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蓝色海洋09
5109 3

[学科前沿] 关于大学生就业的博弈分析及对策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3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05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85 点
帖子
52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1-6
最后登录
2005-11-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企业与大学生培养的脱节导致的就业能力不足是大学生就业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教育体系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如何有效改进教育体系,是我们关注的。

走开放办学的道路,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将科学研究的创新意识、思维方法、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与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结合起来,是一条培养具有综合素质人才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鼓励企业在高校建立培养基地联合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及时了解用人单位对每个专业的知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提早适应该单位的环境,一旦到该单位工作,能够很快适应工作。尝试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解决我国教育发展与企业发展匹配问题。

开放办学使高校了解社会的发展,由社会边缘走到了社会服务的中心,教学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开放办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高校企业联合办学,企业提前将人才的需求列入专业培养计划,提供部分经费和项目,学校和企业有针对性地联合对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学生得到企业的资助或参加企业课题参加联合计划的学生毕业以后相应到企业服务。充分发挥开放办学的效能,促进人才培养实践,是一条花费少、效果好、适应国家建设对人才需求的途径。

1政府应改革高校的教育体制,在专业的设置,人才的培养上要立足于市场需求,同时也要建立起国家的人才培养规划。教育体系改进目标是大学提供一种学习环境以使得毕业生能拥有广泛的技能如技术技能到人际技能和解决问题技能,发展综合技能从而有效地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在职业规划方面,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应的课程,使大学生尽早进行自我职业设计,从大学入学开始,学校就要开始进行职业指导,使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职业开发以及制定工作寻找战略让他们能够将职业规划战略融入其终生规划之中。

2大学生就业既有总量矛盾也有结构性矛盾,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结构性矛盾是主要矛盾。在大学生就业已经市场化的情况下,而大学的专业设置和调整却显得十分滞后,致使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的特点,但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并主动调整,进一步放大了专业及课程设置的盲目性,同时专业趋同现象十分严重。学校课程设置和专业调整要面向市场需求,而不能单纯立足于自身师资条件等。在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如教材改革的基础上,大学教育的前两年应对大学生开设同样的基础课程,在大学三年级再开始根据社会需求兼顾大学生本人的发展意向再进行分专业,一方面拓宽专业知识面,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专业应变能力,另一方面也把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时滞性从四年缩短到两年。

高等学校作为企业技术进步的后盾和依托,政府通过制定政策,采取有力措施,鼓励企业与高校联合建立研发中心,鼓励企业将研发经费一定比例地用于产学研合作及大学生培养。通过大学建立与市场(用人单位)密切联系,跟踪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并尽快在所有的教学领域中对此做出反应,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 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加快高校改革,增强专业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在决定专业设置时,应先做好详细的市场调查工作。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每种专业人才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科学的分析,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市场上各种人才的需求量,在此基础上,设置有针对性的专业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目标,优化和整合课程,及时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培养企业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建立双边、多边协作机制,进一步缩短大学教育的的时滞性。

高校尽可能与部分用人单位协议进行有意向的大学生培养,引进一些企业参与大学生的培养,按用人单位的急需人才的数量及标准,在校内发掘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促使双方签约实现定向培养,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可以使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调整专业设置,使大学生培养职业化,从进入校门就开始有机会与感兴趣的企业相接触,提高学大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以致用的能力,再者也缓解了实习单位不好找的困境,实现大学人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

大学毕业生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其合理有效配置,不仅对国家、对高校还是对毕业生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而要想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那就需要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个人各方面的协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学生就业 博弈分析 大学生 社会经济发展 就业 大学生 博弈 对策

沙发
蓝色海洋09 发表于 2005-11-13 11: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博弈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当一个主体,好比说一个人或一个企业的选择受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人、其他企业选择的决策问题和均衡问题,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在博弈论里,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与他自己的选择,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优选择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

市场经济环境下,在供求失衡的劳动力市场背后,是目前大学教育体制、产业结构转型与人才培养衔接等方面更为深刻的问题。

为了使大学生就业更好地适应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实现供需双方在人才培养阶段的良好衔接,政府应该引入竞争因素促进教育体系改革的有效进行。

我们讨论在政府倡导的高校教育体制改革下高校之间的博弈关系。

根据研究问题的具体特点,我们取众多学科中任意一个作为划分标准,按照全国各高校在这个学科教学培养实力上的强弱不同,把所有高校从大的方面来分分为:强、弱两个大的群体,分别用参与人1、参与人2代表。此时,双方的行为可用“智猪博弈”模型来描述。

假设这两个参与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各自都在自己的预算约束范围内做出最大化的选择。

在智猪博弈中,大猪按、小猪等待是纳什均衡。在搜寻改革信息、做出正确判断、实行相应改革这个方面,参与人1相当于大猪,参与人2相当于小猪,“按”相当于找到改革信息,它需要成本,参与人2主要想要搭便车,如图一。

图一

等待

0, 0

9, -1

5, 1

4, 4

大猪

小猪

等待

怎样使参与双方都积极响应改革,加快改革的有力进行,尽快实现目前大学教育体制、产业结构转型与人才培养良好衔接?

