸦片,觉得只要在学,学的痛苦,就是在进步!只要在考CFA,就是在为找工作努力!不然怎么我投找实习的简历都没人理我呢?没有CFA在上面,谁正眼看你!找不到实习工作还能怪谁?更何况,就算对找工作没有直接帮助,考下来了这证书就是我的了,刻我身上了,多一个证书总没有坏处吧!好歹能垫桌角呢~

其实并不是说不该考CFA,而是应该理性的分析下,你的目标是什么,考CFA到底对这件事的帮助会有多大,成本会有多大。

CFA证书到底值得考吗


先说成本。

首先,多个证书自然不会有坏处,但是考证的成本不止是你花那些银子,还有你投入的时间,以及这个时间你原本可以用来做的其它事情(这个部分的成本叫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如果你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来美国读书找到当地的实习找到工作,那你就应该做对实现这个目标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事。

什么叫投入产出比最高的事?

如果你有一万年的时间,你当然可以悠闲的把GPA搞成4.0满分,该参加的竞赛都参加了,该参与的论文研究都参与了,多多少少有帮助的证书全考个遍,该认识的校友都认识了,该参加的networking活动都参加了,把简历改到完美,能投的工作机会都投了。但是没有人有一万年的时间,更何况对于我们大多数童鞋来说,来美留学的时间非常的短,所以你必须集中火力做会在短期内对你找工作找实习帮助最大的事情。而考CFA,和其他一千件事一样,都是对找工作有帮助的事,但绝对不是帮助最大的事。

这就好像你参加选美比赛,人家都在努力减肥塑形整容训练形体谈吐优雅,你却花大把时间在挑选指甲油的颜色。有亮眼的指甲油和衣服妆容搭配当然加分,可是人家不会因为你指甲油好看而选你当冠军,因为人家看重的还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比如身材比如五官比如气质,所以你如果想拿冠军应该把时间花在这些更重要的事情上。

同理,不要觉得有人拿到实习只是因为他CFA过得级别比你多,你没有看到的是他也在同样卖力的准备面试,研究公司,完善LinkedIn Profile,参加各种活动。这些才是对找到实习帮助更大的事情。事实上,我见过大把没有过一级照样找到好实习好工作的同学,人家把时间使在了到刀刃上。

那到底要不要去考CFA呢?看你这意思是不要去考CFA喽?也不是。只是觉得最忌讳的是拿考CFA当挡箭牌,觉得要把考试先拿下再去做其他的,最后时间全部花在图书馆里学习,错过了其他对找实习更重要的事情。这种例子很多,因为咱们面临选择的时候,更愿意去做自己知道怎么做的事,自己相对更擅长做的事(AKA,考试),而networking,找工作找实习对很多同学是很陌生的,很不舒服的一件事,所以我宁愿窝在屋里自己啃书,也不愿迈出自己的comfort zone去做没做过没概念经常碰壁的事。

在屋里学习当然也没什么不对,但是你不需要非要来美国才能做这件事。换句话说,如果你来美国读书的目的只是拿学位拿证书,那虹姐没话说。不过相信大多数童鞋多多少少还是抱着一颗锻炼自己,增长经验的心来的吧,那咱们就应该更理性的去衡量,如何合理利用好在美国的这段时间。

想清楚这一点之后,就要去衡量:

第一,自己的求职目标是什么,想考的这个证到底是不是现阶段达到这个目标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事情。如果不是,要勇于说不,并且把时间花在投入产出比更大的事情去,即使你身边所有的人都还在考证。

第二,如果证书确实是非常必要的一步,那就要去衡量自己能不能做到上课,准备考试,找实习找工作兼顾。如果你觉得考证会占用你很多时间,那倒不如把考试先放一放,专心做其他短期更能看到成效的事情,比如多跟师兄师姐联系了解就业情况,比如改简历参加宣讲会,比如开始积攒面试经验适应面试。如果你觉得可以应付的了,那就咬牙坚持下来。

考了CFA你能获得什么?咱们看看收益。CFA最适合的职业方向是什么?先摆数据:



▲ CFA Charter职业构成官方数据

这张表是从CFA Institute的官网上挖下来的,对比的截止到2014年10月,美国和中国的CFA Charter们的职业构成。

首先注意到数量级的不同,中国截止到2014年只有3500个CFA Charters,而美国有6万多个。(CFA Charter定义为通过了3级考试,有4年qualified work experience in investment decision making,成为CFA Institute和CFA Society的member)

