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tag 标签: 逻辑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请教:根据逻辑回归系数建立信用评分卡 attachment SPSS论坛 vernalqm 2009-3-16 13 14578 wwwzzzpppeng 2017-8-18 00:22:54
[下载]《集体行动的逻辑》 attachment 商学院 ScarlettWQ 2009-5-8 3 2859 自由生活 2015-7-6 20:51:57
[下载]中文版《同意的计算 ——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詹姆斯·M·布坎南 attachment 版权审核区(不对外开放) oulez 2008-9-18 19 8474 nzqandzzh 2015-5-12 11:34:59
mba逻辑七大训练方法 attachment 商学院 我爱FTP 2007-2-5 6 3345 stevejee 2013-6-13 12:09:22
财务报表分析的逻辑框架(黄世忠) attachment 会计与财务管理 lqingyu 2008-10-26 52 12412 zouaiping 2013-3-22 22:32:54
[原创]公务员加薪的霸道逻辑 微观经济学 五彩路 2009-1-30 4 3080 791752004 2012-12-12 15:21:23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逻辑图 attachment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0311029439 2007-4-15 84 13325 叶细细 2012-3-9 17:05:09
[求助]逻辑回归中虚拟变量的系数 计量经济学与统计软件 cscwang 2005-9-8 2 4502 chiaolee 2012-3-1 17:50:31
为什么这么简单的逻辑,全世界只有罗杰斯、索罗斯等少数人懂呢? 世界经济与国际贸易 大灰狼0239 2008-12-18 19 5745 waterhorse 2012-1-3 06:23:49
现在讨论通货膨胀令人啼笑皆非吗?--评钟伟关于通货膨胀的逻辑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hhj 2009-6-8 6 2840 我是印钞机 2011-11-2 10:16:20
[原创]经济学数理方法·变量逻辑综述,兼对热力学熵之清算(2) 学者专栏 张建平 2007-8-28 33 10732 张建平 2010-7-20 00:06:02
[下载]火眼金睛─盘口语言的逻辑解读word版 attachment 金融实务版 aammcc 2008-12-1 11 3675 vermouth86 2010-6-22 22:50:08
集体行动的逻辑 attachment 行为经济学与实验经济学 jiangsz0000 2008-12-23 17 6146 jiajunxiu2009 2009-12-26 21:33:01
程实:美欧保护主义背后的霸权逻辑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nirvana 2009-6-25 0 1231 nirvana 2009-6-25 18:05:48
[下载]集体行动的逻辑 attachment 商学院 lonel-ywolf 2008-11-15 1 2783 haipeng861226 2009-6-9 20:47:00
(求助)关于逻辑回归问题,请帮帮忙! SPSS论坛 cheng4519 2007-7-6 6 4395 moor20007 2007-7-14 17:53:00
三评《企业的性质》:手段论与科斯逻辑 制度经济学 手术刀 2005-2-6 0 2976 手术刀 2005-2-6 23:55:00

相关日志

分享 转载:中国企业赚钱的逻辑——作者:马光远
weiger123 2012-7-1 10:22
中国企业 赚钱的逻辑 作者:马光远 从斯密的《国富论》伊始, 经济 学的核心命题是研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亦即探寻国家繁荣的本源问题。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企业。 2011 年,中国进入《财富》 500 强的名单达到了 61 家,奠定了中国财富和繁荣的基础,但如果探究这些企业的赚钱的逻辑:即靠赚钱,以及赚的什么钱,却是一个对转型中国而言极具现实意义的话题。有三件事都与中国企业赚钱的逻辑有关:    第一件事是最新的中国企业 500 强排名。 