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tag 标签: 调查报告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 attachment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llopen1 2013-1-21 13 4408 lycdds 2023-12-6 16:12:59
悬赏 我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的调查报告 - [!reward_solved!] attachment 求助成功区 鬼斧神工3 2013-3-20 6 1703 zhuosn 2017-10-30 16:41:26
高校工资收入差距大,教授是副教授三到四倍 爱问频道 xiamgg 2013-1-26 12 39416 zhuosn 2017-8-2 21:10:07
三峡新型股权收益权转让及回购项目尽职调查报告 attachment 金融学(理论版) celerysp 2013-7-23 3 1988 Asoka959 2016-8-2 17:27:14
【免费下载】中国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状况调查报告(2011年下半年) attachment 行业分析报告 It's 2013-1-19 1 2047 lianqingfeng 2014-10-24 18:50:50
【独家发布】2012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象征性1币 attachment 行业分析报告 akilkz 2013-7-25 10 2098 djh0521 2014-10-17 10:02:59
2012年叉车融资租赁调查报告 attachment 金融学(理论版) 奋斗者497911813 2013-6-7 1 2257 恬熙 2014-6-30 14:52:12
悬赏 求 中国小微企业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 [悬赏 3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万年一眼 2013-3-29 5 1165 女青年 2013-12-20 09:28:22
关于富二代—《中国富二代调查报告》 attach_img 人力资源管理 jshking 2013-6-11 2 2101 jshking 2013-6-11 14:09:53
悬赏 求 2003年世界银行对中国23个城市投资环境调查报告 - [悬赏 10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2844894952 2013-6-5 0 1596 2844894952 2013-6-5 10:12:13
悬赏 求 2012年度欧元货币市场调查报告 - [悬赏 30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丫欠啊 2013-6-5 0 1412 丫欠啊 2013-6-5 10:06:50
悬赏 求 中国移动与微信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 [悬赏 10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2844894952 2013-5-9 1 1682 lssmy 2013-5-9 17:45:28
悬赏 求 2012北京地区保险行业薪酬调查报告 - [悬赏 20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丫欠啊 2013-5-9 0 1443 丫欠啊 2013-5-9 14:21:06
悬赏 求 国贸专业就业前景调查报告 - [悬赏 10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风从虎,云从龙 2013-5-7 0 1151 风从虎,云从龙 2013-5-7 10:17:48
悬赏 求 山东省聊城市农机化统计调查报告 - [!reward_solved!] attachment 求助成功区 风从虎,云从龙 2013-4-26 1 749 chenzy6341 2013-4-26 13:45:32
悬赏 求 关于大学生对奢侈品消费的调查报告.doc - [悬赏 100 个论坛币] attachment 悬赏大厅 尘上雪 2013-4-15 1 1472 zenithhappy 2013-4-15 15:37:52
悬赏 求 2013年对现在建筑行业薪酬调查报告.pdf - [悬赏 15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尘上雪 2013-4-15 0 1200 尘上雪 2013-4-15 14:00:20
悬赏 求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调查报告 - [悬赏 30 个论坛币] attachment 悬赏大厅 Hold住爱 2013-3-28 2 1430 Hold住爱 2013-3-29 11:21:04
悬赏 求 北京地方经济发展调查报告 - [悬赏 2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万年一眼 2013-3-18 0 1276 万年一眼 2013-3-18 13:58:09
悬赏 求:2011年中国旅游行业调查报告 - [悬赏 80 个论坛币] 悬赏大厅 乌鸦杜子腾 2013-3-14 0 1442 乌鸦杜子腾 2013-3-14 14:24:43

相关日志

分享 曹村劳动力调查
1281259058 2014-4-11 23:11
关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曹村劳动力调查报 告 曹慧鹏 经济学11-1班 社会调查活动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本领,鼓励他们从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出发,通过参与和调查,观察发现社会问题,激发我们的创新精神 。 调查时间 : 2012 年 7 月 19 日至 2012 年 12 日 调查范围 :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渭南镇曹村 调查人: 曹慧鹏 调查方法  我的调查采用了查阅我村外出务工农民与在家务农人员的基本资料的形式。针对我村劳动力就业类型、就业方式、就业区域、就业工种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调查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并对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素质等方面询问村委会干部的建议。 