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张建平
3719 0

[张建平] 人性分析与马克思理论·(之二)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8粉丝

贵宾

大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9357 个
通用积分
10574.8512
学术水平
1474 点
热心指数
1318 点
信用等级
987 点
经验
129409 点
帖子
12241
精华
12
在线时间
25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23-10-8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7-8-21 14:28:45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接续之一)
二,马克思理论与人性分析
      马克思的理论就是一套建立在偏颇的人性分析基础上的理论,包括马克思哲学和马克思经济学。这又从何说起?基本可以说,马克思的理论貌似建立在性本善的基础上的理论,但却又不是这样。
      在马克思的哲学当中,到处都是表面看起来和休谟的“事实与价值”相对应的论述,如“物质与意识”、“物质与精神”、“客观与主观”、“存在与思维”等等,但始终就是闭口不提“事实与价值”这对哲学范畴。
      明显地,马克思的认识论,始终是局限于事实认知领域。马哲给出的三大规律——1.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2.量变质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无不都是针对客观事物存在而言的,并不涉及到价值认知(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量变质变规律提示了事物变化的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所以,“价值”的概念,只出现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当中,而且是专门定义,全然没有之前传统哲学和世俗语言对价值二字的解读的影子和痕迹。所以,认识论在休谟手中达到一个巅峰之后却似乎在马克思这里戛然而止,完全不见了价值认知的踪迹。这倒是十分切合“唯物”一词——只有事物的客观事实而没有了价值。精神、主观、意识在马克思这里其实也是一种存在,马克思不过是在研究两种存在的关系。
      价值判断是因人而异的,是主观性的。如果在哲学领域压根儿就不谈论价值判断问题,也就彻底回避掉了“人性分析”问题,这就导致了我们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当中始终看不到针对个体人的人性分析的内容。哲学上,马克思是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对待的;经济学上,马克思虽然自称经济学思想源于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却看不见从斯密与李嘉图的人性自私开始来展开经济学研究的路径方法。
      马克思并没有专门的人性论方面的著作。但从马克思的哲学与经济学方面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对人性寄予了厚望,他想象当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们普遍具有善良的人性与高尚的道德。这一点多少有点像斯密,即回避对人性自私本性的恐惧而对道德抱负希望。
      然而和斯密有所不同的是,斯密对人性的认知是针对各个阶层的所有人的,而马克思的善良的道德期盼和憧憬是有所选择的。就马克思所生活的那个时代来说,事实的人性与马克思设想的理想人性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马克思又是把现实的人性按照阶级加以区分的。谈到无产阶级的时候,闭口不谈普通劳工的性恶,而谈论资产阶级的时候,言词当中充满了对资本家的自私贪婪的鄙视和谴责。这完全不是荀子的“禹桀之所同也”,也不是大卫休谟的“价值中性论”,而是对劳工阶层默认是性本善,对资产阶级却默认是性本恶,无形之中把习之相远默认成了性之相远。这种给特定阶层贴上特定的人性标签或道德价值标签的手法,自始至终贯穿于马克思的经济学当中。
      我们不能否认性本善的人性分析是出于美好的道德期盼,但进一步地把性本善与性本恶与特定阶层挂钩的做法并不值得恭维,至少可以说这已经是露骨的“学术政治化”做法,而非科学的研究了。当然马克思从来也不会回避自己的政治倾向性和其经济学的政治性质——本来就是政治经济学嘛。
