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会计吖
1386 2

[注册会计师CPA] 2011年《中级会计实务》知识点总结:固定资产 [推广有奖]

  • 0关注
  • 2粉丝

硕士生

2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861 点
帖子
66
精华
0
在线时间
3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17
最后登录
2010-12-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根据2011年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要求,固定资产这一章应该掌握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掌握固定资产初始计量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后续支出的核算;掌握固定资产处置的核算;熟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的确认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
  ①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持有目的);②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这里要注意:“出租”仅限于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机器设备;如果是以融资租赁方式出租的资产,则其在租赁期内不属于出租方的资产;如果是出租房屋建筑物等,则一般应该做投资性房地产处理!
  二、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原则:按成本计量;
  内容: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一切合理、必要的支出;如买价、运杂费、安装费、相关税费等。这里要注意“相关税费”不包括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动产)的增值税进项税,因为可以抵扣,所以不计入成本。
  思路:按取得方式确认和计量。
  (一)外购固定资产
  1.购入不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银行存款等
  2.购入需要安装的固定资产:成本包含安装费用。
  3.超过正常信用期分期付款购买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的成本以购买价款的现值为基础确定。折现率一般会告知。
  借:固定资产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长期应付款等
  实际支付的价款与购买价款的现值之间的差额,应当在信用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摊销金额除满足借款费用资本化条件应当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外,均应当在信用期间内确认为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二)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1.自营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这里涉及的知识点比较杂多,我根据徐经长老师的讲授只总结了一句话:①由于正常原因造成的工程报废或毁损,发生的净损失或净收益,如果工程项目尚未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计入或冲减继续施工的工程成本;如果工程项目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或营业外收支)②如为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报废或毁损,应将其净损失直接计入当期营业外支出。是否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是确定工程成本的重要分界点。
  2.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涉及到三项科目:
  ①“预付账款”核算预付的工程款。
  ②“在建工程”科目实际成为企业与建造承包商的结算科目,企业将与建造承包商结算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进行核算。
  ③在出包工程过程中可能还会发生一些共同的支出费用。在账务处理时,应先通过“在建工程-待摊支出”科目归集,然后通过下列公式分摊计入相应的工程项目中。
  待摊支出分摊率=累计发生的待摊支出/(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100%
  某工程应分摊的待摊支出=某工程的建筑工程支出、安装工程支出合计×分配率
  (三)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1.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承租人应确定为固定资产。具体有五个判别标准(符合其中之一即可判断为融资租赁):具体见教材、讲义。
  主要掌握三个问题:
  (1)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
  (2)未确认融资费用的分摊;
  (3)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如何计提折旧
  具体例题见讲义。
  三、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一)固定资产折旧(重点)
  折旧范围
  1.空间范围:除以下情况外,企业应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1)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即超龄使用)。
  (2)按照规定单独估计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
  注意:不需用的固定资产、因修理停用的固定资产、季节性停用的固定资产等均应计提折旧。但对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时,固定资产转入了在建工程,故改良期间不需计提折旧。
  2.时间范围:固定资产应当按月计提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原价×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净残值)÷总工作量
  每期折旧额=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该期实际工作量
  3.双倍余额递减法(特点:前期折旧多,后期折旧少)
  原理:前期折旧时,先不考虑净残值,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提折旧;最后两年改成直线法。前期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
  前期每年的折旧额=(原价-累计折旧额)×前期折旧率
  最后两年改成直线法后,要考虑预计净残值
  4.年数总和法
  原理:折旧基数=原价-净残值;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的数字之和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原理: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金额能可靠计量),资本化;否则,费用化。
  (1)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重点掌握)
  分三个阶段:①账面价值转入在建工程。②固定资产发生的可资本化的后续支出,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更新改造等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③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例题可见教材3-10)
  这部分内容用文字表述比较抽象,需要多做些练习来体会,具体例题见讲义
  (2)费用化的后续支出:
  固定资产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后续支出,直接进行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
  (3)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
  1.固定资产修理费用如没有特殊说明,应当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2.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性能、结构、用途改变,金额较大),应当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3.固定资产装修费用的处理(费用区分大小)。
  4.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发生后续支出,承租人确认增加固定资产,其发生的后续支出按自有固定资产进行处理。
  5.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承租人不确认固定资产,只做备查登记。如果承租人发生的金额较大的后续支出,应通过“长期待摊费用”科目核算(核算方法要注意)。
  四、固定资产处置
  (1)固定资产终止确认的条件:总的来看就是固定资产不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
  (2)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不论是出售、报废或毁损,都要通过“固定资产清理”账户核算。借方为固定资产的净值(清理前的账面价值)、清理费用和相关税费,借方表示清理过程中付出的代价;贷方登记两个内容,一是残值收入,二是应收赔款(保险公司或责任人),贷方表示清理过程中的收益。贷方的收益减去借方的支出,就是净收益(或净损失),最终转入营业外收入(或营业外支出)。
  小结
  一、初始计量从固定资产取得方式来讲,主要包括外购、自建(自营或出包)、融资租入等方式,预计弃置费用应折现计入固定资产入账价值。另外,题目中涉及到外购的固定资产,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都假定为生产经营用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不计入成本。在建工程后续支出中领用工程物资、原材料的进项税额同样不计入成本。
  二、后续计量中主要涉及折旧范围和折旧方法。在折旧范围中要确定空间范围和时间范围,并注意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下月开始计提折旧。后续支出涉及到固定资产的维修、改良等,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资本化,否则费用化。
  三、固定资产处置:核心账户“固定资产清理”,熟练掌握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的计算。
  固定资产举例
  投资方是以公允价值来计提折旧的,而被投资方是以账面价值来计提折旧的。
  1.如果账面价值小于公允价值,实现的是净利润,那么调整后的净利润=净利润—(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折旧年限
  2.如果实现的是净亏损,那么调整后的净亏损=净亏损+(公允价值—账面价值)/折旧年限
  3.如果账面价值大于公允价值,实现的是净利润,那么调整后的净利润=净利润+(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折旧年限
  4.如果实现的是净亏损,那么调整后的净亏损=净亏损—(账面价值—公允价值)/折旧年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级会计实务 固定资产 中级会计 会计实务 知识点 固定资产 知识点 中级会计实务

沙发
ls524 发表于 2010-11-30 19:21: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忙碌的人没时间悲伤。

使用道具

藤椅
liyuuu 发表于 2010-12-1 16:32: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strong>liy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