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教授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暨南经济讲坛-环球飞行的经济地理思考—30年前“破冰之旅”访美回顾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Toyotomi 2013-3-7 10 1621 悠悠仔 2023-2-19 21:58:46
【独家发布】上财金融风险控制与分析ppt(张明恒教授)经典ing attachment 金融学(理论版) 诺亚方舟—睿 2013-3-26 18 4692 qishuaibin 2018-2-28 15:36:06
【真心分享】2012年11月人大教授程延园-《企业劳动关系管理实务》课件 attachment 人力资源管理 boyzone338338 2013-3-1 10 3419 guigxz 2016-11-29 21:05:06
前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师讲授本次金融危机 attachment 金融学(理论版) williamlin24 2013-1-14 1 2056 樱花海-show 2014-10-30 10:41:52
一道题:Discuss how options can be used for trading volatility. 金融工程(数量金融)与金融衍生品 涩涩的猪 2013-4-6 4 2371 guruguru 2013-9-30 05:52:20
康奈尔大学教授论文《Income Uncertainty and Household savings in China》 attachment 论文版 红领巾vampire 2013-3-26 1 2292 nkhyb 2013-8-9 20:13:56
复旦经院马涛教授(经济思想史)4月12日在线访谈 attachment 学者专栏 资料狂人 2013-4-11 49 33184 qiwulun2006 2013-7-25 22:56:58
有没有熟悉 王汝渠 教授的? 爱问频道 匿名 2013-5-18 4 3506 midi51 2013-5-18 11:33:39
【独家发布】《我在美国做妈妈: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英文版图书 attachment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wqq641198939 2013-3-24 12 3568 qingshen 2013-5-2 23:12:16
张五常教授的合约分成制 制度经济学 余姚后生 2013-4-27 1 2490 dset5811 2013-5-2 20:19:30
全中国到底有多少教授? 学术道德监督 yuanxinqiang 2013-4-14 86 30642 wjy_master 2013-4-16 00:09:15
复旦经院马涛教授(经济思想史)在线访谈预提问 attach_img 学者专栏 资料狂人 2013-4-1 19 6224 縤·芯渱俓} 2013-4-10 22:57:28
关于张维迎教授在博鳌论坛发言的一点零碎思考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sandy2001 2013-4-7 3 2461 arasti 2013-4-7 21:26:55
张培刚教授自勉对联 attach_img 休闲灌水 fnsr 2013-3-16 5 1269 danny818 2013-3-16 14:05:36
wheaton 教授的几篇文章 attachment 区域经济学 iamfortunate 2013-2-22 0 1006 iamfortunate 2013-2-22 11:27:46
向松祚教授不是在人大吗?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张二寅 2013-1-21 8 1615 mymask 2013-1-25 10:18:00
痛别学者邓正来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ycs845 2013-1-24 1 1567 ycs845 2013-1-24 14:11:17

相关日志

分享 蒲慕明教授的科研方法论
wmc0718 2013-5-16 12:30
过去几年里,我常思考一个刚开始做科学研究的学生或刚进入一个新领域的科学家常面临的问题:怎样选择研究的课题,或者选定了课题后做什么实验。我想科研选题可有两种方式,我称之为「前瞻式」与「回顾式」。这两种方式从截然不同的策略开始,但最终都可能使你对科学做出贡献,同时又享受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前瞻式研究的第一步,你彻底检索你感兴趣的领域的文献,精读最新最「热」杂志里最「热」的文章,搞清楚这个领域里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你开始针对未解决的问题设计自己的实验。这些问题常常是最近「热」文章尚未涉及的下一步。这是一种正规的科研方式--探索未知、追寻新知、一种往前看的「前瞻式」研究。但是,这种方式对一个科研新手或刚进入新领域的科学家是有问题的,因为在你完成你梦想的实验之前,类似的实验很可能早被已有成就的实验室先发表了。很显然,大多数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的下一步工作,必定已在许多实验室中进行。一个新手要和他们竞争,显然是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对新手来说,第二种回顾式研究则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式。回顾式研究的第一步,你把所有「热」杂志「热」文章都暂搁一边,读几篇你所选的领域里最近的权威综述,从这些综述中选出几个你感兴趣,在这领域里已被公认的、接受的概念和假说。下一步就是去图书馆寻找这些假说所依据的原始文献(这些文献可能太老而无法从网上下载)。在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你开始设计一个新的实验,用过去没有的新技术或方法,再度检测这个假说(你不能完全依照旧方法去重复旧实验,因为复制别人的实验是不受重视的)。你的实验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你可能证实了旧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因为你使用了新的实验技术或方法,为一个公认的重要假说提供了新证据,对这个领域是有相当的贡献,可以发表在高水平的杂志。另一个可能是你的实验结果与旧的实验结果不符或甚至相反,那你就「中奖」了。你的证据可以对目前公认的假说提出质疑,流行的概念与假设需要重新考虑,你可以发表一篇「热」文章,一连串的新研究课题也将从此诞生。科学的进展就是不断对目前流行的假说进行修正。前瞻式研究从累积新的信息来迫使假说修正。回顾式研究则从检测已知信息的可靠性直接指出假说的破绽。 但是,在这个电子通讯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新一代科学家却反而因「信息」陷入了一个严重的危机:不能有效选择和消化轻易即可获得的信息。我深深感到新入科研之门的年轻学生最不该做的,就是大量下载所有与他领域有关的文献,而且努力去读所有的文献。一个科研新手往往很难判断所得信息的可信度与其意义,已存在的大量信息难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惑。事实上,科学界豪某稍值奈献,对年轻科学家富有创造力的心智可能会造成窒息性的伤害。 警告:读大量文献有碍健康! 身为一个神经生物学家,我常常在想,大脑处理信息的创造性与大脑已存信息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科学上最富有创造性的,尤其是在物理与数学领域,常常是在科学家年轻的时候完成的?为什么大脑的创造力似乎随年龄而衰退?我现在的假说是「信息量」与「创造力」之间可能是成反比的。每一个新存入神经网络的信息,都是对创造性处理信息的一个新的约束。知识累积愈多,脑中各式各样的框架也愈多,而这些已知的框架正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此,对知识极谨慎、有「抵制性」地选择吸收,可能是保持创造力的重要一环。 新的成功始于选题的成功----蒲慕明言(来源:鸭绿江论坛) 创新的成功始于选题的成功,但选题平庸、创新不足和重复性选题是当前科研选题中的突出问题。医学由于其学科的特殊性,科研选题不同于一般的科研选题。我们在实际科研管理工作中,发现许多科技人员选题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在创新的把握上,如何引导显得尤其重要。 一、 关于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 科学研究是人类探索未知、创造、发展和应用知识的认识活动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用“R&D”(即“研究与发展”)来表示科学研究的概念。马克思认为:科学研究是精神的生产。美国科学家罗斯坦认为:科学研究是扩大或修改知识为目的的批判性的透彻的探索工作。曰本内野晃认为:科学研究就是追求真理探索学问的行为。美国资源委员会则定义为:科学研究是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和应用,包括对已经产生知识的整理统计图表及其数据的收集编辑和分析研究工作。我国国家教育部定义是:“科学研究是指为了增进知识包括关于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利用这些知识去发明新的技术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工作。”这些概念或定义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都有合理性,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创造知识和整理知识。 如果要给医学科研下一个定义的话,可以概括为,医学科学研究是探索人体生命本质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寻求防病治病和恢复健康的方法的认识活动过程。因此,科学研究的本质特征是创造性与非重复性,并同时具有探索性、继承性和复杂性的特征,其表现形式为“信息”——知识产品。但创造性与非重复性是科学研究的最本质特征,这也是科研选题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二、科研选题重要性的再认识 科学研究的程序主要包括科研选题、课题设计、实验观察或调查、实验结果及资料的加工整理、总结分析并提出研究结论,撰写研究报告或申请专利与推广应用等。简而言之,就是提出问题,验证假说,得出结论,或者说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几个环节中,选题是科研过程的战略性步骤和起点,是科学研究的首要环节。科研选题是根据选题的原则并遵循选题的程序,确定研究的具体科学技术问题的过程。爱因斯坦与他的学生费尔得合著的《物理学的进化》一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以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科学学家贝尔纳也曾指出:“课题的形成和选择,无论是作为外部的经济技术要求,抑或作为科学本身的要求,都是科研工作最复杂的一个阶段。一般说来,提出课题比解决课题更困难。” 这里他们都特别强调,“提出问题”和“选择问题”的重要性,可见“正确地提出问题等于解决了问题的一半”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问题和关键环节,是贯穿于全部科研工作的主题思想,是指导科学研究各项工作设计安排的主线。选题恰当与否,其意义在于科研选题关系到整个科研工作的成败与成果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国家目标能否得到体现,关系到科技人员的成长与成才,关系到科研管理活动的效能,包括人力、物力、财务的节约与浪费等。对选题而言,科研选题是对某一科学问题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方面的概括。它集中反映了选题者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的丰富程度,实验技术与方法的熟练程度,科学思辩能力的强弱程度,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与知识面的广度。因此,它体现了选题者的科学天才、智慧、经验和技巧。正如Oliver (1991)所说:“和其他事业一样,科学中的成就往往属于最懂得战略、战术的科学家,而不一定属于最有天才、最有技巧、最有知识或著作最丰富的科学家。” 作者认为,一个创新性强,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重大而可行的课题,可以概括我三句话,即目标要高,思路要新,方案可行。目标要高:“基础研究世界第一,应用研究效益第一。”坚决不重复前人已做过并得到肯定的工作,一般不重复近期文献报道的工作,必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思路要新:要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矛盾或疾病现象中寻找新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研思路独辟蹊径,耳目一新。方案可行:技术路线新颖、简洁;方法先进,或者说与科研目标相“匹配”;观察指标能充分说明研究结果及推论,即用最简洁的路线、最简单的方法、最少的指标完成研究课题,实现研究目标。 三、创新原则的把握及其相关问题 创新性是科学研究的灵魂。它体现科学研究的真正价值。一个课题如果没有创新,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也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的科学研究,只能是“学习”或重复前人的工作。创新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原始创新,原始创新的核心在于所在研究领域中基本概念上的建立或突破、新方法的建立或在新的领域内的拓展。基础研究的工作主要属于原始创新。如诺贝尔奖80%以上都属于原始创新。第二类是次级创新。次级创新主要表现在对现有概念、理论、方法等的补充和改良。应用基础研究和大部分应用研究多属于次级创新。***主席在1995年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如果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在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科学研究就是要求新、求异、求真,要有独到的见解。因此,创新是民族自立之本,是科学研究的第一要义、核心和标志。实际中如何把握创新是一个突出的难点。要真正做到创新,应解决好以下的几个认识上的问题: 1 处理好国家目标与创新的关系所谓“国家目标”就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工作必须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关键性科技问题进行布置和规划。概括地讲,国家目标就是发展经济,提高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增强综合国力。具体体现在国家的科技发展规划、计划或项目招标指南中,如973规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招标指南等。选题要把注重在学科领域内创新和体现国家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因为选题的准确与否,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趋势的了解与预测, 体现了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体现了对国家经济、社会与科技发展目标的理解程度。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说是选准了课题,瞄准了目标,同时又有创新。 2 处理好前沿与自身特色的关系科学研究的前沿是指已知与未知的界面。分为热前沿和冷前沿。热前沿即当前有多数人围绕某一问题进行研究。常常是在某一学科或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或者出现了新的技术手段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时形成的。如从基因水平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探求新的防治方法及基本病理过程,是国际也是我国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热前沿。冷前沿当前很少有人研究,但却是蕴藏着重大意义的问题,常常是由于人们难于着手或未予以重视的问题。而特色是科学家们长期围绕一个主题的系列研究并通过积累,形成的传统性研究方向与专长。前沿要探索,特色不能丢。已经形成的传统特色研究方向可从前沿借用新的理论、手段和方法来解决当前课题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避免一窝蜂上前沿。而对于还没有形成自己特色,的年青科技工作者,在把握学科发展趋势的同时,从学科发展的前沿去选题,走前沿和尖端要快,从而尽快把研究工作推向前沿。 3 处理好现有基础与创新的关系现有工作的积累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单从书本、文献上找热门课题,赶时髦是做不出开拓性工作的。选题要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潮流之中,要有专业的敏感性。有人认为,最好的选题不是现在的热点,而是在两三年后凸现出来的东西,这样的人才才有可能领导一个方面的开拓性工作。 4 在学科的融合、交叉和综合中体现创新充分注意学科交叉和跨学科研究选题。学科交叉根据其交叉程度的不同,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方法上的交叉,即借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来解决本学科的问题,得出单一学科无法得到的指标、数据和结论;二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互相结合,针对同一问题,从不同侧面去探求问题的本质和规律,这需要不同专业的研究人员进行广泛合作,共同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加以综合分析,以求获得整体性、综合性的结论;三是学术思想上的交叉、互融,用单一学科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不能取得理论性突破,需要其它学科新理论的参与,共同设计研究方案的解决途径,达到学术理论之间的碰撞、互补和衔接,这也是最深层次和最应鼓励与支持的一种学科交叉。应提倡从多学科的融合中提出新问题,选出新方向,应改变那种只在本学科范围内选题的习惯。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所谓交叉项目,往往只是一些方法上的交叉应用,真正从学术思路上交叉的项目少。严格意义上的交叉,必须从学术思想、预期目标、技术方法等方面实现结合,离开任何一个学科都不能完成既定目标。 5 与创新密切相关的科学观、系统观问题 (1)注意医学科学研究的特点即系统性与复杂性医学面对的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包括多种物质运动形式、多层次、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复杂的开放系统。系统性和复杂性是人体、疾病和医学科研的基本特征。在选题、设计和结果验证等科研过程中要引起高度重视。否则,不但课题中不了标,就是中标了,其实验结果也难以让人信服。这也是医学研究的难点。 (2)医学科学研究必须十分关注生物学(生命科学)的发展动态从总体上讲,医学科学的发展是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而发展的,因为生物学研究的是正常生理状态下生命发生、发育与调控的规律,而医学科学研究的是病理状态下疾病发生、发展与转归的规律。