看到这数据,哇人群躁动了!赶紧考!考!考!且慢!我们先看下CFA Holder们都是干什么的再做决定不迟。

先讲针对美国的情况。

哪些领域和职位最看重CFA?首先,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CFA Charter占比例最大的两类人都是Portfolio Manager和Research Analyst。美国的所有CFA Holder里面有23%是Portfolio Manager,也就是就是基金经理,占了快四分之一。中国的略低,也有18%是基金经理。美国第二大类CFA Holder是Research Analyst,占了18%。这些分析员是指那些研究股票或者债券的分析员,有可能buyside的(基金公司的研究员),也有可能是sellside的(投行里的行研部门)。

这里简单啰嗦一下buyside和sellside的含义。这是投资行业一个常识性的概念。首先要理解buy和sell什么呢?你可以理解为证券产品。buy和sell在一级市场(证券发行市场)和二级市场(证券交易市场)都存在。

先说一级市场。所谓在一级市场sell证券产品,通常是指发行证券(underwriting),比如帮上市公司做IPO,比如帮企业发行债券。那谁在干这些事呢?一般都是有证券承销资格的投资银行等证券中介公司,所以我们通常称他们为sell side。那他们卖给谁呢?不能去广场推销给大妈吧,几股几股的卖,大妈们还都是砍价高手,那得卖到哪辈子啊?所以通常sell side都会找机构投资者去买他们要发行的产品,这些机构投资者通常包括这里包括共同基金(mutual fund),对冲基金(hedge fund),养老基金(pension fund),保险公司(insurance company),甚至一些高净值客户(highnet-worth individuals),俗称土豪。这些机构投资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buyside。

在二级市场也有buyside和sellside一说。通俗理解,二级市场的sellside指投行的里的分析师,他们写研究报告,给股票评级(buy,sell,hold),然后把报告卖给buyside,帮助他们做投资决定。二级市场的buyside指这些机构投资者的基金经理和研究员们。他们在IPO之后也可以在二级市场继续买卖债券产品。他们是真正有钱的主,用脚投票,研究员通常都有一个自己的领域,他们通过读sellside的研究报告,加上自己的分析,最终来推荐他们的领域里推荐的投资机会给基金经理,基金经理再根据整体情况他们,根据研究员的推荐,买卖自己基金里的证券产品。

CFA最对口的,就是这些buyside的基金经理和这些在buyside和sellside做投资分析的研究员。所以如果你的职业目标是做基金经理,或者证券分析员,那有CFA会给你的简历上大大加分。事实上CFA Institute自己都曾经说过:"Money managers and equity researchers are our primary market"。很多buyside招聘analyst的要求之一就是CFA or MBA,or both。很多人考CFA是为了往buyside转,因为整个考试的学习内容设定非常侧重buyside的知识,一级二级考的最细的部分也是Equity,Fixed Income,Accounting这些Portfolio Manager和Research Analyst最常用到的知识,三级就完全都是Portfolio Management了。

如果我想进投行做Investment Banking Analyst呢?注意这里的Investment Banking Analyst不是刚才介绍的在投行研究部门做的Research Analyst,而是参与投行一级市场业务的Analyst,比如IPO, M&A之类的。在美国,只有3%的CFA charter是Investment Banking里的analyst。为什么这么低?Banker需要的技能和基金经理还是很不一样的,CFA的考试的设计也并不是以ibanking为目标的。

CFA考试侧重的是public markets的研究,但是ibanking更多的是deal-based(M&A),IPO等,需要运用到的研究方法,工作性质都和public market有很多不同。所以在求职过程中,你有CFA对你拿到ibanking的面试的帮助性非常有限。有童鞋说,那至少不会减分吧!考了再说呗!不会减分是没错,但是你要考虑到投入产出比的问题。找投行的工作更需要你做大量的networking,参加活动,反复改简历,练习面试,如果准备CFA占据了你大部分时间,有CFA在简历上又怎么样呢?一样拿不到投行面试。所以说根据自己的求职目标,要学会把时间要用在刀刃上。

如果我想进私募基金(Private Equity简称PE),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或者对冲基金(hedge fund)这样的非传统的新兴的Asset Management领域呢?这张图并没有区分传统的(traditional investments e.g. equity/fixed income investments)和这些非传统投资领域(alternative investments)。但是从我姐自己的观察,以及问身边行业内的朋友来看,美国的PE,VC和hedgefund也并不太看重CFA。

