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炎夏
2789 9

[学科前沿] 《三农对策——兼论土地资本化》之批判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傻瓜

博士生

4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8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47 点
热心指数
49 点
信用等级
37 点
经验
6076 点
帖子
119
精华
1
在线时间
30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7-4
最后登录
2014-7-1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三农对策——兼论土地资本化》全文贴于(https://bbs.pinggu.org/thread-32255-1-1.html&page=2,这里不再重复。

另辟新帖讨论,只因为跟帖较多,不便一一回复。

二年前,这是一篇颇受领导肯定却不受学者欢迎的文章。领导之所以“肯定”,是因为“文章”的观点没有击中“三农问题”产生的要害(体制问题),一些修修补补的观点更是迎合了领导的思路;学者之所以“否定”,是因为“文章”中的几个实例,令一些习惯躺在沙发上思考的学者不爽(沙发上编不出来)。

我把“文章”定位在“改良”而非“革命”上,是我认为,“文章”的方案解决不了“三农问题”,至多只能起到缓解“三农问题”的作用。“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如何将已经分散在农民手中个体经营的土地再次集中起来”。所提出的具体对策是:“农业:市场化、规模化 ;农村:资本化、城市化;农民:知识化、产业化。”核心是通过“土地使用权资本化”实现上述目标。

所以形成这种观点,是因为当时我还缺乏具体实践,本质上与那些沙发学者没有什么不同。没有看清“三农问题”的要害是体制问题,人权问题。所以当时我列举了农民贫困的原因是:

1、粮食种植成本太高的原因不是农业税 2、个体耕种是粮食种植成本高的最直接原因 3、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是粮农贫困的根本原因 4、小农经营是农民贫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5、降低粮农比例就能解决粮农贫困

进而提出了“资本化”的解决方案,认为“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有如下好处,足以解决“三农问题”:

1、 资本化将使土地“增值”。

2、 资本化姓“社”不姓“资”。

3、 资本化不是私有化。资本化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不是所有权。

4、 资本化既能有效保护耕地又能加速农村城镇化。

5、 资本化才能有效分流农村富裕劳动力。

6、 资本化将使农民职业化、专业化 。 其实,从农民个人角度看,从农业的角度看,这些观点没有什么错误。可是,当你从宏观的角度,从市场的角度,从10亿农民而不是从具体农民的角度看“三农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相反的结论。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够。只有3亿城市居民却有10农村人口。这就是说,10亿农民除了自己吃之外,农产品的出路只占产量的1/3

其次,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粮食种植面积太大,粮食产量太高才是粮农贫困的最直接原因。去年,上海的小麦收购价是0.8/斤,今年因为大丰收,价格竟然跌到0.6/斤。如果说去年我种小麦能有0.3/斤的收入,那么今年连0.1/斤都达不到(因为化肥农药都涨了价)。也就是说,今年粮食越增产,农民的收益反而越降低,今年甚至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

第三,如果你从10亿农民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中国的18亿亩耕地,极限产量是1万亿斤,人均只有1千斤,除非大米涨价到每斤20元,否则农民的人均收入无法达到现在城市居民的水平。

当你从上面所讲的3个角度去思考后,就会发现,农民贫困的问题其实都与农业无关,甚至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增高。这就出现了与《中央一号文件》决然不同的观点。中央去年的一号文件是以减负增收为主题的,今年的一号文件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为主题的。其实,目前所有的舆论也都是围绕这二种观点展开的,而且无一例外的都不是农民在那里谈三农,是坐在办公室,甚至是坐在沙发上的人在谈三农。

于是就难免会出现很多怪现象:一方面,报纸上大谈减税、增产的伟大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这些正在种地的却在那里为减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发愁。又有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呢?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最失败之处,它没有说清楚这些道理,没有说清楚中国没有“三农问题”而只有“一农问题”——“农民太多的问题”的道理!

