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dragon1458
4180 8

[讨论]《制度与经济理论》第七章读书笔记 [推广有奖]

  • 1关注
  • 29粉丝

院士

1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5091 个
通用积分
325.4108
学术水平
639 点
热心指数
592 点
信用等级
532 点
经验
49104 点
帖子
4721
精华
4
在线时间
73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0-17
最后登录
2021-3-17

dragon1458 发表于 2004-11-6 19:39: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是供需结合的场所;市场最重要的特征在于市场参与者数量和进入条件。而在新制度经济学看来,市场是便利多数人之间重复交换的一种社会社会安排。

对市场的基本认识 1 作为组织的市场

市场是个人或有组织的个人团体之间关系合同的网络。(A network of relational contracts among individuals or organized groups of individuals)其目的在于有效地组织交换。同时受到市场参与者相互合作过程中产生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运行规则的制约。这些运行规则决定了市场专用的产权在市场参与者之间的安排以及产权的执行方式。

2 价格刚性

企业之间的关系合同不仅包括价格而且应包括价格之外的条款。

价格刚性的原因:效率工资理论;压力集团影响。

3 作为市场合作结果的市场组织

Ⅰ 市场环境:惯例和正式规则。

Ⅱ 市场组织作为合作结果一经建立就成为公共物品,从而不可避免地产生机会主义行为。为抑制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可以设立市场进入壁垒,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建立和改善市场组织的有效激励。从这个角度而言,市场进入壁垒并非社会资源的浪费,企业之间竟相增加广告开支也非通常意义上的囚徒困境。

Ⅲ 对于不同产品,其市场组织形式也不相同。原因在于交易成本的不同。从而NIE可以用于分析市场组织问题。但NIE可能忽略了如下问题的研究:一是缺乏对水平合作问题的分析;二是对于企业之间的准协议(一种非完全合作形式,比如企业之间同意进行质量竞争而非价格竞争)关注不够:三是对于营销渠道选择(市场组织与分配之间的关系)鲜有研究。

Ⅳ 合作中的规模收益递增可以理解为正的外部效应。

新制度经济学家关于市场组织的若干观点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程度不等的垄断因素会带来社会效率损失。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实际市场组织对于完全竞争市场组织的偏离是有效率的。在关系合同缔结之前,之中和之后的市场交易活动中都存在交易成本,而不是新古典经济学所假设的无交易成本的理想状态。所以我们要对这些存在交易成本的交易活动寻求效率根据。

(1)契约前的交易活动:搜寻和检查

ⅠNelson(1970)区分了搜寻物品(search goods)和体验物品(experience goods).认为广告在搜寻物品中的作用比在体验物品中的作用更加重要。而Williamson,Klein,and Lefller认为广告在搜寻物品中同样重要,因为这大大减少了消费者的检查成本。

ⅡBarzel(1982)认为度量成本(measurement cost)显著影响经济交易。度量错误很难完全消除。由于度量成本不同,价格相同的物品可能具有不同的价值。人们会从花费资源从价值差异中谋利,从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为避免花费过度资源用于挑选(sorting),人们就会寻求能够减少这种挑选费用的契约安排,比如消费者从已经过最优分类的商品中随机选择。在实际生活中,降低度量成本的方式包括:产品担保;品牌;信息抑制;纵向一体化等等。

Ⅲ Kenney和Klein(1983)分析了戴比尔斯集团的中央销售组织的珠宝销售模式。该组织按照客户事前提出的要求加工珠宝,并将每种类型的珠宝置于事先选定的木快内;客户大多不会拒绝为其提供的已经加工好的珠宝,即使并不完全顺遂其意。原因在于客户可以节省大笔过度挑选费用(考虑珠宝的质量差异何其之大,而客户对其了解又何其之少),从而可以享有长期租金收益。