许多学科联系紧密,密切相关。如解剖学—病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细胞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理学,基因组学$C基因病理学。临床医学研究又必须十分关注基础医学的发展。如免疫学—临床免疫学,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病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生物化学—临床生物化学等等。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医学科学研究可充分吸收其研究成果,来阐明疾病的发生机理,进而建立新的临床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 (3)树立“大科学观念” 科学发展至今天,人类已进入大科学时代。当代生命科学由于受到人类基因组计划(HGP)的冲击,正在发生着一场影响广泛而深刻的革命。随着HGP的完成, 医学也将进入“分子医学”、“基因医学”时代,同时一些新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涌现,如生物芯片、基因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等。因此,在科研选题中,也应树立现代科学的“大科学观念”,树立“基因观念”、“基因病理学观念”,而相应的科研思维模式、方法和手段都应有所转变。对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不仅要熟悉自己所在的学科领域(局部),还要了解整个医学的发展态势(全貌),既要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又要知道同行的领域和动向。科研选题在科研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一定意义上讲科研选题的成功,科研就成功了一半,认真作好科研选题,突出注重选题的创新性原则,是对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应引起科研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蒲慕明:大科学和小科学(《自然#8226;中国之声Ⅱ》 ) 蒲慕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30多年前我刚开始做研究生,在一个高能实验物理实验室第一次接触了科学研究。那时我的工作是协助装置一个由精确排列金丝导线组成的粒子探测器。仪器完成后运到另一所大学进行测试,最后被安装在曰内瓦的一个大型仪器上。在这个科学计划几百个参与者中,我是资历最浅的学生。没有人告诉我这个计划的细节,我对整体概况也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不久我离开了那个实验室,主要原因是我对所研究的科学问题的疏离感,也感到自己只是“大机器里的一个小螺丝钉”。后来我在一个生物物理实验室完成了第一项研究工作,在那里,我的导师和我可以提出问题、共同设计实验、并在几天之内得到答案。回顾过去,多年来我对科学的热忱和动力,是源于一种能在自己实验室中发现问题、证实或推翻自己的假说时所获得的欣喜。不可否认,科学领域的同行对我自己实验室的一些发现所给予的肯定与赞赏,一定也对我科学生涯所获得的快乐有相当的贡献。像大多数同辈的科学家一样,我是在一个小实验室成长,并以所谓“小科学”的方式为科学做出我的贡献。 西方和东方都正在刮“大科学”之风,大量的研究经费都投入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或“某某组学”等计划上。在中国,“大科学”正好符合了国家一向的习惯以“由上而下”的方式来进行科研规划和运行。一些决策者们也认为“大科学”代表着未来科学发展的趋势。许多科学家都忙着纂写“大项目”的申请书,要求政府给予高达几亿到几十亿的经费。一个发展中国家是否应该强调“大科学”?这个问题在中国目前尤其重要,因为国家中长期科研规划正在出炉中。在这里,我想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探讨“大科学”与“小科学”的利弊,这些论点也可能适用于其他自然科学。 ★科学的“大与小” 在这里“大科学”我定义为由少数政治或科学领导人物,“由上而下”组织起来的、需要大量科研经费、包含众多实验室和科研人员的计划。在中国,由科技部和其他政府部门组织的一些项目,如“863 ”、“973 ”项目,以及目前国家中长期科研规划所衍生的巨型项目,在此都归属于“大科学”。 “小科学”我定义为由个别科学家发起,只有一个或几个实验室参加,并经过有竞争的同行评审的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NSFC )资助的项目 就是“小科学”的例子。在中国,“大科学”的运作类似于“计划经济”,而“小科学”更像“市场经济”。 “大科学”的出现最先是在高能实验物理和天文学研究。这是因为有些项目需要大量的资源和众多的科研人员共同参与、以及在良好的协调管理之下才能完成。 1971 年美国尼克松政府提出“抗癌战争”的大计划,宣称要在1976 年战胜癌症。三十年后的今天,癌症仍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的顽疾。我们现在了解癌症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不论投入多少经费,也不可能在设定的期限内很快解决。三十年来癌症领域的研究是有了相当可观的进展,然而这些进展主要应归功于一些个别科研工作者所推动的“小科学”研究。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另外一个例子,但是极为成功。不像“抗癌战争”,基因组计划是以技术为主,有一个肯定可以达到的目标。对整个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即使用低技术测序方法亦可以完成,尽管不是那么高效。基因组计划对科学的主要贡献是提供了大量的有助于许多实验室进行科研的新信息,而不是直接解决了科学问题。这些大量的新信息,改变了许多生物学和生物医学的研究方式,也为新的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和系统生物学等新学科奠定了基础。 一个成功的大科学计划有这样几个特征:首先,它有一个非常明确、而且肯定可以完成的目标。第二,它是由科学家自发组织,并得到该领域科学家的普遍支持。第三,启动这个项目的时机已成熟,在该领域已具足够的条件来开展此项目。一个值得政府支持的大科学项目,不但要符合政府政策的需求,还应通过科学家们严谨的组织与评估(见饶毅等的文章)。 ★为什么要做“小科学”?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使许多科学家和政策制订者产生了这样一个印象,就是未来生命科学的进展将主要依靠对生物问题的大规模攻关。有些人甚至认为“小科学” 的时代已一去不返,由假设所推动的研究已结束——只要用高流量的技术得到所有的信息,各种信息都会对号入座,所有难题便会迎刃而解。有人说我们现在所需要的是更多、更好的新型仪器来采集完整的“某某组学”的信息、训练更多的技术人员来操作这些仪器、更多的“生物信息学家”来分析这些信息。由此我们将完全可以了解所有生物学问题、认识疾病的起源,找根治疾病的方法。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生命科学领域的主要突破,绝大多数是由个别科学家推动的“小科学”研究所创造的。在生物学领域,像DNA 双螺旋结构、遗传密码、致癌基因、发育的基因调控、细胞凋亡、学习和记忆的机制翟烩些重大的科学发现,几乎完全源于“小科学”研究。在生物技术领域,重组 DNA 、单克隆抗体、分子克隆、聚合酶链反应以及干细胞技术等主要技术的发展也无一例外的是由小科学研究完成的。 科学的发展是不易预测的,它需要有许多实验室用不同的途径来探索。尽管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可以有能力指出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但是想预测在那个研究领域会在何时出现重大突破是十分困难的。小实验室的运作也可使科学工作者之间的交流更有效,更有利于激发创造性的思路、开展创新性的实验,解决理论上和技术上的难题。而且,当一大群科学家参与一个大项目时,那些平时驱使他们科研工作的动力,如对某一个别科学问题的个人兴趣、同行间的竞争、科学界对个人成果的赞赏,都将消失殆尽。 更重要的是,小实验室可以提供培养年轻科学家所需要的导师与学生之间的紧密关系。在小实验室里导师有机会直接与学生交流,并能深入掌握实验的设计、分析数据、解释实验结果。学生也能通过和导师的交流学到彼得#8226;梅达沃(Peter Medawar )所说的 “探索可解决的问题的艺术”(the art of soluble )。这种导师学生间的交流,能使学生不仅学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技能,而且通过潜移默化建立他们对科学的热忱、对自然的好奇心、做研究的风格和品味,以及对科学和非科学事务做判断时的正直人格。就是这种师徒关系造就了几代二十世纪的著名科学家。 简而言之,“小科学”实验室是重大科研进展出现的主要场所,是培养下一代科学家的最好的环境。更多的资源应该给予高质量的小实验室来培养新一代科学家,使他们不仅热衷于科学探索,并能在当今信息时代里从海量的噪声中抽提有用的信息,能提出恰当的科学问题,设计有效的实验。 re:蒲慕明教授的科研方法论整理 ★“大科学”的危险性 最近在中国出现了对“大科学”的热潮,这引起了许多中国科学家的关注。在曰益加剧的国际科学竞争中,也许是民族自尊心驱使了政府及科学管理者仓促上马大科学研究项目。大项目本身是有风险的,必须有细致的规划、并能正确的评估在特定领域内是否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来进行这些大项目。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大计划所吸取的大量资源将造成小型研究计划资源的萎缩,对整个科学界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对这些大科学项目的组构、评估,以及在项目进行中如何监督都是有很多问题的(见饶毅等的相关文章)。 大科学计划常常强调生物技术大型平台研发的重要性。如基因组测序、蛋白质组分析、化学药物筛选和生物信息分析等平台。但是开发尖端技术需要在中国有强大的基础生物学实验室、否则只能靠投入巨额经费、从国外引进现成的平台。可是,应该在有许多实验室能够有效地使用这些技术平台时才大量引进这些设备,否则就造成资源浪费。 也许有人会争辩说,将一群小实验室组织起来,去做有共同目标的一个大项目,比说治疗肝炎或者阿尔茨海默氏病,是一个合理的策略。在中国有限的资源和高质量的研究人员缺乏的情况下,科学研究有时候确实需要组织起来,以尽力满足社会的需要。但是,除非大项目的参与者对分派的研究任务具有真正的兴趣,那些只是靠经费所驱使的项目通常是无法有效运行的。 事实上,过去参与“863 ”或“973 ”这类大项目通常被中国科学家们视作可不通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就可得到大量研究经费的机会。许多此类的大项目并没有能够对参与者的研究方向或他们的实验室的产出率有显著影响。除了少数领先的实验室做出一些成果,很大一部资源是投进了一些低产出、通过研究机构或个人关系入选的实验室。 目前在拟议中的上亿元的大科学项目,为了要证明巨额投资的必要性,这些项目在预算中必然包括了巨额的仪器购置费。这让我回想起八十年代世界银行对中国一流大学的贷款项目所发生的巨大浪费。那时候进口了许多先进的仪器,但大部分在许多校园里使用率极低,更有甚者从未被使用过。 许多来访的外国科学家都对中国研究机构目前有的最新仪器印象深刻,但很少对这些仪器的有效使用表示赞赏。随着几个大项目计划的即将实施,我们希望不要见到许多研究机构配备了大量最新仪器,但让这些仪器扑满了灰尘,十余年后都报废了。令人痛心的是,一些中国科学家认为,既然现在政府愿意投资,大量的研究经费是不拿白不拿;而没有考虑到在他们实验室里闲着不用的一台仪器的投资额,是足够维持贫困地区的整个乡村好几年的生活。 最后,一个简单的经济账可以说明问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在的年预算额约为20 亿人民币,其中五分之一投入生命科学领域,而一项在拟议中的中长期科研规划的巨型项目,就可能获得100 亿人民币。即使这一项资助延盖15 年,每年的投资额也将大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投资。从整个国家现时对于自然科学研究的总投资额来看,在此刻将大部分资金投入少数大项目是不合理的。 ★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 在科学政策制定与管理者中有一种普遍的态度,即把科学和技术(科技)看作一回事。科学计划和工程计划没有任何区别,都用同一种方式来策划和管理。以生物医学为例,针对疾病的项目被认为只要动员科学家、用完善的策略去直接解决与疾病有关的问题就可以达到目标。然而,理解正常生物现象和病态的规律(科学)和开发治疗疾病的手段(技术)是有明显区别的。 在生物现象和病理了解上的突破是开发治疗疾病的基础,只有在许多有能力的研究者对他们有兴趣的基础生物学问题获得肯定的解答才能完成。重要的突破只有靠科学家全心全意地投入他们的研究,而不是靠资助的诱惑、三心二意地参加一个已组织好的大项目。 虽然对已有的技术应用项目可能会很成功地由“由上而下”的计划来完成,开发新技术跟基础科学一样是不可预测的。像所有的科学发现一样,重大的技术突破,常常靠的是技术人员全心全意地投入他们有兴趣的工作,以一种不可预测的方法解决他们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中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质量已有显著提升,现在仍急缺训练有素的研究人员。在缺乏足够多的高质量研究人员的情况下,组织大型项目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所以对基础科学而言,更合适的策略是将资金分散到许多小项目,同时强调科研的质量与原创性。只有通过高质量的科研我们才能期望在基础科学与技术应用方面有真正有意义的进展。 英国科学家马克斯#8226;佩鲁茨(Max Perutz )曾说过“科学上的创新是不能够组织的,从上而下的指引将抹杀创新”。科学发展必须靠政府的支持,但是科研进展的方向和内容是很难计划的,这个事实佩鲁茨本人就是最好的见证。在他建立和领导的剑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培养了十二位诺贝尔奖得主,为现代分子生物学和目前的生物科技工业打下了基础。 ★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令人吃惊并感到迷惑的是,在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所设定的20 个专题中,只有一个是关于基础科学的。这直接反映了政府对基础科学缺乏应有的重视。据说有些政府高层顾问认为,既然中国在基础科学上已经落后西方很多,提高基础科学水平又是那么困难,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应该将资源集中于应用科学和发展社会需求有关的技术,基础科学应置于次要的地位。再说,基础科学的研究成果应是全世界可以共享的。 这种看法是短视和误导的。中国未来技术发展的主要瓶颈正是基础科学的薄弱,尤其是在生物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在一个越来越讲求原创性和知识产权的时代,与发达国家共享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将会是极为昂贵和低效的,除非我们满足于别人的残羹剩饭。进一步说,当中国正一步步进入“小康”社会时,科学不应该只被功利性地看作技术和社会福利的工具。基础科学是科学文化的源头。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石,科学文化尊重智性的追求和对客观真理的理性探索。要科学文化生根结果,基础科学研究可提供最富饶的土壤,小型科学实验室可提供最适宜的环境。 蒲慕明: 做一个有品德的科学家 科学家不是生存在真空中, 而是生活在一个社会里。一个有品德的科学家才能受学术界和社会的尊重, 他的工作才使人信服。有品德的科学家是严谨的、讲公德的、有诚信的、尊重事实并捍卫真理的。不要有了结果, 即使数据靠不住, 自己都不能信服的东西, 也要出文章。今年这文章出了, 下面做不下去了, 别人不能重复,那你的名声就毁了。不要因为眼前要出一篇文章, 将来后患无穷。严谨态度要从小事做起, 你到公用实验室使用仪器, 该签名时就签, 应该怎样操作就怎样操作, 要守规矩。图省事、走“捷径”和占小便宜, 成了习惯, 最后就会犯大错。我们在学习阶段, 就要培养严谨的态度。 科学家的品德也反映在与人合作的态度上。与人交流合作必须是公平互惠的。合作是一个科学家要学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假如你不会合作, 在科学世界里你必定是非常局限的。学会怎样做一个好的合作者是你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怎样合作, 从做学生开始就要学习。很多年轻人认为要在这个社会生存, 就要竞争, 要竞争就要厉害, 要抢, 不能退让, 有好处不拿白不拿。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浅薄的态度。总想占便宜, 人家就不跟你合作了。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出了文章谁做第一作者? 都认为自己贡献最大。我们不要因为得不到第一作者就认为这世界太不公平, 其实没有百分之百的公平, 要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此事。我自己经历就是这样, 所以多年来一直有很好的合作, 即便有时吃点儿亏, 但远不能跟收获相比,因为通过合作使我得到了更多的学习机会, 大大扩展了研究领域, 对以后工作很有好处。 另一个与科学家品德有关的就是浮夸。现在国内许多对个人或单位研究工作的意义或取得成就的描述, 常常过分夸大。有人辩解说“这是公关, 是为了经费和名声”;“每个人都这样做, 国外的科学家也是这样公关的”。我不赞同这种看法。如果过分夸大、不诚实、欺骗是所谓的国际趋势, 我们也不应该追随这种趋势。我反对科学家像商人一样, 用尽一切办法,包括欺骗, 去“销售”他自己和他的单位。我坚信一个有品德的科学家应该是诚实的, 即便是面向不懂得其研究领域的大众和领导也必须是诚实的。当一个科学家成为科学管理者时,应更有义务坚守科学家的行为准则, 讲实话, 不浮夸。中国科技界盛行的浮夸风, 包括申请经费时的浮夸, 纵然有其客观原因, 但追根还是科学家没能坚守基本的品德。浮夸只能得利于一时, 它终将毁掉一个人、一个机构甚至一个国家的科学声誉。这种浮夸风已经成为中国科学事业发展、中国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尊重的主要障碍。我希望我们的研究生、下一代的科学家能纠正这种不良的社会倾向, 对自己、对科学、对社会都能坚守诚信的品德。 来源: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6, 21(1): 2-3. 蒲慕明提出了以下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权威与创新 墨守陈规和等级森严的儒家传统,给现代中国社会遗留了长远的阴影。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权威统治和遵奉心态造成的氛围,无助于形成一个培育个人创造力的社会环境,而个人创造力是科学探索的关键。听从老师的活和接受经典论著的教条是儒家教育的基础。这种教育模式是科学突破和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障碍。 现在更应该强调的观念是,激励学生追求知识的热忱重于传授知识本身,学生对教科书和教师的话也可以质疑,并能养成在课堂内外提问的习惯。对现有的证据、假设、概念提出的挑战,无论是多么幼稚和薄弱,都应该受到鼓励和严的对待。 蒲慕明认为,与西方发展相比,中国的研究项目经常被誉为“填补了中国科学的空白”。如果研究方式总是沿着现有的思路和与西方相似的模式,将导致不利的竞争地位。中国的同事经常抱怨他们的工作结果得不到认可,而在西方国家做相同的工作,却可在高质量的刊物上发表。对科学前沿重要问题有攻关的信心和胆识,是通向科学重大发现并得到国际认可的关键。 