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马克思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费尔巴哈与马克思的区别是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新手入门区 工人农民 2013-7-24 0 1852 zhuosn 2017-8-30 18:02:21
新年第一帖:马克思与中国传统观点关于富人、穷人的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rbzdsf 2013-2-10 26 9692 zhaorui888cn 2017-4-22 17:51:42
马克思所言的价值是交换价值吗? attachment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e_zr 2013-2-23 238 39909 zhuosn 2017-2-7 19:40:22
萨缪尔森:理解马克思的剥削概念 attachment 宏观经济学 风雨阁主人 2013-8-23 11 9286 leijy 2017-1-30 10:29:13
从狗咬自己尾巴转圈看马克思的旋转逻辑 attachment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e_zr 2013-2-17 382 53679 tyzhifubao 2016-12-14 21:33:02
说官方意识形态束缚学术发展,是没有道理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百十一 2013-9-3 52 6327 hhj 2015-7-25 08:47:01
生产自动化了,不需要工人了,也对工人有好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hj 2013-5-13 59 7922 hhj 2013-9-2 07:24:02
[转帖]茅于轼:马克思不懂边际分析,许多结论是错的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fujo11 2013-2-17 18 4200 fujo11 2013-8-26 21:25:48
人大经济论坛各区块唯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区块发展成了灌水专区 回收站 kurmuyee 2013-7-18 4 61 冷眼老克 2013-7-18 15:03:49
拙著《重铸万学之学—辩证存在主义新哲学创论》 哲学与心理学版 头脑 2013-7-3 6 2579 头脑 2013-7-6 11:25:56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研究方法(硕士论文写作规范) attachment 新手入门区 丆能说旳宓宻 2013-6-8 1 2108 丆能说旳宓宻 2013-6-8 14:41:19
马克思理论的错误,在于它把劳资关系无端扩大化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hhj 2013-4-19 9 2074 hhj 2013-4-22 06:58:31
《纪念(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 新手入门区 工人农民 2013-4-15 0 1297 工人农民 2013-4-15 09:54:37
请问西方经济学和金融学从学习到论文到就业到出国都有什么不同? 爱问频道 qiwulun2006 2013-3-30 9 4540 hwb262297 2013-3-30 17:51:01
看吧,中国非弄出来个全新的制度不可!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简单的树根 2012-8-14 17 3245 loveorange 2013-3-7 22:31:34

相关日志

分享 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皆不能作为信仰
乐趣公司 2014-7-3 18:42
亲爱的的坛友们: 西方文化禁固我们思想百年,然而我们最终知道,马克思主义和资本主义皆不能作为信仰。让我们一同来祝贺!祝贺我们的思想藉此得到解放!
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答@qi509:关于“剩余价值是根本就不存在的”
Yale721 2014-5-3 16:36
“剩余价值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这是学术界的一种认识,但这个认识并不妨碍我证明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的错误。 我提出这个证明的目的并不限于改变一种经济学理论,而在于由此导出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并不存在马克思主义认为的不可调和的“你死我活”的斗争,因此他们的共产党宣言宣称的暴力革命就是没有根据的,因此一切依靠这样的革命上台执政的政党并不当然具有真正的合法性。政权问题只能够回归到人民的同意这个基于近代以来由欧洲人提出的“社会契约论”的认识上来。 我写的文章的全部题为《否马克思主义论》,本文仅仅是其中的一章,全文电子书可以在这里下载:(https://onedrive.live.com/view.aspx?cid=A19A0DA0D5907953resid=A19A0DA0D5907953%21130app=WordPdf)。 关于马克思之剩余价值学说的错误的讨论,更多的内容请看个人微博:http://weibo.com/yale2015
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消灭资源和劳动及以其为基础的社会,把人的解放变成人自主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理 ...
刘光晨 2014-3-22 11:23
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最终可以归结到对自身历史实践的认识上去,而人类的历史最终又必将是在对自身历史实践正确认识指导下的历史。这一命题是无可疑意的,它出自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个基础性或前提性的命题,即关于认识与实践统一性的命题——认识源于实践,并可进一步指导实践。 然而在十九世纪之前,即在人类产生以来几百万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认识对历史的这种自觉的指导作用一直还是谈不上的,因为这绝大部分时间里,人们还不是历史的看待世界和人的,既看不到世界包括人是一定历史过程的产物,又看不到世界包括人还依然处在一定的历史进程当中,也就是说人类的认识当时在总体上还没有达到能认清人自身历史实践的程度。既使如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试图历史的看待世界,并由人类从有巢氏到燧人氏到神农氏到尧舜禹的发展中历史的看待人,也必然不可避免的由于当时人类实践发展的有限而使这种历史认识流于片段,使之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不了任何有历史意义的影响。总之在当时条件下,人们不是认为人和世界万物一样向来如此一成不变,就是把人和各种神灵联系起来,这就是当时人们对世界及自身的认识水平。在这种状况下,认识对实践对人类进步大时间跨度上的自觉的指导作用就是无可想象的。人类的进步在当时就一直处在一种自发的而非自觉的,因而是非协调的盲动的状态中(农业革命也可视做一种自发进步。自觉只与人对自身实践认识的透彻及以之为指导相联系),它不但必然要受到各种自然因素的干扰,同时主要的还时不时受到人们各自利益纷争的干扰。然而人类认识的发展到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时候,却发生了一次根本性的变化。星云说(宇宙史),地质学(地球史),化学及生物进化论(生物史)的相继建立,实际上已从现代的意义上(相对中国古代)第一次使人类真正历史的看待世界和人类,这样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在哲学上对认识的这一发展做出总结并初步阐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机过程为止,人类才算能初步认识了世界和人的实践。使人们自觉组织自身的进步和发展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标示着人类的认识在总体规模上从此开始向着可以真正认识世界真正认识人类自身,从而有可能自觉的组织自身的发展的方向发展了 , 标示着人类进步非自觉的自发时代的即将结束和自觉时代的即将开始。马克思主义即是从人对世界及人实践的正确认识上讲的,更是从人们依据这一认识为指导自觉组织自身的进一步发展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经产生,它就首先使现代的社会运动即共产主义运动,成为世界所有先进人类的自觉活动。 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一个过程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也是一样,我们说马克思开始了人类对自身历史实践的正确认识,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对自身历史实践的这种正确认识在马克思本人那里就可以一次性完成,或说马克思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没错,但说马克思完成了马克思主义可能就大有问题了。现在人类二十世纪的历史实践实际上已经证明了马克思对人实践的认识还是很不彻底的,这种不彻底在今天看来首先在于即使对其身后仅仅一百年人与自然联系的新的发展都还缺乏较准确的理解,最后它也还完整指导不了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后人类自觉组织自身发展的新实践(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确实需要发展)。 二十世纪在人与自然联系的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世纪。如果说十九世纪是个科学理论的世纪,那么二十世纪主要的则是人与自然联系取得了空前的突破性进展的世纪(二十世纪也是个理论世纪)。它不是单单在科学的某一方面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进展,而是在科学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的历史性进展。