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苏州大学
  •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信息:陶陆阳_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信息:陶陆阳_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基础医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介绍:陶陆阳 姓名:陶陆阳 技术职称:教授 导师类型:博导 所在学系:法医学系 学科专业:法医学 电子邮件:taoluyang@suda.edu.cn   研究方向 创伤细胞/分子生物学(法医病理学) 创伤行为学与电生理学(法医临床学)   个人简历 2003年8月至今    苏州大学医学部法医学系主任、学科带头人,负责学科发展和司法鉴定工作。 2005年4月至今    苏州大学衰老与神经疾病实验室学术方向带头人、苏州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兼职PI。 2007年3月—2008年3月  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神经科学中心访问学者 哈佛大学医学院麻省总医院脑外伤实验室博士后   2004年9月—2006年9月  苏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博士后 1989年8月—2003年5月  沈阳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学术方向带头人    学术成果 著作: 参编卫生部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法医学》、《刑事科学技术》等人民卫生出版社著作5部。 论文: 近年来在Stroke、JCBFM、Neuroscience、J Forensic Science、Forensic Science International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在法医学领域和神经科学领域享有一定的威望。 获奖:1.应用PCNA判断人脑挫伤时间的法医病理学研究获省公安厅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市职工科技创新一等奖。 2.应用NSE、S-100、GFAP和PCNA判断脑挫伤时间的研究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代表项目   1.2006.01-2008.12《自噬在神经损伤与修复中的作用及机制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571909)。(项目负责人) 2.2009.01-2011.12《脑外伤后细胞质膜完整性对神经细胞存活/死亡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探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30872666)。项目负责人) 3.2012.01-2015.12 《脑外伤后认知功能障碍客观评定的法医临床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81172911)。项目负责人) 4.2009.01-2012.12《自噬对细胞凋亡的调节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参与人)    社会兼职 《法医学杂志》编委、《Neuronal Regeneration Research》(SCI收录)执行编委、《Research and Reports in Forensic Medical Science》编委、《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 

  • 苏州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_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_苏州大学研究生院 苏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现有26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苏州大学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一、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专业和招生规模 (一)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专业:2015年我校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专业型研究生(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工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体育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公共管理硕士、翻译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国际商务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会计硕士、药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出版硕士、护理硕士)。具体招生专业详见我校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二)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招生规模:本年度计划拟招生3300人(含推荐免试生),以教育部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各专业拟招生人数请参考我校历年各专业录取人数。录取时依据生源情况和学校发展需要适当调整专业招生名额。   二、苏州大学研究生院报名条件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录取当年9月1日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我校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全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按下列规定执行: 1、报名参加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专科层次法学类毕业生和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毕业生等不得报考)。 2、报名参加法律硕士(法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2)之前所学的的专业为法学专业(仅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法学门类中的法学类专业[代码为0301]毕业生、自学考试形式的法学类本科毕业生方可报考)。 3、报名参加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符合(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已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 4、报名参加除法律硕士(非法学)、法律硕士(法学)、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教育硕士中的教育管理的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一)中的各项要求。   三、报名时间及办法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两个阶段。 (一)网上报名:报考2015年硕士研究生一律采取网上报名。 1、网上报名时间: 2014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应届本科毕业生网上预报名时间: 2014年9月25日至9月28日每天9:00-22:00。 