鼓励批评性的学术交流 在中国的学术界有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科学家之间缺少公开的批评性的学术交流。应当让学术研讨会不仅仅是友谊性的聚会,而是使人受益的学术活动。 这也反映在学术论文向国际刊物投稿的问题上。虽然审稿人的批评性意见初看起来似平是不公正的、有敌意的,我们也应该把这些评语视为提高我们工作质量的建设性意见。当稿件被拒时,应该去反省工作中的不足,回到实验室做更深入的工作,而不是不作什么改进就寄往另一个杂志。一个实例就是近纪念上海神经科学所在高水准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数量大幅度提高。这是因为研究人员在文章被拒后,不断采取进一步实验,提高工作水平,使稿件终子达到高质量杂志的水平。 总之,对学术批评的不总被认为是人身攻击。过度的礼貌和谦虚可能在一个传统的中国家庭维持儒家式规范是必要的,但对于一个研究单位是有害的。同事间批评性的坦诚建议对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是极其重要的。例如,每年“全所学术研讨会”可以为培育批评交流的气氛提供一个好机会。如果组织者在会前特别强调批评性甚至反面的评论都将视为建设性的意见,坦诚交流气氛将会有所提高。 必要的紧迫性 在世界一流的研究机构里,总有一种“必要的紧迫感” ( essential tension),使得科学家全身心地投人到解决所面临的科学问题。这种紧迫感可来自科学家要提升自己的渴望、周围同事和学生的挑战、同行的竞争、或者仅是“不发表,就完蛋(publish or per-ish )”的压力。一个“困境中孕育创造力”的学术环境,对所有形式的创造活动,包括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都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学生和研究人员的聪慧、勤奋及良好的训练,已受到国际科学界普遍的赞赏。但是,正是那种“必要的紧迫感”才使他们能迅速地成为世界各主要研究机构中的高产出者。中国的许多研究机构都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我们相信,当这些机构提供了合适的环境后,“中国制造”的重大学术成就会很快出现的。 排除非科学性障碍 对行政性的制约和繁琐的抱怨是世界上的普遍现象。但对中国科学家来说,还有额外的障碍。科学研究就像很多其他社会现象一样,是在政府直接的规划下进行的。政府主要资金的使用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造成了各个层面的科研行政部门具有庞大责任和权力。科研机构的行政人员经常充当“指挥者”,控制经费资源,下达指令,而不是对科学家提供服务。对行政体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包括减少人员、提高行政效率、在财政审计合理的制约下简化预算和核算的程序,将是科研部门行政机构改革的重要步骤。 以业绩为准的评估一个科研机构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能否建立以业绩为标准的聘任、晋升和资源分配制度。在过去,中国科研人员的学术生涯并不直接与其业绩挂钩。不管业绩如何.政府对一个科学家从大学毕业直至退休是“全程照顾”,结果造成了研究人员缺乏压力和动力去提升科研成果。 现在很多科研机构开始试行改革,通过对研究人员的定期考评来打破“铁饭碗”。这些考评能达到的实际效果如何尚不清楚。成功地进行以业绩为准的考核体系,首先需要能对科研业绩进行客观评估,且对评审者的身份能够保密。除各学术领域中合格的评审专家不足外,缺乏保密性常使得客观的评审非常困难。广泛地聘请国际同行评议,是目前国际上主要研究机构普遍采用的方法,这对解决客观评估的困难会有所帮助。 长远的目标 西方国家各个科学领域都在飞快地发展,其中包括了近年来众多海外中国科学家的贡献,这对中国科研机构的发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对那些尚未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源和决心 去和强大的西方研究机构竞争?仅靠组织和动员科学家们对某一具体规定的共同目标进行攻关,是不一定能在科学上取得成效的。现代生物学历史清楚表明,重大问题的突破大多来自于那些追求自己研究兴趣的小实验室。因此,科研机构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一个稳定和优越的环境,让科学家可以自由地探索他们自己感兴趣的科研问题,并提供一些机制鼓励引导他们从不同方向对重大科学间题进行探索。沿着西方主流实验室目前的研究方向去和他们竞争是极不利的,也很可能浪费资源。偏离主流影响、形成自己独特的科研方向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科学家和科研行政管理者的耐心和坚持。此外,许多中国科学家所感到的学术上的孤立可能是两面的。与主流学术圈的相对孤立,可以有更多的空间去独立思考和开辟独特的科研途径。总之,科学也可能像物种进化那样,通过“绚烂的孤立(splendid isolation)”而发展。 有一个曾引起很多中国文明史学家感兴趣的向题,就是为什么现代科学是在欧洲得到发展而不是在中国,尽管在早期中国文明中已经清晰地出现了科学和技术的源头。经过几十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史的研究,李约瑟得出的结论是中国形式的“官僚封建制度”阻碍了现代科学的发展。在新世纪,中国面临的挑战就是怎样克服一些残余旧文化的约束,使科研机构能得到飞跃的发展。 蒲慕明所长在神经所06年会上的讲话摘录 如何做创新工作 科研工作怎样能有创新性?创造力是从何而来的?创造力能否学习? 这些都是难题,我不能声称说我有答案。在三十五年科研生涯中,我不断努力去做创新的工作,我只能谈谈我自己的经验和感想。 广铺触角(broad scientific exposure): 首先要学习把你的触角铺得广。我刚才说许多创新工作是把表面上不相关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别人没有想到这样的联系,你想到了,这就是令人惊讶、引人瞩目的创新。很多创新工作的源泉是“联系”。所以要有广泛接触、你的触角铺得广是做出创新工作的一个有益的条件。就拿听学术报告来说,如果你认为不是与你有关的工作,就没有兴趣去听,那你就错了。事实上你需要常常听那些与你的工作好像无关的报告。听完这些报告你可能会突然有些想法、有些灵感,可以把别的领域的东西引用到你自己的领域来,做出创新工作。去听与你无关的报告可能比听与你工作直接相关的报告更重要。参加会议也是这样,有时参加与你工作无关的会议比参加与你工作直接有关的会议更有收获。今天香港科技大学叶玉如教授也在这里,大概15年前,我在巴黎参加了一个与我没有直接关系的会,我以前不认识的叶教授也在那个会议上,我们谈到她做的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的工作,谈的过程中我们想到既然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生长与神经元存活有这么大影响,也许对神经突触功能也有影响,所以决定合作试试研究神经营养因子对神经突触功能的影响。我们回去后就马上动手做,完成后,1993年出了一篇文章,开创了突触可塑性研究里的一个小领域。所以把触角放远对做出创新性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探索历史(Learn the history): 学习与你研究工作相关的历史对做出创新性工作也是非常有益的。我刚刚说创新性工作都是有连续性的,都是建立在前人工作之上的。我在上课时常常要求同学们,读文献不要只看文献描述的工作(What was done?)。还有四个“W” - 你也应知道,是谁做的(Who did it?) 、什么时候做的(When?)、在哪里做的 (Where?)、为什么会做这工作(Why?)。 知道创新工作的来龙去脉,将帮助你在你这个特定时间、特定情况下做出与以前那些工作一样具有创新性的工作。所有的科学论文从表面上看都是非常合乎逻辑的。陈述的通用顺序(“科学八股文”)都是像这样的:前人发现这个、发现那个,因而我们提出这个假说,做这样工作,得到这样结果。其实很多工作不是这样来的,而且常常是倒置的。人们偶然碰到一个现象,然后想到底怎么会是这样的?最后决定可以这么解释,可以和前人发现的这个、那个现象有关,才提出这个假说。科学八股文现在已成为科研写作的标准模式,没有真实反映科研工作的整个过程,需要你化很多力气才能找出来龙去脉。一些二十世纪初期的科学论文不是这样的。作者会诚实地告诉你他为什么做这个工作,原先可能希望得到其他结果,但是没有发现他想要的结果,可是在偶然之中得到了现在的发现,整个来龙去脉都跟你讲清楚了。为了简化或修饰,现在的论文都把真实的来龙去脉修改了。想了解重要的创新工作的来龙去脉,你就要读科学史、读科学家传记、要读科学家写的东西。二十世纪生物界最重要的就是分子生物学革命,这是怎样发生的?是谁做的?他们为什么能做出革命性工作?我一直建议每位同学、老师都要读“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这本书,是Horace Judson化了十多年功夫、访问了上百个科学家、从访问录音带整理出来的历史。从四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这二十年期间所有重要的分子生物学工作的历史都记录下来。它告诉我们分子生物学革命是怎样产生的。了解这些历史远远比上一门分子生物学课重要、比读一百篇最新的分子生物学论文重要。我在阅览室放了三本“The Eighth Day of Creation”,我想问问有几位同学看过?看几页都算,请举手…… 好像还是少数人读了这本书。 三本书在阅览室,有空就可以去读,读多少是多少。在我们的阅览室还有许多类似这样的书,我希望大学都能抽出间隙时间,暂时抛开实验工作,化点时间到阅览室去读那些书。 挑选性阅读(Selective Reading): 谈到读书,我想讲下面与创新性直接有关的,就是挑选性的阅读。你所在领域的文章不要出一篇读一篇,一下从电脑里下载一百篇,把你的领域所有文献全部下载,整天坐在那里读。对初学者来说,这种大量的阅读对你的健康是有害的(众笑),对你的创造性思维是有害的。为什么?这些文献把你的脑筋框住了,脑子里一大堆信息,你不知道怎么分析这些信息,不知道它们的重要性,哪些信息可靠?哪些不可靠?你都没有判断力。你全盘接受,把整个思路搞乱了。即使你已进入这个领域已经有段时间了,也不需要读你所在领域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那你需要读什么?你所在的研究领域的重要综述你都要读,很多重要综述文章是由你所在领域的领袖人物写的,他们知道领域的研究现状、什么是重要的研究工作、什么问题已有定论、已经解决了、什么是现在尚未解决的问题,这些综述一个个跟你讲清楚。从那些综述中你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原始文献(包括以前的和现在最新的文献)需要你去钻研。认真读完这些,你就可以做你的研究工作了。只要是你所在领域的公认的尚未定论的问题,你就去做。现有的文献中有太多不完整、不准确、甚至是错误的工作。你实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去钻研那些文献中的每个细节。没有定论的问题,你就去做,去发现新的现象,去提出你的假说,设计实验去验证。等你的工作有结果时,你再去读那些与你的研究工作有关的文献,这时你已有经验,你的阅读也有了针对性。你去找那些与你的工作有关的文献,看人家是怎么做出来的?为什么你的工作与人家不一样?不要担心你现在做的工作可能与已完成的工作有重叠,任何一个实验存在着许多变数,与以前别人做的实验完全重叠的几率是非常小的。在你已得到了实验结果后,这时你可以通读与你工作相关的文献。因为现在你能有目的、而且有经验去与别人比较你的工作结果。如果你的结果与别人不同,那你现在就可以去发现为什么不同。这就是有挑选性的阅读,特别是刚开始入门的研究人员,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方法更适当。刚才我说只要是你所在领域公认没有定论的问题,你就去做,你的工作就可能有创新性的贡献。但是, 已有定论的问题有时也可以去做。这就牵涉到阅读的另一面,就是与我先前讲到的探索历史有关。我建议你有挑选性地去探索已有定论的,大家公认的概念(或假说)的历史,阅读一些得到这些概念的 经典文献。你很可能会发现这些概念的实验基础不都是牢不可破的,有些实验所依赖的技术现在看来可能是有问题的。我认为这种情况是你做出重要贡献的一个好机会。你现在可以设计一个新的实验,用以前没有的新技术重新验证大家已接受的概念,你可能会做出重要的贡献。下两种情况可能会发生。第一,你的新实验对那些已有概念提供了新的证据,你用新的技术进一步巩固了目前已有的科学概念,这也是创新性的贡献。第二,如果你的运气好,你可能会发现反驳那些已有概念的证据。遇到这种情况,你可是中大奖了!你将通过否定或修正目前已有定论的概念或假说对科学做出重要贡献。总而言之,重新研究以前“已有定论” 的问题与探索新的尚未解决的问题,一样是推动科学进展的创新工作,因为科学的进展就是对我们理解自然现象的已有概念或假说的修正。所以,选择性地阅读你所在领域的重要概念或假说的经典文献,你可能会发现做出重要的创新工作的机遇。 敢于冒险(taking risk): 创新工作常常需要冒险。很多新的工作可能引导重要结果,但也很可能会失败,人家不敢去做,你敢做吗?就像其他任何领域的人一样,科学家们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性格。一些人不愿去冒险尝试新的工作,他们宁愿延伸以前的工作做出他们的贡献。然而,许多真正重要的创新工作是需要大步向前迈进,冒险走人家没有走过的路,用人家没有用过的方法。对于初学者来说,在尚未学会怎样一步一步踏实地进行科研之前,冒险显然是不合适的。但对于已经成长了的科学家,在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已有多年的经验,敢于冒险是做出重要创新性工作的必要步骤。我常喜欢用胡适的一句话,就是“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大胆假设需要冒险,而小心求证就是确保你的冒险能得到真实的结果。在去年的年会上,我已经讲了许多关于怎样形成好的假说,怎样严谨求证你的假说的个人体会。 初入门的学生怎样学习敢于冒险创新的精神呢?让我们从每天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做起。我有这样一个建议:对于你获得的所有实验数据,不管它们是否新颖,你应该大胆尝试去用以前没有用过的新方法去分析、去作图。用新的方法,你可能会得到新的信息,甚至会引导出创新性的发现。我常常听我们的同学说:以前文章就是这么分析和作图的,人家也发在很好的杂志上,我这样做不是就可以了吗?我说你要大胆,不要人家怎样做就照着做,那就不是进步。如果你能想出一个好的办法分析你的数据或作图,这已经是创新了。甚至你会遇到更好的境况-你从以前的文献中找不到可以教会你处理数据的方法。你不知道怎么分析,怎么作图,没有范例可以参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更要恭喜你,因为这是原创性工作的明显迹象, 你可能已经做出了具有原创性的工作。当你所创造的分析作图方法发表后,可能成为别人以后参照的范例。 正面对待批评(Positive attitude towards critiques): 学习具有创造力,你必须学会用积极的态度正面对待学术批评。我不是说你永远全盘接受别人的批评,不假思索、不辩驳就“写检讨”。我是说你应该严肃地思考别人的批评,把它当作对你工作的挑战,经过理性思考后把它反应到你的工作中去,而不是立即采取感性的反弹反应。这点我觉到神经所很多同学非常欠缺,对我们的论文指导小组老师给的意见,同学常常有反驳的说法,许多反驳不是基于认真分析老师的意见的基础之上做出的反应。很大程度上是保自己的面子。有些同学总是认为自己很聪明,所有问题都想到了,不愿认真考虑别人的意见。除非你真的是像爱因斯坦或莫扎特那样的天才(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创造力从何而来),你需要通过其他的科学家对你的工作的批评来帮助自己、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创造力常常是在一群赋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的批评中产生,当你不断地面对各种科学性挑战,并愿意接受和解决这些挑战,你的思维就会变得越来越赋有创造性、越加尖锐、老练。正面地对待批评的态度对一个科学家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越能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认真思考批评意见的积极面,你越能提高自己。神经所的组长们的科研水平在过去的几年中为什么不断地提高?在很大的程度上是由于为了把我们的论文发表在高水平的杂志上,我们必须不断地认真思考并积极反应许多高水平杂志审稿者(包括许多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对我们工作的批评。我们就是通过高水平的审稿者对我们工作的严厉的(有时是非常痛苦的)批评来提升我们的科研创造力。 向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学习(Learn from creative minds): 就像我上面所说,创造力往往起源于与具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们的交流。这就引出我 今天要讲的最后一点,那就是要向有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家们学习。20世纪前五十年, Cavendish实验室可能是全世界创新科学工作最集中的地方,那个地方到底有什么特别?就是有一群具有创造性思维科学家。进去的人接受熏陶后,一个个变成具有创造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道创造力怎么来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一个聚集了许多赋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的地方是培养创造力最好的地方。我们神经所没有十几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整天绕着你转。所以退而求其次,你自己去找机会,你要积极地与到神经所访问的许多科学家交流,积极地参加神经所所有的讲座和研讨会。甚至更有效的,你可以上网或到我们的阅览室去查找这些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写得东西。每个大科学家都有传记或自己写的自传,你认真看看他是怎样做出好的工作来的,你看多了,慢慢就会改变你的思路,使你变得更赋有创造力。简单地说,我确信认真研读赋有创造力的科学家的作品是培养创造力的一个有效的途径。 蒲慕明教授谈科研选题 (注:此文是多年前为讲授《科学研究导论》课搜集的资料,已难找出处,在网上搜一下,引者很多,均未给出原始出处。但考虑蒲教授的这个谈话对我们科研选题可能有指导价值,仍想拿出来与学界朋友共享,但愿此举不会有破坏规矩之嫌) 过去几年里,我常思考一个刚开始做科学研究的学生或刚进入一个新领域的科学家常面临的问题:怎样选择研究的课题,或者选定了课题后做什么实验。我想科研选题可有两种方式,我称之为「前瞻式」与「回顾式」。这两种方式从截然不同的策略开始,但最终都可能使你对科学做出贡献,同时又享受到探索与发现的乐趣。   前瞻式研究的第一步,你彻底检索你感兴趣的领域的文献,精读最新最「热」杂志里最「热」的文章,搞清楚这个领域里已解决的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你开始针对未解决的问题设计自己的实验。这些问题常常是最近「热」文章尚未涉及的下一步。这是一种正规的科研方式 -- 探索未知、追寻新知、一种往前看的「前瞻式」研究。但是,这种方式对一个科研新手或刚进入新领域的科学家是有问题的,因为在你完成你梦想的实验之前,类似的实验很可能早被已有成就的实验室先发表了。很显然,大多数未解决的重要问题的下一步工作,必定已在许多实验室中进行。一个新手要和他们竞争,显然是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   对新手来说,第二种回顾式研究则提供了一个比较合适的方式。回顾式研究的第一步,你把所有「热」杂志「热」文章都暂搁一边,读几篇你所选的领域里最近的权威综述,从这些综述中选出几个你感兴趣,在这领域里已被公认的、接受的概念和假说。下一步就是去图书馆寻找这些假说所依据的原始文献(这些文献可能太老而无法从网上下载)。在仔细阅读这些文章后,你开始设计一个新的实验,用过去没有的新技术或方法,再度检测这个假说(你不能完全依照旧方法去重复旧实验,因为复制别人的实验是不受重视的)。你的实验可能有两种结果。第一,你可能证实了旧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因为你使用了新的实验技术或方法,为一个公认的重要假说提供了新证据,对这个领域是有相当的贡献,可以发表在高水平的杂志。另一个可能是你的实验结果与旧的实验结果不符或甚至相反,那你就「中奖」了。你的证据可以对目前公认的假说提出质疑,流行的概念与假设需要重新考虑,你可以发表一篇「热」文章,一连串的新研究课题也将从此诞生。科学的进展就是不断对目前流行的假说进行修正。 前瞻式研究从累积新的信息来迫使假说修正。回顾式研究则从检测已知信息的可靠性直接指出假说的破绽 。 但是,在这个电子通讯和信息爆炸的时代,新一代科学家却反而因「信息」陷入了一个严重的危机:不能有效选择和消化轻易即可获得的信息。   我深深感到新入科研之门的年轻学生最不该做的,就是大量下载所有与他领域有关的文献,而且努力去读所有的文献。一个科研新手往往很难判断所得信息的可信度与其意义,已存在的大量信息难免造成不必要的困惑。事实上,科学界泛滥成灾的文献,对年轻科学家富有创造力的心智可能会造成窒息性的伤害。  (警告:读大量文献有碍健康!)身为一个神经生物学家,我常常在想,大脑处理信息的创造性与大脑已存信息量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科学上最富有创造性的,尤其是在物理与数学领域,常常是在科学家年轻的时候完成的?为什么大脑的创造力似乎随年龄而衰退?我现在的假说是「信息量」与「创造力」之间可能是成反比的。每一个新存入神经网络的信息,都是对创造性处理信息的一个新的约束。知识累积愈多,脑中各式各样的框架也愈多,而这些已知的框架正是创新的主要障碍。因此,对知识极谨慎、有「抵制性」地选择吸收,可能是保持创造力的重要一环。 ”