Ⅳ 垄断竞争者之间的价格准协议依靠针锋相对(tit-for-tat)战略实施。垄断竞争者的广告投资可以视为品牌投资。由于广告支出效应折现率很高,所以为维持企业的品牌资本,垄断竞争者不会贸然降低广告支出。广告支出的刚性抑制了垄断竞争者率先降价的冲动,因为这样往往得不偿失(销量增加难以弥补广告支出;其他垄断竞争者的报复行动也会抵消企业销量的短期增加)。所以广告支出就构成了垄断竞争者之间防止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事前举措。这与对广告的传统批评形成鲜明对比。

Ⅴ 战略联盟:明确的双边横向协议。主要特征:某一共同目标;专门资产和能力的分担。

(2)契约形成

Ⅰ Alchian和Woodward(1987)讨论了牌价问题(posted prices)(即价格刚性)。他们认为牌价是对买卖双方之间的价格谈判进行组织的结果,暗示了非机会主义的买(卖)方对于由其决定的卖(买)方而言的可靠性。在需要关系专用性投资的长期企业关系中也会发生价格刚性。这时价格刚性可以视为对于相互依赖资源的可占用性复合准租金的保护。(关系专用性投资→锁定效应→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

此分析可以拓展到工资刚性的分析。

Ⅱ Joskow(1985)分析了在广泛使用长期合同的市场中的价格形成问题。在他分析的煤矿契约中价格条款异常复杂,但是价格也在不断调整之中,而且现货价格与契约价格差别悬殊。这与上述分析有所背离,意味我们需对价格调整和市场均衡的性质作深入探讨。

Ⅲ 契约形成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是谈判成本。这可置于博弈论框架之内进行分析。

Ⅳ Mulherin,Netter,和Overdall分析了证券交易的极端情形。他们将证券交易理解成成功建立了金融产品市场的企业。金融交易创造了市场也创造了价格。实际上他们创造了对于价格的产权。而按照传统看法,对于交易的严格管制助长了垄断,限制了竞争。

(3)契约后的交易活动:执行、控制与实施

NIE关注控制与实施,而忽视执行。

Williamson的逻辑:交易专用性投资→锁定效应(Williamson所称“根本转换”)→防止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事前安排→私人整顿的需要(法庭整顿的无效或昂贵)。

NIE可以解释契约后交易中的五种现象:

Ⅰ 高于竞争价格的市场价格

Klein和Leffler(1981)的分析:高于竞争价格的价格→提供了价格贴水(price premium)和对不可赎回资本(比如品牌资本投资及广告)的逐渐补偿→高质量供应。

Ⅱ 特许

Klein,Crawford和Alchian(1978)的分析:将特许契约视为企业品牌资本的租赁契约,通过分享利润安排,可以保证承租人不会在该品牌名下提供低质量产品,从而攫取该品牌的可占用性准租金价值(appropriable quasi-rent value,即资产当前价值与其残值之差)。也即可以有效避免事后的敲竹杠(或索高价hold-up)行为。

Ⅲ 垂直和水平一体化

Klein,Crawford和Alchian(1978)的分析:当长期交易专用沉淀投资构成企业总成本的较大部分,不确定性比较重要,而声誉效应又无法有效约束事后的机会主义行为时,垂直一体化就成为颇有吸引力的制度安排。水平一体化也可类似分析。

Ⅳ 公共管制

传统观点认为公共管制主要针对自然垄断情形。

Demseltz(1976)认为这种观点没有区分事前投标者数量和事后供应条件。只要在开始阶段将特许权拍卖给愿意以最低价格提供自然垄断产品的投标人,大量投标人之间的非合谋竞争就会使自然垄断产品的最终价格与单位生产成本一致。所以公开市场竞争比公共管制更为有效。

Williamson(1976)认为Demseltz的分析没有考虑授予特许权者和享有特许权者之间长期契约中的不完全信息问题。不完全信息导致:初始奖励标准架空或模糊不清;执行问题易于产生;合同重新签定间隔期内在位者与潜在竞争者之间的投标平价不能维持(即必然存在投标价格差异,原因在于在位者可能已作巨额投资并已享有规模收益)。他用奥克兰有限电视特许拍卖的事例验证了这一点。