在这个世纪,人类已不单单是依赖化学能源,而是破天荒第一次驾驭了核的裂变和聚变;在这个世纪,人类也不仅仅是可以促使农作物产量成倍的增长,由于基因工程的发展,人类实际上已可以把整个生物界包括人类自身的进化执于他的可控范围之内,让生物界为人服务,让人的生命尽可能延长;在这个世纪,人类也不仅仅是广泛使用了电力,并且还广泛使用了可以部分代替人脑的电脑和把电脑在世界范围内联接起来的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不但是全人类的神经连接,并且是人类控制其整个全球生产工具系统的神经联接;在这个世纪飞机的发明不算什么重大事件,人类登上了月球,已开始了对外星生命的探寻,这才是有划时代作用的事情。 而所有人与自然联系这些重大发展又好象为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资源对人的束缚将趋于消灭(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交往);自人类产生以来就萌芽和发展起来的人在物质生产中的劳动有可能要成为历史,并且它还隐隐约约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无论从延长生命意义上讲,还是从探索宇宙意义上讲,都在不断否定时空束缚的时代,一个与星际文明相适应的时代。如果说三个方面当中,所谓星际文明由于我们对外星所知甚少好象还遥不可及为时尚早,那么前两个方面则明显已在胚襁之中了,尤其人工智能机器发展对人物质生产过程中脑力劳动的消灭,从而其与人类现代一切生产工具系统结合所导致的对人类整个劳动的否定,这即使在一些闭起眼来故意不去看它的共产主义结果愚蠢平庸到极点毫无理论勇气的资产阶级学者都不是什么历史秘密了,所有这一切都必将从根本上对人类的未来历史实践做出规定。   然而,我们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什么地方又稍微预见到过人与自然联系这些发展及其深远伟大的历史意义呢 ? 我们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一个缺点 , 就是它虽然巳开始从人与世界的现实联系出发观察人及人的历史 , 但它对人与自然的联系,从而对人与世界的整个现实联系,还缺乏真正深入透彻的理解。比如,以往的唯物史观把人与世界的现实联系简单的说成是人与世界的物质交换(包括人与自然的和人与人之间的)或人们对他们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 这也正是从马克思开始 , 我们以往唯物史观由以解开社会史所依据的基础。然而如果我们不对人与世界的现实联系做进一步深入透彻的理解 , 而只是由这种表面化了的理解出发 , 那么我们就遇到了一个困难了,如果说人与世界的联系是人与世界的物质交换 , 是人们对其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 那么哪一种动物乃至生命,其与世界的联系不是它们与世界的物质交换或它们对自己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呢?因此,从人与世界联系的这种表面化认识出发 , 我们是无从区别人类与其它生命存在的区别的。这种关于人与世界联系的泛泛的表面认识,还体现不了人之不同于其它生命的特殊的存在本质 , 由此可见 , 人的存在 ( 即对人本质及人历史的理解 ) 并不能从人与世界联系泛泛的表面化的理解中理解 , 相反的应该联系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理解 , 只有理解了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 , 才能彻底理解人与世界的全部联系 , 也只有人与世界现实联系的实质才真正体现着人类实践或说人类存在的本质即人的本质 , 脱离了人与世界联系实质化了的理解 , 即使我们把要从人与世界联系出发观察认识人类历史实践的“经”念上千遍万遍 , 我们也解不开人与世界的现实联系及人存在的本质。而这也就是说,唯物史观解释历史不应当仅仅依据于它对人与世界联系“人与世界的物质交换或人们对他们自己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这种表面化的理解,而应该进一步依据人们对于人与世界联系实质化了的理解。理解了人的本质也就理解了人的历史。    那么 , 怎么才能理解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呢?   其实,这种实质就体现在人与世界现实联系的历史变迁中。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自然联系的历史变迁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是由于人与自然的联系及其变迁产生出来的。   上古的时候 , 人和动物没有明显的区别 , 它们和动物一起生活在丛林中 , 它们还不会筑造房屋 , 因而春夏秋冬风霜雨雪并没有有效的隐身之所 , 后来有个人类群体 , 看到鸟儿在树上做窝 , 受到启发 , 从而学会了在树上筑巢 , 改变了人们的生存条件 , 后人为了纪念这个人类群体 , 把这个群体看做有大智慧大仁爱的圣族 , 称其为有巢氏。    那时的人类也还不会使用火 , 吃生的兽肉兽血及植物及其种子,关于烧熟的食品更好吃更易于消化的知识,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在关于野火的经历中慢慢积累的 , 但如何人工取火没人知道。后来又有一个人类群体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 , 从而给人类开僻了一个自己就能创造光热的时代 , 使人类在脱离动物界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后人于是又把这个群体看做是有大智慧 , 大仁爱 , 对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的圣族对待 , 称其为燧人氏。    在大约一万年前的时候 , 由于人类种群的迅速繁衍及其活动的不断扩大 , 采猎资源相对减少 , 对人类的发展产生了瓶颈甚至严重威胁 , 这时又有氏族根据种子发芽成长最终长成果实和种子的规律 , 发明了农业。农业的产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僻了广阔无比的空间,到今天为止的一切有书面记载的人类文明历史 , 都是农业产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这时人们于是又把发明农业的氏族,看做具有大智慧大仁爱对人类进步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的圣族看待 , 称其为神农氏。 其它的还如发明畜牧业的伏羲氏,发明金属冶炼的祝融氏等等等等。   我们所说的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性理解,就体现在人与自然联系这一连串的变化发展当中。    那么,人与世界现实联系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 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 : 就是人对自然条件束缚(其基础是物质运动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的否定,或人对物质运动的驾驭。 人与世界的现实联系,表面的可以理解成人与世界的物质交换或人们对其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 , 但人们又是在驾驭物质运动否定其对人生产自在作用条件下、即在否定自然条件束缚的条件下生产自己的。 这就是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       我们知道动物界是依赖于自然条件生产它们自己的。树上长的果子 , 地上长的草木及各种生物等自然界物质运动自然产生的物质,是动物界赖以生存的生活资料。动物界是完全依赖于这些自然条件生产自己的。动物界依赖于这些自然条件 , 其实是依赖于世界物质运动在其身外的自在存在 , 当生活资料匮泛时 , 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能动的驾驭这些对其生活资料生产自在起作用的物质运动,自觉生产生活资料 , 因而在整个动物界那里,整个世界的物质运动是自在地对其生产起着作用的 。 动物界完全依赖于世界物质运动对其生产的的这种自在作用才能生产自己 , 这是动物与世界联系的实质。    诚然,动物能活动和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生产合作 , 即社会性 , 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它们对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 , 能活动是对资源束缚及与之统一着的时空束缚的否定 , 产生了生产合作 , 即社会性 , 是对动物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的否定 , 这些都可以视做生命界否定的自然条件束缚的萌芽和开端。但总起来说,由于除了吃喝拉撒等本能作用外 , 它们对身外世界的物质运动丝毫谈不上驾驭 , 所以 , 能活动和产生了社会性最多也不过是动物界发展了它们对自然条件束缚的适应性而已。    而人则不同 , 人所具备的已不单单是他们的高度发展的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而是已否定着自然条件束缚本身了。自然产生的生活资料匮泛了 , 人类可以从事农林牧富渔等诸业。人的双手做为劳动工具局限了人的生产能力了 , 人类就发明出各种简单的复杂的自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延长着其生产能力,否定着其局限性。 实质的问题是,物质运动在人类这里已不再是仅仅自在的对人的生产起着作用了 , 而是成了人类可以能动驾驭的力量,被自觉的应用于人自身的生产了。这是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无论人与世界的联系有多么复杂 , 通过人不断驾驭物质运动,否定其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 , 通过人否定自然条件束缚这个实质,都可以准确的理解。并且,也正是人对物质运动的驾驭 , 人对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 , 人类才最大的发展着它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   而这样一来 , 一旦我们弄请了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 , 即彻底弄清了人与世界的现实联系 , 我们也就弄明白了人类实践即人类存在的本质 --- 人的本质。 ( 问题的前提 ) 当物质运动自在对动物和人的生产起着作用时 , 自然界和人本身是做为动物或人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存在的 , 这是人一切的自然条件束缚产生的根源,也是做为自然条件束缚另一形式存在的社会条件束缚产生的根源。而当人驾驭了物质运动否定了它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时 , 自然界和人本身就不再做为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存在了 , 而是被人类自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否定了。人类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首先是不断否定着自然界和人本身这两大自然产生工具的局限性 , 但其发展最终必将否定人本身和自然界做为人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存在。而一旦人本身和自然界不再做为人的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存在 , 人也就否定了自身生产中除时空外一切自然条件(包括由于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这一自然条件束缚所产生的社会条件束缚)对人的束缚了。那时在动物界就已产生的它们对资源束缚和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束缚的否定才最终在人类这里完成。当然 , 这时与人本身做为自身生产自然产生工具相应的,人对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束缚过渡否定形式的社会性,也就否定了。人们的劳动合作不存在了,以其为基础的人类整个社会组织也就瓦解了。 社 会性是从动物界就已产生了 , 在人类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社会性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界,对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这一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形式 , 是与动物和人做为自身生产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相适应的一种历史的过渡的否定形式 , 但它从一开始就是做为另一形式的自然条件即社会条件,与自然条件一起束缚着人们的。自人类一产生 , 它就既受到自然条件的束缚又受到社会条件的束缚 。 因而,人最终对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也就意味着人从自然束缚和社会束缚中的双重解放 , 简称人的解放。而不断追求人自身从自然和社会条件束缚中的解放,也正是人从猿转变成人 , 又从古人发展到今人,这种历史实践发展的实质所在 , 人类历史发展的目的 , 人类运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最终成为这种从自然和社会条件束缚中解放了的人 。 而我们今天的人,还不过是正向着这个目标大踏步前进的发展着的人。而发展着的人要成为最终意义的人 , 关键就是要驾驭物质运动 , 最终否定其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最终否定自然界和人本身做为人生产自然产生工具的存在。    因而从本质意义上讲 , 人类是一种能够从根本上否定自然条件束缚,或最终否定了自然条件束缚的动物 。 地球上没有第二种动物,能达到人类这种发展状态 , 这是人最根本的本质。   然而,这个结论在马克思那里还是得不出来的 。 马克思的缺点 , 马克思以来以往的新唯物主义的缺点 , 根本的可以说就是它们还没有能联系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这种彻底化了的理解观察认识人及人的历史实践,它们还没有最终彻底把人与世界的联系弄清楚。正象上面所举的例子一样 , 马克思是把人与世界的联系理解成人与世界 ( 包括人与人 ) 的物质交换,或人们对其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了。在马克思解释历史的时候 , 虽然他无数次的提到各个时代人的生产什么和怎么生产,即人与世界联系的发展变化 ( 他以之为基础解释社会史 ), 但他却从来没有深入研究过人与世界联系的实质(我们并不否认这点上马克思有过一些相当精辟到位的观点) , 这样一来马克思无疑是把人与世界的联系理解表面化了 , 这种表面化造成了马克思对人本质实际上是对人实践运动认识的不彻底。    在他看来 , 人的本质简单的就是人的社会性 ( 这是人与自然联系表面化理解的结果和实证 ) 。然而根据我们以上的探讨,根本地讲社会性倒是更象动物的特性,充其量也不过是在人本身还做为生产工具时 , 即在发展着的人那里的特性 , 是种过渡性的特性。   社会性不单纯人类有 , 它在动物界就已产生了 , 这不是可以争论的问题 。 社会性既然是动物界为了克服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个体间的生产合作 , 那么它就是与个体生产能力的局限性统一着的 , 这点上人和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 人和动物在社会存在上的区别只是由于它们各自与自然关系存在上的区别才有的。由于人与自然联系上,人否定自然条件束缚从自然条件束缚中解放的不断发展 , 人类社会也就随之不断发展 , 而动物社会由于它们与自然关系上的一成不变却从来如此;人类由于对物质运动的驾驭,可以最终否定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这一自然条件束缚 , 从而它通过社会可以消灭社会 , 而动物由于不能最终否定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 , 而最多只是通过社会重复社会;当人最终否定了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对人的束缚,从其中解放出来时 , 以劳动为基础人类社会也就瓦解了。而动物由于不能从与自然关系上有所发展,所以它们既不能跳出社会也不能发展社会。   由此可见 , 我们今天的这个以劳动为基础的社会,是人对人类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的一种否定形式 , 但只是在人本身还做为生产工具时的一种历史的过渡否定形式。一旦人本身不再做为生产工具存在 , 即一旦人类个体生产能力局限性被人类驾驭物质运动能力的充分发展否定 , 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这个人类社会(以劳动为基础的)就会自行瓦解。    由此可见 , 马克思简单的把社会性看做人的本质是何等的错误。如果把人的本质简单看成人的社会性 , 那么人类的所有历史实践运动就好象是为着某种理想的社会制度而努力着,或如有人所认为的是为着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而努力着 , 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 (1) 它没有考虑到当人从猿转变成人的时候 , 它们的目的绝不是为着某种理解的社会制度 , 而为着从自然条件束缚当中的解放; (2) 它没有把社会看成是实现人从自然条件束缚中解放这个目的的手段 , 而是直接把社会看做了目的本身了。    我们今天当然不能把马克思以来新唯物主义的某些错误倾向完全归罪于马克思 , 但这些错误的产生必竟是与马克思在科学上所犯的错误直接相关的。   由于马克思把人的本质简单的视为人的社会性 , 由于他把新唯物主义的立足点放在人类社会上 , 于是唯物史观在今天就被解释成了研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 历史就被描述成了一连串社会变革的历史。在这里人类实践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实践混淆了 , 在这种历史观中 , 我们看不到人类从自然条件束缚中不断解放的任何有意义的明显的线索 ( 它应当是唯物史观的基础 ), 看到的却只是有点形而上学的社会形态及其发展的划分法 , 看到的只是对新社会的信念 , 然而对新社会的理解,即对新社会的历史任务及实践的理解就一踏糊涂了 , 因而这种历史观对认识人类自身还是很不够的。       这样我们就得出一个结论 , 既然我们以往的唯物史观还不是依据于它对人与自然联系深入彻底的理解 ( 只有彻底理解了这一联系 , 我们才有可能准确理解人类二十世纪乃至未来人与自然联系状况的任何发展 ), 它就必然产生了以下缺点 : 唯物史观虽然应该解开人类实践即人类历史发展之谜 , 而在以往 , 却只是解释着社会 , 唯物史观虽然应该是新时代人类实践的指南 , 即把人的解放变成人的自主自觉活动的指南 , 而在以往却还只是证明着革命的必然和号召革命 , 因而马克思的正确性还是与对旧世界的破坏相适应的 , 一旦新世界建立 , 时代的发展就必将会立即将马克思的不足显露出来 . 新社会以人们在深刻理解人解放的条件前提下 , 把人的解放变成人的自主自觉活动为其实践的核心 , 而马克思并没有为这一实践提供完整的宏观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的缺点在我们正确理解了人的本质后得到了克服。 一旦我们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对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 , 并以此来解释人的社会性 , 那么人类的历史或实践就立即被我们看成了人不断从自然条件束缚和旧有的社会条件束缚中解放的历史 , 并且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可以在一个比较彻底的基础上理解共产主义了 , 即从人类整个解放的角度解释共产主义了。 在这里共产主义不再是被简单地看作某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平等劳动的理想社会制度看待,它首先是做为随人从自然条件束缚中解放的发展 --- 这种发展已使人本身做为人自身生产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的存在,即劳动的存在逐渐成为错误 , 为了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同时从自然条件束缚中即从劳动中解放的手段存在的。共产主义并不是目的本身 , 它是因为是为实现目的手段才成为目的的。