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jxjiang
979 5

[经济现象] 茅于轼:我获奖说明中国成功 奖金全捐获奖感言已写好 [推广有奖]

  • 2关注
  • 97粉丝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6
论坛币
141523 个
通用积分
20837.3422
学术水平
1951 点
热心指数
1960 点
信用等级
1812 点
经验
13715 点
帖子
28642
精华
4
在线时间
103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20
最后登录
2024-6-2

高级学术勋章 20周年荣誉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83岁高龄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又获奖了—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奖金25万美元。3月29日,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Institute)宣布了这一消息。
尽管此前茅于轼已经荣获过无数显赫的奖项,但这些奖项大多源于他在经济学上的成就;因此,这次他获得弗里德曼自由奖,自然引起海内外瞩目。
3月30日,茅于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ATO给我这个奖,说明中国在争取自由方面有了很大成功,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比,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是很了不起的。”
获奖消息甫一传出,祝贺电话、短信和邮件铺天盖地飞向茅于轼在北京的住所。但没多久,便传出他在深圳《中国未来经济展望与金融改革》论坛上的发言—“房地产一破灭,金融危机就会马上到来”。显然,“自由奖”并没有牵绊住这位老人的脚步。
影响许多年轻人一生的人
茅老的家位于海淀一个幽静的小区一楼。出门迎接的是茅夫人赵燕玲女士,茅夫人比茅先生小5岁,家中的人情往来、大小家务基本由她一手操办。
茅夫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没吃过苦,但却跟随茅先生走南闯北五十余载,不管是反右派,还是“文革”,都对挨整的丈夫不离不弃,这在亲人相互揭发、儿子打断老子肋骨的年代,是很难得的。茅先生也说,妻子是他这一生最值得书写的人。
屋内光线很暗,穿过过廊进了厅,视线才慢慢亮堂起来。房子很旧,一眼扫过,每间屋子都密密麻麻地摆着各类书报、奖章,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相框。客厅不大,四周摆满生活用品,略显凌乱、局促,沙发后面的柜台上陈列着茅老荣获的各种奖杯、奖章、奖状。最醒目的是《东方企业家》杂志颁发的“全球华人企业领袖经济学家终身成就奖”。
谈到获奖,茅老很高兴。他说5月4日将携夫人准时赴华盛顿领奖,获奖感言已经写好了,主要是讲“人类社会追求自由几千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为什么自由如此重要,又如此难以获得,怎么才能得到它。”
被问及如何处置奖金时,先生脱口而出,“奖金全部捐给社会,一分钱不剩”,一部分会捐给天则经济研究所,这个由他一手创办的、当今中国最富盛名的非营利性民间智库。
尽管已有83岁高龄,但老人仍然保持着早晨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的良好习惯。每天,他都有各种接待和采访,还要写文章、参加各种会议。现在,天则所他已经去得不多了,所里日常事务都交给现任所长盛洪处理。
俩老虽年事已高,但身体都还算硬朗,经常要去全国各地出席活动,以至于茅老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即便如此,茅于轼还是坚持给年轻人写信,他在博客里发表了很多他回答年轻人提问的博文。每天都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找他帮忙,有的向他告状申冤,有的请教问题,有的是采访或活动邀请,还有找他介绍工作的、很多问题他爱莫能助,但都会耐心诚恳地答复。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年轻人会把茅于轼称为“影响自己一生的人”。
83岁高龄的经济学家茅于轼又获奖了—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奖金25万美元。3月29日,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CatoInstitute)宣布了这一消息。
尽管此前茅于轼已经荣获过无数显赫的奖项,但这些奖项大多源于他在经济学上的成就;因此,这次他获得弗里德曼自由奖,自然引起海内外瞩目。
3月30日,茅于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CATO给我这个奖,说明中国在争取自由方面有了很大成功,跟其他发展中国家比,中国在这方面的成功是很了不起的。”
获奖消息甫一传出,祝贺电话、短信和邮件铺天盖地飞向茅于轼在北京的住所。但没多久,便传出他在深圳《中国未来经济展望与金融改革》论坛上的发言—“房地产一破灭,金融危机就会马上到来”。显然,“自由奖”并没有牵绊住这位老人的脚步。