调查内容  一、 我镇劳动力基本现状  (一)结构状况  全村共有农村人口 1356 人 。按性别分:男 695 人 、女 661 人 ,分别占 51.25% 、 48.74% 。按文化程度分:小学及以下 32 人 ,初中 21 人 ,高中 18 人 ,大专及以上 24 人 。按职业技能分:有专业技能 72 人 ,无专业技能 908 人 ,分别占 0.53% 、 66.96% 。在此次调查调查的对象中 ,男女比列基本平衡,人口年龄段分布如下图: 年龄 人数 男女比例 10岁以下 32 男 13 女 19 11——20岁 47 男 25 女 22 21——30岁 93 男 52 女 41 31——40岁 113 男 58 女 55 41——50岁 285 男 144 女 141 51——60岁 368 男 185 女 180 61岁以上 418 男 218 女 200 注:以上人口均为拥有曹村农村户籍性质的人口 在校大学生除外 (二)经济状况 2011 年 我村有耕地面积为 3247 亩 ,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为 2.39 亩 ,农村劳动力人均拥有耕地 3.46 亩。按我村劳动力可以承担 3.5 亩耕地的劳作计算 ,全村剩余劳动力高达 422 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 31.12% 以上。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造成人力资源的闲置 ,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障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隐患,迫切需要将这部分富余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寻找新的出路和生活空间。  (三)转移状况去年,我村年均转移劳动力 262 人 ,其中省外转移约 187 人、省内转移约 75 人。全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如下特征 :一是转移区域向全国各地拓展:主要流向广州、珠海、东莞、深圳、大连、上海、昆明等经济发达地区。二是转移方式向常年输出转变,将农田转包、租赁给他人经营,举家外出的农村家庭逐渐增多。四是转移人员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大多在 21 — 45 岁之间。 二、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原因 打工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也是劳动力市场客观需求,更是统筹城乡与区域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所说的打工经济就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始出县跨省谋求新的发展,寻求更多的挣钱机会。我村去年外出打工人员就突破262人。究其原因归纳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地方经济发展不够是造成农民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我村属西部地区的偏远山陲,区位优势不明显,耕地面积人均不足,山林面积人均量少,再加上经济发展滞后,落后的现状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加的物质文化的需要。相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有着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再加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经济更是腾飞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与日俱增。因此,这供求和需求的关系,致使我们西部大量富余劳动力涌向东部沿海地区力。农民为了增加收入只能到经济发达的地区去挣点钱。这正是打工潮形成的根本所在。 二、外出打工是脱贫致富和寻求发展的一条很好门路。打工从效果上看,切实解决了我村的就业压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其间还诞生了一批新型农民私企老板,使大批打工者告别了贫穷,走上了富裕道路。 三:对城市生活的向往,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是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观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发生变化的还有我们农民的思想,农民们不再守着那几亩田,而是积极的追求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的,也有精神上的。农民的思想不断的开放,反过来更会促进我们现代化的进程。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保守,富余劳动力不愿转移。受传统思想、体制制约的影响,恋土恋乡意识浓厚,还有相当一部分富余劳动力不愿“背井离乡”,转移到其他地方工作和生活。一些富余劳动力即使外出务工、经商,也只是离乡不离土,季节性、间断性转移较多。 (二)职业技能缺乏,富余劳动力难以转移。虽然我村很注重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培训,但从我村劳动力整体素质来看显得还比较低,还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大批既缺文化又缺技能的劳动力,只能以“打工者”身份在外谋简单劳动之业,严重制约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根本上转移。从长远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低素质劳动力的转移领域必将越来越窄,从而增加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难度。 (三)社会保障滞后,富余劳动力害怕转移。现行养老、工伤、医疗、失业和生育等保险制度主要针对城镇人口,不能适应广大农民工的保险需求,难以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我村许多农村劳动者害怕放弃土地这一最后保障,转移成为没有生产资料的城镇居民。 (四)制度瓶颈未破,富余劳动力顾忌转移。由于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和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入城农民碰到个人在政治生活、文化生活、房屋居住、子女教育、风险保障及组织保护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使他们不能实现职业和身份的真正转移,导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陷入困境。 四、对于我村劳动力就业的建议 综上分析,我认为,响应党和国家“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安排、科学规划,广泛听取基层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分步实施,扎实推进。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的号召,我们建议如下: 一、各级ZF部门应加大农业投入,加快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从调查中我不难发现,当前农村已逐渐进入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偏少,同时青壮年劳动力比例偏低。在家务农村民多为老弱病残等农民,对下一代子女的教育缺乏先进的理念,以至于许多学生初中毕业,甚至初中尚未毕业就随父母外出打工,失去了接受职业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失去了正规职业学校培训的机会,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就业技能等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农民工素质越来越低,不能从事带有技术性的工作,使就业矛盾愈加突出。基于这个原因,我认为各级ZF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快农村基本实施建设,给各级各类职业学校以更多更好的优惠政策和资金。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转变农民的就业培训观念,给予必要的政策,鼓励农民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参加学以致用、用以致富的就业培训,并保证就业培训的时间和培训的质量,从而将传统的“亲帮亲”、“邻帮邻”就业方式转变为职业学校或职业培训机构,结合ZF有关部门,这不但能增强农民工素质,更能为农民工解决许多就业咨询、就业法律等相关问题,节约就业成本,最大限度地节约支出,确保农民工待遇的提高。 二、抓住地方经济特点,加强引导与培训,开拓创新,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之路。比如,我村土地肥沃,宜大力发展种养业。但从以上调查分析来看,从事种养业的劳动力却很少,而且效益并不高。这就说明,我村的技术还很落后,还不适应当地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加强引导与培训,从种植养殖入手,用先进技术培训种养能手,致富一个,带动一片。同时,要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农技下乡”活动,不要把农业技术作为某些人谋利的手段,而应成为我们农民共同占有的致富金钥匙,以此才能走出一条致富的小康大道。也只有这样,新农村建设也才能真见成效。 三、正确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并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移”,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解是由农村人口变成非农人口,要在城镇定居下来,并且有就业场所,下岗、退休后应享受到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所以,我认为,ZF部门应广开门路,引进资金技术,开办不同规模的乡镇企业,最大限度地吸收三阳川农民,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真正转移。在吸纳农民工的政策上,ZF应加大对企业的奖励,并鼓励农民工先培训后上岗,让企业与农村劳动力实现“双赢”。对于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ZF也应组织相应部门专门引导。要从职业培训、就业渠道的拓展上下功夫,要真正地响应党的号召,帮助农民富起来,而不是把职业培训、拓展就业渠道作为我们培训机构、ZF部门盈利的机会和手段。只有这样,我才能说,ZF的工作是求真务实的,ZF真正做到了关心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增进农民福祉的好干部、好党员、好公民。 四、职业教育机构应拓展培训目标、培训方式、培训时段鼓励对青年农民进行长期培训的同时,加强对中年农民短期培训。青年农民,特别是初中或高中毕业不久的农民,应大力鼓励他们进行长期职业培训,学到今后工作的技能的职业培训。中年农民民,应提倡进行短期培训,诸如外出务工的必知法律法规,一般行业技能的培训。对于这批农民工,我们应重点加强建筑业的培训等等。 五、解决资金缺口抓好培训技术关为农民工撑起一片蔚蓝的天。我在调查中得知,不少农民不是不想培训,而是担心培训费过高、技术不过硬等问题。鉴于这些问题,我,认为ZF部门应从解决“三农”问题,切实贯彻党的“三农”政策的高度,投入资金,补充职业培训的资金缺口,并督促各级各类职业培训机构把好培训质量关,真正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总之,农村劳动力培训与就业必须注重实效、真抓实干,不搞形式主义,同时,要量力而行,不可操之过急,盲目攀比,更不能成为个别职业培训机构和ZF个别有关部门赚钱的手段。我们认为,引导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ZF部门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精心策划、有序组织、合理开展、切实培训就一定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出最大力量。
个人分类: 区域经济学|19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8 1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