只要农民少了,居民多了,从宏观上讲,农产品的消费就多了,市场需求就增加了,农民不机械化也就不行了,农业自然就现代化了,农民的人均收入必然大幅度增加。政府既用不着减税,又用不着补贴,何乐而不为?无非,政府是担心多余的农民怎么处理。其实,是可以解决的。我在《斜眼看“三农”》中详细做了分析(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547-1-1.html),这里不再累述。

所谓“土地使用权资本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只要土地不能自由买卖,就不可能真正集中成规模。尽管我们设想得很好,搞股份制,可是仅仅依靠农民个体的资金力量不足以对耕地进行机械化改造。只有土地私有化,能够买卖,那才会有城市资本进入农村投资,一方面解决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能够提供多余农民进城安家的资金。

所以,虽然就事论事地看,“文章”的每一个观点似乎都有些道理,但是根本的结论错了,解决问题的手段也错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7-27 1:59:48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土地资本 资本化 thread pinggu 市场经济体制 对策 批判 三农 土地 资本化

一介村夫
沙发
xxxdg 发表于 2005-7-29 23: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二年前,这是一篇颇受领导肯定却不受学者欢迎的文章。领导之所以“肯定”,是因为“文章”的观点没有击中“三农问题”产生的要害(体制问题),一些修修补补的观点更是迎合了领导的思路;学者之所以“否定”,是因为“文章”中的几个实例,令一些习惯躺在沙发上思考的学者不爽(沙发上编不出来)。 -----------------------------------------------------------------------------------------------------------------

如果是学术观点的话,建议能够以更为客观平和的语气,是什么说什么就对了,不必加注一些强烈的感情色彩。持中是学术的生存之道。

使用道具

藤椅
张炎夏 发表于 2005-7-31 16: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xxxdg在2005-7-29 23:25:43的发言:

是什么说什么就对了,不必加注一些强烈的感情色彩。持中是学术的生存之道。

持中是论坛的生存之道而非学术的生存之道。学术观点虽不必加注感情色彩,不等于批评文章一定没有加注的必要。

一介村夫

使用道具

板凳
champt 发表于 2005-8-16 09: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够。只有3亿城市居民却有10农村人口。这就是说,10亿农民除了自己吃之外,农产品的出路只占产量的1/3。 正确之极!

而且,为什么实现机械化就必须集中土地?这是中国人的畸形思维

使用道具

报纸
冲击者 发表于 2005-8-19 01: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农业减员化,是事在必行可是,优点是大家公知的!可怎样转其劳动行业,是大家都不公知的,看法多多,议论多多,你是怎样看的呢?

使用道具

地板
向方超 发表于 2005-8-19 21: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张炎夏在2005-7-27 1:48:15的发言:

《三农对策——兼论土地资本化》全文贴于(https://bbs.pinggu.org/thread-32255-1-1.html&page=2,这里不再重复。

另辟新帖讨论,只因为跟帖较多,不便一一回复。

二年前,这是一篇颇受领导肯定却不受学者欢迎的文章。领导之所以“肯定”,是因为“文章”的观点没有击中“三农问题”产生的要害(体制问题),一些修修补补的观点更是迎合了领导的思路;学者之所以“否定”,是因为“文章”中的几个实例,令一些习惯躺在沙发上思考的学者不爽(沙发上编不出来)。

我把“文章”定位在“改良”而非“革命”上,是我认为,“文章”的方案解决不了“三农问题”,至多只能起到缓解“三农问题”的作用。“文章”的中心思想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如何将已经分散在农民手中个体经营的土地再次集中起来”。所提出的具体对策是:“农业:市场化、规模化 ;农村:资本化、城市化;农民:知识化、产业化。”核心是通过“土地使用权资本化”实现上述目标。

所以形成这种观点,是因为当时我还缺乏具体实践,本质上与那些沙发学者没有什么不同。没有看清“三农问题”的要害是体制问题,人权问题。所以当时我列举了农民贫困的原因是:

