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逐梦的太阳
4531 31

[学者访谈] [王永钦]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王永钦教授在线访谈预提问 [推广有奖]

  • 9关注
  • 99粉丝

大师

64%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经管答案

测试文库1

数据集汇总

威望
2
论坛币
960121 个
通用积分
75441.1544
学术水平
683 点
热心指数
705 点
信用等级
636 点
经验
118181 点
帖子
1519
精华
60
在线时间
160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5-2
最后登录
2024-4-15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热烈欢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王永钦教授10月14日19:00-20:00接受经管之家的在线访谈。
感谢王老师抽出时间和大家在线交流。


交流领域:
微观经济理论
金融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公共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欢迎大家热烈提问。
问题的提问者可以获得 50论坛币奖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长江学者 复旦大学 在线访谈 经济学院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_回忆是梦_]_。 + 100 + 5 + 5 + 5 精彩帖子
jinlu310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20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逐梦的太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9-30 10:59: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永钦


个人简介: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金融学方向),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2004),耶鲁大学博士后(2008-2010),哈佛大学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2016-2017),现任复旦大学绿庭新兴金融业态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院985 平台副主任。

在国际和国内经济学权威期刊发表(其中有多篇为卷首文章)如Journal of Economics, China Economic Review (2 篇), 《经济研究》(9篇)、《管理世界》(2 篇)、《金融研究》(5篇)、《世界经济》(7 篇)和核心期刊等发表四十多篇;并已出版中英文著作8 部。关于中国发展制度基础和债务杠杆的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引发了很多后续的研究。最近的研究兴趣为金融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应用微观。

研究成果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并获得了上海市第七、八届邓小平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和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浦江人才”(2011)和2012-2013 年度上海“社科新人”。关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研究获《金融研究》“年度最佳论文奖”(2014)。

主要作品


著作


1.《声誉、承诺与组织形式:一个比较制度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2.《中国的大国发展之道:来自经济学的声音》(与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
3.《中国的大国经济发展道路》(与陆铭等合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4月
4.《大转型:互联的关系型合约理论与中国奇迹》 (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2009年11月(245页)
5. Demystifying the Chinese Miracle, Routledge, 2013.8.9
6.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Edward Elgar,(合著) 2013.5.29
7. 《东亚模式是如何“脱嵌”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1
8. 《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经济学:效率、风险与最优政策》,格致出版社, 2014.6

