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laolang415
4670 7

[其他]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述评 [推广有奖]

  • 2关注
  • 11粉丝

版主

院士

1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514326 个
通用积分
5147.0453
学术水平
80 点
热心指数
96 点
信用等级
40 点
经验
78526 点
帖子
2665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2-25
最后登录
2024-3-29

laolang415 发表于 2010-4-27 16:47:3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引言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1978年以后,我国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将土地承包给农户家庭经营,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农民成为土地的使用者,农户成为生产经营的主体。农户作为土地利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我国最基本的农村微观经济单位,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对农业生产总量和增长速度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与农村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农村土地利用的演变﹑农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联系日益紧密,通过微观视角探讨农户土地利用行为,通过宏观尺度分析农业景观格局的研究已经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研究农户土地利用行为,能为土地可持续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基本概念
    (1)农户的概念
    《经济学百科词典》定义农户为:农户是以血缘和婚姻关系为基础而组成的农村家庭。农户是一个历史范畴。原始社会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成果,以维持最低限度的生产生活消费需要。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出现一﹑二次社会分工,单个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消费单位变为现实,农户也就出现了(丘兴平,2004).农户的概念内涵有很多种,总结起来大致有三重含义:一是对户的职业划分﹑农户是以从事农业为主的户,它的对立面是工业﹑运输业﹑商业等非农业户;二是对户的经济区位划分,农户是指居住在农区的户,它的对立面是城市或城镇户;三是对户的政治地位或身份划分,农户是指一些不享受国家任何福利待遇的户,其成员多是一些身份意义上的农民,政治地位相对低下。农户是农村经济活动的行为主体,是广大农村投资﹑生产与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微观行为主体,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决策单元。  
    (2)土地的概念
    土地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主要归结于从横的方面和纵的方面进行定义和描述。横的方面主要有四种观点:(1)土地即土壤,亦即地球陆地表面疏松的﹑有肥力的﹑可以生长植物的表层部分。(2)土地即地球的纯陆地部分,不包括陆地的水面。(3)土地即陆地及其水面,亦即地球表面除海洋之外的陆地及其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陆地水面。(4)土地即地球表面,亦即地球的陆地部分和海洋部分都包括在内。纵的方面主要是对土地包括哪些因素所持的观点。联合国粮农组织1976年制定的《土地评价纲要》中,定义土地为:土地是由影响土地利用潜力的自然环境所组成,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和植被等。现广义的土地是指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3)土地利用的概念
    土地的开发和保护都是为了更好的利用土地,人类占有土地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利用好土地。土地利用是人类通过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的物质﹑能量和价值﹑信息的交流﹑转换过程。人类通过土地利用来满足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目标,经济效益上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对土地的需求;社会效益上要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人身体健康,生活充满乐趣;生态效益上保护土地利用的生态系统,提高土地的生态功能。
    (4)行为的概念
    行为的概念许多科学家从各自的角度做出了定义。哲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支配而表现在外面的活动;伦理学家指出,人的行为是基于自由意志的动作;生物学家认为行为是可以观察到的肌肉和外分泌腺的活动,是身体的某一部分的运动以及由泪唾液等液体表现出来的动作;心里学家认为行为是人体器官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经济学家认为行为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在人的意识支配下,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并取得一定结果的活动;组织行为学认为行为是人和环境交互作用的产物和表现,它包括思维、语言及一切外显的可观察的运动、活动和动作。农户行为是在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指引下,面对外界信息的变化而做出的一系列综合反应。
    二、农户土地利用研究的相关理论
    (1)农户行为理论
