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oudh
1729 0

集体价值观的运行机制 [推广有奖]

  • 1关注
  • 26粉丝

仇老师

教授

9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988 个
通用积分
4.0545
学术水平
177 点
热心指数
166 点
信用等级
133 点
经验
29308 点
帖子
803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最后登录
2020-4-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集体的生存与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将集体的价值资源不断投入生产领域或消费领域,并产生价值转换和价值增值的过程。集体的价值资源通常都必须通过集体的领导者(或当权者)来进行统筹安排和合理支配,都必须通过集体的领导者代表集体的利益要求,履行集体赋予的相应职务行为来完成的。显然,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价值资源的支配都必须在一定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因此,集体所有价值资源的运行过程必然会集中地表现为当权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的运行过程。由于当权者在履行职务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价值观将会受到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双重驱动,将会受到集体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双向制约,因此集体价值观的运行过程实际上就是集体价值观与当权者个人价值观的博弈过程。

    一般情况下,集体的价值资源并不是通过集体所有成员来共同支配的,而是通过集体中若干领导成员为主来进行支配的,即集体的价值观主要是通过集体赋予若干领导成员一定的职务和权力,从而有效地支配集体的价值资源,从而充分维护和发展集体的利益。也就是说,集体的价值观是通过集体中若干领导成员在行使职务过程所体现出的价值观来运行的。

一、权力的价值本质

人为了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必须有效地建立各种社会关系,并充分地利用各种价值资源,这就需要人对自己、他人或集体的价值资源进行有效地影响和制约,这就是权力的根本目的,由此可得。

权力的本质:个人在单位时间内影响、制约和支配集体或其他主体价值资源的总量,用Uy来表示。

根据权力的价值本质,对制约权数和权量进行如下精确定义:

权量(又称制约权量)的本质:个人在集体中所能够影响、制约和支配的价值资源的总量,用Qy来表示。

制约权数的本质:个人在集体中所能够影响、制约和支配的价值资源Qy在集体中总价值资源Qo中的比例,用Y来表示,即

Y=Qy/Qo              (3—30)

Qy= Y×Qo              (3—31)

根据权力、权量、制约权数的定义,可得:

Uy= Y×Qo×T            (3—32)

其中,T为时间。

如果集体在单位时间所投入的价值量为Uo,个人对于该集体的制约权数(或制约权数)为Y,则个人对于集体的权力是

   Uy = Y×Uo              (3—33)

    显然,Y的取值介于01之间。

二、集体利益对于权力行使的客观要求

权力是集体赋予一个人(或少数人)用以能动地支配集体价值资源(包括人、才、物)的能力。显然,一般情况下,集体赋予一个人支配价值资源的权力,主要是因为集体信任或依赖这个人,其客观目的在于要这个人能够有效地按照集体的意志,根据集体的利益要求来支配集体所拥有的价值资源,从而为集体的生存和发展服务,而不是为了使这个人享受某种特权。

然而,集体的意志、集体的利益要求通过什么方式来体现呢?价值观是一种特殊的观念,它是以事物的价值特性为主观反映的对象,目的在于指导人的行为和思维,使之按照自己的客观需要而对不同的事物采取不同的选择倾向、原则立场和行为取向,以充分利用有限的价值资源,并使其达到最大的价值增长率。反过来,一个人所拥有的价值资源是有限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的本质力量,为了对事物采取正确的选择倾向、原则立场和行为取向,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大胆地坚持和有效地运用这种价值观。总之,集体的意志与愿望必须通过正确的集体价值观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集体的利益要求必须通过这种正确价值观的有效运用才能得以维护和满足。

由此可见,集体的意志、集体的利益要求主要是通过集体的价值观来体现。也就是说,为了有效地体现集体的意志,充分地满足集体的利益要求,集体的决策者、决策执行者和效果评判者必须在“集体价值观”的指导下和监督下行使权力,并按照“集体价值观”的要求进行决策、执行决策和效果评判,从而使集体的所有价值资源能够按照集体利益价值观的要求进行分配、流动和消费,以实现集体价值资源的最大增长率,这就是集体对于权力行使的客观要求。

集体是由众多个人所组成的,集体中所有成员可以形成一系列的共同意识,集体价值观是集体成员对于客观事物价值率的、共同的主观反映。显然,集体的价值观只有充分趋近于客观事物相对于集体的价值率(即集体的利益价值观),才能使集体在进行决策、执行决策和效果评判时,充分地、准确地代表集体的利益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集体的利益。

三、个人利益对于权力行使的客观要求

如果没有任何道德、法律等方面的外部约束力,任何个人在使用集体权力时,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集体的权力私有化,即把集体的价值资源完全当作自己的价值资源,并完全按照“个人价值观”来支配这些价值资源,且必然将得到的所有价值收益据为己有,这就是个人利益对于权力行使的客观要求。因此,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