当然当共产主义做为这一手段保证了每个人都可以同时从劳动中的解放时 , 它本身也就做为一种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的理想社会制度存在了。但这种社会制度不是单纯与人们平等的劳动相联系 , 而是与劳动的正在消灭和已经消灭相联系 , 因而它本身必然也是在不断发展的。第二 , 这种共产主义必然的与人们在有知指导下,自觉的组织他们从资源劳动及整个自然条件束缚中的解放相联系。在人们自觉的组织其从资源劳动等自然条件束缚中解放的同时 , 必然的也就自觉的组织着他们社会关系的不断革命(无产阶级专政)。 只有在这里,我们才真正理解了无产阶级所创立的新社会的条件和历史任务,理解了共产主义革命了 。 而就以往新唯物主义或说马克思主义所达到的水平而言,这点它还是达不到的。我们以往的唯物史观 , 由于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缺泛深入透彻的理解 , 因而它也就往往不能把社会变革看成人与自然联系发展的社会表现 , 因而它也就是抛开了人与自然的联系,孤立的分析共产主义的 , 或说是单纯从社会角度分析共产主义的 。 在它那里由于社会的极端不平等 , 平等问题被看得高于一切 , 甚至高于发展 。 平等好象已经成了历史的根本的目的 , 而不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并且由于对人与自然的联系缺泛深入透彻的理解 , 我们以往的唯物史观也就还没有把共产主义与人们自觉的组织劳动和资源的消灭联系,而只是把它与人们平等的共同劳动相联系 ( 抛开前者即抛开对劳动资源的消灭进程的自觉组织,实际上这依然是一种乌托邦式的想法 ), 进而即使已有人意识到了新社会的社会关系依然存在不断的革命,也不可能明白这种不断革命是与资源劳动束缚消灭进程的进一步发展和自觉组织相联系的。而所有这一切就注定了我们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指导共产主义的具体实践上的局限性。(当然这并不是要把二十世纪共产主义挫折的原因统统归戳到理论本身的不彻底上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只是说明理论往往在多大程度上要落后于实践,和对实践及时总结提高的必要性。) 这样一来,既然我们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还不明白人类整个现代运动的条件、实质和任务 , 这同时也就是说它还不明白它自身的条件、实质和任务 , 它的退出历史舞台就是必然的了。 自工业革命以来 , 尤其是二十世纪人与自然联系的巨大发展 , 实际上标示着人类进入了它最后否定劳动和资源束缚的一个暂新阶段。在这个阶段里 , 一方面由于机器生产 ( 先是蒸汽机 , 最后是全球一体化的智能生产工具系统 ) 对人类劳动的不断否定 , 人从自然条件束缚中的解放的发展已在要求人们只有否定按劳按资分配的资本占统治地位的旧有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才能最终保证社会每一成员同时从自然条件束缚中的解放 , 甚而不如此就不能保证每个人的生存——即产生了共产主义运动;一方面共产主义生产原则一经实践 , 人从自然条件束缚中解放进程即劳动和资源消灭进程,在人们的生活目的之外的那种自在的自发的总之不是人自觉的发展方式,就失去了继续推动人从自然束缚中解放的存在依据了。并且由于人从自然条件束缚解放的由未知逐渐变成人们的有知 , 历史已必然要求人们以这种有知为依据自觉组织人解放的继续发展 , 把人的解放变成有知指导下人们的自主自觉活动 。 这就是人类整个现代运动的条件实质和任务 ,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条件、实质和任务。 而今天一旦我们明白了这一条件和任务,共产主义经过马克思、列宁、毛泽东最终走向胜利的时代也就到来了。 2003 年春,后又修改       
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剑桥中国晚清史(上下)》(经济史)读书笔记
凝伦 2014-2-7 22:38
《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关于经济史的部分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加以整理,分别是:记录清王朝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的经济发展、1830年至鸦片战争前夕的鸦片贸易、1870-1911年间的经济趋向以及临近辛亥革命前的工商业发展。基本上覆盖了整个晚清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书中给出了很多不同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观点,因此这次的读书笔记可以形成和前面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一个对照。 在19世纪大叛乱发生之前,中国的人口已经达到了4.3亿左右。我们需要探究的是这种人口增长的原因。除去先代解除人头税和人口统计制度的完善外,在嘉庆年间,还有两个原因是需要注意的,一是先前引入的高产粮食作物——甜薯和玉米的进一步传播,另一个则是人口间的区域流动,这时大量人口流向了偏远山区(这和我们所想的人口向繁华地区流动正好相反)。人口的大量增加不可避免地引起了边际报酬的递减,这让我想到邓刚教授讲座时所讲到的中国明清时边际生产力递减的问题。除却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发展滞后、生态环境恶化、物价飞涨之外,书中还提到了一个人口增长不良影响的有意思的观点,那就是对清代政治的不良影响。人口在清朝末年已经达到了一种超饱和状态,但是清朝相应的官职数量却没有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清朝一是大量卖官鬻爵,另一个则是设置了大量的半官职。半官职只是我个人的一个概括,它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一些没有通过殿试的童生、进士;文案、仆役、送信等不纳入政府俸禄系统的人,相当于其上级的门客;还有一些人,他们事实上不再供职,成为了商人,但是仍旧保留着名号。官员冗杂可以说是清朝腐败的一个原因。因为大量冗官没有被纳入财政编制,只能由其上级通过进一步剥削纳税人来维持其俸禄。可是就此说冗官一无是处也不对。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律师”其实最早脱胎于“讼棍”。嘉庆年间另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漕运地位的动摇。从上次的笔记可以知道,自明成祖修缮运河后,漕运在交通运输中一直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和内河航运并举。但是到了晚清,漕运已经成了腐败的根源之一。自南京至北京需经过很多关卡,每过一个关卡,独立于省一级行政的漕运司就征收一重厘金。这样省一级财政总是处于紧缺状态,而漕运司为了维持自身利益总是不断加重所收税金标准。这种利益冲突在此时已不可避免,于是省级官员要求开海运,但是漕运司要求维持漕运。在这一论战中,漕运处于上风,但是并不是说海运就失败了。因为在1824年之后,清帝不再反对主张改道。最终在鸦片战争之后,漕运被完全废止。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废除的原因不是因为海运经济利益较高,而是因为此时运河两旁的居民有勾结外国的嫌疑,并且在几次农民叛乱,运河两岸的居民均有参与,这样漕运在清帝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最终被废除。 就1870-1911年的经济状况而言,需要一种客观谨慎的态度。在清朝最后几十年,中国经济的农业部门一直处于土地资金不足,过剩的劳动力收益有所减少。但是不同于严中平认为的,农民受到了极为严酷的剥削,费维恺认为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太大变化。他的理由是中国的农业制度一直很稳定,农民一直生活在很低的水平上,努力维持极低的生活水平。在晚清战乱格局下,之所以仍能保证基本生活是因为农民转种了能够带来更多粮食或者收入的作物。就费维恺的测算,在1904-1909年和1914-1919年间,玉米、白薯和芝麻逐渐代替了粮食作物大麦、高粱和小米。而就手工业状况来看,也并不像严中平所说那样完全被外国手工业击垮。严中平的分析有其正确性,但是这种情况仅仅出现在了通商口岸地区,内地情况并非如此。手工织布业的力量是顽强的,极为有效地对抗着洋货的冲击。从1871-1880年到1901-1910年,织布的数量从32亿码增长至37亿码,在中国农副手工劳动条件极为简陋的条件下,不得不说是一种发展。此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在这部分丧失了一种辩证的态度,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因为这部分学者分析手工业时仅仅分析了织布业,而忽略了其他产业。原因很简单,织布业所占比重是最大的。但是这样不可避免的仅仅以部分代替了整体。但是双方在工业和商业上发展上观点一致。晚清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与政府结合,产生了所谓的“官督商办”工业,但是这种工业发展潜力小,经济效益低,十分腐败。同时这类工业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外国工业的巨大冲击,最后的结局都是破产或者倒闭。
个人分类: 经济史|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马克思的漏洞
mkszyz 2013-10-1 09:01
按照老马的设计,中国这样的社会是没有腐败的,所以也就不需要政党之间的竞争和监督,但由于老马的疏忽,在他设计的社会中仍然存在着家庭,这就使中国社会陷入了:一方面,在理论上,中国社会不需要政党竞争和监督,另一方面,在实际上,中国社会又因家庭所导致的腐败(过分的强调局部的利益)而需要政党之间的竞争和监督的局面。 社会发展公式是这样的:由母系社会之前的社会到母系社会,再由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由父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之后的社会,目前人类社会处于父系社会晚期。人类将进入父系社会之后的社会。在父系社会里,人类分成家庭、国家和民族,存在着买卖和腐败现象,在父系社会之后的社会里,人类成为一个整体,不再分成家庭、国家和民族,天下一家,不再有有买卖和腐败现象。 因此,如果中国社会不再有家庭,实行天下一家,那么中国社会的一切问题就都解决啦。也就是,没有政党之间的竞争和监督,也没有腐败现象。 人类将进入天下一家的社会!老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的设计存在着系统漏洞,所以他的社会才问题百出!
