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llllian
10863 3

[宏观经济学教材] 宏观经济学的历史演变过程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563 点
帖子
4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9-3
最后登录
2016-9-4

楼主
lllllian 发表于 2016-9-3 22:49:1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内容提要】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演变过程中,不同流派之间既互相抗衡与争辩,又不断互相修正与融合。争论的主要问题有: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孰更有效、是否有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货币供给量的变化是否影响产量和就业、预期是否有理性、政府政策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等等。这些问题又在如何寻找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原理上集中地反映出来。
     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在此之前,虽有古典、新古典经济学对宏观经济问题的理论,但宏观经济学没有成为独立的学科,只是到了凯恩斯(J.M.Keynes)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以下简称《通论》)出版,西方宏观经济学才形成。之后,宏观经济学先后出现几个重要的流派,如新古典综合、现代货币主义、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新凯恩斯主义等。它们基本上分为两个营垒:一个站在凯恩斯主义一边,另一个站在古典经济学一边,彼此展开批判与反批判的激烈论争。本文就其在20世纪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作简要概括,以期有助于人们了解它的发展特点及方向。
     一、凯恩斯革命: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
     宏观经济学的创建和发展是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重大成就之一。宏观经济学一个世纪的演变发展大体可划分为四个25年。前25年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准备时期;第二个25年是凯恩斯宏观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时期;第三个25年是新古典综合派理论从占主流地位到发生危机的时期;最后25年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崛起和凯恩斯主义的复兴时期。
     在30年代以前,西方流行的是古典、新古典经济学。那时宏观经济理论与微观经济学没有分开,宏观经济学不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济理论研究以微观理论为主导。而且他们宣称只要充分发挥自由竞争的作用,价格机制的运行就会促使市场自我调节、自发趋于均衡,资源会得到充分利用,经济危机和失业不会出现,社会经济是和谐的。然而,自从资本主义经济由自由竞争时期进入垄断时期后,各种经济问题如危机不断发生且日趋严重,特别是20年代末30年代初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大萧条和失业。面对日趋严重的经济危机,新古典经济学不能作出理论的解释和提出有效的政策主张,经济学家凯恩斯也坦率承认古典经济学分析结果是理论与事实不符,应用起来非常糟糕,所以要求摆脱旧说,试图自辟蹊径。,1,
     但要注意到,在30年代凯恩斯创立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之前,已有不少的经济学家对具体宏观经济理论做了探讨,对如何摆脱旧说做了初步的尝试。这些理论是后来宏观经济学形成的理论素材。如瑞典经济学派的奠基人威克赛尔(K.Wicksell)的影响就十分深远。他在1898年出版的《利息与价格》中提出了累积过程理论,区别了资本自然利息率和市场利息率。威克赛尔的自然利息率实际上相当于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他的理论分析为经济静态分析转向动态分析开创了先例,又是各种货币型周期理论的先导。30年代初,卡恩(R.F.Kahn)发表了论文《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提出了就业乘数概念。卡恩的乘数论用于说明政府对公共工程的投资如何转化为工人的工资收入,工资收入又如何影响消费品以及投资品的生产问题,这一理论对凯恩斯理论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凯恩斯政策主张和理论解释中不可或缺的,也是从新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论转向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的关键的一环。可见,30年代之前的宏观经济理论研究成果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产生准备了理论素材。对此,克莱因(K.R.Klein)曾指出:事实上, 凯恩斯体系的每一个论点都曾在某时在文献中某处讨论过。但没有一个理论家以(1)消费(储蓄)倾向,(2)边际资本效率,和(3 )灵活偏好为基础创立过一个完全而确定的模型。,2,(P124)
