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业状况

        毕业生就业       我校毕业生多年来深受社会各界的重视与青睐,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的形势下,我校毕业生仍然供不应求。     一、近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1、毕业生深受世界名企青睐      哈工大一直都是很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招聘的重要基地,据统计每年有近200家世界500强及其所属企业到我校招聘。2008年《中国青年报》独家使用“应届生求职网”的名企宣讲会统计数据显示,在2007年9月至 2008年5月12日期间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名企宣讲会最集中的十所高校之一,详细报道参见中国青年报网站(http://zqb.cyol.com/content/2008-05/26/content_2196316.htm)。      每年到我校招聘的国内外知名公司和机构有:国内大型企业如航天科技、航天科工、航空工业、电子科技、船舶重工、船舶工业、兵器工业、核工业集团等国防科技工业企业;中国银行、工商、农业、建设、招商等银行;中国移动、联通、电信、联想、华为、中兴、百度、腾讯、淘宝、雅虎等IT或通信电子类企业;中石油、中石化、神华等能源类企业;国家电网、华能、大唐、中国核电、广东核电、哈电、上海电气等电类生产和运营企业;康佳、海尔、长虹、美的、创维等家电制造商;一汽、东风、上汽、广汽、江淮、比亚迪等汽车生产企业;中建、中铁、中海、万科等建筑类企业;还有如上海世博集团、中国人寿、平安保险等等,以上这些都是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大型国有骨干企业以及大型民营企业。同时还有如知识产权局、外交部、海关总署等国家机关和各地方省委组织部门以及解放军总参谋部、总装备部、海军、空军、二炮等人民军队都定期地到校进行招聘宣传和选拔毕业生;国外跨国公司如微软、英特儿、IBM、惠普、通用、西门子、摩托罗拉、朗讯、毕博、雀巢、强生、大众、丰田、本田、索尼、富士通、奥林巴斯、松下、意法、西格玛特、沃尔马、宝洁、联合利华、大宇、现代、LG、三星、空中客车、宝马等世界500强企业。其中有很多单位都已经成为我校毕业生的实习和就业基地。     二、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全面就业服务与指导      1、专业化的就业指导      学校有专业化的职业指导专家队伍,包括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证的“职业指导师”、人事部认证的“人才测评师”、“全球职业规划师”及“创业教育培训师”等,为广大同学提供就业指导、职业咨询、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服务。面向全校学生,我们开设了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大学生创业基础等选修课,开设"一对一"职业辅导咨询室,定期举办职业工作坊,并邀请国内外知名职业生涯规划专家以及人力资源专家到校举办职业指导系列讲座,为广大学生提供形式多样的专业化、系统化的职业指导服务。      2、大量、充足的就业信息资源      毕业生就业服务中心每年都会收集发布大量用人需求信息,每年通过就业网(http://job.hit.edu.cn)向毕业生发布4万多条用人岗位信息。学校平均每年都要接待3000余家单位到学校招聘人才,安排举办各种类型招聘会六百余场,现在有80%以上的毕业生都通过学校这一招聘平台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办学传统,学校培养造就了大批工程实践能力强、具有团结协作精神的创新型人才,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据统计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建校90多年来,近20万学子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他们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共和国的将军,既有科技领域的骨干,也有著名的企业家。在这里,热忱地欢迎广大莘莘学子到这片热土来,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本领做好准备!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哈尔滨工业大学创建于1920年,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国家首批“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之一。哈工大坚持立足航天、服务国防,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历经90余年的奋斗,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 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成立。经过29年的建设发展,威海校区形成了“立足海洋,服务山东,拓展国防,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办学特色。在哈工大“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下,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协议,标志着校区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依山傍海的校园恬静娴雅,欧式建筑风格与简洁明朗的现代建筑风格,寓意着哈工大文化的传承、中西文化的合璧、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00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 哈工大(威海)始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在教学上坚持哈工大的统一标准、统一规范,更在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坚持创新改革,省级以上特色专业、精品课程群和优秀教学团队不断涌现。良好的学风与校风促进了学生培养质量明显提高。2013年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为91.9%,硕士研究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3%。2013年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270项,其中,国际奖励33项,国家级奖励147项。 国家的重大需要和山东省的发展需求,促使哈工大(威海)形成了船舶、海洋、汽车与先进制造、信息、管理等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基础学科构成的学科体系,实现了与校本部学科的交叉互补设置。威海校区现有10个院(系),2个教学部,37个本科专业,共享校本部的148个硕士点和82个博士点,单独设置的硕士研究生二级学科20个,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科学为“985”重点建设的一级学科。首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获批,山东省船舶技术研究院落户校区,石墨深加工技术研发中心正式落成,此外还有特种焊接技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汽车零部件快速设计制造工程中心等6个省级工程中心、现代数字化医疗装备实验室等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以及复合材料研究所、空间结构研究中心、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究中心等各类研究机构70余个。其中,3个是国家级科研机构设立的分支机构,10个是院士亲自领导的研究所(中心)。 哈工大(威海)坚持以服务山东蓝色经济发展需要为己任,不断推进多领域应用科学研究。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承担了数百项以“863”为代表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持续过亿元,在新体制雷达、制导技术、船舶工程、海洋工程、车辆工程等方向凸显特色,尤其在电子对抗、水下焊接、分离与合成技术、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医疗装备、快速艇、特种车辆等方面取得重要科研成果。一些企业与校区建立联合实验室,成为技术和产品的孵化基地,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哈工大(威海)坚持多学源、多元化建设师资群体。全校共有教职工800余名,其中教授92人,副教授249人,教师队伍博士化率达到55.9%。温广武教授入选2013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谭建宇教授入选2012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校区还有一支由院士、长江学者和知名专家、海外学者组成的双基地教授和兼职教授队伍。多年来,校区坚持教授上讲台为本科生授课,坚持青年教师进校要过“教学关、科研关、水平关和教书育人关”的优良传统,由此,校区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持续发展。