个人分类: 博爱|2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高级社会是如何实现的?
mkszyz 2013-7-16 22:36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社会先要进入一个叫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然后社会主义社会经过一系列发展之后才会进入高级社会的阶段。这个发展模式是社会的实际发展模式吗? 这个发展模式其实是错误的,社会并不需要经过一个叫做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然后再进入高级社会。那么,社会如何进入高级社会呢?总不会一下就成为高级社会吧? 我们先看一下结晶过程。液体的水通过结晶变为固体的水,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小单位的水要么是晶体,要么是液体,也就是某个小单位的水由液体变为晶体并不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而几乎是瞬间完成的,过渡阶段极短。而随着更多的单位的水变为晶体,液体的水也就变成了固体的水。 高级社会的建立也是如此。当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一开始整个社会还是低级的社会,但在某些局部的地方(不是整个国家),社会发生了改变,瞬间由低级社会变成了高级社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小的高级社会越来越多,并相互融合,成为大的高级社会,最后,整个低级社会也就转变了高级社会。 高级社会就是这么来的。所以说根本不需要经过一个叫社会主义社会的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马克思主义者臆想出来的社会。 因此,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你说她是高级社会吧,她是有些高级社会的因素,但她又不是高级社会,你说她是资本主义社会吧,她也有资本主义社会的因素,但又不完全是资本主义社会,所以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就成了不伦不类、什么都是,什么都不是,谁也说不清楚的社会了。
个人分类: 博爱|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蜀山道人 2013-6-10 18:05
“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三四斋主人 (2006-9-14)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花了大量篇幅,描述英国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情况。马克思引用英国”各种调查委员会”向议会的报告材料,展示了资本家疯狂剥削工人、虐待妇女和童工的情况,工人生活工作条件恶劣不堪,日工作时间达14~18小时。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附录了一八六四年英国童工调查委员会一个资料,上面记载着工厂主竟然“雇佣两岁到两岁半的儿童干活”。 多年前初读《资本论》,读到这些章节时虽然十分震惊于文中的史实,但总觉得那些150多年前的“陈谷子烂芝麻”,离我们很遥远,现代资本主义也不会再有。但是,十几年后当我们重温《资本论》时却发现原来的想法有多么的天真! 试看今日之中国,一世纪半之前的英国例子不是正在中国重演吗?说重演应该是太轻了。英国调查员的材料还没有说到干活不给钱的事。试看我们现今社会里民工的“讨薪”:辛苦卖命完,资本家不给工钱,生活无着落,甚至连回家的旅费都没有;被逼走投无路,我们的工人阶级无赖只能采取一些“过激”的“讨薪”方法:自杀跳楼者有之,静坐围堵办公室者有之;近又闻更“绝”的讨薪法:“拍卖妻子的乳房” !这些讨薪的“新招”,听起来似乎都有些“荒唐”。但为了讨薪,他们为什么要做甚至不惜丢了性命的“荒唐”之事? 但仔细想想,“讨薪”本身不就是很荒唐的吗?做工领薪,天经地义,为什么要“讨”?不能正常领薪,要去“讨”,已然是荒唐的了;讨而不得,有的受辱挨打;求告无门,欲哭无泪;不得已作出些“过激行动”,还被某些当权者戴上“恶意讨薪”的帽子。咱们首都公安局不是就制定了一项规章——严惩“恶意讨薪”者——吗?为什么不是严惩“恶意欠薪”者? 实际上,在这点上,我们真的还不如老牌资本主义英国。不错,英国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确实出现过马克思描述的工人阶级的悲惨状况。但马克思描述的那些悲惨的工人血泪史的“史料”是谁提供的呢?是记者,还是工人的“举报”?都不是。而是英国ZF组织的“各种调查委员会”向议会提供的“调查报告”。“调查委员会”的将调查报告呈给议会后,英国ZF制定了一些法规,如工厂法等,对诸如童工、女工及工作时间作出了限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工人的状况。实际上马克思对英国ZF能够在发现问题后能够采取措施遏制工人的状况进一步恶化,给与了相当的肯定。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马克思针对德国的情况,如是说到:“如果我国(德国)各邦ZF和议会像英国那样,定期指派委员会去调查经济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像英国那样,有全权去揭发真相,如果为此能够找到像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那末,我国的情况就会使我们大吃一惊。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决不要在这上面欺骗自己。” 恩格斯给《资本论》第一卷写的一篇评论也能证实这点。恩格斯发表在1868年1月21日“新巴登报” 第20号上的评论中说:“请拿英国的委员会的调查 ,例如关于各工业部门劳动条件的调查来看看。 这里所听取的,不仅仅是工厂主和工头,而且还有工人,连小姑娘都包括在内 ;并且所询问的不仅仅是他们,而且还有医生、治安法官、神甫、教师以及凡是能够提供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情况的人。而且每一个问题和每一个回答都用速记记录下来,逐字地刊印出来,全部材料附以委员会据此而写的带有结论和建议的报告。这样,报告及其材料一起具体地表明了委员会的成员是否履行了和怎样履行了自己的义务 ,这就使委员会个别成员的偏私的态度大大地发生困难。……随着工商业自由的扩展,妇女和儿童的劳动时间受法律限制的情况也就更加普遍,从而 几乎所有一切的工业部门都在ZF的监视之下…….关于1867年这最后一项法令的意义,可以由下面这一点来判断:这项法令把不下于150万的妇女和儿童的劳动置于法律的保护和监督之下。” 现在来看看我们处理这样的事。 9月2日,本人写了篇《“富士康事件”敲响了什么样的警钟? 》发于本博客。所谓“富士康事件”又戏剧般地由双方“剑拔弩张”到互相“握手言欢”,弄得看客们一时反映不过来究竟是怎么回事。 针对这个事件,2006-09-05的《 中国青年报 》一篇评论发出了如下疑问:“在双方简短的联合声明中,没能读到任何关于真相的解释:引发诉讼的那篇报道是否属实?“被机器罚站12小时”的现象到底有过没有?那些工人的收入到底是多少?触目的只是双方互致的一连串“敬意”、“歉意”以及“善意”表白,颇有些“不打不成交”的意思。看其中浓浓的“和谐”气氛,让曾经特别关注此案者感到很困惑:你们双方到底谁对谁错了呢?而我们的知情权又在哪里?……如果报社自信报道内容是确实的,就理应坚持公理,为劳工鼓与呼,直到富士康向公众“低头”、向劳工作出补偿为止。这是对自身尊严的维护,更是对“求得真相”这一媒体天职的坚守;而如果报道不属实,则报社也不能恃话语权强大,谋求“和解”了事,而是应该勇敢地向富士康和公众道歉。” 这些疑问确实有弄清楚的必要,但对于资本家的狡诈,对于《第一财经》的“软骨”,其实是在意料之中的。资本家狡诈和贪婪是资本的本性使然:为了利润最大化,在不受到制约的前提下,一定是不择手段。《第一财经》的软骨,肯能因为现今的“媒体”是“半企业化”、“半官僚化”的,它们有自己的经济利益、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充当舆论监督或者本来只是其“营利”的手段;当手段与目的冲突时,自然舍手段而取目的;或者说明定它们受到什么压力,也未可知。它们不愿意或者不能够与正强势资本家“抗衡”,来呐喊出工人兄弟姐妹的心声和委屈,是不难理解的。可是,有个更需要弄清楚的疑问:有关部门为什么没有对此事进行调查?当初深圳的法院对“富士康”对记者的恶意起诉的反应可谓是“雷厉风行”,为何对违反“劳动法”的嫌疑就无动于衷? 