学术论文

《软预算约束与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来自金融市场的证据》(与陈映 辉、杜巨澜),《经济研究》2016年第11期.
《财政分权下的地方政府债券设计:不同发行方式与最优信息准确度》(与戴芸、包特),《经济研究》2015年第11期.
《信任品市场的竞争效应与传染效应: 理论和基于中国食品行业的事件研究》(与刘思远、杜巨澜),《经济研究》2014年第2期.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DI)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制度、税负与资源禀赋》(与杜巨澜、王凯),《经济研究》2014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世界经济导报》2015.6全文转载)
《担保网络是如何影响信贷市场的:来自中国的证据》(与米晋宏等),《金融研究》2014第10期
《金融发展、资产泡沫与实体经济:一个文献综述》,《金融研究》2016.5(与高鑫、袁志刚、杜巨澜)
《存款保险制度如何影响公众对不同银行的信心:来自中国的证据》,《金融研究》,2018.6(与陈映辉、熊雅文)
《理解中国的经济奇迹:互联合约的视角》(与李明),《管理世界》2008.10首篇
《识别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影子银行活动:来自合并资产负债表的实证》,《管理世界》 2015.12:24-40.(与刘紫寒、李嫦、杜巨澜)
《社会异质性、公私互动与公共品提供的最优所有权安排》(与许海波), 《世界经济》 2010第4期
《住房市场数量型干预下最优政策与社会福利的动态均衡分析》(与包特),《世界经济》2012.11,141-160
《异质交易者、房地产泡沫与房地产政策》,《世界经济》2011.11,84-102.
《公共服务部门的所有权安排及其绩效:我们知道了什么》, 《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3期(与包特)
《大学中的薪酬-学费决定与竞争模式:一个双边市场的视角》,《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2期,(与王学斌等)
《政策性歧视、隐性税负与中小企业发展》,《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0期转载)
《互联合约的理论:我们站在哪里了》(与包特合作),《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6期
《均衡与非均衡:中国经济改革的“此岸”与“彼岸”》,《经济学季刊》,2011年4月
《市场、政府与适宜的制度:对经济转型和制度变革的理论反思》,《学习与探索》2010.5
《东亚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学术月刊》2015.4,《新华文摘》2015.13封面文章并全文转发
“Sex Imbalance, Marital Matching Pattern and Intra-household Bargaining: Evidence from China” (with Julan Du and Yan Zhang), China Economic Review (SSCI), 2015, vol.35: 197-218.
"A Comparative Study of Shadow Banking Activities of Non-financial Firms in Transition Economies” (with Julan Du and Chang Li), China Economic Review (SSCI), forthcoming.
“Incomplete Contract, Bargaining and Optimal Divisional Structure”, September 2012, Volume 107, issue 1, pp 81-96, Journal of Economics (SSCI).
“Costs and Benefits of Relational Contracting in China’s Transition”, Transition Studies Review (Springer), 2009
“East Asian Model Reconsidered”一章,载于Thoughts on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一书,Routledge出版社。
1. “Social Heterogeneity and the Optimal Mix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with Haibo Xu),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Springer),No. 3: 201-217, 2007.
2. “Interlinking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 and Economic Transition”, The Studies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Vol.39, No.1: 161-187, June, 2007.
3.“Unbundling the Chinese Miracle: A Perspective of Interlinked Relational Contract”, (with Ming Li), forthcoming, 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Springer),No.3, 2008.
4. “China's Development Model: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Decentralization Approach to Transition”,(with Yan Zhang, Yuan Zhang, Zhao Chen and Ming Lu), ChinaEconomists,Dec., 2007.
5. “The Cost and Benefits of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 (with with Yan Zhang, Yuan Zhang, Zhao Chen and Ming Lu), in Arthur Sweetman and Jun Zhang (eds), forthcoming, Transi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China after Thirty Years of Economic Reform,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6. 《中国的大国发展道路:论分权式改革的得失》(与张晏、章元、陈钊、陆铭) 《经济研究》 2007年第1期首篇 (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4期全文转载;收入张军、周黎安主编《为增长而竞争》,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
7. 《市场互联性、关系型合约与经济转型》 《经济研究》2006年第6期 (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与管理》2006年第10期首篇全文转载)
8. 《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 (与廖国民) 《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9. 《评拉丰、梯若尔教授<政府采购与规制中的激励理论>》 《经济学季刊》2004第3卷第3期
10. 《十字路口的中国经济:基于经济学文献的分析》 (与张晏、章元、陈钊、陆铭),《世界经济》2006年第10期首篇 (人大复印资料《国民经济管理》2007年第3期首篇全文转载; 主要思想被《高校文科科研文摘》2006年第6期以《中国经济增长的政治条件和社会基础》为题首篇转载;《新华文摘》2007年第1期以《中国经济的“大国难题》为题转载)。
11. 《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资源之咒吗?——基于市级面板数据的研究》 《世界经济》2007年第9期
12. 《千年史的经济学:一个包含市场范围、经济增长和合约形式的理论》(与陆铭)《世界经济》2007年第10期
13. 《公共部门内部的激励机制:一个文献述评》,《世界经济文汇》,2007年第1期, 81-96页
14. 《互联的关系型合约、内生的制度与经济发展》《学术月刊》2006年第11期
15. 《声誉租金、社会信任与家族制企业》 《学术月刊》2004年第9期
16. 《代理人有限承诺下的规制合约设计》 《财经问题研究》2006年1期
17.《论日本的融资体制与公司治理结构》 《财经问题研究》2004年第6期
18.《声誉、认同与组织动态》, 《财经问题研究》2007年第4期
19.《职业选择、人力资本流动与地区发展差异》《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第2期
20.《内外平衡的发展战略:新挑战与大智慧》(与章元) 《世界经济文汇》,2006年第5期
21.《身份认同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 《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22.《分流与聚合——用合约理论和发展经济学来解释中国历史》(与陆铭、陈钊)《制度经济学研究》2007年6月卷(总第15辑)
23.《斯蒂格利茨与中国经济转型》 《文景》2006年第2期
24.《缘何“淮南为桔,淮北为枳”》 《学术前沿》2006年第1期
25.《如何判断中国的渐进式改革》 《学术前沿》,2006年第2期
26.《理解东亚模式:从关系型社会到规则型社会的动态学》,2007年,《亚洲研究集刊》第3辑 (同时收录到Shanghai Forum 2007 Anthology)


附件: 你需要登录才可以下载或查看附件。没有帐号?我要注册

使用道具

藤椅
Ipub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9-30 13:57: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王教授!!

使用道具

欢迎王教授~~~~

使用道具

报纸
Ipub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9-30 14:04: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宏观经济学:新问题、新范式与中国学者的探索———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综述
来源:经济研究2019年第9期
作者:张军,张晏,王永钦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重构宏观经济学研究和宏观经济政策框架。1929-1933年的“大萧条”终结了放任自由的资本主义时代,开启了ZF对宏观经济进行广泛调控的凯恩斯主义时代,经济学家在对“大萧条”的反思中认识到劳动力市场刚性的重要性,围绕“大萧条”发生根源的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2008-2012年源自美国住房市场和影子银行的金融危机导致的“大衰退”,是“大萧条”以来最大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不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政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使得主流宏观经济学面临自理性预期革命以来最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大衰退”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综述将系统梳理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新问题、新范式,结合首届中国宏观经济学者论坛总结国内外学者的探索,探讨当前宏观经济研究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原文链接见下:
https://mp.weixin.qq.com/s/YTbBoqj08kiBBDxmOkJoFQ

使用道具

欢迎王教授~~~~

使用道具

7
jinlu310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9-30 15:22: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哇塞!盼望着盼望着,王教授来做学术访谈了!

使用道具

8
rsx123 发表于 2019-9-30 15:42: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9
Ipub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9-30 16:22: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老师,您好,您曾经在文章中提到:“大量的土地,是沉睡的资产,一直没有用作抵押品从而变成活的资本。”这方面您能够估计一下ZF有没有进一步的推进土地改革的时间表和具体的政策与措施?土地问题的重要性无需多言,在兼顾很多问题的情况下,如何破局?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逐梦的太阳 + 5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0
wzw03 发表于 2019-9-30 16:27: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支持!!1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