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zlxyp
5581 10

[CFA] 呃,关于社保,关于精算师 [推广有奖]

  • 1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1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882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223 点
帖子
128
精华
0
在线时间
13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25
最后登录
2022-9-22

楼主
szlxyp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8-18 10:04: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前几天看见论坛里有同志说社保的缺口是精算师没算好才产生的,想要回复辩解一下,可是那帖子已经关闭回复了,只好另开一贴消除部分人的误解。
首先92年社保改革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精算师呢,准都没有,收多少,支多少,怎么收,怎么支都是政策制定者们拍脑袋拍出来的。即使现在,社保部门也没有精算师在任职吧?
即使开始真的是由精算师来计划的,但是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的政策是再有经验的精算师也无法预测的。先不说经济方面的发展变化,因为有人可能会反驳:精算师就该能预测到经济情况啊。就说说社保纯粹受政策的影响吧。比如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单位,这些单位以前是自己单位内部调节,现在统一由社保负担管理了,所以如果转制人口多的话,会给社保资金带来不小的影响。但是哪年会有转制,要转多少,是连政策制定者都不能预见的。
就算政策也能定下来了,但是依然有其他的因素会迫使政策发生变化。比如有些退休职工,会觉得自己的退休金不合理了,就要去“反映”,结果就是只能给加。
目前我国社保体系还不完善,但是正在逐步的改革,改革过程中的阵痛是必然要经历的,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如果引入精算师制度的话,可能会好得更快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精算师 自收自支 社保改革 事业单位 社保资金 精算师 社保

沙发
王鲸文 发表于 2009-8-18 10:12: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一下···楼主辛苦了···
有人说我是垃圾股,而且还跌破发行价,我到觉得我是潜力股

使用道具

藤椅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18 11:19: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目前社保又有多少精算人员在里面呢?
当前政策忽视了多少客观规律?目前社保上定性的东西远比定量的东西多,大家各执一词,可以说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将会是最不公平的,下一代无法承接那个夸张的负担比,这也是人口政策变动而带来的副作用吧

使用道具

板凳
yinjisheng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8-18 12:11: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养老保障体制变迁造成的隐性负债,这个缺口不是精算师说了算的,社保基金现在都难以解决,只能是转移部分个人账户资金计入统筹部分,补偿老人,这也是为什么诸多时期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的原因。在企业改制中也是如此,事业转企业的过程也同样存在资金缺口的问题,只不过相对缺口会小些,有时可以利用内部资金补偿而已。

使用道具

报纸
lzw123ccc 发表于 2009-8-18 13:28: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转制的隐性债务一般还是借助精算进行定量分析,但是社保是为了均衡效率和公平而所进行的重新分配,政府的财政是一定要跟上的,这也是必须付出的转轨成本,无论是养老,还是现在正在搞得轰轰烈烈的医疗,一旦忽视这个,未来人口趋势的发展在几十年内是不可逆的,到时候入不敷出(抑或毫无效果)到什么程度也就不知道了

使用道具

地板
lguodong 发表于 2009-8-18 14:09: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纠正一下:上海社保局有一位王臻滢,是第一批的精算师。
同时,随收随付制下可能不需要精算师。
我个人始终觉得钱的缺口可能不是最大的问题,只要财政注资就行了。关键的问题是设计一个合理的养老体系,DB或DC计划?如何执行?怎样监管?毕竟这是养命钱~
快乐的站在悬崖边~

使用道具

7
killer1832 发表于 2009-8-18 18:22: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前一直是现收现付的(pay as you go),基本没精算师啥事,后来发现人口红利不够了,人口老龄化等情况造成了"入不敷出",改成了现在统帐结合的模式,理论上来说,精算师是可以去算一算的,但这里面很多事可能不是由精算师搞的定的,比如现在大家知道社保帐户有不足,作为精算师来说,解决起来其实很简单,要么加大社保交纳力度,要么减少社保保障支出,但这两个方法可能涉及到更宽广的社会影响问题,而这些就已经不是精算师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了,更多是体现国家意志的问题.

使用道具

8
TorresNeo 发表于 2009-8-18 20:29: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社保口是政府说了算 各个地方政策还不一样~~

使用道具

9
shirley0214 发表于 2009-10-17 14:04: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也在收集上海社保基金收入、支出、结余的数据,想做一下分析。我知道有全国历年的相关数据,但是上海市的地区数据室没有的,想问问,哪里可以找到相关的数据呢?先在此谢过了。。。

使用道具

10
88link88 发表于 2009-10-17 18:46: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guodong 发表于 2009-8-18 14:09
纠正一下:上海社保局有一位王臻滢,是第一批的精算师。
同时,随收随付制下可能不需要精算师。
我个人始终觉得钱的缺口可能不是最大的问题,只要财政注资就行了。关键的问题是设计一个合理的养老体系,DB或DC计划?如何执行?怎样监管?毕竟这是养命钱~
第一代的精算师,有一些其实是送证给他们罢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6 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