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人民币升值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郎咸平:中国经济面临八大危机】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观世鹰 2013-8-14 565 43477 lycdds 2023-11-30 13:58:31
【金融方面难得的好书】《世界金融都是罗斯柴尔德设计的》 attachment 金融学(理论版) 三竖一横山 2013-8-2 15 4482 三竖一横山 2014-3-7 13:56:49
关于汇率问题的一些思考 休闲灌水 hcm88412 2013-9-6 0 1314 hcm88412 2013-9-6 15:41:45
求助: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导致人民币升值幅度放慢的因素? 金融学(理论版) 疯狂的雪梨 2013-6-25 0 1760 疯狂的雪梨 2013-6-25 00:13:32
睿信致成:IT行业投资战略分析报告(一) 行业分析报告 风云水墨 2013-6-13 0 1608 风云水墨 2013-6-13 02:06:29
日元贬值冲击中国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minnesota 2013-5-21 0 1147 minnesota 2013-5-21 19:50:15
人民币升值是否值得警惕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minnesota 2013-5-20 1 913 开始说故事 2013-5-20 16:38:35
4月份新增外汇占款2944亿元,热钱持续流入 发展经济学 liangdong1219 2013-5-16 0 1228 liangdong1219 2013-5-16 17:33:50
人民币升值势头不减 专家认为未来上升空间有限 金融学(理论版) bianzhiyun1992 2013-5-14 0 1228 bianzhiyun1992 2013-5-14 14:29:28
人行加大对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支持力度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minnesota 2013-4-3 0 2243 minnesota 2013-4-3 20:39:42
[轉貼] 中国供应链管理的优勢之處與缺失之處 运营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Toyotomi 2013-2-19 0 1448 Toyotomi 2013-2-19 00:19:53
中国资本流向(转贴)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太原张建宏 2013-2-11 3 1436 haffer 2013-2-12 20:48:00
中国加强汇市干预 应对人民币升值压力(转贴)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太原张建宏 2013-2-7 0 1293 太原张建宏 2013-2-7 22:31:31
微宏观经济博士入学试题 (华科07) 经管在职研 kate2222 2008-2-28 6 3582 wobushita 2011-3-17 14:57:27
请问:人民币升值与通货膨胀矛盾吗?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wangdongstudeng 2008-5-5 3 2909 shaolinlen 2008-5-6 15:43:00
包尔森又来要人民币升值了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谭根林 2007-12-9 2 1464 ccggqq 2007-12-11 00:24:00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神龙瑞气 2007-9-24 0 11661 神龙瑞气 2007-9-24 15:35:00

相关日志

分享 人民币汇率38次刷新汇改来记录 累计升值幅度接近3%
wxfwolf 2013-12-27 20:40
2013年, 人民币汇率 是最受瞩目的关键词之一。人民币自4月份开始,进入了加速升值通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屡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据记者统计,截至12月26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共计38次刷新汇改以来记录,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已累计上升1797个基点,累计升值幅度接近3%,大大超过去年1.03%的全年升幅。   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延续了去年年底以来的持续升值态势,总体上呈现出单边升值的走势,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的是人民币汇率的短时震荡和短期贬值态势。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指出,本轮人民币升值始于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全球量化宽松,中国基准利率远高于美、日、欧等国家或地区的可比利率水平,给了海外资金套利的空间,驱动资金再次回流 人民币资产 ,人民币陷入了“货币升值——跨境资本流入——本币升值”的循环状态。   