1、粮食种植成本太高的原因不是农业税 2、个体耕种是粮食种植成本高的最直接原因 3、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是粮农贫困的根本原因 4、小农经营是农民贫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5、降低粮农比例就能解决粮农贫困

进而提出了“资本化”的解决方案,认为“土地使用权资本化”有如下好处,足以解决“三农问题”:

1、 资本化将使土地“增值”。

2、 资本化姓“社”不姓“资”。

3、 资本化不是私有化。资本化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不是所有权。

4、 资本化既能有效保护耕地又能加速农村城镇化。

5、 资本化才能有效分流农村富裕劳动力。

6、 资本化将使农民职业化、专业化 。 其实,从农民个人角度看,从农业的角度看,这些观点没有什么错误。可是,当你从宏观的角度,从市场的角度,从10亿农民而不是从具体农民的角度看“三农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相反的结论。

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中国的最大问题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不够。只有3亿城市居民却有10农村人口。这就是说,10亿农民除了自己吃之外,农产品的出路只占产量的1/3

其次,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粮食种植面积太大,粮食产量太高才是粮农贫困的最直接原因。去年,上海的小麦收购价是0.8/斤,今年因为大丰收,价格竟然跌到0.6/斤。如果说去年我种小麦能有0.3/斤的收入,那么今年连0.1/斤都达不到(因为化肥农药都涨了价)。也就是说,今年粮食越增产,农民的收益反而越降低,今年甚至只有去年的三分之一。

第三,如果你从10亿农民的角度思考,你会发现,中国的18亿亩耕地,极限产量是1万亿斤,人均只有1千斤,除非大米涨价到每斤20元,否则农民的人均收入无法达到现在城市居民的水平。

当你从上面所讲的3个角度去思考后,就会发现,农民贫困的问题其实都与农业无关,甚至粮食种植面积减少,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增高。这就出现了与《中央一号文件》决然不同的观点。中央去年的一号文件是以减负增收为主题的,今年的一号文件是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粮食种植面积为主题的。其实,目前所有的舆论也都是围绕这二种观点展开的,而且无一例外的都不是农民在那里谈三农,是坐在办公室,甚至是坐在沙发上的人在谈三农。

于是就难免会出现很多怪现象:一方面,报纸上大谈减税、增产的伟大意义。另一方面,我们这些正在种地的却在那里为减税、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发愁。又有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呢?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最失败之处,它没有说清楚这些道理,没有说清楚中国没有“三农问题”而只有“一农问题”——“农民太多的问题”的道理!

只要农民少了,居民多了,从宏观上讲,农产品的消费就多了,市场需求就增加了,农民不机械化也就不行了,农业自然就现代化了,农民的人均收入必然大幅度增加。政府既用不着减税,又用不着补贴,何乐而不为?无非,政府是担心多余的农民怎么处理。其实,是可以解决的。我在《斜眼看“三农”》中详细做了分析(网址:https://bbs.pinggu.org/thread-35547-1-1.html),这里不再累述。

所谓“土地使用权资本化”解决不了“三农”问题的另一个原因是,只要土地不能自由买卖,就不可能真正集中成规模。尽管我们设想得很好,搞股份制,可是仅仅依靠农民个体的资金力量不足以对耕地进行机械化改造。只有土地私有化,能够买卖,那才会有城市资本进入农村投资,一方面解决农业现代化所需要的资金,另一方面能够提供多余农民进城安家的资金。

所以,虽然就事论事地看,“文章”的每一个观点似乎都有些道理,但是根本的结论错了,解决问题的手段也错了。

下面是我提出的吸引农民进入城市工作所采取的措施:

国家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一减免农业税;二增加农业补贴;三鼓励农民外出打工和减少农村人口.