影响许多年轻人一生的人
茅老的家位于海淀一个幽静的小区一楼。出门迎接的是茅夫人赵燕玲女士,茅夫人比茅先生小5岁,家中的人情往来、大小家务基本由她一手操办。
茅夫人出生于书香世家,从小没吃过苦,但却跟随茅先生走南闯北五十余载,不管是反右派,还是“文革”,都对挨整的丈夫不离不弃,这在亲人相互揭发、儿子打断老子肋骨的年代,是很难得的。茅先生也说,妻子是他这一生最值得书写的人。
屋内光线很暗,穿过过廊进了厅,视线才慢慢亮堂起来。房子很旧,一眼扫过,每间屋子都密密麻麻地摆着各类书报、奖章,悬挂着大大小小的相框。客厅不大,四周摆满生活用品,略显凌乱、局促,沙发后面的柜台上陈列着茅老荣获的各种奖杯、奖章、奖状。最醒目的是《东方企业家》杂志颁发的“全球华人企业领袖经济学家终身成就奖”。
谈到获奖,茅老很高兴。他说5月4日将携夫人准时赴华盛顿领奖,获奖感言已经写好了,主要是讲“人类社会追求自由几千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为什么自由如此重要,又如此难以获得,怎么才能得到它。”
被问及如何处置奖金时,先生脱口而出,“奖金全部捐给社会,一分钱不剩”,一部分会捐给天则经济研究所,这个由他一手创办的、当今中国最富盛名的非营利性民间智库。
尽管已有83岁高龄,但老人仍然保持着早晨六点起床、晚上十点睡觉的良好习惯。每天,他都有各种接待和采访,还要写文章、参加各种会议。现在,天则所他已经去得不多了,所里日常事务都交给现任所长盛洪处理。
俩老虽年事已高,但身体都还算硬朗,经常要去全国各地出席活动,以至于茅老常感到时间不够用。即便如此,茅于轼还是坚持给年轻人写信,他在博客里发表了很多他回答年轻人提问的博文。每天都有很多人通过各种渠道找他帮忙,有的向他告状申冤,有的请教问题,有的是采访或活动邀请,还有找他介绍工作的、很多问题他爱莫能助,但都会耐心诚恳地答复。或许,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年轻人会把茅于轼称为“影响自己一生的人”。
在挨整中学会隐忍
茅于轼1929年出生于江苏南京名门望族,祖父茅乃登是清朝江浙联军革命军司令部秘书部的副长,父亲茅以新是中国第一代铁路工程师,母亲亦为苏州名门闺秀;二伯父茅以升则是中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设计过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大桥。
因父系和母均为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又都有留学背景,因此,茅于轼从小耳熏目染,崇信科学。茅于轼出生不久即随父母去了杭州,从小学到中学,跟随父亲工作的调动,他一共念了13所学校。1946年,他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系,这在当时是非常冷门的专业,大二时转入机械系。1949年全国解放,和当时的热血青年一样,他带着建设祖国的满腔热情去了齐齐哈尔,在铁路局从火车司机、技术员一路做到工程师。
1958年的“反右”运动中,茅于轼被划为右派。对于被划为右派的原因,至今他也无法确定,他向时代周报记者分析了四种可能:一是铁道部右派未达到规定的5%的名额,就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他;二是他们单位一个右派都没有,而其他研究所都划了右派,人家就说,茅于轼平时讲了那么多的话,怎么可能不是右派;三是因为当时茅于轼的住所离单位较远,每次开会时他都要提前1小时回家,结果就被定为右派;第四种说法是后来上世纪80年代他才听到的,本来要把茅以升定为右派,但因为茅以升受到周恩来的保护得以幸免,必须得拉一个人代替,于是就找了茅于轼。
自从当上右派,每次运动,茅于轼都是“运动员”。“文化大革命”中,他被集中挂牌、批斗、强迫劳动,还被抄了家,夫妻二人都被剃了光头,母亲也被剃了阴阳头。而那个时候,剃了光头的人出门就会挨打,因为这些人必定是反革命分子,人人都可以打他。
说到这段经历,茅于轼有不一样的看法,他说,这段经历耽误了自己几十年,当然不是好事,但是坏事总归有好的一面,就是自己在这段时期更加奋发图强,在数学、力学、英语上没有放松。另一个好处,就是自己在挨整的过程中,学会了隐忍,这种性格使他能适应各种环境,不为所动。因此,今天许多网民因为不理解他的观点骂他、“公诉”他,他可以毫不在乎,“因为,比起‘文革’和‘反右’,这种骂人(的方式)算文明多了”。
“得诺贝尔奖不是我的目标“
茅于轼学的是机械,从事了几十年的铁路工作,后来为什么会成为经济学家呢?
茅于轼说,“我的数学很好,我把经济问题看做是数学问题,很容易就进了经济学。我把经济学看做是财富生产最大化的问题,看成资源最有效使用的问题,这样就可以用数学来回答。我的经济学不是学来的,是自己想出来的。不过,也不能完全这么讲,但最基本的东西是我自己想出来的。当然,我也看外国的书。”
在从事铁道研究院的运输经济研究过程中,茅于轼推导出择优分配原理,完成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论成就。那一年,他正好50岁。当时他还没被平反,但已在学界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地位。他希望调到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去,但因为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被拒绝。