2、报名流程: 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教育部、省级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报考点以及我校的网上公告要求报名,凡不按要求报名、网报信息误填、错填或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在报名期间,考生可自行修改网报信息。逾期不再不报,也不得修改报名信息。 3、网上报名期间,教育部将对考生学历(学籍)信息进行网上校验,并在考生提交报名信息三天内反馈校验结果。考生可随时上网查看学历(学籍)校验结果。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须向报考点提供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 (二)现场确认: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须到报考点现场确认网报信息,不参加现场确认的考生网报无效,逾期不再补办。 1、现场确认时间: 2014年11月10日至11月14日 2、现场确认程序: (1)考生到省级招办指定的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 (2)考生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校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持学生证)和网上报名编号,到报考点缴纳报考费、照像和确认报考信息,并签订《报考硕士研究生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逾期(时)将不再办理,未确认网报信息的考生其网报信息无效,将无法参加考试和录取。 在现场确认时尚未取得,但录取当年2015年9月1日前可取得国家承认本科毕业证书的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到颁发毕业证书的省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或网络教育高校开具相关证明,并交报考点核验。 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在现场确认时须向报考点提供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出具的认证报告。 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经考生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及录取阶段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3)考生按规定缴纳报考费。 (4)考生按报考点规定配合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3、报考我校单独考试、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BA、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MPA的考生网报时须选择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报名点(3214),必须到苏州市高校招生办公室(苏州大学分报名点)进行现场确认。 四、学制与培养费 (一)学制 1、所有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中临床医学硕士、法律硕士(非法学)、公共管理硕士、工商管理硕士、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药学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护理硕士:学制三年。 2、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法律硕士(法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体育硕士、翻译硕士、社会工作硕士、教育硕士、国际商务硕士、金融硕士、税务硕士、新闻传播硕士、应用统计硕士、应用心理硕士、会计硕士、出版硕士学制二年。 (二)收费标准: 收费项目及专业名称 收费标准 (元/生·学年) 收费依据 (批准机关及文号) 全日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含七年制医科) 8000 苏价费[2014]196号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不含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艺术硕士研究生) 10000 专业学位型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 35000 专业学位型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 20000 专业学位型会计硕士研究生 30000 专业学位型艺术硕士研究生 20000 五、单独考试 1、报名条件: (1)符合报考条件(一)中第1、2、3各项的要求。 (2)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4年以上,业务优秀,已经发表过研究论文(技术报告)或者已经成为业务骨干,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或获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工作2年以上,业务优秀,经考生所在单位同意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为本单位定向就业的在职人员。 2、报名手续:2014年10月10日至31日考生网上报名,11月10日到14日凭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毕业证书到苏州市教育考试院报考点报名(苏州大学分报考点)。 3、单独考试报考专业为学术学位各学科和专业学位中工程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临床医学硕士、公共卫生硕士、护理硕士、药学硕士,招生人数不超过15人,其中安排在理学、工学、农学和医学学科门类的招生人数不低于总数的70%。 六、体检 考生体检工作安排在复试阶段进行,体检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文件执行。 新生入学时还须进行体格检查,未达到高校招生体检标准的学生,取消入学资格。 七、奖助体系 对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在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者除外)的设立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6000元;同时设立四个等级的学业奖学金,奖额为每生每年3000—12000元;在硕士研究生中,设有国家奖学金,额度20000元/人;此外,学校还设有各项捐赠奖学金和助教、助研、研管岗位和国际交流奖学金;同学还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助学贷款;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困难补助。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具体内容详见《苏州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管理条例》。 八、其它 1、2014年12月15日-2014年12月29日,可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研招网下载打印《准考证》。《准考证》正反两面在使用期间不得涂改。考生凭下载打印的《准考证》及居民身份证参加初试。 2、以同等学力报考者,参加统考初试合格后,须加试二门大学主干课程。 3、被录取的考生如保留入学资格,须在复试(预计2015年四月份)由本人提出申请,经我校批准,可以参加工作1至2年,再入学学习。 4、录取为我校硕士研究生后,如果硕士阶段学习期间,成绩优秀,科研能力强,优先推荐硕博连读。 