个人分类: 科学哲学|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教授为什么没有告诉我(转)
抒未来 2013-4-22 13:05
从来没有人告诉我怎样去写一篇学术论文?从来都没有。然而,责问老师为什么没告诉我?埋怨、责备……当个怨妇无助于事吧,我想。(事实上,导师能帮我的只有一件事,就是方向性的判断——这个方面能不能做?这个角度切问题合不合适?这么走通不通?)    自助者天必助之。我把上两届师兄师姐的毕业论文都看了一遍,还是理不出一个明确的指导思路,毕竟论文写作指导属于tacit knowledge,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是,我试图从《教授为什么没告诉我——论文写作枕边书》这本书上寻找指引。这本书和其他论文写作指导书最大的差别在于风格和立意,毕恒达把他从事论文写作和指导的经验汇集成册,写得相当善解人意;其他的书籍遵循简单的思路:步骤应该是什么,每一步你应该做什么。    下面,我根据我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将本书给以我的启发进行归纳。      一、如何确定研究方向和选择题目?   摆脱陈规:有趣的研究或论证可能在改变大家的认知,无趣的则再度确认大家原有的认知。陈述共识是没有意义的,我需要找到突破口。   摆正认知:其一,罗马并非一日建成。写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一群有才气的人在灵感以来的时候捉住笔写,写个不停;他们多半有一套每天例行的步骤以保持固定的写作量。其二,就事论事难以深入。我们所看到的、发问的问题,都与观点有关。除了关注焦点理论,还要关注现象背后的价值观或背景知识。   积极行动:   首先,确定方向。找本领域最新的文献读,把握前沿动态。读相关联领域的文献,开拓思路。进而,具体行动:制定研究计划和搜集分析资料。   计划:进度控制和可行性分析是计划中的必备项目。   资源:http://lib.scnu.edu. cn/dzzy2/home_zy_sea rch.asp?get_lx=文献类型get_word=电子期刊(校园网用户才能免费使用),中文期刊一般用中国期刊网和人大复印资料;外文一般用JSTOR,ARL和Science Direct.除了以上的大型数据库,还有很多网络资源:http://www.wikipedia .org/和http://scholar.googl e.cn/schhp?hl=zh-CN。      二、哪些写作要领可以遵从?   前言:要给读者一个印象——你将会读到一篇有趣、有意义的论文。前言可以使学术理论的启发或引人注目的社会问题。   综述:   意义方面:文献综述的最直接意义在于避免追悔莫及——忽略了相关先前研究和理论,让你冒着探索一个无意义问题、重复别人做过的研究、重复别人错误的风险。而综述最本质的意义在培养方向感——除了提供理论架构以外,还可以让你知道你的研究如何使得既有的知识更为精湛、修正、前进。   内容方面:文献综述就是构建概念脉络的基础上进行批判性回顾。写作综述除了保持高度反省能力,还要对新观点保持开放的态度。所谓的批判就是要做到:让读者知道你对文献的看法、文献的长短处、观念是否有突破之处、对既有的知识基础增加了什么、把我的研究放置在既有知识基础的哪个位置。   注意事项:use 文献,不是show文献。最好是用自己的文字说明论文的主旨和观点,结合自身的研究定位而进行回顾,忌讳把参考文献进行简单的罗列堆砌。   结构方式:相同观点合相互竞争观点分别讨论;理论发展历程;按主题分类;按理论、经验和方法分为三不分;按比较一般到特定的理论加以组织。   方法:方法本身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先性,只有知道研究发问后,才能比较不同方法的适切程度。研究过程中,不停记笔记,think of paper.   结论:文字表达要理性和客观,忌讳情绪化字眼。所有的结论都需要证据作为支撑,而很多结论像摘要并没有建立在经验研究的基础上。      三、如何处理写作过程中的焦虑?   写作时机:绝对不能等到分析架构很完整了才动笔。   写作仪式:   进入状态:小毕说他在撰写博士论文的期间,经常用刷马桶来解消写作的焦虑,这是爱清洁的处女座的实用美德;双鱼座的我在面对论文写作的困局时,则经常用想象来超越。我在论文的一半都还没完成时,就已经把序言和谢辞写好还反复修改,在脑子里投射丰收时节的3D影像,来诱引自己勉力向终点走去;或者,我喜欢编排章节与计画页数的游戏,把写论文当作盖房子,如果血肉发育迟缓,至少先有骨架蓝图让自己心安。形成自己特定的等入状态有助于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我个人的等入状态很简单:像师奶一样打扫宿舍,整理物品。然后冲一杯茶就OK。焦虑的时候,真的不妨用仪式来帮助自己。   登出状态:为了解决每次写作之间的延续性问题,作者提醒——停笔前,先写下一点有关下次应该从何处开始、有哪些重点要继续发挥或注意的记录。   保持清醒: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回到你的研究发问,你论文做完了,是否回答了你原来的问题,为什么?   你的研究发现与分析可以跟理论产生了怎样的关联,是验证、否证、修正,或更丰富了它的意涵?   你的研究提供了哪些新的想法?   你的研究和本土已经做过的诸多相关研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如果重新做这个研究,你会怎么做?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转:推荐《公共权力与社会变革:基于博弈论的经济史理论》
2008feier 2013-3-13 09:55
《公共权力与社会变革:基于博弈论的经济史理论》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12年11月1日) 外文书名: Public Power and Social Evolution——Economic History Theory Based on Game Theor 丛书名: “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后续研究:2 平装: 29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09739012, 9787509739013 条形码: 9787509739013 商品尺寸: 24 x 16.6 x 1.6 cm 商品重量: 499 g 品牌: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简介 朱全涛,男,1970年生,湖北黄冈人:中山大学数学学士,北京大学数学硕士,师从著名数学家姜伯驹院士和段海豹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初教授和厉以宁教授: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 管理学院教授:英国科学院(British Acadernv)客座研究员、研究项目负责人:伦敦大学SOAS金融与管理系客座研究员。主要从事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与经济史方面的研究:研究还涉及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在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hal of IndustiralOrganization(SSCI来源期刊)上发有竞争理论方面的文章;出版的专著有《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 吴欣望 , 女,1974年生,湖北京山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师从厉以宁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师从辜胜阻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师从文建东和郭熙保教授:武汉大学经济学学士;曾从北京大学赴新疆石河子大学支教。现为广西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广东省知识产权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顾问;英国伦敦大学SOAS金融与管理系访问学者(一年);主要研究领域为产业经济学、知识产权、创新经济学和经济史等。在国际权威经济学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Organization(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竞争理论方面的论文。出版的专著有《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知识产权:经济、规则与政策》《专利经济学》《创新市场与国家兴衰》等。 读完此书,我自己写了一些对作者观点的总结,并受到了一些启发,有了一些感想。姑且简单称其为 “市场结构经济史观 ”吧 。 无论对于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对大量现象进行统一的理论解释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思路,也是产生具有重要价值的新理论的前提。从“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中可以再更进一步地提炼出最为核心和本质的东西——市场结构。从而提出“市场结构经济史观”,用纯经济学的概念“市场结构”代替“制度”来解释历史。“市场结构”是一种更一般化的分析框架,是一种更具有统一解释力的理论和视角。 在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数学)研究中,对大量现象进行统一的理论解释是最为重要的研究思路,也是产生具有重要价值的新理论的前提。 例如:物理学中爱因斯坦对“统一场理论”的探索。数学中泛函分析使代数学和分析学在方法上的统一和更一般化。 而回顾数学史,数系的扩充,N,Z,Q,R,C。也是在追求更一般的统一分析框架,解释和方法。而克莱因则用“变换群”的观点内在地统一各种几何学理论。 德国数学家希尔伯特于20世纪初发起了公理化运动,提出以“公理系统”作为统一各门数学的基础;20世纪30年代,美国数学家伯克霍夫提出用“格”来统一代数系统的理论;其后,法国的布尔巴基学派继承公理化运动,提出“数学结构”的思想,把数学的核心部分统一在结构概念之下,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些都是统一性思想和方法在数学领域获得的成功。 同样,追求对历史现象的统一解释也应该是我们从事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提出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一般性和统一性的历史理论框架,使之不同于之前大量历史学家对不同国别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历史细节及其具体的演变过程的学术研究应该是很有意义的。 学者们对“统一理论”的尝试 实际上,许多学者在这方面做过尝试。 按照诺斯等人(2006)的观点:有记录之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个从“限制介入”秩序演化到“开放介入”秩序的过程。这可以解释实现人类社会自我规范的制度结构是如何演化的。诺斯等人尝试用“限制介入”和“开放介入”这种概念框架统一解释有记录之人类历史。即:有记录之人类历史就是从限制介入演化到开放介入的历史。 “限制介入”秩序通过使用政治系统来限制经济的进入从而创造经济租值,并使用经济租值来实现政治系统的稳定和对暴力的控制。 “开放介入”秩序通过向全社会开放对经济和政治组织形式的介入来保持经济和政治上的竞争,并通过竞争来保持社会秩序的自持性。 而每一个精英群体中的成员都有排斥性的特权以控制某种资源或活动。这是精英们控制社会中有价值的经济,政治,教育和军事资源的基本模式。精英成员都能够从对其资源的垄断特权中得到租值。租值是塑造精英统治联盟的重要机制。特权能够形成对进入某领域的限制。而发达国家总是具有开放的竞争性民主制度和竞争性市场经济制度。 这和朱全涛,吴欣望(2011)的观点有相似之处。按照朱全涛,吴欣望“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的观点:一个人或一个新组建的企业能否有资格自由进入一个市场获取超额利润是社会是否公平的一个关键。 但是,在传统社会,在绝大多数市场上,这种资格并没有赋予每一个人,甚至也没有赋予多数人,而是仅仅赋予极少数人,而这些人通常也是传统社会的统治阶层。甚至在现代社会里。许多市场也设置了很高的进入门槛。一些人为这些门槛的设置辩护,但许多辩护无疑是谎言。 传统社会,常爆发战争,故用封侯作为激励手段鼓励军人建立功业,使之获得爵位,获得特权垄断。通过赋予一个人一定地域的垄断权来激励他建立功勋。与之相配套的还有郡县制,科举制度。科举取士这种精英政治模式也是一种给平民子弟以希望,激励其通过自我努力奋斗,十年寒窗苦读而实现其社会阶层向上流动的渠道。 特权垄断可以获取超额利润。政治市场结构,经济市场结构,国家的兴衰演变史就是这些市场结构的演变史。一般说来,市场结构朝竞争性方向演变通常与社会进步的方向一致。 而在现实中,传统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大多数市场是垄断(或接近垄断)的社会,最常见的垄断方式是区域分割。而社会进步就是不断打破这些市场垄断的过程。特权阶层拥有一些市场垄断权,这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根源。历史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是,通过打破特权垄断,建立起社会公平,因而实现公平和正义。其中,一个最基本的方法是让市场有更多的竞争者,降低市场准入。 而在现代社会,主要是通过创新获得垄断特权,通过知识产权和专利制度来保障其实现。 而市场结构是考察经济是否有效率的出发点。内部贸易壁垒越高,统一的市场被分割的越严重,则经济效率越低。 与新制度史学研究社会从空泛的概念“制度”开始相比,“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认为:研究社会的出发点是市场结构(包括政治市场结构和经济市场结构);在经济学中,市场结构有非常明确的内涵,它包括三类:接近完全竞争、寡占和垄断。 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应该用市场结构的变迁来描述;政治市场结构的变迁是法律和制度变迁的基础;产权能够改变市场结构,从而影响社会变迁;激励创新和反特权垄断(或者说建立具有竞争性的市场结构)是社会进步的方向,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手段。 因此,从“创新与反特权垄断经济史观”中可以再更进一步地提炼出最为核心和本质的东西——市场结构。从而提出“市场结构经济史观”,用纯经济学的概念“市场结构”代替“制度”来解释历史。 实际上,市场结构是本质,制度是表象,更具有纯粹,正统经济学血统的“市场结构”是一种更一般化的分析框架,是一种更具有统一解释力的理论和视角。 古代史书为帝王将相作传,讲的是历史的发肤,现代史书为著者立说,讲历史的骨骼。而尝试用“市场结构经济史观”找到历史的基因,则是想解释历史不断重复的原因,找到历史的遗传,变异和进化规律。对古今中外历史演变给出统一的解释和分析。 历史有基因,能遗传,当然也能变异。市场结构就是历史的基因。剔除光怪陆离的外表,人与人之间,乃至人与神之间,本质就是交易;差别仅仅在于交易双方获利的大小;而这些差别主要由市场结构决定。暴力服务市场的市场结构是最关键的基因.只有在其之上才能完整地理解宪法、立法和司法,乃至宗教等公共权力。 也就是说,暴力服务市场理论是“市场结构经济史观”历史理论的基石;宪法、立法和司法方面的理论是建立在暴力服务市场理论基础上的,这四个方面的理论是政治市场的核心。而宗教市场,还有新闻市场只是与政治紧密相关。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经管书评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7910page=1fromuid=295723
23 次阅读|1 个评论
分享 我是大学教授了
tangaibing 2012-12-10 01:44
我是大学教授了。
0 个评论
分享 第一章:D教授煮酒论英雄
kazha1984 2012-10-2 22:47