      现实当中搞社会科学的很多人,也习惯于使用“人们”“大众”“我们”“人民”“群众”“社会”这些难以描述其人性属性的字眼来阐述道德观点。而实际上,这些集合概念所包含的具体的元素,并不具有所隐喻的价值属性。这些群体概念的使用让马克思得以绕过人性分析,而强行赋予这些人群以善的价值属性具有明显地道德绑架味道。
      在经济学人上,马克思的确是从劳动价值论入手,也是从最基本的经济现象——交换开始做起的。但马克思从来都没有把“劳动”与“交换”放在人的“行为”的地位上看待。读过《资本论》的人都知道马克思给出的“x量商品A=y量商品B”“20码布=1件上衣”的交易模型,但从中我们看不到具体的交易者,看不见商品的主人是谁。这样一来,交易也好劳动也罢,就和具体的交易者和劳动者相分离了,无关了,如此当然也就不再涉及到价值观念和人性分析了,不再考量行为与动机的关系了。
      个人分析,这种做法大概和罗马帝国瓦解时期的基督教思想家A•奥古斯丁提出的“公平价格”的观念有关,这种公平价格观念认为,两物交易有一个客观公平的交易比例,而不管是谁拿它们来交易。至李嘉图的“等价交易”,依然是这种公平价格概念。实际上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交易必须等价。这也是客观价值论的必然结果。客观价值论者无法想象具有不同的主观价值判断的人是如何相处在同一个社会当中,所以总是期盼用自己认为的高尚的道德来约束人性统一人们的思想。
      的确如此,马克思是将他在哲学著作当中避而不谈的“价值”概念只在经济学当中单独阐述之后(价值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这根本就算不上是对价值的一个定义),将之归结为商品自身的属性,和它的持有者和即将持有者都没有关系,“价值”不是休谟之前哲学界视为的人—物关系,而是变成了商品物的事实属性,只要查清楚商品所经历的被制造时间,其价值也就被事实确定了,价值的认知在马克思经济学这里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个事实认知。由于事实判断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所以马克思的交易价值等式当中也就顺理成章地不必提到商品的主人的存在了。
      但马克思从认识论上绕过主观价值论的做法并非彻底而不留痕迹。这种纰漏出在对斯密的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种的思想的篡改性继承上。一开始,“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等叙述,都仍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一体”的轨道上,而且“有用性”一词的使用还带着明显的主观价值论的烙印。但随后的叙述则显示,交换价值不再同使用价值一一对应,而变成了两个商品物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注:理应如此!),前后贯通来看这等于说,第一,有用性是商品的客观属性;第二,一个交换价值有两个物质承担者或者说两个商品共同承担一个交换价值。
      谈“使用”,可以只涉及一种商品物,而谈“交换”必涉及但两种交易物。显然,单单从这一点上看,斯密的价值论可以简述为“商品的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而用途分为使用和交易两个方面”,始终是对着一种商品而言的,也就是说当两种交易物交易时,就应该有两个交换价值变量存在,而不是马克思的只有一个作为交换比例的交换价值存在,马克思实际上做出的变化是向着方向正确的迈出了一步,但可惜的是只此一步。
      有用无用,用是动词,和动作的人有关。如果避而不谈“有用性”一词所固有的主观价值论内涵,把有用性看成是物的客观属性,就彻底背离了自古以来哲学家们就具有主观价值论观念。当然,也省去了再谈及人性分析。
      但回避人性分析的同时,也让这种无根基的社科理论变成一个建立在纯粹的、单方面一厢情愿的道德期盼上的所谓“规范研究”——不谈价值观的因人而异的多样性,只以自己认为是对的道德标准去制定行为规范并试图用之匡正所有人的行为。而另一类基于人性分析的研究叫做“实证研究”,它是从人性如何这个事实认知出发,去分析和解读个体人的行为以及由个体人的行为构成的集体行为。
      但道德指向是一维的,而价值取向的多维的。现实当中的人们有人赞同搞共产主义有人赞同资本主义,全世界的无产者并没有联合起来。因为他们固有的自私自爱的人性更容易使得他们认同私权之上的资本主义,而不认同人人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这就像多数人对于博彩一样,道德的力量让他们认识到赌博不对,但逐利的本性还是让他腿不由心地走进赌场。