5、加大复试考核在录取总成绩中的比例。在复试过程中,根据考生学习成绩、科研能力、实验技能、面试情况等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择优录取。取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在资格审查时,须将自我评价、个人陈述、学习成绩、科研成果、获奖证书以及能证明自己学术水平的相关材料提交到各基层研究生招生单位,具体要求届时请查看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6、违规处理 对在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违规或作弊的考生,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严肃处理。情节特别严重的,可给予暂停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理,同时,对在校生,由其所在学校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直至开除学籍;对在职考生,有关部门将通知考生所在单位,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给予党纪或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弄虚作假者(含推荐免试生),不论何时,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报考资格、录取资格或学籍。将考生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的违规或作弊事实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并将考生的有关情况通报其所在学校或单位,记入考生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 7、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我校和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 8、苏州大学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辅导班,不出售任何考研书籍。 9、有关信息发布:初试成绩查询、复试名单、复试通知、拟录取名单等信息不再通过邮局寄发,请考生务必及时查看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研究生院招生办联系电话:0512-65227655,0512-65227656,传真:0512-65112816。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苏州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邮政编码:215006。

  • 苏州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信息:廖良生_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

    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信息介绍:廖良生_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1982年1月毕业于江西大学(现为南昌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1988年6月、1996年5月先后获南京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和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2月至2009年3月任美国柯达公司研发部研究员。2009年3月加盟苏州大学,同年入选国家千人计划。 课题组内教师:蒋佐权,王照奎 详细介绍 招生方向和课题组情况: 本课题组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并邀请本科生参加本课题组的科研活动。招生专业包括物理(070200)(请见本院招生简章相应的01-06方向)、化学(070300)(08-10方向)和材料科学与工程(080500)(01-03方向)。我组同时招收上述方向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并提供有竞争力的优厚待遇。 本课题组现有教授1名、副教授2名(均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博士后2名、博士生7名(含外国留学生1名)、硕士生15名,本科实习生10名(含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交换生2名)。本组研究设施齐全、研究经费充裕。此外,本课题组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日本富山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的研究小组已建立密切的学术和学生交流关系。欢迎具有物理、化学、材料、或电子学背景的有志青年加盟我组。 研究经历: 1982.1 –1985.9、1988.6 –1993.9 先后任江西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副教授 (其间于1989.6 – 1990.9,在美国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Northridge进修访问)。1996.3 – 1997.12在复旦大学物理系和应用表面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留任副教授(其间于1998.12 – 2000.6,任香港城市大学物理与材料科学系和超金刚石及先进薄膜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0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2000年12月由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发明人Dr. C. W. Tang举荐、持美国特殊人才签证(O-1)赴美国柯达公司研发部任研究员,从事有机半导体器件和材料研究直至2009年3月。随后加盟苏州大学,任苏州大学功能纳米与软物质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研究领域: 本课题组力求将材料化学--器件工程--器件物理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便有效地为我国有机光电器件(尤其是有机发光器件)的产业化提供新方法、新技术。 (1)有机半导体器件:注重研究高效率长寿命有机固态照明器件和有机发光显示器件、有机太阳能电池、微纳阵列器件、能量存储器件等。 (2)有机半导体物理:利用半导体测试方法以及表面/界面分析手段研究有机半导体器件和材料的载流子注入、传输、复合、界面缺陷、电荷积累、能级匹配等,力求为有机半导体器件性能的改善和材料的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3)有机半导体材料:重点围绕有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研究,设计并合成新型有机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力求不断提高有机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工作性能。 主要成果和技术贡献: 共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源期刊论文的他人引用次数为2500多次(H-index = 26)。在柯达公司工作的八年里,申请各国专利160多项(其中美国专利申请为61项、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申请为100多项)。发明了具有全有机连接层结构的级联(Tandem)有机发光二极管;制备了高性能的红、绿、蓝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制备了高亮度长寿命的有机白光照明器件;研究了级联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致发光的相干光特性等。