     凯恩斯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他所创立的新说集中体现在《通论》这一划时代的著作中。凯恩斯否定了古典及新古典学派所遵循的供给会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的萨伊信条,提出有效需求不足理论。他通过消费(储蓄)倾向、边际资本效率、灵活偏好等来说明有效需求不足的形成,说明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如何采取财政的、货币的措施,说明政府的作用。总之,凯恩斯在理论、方法和政策方面都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观点和主张。在理论上,以非充分就业的观点来反对新古典经济学派的资本主义经济能自动达到并经常处于充分就业均衡状态的理论;在方法上,开创宏观经济的分析方法即总量分析,还将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密切结合于一体,从而克服传统经济学在分析过程中运用的二分法的不一致性;在政策上,反对自由放任,强调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确实令人耳目一新,西方经济学家也接受他的理论模型,称其为凯恩斯革命,并且把凯恩斯革命看成是西方经济学所谓几次革命中对于重建整个经济学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的革命。,3,(P6
     二、意见一致时代:从开端到终结
     凯恩斯开创的宏观经济理论在50
     60年代的美国获得最大的发展。最著名的是新古典综合派(Neo
     Classical Synthesis School,也称美国凯恩斯主义、主流学派)。其主要代表有保罗
     萨缪尔森(Paul A.Samuelson)、沃尔特
     赫勒(Walter W.Heller)、 詹姆斯
     托宾(James Tobin)、罗伯特索洛(Robert Merton Solow)等。他们接受凯恩斯在《通论》原序中说的着重研究何种决定力量使得总产量与总就业量改变和分析方法仍不外乎供求的交互反应的观点。,1,(P2, P238)即从总供给等于总需求、总收入等于总支出出发去揭示经济发生不均衡的原因。他们对于新、老古典经济学主张的资本主义经济自身具有自发调节、自动趋向均衡的观点持批判态度,认为要实现充分就业应实行需求管理,采取适当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消除经济波动、不稳定和失业。但他们又依据凯恩斯的看法认为通过实现需求管理达到充分就业之后的古典经济学所阐明的原理依然适用。所以,新古典综合派是试图把早期经济学(即古典经济学)同他们的以及现代的收入决定论中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综合起来,借助这个现代收入决定的分析工具来解决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关键问题,认为这样做将有效的并可恢复古典理论的真实可靠性。 ,4,(P297)
     凯恩斯主义者一般把凯恩斯主义理论体系分成这几个基本部分:消费函数、投资函数、货币需求和供给、价格和工资的决定机制。二战后,凯恩斯主义者以此为中心展开研究,认为IS
     LM模型是阐释凯恩斯主义十分有用的工具。该模型实际上是希克斯(J.Hicks )在1937年提出后经汉森(A.H.Hansen)在1949年加以发展而形成的。模型中的IS包括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条件;LM包括交易的货币需求、投机的货币需求等于供给的均衡条件(由于政府当局确定货币供给量,而被看做是外生的)。IS
     LM模型则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时的收入和利率的所有组合,其相交之点为两个市场同时处于均衡点,它决定了在特定利率条件下的产量和就业量。新古典综合利用IS
     LM图来解释政府当局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何以能够影响总需求、总产量,认为财政政策所产生的功效要比货币政策大。凯恩斯曾通过他的流动性陷阱论支持这种看法。
     在50年代以后的20多年间,新古典综合理论受到美国大多经济学家的赞扬,出现一个意见一致的时代。可是到了70年代中期,由于发达国家加速的通货膨胀,导致通胀和失业并存的滞胀,意见一致时代终结了。以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 )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以及其他站在保守立场上复兴新古典理论的流派,先后打出反凯恩斯的旗号,反对新古典综合的理论,并展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孰更有效的论争。弗里德曼的分析也着重于总需求,也借助IS