    不过,这种极端的情况一般不会出现,因为任何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总会与他人建立某种利益联系,总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社会约束力,即使没有法律、制度、规章等方面的约束力,也必然会存在一系列伦理道德方面的约束力,从而使个人在行使集体权力的过程不可能完全按照个人的价值观来支配集体的价值资源。

    个人价值观是个人对于客观事物的价值率(即个人的利益价值观)所产生的主观反映。显然,个人的价值观只有充分趋近于客观事物对于个人的价值率(即个人的利益价值观),才能使个人在确立价值目标、制订行为方案(或分解价值目标)、实施行动和效果评判时,充分地、准确地代表个人的利益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个人的利益。

四、职务价值观

集体的价值资源总是需要某个人或某些人代表集体的价值观要求来进行支配,这一过程就是集体赋予个人一定的职务,并由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按照一定的职务权限范围来支配集体的价值资源。为此,提出职务价值观的概念。

职务价值观:个人在行使职务过程中对于集体价值资源支配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用Wzi表示。

集体的价值资源一般不是交给一个人来进行支配的,而是通过分解为若干个职务,按照不同的比例关系,分别交给若干领导成员来共同支配。也就是说,集体的价值观往往是通过分解为若干个职务价值观,由不同的领导成员分别履行不同的职务。集体的价值观由不同的职务价值观合成而来,即

         Wc =∑ Yi×Wzi                  (3—34)

其中,Wzi为个人的职务价值观,Yi是为职务制约权限(或职务制约权数,或职务权数)。

有两种极端情况:一是极端独裁体制,即集体的所有价值资源只交给某一个人来进行支配,此时,集体的价值观就等于这个人的职务价值观,且他的职务权数为1;二是极端民主体制,即集体的所有价值资源交给集体中所有成员完全平均地进行支配,此时,集体的价值观就等于所有个人的职务价值观的代数平均值,且每个人的职务权数为1/n。

五、职务价值观的两种作用力

基于集体的利益要求,个人在行使集体权力时所持有的价值观(即职务价值观),必须最大限度地趋近于集体的价值观;然而,基于个人的利益要求,个人在行使集体权力时所持有的价值观(即职务价值观),必须最大限度地趋近于个人的价值观。也就是说,一个拥有公权力的人的职务价值观通常会同时受到两种价值观的作用力的影响,一种作用力来自于当权者所代表(或代理)的集体价值观,另一种作用力来自于当权者的个人价值观。为此,提出“公心力”和“私心力”的概念。

1、公心力:就是集体价值观对于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所产生的吸引力。

公心力来自于授权者,是集体(即授权者)通过采用任免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等手段,对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进行调整和控制,使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不断趋近于集体价值观,从而最大限度地维护集体的利益。

公心力的大小取决于各种约束机制的价值约束力度。一般而言,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与集体价值观的差异度越大,公心力对于职务价值观的吸引力就越大,当权者由此所遭受价值损失(或处罚)的可能性就越大。

2、私心力。就是个人价值观对于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所产生的吸引力。

私心力来自于被授权者,当权者(即被授权者)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在个人价值观的吸引下,在权力制约因素(制度因素、伦理因素等)允许的范围内,将会自发地使自己的职务价值观不断趋近于与个人价值观,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为自身谋取利益。

私心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职务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的差异度。一个人的品德越高尚,集体观念越强,他所追求的价值层次就越高,他就会越多地重视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高层次利益,其个人价值观与职务价值观的一致性就越高,其私心力就越小。反之,一个人的品德越低俗,集体观念越弱,他所追求的价值层次就越低,他就会越多地考虑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和低层次利益,其个人价值观与职务价值观的差异性就越高,其私心力就越大。

显然,当私心力非常强大且没有受到任何监督和制约时,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必然会与个人价值观趋于一致,此时,集体赋予他支配的价值资源就会完全成为他个人的“私有财产”;当公心力非常强大且监督和制约机制非常完善时,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必然会与集体价值观趋于一致,此时,当权者完全成为集体的“真正公仆”。

在公心力的吸引下,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不断趋近于集体价值观;在私心力的吸引下,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不断趋近于个人价值观。因此,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总是介于集体价值观与个人价值观之间,即

               WC ≤Wzi≤Wi              (3—35)

由于集体价值观总是不断地趋近于集体的利益价值观,个人价值观又总是不断趋近于个人的利益价值观,因此,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必然总是介于集体的利益价值观与个人的利益价值观之间,即

               WPC ≤Wzi≤WPi             (3—36)

六、集体价值观运行的有效控制手段

为了充分维护集体的利益,集体总是会通过一系列控制手段来规范当权人的行为,使其职务价值观最大限度地向集体价值观靠拢,主要有:

1、加大约束力度。制订有效的任免机制、监督机制、奖惩机制和权力制约机制,以提高集体价值观对于职务价值观的吸引力,来确保职务价值观趋近于集体的利益价值观。不过,如果权力制约权力度过大,一方面加大了权力制约成本,另一方面可能导致权力的僵化,降低集体的工作效率、应变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