一、经济学家是怎样炼成的 身为“ 80 后”,我一度以我们这一代所崇尚的自我实现和社会责任感而感到骄傲,也曾为自己漂泊异乡、努力打拼而感到荣耀,虽然也被“ 60 后”的父辈视为家里的小皇帝,被“ 70 后”的兄长比喻为温室里的花草,但如若将一群“ 90 后”“ 00 后”聚集一堂,向他们讲起借宿城中村里一黑屋的种种悲情愁苦,面对考试和工作的巨大压力时的运筹帷幄,为了家庭、爱情破釜沉舟的荡气回肠时,总是有那么多的快慰,就好似有人指着你胸前的伤疤说,伤口是男人的军功章。直到在那么平淡无奇的一段时间,当发生在一个“ 40 后”身上传奇将我全部的关注和好奇打包带走时,我突然觉得以前的自己有那么一点可笑。 有学者曾经严肃地批判不应该以十年为一个界限对中国人进行年龄划分,他们觉得由于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个体与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他们却不能否认每一个中国人都是沿着历史发展的河流从人生的源头开始演绎的,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发展大环境在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上留下深深的烙印。就拿“ 40 后”来说,生于战火纷飞的内战时期,见证了共和国的诞生,要长身体的时候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要上学求知的时候赶上了文化大革命 ,要结婚、工作的时候赶上了上山下乡,好不容易等到改革开放,春暖花开,自己已是上有父母,下有妻儿,悄然越过了不惑之年。 D 教授出生于 1947 年 1 月,家乡就在山西省定襄县与五台县交界的一块三角地区,这块土地背靠文山,面临滹沱河,是一处得天独厚的风水宝地。历史上方圆 50 里的地带名人辈出,世代不衰,有东汉军事家郭淮、曹魏时期道教名人张玄宾、金代画家刘紫微、诗人赵元、明代教育家兼诗人傅新德、清代女诗人傅静庵、周文俪等。到了近现代又诞生了阎锡山、徐向前、薄一波、牛诚修、贺凯、梁寒冰、马洪、杜导正、牛汉等一大批重量级人物。 D 教授的祖父辈都是勤劳朴实的农民,在 D 教授出生前,家里已经有了三个姐姐,相传从邻村寺庙的观音菩萨像上扣一块泥土顺水服下,便能生个儿子,老父亲便一次次虔诚地去焚香求子,然后便有了 D 家的独苗。 D 家所在的村子并不富裕,饿死人也是常有的事情,由于 D 教授的三个姐姐分担了家里所有的农活,使得 D 教授得以专心致志地去念书, 1964 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忻县中学,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 1966 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时候, D 教授还在念高三,突如其来的社会变革终结了他一直以来为之奋斗的“大学梦”。由于停止高考,他被延留在学校开展文化大革命并成为了忻县中学红卫兵的主要领导人,在他的组织领导下,忻中一千多师生在三年的文革乱局中,没有发生武斗,也没有打死校长老师。后来,他成了地区革委会委员,次年就佩戴大红花光荣地分配到煤矿当了工人,免了插队返乡之役。这让当时的忻县中学被插队返乡的大多数学生们都煞是眼红。在当矿工的这段时间里,工作不仅又脏又累而且还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煤油灯下看书就成了他最奢侈的享受。 1979 年的一天早上,像往常一样, D 教授早早便跑到山顶上晨练,一边做操,一边收听电台的节目,在那个没有电脑、电视的时代里,收音机俨然是大众屈指可数的信息获取渠道,当他听到新闻里说中国社会科学院即将在全国范围举行招聘社科研究人员的考试时,他沉寂已久的梦想瞬间沸腾了,而后的一段时间, D 教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全力复习,终于成为被录取的 14 人中的一员,当他走进太原城的那一刻,内心无比喜悦。 刚到太原时, D 教授的母亲还健在,女儿才 4 岁,当时他一个月的工资是 61 元 9 毛 4 分,为了使日子过得不致于过分拮据, D 教授在山西计划统计学校兼职兼课,先后开讲了《工业经济》、《商业经济》、《财政金融》 3 门课。每周大约 8 课时,每课时 2 元 . 来去的车马费 2 元,这样一个月大概有 70 多元收入,后来又在山西大学经济系开讲《能源经济学》,报酬是每课时 5 元,每周 4 课时。这样兼职兼课 3 年多。从 1980 年 —1985 年, D 教授撰写了 20 余篇再生产理论方面的论文,先后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 16 家省级及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经过多年的苦读积累, 80 年代中期后,进入 D 教授写作的鼎盛期,在能源经济学、能源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领域多点开花,截至 90 年代末,共出版了专著、译著、编著 20 多部,发表论文 190 多篇,主持了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重点研究项目,获奖无数。 作为能源经济学的创始人和权威,作为一位将毕生精力奉献给科研事业的经济学家,作为一个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普通人, D 教授的真实经历告诉年轻人们: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 二、大话经济 初冬的一个夜晚,我们几个刚上班的后生偶遇 D 教授,便借吃饭之名讨教讨教经济学,待找了个饺子馆坐定 , 冷饼上桌, D 教授环视一周。 D: “想当年 武松因撂倒了西门庆而被发配孟州 . 孟州的小管营施恩对武松礼遇有加 . 施恩在此地开了个 " 快活林 " 酒家 , 不想却被蒋门神夺走 , 武松答应帮施恩抢回快活林,临行之前武松吩咐施恩你只要在这去的路上准备一样物件,俺武松喝得越多本事越大。” 小李:“ D 老师,早准备好了。” D 教授 : “酒是粮食精,古今中外帝王饮得,乞丐亦饮得,文人饮得,俗人亦引得,喜乐时饮之可助兴,悲苦时饮之可消愁,贪杯则常招病祸,适量则益寿延年。俗话说得好,‘无酒不成席’,老话说得好,‘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你们今天让我谈谈经济学,因而我就拿酒开头,大家仔细想想,经济这门学问是不是执政者离不得,老百姓也避不开,学者们每天看指标、算数据然后进行分析、预测,家庭主妇们也时刻盯着日用品的价格,等到打折促销的时候就来个大手笔以使自家的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适度的宏观调控能让国富民强、充满活力,过度的宏观调控则会对市场中的实体造成严重的负担和冲击。酒如经济,经济如酒啊。咱们今天是个轻松的聚会,也不妨以酒助兴、舞文弄墨一下,你们三个喝一杯酒,吟一句与酒相关的诗,我就回答你们一个问题。” (一)相同的“经济”,不同的意义 小李:“那我就来首李白的《客中行》吧,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 D 老师,我上学的时候学得是建筑学,对经济学一窍不通,您能跟我说说什么是经济么?” D 教授:我们在研究一门学问的时候需要从一个一个的概念入手,“经济”这个词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下就有不同的意义,我们中国人所讲的经济跟西方人所讲的经济是有一定的差异的,现代英语中的经济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最早见于古希腊思想家色诺芬所著的《经济论》一书中,原义就是家庭管理的意思。而古汉语原有的“经济”一词,则具有“经国济民”、“经邦济世”的含义,也就是治理国家、拯救庶民的意思。十九世纪后半期,日本学者翻译西方著作,借用古汉语中“经济”这个词,其含义遂发生变化,中国现在所用经济一词是沿用日本译法。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经济这个词汇是一词多义的,大致可以概括为四层意思: 1 、经济指与一定社会关系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或适应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经济制度 。在这个意义上,经济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上层建筑赖以建立的基础,它决定社会的形态。就像我们通常所说的经济和政治,即指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政治思想的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通常所说一个集团或组织的经济地位,即指它在社会生产关系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位置。 我接着上边的意思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咱们就拿刘备说事,我自身觉得玄德公有两大技能着实让人佩服,一是跑,二是哭,每每关键时候使用此两法宝准能转危为安,笼络人心,自刘备从 24 岁应征入伍到 59 岁攻陷汉中“完成三分天下霸业”的这三十五年间,刘备集团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是与他的地盘、人才和军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三顾茅庐之前,刘备先后依附与曹操、袁绍、刘表,在群雄逐鹿的中原地区找不到一块安身立命之地,身边武将不过关羽、张飞、赵云,谋士不过孙乾、糜竺,身边的兵马也是走走丢丢,借借还还。诸葛亮在隆中决策中讲到:“自董卓造逆以来,天下豪杰并起。曹操势不及袁绍,而能可克绍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用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具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主不能守;是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高祖因之以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待天下大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大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三国演义精华中的精华,简言之,就是曹操太硬不能碰,孙权根基太深得去和,若取得荆州、益州则可三分天下,随后进兵中原、匡扶汉室。诸葛孔明跳过当时社会纷争中呈现的表象,点明了只有夯实自身的经济基础,才能从政治上产生突破,占有先机的道理。不仅让人们认识到发展经济对于社会发展的必要性,而且理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而后,刘备之所以能于公元 221 年称帝,实现政治上地位的提升,全得益于在正确的方略指引下,壮大了经济实力,养足了政治资本。 2 、经济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 如通常所说的经济活动,即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包括相应的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通常所说经济增长了或是经济衰退了,一般是指某个组织或特定领域生产能力、生产水平的增强或减弱。” 就拿咱们面前这盘烂糊白菜来说吧,白菜是城市近郊的菜农种植的,它刚长出来的时候,只有两片圆圆的米粒大小的叶子。上面顶着一个 “ 小草帽 ” 也就是还没有褪掉的种子的壳。中间的茎只有小针那么细,下面的根须是白色的,毛茸茸的。不几天,叶片越来越多,叶子越长越大,颜色也更加嫩绿了,长大的叶子边缘变成了锯齿状,上面还有一层像针尖一样的小软刺,摸上去有些粗糙。再长大些,从菜心一片一片地由里往外包,刚开始中间包得像一个小拳头,周围的叶片散开着,远远望去,就像一朵朵碧绿的 “ 莲花 ” ,后来越包越紧,菜叶也由青边白直到我们在菜市场上看到的模样。白菜的生长周期因时因地而异,大概是 55 ~ 60 天,而从种子落地到白菜成熟这个过程就是菜农的生产过程,菜农将成熟的白菜卖给来地头收菜的农产品经纪人,农产品经纪人统一收购给批发商,通过批发商又分销到各个菜市场,最后又主妇或厨师们购买摆上餐桌,而从地头到购买被购买之前的过程就是交换和分配的过程,购买的过程也就是消费的过程,再生产活动(再生产即不断反覆进行的社会生产过程)由生产作为起点,到消费结束,消费既是此项经济活动的终点又是产品再生产过程的起点,由此抽象,我们的社会再生产活动就是由产品的生产开始,经过分配、交换中间环节,最后被消费如此循环。而在四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环节,其中生产起决定性作用,其他三个环节反作用于生产,就拿白菜来说,在整个再生产过程中,白菜质量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菜农生产了半天没有种出卖相好味道好的白菜,也就没有后边的分配、交换、消费了;反过来说,流通和消费环节十分出色,给菜农带来了出乎预料的收益,无形中增加了菜农种菜的积极性,下一个周期,菜农就会盘算如何扩大生产,精心种植,加大投入以期获得理想的收益。 3 、经济被用作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总称或对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的代称 。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旅游经济、休闲经济等。 咱们说说德国鲁尔区的钢铁经济。鲁尔地区位于德国西部的北莱茵—韦斯特法伦州内,处于德国以及整个欧洲交通枢纽地带。它是德国以及整个欧洲重要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具有悠久的工业。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在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尔工业区的煤炭、钢铁工业迅速膨胀,钢铁生产占全国总量的 1/3 ,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被称为“欧洲工业的心脏”。 18 世纪末随着焦化冶炼方法的出现,英国开始将焦化高炉用十铁矿开采,并且运用了蒸汽机,而德国直到 19 世纪五十年代才开始应用。肥煤是煤的新品种,可以冶炼出优质的肥煤焦煤,因此,在煤储量丰富的鲁尔区产生了大型的冶炼厂和轧钢厂,铁矿业原料从木炭转向用焦煤。 1835 年,铁路的建设加速了重工业的发展,人口数量也急剧增加, 1851 年至 1857 年,鲁尔区新建的焦煤高炉有 72 座。在 1857 年至 1859 年经济危机后,钢铁行业再度兴旺繁荣,直到 70 年代的“大萧条”时期。 19 世纪 60 年代,发明了贝塞麦炼钢法和西门子一马丁炼钢法,大大的提高了钢铁的产量和质量。 19 世纪 80 年代,发明了自动化炼钢法,开始更多的使用轧钢机来替代人工劳动,巨大的技术进步加快了工厂的建设。 19 世纪后期,德国钢铁工业迅速向鲁尔地区集中,由于钢铁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鲁尔区的铁矿石已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而必须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向从国外进口矿石,而莱茵河和鲁尔河得天独厚的水运条件,加上丰富的煤炭资源,鲁尔地区作为钢铁基地的优越性更加突出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虽然鲁尔区生铁的产量有所增加,但利润微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发展缓慢且不均衡,技术方面几乎没有进展。战后由于凡尔赛条约的签订,德国生铁生产量损失了 43.5% ,钢生产量损失了 38.3%, 大部分的铁矿砂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1923 年,由于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促使鲁尔区四大钢铁生产厂家建立联合炼钢厂,形成了拥有 20 万名员工的欧洲最大的钢铁集团。这一时期,鲁尔区的钢铁业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西部莱茵河地区,由于交通便利,主要生产重型产品,而在东部,更倾向于批量生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机器设备在空袭中损坏严重,严重影响了生产,而且同盟国在鲁尔区的煤炭、钢铁、化学行业实行经济联合,限制德国钢铁业的发展,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对钢材需求的增加,同盟国开始逐渐放宽德国钢产量的限制,因此,鲁尔区为欧洲其他地区供应了大部分的钢铁制品、石煤、机器、电气设备、化学品以及其他材料。 1947 年~ 1948 年,联合钢铁厂彻底解散,形成了许多的小公司。 1952 年,随着煤钢联营体的创建,生铁生产量达到了 700 万吨,其中西部地区占了 41.5% ,中部地区占了 25.4% ,多特蒙特地区占了 33.1% 。 20 世界 60 年代,托马斯炼钢法逐步被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法所取代,同时由于铁砂的供应渠道口趋完善,焦炭的使用量在逐渐减少,此时鲁尔区的煤炭工业处于持续衰落时期,而钢铁行业依然十分兴旺, 1968 年原钢产量为 2690.5 万吨,达到了钢铁工业发展的顶峰。 4 、经济用于日常生活用语时一般就是便宜划算或节约节省的意思 。大家看饺子馆玻璃上贴得那几个字:“家庭口味,经济实惠。”经济在这句广告语中,跟实惠一词组成并列短语,两者都是在强调在这个饭店消费所能带来的体验,即花得少,吃得好之意。 那么,我们来说说经济型汽车,豪华、运动、经济是当今汽车发展的三大潮流,汽车诞生的时候用途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人类交通的效率,可没过多久,聪明的汽车制造商就发现富人对汽车要求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代步,他们更希望自己的车能和普通人的有所区别,于是豪华车就这样诞生了。像奔驰、福特这样的老牌汽车制造商都在较早的时候生产了自己的豪华车型,甚至建立了自己的豪华品牌,迈巴赫就是一个例子。运动作为人们现代最主要的时尚已经开始影响 汽车 的设计,未来运动的因素将会越来越重要。运动车型代表了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这种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你厌烦平庸无奇的汽车之后,一辆运动型的轿车可以将你的个性很好地释放。消费者可以不在乎其是否拥有惊人的动力,但其象征着运动的风格则是必需的。然而豪华车、运动车的数量毕竟是少数,大部分车厂的生产的车型还是以经济环保为目标的民用车型。环境的恶化和能源的危机迫使汽车厂商不断开发更加环保节油的新车,而大部分消费者相对十分有限的购车预算又要求车厂不断降低这些车型的成本。因此,这些车型也是最接近 汽车 原始代步功能的汽车。经济型轿车作为最多数民众的选择,它的经济不仅体现在售价上,而且还体现在使用过程中,油费、养护费、维修费都要比豪华型轿车和运动型轿车便宜不少。经销商在为适合大众消费的车型定义时采用经济一词,不仅确切地表述了该类车型的特征和优势,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思考和启示:我们在花费金钱追求某种满足感的时候,是将有限的资源着眼于实用、着眼于奢华还是着眼于性格上呢?这当然与资源的数量、消费的偏好、交换的机遇等等因素都有关系,小小的经济实用车带给大众的是消费选择时的大智慧。 (二)经济学是一种思考方式 小张:“ D 老师讲得着实详实,下来轮我了,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我想请 D 教授讲讲什么是经济学?” D 教授:“用一句话来讲,经济学既是研究经济的学问,它在诞生之前是与哲学等社会科学同根同族的,人们最早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是从个量分析入手的。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微观经济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一直为西方经济学家所顶礼膜拜。然而, 19 世纪 3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这次危机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广度上和持续时间上都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整个资本主义陷入一片恐慌之中,直到 1936 年,梅纳德·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凯恩斯的观点是:“总需求往往不足,所以需要国家干预,刺激经济,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罗斯福总统正是采纳了凯恩斯的观点,帮助美国经济从大萧条中恢复,从此,宏观经济学也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经济学领域也由此被分为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某个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一个微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租金的变化对北京市住房的影响,国际汽车巨头涌入中国对本土汽车行业的影响,或者接受职业教育对技术工人收入的影响。一个宏观经济学家可以研究国债过量发行的负面影响,经济社会中失业率随时间推移的变动,或者提高一国生活水平的增长的不同政策等等。