尝试引入用人单位加入到大学生培养的过程。

一方面使参与人2感觉到竞争的压力而产生响应改革的实际举动,使宏观调控的作用得到显现,另一方面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可以使培养方案更有针对性,从市场微观角度按照供需的动态匹配实现大学生培养的合理性。

引入企业后,参与人1与参与人2之间的博弈关系有了一些变化,具体过程分析如下:

选取某个学科作为试验对象,不同层次的用人单位在生产、经营中对所需大学毕业生能力的要求有差别。毕业生能否实现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接受程度,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校教育水平与质量, 如果毕业生就业不顺利,造成人才浪费同时影响在校生的学习情绪与质量, 同时将严重影响到学校的声誉及今后的招生, 关系到高校的生存;没有积极改革的态度,坚持旧的课程及培养方案,培养出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用人单位匹配率较低,就无法吸引到高层次的用人单位前来协议培养大学生,高校的发展比较迟缓,陷入恶性的循环。世界的发展是开放联系的。

高层次的用人单位倾向于同高层次的高校建立培养基地,实现联合办学,企业提前将人才的需求列入专业培养计划,提供部分经费和项目,学校和企业有针对性地联合对学生进行专门培养。得到企业的资助或参加企业课题参加联合计划的学生毕业以后到企业服务。参与人2要在争取到中等层次用人单位的联合下,要想得到进一步长远发展,必须在此基础上,在与已有用人单位教学研联合的基础上,提高高校自身内部教育者本身的竞争与提高,在与用人单位联合培养大学生过程中,利用企业的经验实现理论水平的创新与应用的研究。从而巩固自己,发展自己,在此基础上努力寻求与更高层次的用人单位协议培养大学生,在为他们培养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培养更高素质人才的能力,在与高层次用人单位合作的同时,使自己的教育工作者中优秀的有进取意识的那一部分人得到更多的向高层次用人单位学习高层次工作经验的机会。这样高校在教育改革、培养大学生,促进内部教育工作者积极竞争,提高教学能力,并在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合作中,实现理论的应用能力的提高,以学到的实际应用经验更好地指导教学并实现理论创新。

在这样的背景下,这场博弈中,参与人1有两个纯战略选择:

1)响应政府改革与用人单位合作,并付诸实际行动,简称行动;

2)不响应政府高校改革号召,或表面响应并没有实行切实有效的改革措施,继续原有的课程及培养模式,没有明确的意愿和行动去跟踪了解市场需求及其变化并尽快对此做出反应;有明确的意愿和行动去寻求与本身培养能力相匹配的用人单位来协议,从而按反馈信息调整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有意向的大学生培养急需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没有明确的意愿和行动去争取用人单位的合作培养基金用于大学生培养,不能为理论与用人单位的实际工作素质搭建平台,简称不行动。

参与人2有两个纯战略选择同上。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建立一个博弈矩阵如图二,分析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博弈(为简单说明问题,我们仅给出收益值的具体例子,不做一般证明)。

图二

参与人2

行动 不行动

V1,U1

V2,U2

V3,U3

V4,U4

参与人1 行动

不行动

1)参与双方均选用行动,收益为 (V1,U1),由于双方在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中改革了旧的教育方法和课程,各自所培养的大学毕业生都比较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就业能力比不行动时都要提高,因此V1 大于V4U1 大于 U4;

2)参与人1行动而参与人2行动,收益为(V2,U2),由于参与人1本来在所讨论的学科就有明显优势,加上与用人单位联合,按照市场需求来有明确目的地培养大学生,因此这种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较高,受到用人单位及社会认可度就比自身改革前要高;作为参与人2本身改革前与参与人1相比在所讨论学科的教学及科研水平上就存在一定差距,在国家鼓励高校培养方向与用人单位需求密切结合的前提下,不能争取到同层次用人单位的对该学科大学生的合作培养,抓不住市场的需求,在参与人1收益提高的情况下,无法巩固原有的收益,大批的中小企业愿意付出高成本与参与人1协作,培养自己真正用的上的大学生,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愿意选择去参与人1所在的高校群接受大学教育,参与人2在自身两个弱势的条件下又多了一个弱势,就是有更多的有潜力的学生流失。这对于参与人2所在高校在所讨论学科上的建设和发展更不利,因为它在生源质量上也出现了问题。自身水平、资金、信息、生源各种问题交互作用,最终导致参与人2的办学力量进步迟缓,甚至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下滑, V2大于V1。参与人1改革后,其毕业生就业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对来自参与人2本来就业能力相对较低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产生更大的压力,因此U2小于U4。基础动摇了,参与人2就不可能有精力和机会积极寻求高层次用人单位的合作交流,发展就无从谈起。

3)如果参与人1没有行动,而参与人2抓住更多的机会,那么会出现U3大于U1,V3小于V4

4)双方都不行动的话,大学生培养按旧的体制进行,参与人1和参与人2 将培养出更多数量的就业能力不足的大学毕业生,现存情况加重。V4小于V1,U4小于U1非常明显。

从静态博弈角度看,在这种收益矩阵下,理性的参与人间将形成纳什均衡:(行动,行动)实际上能否达到效果,还要看实际的运作过程.

使用道具

藤椅
枫一族 发表于 2005-11-13 18: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有先进

使用道具

板凳
枫一族 发表于 2005-11-13 18: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找工作阶段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