为美国柯达公司有机发光显示技术和有机固态照明技术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此外,早期还研究过硅基纳米发光材料和特性等。 目前正在主持国家863重大项目课题大面积高效长寿命的白光 OLED器件及照明器具研究;负责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子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地区)交流合作项目、面上项目各1项;主持江苏省学者攀登项目1项;主持由苏州工业园-苏州大学资助的中加合作科研项目1项。目前还正在进行大面积白光OLED照明光源的产业化研究。已在国内率先研制出300 mm x 300 mm的有机白光照明板。目前是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Organic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Applied Physics Letter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等期刊的审稿人,以及香港RGC基金评审人。现被聘为第五届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学科组专家、《影像科学与光化学》学报第七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十二五国家科技重点专项(半导体照明专项)专家组专家。 主要荣誉和奖励: 201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3年获 "江苏侨界贡献奖"。 2012年获苏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获苏州市2011年度十佳魅力科技人物入围奖。 2010年、2011年分别获苏州大学重大项目个人杰出贡献奖。 2010年被评为苏州工业园区首届"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 2009年被评为苏州市紧缺人才。 2009年12月入选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 2009年9月入选国家第二批"千人计划"。 获2007年美国柯达公司 "杰出发明人" 奖。 获2006年国际信息显示学会(SID)最佳论文奖。 获1998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名列第六)。 代表性美国专利: 20. L. S. Liao, M. W. Culver, and C. W. Tang, Fluorocarbon electrode modification layer, US7,799,439 B2 (September 21, 2010). 19. L. S. Liao, W. Slusarek, M. Ricks, R. H. Young, and D. L. Comfort, OLED electron-injecting layer, US7,629,741 B2 (December 8, 2009). 18. L. S. Liao, T. K. Hatwar, K. P. Klubek, D. L. Comfort, and C. W. Tang, White OLEDs having a color compensated electroluminescent unit, US7,560,862 B2 (July 14, 2009). 17. L. S. Liao, K. P. Klubek, and C. W. Tang, Color organic OLED device, US7,528,545 B2 (May 5, 2009). 16. L. S. Liao, W. Slusarek, T. K. Hatwar, M. L. Ricks, and D. L. Comfort, Tandem OLED having an organic intermediate connector, US7,494,722 B2 (February 24, 2009). 15. L. S. Liao, T. K. Hatwar, K. P. Klubek, and C. W. Tang, White OLED having multiple white electroluminescence units, US7,273,663 B2 (September 25, 2007). 14. L. S. Liao and K. P. Klubek, Using a crystallization-inhibitor i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US7,211,948 B2 (May 1, 2007). 13. L. S. Liao and K. P. Klubek,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having a stability-enhancing layer, US7,138,763 B2 (November 21, 2006).   12. L. S. Liao and C. W. Tang, Tandem OLED having stable intermediate connectors, US7,126,267 B2 (October 24, 2006). 11. L. S. Liao, T. K. Hatwar, K. P. Klubek, J. R. Vargas, and D. L. Comfort, Tandem OLED having low drive voltage, US7,075,231 B1 (July 11, 2006). 10. L. S. Liao, K. P. Klubek, and C. W. Tang, A full-color organic display having improved blue emission, US7,030,554 B2 (April 18, 2006). 9. L. S. Liao, K. P. Klubek, D. L. Comfort, and C. W. Tang, Cascad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connecting units with n-type and p-type organic layers, US6,936,961 B2 (August 30, 2005). 8. L. S. Liao and K. P. Klubek, Blue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having a non-hole-blocking buffer layer, US6,881,502 B2 (April 19, 2005). 7. L. S. Liao and C. W. Tang, Providing an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stacked electroluminescent units, US6,872,472 B2 (March 29, 2005). 6. L. S. Liao, K. P. Klubek, and D. L. Comfort, Providing an emission-protecting layer in an OLED device, US6,853,133 B2 (February 8, 2005). 5. L. S. Liao and J. K. Madathil,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having a metal sub-layer within a hole-transporting region, US6,818,329 B1 (November 16, 2004). 4. L. S. Liao, J. K. Madathil, P. K. Raychaudhuri, and C. W. Tang,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having an adhesion-promoting layer for use with a magnesium cathode, US6,794,061 B2 (September 21, 2004). 3. L. S. Liao, J. K. Madathil, K. P. Klubek, D. L. Comfort, and C. W. Tang, OLED device with a performance-enhancing layer, US6,781,149 B1 (August 24, 2004). 