我们可以看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不同的问题,在分析具体问题时也会采用的不同的方法,然而,两者是存在密切联系的,当我们在研究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时,不能不考虑大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政策,而由于整体经济的变动产生于千万个人的决策,所以,不考虑相关的微观经济决策而要去理解宏观经济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现如今经济学已经被广泛应用在家庭、犯罪、体育、社会伦理等方面的研究,人们惊讶地发现,经济学并不是一门仅仅局限于研究经济的学科,而是一种能在各个领域运用的思考方式,而这种理论学科演变为思考方式的巨大的变化,不得不提 1992 年的诺贝尔经奖获得者加里·贝克尔。 贝克尔与 1991 年度 诺贝尔经济学奖 得主科斯都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但科斯的科研成果主要是论文,而贝克尔则是多产的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他著述颇丰,主要论著有:《歧视经济学》( 1957 年初版, 1971 年再版),《生育力的经济分析》( 1960 年出版),《 人力资本 》( 1964 年初版, 1975 年再版),《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 1976 年出版),《家庭论》 1981 年出版)。在这些论著中,《生育率的经济分析》是当代西方人口经济学的创始之作;《人力资本》是西方 人力资本理论 的经典,是席卷 60 年代经济学界的 “ 经济思想上的人力投资革命 ” 的起点;《家庭论》 1981 年在 哈佛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被该社称为是贝克尔有关家庭问题的一本划时代的著作,是微观人口经济学的代表作。因而,这三部著作被西方经济学者称为 “ 经典性 ” 论著,具有深远的影响。此外,西方经济学者把贝克尔的 时间经济学 和新的消费论称为 “ 贝克尔革命”。贝克尔因把经济理论扩展到对人类行为的研究,获得巨大成就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他是 现代西方经济学 方面最富有独创思维的人之一,他常常把普通观察到的明显不相关的现象同某一些原理的作用相联系,从而开拓经济分析的新视野。贝克尔开辟了一个以前只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关心的研究领域,他在扩展经济学的疆界方面所做的一切是其他经济学家所不及的,是新学术领域的开拓者。贝克尔善于把经济理论运用于对人类行为的研究,把经济理论运用到过去同市场力量没有联系的领域,如社会学、政治学、人口统计学、犯罪学和生物学等。他在研究人类行为时,总是力图用经济学的方法和观点去揭示其经济动因,在分析影响人类行为的各种因素时,始终把经济因素放在重要地位。在运用经济理论分析人类行为方面,贝克尔是一个成功的先驱者,他的研究不仅为年轻人们带来了学习经济学的独特视角,也鼓舞着后来人将思考变成习惯,将创新当作使命。 (三)经济学的鼻祖 笔者:“老师,木工将鲁班奉为自己行业的祖师爷,贩茶叶的将陆羽奉为祖师爷,屠夫们把张飞奉为祖师爷,那我们经济学的鼻祖是是凯恩斯还是贝克尔呢?” D 教授:“忘了规矩了吧。” 笔者:“对对对。既然是说英雄,我也来个原创,就吟一首我写唐太宗的打油诗吧。温一杯酒兮 , 仰马跃 , 万千军中擒敌首 , 问勇有几许 , 雳胆劈天 , 抚琴一曲兮 , 万众豪歌 , 芸芸皆黔首 , 问志有几多 , 与天齐 , 这无比洪量的心啊 , 装得下顶上苍穹 , 容得下脚下苍生。” D 教授:“嗯,那我就回答一下。学习经济学,有三本书必读:一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二是大卫·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三是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至于谁是经济学的鼻祖,读完后你心里就会有个底儿了。那么,我现在提一个问题:咱们能开饭了么?” “哈哈,我们三人一起祝 D 老师身体健康,干了。” 三、经济学界的“三架马车” 汉代以前,军队中还没有现在所谓的骑兵,而是战车,就是两马拉一车的模式。中军统帅的战车和其他不同,是三匹马来拉,也叫 “ 三驾马车 ” ,是统帅的标志也是帝王等级的待遇,所以 “ 三驾马车 ” 这个词也就有最好的,最豪华的意思在里面。初二的时候看“足球之夜”,最早见到 “ 三驾马车 ” 一词,当时由金色轰炸机之称的德国前锋 克林斯曼 ,自由人 马特乌斯 和中后卫 布雷默 构成了国际米兰俱乐部和德国国家队的“三驾马车”。三人的配合达到了心灵相通、不可分割的地步。后卫布雷默在后方就像铁甲一般坚硬,他抢断成功迅速发动进攻;而中场自由人马特乌斯跑位接球,输送炮弹无人能及;前锋克林斯曼在敌方前沿不停地游弋,所到之处都令对方惊魂不定,三人连在一起就是整支球队的 脊梁 。他们的辉煌时期在 1989 年的 国际米兰 和 1990 年的 世界杯 。他们为俱乐部和国家争了众多荣誉。特别是 1990 年的世界杯上,他们并肩作战,所向无敌,最后以 1 比 0 战胜了以 马拉多纳 为首的老冤家阿根廷队,第三次为德国人捧回了世界杯。 ” 我在听了 D 教授的英雄论后,便搜集资料,整理学习,在对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卡尔·马克思有了一定了解后,我脑海里闪过一词:“经济学界的三驾马车”。 (一)“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 曾经有人讲过这么一则故事,有次亚当·斯密要出席一个英国精英阶层的社交聚会,由于遇到点意外,斯密到达的时候聚会已经开始有段时间了,大家围坐在餐桌旁,交谈着、讨论着,当斯密出现在大门的一瞬间,大厅里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起立鼓掌,对斯密的到来表示欢迎,当时权倾一时的英国首相皮特毕恭毕敬地走到斯密跟前,与斯密握手并请斯密就坐,斯密请大家坐下,皮特谦恭地说:“不,请您先坐,我们再坐,我们都是您的学生。”《大英百科全书》中写到:“在将近一百年后,斯密依然是经济思想史上的巨人。”而又更甚者曾这样评论:两百年来经济学家所做的工作,都不过是在为斯密的理论打打补丁,抹抹油而已。” 亚当·斯密,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1723 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柯卡尔迪。出生前八个星期父亲去世,斯密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他 14 岁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哲学和数学。后结识大卫·休谟。 1740 年就读于牛津大学, 1746 年毕业后回到柯卡尔迪。 1748 年任爱丁堡大学讲师, 1751 年到格拉斯哥大学任教。 1759 年出版《道德情操论》,一举成名。 1764 年任一位青年公爵的私人教师,并随之在欧洲大陆旅行达三年之久,认识了伏尔泰、魁奈,也和杜尔阁私交甚密。 1767 年返回伦敦,并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后来回到家乡柯卡尔迪,潜心写作。 1776 年《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终于出版。 1777 年任苏格兰关税委员会委员, 1784 年母亲去世,使他遭受致命打击。 1787 年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他终生不娶,生平三大乐事是伺候母亲,与朋友聚会和阅读书籍。 1790 年健康状况恶化, 7 月 17 日悄然告别人世,享年 67 岁。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亚当·斯密的代表作,是对以前的经济学者理论的转化。该书汇集和在斯密之前近百年里经济思想的所有优秀成果,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范围都做了全新的阐释。本书出版后凭借自身严整的结构、深刻的分析、通俗化的文笔和精彩的表达而引起全世界的轰动。全书共分为五篇,囊括了政治经学原理、经济史、经济学说史和财政学,可以说既是一部经济学的百科全书,也是经济学的奠基之作。虽然它体系庞大、内容广泛,但首尾一贯,结构严谨,全书始终围绕一个主题,就是如何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 财富的源泉是什么?斯密在序言中开门见山地说:“一国国民每年的劳动,本来就是供给他们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既然“劳动是财富之父”,那么,要增加财富就得提高劳动效率,或者增加劳动数量。斯密敏锐地注意到,分工是提高劳动效率的重要法门。他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一枚小小的针的制作,竟然要 18 道工序。如果让一个人从头做到尾,一天恐怕连一枚也完成不了。但是,如果分工协作,每人负责一、二道工序,一人一天却可以做 4800 枚。分工的作用为何如此神奇?其实,道理很简单,分工可以使劳动专业化,可以提高工人劳动的熟练程度,还可以节省时间,减少生产成本,提高技术水平。 分工由交换引起,而交换是人的一种天然倾向和爱好,因为人都是自私的,所以交换是人类共有的特性,分工也是人类本性的产物。交换是怎样进行的呢?交换开始是物物交换形式,但人们通过长期实践后,发现单纯的物物交换存在着不方便之处,不能使交换顺利及时进行,于是寻找到一种交换媒介,即货币。货币能充当交换媒介,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也是一种商品。货币与其他商品的不同之处只在于它是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它能使交换更方便。货币最终由金银来承担。在交换过程中,除了交换媒介之外,货币还有一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正因为它是价值尺度,所以我们才能够用各种商品可以采取的货币量来估计其他商品的价值。斯密主张用纸币代替货币。 在论述了分工、交换、货币后,斯密重点论事了他的价值理论。价值有两个不同的意思,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所谓使用价值,是指物品所具有的能满足人类某种欲望的效用;所谓交换价值,是指由于占有了某物而取得的对他种货物的购买力。他认为,使用价值大的东西,交换价值往往很小,反之,交换价值大的东西,使用价值又往往很小。劳动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真实尺度,原因在于:一是一切商品都由劳动生产,而都由劳动购买,所以它们自身包含了一定的劳动量,于是就可以用劳动作为真实价格交换商品;二是劳动本身的价值是不会改变的。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劳动的价值都不会改变。 除了上面浓墨重彩的价值理论外,斯密还谈到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社会再生产以及自由贸易等学说,,当其中对世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每个人都在力图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产生品能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地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所增进的公共福利为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在这样做时,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促进一种目标,而这种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自己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大。”这段话给无数的经济学人带来了启发,人的本性中最重要的是利己主义,人的大部分行为都是受“利己心”支配,社会利益往往被抛在脑后。但是,不期而然的是,这种行为的结果,不但利己,而且比一个人殚精竭虑,刻意追求公众利益时,更有利于社会。斯密把这种机制,称作“看不见的手”。他主张完全的自由竞争,认为与其让ZF干预经济,还不如听任市场调节来得有效。ZF的职能,只是保家卫国,抵御外敌;建立严明的司法机构;适当兴办公共工程和公众事业,其他,则尽可能无为而治之。 另外,斯密对欧洲各国经济的发展过程所做的分析对今天的经济学人依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遵循一定的顺序,如首先是农业,其次是工业,最后才是对外贸易。农业应该是所有产业中最基础的,其发挥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当时的欧洲许多国家只重视工业和对外贸易,而忽视了农业,是农业受到种种阻碍和压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地主霸占土地太多,土地利用率不高等。 亚当·斯密一生性情平淡,可对任何来自制度上的垄断都深恶痛绝,他极力主张清除关税壁垒,实行贸易自由,撤销行会制度和专卖公司。他认真求实,持之以恒,终生研究经济,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每个青年人学习。今天的经济学理论大厦,经过二百多年的经济构建,已然巍巍耸立,金碧辉煌,但如果没有斯密的《国富论》奠基,那也不过是一座美丽的空中楼阁。 (二)古典经济学集大成者—大卫·李嘉图 一个腰缠万贯的证券经纪人,竟然会阴差阳错成为举世闻名的经济学家,这不是设计好的剧本,而是真实地发生在一个人身上,他就是大卫·李嘉图。 1772 年李嘉图出生于伦敦一户富有的犹太人家庭。少年时代读书不多, 11 岁时被父亲送到荷兰,进入阿姆斯特丹一家有名的犹太教义学校读书。 1786 年返回伦敦,进入他父亲经营的证券交易所工作, 1792 年与当地名医爱德华·威尔金逊的女儿恋爱,因威尔金逊信仰基督教,故其父竭力反对。他决心脱离父子关系,于 1793 年结婚。他 25 岁时因成功经营交易所而成为大富翁。 1791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并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825 年加入伦敦推广文学和普及实用知识学协会。 1816 年手写《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次年出版后,轰动一时。 1817 年加入辉格党组织的一个俱乐部,不久前往欧洲旅行。 1819 年进入国会下议院,积极倡导自由贸易。 1821 年与穆勒、马尔萨斯等创办了“政治经济学会”, 1823 年逝世。 纵观李嘉图的一生,你会感觉到上帝是多么地偏爱一个天才。他大器晚成,虽然著述不多,但其 1817 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足以使他名垂青史。这部著作,囊括了古典经济学的所有理论,也包含着李嘉图的全部思想精粹。其中,价值论和分配论被马克思批判性地继承,成为《资本论》重要思想源泉;比较成本说,早已脍炙人口,成为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而他的货币理论则是现代货币理论的基础,难怪我们在熟知他的货币理论之后,无论现代货币理论如何复杂多变,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被誉为是继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之后第二本最著名的经济学著作,当时的写作背景是 19 世纪初英国的产业革命已扩散到各个部门,英国的机器大工业生产普遍建立,英国工业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对封建主义的优越性充分地发挥了出来,怎样才能使资本主义经济更上一层楼成为经济学界的主要目标。同时,政治上社会矛盾主要还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于是围绕选举法,谷物法以及货币制度和赋税制度等问题,两个阶级进行了激烈的斗争。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李嘉图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不断著书立说,试图证明只有资产阶级的利益才是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一致的,《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在内容上,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和分配。 李嘉图虽对《国富论》推崇备至,但难能可贵的是他并不盲目追从斯密,而是对其中的疑点畅抒己见。在价值论上,李嘉图坚持劳动价值论。他对斯密的劳动价值论进行了批判,认为效用虽不是交换价值的尺度,但对于交换价值却是不可或缺的。但他同意将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件物品只有有了使用价值才可能有交换价值,但并不是一定就会有价值。李嘉图认为,交换价值有两个来源:一是稀少性,一是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量。有些商品,如罕见的雕像,年代久远的古币,无论人们如何耗费心机,都不可能使其数量增加,所以它们的价值,取决于稀少性。不过,这样的商品,毕竟是凤毛麟角,绝大部分商品,价值还是由生产它们所需要的劳动量来决定的。这就是著名的劳动价值论,也是李嘉图价值学说的精髓所在。 对外贸易理论也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重点,李嘉图认为,对外贸易对国民财富的增加,生产力的发展都大有好处,因此他竭力宣扬贸易自由主义,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使各国发挥其自身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外国的资本和劳动,发展本国的优势产业,弥补劣势产业,使各国都获得财富的增加,因此是互相有益的。而且,对外贸易可以提高利润率,有利于资本的积累,从而有利于扩大生产规模。李嘉图用了一个例子来阐述他的比较优势理论:假设 10 尺毛呢可以换得 1 桶葡萄酒,英国生产 10 尺毛呢,需要 100 小时,酿造 1 桶葡萄酒,需要 120 小时;葡萄牙生产同量的葡萄酒和毛呢只需要八九十个小时。葡萄牙在两方面都占绝对优势,由此看来,似乎两国并无贸易的可能。但李嘉图认为,只要葡萄牙“两优相权取其重”也就是生产其最擅长生产的产品,英国则生产葡萄牙相对不擅长生产的产品,这样两国通过贸易都可以取得双赢的结果,我们一算账便一目了然,葡萄牙专门生产葡萄酒,那它就能用 80 小时生产出来的葡萄酒,换来自己要花 90 小时才能生产出来的毛呢,节省劳动 10 小时。而对英国来说, 100 小时制造出来的 10 尺毛呢,可以换得自己要花 120 小时才能生产出来的葡萄酒,节省劳动 20 小时。可见,按比较优势进行国际分工,彼此都可受益。 此外,李嘉图的分配理论和货币理论也是《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的重要内容。就李嘉图经济学说而言,向来都是毁誉参半,有人认为政治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都有李嘉图的功劳,现代广为推行的经济政策,也得益于李嘉图的启发。而有些人却认为李嘉图是一个才华横溢但思想偏执的人,受他的影响而产生了很多经济激进主义。孰是孰非,不好论断,但李嘉图学说的影响之大,却是显而易见的,李嘉图就像中场的马特乌斯,他穿插于中场,将后卫传过来的皮球控制于脚下,转身,突破,然后送出一记直塞球划破了对方的防线,那谁又是埋伏在禁区的“关键先生”呢? (三)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卡尔·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德国经济学家、思想家、伟大的共产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出生于 1818 年 5 月 8 日。青年时代的马克思主要从事哲学研究,他志向远大,立志造福于全人类, 1841 年获博士学位。 1842 年成为《莱茵报》撰稿随后成为该报主编。 1842 年结识恩格斯。 