    西方对农户行为理论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三个学派,一是以美国经济学家西奥金﹒舒尔茨为代表的理性小农学派,其代表作是《改造传统农业》。他认为在一个竞争的市场机制中,农户就是在特定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的“资本主义企业” ,对市场信息反应灵敏,农户的行为完全是理性的,其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农业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源泉,可以建立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能适应市场变化的家庭农场来改造传统农业。二是以前苏联经济学家A.恰亚诺夫为代表的组织学派。该学派注重模型分析,A.恰亚诺夫建立了农户行为模型,主要分析了俄罗斯农民对劳动力在工作和休闲之间的时间分配行为,农业生产高度自给的社会,农户生产产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需求而不是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追求一种家庭效用最大化,其主要思想在《农民经济组织》中得到全面阐述。三是以西蒙为代表的有限理性假说。他运用“效用”模式来分析传统农户,走出了农户完全理性的困境,认为人的理性不是无限的,人面对外界信息做出的各种反应时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同时存在,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导致决策和行为中的非理性。
    (2)理性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
    理性决策理论和行为决策理论是构成现代决策理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在1944年提出的预期效用理论和萨维奇于1956年提出的贝叶斯决策理论(岳超源,2004).该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决策者的完全理性,即决策者能够获得准确有用的信息并拥有无限的、可用于加工生成数据的资源,完全能够推导出对自己最优的选择.理性决策的主要特点是以决策者的现状分析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清晰地显示决策者的推理过程并力求使全过程符合一致性原则,对其后果进行预测,并在预测的基础上按决策准则做出评价和抉择,符合概率论的各种定律,运用严格的逻辑演绎和数学定量分析方法。行为决策主要是建立在有限理性的基础之上,以决策者的决策行为为出发点,研究集中在决策者的认知和主观心理过程,关注决策行为背后的心理解释而不是对决策正误的判断,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中信息的处理机制和内外界环境对其造成的影响,从而提炼出理性决策理论所没有考虑到的行为变量,修正完善理性决策模型。
    (3)耕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其向联合国提交的报告《我们的共同未来》中比较全面、完整的界定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即可持续发展是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同时还提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当前世界面临的人口、粮食、能源与资源等问题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质上就是满足当代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耕地资源的需求,使耕地的长远生产能力得以保持并能进行资源基础的再生(赵登辉,1998)。农户作为农村土地利用的最终决策者,在农业生产决策中处于主导地位,他们在农业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下,以其资源和目标为基础,进行耕地利用决策,从而直接影响耕地利用的持续性。  
    (4)激励理论
    激励理论是关于如何满足人的各种需要、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原则和方法的概括总结。激励的目的在于激发人的正确行为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效应,做出最大成绩。自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国外许多管理学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结合现代管理的实践,提出了许多激励理论。“激励”指的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是激发、引导、保持、归化成员的行为,使其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组织成员的努力是以能够满足他们需要为前提条件的,也就是激励主体通过某些手段或者方式让激励客体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紧张状态,积极行动起来,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实现激励主体所期的目标。
    三、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对土地利用研究的有着较长的历史。我国处在全球环境变化速率最大的季风区,所处环境具有空间复杂性、时间易变性,对环境变化具有响应敏感性和承受脆弱性的特点。目前我国又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长面临巨大压力的时期,人类活动必将对环境产生深远的影响。
    宏观上,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地资源调查、分区、分类、规划、评价及开发和管理研究,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特点及时空分布规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机制及驱动因子等方面。微观上关于农户土地利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影响因素、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分析、农户土地经营效益研究、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分析。
    (1)土地利用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刘承芳等对江苏6县市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农户的非农就业比例、借贷的可获得性、土地规模、房屋资产以及农村基础设施等是主要影响因素。陆国庆(1997)认为,因耕地产权不明晰,使耕地所有者和使用者难以自觉保护耕地,现行耕地保护的经济约束机制存在着缺陷。从根本上解决耕地利用比较效益低下的问题,建立起保护耕地的经济机制,这个过程要通过政府的强制性干预才能实现。曲福田、陈海秋(2000)认为,在诸多影响耕地利用的因素当中,土地产权是至关重要的因子,土地产权通过其特有功能对耕地利用发生作用。陈勇、韩桐魁(2002)分析了我国现行农地产权制度中不利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因素,并提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构想.部庆炉(2000)分析了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及影响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因素。扶玉枝,朱磊(2008)利用湖南省新化县统计局农调队2006年对农村住户调查的数据资料,采用Logit模型从农户家庭层面分析了农户从事非农产业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农户是否从事非农产业受家庭劳动力人数、劳动力的年龄、性别以及距最近县城的距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家庭劳动力的最高文化程度对是否从事非农产业的影响并不显著。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外部因素和自身因素两种。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市场、产权等因素,自身因素包括农户文化程度、年龄、对信息接收的能力、劳动力人数、兼业状况等因素。在土地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学者们主要是通过定性研究揭示出主要影响因素,有的也通过农户调查意愿分析出影响土地利用的主要因素。