前面两项措施主要由国家财政的好坏来决定,对增加农民收入帮助不大,农民增加收入主要依靠上面第三项措施来解决.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未来中国的农业必须实现现代化和规模化经营,没有必要让9亿农民都留在农村从事艰苦的农业生产,那么,怎样将农民吸引进城市工作和生活呢?我认为必须强化上面的第三项措施,具体做法如下:

一加大城市化发展力度: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建筑业的发展能够带动很多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可以容纳很多人的就业,特别是农民的就业.

那么,怎样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呢?我的方法和现在的发展模式有很大的差别与不同.方法如下:

所有的建筑商,自己只需要准备生产工具和购买土地的资金就可以了,其余的开发(无息)资金全部由中央银行(印钞)提供.目前中央银行可以在这方面提供无限的资金.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房地产开发,只要适当控制开发速度是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开发速度太快最多引起成本型通货膨胀,造出来的商品房价格几乎没有波动.以这种方式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国家每年可以无偿提供巨额资金支持(如:提供1至20万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建筑业的发展至少可以容纳2至3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

所有商品房的库存总量可以允许达到6至20万亿元人民币水平.

二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方法是通过促进商品零售业的发展来实现的.具体措施就是加大商品零售业的有效商品库存总量:即所有的商品零售业者,除了自己准备租用场地和装修用的资金外,其余的资金完全由中央银行(印钞)提供(这部分贷款资金是不需要承付利息的).

汽车和其他商品的库存总量可以允许达到4至8万亿元人民币水平.

汽车工业和其他工业的发展可以至少解决2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由于以上两方面发展而带动起来的第三产业的发展我估计几乎可以解决2至4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针对中国私有化程度很低的现状而实行的一种货币制度.因为中国的土地,河流,矿山,森林以及各种自然资源都没有私有化,所以这些东西无法当钱使用,这就限制了中国巨型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就限制中国经济的自主发展,这也是中国经济发展对外依赖程度很高的主要原因.

下面是我为大家算的一笔帐:

中国农村现在有2.3亿户家庭,假设将来有2亿户农民家庭在未来25年内要求成为城市户口,那么就得为这些家庭建造大约2.5亿套商品房.假如全国每年建造0.1亿套商品房,每套商品房的平均造价为40万元(这个造价每年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百分之10至20),那么每年就得为建造商品房投资4万亿元人民币,假如这些投资可以为农村解决2亿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再假如这投资的4万亿元人民币中有3万亿元为农村劳动力挣得,那么每个农村劳动力每年就可以为家庭挣得1.5万元的收入.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劳动力一年能获得1.5万元的收入,那是很不错的啊.按这种速度建造这2.5亿套商品房得需要大约25年时间,这可以使农村的2亿劳动力基本上获得长期稳定的工作,

获得长期稳定工作而且收入不错对农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要求这些进入城市的农村劳动力心安情愿地完全放弃或脱离农村土地而不会对土地提出任何要求(国家完全可以对那些想拥有土地的农民作出限制:即想拥有土地就不能进入城市参加工作),农村劳动力一旦在城市购买了住宅商品房,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他在农村的宅基地.按这种方式处理农民进城的问题,可以方便地获得大量土地,使农业进行规模化经营成为可能.

诚交天下朋友,共商国事. 向方超

使用道具

7
vagabond 发表于 2005-8-19 22: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小向呀,人民币不是草纸可以乱印的,当人民币盲目扩张10万亿的时候你就准备饿死吧。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8
向方超 发表于 2005-8-20 11: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复:(vagabond)小向呀,人民币不是草纸可以乱印的...

请楼上的老兄放心,具体按我的思路实施时采取的措施是不会这样简单的,也不会发生你想到的担心事情的.我发现按我的方法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的经济问题时既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也不会发生经济危机的,经济将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经济社会的发展将变得更加和谐.
诚交天下朋友,共商国事. 向方超

使用道具

9
pbpb2008 发表于 2010-11-8 04:56: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些人,学问没有多少,思考只有一点点,脾气倒是很大,动不动就批这个,批那个!很有一点马克思那种上帝化身的姿态!

使用道具

10
zhuosn 发表于 2010-12-22 10:34: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