     LM模型,但分析的理论基础为所谓重新表述的货币数量论。他把资产或财富的范围大大扩充,包括货币、债券、股票、物质资产(耐用品和不动产)。他强调货币需求函数,工资率则较高,这一切说明失业率对价格和工资变化率会产生影响。然而,卢卡斯等却认为劳动市场失衡恰好表明交易双方将不是互利的。他们否定新古典综合关于刚性工资的假定,而强调市场出清的正确性,他们接纳古典模型的假定,认为价格、工资具有充分灵活性,它们能够迅速加以调整,当劳动市场存在额外供给时,工资将下降,直至工资降到雇主愿意增雇更多工人时为止。反之,情况则相反。最后,供给与需求相等。这样就把任何失业都看成是自愿的,而把那种非自愿失业看成只有在工人将均衡工资率搞错了而提出更高的工资要求的情况下才产生。因此认为这类失业为时短暂,失业总是趋向其自然率。卢卡斯等借助市场结清的假定,证明政府试图利用货币政策来提高就业和产出是不可能的。
     卢卡斯还提出货币经济周期理论,这是基于货币是中性的看法做出的。他的供给函数表明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价格这个名义变量,对实际变量如失业率、产出等并不发生影响。因此他仅承认未预期到的货币数量的变动会对实际变量发生影响,这样他便认为货币是中性的。普雷斯科特和基德兰德(F.E.Kydland )也认为货币数量的变动决定总价格水平,但价格会使名义扰动趋于消散,对实际产量不产生任何影响。所以,他们认为要说明经济波动的原因只能从非货因素中去寻找,认为经济主要是受到生产率的推动,把经济的延滞归因于过去信息的获得迟缓和投资转化为资本的时滞。另一些人如金(R.G.King)和普洛泽( C.I.Prosser)提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他们把货币存量的外生性与内生性加以区别,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
     产出之间的关系就用货币存量的内生性来说明,在他们看来货币存量是同经济活动水平相适应的。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对经济周期理论中劳动供给的周期性变动给以特别的注意。他们提出所谓闲暇的跨时期的替代理论,这个理论把闲暇视同商品,要计算其成本、价格。工资率较高时闲暇较昂贵,工资率较低时闲暇较便宜。他们认为工人对实际工资增加的反应在短期里与长期里是不相同的,在短期里他对实际工资增加的反应更明显,这时,工资率较高,闲暇成本高、较昂贵,便少消费闲暇而尽量多工作,所以,增加劳动的供给。在长期里,高的工资率、高的闲暇成本会回落到正常水平。工人多消费闲暇而少工作,从而减少劳动的供给。这样就发生了未来时期的闲暇代替了现期的闲暇。费希尔在评论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闲暇的跨时期替代观点时认为它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这是因为它在更深层次上说明了卢卡斯供给函数的合理性。,8 ,(P696)
     总之,理性预期学派是试图在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之间架桥。这一尝试已对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日本经济学者伊贺隆曾断言:合理预期理论形成的理论,是宏观理论和微观理论之间架桥的一个尝试。看起来,这一尝试是很有希望的。,9,(P100 )美国经济学者布赖恩
     坎特(B.Kantor)也指出:合理预期理论的挑战和对这一挑战的反应将是一场为了迅速地改善宏观理论而对它进行的改造。,10,(P37)
     四、新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理论的复兴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复兴古典主义的经济理论受到凯恩斯主义者强有力的反驳,特别是年轻一代的凯恩斯主义者的理论反击尤其令人注目。他们认识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遵循古典模型的假设:工资、价格具有充分灵活性,市场(包括劳动市场)供求自动趋于平衡。由此做出的结论是:如果像凯恩斯模型表示的那样,存在工资、价格刚性,从而存在非自愿失业,那只不过是古典经济学中的一种特例罢了。如果情况真的像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说的那样,凯恩斯思想就决不是什么革命了,新凯恩斯主义者当然把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这一看法视为极其荒谬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著文说道:如果这是对的,把凯恩斯的理论强行放入一个把价格的完全伸缩性看为当然,而把工资刚性看为某种特例的构架中去,那还有什么比这更荒谬的呢?,7,(P77)新凯恩斯主义坚持凯恩斯模型的假定,认为工资、价格具有刚性是正确的,就因为存在这个情况,存在不完全竞争,才阻止市场结清。在劳动供过于求时,由于名义工资的下降受阻,使愿意接受现行工资的工人得不到工作而失业,这就是非自愿失业,这表明劳动市场存在着劳动额外供给,因此市场不能结清。为了补救市场失灵,政府采取特定的货币和财政措施是必要且有效的。是否存在市场结清便成为新凯恩斯主义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争论的中心问题之一。
     对新凯恩斯主义来说,重要的问题是把工资、价格刚性是如何形成的谈清楚,从而市场非结清也就谈清楚了。他们知道凯恩斯的《通论》缺乏一个与宏观经济学有内在联系的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而要谈清楚这些问题,就需要这个基础。