    (2)农户耕地保护行为分析
    陈美球,邓爱珍(2005)认为农户在耕地保护方面,尤其是耕地质量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设计问卷实地调研,从不同年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经济收入水平等方面对不同群体农户耕地保护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农户的耕地保护积极性不是很高,资源禀赋对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的影响不大。白易等(2007)认为耕地保护问题是行为和心理问题,将社会心理学的思想引入耕地保护,利用社会心理学研究农户行为,为有效保护耕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赵华甫(2008)认为农户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成效,但当前农户层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问题很多,需尽快通过政策宣传、理念革新、经济补偿等措施加以解决。黎元生(1999)针对耕地利用中的农户行为所引起的耕地破坏,分析农户行为调整并论述了农户行为与耕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深层根源。在当前耕地面积急剧减少的情况下,研究农户的耕地保护行为,揭示出影响农户耕地保护行为的主要因素,找到农户耕地保护与经济效益的有效结合点,提出促进农户加强耕地保护的措施,是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
    (3)农户土地经营效益研究
    梁流涛,曲福田(2008)等分析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指出不同的土地利用行为导致了不同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效率的差异,一兼农户略大于纯农户,二者都远远大于二兼农户。张红宇(1996)认为,所谓的农业规模经营特指土地的规模经营,更进一步的是指粮地的规模经营,它是一种新的制度安排,通过土地的流转实现要素的重组,进而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张忠明(2008)认为粮地规模与效率之间不是简单的正向或负向关系,在一定规模范围内,随着规模的扩大效率表现出U型曲线的变化规律。在农户土地经营的生态效益上,王跃生认为家庭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缺陷,在农民生产行为特别是环境生态行为合理化方面起到负面激励作用,造成了农民环境生态行为的短期化和中国农村生态问题日趋严重,陈其霆以及张欣等也都认为是农户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导致了农业生产环境恶化。农户土地经营的效益研究主要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农户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研究上,经济效益主要是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来进行的;生态效益上主要是揭示出农户经营行为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现阶段还有待进行深入的分析;农户土地经营的社会效益研究主要是定性研究,如何进一步通过数理分析定量计算出仍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4)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研究
    蔡立旺(2009)通过实地调查研究指出农户决策受到农户的内部因素与农户外部因素影响。农户内部因素包括户主文化程度、农户人口和劳动力数量、土地面积。农户外部因素包括自然环境条件、农技推广成本与效益、政策、市场、社区及邻里关系、推广服务体系等。王涛(2009) 通过构建Agent强化学习模型,定量表达出政策、市场、农户自身及农户间的相互影响、土壤肥沃程度等因素对土地利用决策的影响程度。柯水发(2007)在相关决策理论的支持下,对农户决策模式进行了探讨,将退耕还林的用户决策模式分为:自主理性决策模式、从众模仿决策模式和被动接受决策模式。孙德凤,高伟,相成久(2000)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决策的影响因素,探寻影响农户经营行为选择的主导因素。农户生产决策行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也有不确定因素,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农户的决策行为也不相同,学者们对生产决策模式有了初步的研究,但是决策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决策行为应当与心理学相结合来进行研究,在对农户的心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得出影响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因素。
    四、结语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力求实现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是农业生产和社会稳定的基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占有的耕地面积少,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人均耕地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会进一步减少。现阶段,我国采取了严格的保护措施,确立了18亿耕地保护的红线,对耕地进行特殊保护。我国政府对土地的可持续利用采取了及时有效的措施,从宏观上确保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农户作为土地生产经营的主体,是耕地利用的直接指挥者和实施者,农户对土地利用的认知水平和态度,直接决定着其土地利用行为的有效性,对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大的影响。因此,从农户这个微观角度来研究土地利用状况,通过农户行为的调查研究,探讨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对土地资源的开发、经营、保护、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宋长青,冷疏影.21世纪中国地理学综合研究的主要领域.地理学报[J].2005