2011 年 9 月 3 日 -4 日,中国大企业峰会在成都召开, 2011 中国企业 500 强出炉。在我看来,这个名单让我最关注是是: 500 强利润最高的 10 家企业,全部由国有 金融 部门和垄断性国企占据,分别是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中石油、农业银行、中海油、中移动、中石化、交通银行和中信集团,这 10 家企业的利润之和达到 8668.43 亿元,占去了 500 强利润总额的四成。而上榜的 184 家民企的利润总额都不及 10 家利润最高国企总额的一半。中国 500 强前十名靠什么赚钱?无论是金融,还是石油、电信,无疑都是垄断企业,这和 2011 美国企业 500 强利润排行前 10 位不少属于技术密集,如制药、计算机与办公设备、计算机 软件行业 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这个事例,我们姑且冒着被人质疑的风险认为,中国企业的利润,相当一部分来自 “ 垄断 ” 。    第二件事是 2011 年上半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中报。两市共 2244 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合计赚得净利 9969.12 亿元,其中近九成公司实现盈利, 96 家盈利超过 10 亿元,为 2011 年的上市公司中期考核交上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然而,如果再深入分析一下,发现很多上市公司靓丽业绩的背后,却是值得玩味的 “ 利润逻辑 ” 。根据业绩和公告显示,上半年,很多上市公司热衷于银行理财和委托贷款,而这些与公司主业无关的行为却为上市公司的漂亮中报贡献不菲。 比如,在理财市场,海螺水泥,将总金额为 40 亿元的经营资金 投资 于信托和银行理财产品,而我国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龙头企业陕鼓动力亦累计斥资 26.5 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再看 “ 委托贷款 ” ,截止到 8 月 24 日,沪深两市有 107 份关于的公告,涉及 52 家上市公司,累计贷款额度超过 160 亿元,同比增长近 38% 。而这些委托贷款,年利率最低的为 12% ,最高则达到 21.6% 。这些委托贷款给上市公司贡献的利润之高令人诧异。比如,上市公司钱江生化委托贷款共计 1.4 亿元,利息收入高达 1680 万元,比其一季度 1369 万元的净利润还高。而武汉健民委托贷款 1.5 亿元,年利率为 20% ,一年利息收入达 3000 万元,而上半年其净利润也不过 3620 万元。而最典型的就是 ST 波导,这家 “ 手机中的战斗机 ” 的企业主营业务一直一度接连亏损,但其 2011 年中报显示其净利润为 3514.58 万元,其中对外委托贷款所取得的收益为 1773.83 万元,占净利润的比例高达 50.47% 。    如果说,中国 500 强企业的利润相当一部分来自垄断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再次以偏概全的说,中国上市公司相当一部分的利润,来自不务正业的银行理财、委托贷款等 “ 信贷套利 ” 的偷懒方式。 8 月 10 日《证券时报》的一则关于银行信贷资金流向的报道其实可以从侧面印证这种说法。这个报道说,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银监会三季度形势分析会上称,约有 3 万亿元银行信贷资金流向了日渐火爆的民间借贷市场的报道引发了很多媒体的关注。蹊跷的是, 8 月 11 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就对此就行 “ 辟谣 ” 。但不可否认的是,有一部分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各种途径,流入目前年化收益率很高的民间借贷市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三件事和 房地产 有关。去年就有媒体报道,中国的很多企业,特别是家电行业巨头,青岛、海尔、格力、康佳等,纷纷涉足房地产业。在一个房展会上,海信和海尔都一口气推出了遍布全国的 10 多个楼盘,而格力进军地产业不足一年,就实现在房地产的营业收入就超过 5 亿元,比上年增长 913.5% 。而深圳的康佳集团也在去年的 7 月 5 日,以成交价 3.42 亿竞得昆山市周庄镇全旺路南侧地块,正式吹响了进军房地产的号角。