后来,因为认识到改革的事情比数学更重要和紧迫,他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我不是追求名声的人,得诺贝尔奖不是我的目标,我的目标是想把中国搞好,让老百姓富起来,克服改革的各种阻力,弘扬改革的精神,这是我这20多年工作的重点。”
茅于轼的著作涵盖面非常广,代表作还有《中国人的道德前景》《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谁妨碍我们致富》《现代经济学前沿专题》等。
“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
茅于轼有一句特别著名的话,也成为了他的一个标签,即“为富人说话,为穷人办事”。他认为,“现在社会上为穷人说话的人很多,替富人说话的人很少;另一方面为富人办事的人很多,为穷人做事的人很少。”他为富人说了话,也为穷人办了事,但却常常招致骂声,甚至惹上官司,但他依然固我。
接触过茅于轼的人都说他是谦谦君子,有儒家风范,有家国情怀。秋风说他是中国的绅士,萧翰说他是精神上的贵族,张维迎说他是自己治学为人的楷模,还有人把他誉为经济学界的鲁迅、中国的脊梁等等。而骂他的人多是从来没有接触过他,只是听过他的一些言论的人,这些言论包括经济适用房不应有独立厕所、取消18亿亩红线、应该允许高利贷等。不理解他的人对他嗤之以鼻,斥之为“汉奸”“走狗”,“乌有之乡”网站更是发起活动,要“公诉茅于轼”。
他对这些一概淡然处之,“我理都不理他们,来不及理他们”。他叹息道,“这些人很可悲,他们把坑害自己的人看作是大救星,把真正帮助他们的人看做汉奸,不知道自己的利益在什么地方,只喜欢听宣传口号、假话、谎话。真正对他们有好处的话他们听不懂,不知道到底谁帮助了自己,谁害了自己,这是很可怕的事,也很可怜。”
即便“乌有之乡”对茅于轼发起“公诉”,但在“乌有之乡”“被关”时,茅于轼还对他们表示了声援,他在微博上写道,“当局把乌有之乡等网站封了,不过我还是希望他们有说理的机会。我虽然不赞成他们的观点,但是发言权是不可剥夺的。我也希望他们不要诽谤别人,说某某人是汉奸,也不可鼓动别人去杀人,去抢别人的财产。给人发言权是为了讲清道理,不是去害人,也不是发泄情绪。这些都不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应有的现象。”
在茅于轼看来,理想的社会应该是一个没有特权的社会,每个人都能够享有人权,但是,“光有这个还不够,我提倡的是自己享受人生,还要帮助别人享受人生,人权的最基本公理就是人与人平等,人与人平等的结果就不可能有特权,特权是人与人不平等造成的。”
但是茅老所提倡的“人与人平等”仅指权利的平等,不是收入的平等,“因为人跟人有差别,有的人能干,有的人不能干,有的壮,有的弱,所以就有收入差距,但收入差距不能没有,没有的话变成吃大锅饭就完了。”
他为政府说话,为中国政府说话,他说,“跟其他国家的政府比,中国政府是很强的,是很有能力的,它能配置大量的资源,比起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政府是做得相当不错的。我们的经济增长和脱贫得到了全世界的承认,可能自己不承认,但是其他人承认了,世界银行也统计了。”然而,他也直言不讳中国的问题所在,“中国政府越来越被利益集团控制住了,这是最大的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获奖感言 茅于轼 Institute 天则经济研究所 生活中的经济学 茅于轼 获奖感言 中国

沙发
jjxjiang 发表于 2012-4-5 17:18: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通过审查了

使用道具

藤椅
wch209abc 发表于 2012-4-5 18:30: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自从当上右派,每次运动,茅于轼都是“运动员”。“文化大革命”中,他被集中挂牌、批斗、强迫劳动,还被抄了家,夫妻二人都被剃了光头,母亲也被剃了阴阳头。

-------------------------------------

是不是所有的右派都有这样的待遇。有懂行的,能指点下吗。。。。。。。。。。

使用道具

板凳
pcvicc 发表于 2012-4-5 20:18: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知道啊奥方法阿飞 ···································

使用道具

报纸
ljh814610023 发表于 2012-4-5 20:42: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恭喜茅老

使用道具

地板
mingjingfeitai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4-5 20:48: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无自由,无平等,中国暗如长夜!!!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 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