具体来看,在经历了两年多的持续升值之后,人民币汇率在2013年第一季度一直处于小幅震荡,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持续升值或贬值走势。从4月份开始,人民币汇率开始明显升值,据国家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4月1日至5月27日的36个交易日期间, 人民币兑美元 汇率中间价16次创出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并在5月24日一举升破6.19关口。   进入年中,国内经济遭遇下行压力,导致市场对未来经济形势略为担忧。同时,ZF还推出一系列政策打击热钱套利行为,加大了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监管和限制。再加上美联储退出QE预期的不断增强,导致国际资本开始从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撤出,回流美国,也给人民币带来贬值压力。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远期汇率(NDF)自5月底开始走低,反映出 人民币升值预期 的不断减弱。   进入三季度,随着经济逐步回暖,以及各项改革政策陆续出台,人民币重拾上升势头。进入12月份,人民币升值再现强劲,截至昨日共19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 中间价 5次创出汇改新高,累计升值229个基点。   与新兴市场相比,人民币资产被国际投资者视为“避风港”。“次贷危机后,中国幸免于难;欧债危机,中国市场表现良好;之前担忧QE退出从而引发新兴市场汇率暴跌时,人民币汇率依然稳定。”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学家周浩表示,“经过多次考验,人民币资产越来越被视为可靠的资产,这也是人民币升值的一大因素。”   12月19日,美联储缩减QE规模的消息使得美元呈现升值迹象。展望2014年,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引起了市场人士的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表示,尽管美元因QE规模缩减透露出回归强势地位的迹象,但人民币稳步升值的大趋势在明年很难改变。不过随着人民币市场化、国际化步伐的加快,汇率双向波动频率将更加频繁。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如果美联储逐步退出QE导致美元走强和新兴市场货币普遍贬值,人民币将有阶段性小幅贬值的压力。2014年,人民币总体仍将继续适度升值,人民币兑美元有望升至6.0水平。
个人分类: 商业银行|0 个评论
分享 张庭宾:楼市大泡沫高度依赖人民币升值
insight 2013-11-11 11:54
http://blog.sina.com.cn/zhangtingbinblog
个人分类: 中国经济|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人民币升值、热钱流入、通货膨胀三者的联系
ぃ如此,默念” 2013-10-22 12:19
1.为什么人民币升值会导致大量的热钱流入? 答:赚利率差价 举个例子:当RMB对美元的汇率为1:8时,我拿着100万美元进入中国,按汇率能兑换800万RMB;再过一段时间当RMB对美元的汇率为1:7时,我拿700万RMB去兑换100万美元(这是本钱),那么还剩100万RMB,也就是说在这段时间内我赚了中国ZF100万RMB。 2.为什么大量热钱流入会加剧国内通货膨胀压力? 答:当然,现在外资进来并没有那么简单。外资进来自然要兑换RMB,于是ZF不得不印刷大量的RMB以满足外资的兑换要求,而印刷的RMB过多则造成流动性过剩(过多的货币投放量,导致市场上供给的货币量远远大于需求的货币量),最后导致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3、热钱流入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 答:这些外资进来后便去买股票、买房产,于是中国的股市、楼市被这些资金炒得不断上升。而在上升到一个高度后,外资马上把手上拥有的RMB兑换回美圆然后撤出中国市场,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股市、楼市崩溃,造成经济危机。
个人分类: 经济现象|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热钱涌入、产能过剩交迫下的经济忧虑
erica888 2013-5-15 16:35
热钱涌入、产能过剩交迫下的经济忧虑 中国媒体人 张立伟 为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 一 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海关统计的出口数据与一些国家自中国进口的数据不相符,这似乎表明,出口数据被虚报了不少。一种看法是,这是通过并不存在的贸易进行汇率套利,并为热钱进入中国提供通道,外管局随后一系列政策也证明了有这种可能。 一种更为隐蔽的因素是,出口是真实的,但货物可能在香港、台湾等地转口或重回内地。因为在广东有大量企业以亏损的价格向贸易商出售商品,通过维持出口,这些企业利用信用证从银行借款向地产企业发放高利贷。这种现象在广东比较普遍,甚至有央企参与,与此前假借贸易进行信用证融资不同的是,由于出口真实存在而难以发现。 对中国经济来说,这个现象蕴含了两重挑战,首先是人民币的汇率政策,在发达国家货币“大宽松”时代,尤其是日元等竞相贬值,人民币强势会让出口企业更加难受。