首先,CFA考试里虽然有PE,VC,hedgefund相关的学习内容,但是都是非常浅显的皮毛,并没有很深入的学习。

第二,CFA侧重的是对public markets的估值,比如股票,债券,而PE,VC更多的是做privatedeals(当然也有很多PE投资二级市场,但是对于绝大多数PE都还是针对private company的投资);

第三,大多数在美国的PE, VC, hedge fund(尤其是那些top的)更喜欢招有ibanking经验的人,不仅因为这些人有丰富的modeling经验(CFA考试里做选择题差和独立做一个复杂的model不是一个水平的好嘛~),对于各种复杂的公司理财活动(M&A,Divesture,Buyout,Spinoff)的财务处理也都有实战经验,招进来不用太培训就可以上手了。夸张一点说,如果有两个人来面试,一个ibanker但是没有CFA,另一个是CFA Charter,但是没有相关的ibanking经验,私募和对冲基金会毫不犹豫选择第一个ibanker。这也是为什么ibanking那么难进的原因了,因为那是一块金色的敲门砖。

如果我想做trading呢?因为在芝加哥所以提一下trading,这里的trading主要是指proprietary trading firm,hedge fund和bank里的trading也包括。如果想做trading,CFA更用不上了。如果你想在美国做trading,学校,专业,还有quantitativeskill比CFA更有用,比如你的编程技巧,你有统计或者计量的硕士或者博士学位,或者你之前有过相关的交易经历经验。

那中国是什么样的呢?虹姐问了很多在中国金融口工作的朋友,其实大体来说和美国是很相似的。CFA最有帮助的是券商,基金,还有基金和保险系的资产管理。如果想进商业银行,CFA的是没什么帮助的。商业银行更看重的学校背景,性格,家庭背景,如果是大城市的还在乎是不是本地生源。想做投行的,CFA的帮助也不大。不过从数字来看,中国的CFA里投行analyst占的比重(9%)是美国(3%)的3倍。也许对比美国投行,在中国投行对CFA更认可一些,不过这也只是基于数据的猜测。

CFA职业数据


考到证书,就真的仕途顺利了?

1. 以上讨论的CFA有用没用,都是针对要进入这个行业而言的。

如果你已经进入了一个行业,想在里面混好,那一边工作一边考把CFA考下来,虽然很痛苦吧,但长期看还是会有帮助的,即使你是做ibanking,trading这些看起来并不是最对口的方向。这篇文章主要针对的是想进入某个行业的外行人,或者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

2. 即使是为了入行用,CFA也只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人家不会因为你考过CFA就决定要你,主要还是依据你的背景匹配以及面试表现来决定的。所以不要本末倒置,把大把时间花在准备考试,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准备。

3. 如果你去参加面试,要不要特别着重强调自己要考CFA呢?

这个也要留个心眼。去之前查一查面试官,或者你面试职位的Manager有没有CFA,这个LinkedIn上都可以看到。如果你发现整个team不是CFA就是MBA,那面试的时候就放心吹你的CFA吧,因为大家都费劲考下来,自然都是认同的,看到你也虔诚的赴考,会忍不住伸出手摸摸你的头说句‘孺子可教也’,不要这孩子要谁呢。如果你面试来一句“我觉得CFA不是很有帮助,所以没考”,那不是一巴掌扇人家脸上吗?

当然,反过来更是如此,尤其如果你是学生,在面entrylevel的非投资相关的职位时,也要留个心眼。这些职位可能很多是不需要CFA的,如果他们听你在面试里大夸特夸CFA,发誓入职后两年内一定会3级全拿下,而你面试的职位其实并不需要CFA,你的面试官也许反而会担心你一旦考完就会跳槽走人,表面是微笑表示赞许但心里惊呼这孩子脑后有反骨,不能留啊!

所以在面这种职位的时候要小心,最理想的是提前打听好面试人的口风,如果整个团队没有人有CFA,可以不提考CFA,也可以轻描淡写的掠过。如果没这个条件,至少也要见机行事。比如在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先反问对方对考CFA的想法,然后根据对方的回答调整你的口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CFA证书 CFA fixed income Quantitative Underwriting 商务英语 计算机等级 考托福 起跑线 雅思

微信:CFA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