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三李四
5341 7

局部过热还是相对价格调整--中国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粉丝

荣誉版主

总督闽浙两省军务,右都御史

学术权威

3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6
论坛币
690560 个
通用积分
1.0950
学术水平
99 点
热心指数
107 点
信用等级
63 点
经验
42816 点
帖子
2663
精华
8
在线时间
105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24
最后登录
2021-12-2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这是今年4月2日我贴在cenet的一个旧贴,是就当时宏观形式的看法。现在回过头来看觉得还有意思。在此重贴一下。

原贴见http://bbs.cenet.org.cn/dispbbs.asp?boardID=92510&ID=42107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价格调整 相对价格 中国经济 boardid cenet 价格 调整 中国经济 局部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沙发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0-17 11: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去年以来,出现了粮食和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而制造品价格基本维持不变,消费增长缓慢.据此,经济决策当局做出"局部过热"的判断.并采取了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的信贷控制等措施.

我个人认为,这一判断是有问题的,相应的经济药方不仅无效,而且可能有害.

为说明我的观点,我将给出一个简单的模型.这个模型也许过于简化,但我个人相信,它对一些重要的现象基本上做出了合理而本质的解释.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藤椅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0-17 11: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假定经济体内有三种要素,两种产品:劳动力和土地产出粮食;劳动力和"钢材"产出制造品.生产函数按新古典模式构造.在短期,这三种要素都视为给定不变.

2.在经济体运行初始状态,我们假定劳动力在粮食部门和制造品部门之间不能自由流动(这符合90年代以前的实际情况),由于粮食部门劳动力相对过剩,则粮食部门劳动的边际产出和收入都低于制造业部门.粮食的价格被低估,制造品的价格被高估,钢铁的价格被低估.(根据新古典生产函数的特点和均衡条件可容易推得,不赘述)

3.经济当局逐步放宽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这也符合中国改革的特点),则会出现劳动力由粮食部门逐步流向制造品部门,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粮食相对价格上涨,制造品相对价格下降,钢铁价格上涨,粮食部门劳动相对价格上涨及制造品部门劳动相对价格下降.

以上尚限于微观层面的分析,要进一步得出宏观结论,尚需引入价格调整的粘性假定以及政府部门和国外部门.(待续)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板凳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0-17 11: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假定在其他商品价格可调整,但工资刚性的中期(比方说,一年或数月).由于制造业部门初始工资远高于粮食部门,并且工资刚性,劳动力向制造业部门转移时并不表现为制造业部门的工资下降,而是一定程度的失业.

政府为保证就业而低估汇率,以增加出口.由于制造业部门是本国的比较优势产业,汇率低估造成外国对本国制造品需求增加,则制造品行业对劳动力和"钢材"的需求也增加.又恰逢世界经济复苏,加剧了这一趋势.

但劳动力市场存在失业,供给的价格弹性近于无穷,所以汇率低估和固定汇率传递通胀的压力完全集中于"钢材"上.(待续)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报纸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0-17 11: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据此我认为,在中国正发生着两件事:一件事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劳动力发生转移,造成制造业部门劳动相对于"钢材"希缺程度下降而出现的相对价格调整.另一件事是由于世界经济复苏,固定汇率和汇率低估共同导致的经济扩张和通货膨胀.

这两件事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制造品不涨,而原材料大涨,进而引起对原材料生产的投资热潮.

上述模型不仅可以解释何以原材料大涨而制成品不涨,还可以解释何以增长与失业并行不悖,何以产出大增而吸收不增.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地板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0-17 11: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需要释放大量农村劳动力转向制造业,政府为解决就业而低估汇率,那么一定程度的通胀是必然的代价.我不太想就中国经济是否过热做出判断,但有一点必须说明,这一轮通胀的原因并不是由于"局部领域的投资过热"造成的,相反这只是结果.这也不是什么"结构失调",而是正常的市场反映.

在定性上,这次通胀不是成本推动型,而是需求拉动型-----汇率低估,世界经济复苏使外需对中国制造业部门需求大增.

如果经济当局认为经济已经过热,那么最有可能实现软着陆的手段还是汇率的逐步微调,由于中国产品大部分低档,国外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不大,到未必会引起国际收支恶化,但会出现就业减少--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7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0-17 11: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要成为世界的工厂,缺的不是劳动力,而是原材料和能源.现在原材料价格上涨体现的就是这一点,遏制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只能加剧原料供应的紧张.我想,做出"局部过热"的判断是愚蠢的.

这一轮投资增长,主要是私人投资在增长,这不同于以往以公有经济为主体的“投资饥渴”。我有两个朋友参与了钢铁投资。人家能挣到几千万乃至上亿的身价,当然不会是傻瓜;真金白银的拿出去投资,也不会拿自己的钱开玩笑。经济学家有什么理由认为,自己的判断就一定比市场的选择更准确?

说句不敬的话,中国的经济学者和经济政策当局要真有能力对宏观经济做出哪怕是大致的预测,我们今天的电力供应也不会紧张到这种程度。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两年前经济学家们在拼命批判电力投资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就像现在对钢铁行业一样。小火电再不好,也总比今天这样遍地发电机要好那么一点吧?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8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4-10-17 11: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结论

第一,这一轮通胀,不是成本推动型,而是需求拉动型,主要有两块需求拉动,一个是外需,根源在于低估的汇率和世界经济复苏;另一个是房市,根源在于不合理的土地批租制度。如果不对这两块下功夫,限制上游行业又有什么用?徒然使原材料供应更紧张,生产资料价格更上涨而已,这岂非缘木求鱼?

第二,现在的上游投资是不是“低水平重复建设”?将来的产能会不会过剩? 重复建设是市场竞争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产能过剩就没有竞争,如果最大产能恰好等于需求,那叫做“有计划,按比例”,而不是市场经济。

至于“低水平”,那什么又是合适的水平?稍有一点微观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一个市场采用怎样的技术水平有经济效率,取决于各种生产要素的希缺程度和相对价格,而不是绝对的技术水平高低,经济学家应该相信市场的选择,而不是代替市场做出判断。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