英国工人是不幸的,他们作为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首先领受“命运”的苦难;但英国工人阶级又是“幸运”的,在自己的抗争下,代表资产阶级的ZF没有完全不顾他们的死活,通过组织调查委员会了解情况,再通过法律一定程度保障了他们的生存权。我们是社会主义的ZF,虽然资本家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当我们的一些地方的工人阶级比之英国当年工人阶级的惨状,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时候,请问我们ZF的“调查委员会”在什么地方?关于工人状况的“调查报告”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劳动法”又是如何得到贯彻的? 马克思拿英国的事例要求德国ZF和议会对工人阶级的状况进行调查和法律保护,然后说,“如果德国的这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为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地情况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这里我们也要对某些国人大声地说:马克思讲的英国的事例和对德国当局讲的,“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 据《沈阳日报》报道,9月11日下午,沈河区中山路上两名中年男子的行为,吸引了路人的眼球,一名矮个儿男子手举一张“广告”,上面赫然写着“出卖妻子乳房”几个大字!记者询问价钱,对方却答非所问:“没有办法,实在没钱了,儿子上大学还等着交钱呢!”。记者最终追问到实情:“我并不是真想卖老婆的乳房,我就是想吸引别人的注意,帮我们讨回打工钱!”遇到工资被恶意拖欠的问题时,求助法律,法律沉默,求助ZF,ZF推诿,求助法院,法院不一定受理。有些被拖欠工资的民工被逼爬塔吊、跳楼等事件时有发生,有些以自杀相威胁讨薪,又会被警方以“恶意讨薪”罪处罚,于是有些人只好出此“下策”。 文章来源: http://se.xmu.edu.cn/blog/xmyjg/archive/2006/09/15/6344.html
个人分类: 随笔|3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怎么学
legacy2222 2013-5-25 01:00
直接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中文版第2版(1995年版)或第3版(2012年版)的第2卷。 建议先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再读《〈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然后读恩格斯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的书评,再读《资本论》的序言和跋,最后读三卷《资本论》的节选。 如读完了,觉得仍有兴趣,可读《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 ——via mayongjun021
1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何新:马克思不是犹太人
切格瓦拉万岁 2013-3-9 22:54
何新:马克思论犹太人和共济会 2013-03-08 13:51:27|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何新:马克思论犹太人和共济会 一、马克思论犹太人 “上帝的选民(指犹太人),额上写着他们是耶和华的财产。”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有一种流行的误解——这种误解很可能来自共济会和犹太人的有意散布——使得许多中国人以为马克思是犹太人,其实这是中国人对犹太属性的无知之谈。 犹太不是一个纯一的血缘种族,而是指一种社会身份和一种宗教信仰。信仰就是犹太教,社会身份就是主要从事高利贷活动的犹太银行家。在血缘上,犹太人以母系而非父系作为认同的标志。父亲是犹太人而母亲不是,那么这个子女即非犹太。但若父亲不是犹太而妻子是犹太人,则子女也算犹太人。 马克思的父系有犹太血缘,但他的父亲亨利·马克思已经改宗信仰基督教,母亲也不是犹太人,所以马克思不是犹太人。相反,马克思与莎士比亚一样,蔑视和憎恨唯利是图的金融犹太人。 1856 年,马克思在《纽约论坛报》的《俄国贷款》一文中写道:“我们知道,每个暴君背后都有一个犹太人,就像每个教皇背后都有一名耶稣会成员一样。耶稣会的军队扼杀了所有自由思想,于是,这被压抑的世界的欲望有机可乘了,若不是因为那些偷窃全人类财产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也无需挑起战争。怪不得 1856 年前,耶稣要把放高利贷者逐出耶路撒冷圣堂。他们就像暴君和暴政背后的当代高利贷者,他们的主体就是犹太人。” 马克思在这里说的犹太人,就是作为虚拟经济代表的放贷人、高利贷犹太资本家。 马克思早年写过一篇专门批判犹太人的论文《论犹太人问题》。此文写于 1843 年秋,发表于 1844 年 2 月《德法年鉴》,编入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 本文是马克思同青年黑格尔派的著名代表人物鲍威尔就犹太人的解放问题公开论战的著作。在此之前,鲍威尔发表《犹太人问题》和《现代犹太人和基督徒 获得自由的能力》两书,把犹太人的解放这一社会政治问题归结为纯粹的宗教问题,认为一切人都应该摆脱宗教信仰,括犹太人只有放弃犹太教信仰才能获得解放。 马克思认为信仰从属于经济基础,犹太人的信仰就是拜金主义和唯利是图。这是由犹太人生活的世俗性——经商和放贷决定的。因此,只有消灭了这种世俗桎梏,才能克服宗教性。神学问题的解决有待现实问题的解决,要改变神学必须改变它的世俗基础——对社会制度进行改造。以下是该文的摘要: “我们不是到犹太人的宗教里去寻找犹太人的秘密,而是到现实的犹太人里去寻找他的宗教的秘密。” “犹太教的世俗基础是什么呢?实际需要,自私自利。” “犹太人的世俗礼拜是什么呢?经商牟利。他们的世俗的神是什么呢?金钱。” “金钱是以色列人的妒忌之神;在他面前,一切神都要退位。金钱贬低了人所崇奉的一切 神,并把一切神都变成商品。金钱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独立自在的价值。因此它剥夺了整个世界——人的世界和自然界 ——固有的价值。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 “市民社会从自己的内部不断产生犹太人。” “ 实际需要、利己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原则;只要市民社会完全从自身产生出政治国家,这个原则就赤裸裸地显现出来。实际需要和自私自利的神就是金钱。” 马克思认为,犹太人并非是一个具有特别的种族和文化特征的民族集团,而是一切以追求利润和金钱作为最高行为准则的人群的共同名称。犹太人就是资本家。犹太世俗文化就是成为资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对于政府集权与资本集权的差异已经有明确认识,指出了两者在社会垄断上的竞争关系,并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认定犹太金融资本已经具有操纵欧洲各民族国家政府的实力,使得全世界的政治都成为金钱的奴隶。因此,马克思说:犹太人的拜金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犹太精神—— “ 犹太人的解放,就其终极意义来说,就是人类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 “如果有一种社会组织消除了经商牟利的前提,从而消除经商牟利的可能性,那么这种社 会组织也就会使犹太人不可能存在。” “社会一旦消除了犹太精神的经验本质,即经商牟利及其前提,犹太人就不可能存在,因 为他的意识将不再有对象,因为犹太精神的主观基础即实际需要将会人化,因为人的个体感性存在和类存在的矛盾将被消除。” “犹太人的社会解放就是社会从犹太精神中解放出来。” 简略言之,马克思认为,所谓市场经济的代表就是犹太精神。 二、犹太金融家是近代资本主义的真正起源 高利贷犹太人在欧洲历史上有一个特殊名称—— Court Jew ,即宫廷犹太人。这个词语来自于德语 Hofjude ,是欧洲中世纪时期的犹太银行家。这是一些犹太商人,通过将钱或实物租借给欧洲各级皇室贵族并收取利息,以此换取政治特权和地位,从而成为犹太人中的特权阶级,故被称作宫廷犹太人。 宫廷犹太人作为国王及贵族的资助者、供应商和信贷提供者,通过向封建政权放贷,从中收取利息,成为欧洲封建统治者在经济领域的重要助手。他们为国王和贵族提供信贷及流动资金的回报,由此他们获得了铸造货币和收缴税款的权利。因为他们为王室和贵族提供金融服务,宫廷犹太人被授予一些特殊的待遇,例如可以居住在城市中专属的犹太社区之外,不必佩戴辨识犹太人身份的徽章,不受犹太拉比的管辖等,甚至还可以用金钱换取贵族爵位,担任政府公职。 