     新凯恩斯主义者注意从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中汲取某些有启发的东西,比如重视供给方面的分析,以及给宏观经济学提供一个坚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依据后者对前者作出合理的解释。新凯恩斯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也说, 应把宏观经济行为与微观经济学原理联系在一起,把正确的微观经济学原理作为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础。不过他们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特别强调的三个最基本的假设:最大化、理性预期、市场出清,仅吸收前二者,并按照自身理论要求加以发展,如从微观上满足个人追求最优化效用和厂商追求利润的各自私利而造成严重的社会后果来说明宏观上的协调失灵和借助政策干预等外部约束条件的必要性;关于理性预期,不认为对价格的理性预期会抵消价格变化对总供给的影响,因为其间会有一个调整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总供给曲线会向上倾斜而不是垂直的。他们强调理性限制性预期的作用,不认为政府政策是无效的。
     新凯恩斯主义分析了价格、工资具有刚性是怎样来的,并取得相当的成果。首先是解释名义价格刚性的成因,有菜单成本、长期合同、交错价格调整、拐折的需求曲线、库存等。菜单成本说明调整价格要花费成本,如果调整的菜单成本大于所获得的收益,那么厂商就不调整价格。在存在外部性(即溢出效应)产生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不协调时,就要考虑其对调整价格的影响。长期合同说明厂商为了减少供给的不稳定,经常同对方签订长期合同,以便按照合同给定的价格提供产品。他们就用长期合同的事前定价来解释批发商和零售商的价格为什么会是固定的。交错价格调整说明厂商定价决不是连续的,而是在不同时点上进行的。这种非连续的定价通常会固定一段时间。在厂商重新定价前未被预期到的货币数量变动并不影响价格水平。拐折的需求曲线说明需求有所变动时在图形上需求曲线呈现拐折,但是价格并未变动,仍在原来的水平上,尽管产量有了变动。一些新凯恩斯主义者,如斯蒂格利茨和沃格洛姆(G.Woglom)等,用信息不完全、搜寻成本来说明拐折的需求曲线。消费者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对一个厂商商品价格的变化知道得有快有慢。价格的提高或下降会减少或增加需求量。需求量的增减要看消费者所花费的搜寻成本是高是低。当价格提高时,那些搜寻成本较低的消费者不会成为该商品的消费者;当价格下降时,那些搜寻成本高的消费者成为该商品的消费者将是少的。如果该商品降价而增加的需求量小于它提价而增加的需求量,就会出现拐折的需求曲线。库存说明厂商通过调整库存(制成品和原材料等库存)来对付外部需求的冲击,特别是对付未预期到的外部需求冲击。库存也是形成价格刚性的一个成因。
     新凯恩斯主义者也觉察到长期里实际工资的变动是同周期相反的。繁荣时期通货膨胀率上升,实际工资下降;萧条时期通货膨胀率下降,实际工资上升。如果是实际工资具有刚性,那又怎么能够说明需求变化会对就业、产量发生影响?这使新凯恩斯主义者把注意力集中于劳动市场的真实刚性。他们提出解释真实刚性产生的原因,有隐性合同、效率工资、内部者外部者等。隐性合同说明劳资双方通过一些非书面的合同,如允许工人保持工资的长期稳定,但他必须接受较低的实际工资。他们也运用不对称信息说明某些含有惩罚性欺骗性的合同。效率工资说明工人生产效率受雇主支付工资的影响,如雇主支付给工人的工资比市场结清的要高,工人便会更努力工作;还说明工人对雇主的信任,如工人为获得某一技术付出更多的劳动而不怕雇主会不守信用,这里存在所谓交换礼物协议,雇主付高一点的工资,工人以完成更多的工作作回报。从微观上解释效率工资的理论还有规避劳动更迭、反向选择和社会学和心理学知识等。内部者外部者说明工会会员和非工会会员在工资上的关系。如受工会控制的地区、行业或单位,工会会员的工资比不受工会控制的地区、行业或单位为高,工作也有保障。新凯恩斯主义对上述问题的解释很多采用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竞争的分析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演变过程 宏观经济 经济学 Samuelson 菲利普斯 经济学 货币政策 历史 就业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linmengmiki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brice616789 发表于 2016-9-5 22:11: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受用 多谢

使用道具

藤椅
xcma66 发表于 2019-7-14 17:39:26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llllian 发表于 2016-9-3 22:49
【内容提要】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后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在演变过程中,不同流 ...
很好,谢谢。

使用道具

板凳
逸20191223 发表于 2020-6-16 12:41: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大,这篇主体段落标号是一二四,是标错了?还是少发了第三段?但是看了大大的文章很受启发,写的很好,谢谢!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