2. L. S. Liao, K. P. Klubek, D. L. Comfort, and C. W. Tang, Cascade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s with improved voltage stability, US6,717,358 B1 (April 6, 2004). 1. L. S. Liao, J. K. Madathil, K. P. Klubek, and C. W. Ta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having an interface layer between the hole-transporting layer and the light-emitting layer, US6,603,150 B2 (August 5, 2003). 代表性论文(*为通信作者): 20.  Y. H. Lou, L. Zhang, M. F. Xu, Z. K. Wang*, S. Naka, H. Okada* and L. S. Liao*, Direct comparison of charge transport and electronic traps in polymer–fullerene blends under dark and illuminated conditions, Org. Electron. 15, 299-305 (2014). 19. M. F. Xu, X. B. Shi, Z. M. Jin, F. S. Zu, Y. Liu, L. Zhang, Z. K. Wang*, and L. S. Liao*, Aqueous Solution-Processed GeO2: An Anode Interfacial Layer for High Performance and Air-Stable Organic Solar Cells,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5, 10866-10873 (2013). 18. X. Z. Zhu, Y. Y. Han, Y. Liu, P. Lv, M. F. Xu, K. Q. Ruan, Z. K. Wang*, J. S. Jie*, and L. S. Liao*, The Application of Single-Layer Graphene Modified with Solution-processed TiOx and PEDOT:PSS as a Transparent Conductive Anode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rg. Electron. 14, 3348-3354 (2013). 17. Y. H. Lou, M. F. Xu, L. Zhang, Z. K. Wang*, S. Naka, H. Okada, and L. S. Liao*, Origin of enhanced electrical and conducting properties in pentacene films doped by molybdenum trioxide, Org. Electron. 14, 2698-2704 (2013). 16. M. F. Xu, X. Z. Zhu, X. B. Shi, J. Liang, Y. Jin, Z. K. Wang*, and L. S. Liao*, Plasmon Resonance Enhanced Optical Absorption in Inverted Polymer/Fullerene Solar Cells with Metal Nanoparticle Doped Solution-processable TiO2 Layer,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5, 2935-2942 (2013). 15. M. F. Xu, L. S. Cui, X. Z. Zhu, C. H. Gao, X. B. Shi, Z. M Jin, Z. K. Wang,* and L. S. Liao*, Aqueous Solution-Processed MoO3 as an Effective Interfacial Layer in Polymer/Fullerene Based Organic Solar Cells, Org. Electron. 14, 657-664 (2013). 14. C. H. Gao, D. Y. Zhou, W. Gu, X. B. Shi, Z. K. Wang,* and L. S. Liao*, Enhancement of Electroluminescence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Double Exciton-Blocking Layers, Org. Electron. 14, 1117-1182 (2013). 13. Y. L. Lei, L. S. Liao*, and S. T. Lee*, Selective Growth of Dual-Color-Emitting  Heterogeneous Microdumbbells Composed of Organic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J. American Chem. Soc. 135, 3744-3747 (2013). 12.  L. S. Cui, S. C. Dong, Y. Liu, M. F. Xu, Q. Li, Z. Q. Jiang*, L. S. Liao*, Meta-Linked spirobifluorene/phosphine oxide hybrids as host materials for deep blue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rg. Electron. 14, 1924-1930 (2013). 11. L. S. Cui, S. C. Dong, Y. Liu, Q. Li, Z. Q. Jiang*, L. S. Liao*, A simple systematic design of phenylcarbazole derivatives for host materials to high-efficiency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J. Mater. Chem. C. 1, 3967-3975 (2013). 10. L. S. Cui, S. C. Dong, Y. Liu, X. D. Yuan, Q. Li, Z. Q. Jiang*, L. S. Liao*,Bipolar host materials for high efficiency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tuning the HOMO/LUMO levels without reducing the triplet energy in a linear system, J. Mater. Chem. C. 1, 8177-8185 (2013). 9. S. C. Dong, Y. Liu, Q. Li, L. S. Cui, H. Chen, Z. Q. Jiang*, L. S. Liao*, Spiro-annulated triarylamine-based hosts incorporating dibenzothiophene for highly efficient single-emitting layer white phosphorescent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J. Mater. Chem. C. 1, 6575-6584 (2013). 8.  Y. L. Lei, Y. Jin, D. Y. Zhou, W. Gu, X. B. Shi, L. S. Liao,* and S. T. Lee*, White-light emitting microtubes of mixed organic charge-transfer complexes, Adv. Mater., 24, 5345 (2012). 7. L. S. Liao*, K. P. Klubek, J. K. Madathil, C. W. Tang, and D. J. Giesen, Recoverable electroluminescence from a contaminated organic/organic interface in a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ppl. Phys. Lett. 96, 043302 (2010). 