去年中国出现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预期,因为中国M2过高以及庞大的外汇储备,本不应担忧,但ZF维持人民币强势并不断抬高中间价,这种表现是吸引热钱流入的原因之一,并强化了人民币升值压力。 但是,“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无疑是一种愚蠢的组合政策,因为中国的财政增收正在减速,考虑到各地ZF债务需要兜底,民生支出需要扩大,却还执行用税收补贴国外消费者的做法。上述的亏本出口、拿信用证去银行贷款再向房地产企业放高利贷的做法,无异于让国外消费者享用中国地产业利润,而且由中国购房者支付。人民币不应该继续升值,而应该采取“人民币有限贬值+取消出口退税”的政策。 第二个挑战是,流入的热钱以及通过信用证获取的信贷,有相当部分流入地方融资平台和地产企业。在中国,前者由ZF信用担保,意味着无风险且高收益。后者,由于房价预期继续看涨而具有需求和利润。在实体经济产能过剩,而地方融资平台和地产业受到银行融资限制的条件下,民间资本以及部分银行信贷都通过影子银行或高利贷方式流入平台和地产业。 热钱重新流入是因为,强势人民币政策可以避免汇率风险,其次,ZF不会容忍经济减速带来的风险,如果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或财政刺激,会导致资产价格上涨,地产企业融资需求扩张。即使货币政策保持中性,也会继续抬高民间资金价格。 显然,中国ZF的行为方式为热钱提供了无风险套利空间。去年的资本外流,一部分原因是对政局不确定性的反应,很多中国人向外转移资产。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在干预下保持强势也让市场看到了ZF底线:ZF害怕资本外流以及由此引起资产贬值。如果资产贬值并传导到借贷领域,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比如加速资本外逃、坏账爆发、信用紧缩等,最终威胁到金融安全并让需求消失。 面对热钱再次涌入,尽管央行可以用“池子”圈起来,但却无法避免热钱流向平台和地产,对于产能过剩状态的实体经济而言,即使流动性宽松,银行也不一定敢于放贷,“池子”对改变资金流向作用不大,但中国必须警惕资产泡沫和平台债务失控。 由于大部分地方项目不会产生现金流,土地财政又受到冲击,“借旧换新”的滚动游戏无法维持太久。尽管平台融资可能由上级政策财政兜底以防止违约,但中国开始负增长的财政经不起如此的消耗。今年第一季度ZF与信托合作资金规模高达6500亿,显然债务规模仍在扩大。很奇怪中国ZF为何不在当前价位处理一些国有资产,改革国有企业。现在不这么做,一个可能的结果就是,在资产下跌后伴随着财政困难,国有资产或许再来一次“贱卖”。 中国有很多影子产品出现了事实上的违约,但暴露出来的只是少数。这些违约被ZF和金融机构一起用另外的产品掩盖了。这会给市场一种安全的错觉,并鼓励更多的资金和机构参与其中,尤其大量普通储户开始购买他们弄不清楚的理财产品。人们听不到泡沫破裂的声音,但被无以为继的高收益诱惑,ZF控制着银行信贷给自己制造安全感,而不去看看大量银行贷款实际上流入了影子体系。 二 如果说中国ZF恐惧资产价格贬值的态度吸引了热钱以及资产价格继续上涨。那么,ZF害怕失业以及政绩受到影响,则保护着过剩产能。 中国制造业与工业产能过剩广泛而严重,但很少有企业倒闭或重组,相反,有媒体统计,中西部地区正在踊跃投资这些产能过剩的产业。因为中国并不存在统一市场,而是由地方保护主义分割。中国的竞争主要发生在地方ZF之间,即通过地方ZF掌握的土地、税收等资源,竞争性的吸引企业投资,并常常通过行政手段排挤区域外的产品进入市场,以保护这些企业。 因为中国官员晋升模式是通过政绩比赛,这必然会让ZF官员更关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就业和税收。经济不景气只会强化这种保护,通过财政补贴或ZF担保为挣扎着的企业输血,以确保企业(不管是国有还是民营企业)不会倒闭,避免出现失业问题。 地方主义意味着过剩产能根本无法通过市场淘汰,比如粗钢调控后产量比调控前还高出近两倍,比如光伏、风电等产业过剩本身就是地方主义造成的后果。地方保护让中国企业很难形成规模效应提高效率,并有充足的财力进行技术升级。而国有企业则依靠垄断或廉价融资等政策优势生存,显然,中国的政治体制是抵制经济结构改革的最大障碍。 银行也不愿意企业倒闭,因为还有信贷没有收回,一旦倒闭就变成坏账,成为行长的劣绩,允许企业借旧换新至少在账面上没有问题,或许可以拖给下一个倒霉的行长呢。银行与ZF合伙,维持着这些苟延残喘的企业。即使以出口为主的民营制造业,不也是能亏本销售进行信用证融资,通过发放高利贷获利和生存吗? 中国扭曲的体制、政策和要素价格正在对经济产生着摧毁性效果。因为这些垂死挣扎的企业正在消耗大量信贷和财政资金,中国劳动力短缺、通胀威胁等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这样的消耗,而非真实需求拉动,看看持续下行的PPI数据就可以明白。 中国经济的危局就在于消耗大量资本维持着过高的资产价格和过剩产能,对应着是债务的累积。这是一个难以持续的局面,而且与日本1990年代泡沫破裂后,ZF还有能力大幅举债进行投资缓和市场通缩不同,中国ZF目前的债务水平,根据CLSA亚洲估算,债务总规模与GDP的比值达到205%,中国将很难继续大规模举债投资,而且在基础设施几乎饱和的状态下,继续建设也无法推动结构改革。 如果房价不会下跌,根据过去的经验,ZF行为会让房价继续上涨,再加上新ZF承若收入翻番,国民有人民币日元化的恐慌,抢购黄金就是征兆。如果听从通过降息抵制热钱的愚蠢建议,中国一线城市房价会继续暴涨,而美联储已经开始考虑如何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中国ZF应该知道这其中巨大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由房价上涨预期刺激的购房者,大部分是(由于限购)第一次购买的刚需客户,支付能力较低,杠杆率较高。一旦资产价格下行,这些客户将会成为问题。 中国的过剩产能也需要尽快消灭,但这面临着地方保护主义的挑战,而且中央ZF也必须承受企业倒闭后的失业与债务问题,即使发改委等部委通过技术或环保标准强行关停一些落后产能,也不会提高剩余企业的效率与竞争能力,ZF保护主义依然会分裂市场,国有企业仍会受到保护。说来说去,曾让中国创造奇迹的体制,现在成为增长的障碍。 (注:作者是资深媒体人,财经评论人。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文编辑刘波。)