1845 年与恩格斯合著《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 1846 年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1847 年参加正义者同盟, 12 月与恩格斯撰写《共产党宣言》。 1848 年 2 月被捕,出狱后于 1849 年移居伦敦,致力于《资本论》撰写,并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 1883 年逝世。 在马克思生活的十九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较高的水平,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由资产阶级和封建地主之间的矛盾转化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日益严峻和突出。在资产阶级的压迫剥削之下,无产阶级开始自发地进行反抗和斗争。他们最初以砸机器、焚烧厂房等方式给资产阶级以打击,这种方式带来的并不是喜悦,相反,资产阶级加重了对他们的剥削。但这已说明无产阶级的斗争意识开始出现,预示着新的革命即将到来,这是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既需要工人阶级自身力量的不断壮大,也需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从小就有远大的理想,他看到了广大工人处于被剥削的地位,生活贫苦,于是将人生目标定为为广大无产阶级服务。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现象作了仔细研究后他写了大量著作。 1867 年 9 月 14 日,划时代的巨著《资本论》在德国汉堡出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途径,在该书中给出了答。从此,工人阶级有了自己的《圣经》,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波澜壮阔的共产主义运动,席卷全球,势不可挡。《资本论》全书共分为三卷,各卷所讲述的内容有所不同,第一卷主要谈到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第二卷则主要对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进行了论述。第三卷则主要对剩余价值的分割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分析。 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最大贡献在于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总结前人经济学成果的基础上创建了新的科学的政治经济学。他的政治经济学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对商品的价值、劳动垄断等都予以全新的科学界定,提出来商品的二重性、剩余价值学说、劳动价值论等。 四、成长路上的“穿越” 那是春节假期临近结束的一个夜晚,由于连日吃喝玩乐消耗了大量的精力,我早早便躺在床上,一边回味这个假期跟亲人们一起度过的快乐时光,一边盘算下马上要开始的新的一年的工作。 在即将进入梦乡的恍惚中,我被小侄子浩浩推醒了。 浩浩:“叔叔,你‘穿越’过么?” 笔者:“嗯?” 浩浩:“你没看过《宫》么?晴川从现代穿越到了清朝康熙皇帝的时候,然后遇到了八阿哥,就是这种穿越啊!你到底有木有穿越过啊?” 笔者:“让我想想啊,还真穿越过一次。” 浩浩:“快讲讲,快讲讲么。” 笔者:“那还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电视台天天播《圣斗士星矢》,我当时买了好多圣斗士的漫画、模型,那时我最大的梦想就是什么时候能有一件属于我的圣衣。有天班里的几个男生在聚在一起兴高采烈地谈论着什么,大家就都凑过去听,我班的刘墩儿说如果能在八月十五那天晚上凑够十二黄金圣斗士的贴画,借助月光的力量,就能让圣衣复活。围在旁边的男孩们都说刘墩儿吹牛,刘墩儿说他是从一本古书上看见的,月光在八月十五这天能有神奇的力量,只要时间准确,再念动口诀,就能让想看到的东西穿越,你们既然不相信,我就不告诉你们口诀了。我相信,我第一个举手,下学后还请刘墩儿吃了羊肉串,于是刘墩儿神秘兮兮地把一张写有口诀的纸条悄悄塞给我,还让我保密。”“费了好大劲,我终于在八月十五那天攒够了十二张贴画,等到吃完月饼,大人们都睡觉了,我一个人悄悄跑到院子里,把贴画摆在供桌上,然后拿出刘墩儿给我的纸条,念了三遍,‘星星、月亮给我力量,快快显灵。’等了好一会也没什么反应,我就回屋睡觉了,晚上我梦见我穿上了水瓶座童虎的圣衣,把圣衣上的武器一件一件拿出来舞弄,好是开心。第二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从床上爬起来了,我把脸贴到窗户上,再慢慢睁开眼,院子里还是没有黄金圣斗士的圣衣。后来,刘墩儿告我说是念动口诀的时间不对,应该是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才灵。” 浩浩:“叔,他是骗你的,他想吃你的羊肉串。” 笔者:“好像是唉,不过我作得那个梦至今还记得,挺美好的,也许那天晚上圣衣可能真的穿越到我家来着,呵呵。” 浩浩:“叔,我好想穿越到清朝啊。” 笔者:“为什么呢?” 浩浩:“现在上学好累啊,我每天早上六点起来背课文、读英语,然后就到学校上一上午课,中午回家打一小时算盘,下午又上课,五点半放学后就开始写作业,我不停地写啊写啊,也得写到 10 点半才能写完。另外,我妈还给我报了绘画班和小提琴班,周末都没法玩,我要是穿越回清朝遇到了四阿哥,我就不用天天上课、写作业了。我再随身带上笔记本电脑、打火机什么的,到时候肯定能当一个大将军。” 笔者:“笔记本要是没电了可怎么办呢?” 浩浩:“咦,这个我到没有想过啊,哈哈。” 跟浩浩的一番对话,让我沉思了好久。现在的孩子其实挺可怜的,他们很少有机会去户外运动,也很少有机会跟小伙伴们在一起快乐地玩耍,全家的注意力和希望都寄托在他一人身上,给他布置各种各样的任务,给他安排大人们规划好的人生,当他尚不明白理想和自由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早已经丧失了追求理想和自由的权利。当然,社会是现实的、竞争是残酷的,谁懈怠,谁就可能会错过成功的机会,那么,是否存在一种双赢的方法呢?我想到了经济学,经济学不是一直是把让有限的稀缺资源发挥尽可能大的功效作为研究的目的的吗 ? 那么,让年轻人掌握一些经济学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不是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么,而怎样让这种熏陶区别于家长的指导和老师的教育呢?我们还是边讲故事边讲道理边实际运用吧。于是,我们在本书的第一章中,由一位现实中的经济学家讲起,讲了经济的概念,经济学的概念,讲了一些伟大的经济学家的贡献,可能您读到这的时候,脑子里已经充满了一堆问题,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市场?什么是价值?为什么要分工?等等,那么,不要着急,本章节的主旨是理解经济的概念和经济一词的用法,明白经济学的意义,然后知道那些伟大的经济学家叫什么,干了些什么,而至于留存于脑中的问题,我会在后面的章节为您一一解答。
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若兰:在美国当教授十五年——谈美国学生的两极
greenfenghua 2012-7-20 16:12
八年前的五月三十日是值得派对的日子。经过六年的努力,我终于成为纽约州立大学的终身教授。派对就在我家客厅举行。数学系的各位教授和专业职员,以及其他学术上,工作中的同事朋友,十几个人济济一堂,高谈阔论。杯觥交错间,系主任,纽约州立大学杰出教授,南韩人李教授说: “ 兰,别以为拿了终身教职( TENURE )就到头了,以后的工作还艰巨得很。这六年,系里对你是呵护有加,拿了 TENURE 后,教学上就要担重任了,我们毕竟是以教书为主的学校。 ” 他说的是实话。这所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古西堡学院,座落在纽约长岛西部,是一所四年制的学院。在州立大学的构架中,它位于第二层。第一层是州立大学的四个拥有博士研究院的大学中心;第二层是十三个四年制的学院,第三层是三十个两年制的社区学院,然后是八个技术学院。数学系体谅我刚从长青藤名校布朗大学毕业,在美国四年一直呆在象牙塔里,六年来一直让我教数学和科学专业高年级的课。经过其他教授二、三年的调教,这些学生至少在学习态度和品行上还说得过去。但公立四年制学院的学生与长青藤名校的学生在素质上的反差之大,令我吃惊不已,无所适从。一次,一个计算机专业高年级学生抱怨: “ 赵 博士把题出错了! ” 那题是这样的: “ 一个班有五十个学生, 28 人学数学, 30 人学历史。这个班至少有多少学生学习数学和历史? ” 他理直气壮地质问: “ 一共只有 50 个学生,怎么可能 28 人学数学, 30 人学历史? ” 这本来是中学生的题,古西堡学院的学生们无知的自信真是让我膛目结舌。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评语真是惨不忍睹。 学院评价教授三个标准:教学( Teaching ),科研( Research ),校务及社会参与( Service )。非终身教职的教授们每二年被鉴定一次。学院鉴定委员会成员来自各系,鉴定会从来是各派政治力量大较量的场所。尤其到评定终身教职时,终身教授是学校的脊梁,谁去谁留,关系到学院长期的风格和方向,每个评委都会严阵以待,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我经历了第一次二年鉴定后,真是从长青藤名校的象牙塔里,结结实实落到地面上来了。我在学术研究,校务及社会参与方面都很优秀,不到二年时间内,已经在第一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三篇论文,为二个学术杂志审稿。担任社区中文学校的董事;是学生应用数学俱乐部的教授指导,国际校际交流委员会成员,教授议会议员。书教得怎样,则是见仁见智。数学系的教授们来听了我的课,觉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为学生提供了 “ 严格,正统 ” 的数学训练。但学生评语很不好,在一、二、三、四、五个等级中,学生评分是 “ 三 ” 。鉴于此,数学系和我共同指定能说会道的道兰博士代表数学系,去参加鉴定委员会的答辩。果然,几个委员——全是文科和商科的,对我的教学大加指责: “ 有学生评价说 ‘ 上了赵博士的课,我第一次知道我智力低下——她说我们的数学基础相当于十三岁的初中生 ’ , ‘ 赵 博士说只要 2/3 的学生懂了就要进新章节,她完全无视我们学得慢的学生。 ’‘ 考试太难了,我的自信心在她的考试面前丧失贻尽 ’” 。这些评委说: “ 透过学生评语,我们看到了一个冷酷的教师。她的爱心和同情心那里去了?让学生受尽折磨。 ” 道兰博士从数学教育的专业角度为我辩护,总算通过了鉴定。 我对鉴定书上的批评大惑不解: “ 课堂上不能用负面语言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 “ 对慢学生要有足够的关怀。教慢点,直到每个学生都懂了。 ” 学生们的数学基础相当于初二,这是事实,难道我不应该告诉他们事实使他们发奋图强吗?一个教师要完成教案,难道不是一个教育工作者起码的职业道德吗?如果 2/3 都懂了,我还重复讲旧课来照顾剩下的 1/3 ,岂不伤害 2/3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吗?系里的教授们劝我: “ 你是得调整你的教学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你还要过二次这样的关才能拿到终身教授。等得了终身教职,再实施你自己的教学法吧! ” “ 或者你这样想,你自己出身于一个有良好教育的家庭,一直在精英学校里念书。可我们的学生来自社会下层,贫穷、落后。你不懂得他们,所以不能对症下药。 ” “ 我是不懂他们。要说穷,我念书时比他们穷多了。十岁时就碰上文化大革命,全家下放农村,整个中学课程,都是在农村那不避风雨的土屋里,就着煤油灯自学的。来到美国后,虽然靠了奖学金在布朗大学念书,生活上仍然是最穷的一族。整整四年,穿的都是救世军商店的二手货。 ” 巴锐特 教授插话: “ 可是你有最宝贵的财富——良好的家庭教育传统。美国的少数族裔没有这个传统。他们的祖先是被当作黑奴,贩卖到这个国家的,连生命都不属于自己,他们只能过了今天不想明天。一代又一代,就成了种族的劣根性。 ” 巴锐特 教授自己是黑人,这话要是从白人嘴里说出来,可是要遇到麻烦的。 像我这样困惑的人大有人在。不久有人在美国数学学会月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评论美国的高等教育。作者是前莫斯科大学教授,移民美国后,在一所州立大学任教。他在文中批评了美国高等数学教育水平低下,像商科微积分( Calculus for Business )这样的课程,根本就是对高等数学的亵渎。在评论美国学生的素质时,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考试题中有一道二元方程的应用题,一个学生在答卷上写了 x , y 的方程式,写了 x , y 的值,但没有说明 x , y 的定义和度量单位。这学生居然对教授给的 60 分很不服气,闹得不可开交。随后的月刊上,发表了几篇对此文章的评论,一位社区二年制教授这样写到:呀!教授为什么没看到她立对了方程,解对了方程,只是疏忽了变量的定义和度量而已。对学生的优点不鼓励,却抓住她的疏忽严厉惩罚。多么冷酷,教育者的爱心那里去了? 我这才明白了,在三流大学,严格,鞭策,批评是行不通的。同情,爱心和鼓励是时尚用语,尽管它们的实质是精英阶层——拿了博士学位的教授们对社会弱势阶层的居高临下的怜悯。 至此,我和许多移民知识分子一样,还带着我们在各自国家的名校或重点大学读书执教的记忆,还没有真正进入这个社会,了解这个国家的精英阶层,就得出了美国教育,尤其是数学教育一塌糊涂的印象。 可是美国众多的第一流的专家学者,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是怎样来的?我在布朗大学那些资质过人的同学是从什么样的中学毕业的?带著这个问题,我参加了布朗大学校友会组织的新生入学考察、面试项目。这是校友们为母校服务自愿组织的,每年春季对申请者提前个别面谈,把面谈映象写成书面材料上报布朗大学,作为录取学生的参考。那年我考察了十二个学生,全是长岛地区萨福克县的。由于我有心了解美国的中等教育,和他们谈得格外仔细。 Allen ,一个瘦小的犹太孩子,西屋奖的入围者,跟我说,他父母都是哈佛人,姐姐进入普林斯顿, “ 进长青藤学校对我来讲是很自然的事。除此之外,我不知道该去那里。 ” “ 谈谈物理吧!比如力学,在初中你就学过距离、速度、加速度和牛顿三定律。高中你们又学一遍。请你告诉我,这两遍有什么不同? ” “ 初中时就介绍概念,要求我们运用这些概念定性的描述相关的物理现象。高中时用代数学、几何学的角度解释各种度量的关系,要求运用那些公式定量的描述相关的物理现象。以后我们又学了一遍,就从微积分的角度描述各种量的关系。 ” 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写那些公式和定律。即便是这样的即兴书写,也把各种变量的定义和量纲写得清清楚楚。 “ 你说学过微积分意义上的物理学,是自学的吗? ” “ 不是。学校有超前物理课,近一半有志于理工科的同学都修了超前物理课。 ” Joanna 是个文静的白人姑娘。我看着她的自述问: “ 以你的成绩和素质,报考任何大学的医科预科绝无问题,为什么要当护士? ” “ 我就喜欢当护士。病人需要医生,也需要护士。我就想作一个被需要的人。 ” 打算当歌唱家的黑人姑娘 Linda 的数理成绩也十分出色。虽然没修数理方面的超前课,历史、地理和文学艺术方面的超前课都修了。 SAT 的数学分数也有 650 多。她一边出示她在中学歌剧队的美丽剧照一边说: “ 你知道吗?这个歌剧队是我们学生自己组织的,到了布朗大学,我也要组织一个这样的团体。 ” 这十二个孩子,除了优秀的学业表现之外,各自都有四年以上的社区服务的历史,表现出很高的组织才能、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其中的一个学生带领的团队,在上一年组织了一次向弃儿捐食品的活动,圣诞期间募集了价值一万多元的食品,分发给弃领养家庭( Fostering Family ),当地报纸都有报导。 对这十二个学生的数学程度,我是十分满意的。如果要作比较,有志于医科、文科的孩子的数学程度,比国内同样的学生高。有志于理工科的孩子们的数学程度,相当于国内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但他们在人文科学方面的素养,则比国内重点大学的考生高。这十二名学生中,有二名被布朗大学招收了,其余估计也进了前 50 名的大学。 随后我参加了古西堡学院组织的优资青少年数学强化培训班的工作。这是一个由纽约州政府资助的项目,通过考试择优录取长岛地区两个县的中小学生。教师们也是从长岛的中小学选来的,为着种族平权的原则,富区、穷区来的都有。我注意到所有的教师都有硕士学位,高中班的几个则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当我和他们谈及前莫斯科大学教授的文章,关于大学生解题不说明变量定义和度量单位,几个教师异口同声说:每个班上总有那么几个不可教之材。我们从初中起就训练孩子们完整的表述问题,为了使学生们养成习惯,我们甚至每天上课前都问一句,比如: “ 你们昨天做家庭作业了吗? ” 孩子们必须完整地回答: “ 我昨天做家庭作业了。 ” 如果哪个孩子只说 “ 做了 ” ,是要被扣分的。这样的训练,会持续一年。从哈姆斯特( Heamstead )学区——长岛最差的学区来的教师则表示,不敢保证他的学区做了这样的训练,他说: “ 这不能比。我们学校甚至要花时间和精力,教育和呼吁家长让孩子们吃了早餐再来上学,否则他们饿着肚子无法集中精力。如果有个孩子家庭作业时被因式分解什么的卡住了,他问遍所有认识的人,也没人能帮他过了这个坎。从无知和愚昧走到这里,他们的路要长得多。 ” 这个培训班每期 75 人,每星期六上课。学生们的数学能力不逊于国内参加省级奥数竞赛的尖子们。可喜的是,从这几十个孩子中,轻轻松松就能拉起一个交响乐队,或棒球队什么的。有天一个七年级女孩对我说: “Dr .赵,很抱歉我今天脑子不好使,因为昨晚我把我的娃娃的生物钟上错了,他每隔一个小时哭一次,我不得不起来给她喂奶。 ” 原来小女孩上家政课,家庭作业是抱个电子娃娃回家,娃娃按照生物钟拉屎拉尿、哭,学生要履行父母的职责照顾娃娃一个周末。教育的活泼和全面可见一斑。 我又研究了纽约州教育局颁发的中小学教育大纲,我这才承认,美国的教育,包括数学教育,也是第一流的。 我想,任何国家、民族,都有它的精英阶层和弱势阶层,当我们比较各国的教育水平时,不能拿着这个国家的精英和那个国家的弱势比。比较客观的,是拿精英跟精英比,看一看弱势阶层在总人口中的比重。 近来在中文网站及中文媒体上常看到对美国数学教育的批评。特别是带了高小,初中孩子移民的家长,常常感叹: “ 初二了,还在教分数加减法。孩子的数学毁了。 ” 其实美国的数学教学结构与中国不同。以分数为例吧,这里小学三年级(九岁)就接触分数,只学一点点、以后每年都要重复地学一点分数,不断加深,一直到 7 年级(十三岁)才划一个句号。而中国是高小时学分数,一学就一竿子插到底,以后就再不回头了。在美国,由于小学时就引进大量概念——比如坐标系、概率、统计,运算方面抓得少一些。可是别着急,到八年级(十四岁),孩子们懂事了,数学教育会猛地加速,在短短八、九、十年级三年内,孩子们会学完全部初、高中数学。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一样都不会被撇下,一点都不比中国的高中教案简单。有人会说,看 SAT 的考试,数学就相当于八年级水平。可是要进像样的大学,前 100 名吧,还必须考 SATII 。数学 SATII 的程度不逊于国内理工科的数学高考题。而要进第一流的大学,学生们还必须修超前课程,对数学来说,就是微积分和概率统计。 MIT 的网页上这样写着:问: “ 我修一般课程,得 A 分;修超前课程,得 B 分,我是否应该退下来,保持一个较好的分数? ” 答: “ 我们绝大多数申请者都修超前课程并且得 A 。 ” 纽约州立大学的四年制学院,不需要 SATII ,只要一个过得去的 SAT 成绩就行了。所以古西堡学院的学生们的数学只有初中程度。我想起我们那批出国的同学,文革中的红小兵那一代,也没有正规的中小学教育,不照样进世界名牌学府?便相信古西堡学院的学生们,只要有了正确的指导,也能成栋梁之材。 当了终身教授后,我主动请缨,系里也乐意,每期给我一个课时的大学新生的数学课。这又让我吓一跳。他们不仅数学水平低,学习态度也大成问题。不过这时我已经是美国老油子了,什么样的人都见识过,有办法对付。我坚持他们必须关了手机才能进教室,坚持他们必须称我 Dr .赵或 Professor 赵,不能叫我 “Miss” 或 “Hi” 。我说: “ 这使你们听起来象个大学生。 ” 有学生得了坏分,在课堂上咆哮: “ 我到这里是交了钱的! ” 我幽默地笑着说: “ 我知道你的意思,似乎我要仰仗了你的学费,才有了教书的饭碗。但事实并不这样。我的家庭,每年交的税,就超过了我从这个学校领的工资。对每一个大学生,纽约州政府都要补贴近一万元。这一万元从哪里来的?纽约人民的纳税钱。而我和我的丈夫,就是纽约人民中的二员! ” 有学生旷课,拿了假造的病假条来要求补考。那年我刚从花旗银行做了半年项目回校,花旗银行 IT 部门的雇员们,总的说来是素质高的一族。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还记忆犹新。面对这撒谎耍赖的大学生,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可那学生比我还气愤,见我不答应他,临走把手里的咖啡在我办公室门口泼了一地。 …… 几经调整训练,大学新生的数学课堂纪律,操行才初见成效。可学业终究不行。想尽千方百计,什么计算机辅助,课外个别辅导,师生互动,分组帮带,等等,一学期下来,真正搞懂了指数对数、三角函数的,在 35 人的班上,只有 4 - 6 人而已。 我终于明白,我所面临的这批学生,决不是像我的许多同龄中国人一样,本来就是素质好的一群,由于社会和政治的原因,失去了中小学正规教育的机会,一旦机会到来,很快就能崛起。在美国这样相对公平竞争的教育系统中,他们真是大浪淘沙后剩下的沙子,无论如何都贴不上墙的。每个国家、民族都有这样一批人,中国有、美国有,日本有、西欧也有。如果硬要高等教育惠及这批人,其结果只是降低高等教育的质量而已。 所幸的是,每隔二、三年,古西堡学院的数学系总有一、二个素质还过得去的学生,在各位教授淘来的象宝贝一样的精心栽培下,能进入哥伦比亚、纽约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深造,说明教授们的学术,并不因为学生的水平低下而荒废。 依我看来,美国的一流大学造就社会的栋梁;二流大学造就具有现代技术的劳动力;三流大学向那些本达不到高等教育要求的人提供一个进入中上阶层的通道,他们中的极少部分,能通过这里到达中上阶层。去不了的,也在这里接受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被整合进主流社会,就象沙子被整合进水泥,成为有用之物一样。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何芳良教授谈生态学论文写作与发表(转)