今年即使在严厉调控的背景下,本来不是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在房地产领域的投资并未有明显的降温,而与此同时,根据笔者曾经在江浙一带进行实际 调研 ,高达 70% 以上的民间资本选择投资房地产和投资,而只有不到 5% 的人选择从事制造业,这和上世纪 90 年代民间资本争相投资实业的情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三件事,反应的就是时下中国企业赚钱的主流的逻辑:其一,赚垄断的钱,无论是政策垄断性的金融企业,还是行业垄断性的电信企业,以及资源垄断性的石油企业,他们赚钱的逻辑是垄断,而垄断对国有企业的利润的贡献之高,几乎达到了历史的巅峰。目前 150 多家中央企业,前十家的利润总额就占全部央企的 80% 以上,这几乎意味着,别的竞争性领域的央企基本是不赚钱的;其二,靠 “ 金融赚钱 ” ,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从银行获取信贷资金,然后充当二道贩子,通过委托贷款、银行理财等形式资金再贷出去,获取暴利。特别在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下,民间借贷空前火爆,利率也节节攀升,最高的年利率高达 100% 以上,普通的年利率在 60% 左右,一些上市公司依靠自己的优势获得信贷之后,并没有将其用于企业的投资或者经营 活动 ,而是利用银行对信贷资金监管的漏洞,通过一定的途径,进入了民间借贷市场,获取暴利;其三,投资房地产赚钱,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投资房地产的情况,和 日本 泡沫破灭以前的情况极其相似,当年日本的东芝、松下、索尼也是差不多利润的一半都来自房地产。    一旦垄断、金融和房地产成为一个国家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不可避免的结果就是产业的空心化和经济的虚拟化。一方面,在占有垄断资源的情况下,企业无心通过提高技术含量赚钱,另一方面,在做实业的利润偏低,和整体环境比较差的情况下,通过理财和房地产投资,就成了绝大多数的企业最理性的选择。这样, 中国经济 就出现了笔者一直担心的 “ 四个现代化 ” :资源垄断化、产业空心化、投资虚拟化和经济沙漠化,这四化可谓中国经济目前最真实的写照,也是中国 “ 财富性质和原因 ” 最直观的反应。    中国的企业为什么热衷于 “ 四化 ” ?一是改革不彻底,中国改革的不彻底导致在没完成政治体制改革之前已经形成了庞大的利益集团,利益集团对于深层领域的改革持强烈的反对态度,他们是改革最大的阻力,从而使得在改革成了半拉子工程;二是改革不彻底导致官员层层寻租,设立很多审批程序,中国企业做实业的环境已经到了改革开放以来最差的时候。    比如,中国的企业家为什么对实业失去的兴趣:首先,宏观环境和产业政策的恶化,使得民间资本无法进入一些产业领域。目前民间资本在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中只占 13.6% ,在金融业占只 9.6%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只占 7.5% ,在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 管理 业只占 6.6% ,至于在石油、电信、铁路等领域,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而一些地方政府以重组整合的名义将民间投资挤出煤矿等领域,大量的民间资本没有出路,只能游离在通过重组整合等手段,将民营资本逐出,即使一些竞争领域做的相当不错的实业家,如汇源果汁等,因为环境因素都急于退出实业,鲜有做百年老店的打算的;其次,中国楼市和股市的不理性使得中国到处蔓延着急功近利的歪风邪气,民间资本、国有资本和外资都争先恐后进入房地产业,在房价暴涨的情况下,进入房地产的一个月的收益都远高于辛辛苦苦做实业一年的收益,做实业成了最没出息的选择。在国外,很多知名的企业家如通用的韦尔奇,如英特尔的格罗夫,如苹果的乔布斯,很少有离开实业而去进入 资本市场 的;在国外,看看福布斯和财富 500 强的企业,也鲜有房地产和纯粹搞资本运作的进入 500 强的,而在时下的中国,很多有为的企业家却因为种种原因离开实业而去玩资本,搞运作,这是中国经济之大不幸。    经济的 “ 四化 ” 反应的,无疑是对未来没有很好预期的绝望写照。对于一个经济体而言,如果其财富的性质和源泉主要靠垄断、房地产和虚拟经济,这样的赚钱模式是没有任何根基的,最终会因为实业的萎缩而使得经济呈现 “ 空心化 ” ,整个经济体将演化成一个只追逐财富分配,而不创造财富的 “ 传销化 ” 体系。这样的传销体系,尽管看起来美不胜收,但只会是一个海市蜃楼,一阵狂风就可以将其彻底摧毁,日本是,美国是,中国,能不是吗?
个人分类: 好文推荐|17 次阅读|1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