宫廷犹太人的秘密联盟就是共济会。由于宗教问题,犹太人在欧洲社会地位低下,共济会是他们坚持特殊信仰的秘密组织形式,也是他们在经济、政治上互相支援和结盟的形式。宫廷犹太人的地位存在风险,特别是当庇护他们的王公贵族死去时将失去被保护的地位,甚至会被放逐或处死。 宫廷犹太人在中世纪欧洲的封建政权内扮演着重要角色,几乎所有欧洲宫廷都有若干宫廷犹太人为其服务。 放贷是犹太人的传统经济活动。《圣经》及《古兰经》中都明文规定禁止信徒从放贷中赚取同胞的利息,天主教会严厉禁止基督徒的放贷活动。但犹太教允许商人放高利贷,这使得犹太人成了欧洲唯一可以从事放高利贷的人群。 而放贷的结果之一是统治者若无钱还债,可以将所辖土地的税收权包给宫廷犹太人,任其自行搜刮。这种方式,与现在美联储在美国的存在模式完全一致。美联储发行美元借给联邦政府,美国政府以美国的征税权作为抵押,所以美国国税局表面是政府部门,实际是共济会的私营机构。 只有了解宫廷犹太人,才能真正理解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宫廷犹太人的经营模式是西方资本主义的真正源头,欧洲的资本主义最早就是以金融资本的形式出现的,而非经历了从商业资本、工业资本到金融资本的循序演化。 所以近代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并非通过工商业而是通过金融业,也就是通过放贷收取利息以及控制货币发行完成的。地理大发现时期的商业资本和工业革命时期的工业资本都是在金融资本的投资下发展起来的,所以工业和商业绝非资本主义的本质,金融才是资本主义的本质!金融资本从开始就高高地居于资本市场制度食物链的最上层,操纵控制一切社会资源。 所以资本主义并非像马克斯·韦伯所说是日耳曼人或新教基督徒依靠勤俭的新教精神而发明的。资本主义市场制度的创造者就是犹太银行家。欧洲的日耳曼基督徒——条顿骑士团通过与圣殿骑士团和共济会的结盟,加入了这一体系。在历史上,无论日耳曼贵族还是平民阶层对犹太资本和市场的反抗最终都失败了,于是只有将资本主义认定为自身文化的产物从而自我催眠。但是在资本主义体系中,日耳曼人所掌握的只是工商业和服务业等低级资本,只有犹太资本家始终垄断着居于体系顶端的金融资本。 犹太银行家定期制造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根源,始终是金融资本流动性的周期性短缺。这种短缺,是从属于金融资本的需要对经济结构的重新洗牌。这种危机并非如经济学所说是由于市场的自我调节而自然产生,而是金融家人为操纵货币流动性及其金融垄断性所导致的必然结果。操纵货币以制造经济危机,是欧洲金融资本自中世纪晚期就已熟知的手法,有史以来发生的一切经济危机,无一次不是源于金融资本家的人为操纵。 犹太人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一书,将资本主义的产生唯心地归因于日耳曼民族精神和新教伦理,这实际是有意识地误导。这种意识形态刻意掩盖了在欧洲演化千年之久源自宫廷犹太人的金融资本对推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决定性作用。 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在犹太金融家手中完成的。只有控制了国家财政和社会货币的金融大资本才有发起文艺复兴、大航海运动和进行产业革命、科技革命的经济实力。而中国古代则不同,虽然很早中国就有完备的市场经济,有发达的商业、矿业和手工业制造体系,但是自秦汉以来到清末,国家一直牢牢掌控铸币权、货币发行权。因此中国社会中没有犹太人那种金融资本家。这是中国民间难以发展出资本主义制度的真正的原因。 对比欧洲,早在 11 —— 16 世纪的意大利半岛上,威尼斯、佛罗伦萨、热那亚、米兰已经成为欧洲的金融货币中心。一些欧洲城市,通过控制黄金和货币发行权,积累起与欧洲大陆所有国家相抗衡的金融实力。犹太金融家创造了资本主义的市场体系。 欧洲 宫廷犹太银行家中发展最典型的,就是当今世界的首富家族、起家于法兰克福的德系犹太人 ( Ashkenazi )富豪 ——罗斯柴尔德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又称洛希尔家族)是一个发源于法兰克福的犹太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家族究竟拥有多少财富?这至今仍然是一个世界之谜。罗氏嫡脉的家族产业从不上市。但是据 1850 年时有人的估计,罗斯柴尔德家族当时已经积累了相当于 60 亿美元的财富。如果以 6% 的回报率计算,在 150 多年后的今天,他们家族的资产至少超过了 50 万亿美元。以资产市值估价 500 亿美元而号称当今首富的比尔·盖茨,与之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罗氏家族有一句著名的箴言:“只要能控制一个国家的货币发行,就不在乎谁制定法律。”宫廷犹太人以税收为抵押、放贷给政府及控制货币发行的经营模式,早在罗马帝国时代即已经形成。中世纪在意大利、法国和德意志、西班牙和英国地区都曾经存在。到今天已经发展成完备的政治经济制度,即:政府通过向私有银行借贷以维持其国家财政运作,而将所收国家税款全部用作偿还贷款的利息。货币发行权则由私有银行控制。 这样一来国际金融资本如同水蛭一样吸附在各国经济体上,不但掌控了各国财政大权,使政府无独立的财政能力,也合法并吞了政府税收,将其变为源源不绝的利息收入。 在美国,不仅美联储是私有股份制度的中央银行,作为配套的美国国税局 Internal Revenue Service (IRS) 也是一个私有的商业金融机构。研究指出, IRS 是一个注册于波多黎各的离岸公司(参看: http://www.supremelaw.org/sls/31answers.htm )。其幕后股东无从知晓。美国国税局,不是美国政府下辖的文官部门。它的性质如同其名字中所显示的——是国家收入服务机构,它虽挂在美国财政部之下,本身却不是一个政府机构,而是一个受雇于联邦政府的私人公司。它的主要职能是收取美国公民的个人所得税,然后直接转移到幕后的股东和老板手中。 美国在建立之初并没有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制度。直至 80 年后的南北战争时期才开始征税,之后屡兴屡废。 1913 年美联储建立后, IRS 开始正式运作收缴个人税款直到今天。 曾参选 2008 美国大选的共和党候选人罗恩—保罗 Ron Paul 除了发表废除美联储、恢复金本位等激进言论外,还主张废除个人所得税。他揭露 IRS 所收税款并不是上缴给美国政府,而是直接付给美联储用以偿还国债。这呼应了很多美国人认为个人所得税违背宪法的观点,也是唤起占领华尔街运动的原因之一。 [以下为欧洲历史上一些重要的宫廷犹太人: Veitel Heine Ephraim ,通过铸造发行不足额的货币资助了腓特烈二世的七年战争,引发了通货膨胀。 Daniel Itzig ,服务于腓特烈二世,通过通婚建立了 19 世纪初最有权势的犹太家族。 Liepmann Meyer Wulff ,服务于腓特烈二世,是 19 世纪初普鲁士王国最富有的人。 Abraham Oppenheim ,通过将 Sal. Oppenheim 银行家族介绍给普鲁士王室,使其获得了用于一战的战争贷款。 Gerson Bleichr?der ,是普鲁士皇帝和俾斯麦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联系人。 Feivel David ,为黑森伯爵组织了黑森佣兵出租给英国皇室用以镇压美国独立运动。 Mayer Amschel Rothschild ,负责保管黑森伯爵的财产,以此为基础建立起欧洲第一个金融王朝。 Joseph Sü? Oppenheimer ,服务于符腾堡伯爵,因助纣为虐在伯爵死后立刻被捕处死,尸体被放入铁笼示众六年。因 19 世纪根据其事迹创作的小说和纳粹时期依此改编的反犹电影而闻名于世。 Jacob Bassevi ,通过铸造发行不足额的货币资助神圣罗马帝国将军华伦斯坦在 30 年战争中的军事行动,造成了通货膨胀和大饥荒,因其卓越贡献而获升贵族。 Samuel Oppenheimer ,服务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室,为利奥波德一世提供了与奥托曼帝国战争及其他战争的贷款。 Aaron of Lincoln ,服务于英王亨利二世, 12 世纪英国最富有的人。 Paul Julius Reuter ,服务于英国维多利亚女皇,垄断了伊朗经济多个行业,引发伊朗的烟草运动,当时的波斯国王 N ā ser ad-D ī n Schah 向其取得高利息贷款用以镇压叛乱,从此控制波斯财政。 David de Pury ,服务于葡萄牙王室,特别从事于奴隶贸易和种植园经济。 Peter Shafirov ,俄国外交部副部长,彼得大帝的重要助手。 Issachar Berend Lehmann ,资助波兰国王奥古斯塔特二世登上王位。] 三、《马恩全集》中关于共济会的论述 马克思熟悉共济会手语 这个手语的意思是:忠诚与信念高于一切 马克思恩格斯是否共济会员? 马克思、恩格斯早年曾经参加正义者同盟,这个组织与共济会有关,盟员主要是手工业者。