shupianer 2012-7-12 16:32
何芳良教授谈生态学论文写作与发表 ( 台湾福山植物园 , 2007) 1. 问:以老师的经验,如果您收到的稿件您一看就会退稿,通常这些稿件会有什么错误 ? 答:看不同的杂志,例如 Ecology Letters , Impact factor 7.6 ,退稿率是 60% ,只有 40% 能送出去 review ,而这之中还有一半会被拒绝接受,最后只有百分之十几可以被接受,所以这个期刊拒稿率是很高的,所以如果你有 paper 投到 Ecology Letters 被拒了, Don ’ t feel bad. 不是因为你的研究不好,而仅仅是该期刊当年只能刊登有限数目的文章。 Ecology 拒稿率也很高,来稿中有 40%~50% 我们不送出去审查。至于 Plant Ecology ,该期刊比较一般,大部分文章都会送出去审。但有的稿子读了会令人头痛,作者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在写什么。这样的的稿子一定不会送审。那大家写文章,很难讲怎样的文章可以被接收或被拒绝,但是有一个基本的通则,因为科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在 “ advance knowledge ”,你的 knowledge 有可能是 local knowledge 就是有 local impact ,有的 knowledge 有 global impact ,这个没有关系,但是一篇文章一定要是一个“ complete story ”,就是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有主题的完整故事,这个故事可大可小但一定要完整,不能有缺口。 首先你要先问自己,你做的问题,是不是能给读者带来新的 knowledge ,新的 ideas ,新的东西,这个非常重要!我们大家都知道,写文章最最关键的地方就是 Introduction ,那是文章的灵魂,如果 Introduction 写的不好,你后面的东西即使作的很好,也已经将自己处于劣势,并不是说你的文章会被拒,但 will not be favored 。所以 Introduction 一定要写好。我到现在有时候写文章,一个星期写一个 Introduction ,就是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要仔细推敲,为什么要写这个句子,都要有理由,也就是逻辑很重要。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写文章的时候,尽量,尽量要“ make a hypothesis ”,就是很清楚的说明,我的研究是要测试这个假说,而这个 hypothesis 是什么要说明白。这样就可以让自己的文章处于优势。甚至你的文章真正作的东西是描述性的 , 即描述某某现象,但最好不要这么写,就是同样的意思也尽量改写成“我的研究是要测试某个假说…”,这样就可以获得优势。虽然不能保证你的文章会被接受,但 reviewers 和 editor 会喜欢这样的说法。你的目的可以是 description ,但是 make some hypotheses, make something interesting 。虽然你的目的是描述,但我想你总能够找出一两点东西出来 test 。你假如说我的 paper 的目的是描述例如 vegetation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etc. That doesn ’ t work! 很少有期刊会愿意发表描述性的文章。然后,当然你的文章要有很好的 question 、很好的 idea 、 solid data 还有分析方法越 fancy 越好,这个很重要。例如说你做一个简单的 regression ,如果是传统的 regression ,这样不会让别人很 excited ,但是如果你能加进去一点空间的东西,很容易提升文章的品质,或是使用一些新发展的分析方法都可以增强自己文章的竞争力。 另外, Don ’ t write a big paper. Write a small paper 。就是针对一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就是 make a complete story 。我举我自己的一个例子,胡新生和我有一篇 paper 在 Ecology Letters ,另外一篇在 American Naturalist in press ,这两篇原来是一篇 paper ,我们原先是送到 Ecology Letters ,被送审了,但其中有一个 reviewer ,他是不对的,他原来是作物理的,我们的文章里有一个公式推导,但那个 reviewer 总是认为我们的公式不对,但真正来讲我们的公式是对的,是他误解了,但就由于这点, Ecology Letters 把我们的文章拒绝了。后来我们把这篇文章分成两篇,一篇送到 Ecology Letters ,很快就被接受了,另外一篇我们送到 American Naturalist 。所以你就是不要去研究一个很大的问题,只要 make a complete story 。尽管我们送去 Ecology Letters 的文章较短 (five journal pages) ,但确实是一个 complete story ,一个 interesting story 。所以你的文章不要写得很大,很多东西,不要放进去很多 ideas ,很多 points 。一篇 paper 只要有一个 interesting point ,为了这个 point 去 make a complete story ,这样就可以了。假如写了很多东西放在一起反而不好。拒稿是很平常的一件事,我们已经被打的遍体鳞伤、麻木不仁了… 2. 问:例如 Ecology Letters 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其 decision time 只有二十几天而已,那他们是把那 60% 没有送出去的稿件的 decision time 都给加进去吗 ? 答:不是这样的,该期刊不管你的稿件是被拒绝还是送审,六个星期一定会告诉你结果。所以主编会把我们编辑逼的很紧,时限到了如果主编没有收到编辑们的答复,就会自己下决定了,但这种情况很少发生。 3. 问:请问老师,平均来说,你一篇 paper 最后被接收前会被拒绝几次 ? 答:看情况,有的 paper 运气好很快就被接受,有的 paper 运气不好例如投两次,像我投过三次,我至少有两篇很重要的 papers 投过两次。例如我 1996 年投在 American Naturalist 的 paper ,事实上是我到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一篇 paper (种面积曲线),当初因为不敢投到太好的期刊,所以就投到 Ecology ,结果编辑并没有将我的稿件送出去审,反而建议我将稿件投到 theoretical journal 或是 forest journal ,这个就自相矛盾,他可能看到我的单位是 Canadian Forest Service 。所以我跟你们讲,当你们的稿件被拒绝的时候,不要觉得自己的稿件 bad ,要去看编辑提供的意见,要去抓住很不合理的意见,你假如有足够的信心,你觉得自己的 paper 很好,你可以去向主编抗辩。后来我们向 Ecology 主编讲,这样的决定是不合理的,所以主编让我们再 submit 一次,然后请另外一个 editor 来裁决,但是在我们收到这个裁决前一天,我们已经将稿件送到 American Naturalist ,而且很快就被接受了,我们被 Ecology 拒绝最后反而因祸得福,因为 American Naturalist 是比 Ecology 要好的期刊。所以我建议你们,当你们对自己的研究很有信心, Don ’ t give up. 你要很仔细的看编辑的 review comments ,然后可以向主编抗辩, You still have a chance! 4. 问:发表文章的速度与品质何者为重 ? 我的经验是有时候想投去 impact factor 比较高的期刊,可是没有评估好就被拒绝了,或者修改后依然被拒绝,这样一来有时候就拖半年了。有时候投去 impact factor 低的期刊往往马上就被发表了。老师对这些取舍有何建议 ? 答:我的建议是不要急。你假如写了一篇好的 paper ,你可以先搁着,例如两个星期。例如我经常碰到我的学生,他们文章写好了,觉得很完整了,然后就很想赶快送出去,事实上这样不好。因为你不会每天都有 good idea ,但当你有 good idea 的时候,你一定要争取机会,不要错失良机。例如我这篇 paper 写好了,但过两个月再看,就会觉得有的地方写得很可笑。所以不要急,文章写好了先放一边,暂时先把他忘了,等一两个星期再来看。我觉得要尽量争取好的 journal ,好的 journal 和坏的 journal 确实差别很大,不承认不行。例如在北美找工作,作 ecology 的,像 Am. Nat. 、 Ecology Letters 、 Ecology 、 Ecological Monographs ,你假如有这些 paper ,立刻人家就会觉得你很不错。假如你有的是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 Ecography ,这些也是很不错的 journal ,但是在人家的心目中还是没办法和 Am. Nat. 这些 journal 比。所以你要是有一个很好的 idea ,尽量把他 develop 到你满意为止,然后 Try the best you can 。所以我的建议是从最好的 journal 开始试,不行再往下降。例如送到 Ecology Letters ,他们的审查意见一般来讲水平都是很高的,这些意见都是很 fair ,确实 get to the point ,所以可以让你知道你的问题在什么地方。所以不要被 journal A 拒绝了,什么也不作就直接送到 journal B ,你可能会得到相同的命运,你一定要修改。 另外例如你有稿件送到 Science 或是 Nature 被拒绝了,你觉得是 Good paper ,你可以把所有的 comments 一起送到例如 Ecology Letters ,看他们要不要收。 Ecology Letters encourages 这样做。 5. 问:想请教对时间管理有什么建议。 答:是的,时间是一个 big problem 。像我自己做事比较认真,可以说非常认真,像写 paper 我是一丝不茍的,例如我的学生 ( 甚至博士后 ) 的文章拿过来给我修改,我几乎是每个字都给改了,完全地改过,意思是同一个意思。只要我觉得不满意或不能忍受,就会大大地修改。当然,这并非说我改的就一定更好,但是是我满意的。这就需要很多的时间,最好是学生能把 manuscript 写到完全满意后再送给老师修改,这样能节省很多时间。 6. 问:老师请问你们决定 reviewers 的程序是怎样 ? 答:很多 journal 要求作者建议 reviewers ,这个要看不同的 editors ,懒一点的 editors 会按照你的建议去挑选 reviewers ,因为你已经提供了可能的 reviewers ,他只要 click 几下就可以把名单加到系统当中。如果是我的话,我一般都不会用你建议的 reviewers ,我会自己挑选。但假如你建议说有哪些人不应该审查你的文章,一般来讲我会接受你的请求,很多 editor 都会接受这样的要求。你假如觉得有哪位仁兄对你的文章一定会给负面的评论,你可以要求不要让他当 reviewer ,一般来讲 editors 都会尊重你的要求。 7. 问:请问生态学的文章对于统计方法挑剔到什么程度 ? 我们需要真的很在意所有使用方法的假设吗? 答:回答是: Yes, 很在意。作统计分析的方法一定要对,而且解释一定要准确。你假如这些基本的东西都不对,那你的文章肯定没有机会被接受。有一点很重要,你的数据一定要满足你所用方法的条件。例如做线性回归,数据要独立,且要来自同一正态总体。 (Anyway, 所有统计方法都要求样本独立。 ) 尽管,在实际研究中,这些条件并不一定都能满足,但如果不注意,很容易被拒。因为这是拒稿最简单的理由,不费 editor 吹灰之力。再一例是,假如你有 autocorrelation 的东西,一定要把 autocorrelation 考虑进去。我刚才讲了,最好能用 fancy 的分析方法,越 fancy 越好,当然,不要很复杂,不是 peculiar or obscure 的方法。如果你弄一个方法连编辑都看不懂就不好了。 8. 问:请问英文写作上,什么是不可原谅的错误,就是编辑看到就不想继续看的 ? 答:你假如有一些语法错误,没有问题,我们都可以理解。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逻辑,逻辑,逻辑,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你假如文章前言不搭后语,那就完蛋。刚才我说过,我写一个 Introduction 有时候要一个星期,我会每一句话都推敲。你说这句话,为什么要写这句话,所以逻辑非常重要。另外我还有一个 advice 就是 use simple sentences ,不要写很长的句子, as simple as possible ,这个非常重要,尤其是我们这种英文不是母语的人。例如 Ecology 有一个 category ,就是对英语不是母语的人,假如 paper 还是不错的话呢, editor 愿意为你修改,当然不要充满错误。英语不应该是一个 major barrier ,但你应该照我刚才所说的使用简单的句子,尽量不要犯语法的错误。逻辑是最重要的,如果你没有逻辑的话, reviewer 会 frustrated ,这样你就没有机会了,他们根本不会看你的 paper ,有的 reviewer 甚至会告诉你,我就读到 introduction , that ’ s it! 他的 comment 就是这么写的,那你的文章就被拒了。 9. 问:假如我写了篇自认为很好的 paper ,如何去判断我的 paper 是不是有那样的品质去投到 Science, Nature 或是 Ecology Letters ,如何自己去作一个评断 ? 答:这个就很难说,这个就要看你自己的感觉,如果你觉得你的文章是 your best work ,那就 try the best journal , try the journal you wish to publish your work 。你假如不试试看的话你永远没有机会。如果你的 paper 被拒绝了, Don ’ t feel bad! 被拒绝了并不是说你的 paper 不行,会有各种各样的原因。那些好的 journal 一年只能发表有限数量的 paper ,就是你的 paper 他觉得很不错,但跟其他的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发表其他的,所以 turn yours down ,并不是说你的 paper 不行。 10. 学员问:对于年轻的投稿者来说,他们在这个领域可能都没有 reputation , reviewers 和 editors 也不认识他们,然后地址感觉也是很奇怪的地址,会不会对他们的 manuscript 造成一些影响 ? 如果有的话影响又是什么 ? 何老师答:这个影响可能还是有一点,但你说是决定性因素呢,也不是。主要还是看你文章的品质,因为整体来讲这些 editor 的素养都较高,比较不会带有这些偏见。但是有一种倾向也是事实,有名的人稿子易被发表。这不奇怪,他们兼有两种优势 (quality 和 reputation) 。即便如此,他们的稿子也常有被拒的。例如, Hubbell 的中性理论投了很多地方,最终发表在 1997 的 Coral Reefs 上。这还是由于在那一年他被邀请在 Coral Reefs 的年会上做报告。依惯例 Coral Reefs 一定要发表年会上的报告,才不得不发表! 11. 问:老师刚才说到 Introduction 非常的重要,那我自己看 paper 的习惯是先看 abstract 和 introduction ,然后实验的部分我会看一下图表 ,然后直接跳到 discussion 。我想了解 reviewer 如果很忙的话,他们通常用什么样的顺序去看一篇 paper ? 答:他很忙的话就是看两部分, introduction 和 method ,因为 method 就包括了数据 , result 都不用看,因为你有 method 和 introduction ,你的 result 通常能支持你的预期, discussion 就更不用看了。我说 introduction 很重要,但很多稿子被拒了是由于 Methods 。 Introduction 最重要,为什么呢 ? 读了 Introduction 就知道你这篇 paper 的水平。但是文章被拒稿了,原因最多的就是你的 methods 。例如你的 paper 还是不错的 paper ,但是不是很 exciting ,你的资料有 spatial correlation ,但是你的 method 里头没有考虑到,那个 editor 本来就想拒,这个就给 editor 很好的理由去拒绝你。很多 editor 都有很大的 pressure 去 reject as many papers as they can 。事实上这个 paper 把 autocorrelation 加进去是不困难的,但是你假如 miss 掉这个地方人家就不给你机会了。所以写文章不要 rush ,把这些漏洞都给补了,不让他们有这种拒绝你的机会。 12. 问:关于使用图和表去表现我们的结果,通常我们在给一个 talk 的时候是比较喜欢用图,但不知道在文章上是不是也是这样 ? 答:仍然是用图比较好,因为 reviewer 或读者通常不在乎确切的数字,因为 ecology 不是一个 rocket science ,因为你要把火箭发射到确切的地点,你的数字一点都不能错,否则的话就 off your target miles away ,但 ecology 不是 rocket science , they don ’ t care 3.5 or 3.7 。尽可能使用 figure ,不要使用 table ,没有人有那么多时间来推敲你的 table 。 13. 问:研究题目的地域性影响会很大吗 ? 答:有的问题,会有影响。写文章的时候最好避免针对 local 的东西去作大文章,最好是用 local 的数据来 test 某个假说,而且避免把 local 的名字放在文章的标题。但不是说有地域性的文章就发表不了,只要是你的研究确实 advance knowledge ,这个 knowledge 确实是 new ,有 impact ,有的 journal 还是愿意发表这些 regional 的 paper 。一般的建议还是尽量不要把有地域性的东西放在标题,不要一开始就让人感觉到你做的就只是福山的一个植被分析,那肯定 journal 的兴趣会减少几分。
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2866.答陈月卿教授(诗一首)
王东镇 2012-6-10 03:08
2866. 答陈月卿教授(诗一首) 2012.6.10 难忘往事如烟去,更有辉煌在未来。 只要我辈齐努力,祖国江山分外娇!
14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