Goldberg(1976)采用了与Williamson类似的分析思路。

Ⅴ 私人第三方绩效决定

Williamson(1985)指出在具有高度专用性投资以及向后续供应者转移资产时资产评价存在显著差异的场合,第三方治理更有效率。Macneil(1978)提到美国建筑协会的建筑师在企业建筑合同中的作用。而Bernstein(1992)则谈及纽约钻石交易商俱乐部中盛行的有效的第三方治理体系。

一点思考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市场组织,必然包括对契约后的交易活动的分析。其中专用性投资必然滋生了市场中的科层结构,所以市场与企业的重叠就是不可避免的了。这对企业作为科层组织和市场作为非科层组织两分法提出了质疑。可以参考Herbert A.Simon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Journal of Economic Prospctives(199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6 19:41:51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读书笔记 经济理论 Organization Appropriable Individuals 笔记 讨论 制度 读书 经济理论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nie 发表于 2004-11-6 19:52: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奖励50分,欢迎参加讨论。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04-11-7 16:09: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受nie版主邀请,作一些点评罢。

1、NIE对市场的分析可以概括为两个根本特征:1)市场和企业都是一种关系契约的联结或网络;2)需要具体地分析多种多样的非标准契约。前者的代表是张五常,后者的代表是威廉姆森。换言之,特征1表明NIE一方面与新古典有共同之处,而特征2又表明NIE与新古典存在分野。但是,我个人判断,特征1不会是所有NIE学者赞同的观点。起码,科斯决不认为企业和市场都仅仅是一种关系网络,这一特征没有揭示出企业的根本特征——权威和科层。因此,我怀疑这两个特征是一种拼凑而已。

2、我没有细看“第七章”,但是觉得楼主的文章有一些地方让人不明白:1)效率工资理论如何是解释价格刚性的?那是激励理论的东东罢?2)你说,“关系专用性投资→锁定效应→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为什么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3)能否贴出这篇文章?Herbert A.Simon “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Journal of Economic Prospctives(1991)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04-11-8 22:28: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首先感谢所作点评.以下是我的初步回复:

(1)将市场和企业作为一种关系契约的联结或网络,是Rudolf Richter对于新制度经济学各派理论进行综合的一种尝试.而他是对新制度经济学个派理论折中的比较好的一个.本人理解取这一分析框架便于解释日益滋生的介于企业和市场中间的各种组织形态,也即各种非标准契约. 按照Herbert A.Simon在“Organizations and Markets”中所述,如果作一空中鸟瞰,则繁衍其下的多为形态各异的组织,而市场这种形态则日渐模糊.这一论述,也可作为对用关系契约网络将市场纳入其分析框架的一个佐证.

(2)效率工资理论假设除新古典的劳动需求曲线和劳动供给曲线之外,存在一条代表企业愿意支付的能够有效防止工人偷懒的最低工资的劳动需求曲线,该曲线显然高于原有意义的劳动需求曲线(如果支付现行市场工资,则工人偷懒即使被发现也可迅速另觅高就,因为并未给其带来任何损失,给定充分就业假定的话;而若支付高于先行市场工资的工资,则工人会三思而后行,因为一旦偷懒被抓则只能接受更低的工资了.所以为激励工人尽职尽责,所付工资必然高于市场工资.设若其他企业效仿之,则实际工资水平就会高于市场出清水平了)由此此新劳动需求曲线与不边的劳动供给曲线相交于市场出清均衡点的左端,即导致失业出.这就是价格刚性导致失业的Shapiro模型的基本思想.若将其理解为激励理论则有些牵强,因为并未置于标准的委托代理框架下分析最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

(3)也正因为所述各种引起价格刚性的原因,所以现实生活中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因为既锁定在某项交易之中,当事人当然得设法规避与之进行交易的另一方当事人的机会主义行为,事后调高卖出价格或调低买入价格当会遭遇激烈抵制,而进行数量调整则易于反映非当事人原因的市场供求条件的变动.企业宁愿裁员而不轻易降低工资即为一例.换句话说,数量调整比价格调整中,当事人更容易判断是否机会主义行为使然.