2、选拔和重用有“德”之人。给予个人价值观比较接近集体价值观的人以更多的职务权数和更大的权力,就可以使所有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之合成价值观更接近于集体价值观。不过,对于“德”的衡量标准具有较高的模糊性和主观性,不容易实现有效的把握。

3、选拔和重用有“才”之人。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偏离集体价值观有两种基本情况:一是主观故意的失误,它来自于当权者个人价值观的引导;二是客观无意的失误,它来自于当权者的管理能力、知识水平、性格特征等方面的缺陷。显然,选拔和重用具有较高管理能力、智力水平和良好性格特征的人,并赋予较高的职务权数和较大的权力,以减少当权者在行使职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客观无意的失误,使所有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之合成价值观更接近于集体价值观。

4、高薪养廉。提高当权者的工资与福利待遇,使当权者能够减少后顾之忧,降低当权者对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和低层次利益的关注程度和追求欲望,提高当权者的个人价值观的层次,使个人价值观更接近集体价值观。不过,高薪养廉将会明显提高集体价值观的运行成本。

5、关联护廉。实施重大责任追究制、绩效考核方案、岗位责任制等,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实现合理的股份配置,使当权者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提高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相关系数,就可以提高个人价值观与集体价值观的相关系数,就可以有效降低个人价值观与集体价值观的差异度,从而使当权者的职务价值观更趋近于集体价值观。不过,关联护廉也会明显提高集体价值观的运行成本。

七、职务价值观的功能分解

对于个人来说,所有思想、决策和行为都是在相同的价值观的控制之下进行的,即决策者、决策执行者、效果评判者和利益承担者属于同一个人。然而,对于集体来说,决策者、决策执行者、效果评判者和利益承担者这三者往往不一致,分别拥有不同的价值观,即决策者、决策执行者、效果评判者和利益承担者分别在不同的价值观控制之下进行决策、决策执行、效果评判和利益承担。也就是说,在不考虑客观因素(决策者的智力因素或客观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的前提下,决策者未必完全代表利益承担者进行决策,总会因自身利益因素的干扰而产生偏差,也就是说,决策者的职务价值观与利益承担者的价值观未必完全一致;同样,决策执行者未必完全按照决策的本意执行决策,总会因自身利益的干扰而产生偏差,也就是说,执行者的职务价值观与利益承担者的价值观未必完全一致;效果评判者未必完全按照集体的利益要求进行效果评判和处理,总会因自身利益的干扰而产生偏差,也就是说,效果评判者的职务价值观与利益承担者的价值观未必完全一致。为此,对集体的职务价值观进行三个方面的功能分解,并提出如下概念:

决策价值观: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必须对相关事物的价值率进行认识和判断,并按照一定的利益要求进行决策,决策价值观就是决策者用于控制、制约和调节决策过程中实际所拥有的职务价值观。

行为价值观:决策执行者在执行决策时,必须对相关事物的价值率进行认识和判断,并按照一定的利益要求执行决策,行为价值观就是决策执行者主体用于控制、制约和调节决策执行过程中实际所拥有的职务价值观。

评判价值观:效果评判者在评判行为效果并对其进行处理时,必须对相关事物的价值率进行认识和判断,并按照一定的利益要求对行为效果进行评判和处理,评判价值观就是效果评判者在对行为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评判和处理的过程中实际所拥有的职务价值观。

在理想状态下,集体的利益价值观、决策价值观、行为价值观和评判价值观保持完全一致,此时,决策者、决策执行者和效果评判者能够在主观愿望上(客观上的失误除外)完全地、准确地代表集体的利益要求来进行决策、决策执行和效果评判,而不受自身利益因素的干扰。然而,实际情况是,由于决策体制、决策执行体制、效果评判体制和利益分配体制的不完善性,任何集体的利益承担者、决策者、决策执行者和效果评判者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总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差异,即集体的决策价值观、行为价值观和评判价值观都会或多或少地偏离集体的利益价值观。

显然,集体的决策价值观与集体的利益价值观的差异性(即决策价值观偏差度)越大,集体出现决策失误的概率就会越大,因决策失误所造成的集体利益的损失就会越大;同样,集体的行为价值观与集体的利益价值观的差异性(即行为价值观偏差度)越大,集体出现行为失误的概率就会越大,因行为失误所造成的集体利益的损失就会越大;同样,集体的评判价值观与集体的利益价值观的差异性(即评判价值观偏差度)越大,集体出现评判失误的概率就会越大,因评判失误所造成的集体利益的损失就会越大。因此,对于一个集体来说,应该尽量使其利益价值观、决策价值观、行为价值观和评判价值观相一致,才能确保该集体的决策失误率、行为失误率和效果评判失误率达到最低限度,才能确保该集体的利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价值观 岗位责任制 个人价值 最大限度 人的价值 价值观 领导者 领域 资源

仇德辉QQ84830952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