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陈思进:美国逼迫人民币升值的阳谋
a20502010 2012-6-3 15:05
上周的专栏中谈到,在“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论坛”上,有鉴于当前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汇率问题成为交流的焦点。美国再次急切地敦促中国:人民币必须加速升值的步伐。但是,如果人民币再进一步升值的话,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首先,由于目前人民币还不能自由兑换,出口美国的商品只能用美元结算,加上定价权在美国手中,于是,人民币升值的显著结果就是同一商品在两国间产生了不同的价格。其实,美元只是对外贬值,而人民币实际上是对内贬值,所以一进一出,自然就形成了美国物价低的现象。这个情况在其他国家也类似。 而粮食、水资源以及发展经济所需的石油、钢铁等大宗商品的定价权也都掌控在美国华尔街的手中,保证了美国人长期享受低通胀的美好生活。而其实美联储最大的任务就是将美国核心通胀率控制在2%的范围内。近二十年来,美国物价波动极小,可以说是很平稳。但反观中国,近些年来通胀率已达5%到6%的水平,而民众普遍感受到的物价升幅则更高。 在过去的2011年中,人民币兑美元大约上升了5%左右。这一汇率波动使我们的决策者面临两难的境遇:人民币太强的话,出口将变得更昂贵;如果人民币太弱了,进口导致的通胀上升就会削弱本币的购买力。新加坡和韩国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全球需求下降抑制了出口的增长,新加坡元和韩元兑美元在2011年还是下滑了。 其次,我们必须要警惕,美国每一次发生经济危机后,最终都是依靠向外转嫁而度过的,特别是这几十年,一般都先从汇率下手,逼升想转嫁危机国家的货币汇率,如二三十年前的日币,然后以通缩来休养生息。而在短期内,由于失去了美国这个经济火车头,全球经济难免步入低增长和衰退,特别是倚赖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比如中国,必定会头痛不已。 由于中国出口产品普遍属于劳动密集型,利润本来就不高,这些年人民币升值已经导致出口业成本增加,利润被进一步削薄,使出口产品失去国际竞争力,许多企业已处于倒闭的边缘、甚至已经倒闭。因此中国出口业已“被逼”到了转型的关键时刻,必须将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技术服务型,甚至高科技服务型产业。 但这种转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未来10年对中国来说,肯定是异常痛苦的转型期。而高通胀又使得人力成本和地价随之提高。在这儿我特别要提一提上海英特尔。 英特尔是 1994 年11 月进驻浦东外高桥保税区的,是第一家开设大型生产企业的外资公司,而 2010 年第一季度,英特尔决定彻底关闭上海工厂,全厂搬迁成都。英特尔为何要搬迁?因为上海地价太高了!成都的人力成本、土地使用都比上海便宜,外国资本原本就是冲廉价劳力而来的,你的廉价优势不在了,我为什么要待在原地死守呢? 英特尔西进成都后,至少有上百家英特尔的相关企业要迁出浦东。这些企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英特尔的全球供应商,英特尔到哪儿,它们就跟到哪儿;另一类是上海的本地企业,它们专做英特尔的供货商或物流,英特尔西迁之后,它们只能关门大吉。由于半导体是密集型产业,英特尔这一巨头撤离而去,其他企业肯定陆续迁出。上海英特尔所反映的,是中国经济面临问题冰山一角。 而与此同时,欧美国家政府则积极鼓励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回归故土,以提高本国的就业率。比如去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加州举行宴会,要求每位来自硅谷的杰出企业家向他提出一个问题。然而当苹果的CEO乔布斯提问时,奥巴马却打断了他而反问道:要怎样才能使iPhone在美国生产?当时乔布斯不置可否,顾左右而言它。不过,苹果并不是没有行动,除了最近斥资5亿美元在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数据中心,还将iPhone 4和iPhone 4S的内部芯片放在三星的得州工厂制造。 而对许多在中国设有“生产车间”的德国企业来说,向中国转移的时代也已经过去,由于中国日渐上升的成本,特别是大幅上升的土地成本,中国已不属于价格优势地区。更由于法国政坛的“变天”,将导致欧元区两大经济巨头产生巨大的分歧,法国新总统奥特朗不赞成财政紧缩,而德国则坚持财政纪律下促增长,看来要不了多久,将不是希腊等南欧国家退出欧元区,而是要谈德国是否会退出欧元区了。 多年来,欧元、人民币都是美国的打击对象,欧元贬值或消失将使美元恢复强势,而逼人民币升值可使美国制造业回归……这些都是美国乐于见到的事。 下篇将再详谈欧债危机对欧元致命的冲击。
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