  • 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就业     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说哈工大的就业不好呢? 一般大公司、好公司都要到全国各著名高校去招一招,地域对这些公司根本没太大影响。并且哈尔滨通常是很多公司招聘的第一站,去东北招聘的公司基本就是奔着哈工大去的,招个好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你大学不是太太太差的话! 大公司都是要全国招的,每个重点学校都要跑一炮。是,一些发达地区的学校找工作整体是要好些,但是这主要体现在一些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的公司上,他们因为每年招人比较少,所以懒得到处跑,我觉得去这种公司也没什么可以炫耀的吧! 所以,说哈工大就业不好的人,不要太想当然! 找工作,我觉得什么地域原因都对于985以上的重点大学都是次要的,像这种学校提供的平台,找工作已经足够,主要还是看个人能力! 来哈工大这么久,觉得哈工大确实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没有大城市的浮躁,学习气氛很浓厚! 很多南方、大城市的学校,包括一些一流重点大学,气氛很浮躁,不仅表现在学生身上,同样表现在老师身上,可以说是从骨子里浮躁!很多老师申请下项目,拿到钱之后,项目根本不怎么去做,说白了就是在骗国家的钱,这也许是地域影响的一部分! 在哈工大,这种情况不能说没有,但绝对是少数!哈工大是不缺乏牛人的!他们不是不会去赚这种钱,而是不屑!选择在哈尔滨生活,他们就把物质享受看得很淡,很多老师都甘愿一月拿3、4千工资(我本科导师就是如此),而不愿跳到南方的一些大学去过更好的生活,看重的也许就是哈工大的气氛!

  •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我国较早创办成人高等教育的学校之一,1955年创办夜大学,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1999年成立了继续教育学院,2000年成立远程教育学院,2005年成立国际合作教育学院。2008年成人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合并为继续教育学院。现继续教育学院、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合署办公。学院是“中国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东北地区高校继续教育学会理事长单位。 2001年,我校被教育部批准参加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学院开发建设了教学管理平台和远程教育网站,并将现代教育技术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相结合,有效地保证了远程、成人教育教学质量。学院确立了以内涵建设为核心的新时期发展思路,稳步提高学历教育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 学院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为航天、国防以及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和雄厚的师资力量,面向政府、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开展高质量、高层次的教育培训服务。学院目前是“黑龙江省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黑龙江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学院参与学校“全国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地”建设,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为基地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际合作教育学院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全日制本科统招计划中选拔学生,与国际知名大学开展合作,联合培养学生,提高学校国际化建设水平。目前已与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实现连续三年招生,首批学生已赴悉尼大学学习。 学院不断拓展“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搭建终身学习体系平台,为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由工信部、教育部、黑龙江省共建的国家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大学之一。 1920年,中东铁路管理局为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创办了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学校成为中国近代培养工业技术人才的摇篮。新中国成立后,哈尔滨工业大学成为全国学习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两所大学之一,此后学校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2000年,同根同源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如今,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多学科、开放式、研究型的国家重点大学。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了“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学校以适应国家需要、服务国家建设为己任,形成了以航天特色为主,拓宽通用性为准则,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门类。 学校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际学术前沿”,为工业化、信息化和国防现代化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国防、航天优势,紧密结合工业、信息、机电、能源、材料、资源环境、土木建筑等领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国家需求,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竞争力,解决了国内外相关领域内一系列创新性好、探索性强的前沿基础科学问题,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学校积极参与了国家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中的14项,在航天、机器人、小卫星、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多年来,哈尔滨工业大学始终保持航天特色,坚持自主创新,不断主动承接国家高、精、尖大型科技项目,科研实力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4年和2008年,学校先后成功抓总研制并发射“试验卫星一号”和“试验三号卫星”,创下了国内高校两度研发小卫星、连战连捷的纪录。2013年9月,我校研制的第三颗小卫星“快舟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在举世瞩目的“神舟”号系列飞船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舱焊接变形矫形技术、三轴仿真实验转台、航天员训练用“模拟失重训练水槽”、航天员出舱用反光镜体等多项技术难关。2011年,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交会对接任务中,学校提供了20多项技术支撑。为此,哈工大获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唯一的高校单位。2012年,哈工大荣获“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成功纪念奖牌”。“先进微小卫星平台技术” 项目入选2012年度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3年,由我校牵头组建的“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成为“2011计划”首批启动的14个中心之一。 2011年,学校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学校团委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13年,学校空间光通信技术研究中心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集体”。建校以来,近20万学子从这里走向各条战线。他们中既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有共和国的将军,既有科技领域的骨干,也有著名的企业家。他们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着自己的才智。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