      隐藏在公平概念背后的因素之一,是个体的能力差异。马克思在《资本论》一开始就把所有的劳动都简化为“简单劳动”,这就等于是把他的整个理论建立在了忽略实际存在的个体与个体之间劳动能力的巨大差异之上。
      人的本性是自利,但这里的利是“净利”,是经济学上的利润而不是所得物的价值。也就是说人们所趋之利是权衡得失后的净得。劳动就是付出,如果付出大于回报,人们就会认为得不偿失而放弃付出。不同劳动能力在同等时间内付出的是不同的,如果忽略个人能力的差别而只以时间长短论所得,固然是显然彰显了扶贫济困的道德高尚,却对高能力的劳动者是不公平的,他们会觉得自己的所得和所付出之间不对应平等。不要说复杂的脑力劳动,就是同为简单的劳动,一个是观察监督,一个是重体力,他们的饭量都不同,而“饭量”按照马克思的劳动力的价值由其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说法,重体力劳动者的所得就无法维持自身劳动能力的再生产。而论及脑力劳动,人人之间的差异就是一个文盲与爱因斯坦的天壤之别了。
      在不考虑个人能力差异的前提下,马克思提倡的“按劳分配”实际上也变成了只是计时工资制,而且是等时等价。这就和那些因为劳动能力大而愿意多劳多得的人实际上无法获得公平待遇。也即是说,马克思倡导的公平,只是他个人观念下的公平,本质上只是平均,只考虑人人所得平等,而不考虑人人所失的差异,这就不可能是被人人认可的基于得失权衡之后的公平。当然,实际上也不存在众望所归的“公平”,当公平一词从每个人的口中讲出来的时候,他背后的潜台词是各不相同的——因为个体与个体的差异天然存在且人人自利。
      马克思对于现时人们的道德水平与他所期盼的水平之间的巨大差异是有所感知的。所以,马克思构想的理想社会是一个遥远的未来,并不是中国人民公社时期一个到公共食堂吃饭的老农所感叹的“没想到老汉我也能活到共产主义”,也不是日前某IT商界大佬所放豪言“共产主义将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实现”。而且这个遥远未来的社会存在的前提是物质条件极大丰富。马克思认为物质决定精神,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实际上是在事实和价值之间建起了必然的关系,却完全无视休谟指出的事实不能决定价值的规则。现实是,人们的确会吃饱了撑出事,无温饱之事便生出淫欲之非,但每个人的淫欲却如同其价值判断一样五花八门。同一个物质条件基础,并不能决定一样的精神追求,因为自利的人只会按照自认为是好的价值目标方向行动。
      在马克思描绘的社会画面里,人人道德高尚热爱劳动按需取用劳动成果。但我们就是看不到马克思对这个社会的精神世界的描绘。马克思这里丰富的“物质条件”是太过“物质”了,不敢涉及任何与“精神”有关的东西。比如当吃饭变成餐饮文化的时候、穿衣变成服饰文化的时候的时候,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如何在共产主义社会得以表达?这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精神需求同样需要巨大的物质基础,比如要不要批出土地种植合法化的大麻?要不要将土地建材用于建筑更多的赌场和夜店红灯区?要不要拿牛奶或者啤酒填充游泳池?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一书从一开始就把分析建立在人性分析的基础之上,把经济学看作是“交易行为学”,始终把劳动、价值、交易同个人行为动机相关联。《西方经济学的终结》当中的交易模型是2+2——两个私有者交易两种私有物的所有权。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之所以断言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不是因为西方经济学如同马克思经济学一样缺少人性分析,而是它没有坚持从人性分析出发得出的主观价值论思想,而把交易这种商品(和价值)的双向对流变成了单一商品的单向运动,把价值(效用)的主观性也错误地简化成了商品的客观的事实属性。讳言价值判断与价值主观性,是包括马克思经济学在内的西方经济学共同的失足所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马克思 人性论 休谟哲学 价值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王平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