6.  L. S. Liao*and C. W. Tang, Moisture exposure to different layers in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nd the effect on electroluminescence characteristics, J. Appl. Phys. 104, 044501 (2008). 5.  L. S. Liao* and K. P. Klubek, Power efficiency improvement in a tande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Appl. Phys. Lett. 92(22), 223311 (2008). 4. L. S. Liao*, W. K. Slusarek, T.K. Hatwar, M.L. Ricks, and D.L. Comfort, Tande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using hexaazatriphenylene hexacarbonitrile in the intermediate connector, Adv. Mater. 20(2), 324 (2008). 3. L. S. Liao*, K.P. Klubek, and C.W. Tang, High-efficiency tandem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Appl. Phys. Lett. 84(2), 167 (2004). 2. L. S. Liao, L. F. Cheng, X. H. Sun, N. B. Wong, C. S. Lee, and S. T. Lee*, Substrate dependence of thermal effect on organic light-emitting films, Chem. Phys. Lett. 356, 194 (2002). 1.  L. S. Liao, X. M. Bao, X. Q. Zheng, N. S. Li, and N. B. Min, Blue photoluminescence from Si+-implanted SiO2 films on crystalline Si, Appl. Phys. Lett. 68(6), 850 (1996). 联系电话:0512-65880945 E-mail: lsliao@suda.edu.cn http://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 hl=en&user=Khqx6eYAAAAJ&pagesize=100&sortby=pubdate&view_op=list_works&cstart=100

  • 苏州大学2014年考研现场确认须知_苏州大学考研须知

    苏州大学2014年考研现场确认须知_考研须知 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网上报名工作已顺利结束。苏州大学作为现场确认点及考点,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请各位考生注意如下报名事宜: 一、2014年硕士研究生网报中选择苏州市招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3214)为报考点的所有考生(含推荐免试、研究生支教团、农村教育硕士),凭网报编号、本人第二代身份证,应届本科毕业生和成人应届本科毕业生须凭有效学生证、往届生须凭学历证书原件到现场确认信息,缴纳报名费及采集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 二、现场确认的有关安排: 时间:2013年11月10日至14日8:30——16:30时 地点: 1、报考苏州大学的考生:苏州大学东校区游泳馆南一楼(东环路50号) 2、报考其他高校(除苏州大学外)的考生:苏州市招生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劳动路289号) 报名费:推免生:60元,其他考生:120元 注意:报名费以现金方式收取,不刷卡!!! 三、所有考生均需对本人的网报信息进行认真仔细的核对确认,以免影响正常参加考试。依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经考生本人确认的报名信息在考试、复试、录取过程中一律不作任何修改。如因信息有误不能参加考试或不能被录取,责任由考生自行承担。 四、推荐免试生凭教务部发放的校验码进行网上报名,并一定要到报考点进行现场确认,否则推免资格无效。 五、考生在现场报名前自行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查询本人学历(学籍)信息。未通过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应及时到学籍学历权威认证机构进行认证,在现场确认时将认证报告交报考点核验。 六、2014年教育部继续试行考生网上自行下载打印准考证,打印准考证时仍须用网报时的用户名、密码登陆系统。 七、201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全部启用标准化考场,具体考场安排请于12月上旬登录苏州市招生办网站查阅。 八、请本校各学院通知网报的应届毕业生按时参加报名的现场确认。

  • 苏州大学介绍_苏州大学

    摘要: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本部)、蚕桑地校区(东校区)、相门外校区(北校区)、可园校区(南校区)、独墅湖校区(新校区)、阳澄湖校区6个校区,占地面积 办学类型:普通本科 所在地  :  江苏 性质类别:综合类 通讯地址: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 邮政编码:215006 联系电话:0512-67507943 苏州大学坐落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古城苏州,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其主要前身为创建于1900年的东吴大学。作为全国最早创建的现代高等学府之一,苏州大学曾创造了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的若干个第一:第一家以西式教育方式办学、第一家创办学报、现存高校中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并授予硕士学位、第一家开设法学教育等等。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东吴大学文理学院与苏南文化教育学院(建国初由省立教育学院、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江南大学数理系合并为苏南师范学院,同年定名为江苏师范学院,在原东吴大学校址办学。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办为苏州大学。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苏州蚕桑专科学校、苏州丝绸工学院、苏州医学院先后于1995年、1997年、2000年并入苏州大学。到目前为止,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二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苏州大学先后向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人才30多万名,其中许多人已经成为了科学、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中的著名学者和知名人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许德珩、周谷城、费孝通、雷洁琼、孙起孟,全国政协原副主席赵朴初、钱伟长、董寅初,著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著名法学家倪征日奥、著名蚕桑教育家郑辟疆、著名脑外科专家和医学教育家杜子威、香港知名人士杨铁樑、查良镛(金庸),现任全国人大常委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现任江苏省副省长张卫国;中共江苏省委原副书记顾浩、副省长吴锡军、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童傅、周桑漪、陆军,以及谈家桢、刘建康、宋鸿钊等三十多位两院院士都是我校校友。 