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怎么样_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简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简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校,由王震将军于1958年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八一农大秉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优良传统和“困知勉行、积厚成器”的校训精神,致力于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撑,形成了“服务现代农业”的鲜明特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拥有一支实力较强、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441人,其中专任教师864人,教授166人、副教授25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57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538人。学校自主培养了龙江学者特聘教授和青年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现有3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1个总局级领军人才梯队和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先后有32名教师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学校还聘请了多名长江学者、龙江学者等知名学者担任“王震讲座教授”。
学校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设有11个本科学院及研究生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现有44个本科专业、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类型、4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流动站和科研工作站;拥有“黑龙江优质米生产全程产业化技术”省重点学科群,作物学、农业工程、兽医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省重点一级学科;农学、动物医学、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农学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9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以及专致培养通用航空飞行学员的亮点专业——飞行技术专业。学校面向全国26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46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1800余人。
学校拥有较为雄厚的基础条件,教学科研成果丰硕。总占地12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5.8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16667万余元;图书馆采取“一站式”开放管理模式,每天开放13个小时以上。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拥有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形成了以省级“卓越农业人才”、“垦区基层管理人员培训班”、“禾丰班”、“百胜班”等为代表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拥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3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测试中心、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中心。建校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12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126项,先后2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和重大科技效益奖。
学校由王震将军于1958年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校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1959年,时任农垦部部长兼八一农校校长的王震将军,给姜瑞元等在校领导来信:“决定在虎林新建农大校址。”但由于自然、资金等原因迁校计划停止 。
建校之初,校名为黑龙江铁道兵农垦局农业大学,期间还挂过密山农垦局农业大学。1958年10月30日,王震将军在学校积肥现场会议上讲话说:“农学系八班要我给农大命名,还要共产主义的涵义。同志们,叫‘八一农大’行不行?”1959年6月8日,农垦部下发“关于八一农垦大学名称问题的通知”,学校正式定名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文革第二年,学校的一个派别组织“红色造反团”夺权成功,于1967年3月9日讲学校改名为军垦大学并成立了军垦大学革命委员会。2个月后又将学校改名为东北农垦大学。1967年4月30日,牡丹江地区革命委员会批复成立“东北农垦大学革命委员会”。
1969年9月2日,学校划归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管理,不久学校被撤销。1973年,学校复校,时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农垦大学”。1976年,兵团撤销,学校更名为“黑龙江农垦大学”。1978年7月7日,校党委向上级要求恢复八一农垦大学校名。1978年9月4日,省革命委员会正式批准恢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校名。2003年10月迁至大庆市高新技术开发区.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
院校老师推荐 一对一咨询 帮你科学报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