(4)这篇文章原在JSTOR上下载,没有存盘,甚憾!等下次下载其他文章再一并发上来吧.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看到这里有这么多的大侠们以及这么好的范围,我一定要加油,加紧把以前的课堂笔记等拿出来献丑了:)
吾存于世二十载矣 念往昔犹历历在目 慨历史哉 如过眼云烟俱往矣 有道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展今世,沉沦崛起大行于道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吾等为国为民奋斗不止 愿身在江湖,广交天下好友 共读,共知,共行!

使用道具

桃花岛主 发表于 2004-11-8 23:27: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楼主的回复,但是似乎你并没有完全回答我的评论。

1、虽然把企业和市场都纳入某种关系网络有助于分析中间形态,但是这并不是一个坚强的理由。威廉姆森也分析了中间形态,但是从来都认为企业和市场是有本质差别的。否则,新制度经济学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为为他代理理论/激励理论(以下统称激励理论)从来都是把企业和市场都看作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或者契约关系。试问,新制度经济学在这方面有何新见?

2、效率工资理论的实质,就是考虑到信息不对称下代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委托人给予代理人的一种最佳激励契约,这当然就是激励理论了,张维迎的教科书第二部分有。新制度经济学应该对价格刚性给出自己的解释,而不是介绍其他理论。你觉得呢?

3、关于数量调整优于价格调整的解释,我表示同意,甚至认为这与行为经济学有关,因为这“屏蔽”了双方机会主义行为。期待对行为经济学感兴趣的人给一个解释。

感谢nie的指点。

让我把签名档改一下: 何不访问白鲨在线?www.mdn.cn/baisha;rushang.cn/baisha。

使用道具

dragon1458 发表于 2004-11-9 12:05: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再次答复:

关系契约网络的理解是Rudolf Richter试图综合NIE各派理论的一种尝试.企业的本质在于权威的存在,我亦表示同意.对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中间形态的深入分析必然会对这一划分提出某种程度的质疑,.虽然未必就是完全否定;或者科层解释必须思考如何应用于这些更为复杂的组织形式.而关系契约框架可以作为一个拓展我们思考的方向.本人对此颇感兴趣,虽然有聂版主的先期研究.

效率工资原属新凯恩斯经济学对于失业成因的一种解释,是对凯恩斯经济学缺乏微观基础的批评的一种回应;本人认为NIE着力于批评断言制度中性的偏颇以及偏离现实的演绎推理这样两种倾向,所以能够对现实经济现象作出有扎实微观基础解释的理论都可以借鉴,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嘛.只不过NIE有其专门分析工具(比如交易成本分析,产权分析,关系契约等等),可以对某些现象进行更深入的阐述或另作阐述.我认为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完全推倒重来,至少他还是用的新古典的分析逻辑吧.当然这也是节约交易成本的,呵呵!

至于激励理论的标准框架可以分析效率工资问题,本人表示同意.这是工具和目的的关系,适合的工具当然可以服务于特定的目的.谢谢指正.

龙行天下,保卫《资本论》!

使用道具

nie 发表于 2004-11-12 23:16: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效率工资理论,凯恩斯的通论中有,新凯恩斯主义以及此后的行为宏观经济学都使用了效率工资模型来解释非自愿失业现象,主要的模型是“内部人-外部人”模型。同时,激励理论或者委托代理理论中也有效率工资模型,就是解释委托人防范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的最优激励条款,主要的模型是夏皮罗-斯蒂格勒模型。因此,效率工资理论在行为宏观和激励理论中都有。

桃花岛主师弟,你还是不要过于相信和偏好新古典的好啊,呵呵。

天下滔滔,我看到象牙塔一座一座倒掉, 不禁为那些被囚禁的普通灵魂感到庆幸, 然而,当我看到, 还有少数几座依然不倒, 不禁对它们肃然起敬, 不知坚守其中的, 是怎样一些灵魂?

使用道具

zhuosn 发表于 2017-9-14 13:35:11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nie 发表于 2004-11-6 19:52
奖励50分,欢迎参加讨论。
地沟油一年利润20亿 https://bbs.pinggu.org/thread-1185189-1-1.html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8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