苏州大学现有20个博士后流动站、2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4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以及21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13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12个省级一级学科重点学科(含2个培育学科),2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基地、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部级工程中心、5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约五万人,其中在校各类研究生14332人,本科生25067人,成人学历教育9922人;自考助学专业在籍学生8962人;教职工4735人,院士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人选13人(其中包括“青年千人计划”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1944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近年来,苏州大学坚持教学与科研两个中心,在加强基础、拓宽口径、强化应用、重视实践的思想指导下,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年均有40名左右的学生获得国家级及以上奖项。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我校选手获得了“两金一铜”的佳绩。在第16届广州亚运会上,我校共有十多位同学入选中国体育代表团,参加了跆拳道、田径、手球等项目的比赛,共获得4枚金牌,1枚银牌。2011年,学校坚定不移地实施“顶天立地”的科技创新战略,创新工作思路,创新体制机制,科研工作取得累累硕果。在自然科学领域,获批我校主持的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9项,其中:863计划重大项目1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重点重大项目5项,获得我校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项目208项,国家级项目总数达到232项,获批国家级项目资助经费14711万元;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0项,其中重点课题2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国家级项目资助经费共293万元;全年共申报专利514件,授权专利240件;SCI索引排名位列全国高校第29名,SCI学科影响因子前1/10的期刊论文位列全国高校第24名。 苏州大学现有天赐庄校区(本部)、蚕桑地校区(东校区)、相门外校区(北校区)、可园校区(南校区)、独墅湖校区(新校区)、阳澄湖校区6个校区,占地面积4051.78亩,建筑面积182余万平方米(182.2016万平方米);学校图书资料丰富,藏书337余万册,中外电子图书110余万册,中外期刊3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80个;分析测试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等设备先进;拥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苏州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学校还编辑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版、自然科学版、工科版、医学版、代数集刊5种版本学报及《国外丝绸》等学术刊物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交流。 苏州大学积极扩大开放,与日本、法国、韩国、新加坡、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以及香港、台湾等地区的1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接收外国留学生、进修生1500余人次来校学习汉语言文学和其他有关专业。 苏州大学注重依托本省、特别是苏南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优越的人文、地域条件,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并以此作为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和动力。目前,天堂学府——苏州大学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与胆识,紧密围绕创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这一既定目标奋勇前进。 苏州大学坚持以文化育人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宗旨,密切关注青年文化现象与热点,努力把握青年文化脉搏。“科技文化节”、“新生舞蹈大赛”、“新生文艺汇演”、“炫舞之星” 、“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受到校内广大青年学生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五月的鲜花”、大学生艺术展演、长三角青年大联欢、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中国校园戏剧节等对外交流活动展示了苏大青年的青春才艺。2011年,我校同学参加了央视一套《我们有一套》栏目的《毕业歌》系列活动,表演受到了一致好评;2014年3月,在第3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中,我校同学一举夺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再次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苏州大学坚持把创业作为科学精神培养的核心,开展了“寻梦想、求真知、创实业”苏州大学本科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主题活动、“科技阳光”、“大学生论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新生英语短剧大赛”、“智慧之星大赛”等科技活动,建立了“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金字塔”型的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体系,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苏州大学摘得2个特等奖、1个一等奖和2个三等奖,特等奖数位列全国第二,江苏第一位,并与苏州工业园区一起获得2014年第十三届“挑战杯”竞赛的联合承办权。这些活动有效激发了同学们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热情,提高了同学们创新创业的能力。 苏州大学坚持以服务社会为目标,精心组织广大青年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每年都有万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在城市社区、农村基层,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还积极开展义务支教、医疗服务、法律普及、环境保护、灾区与新农村建设、社会调查等社会活动,学校连续17年被评为“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