    [2]张保华,谷艳芳等.农业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7
    [3]许彦曦,陈凤,濮励杰.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7
    [4]毕宝德 ,柴强,李铃.   土地经济学   [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丘兴平.历史与现实的思考———农户经济学[J].中国经济评论,2004
    [6]岳超源. 决策理论与方法 [M].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8
    [7]李怀祖     决策理论引导 [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8]赵登辉 丁振国 农户经济行为的分析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8
    [9]刘承芳等 农户农业生产性投资影响因素研究—对江苏省六个县市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02
    [10]陆国庆  耕地保护的经济约束机制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1997
    [11]曲福田,陈海秋 土地产权安排与土地可持续利用[J] 中国软科学 2000
    [12]陈勇, 韩桐魁  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2
    [13]部庆炉 我国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在机制及对策 [J].农业现代化 2000  
    [14]扶玉枝,朱磊贫困县农户现金收入的调查与分析——以湖南新化县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15]陈美球,周丙娟,邓爱珍等.农村生存发展环境与农户耕地利用行为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21个村952户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06
    [16]陈美球,周丙娟,邓爱珍等.当前农户耕地保护积极性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
    [17]白易 王观松 石哲 唐勇波 社会心理学在耕地保护中应用的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 2007
    [18] 赵华甫,张凤荣,姜光辉等.基于农户调查的北京郊区耕地保护困境分析[J].中国土地科学,2008
    [19]黎元生·农户行为与耕地保护[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1999
    [20]梁流涛,曲福田,诸培新,马凯不同兼业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行为和效率分析——基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实证研究 [J].资源科学 2008
    [21]张红宇 农户粮地经营规樟效率研究—以吉林省玉米生产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浙江. 浙江大学 2008
    [22]张忠明,钱文荣.不同土地规模下的农户生产行为差异分析—基于长江中下游区域的实地调查[[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23]蔡立旺 农户决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大学 20004
    [24]孙德凤,高伟,相成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户经营行为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2000
    [25]柯水发 农户参与退耕还林行为理论与实证分析[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林业大学 2007
    [26]王跃生.家庭责任制、农户行为与农业中的环境生态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1999
(转载请注明来源为资源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土地利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机械工业出版社 研究 行为 述评 农户 土地利用

laolang415 发表于 2010-4-27 16:48:4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哈哈,还有咱的文章被引用。

使用道具

laolang415 发表于 2010-4-27 16:50:3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哈哈,还有咱的文章被引用。

使用道具

duanqiaoxl 发表于 2010-12-1 01:55:5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好!请问这篇文章什么时候发在什么期刊上了,我怎么在期刊全文总库找不到啊?

使用道具

duanqiaoxl 发表于 2010-12-1 01:56:17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1# laolang415

你好!请问这篇文章什么时候发在什么期刊上了,我怎么在期刊全文总库找不到啊?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区域经济学 版,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788518&page=1&from^^uid=1024005

使用道具

andong2007 发表于 2010-12-3 15:01:12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学习了。

使用道具

laolang415 发表于 2011-12-26 11:29:56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好

使用道具

laolang415 发表于 2021-2-26 10:51:39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非常感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