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马克思曾经参加共济会。但是在西方的共济会网站的共济会员名单和维基百科英文版的共济会名单中有马克思的名字。但是,从正式出版的《马恩全集》中文版中,马克思、恩格斯多次论及共济会。马克思曾经指出普鲁士国王是普鲁士共济会的最高首领。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国际共济会甚为了解。 据肖锋博士检索和统计,在《马恩全集》中出现“共济会”关键词的频数共有 21 次,散落于 16 篇文献之间,其中包括:马克思著作 10 篇,恩格斯著作 4 篇,马恩合著著作 2 篇。这表明马、恩对共济会问题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关注。马克思共济会看做资产阶级的同盟会,采取批判态度。但是也有合作的表述,例如在巴黎公社中就有许多共济会员加入。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认为法学的“‘考试’无非是共济会的那一套,无非是从法律上确认政治知识是一种特权而已”。是一种“逻辑的、泛神论的神秘主义”,而这正是共济会所倡导的信仰形式。 马克思致恩格斯( 1852 年 4 月 30 日 )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卢格在他的信中攻击金克尔是普鲁士亲王的代理人和共济会会员”。“无法避免他们对党的渗透和侵蚀”,包括共济会的“有意安排”。 马克思认为,第一国际组织(国际工人协会)背后也有共济会之手。马克思在《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根据国际海牙代表大会决定公布的报告和文件》中,有两处谈到了“共济会”,马克思明确地指出:“在国际的日内瓦支部后面隐藏着秘密同盟的中央局;在那不勒斯、巴塞罗纳、里昂和汝拉等地的国际支部后面,隐藏着同盟的秘密支部。这是个共济会组织,国际的普通会员及其领导中心甚至没有怀疑过会存在这样一个组织”。 马克思注意到,俄罗斯巴枯宁的无政府主义团体实际也与共济会组织有关。 马克思注意到 1871 年的巴黎公社运动后面也有共济会的插手。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的两份手稿中,马克思指出:“法国共济会下属的一些分会和个人参与到了法国巴黎公社的运动中来。”“还有共和同盟、各共济会分会也派出代表,举行示威游行。”据历史资料,法兰西共济会的大东方会所分部“哲学的蜂巢”,是法国共济会的一大分派,他们的一些会员曾经和公社战士一同活动过。 根据《卡·马克思同“世界报”记者谈话的记录》,马克思承认“在公社各机关里有许多(国际工人协会)协会会员。”但是也还有很多共济会会员。马克思针对当时的罗马教皇认为巴黎暴动是工人国际搞的阴谋,指出:那也就有同样理由认为这也是共济会搞的阴谋了,因为共济会会员以个人身分参加公社活动的决不在少数。马克思指出:“真的,如果教皇宣布整个起义都是由共济会会员发动的,我也不会觉得奇怪。” 在马克思致恩格斯( 1870 年 4 月 28 日 )的信中,马克思说、谈到巴黎工人领袖弗路朗斯说:“昨天晚上,共济会法国分会,‘法国人支部’等设宴请他和提巴尔迪。路·勃朗、塔朗迪埃等人也想参加宴会。” 在马克思为一家报刊撰写的《新闻数则》( 1848 年 11 月 28 日 )中,有这样一段关于普鲁士共济会的叙述:“今天我们认为有必要报道一个更为确凿的事实。共济会柏林‘三君主’总分会——大家知道,普鲁士亲王是普鲁士共济会的最高首脑,就像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是普鲁士教会的最高首脑一样——宣布停止共济会科伦‘密纳发’分会的活动。为什么?因为这个分会吸收了犹太人入会。特此通知犹太人!” 马克思在此明确指出:“普鲁士亲王是普鲁士共济会的最高首脑”。 马克思还曾经指出,共济会堂向来是宣扬“自由、和平和友爱”的“圣地”,而曼彻斯特学派所主张的“贸易和平论”也正与这种理念“不谋而合”,其只不过是充当共济会指使下的走卒角色。通过自由贸易的方式,英国可以将更多的国家和民族纳入到其殖民体系中来,从世界范围内剥削各国工人更多的剩余价值,以图谋欧洲和世界的霸权。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我们在这里得到一个像数学一样精确的证据:为什么资本家在他们的竞争中表现出彼此都是假兄弟,但面对着整个工人阶级却能够结成真正的共济会(兄弟们的)团体。”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德文第四版序言》中也提到共济会员之间互相“兄弟”相称的关系,指出——如果“因为人们把天主教的教士和修道院女子院长称为父亲和母亲,而修士和修女,包括(甚至)共济会会员和英国同业分会会员在庄严的集会上,彼此都用兄弟和姊妹相称,就硬说父母、兄弟、姊妹等称呼是根本毫无意义的称呼”——那是十分荒谬的。 马克思恩格斯从政治经济学角度指出正是由于国际资产阶级之间建立联盟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共济会内部资产阶级兄弟联盟的存在。 针对共济会的密语:四海之内皆兄弟,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同盟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个人分类: 共济会|17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米克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融合的观点
熊肉 2013-3-3 17:24
开辟一个两派共存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将由互相攻击对方的虚伪性和不学无术,而转变为互相了解和评价对方的观点,双方进行和平的竞争。看看谁能对经济现实给予更正确的和更有用的分析。
个人分类: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1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A篇:厘清马克思文本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批判〕和〔确立〕
lisi1948 2012-12-28 10:30
A 篇:厘清马克思文本的重大理论问题是〔批判〕和〔确立〕 本文说的 马克思文本 所指的是马克思的文章、著作,以及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这两部著作,以及《共产党宣言》的这个文献。至于《资本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就不完全是马克思的文本,也属于恩格斯的文本。再说,我们要理解马克思的手稿由恩格斯来完成的这两部著作,也并不是马克思文本在确立重大的理论问题的创立,而是马克思在用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历史观的观察现实的方法和考察历史的方法运用辩证法在展开论:解放无产阶级的基本条件必须具备的物质基础。所以,马克思文本在批判什么和确立什么,这才是我们论马克思文本的〔批判〕和〔确立〕的重大理论问题。 诚然,在马克思文本的确有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所指的是在马克思文本中所“批判”的是什么,以及在“批判”中所“确立”又是什么。因此,中国人如果对马克思文本的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如果不厘清的话,那就不会有中国人的话语权。 所以,当中国人要去谈,要去理论在马克思文本存在着的真实马克思的真实思想究竟是什么,就必须有我们中国人的话语权。那么中国人究竟怎样才能实现找到被埋藏在马克思文本中的真实马克思的真实思想呢?我们认为,有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就是:那也是马克思文本在说过:他们是如何地重返唯物主义来展开对唯心主义的批判。 实际上,过去我们中国人并不自己去阅读寻求马克思文本去找到马克思在决定重返唯物主义的真实思想,而是通过前苏联的解读所认为的,也就是列宁在论《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确立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哲学的思想体系而理解的。那么,这能是中国人在二十一世纪拥有本国文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大国,而且是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既定前提吗?那么,中国人有没有权利来重读马克思文本去真实理解马克思为什么要重返唯物主义的前提和理由呢? 实际上,中国人只要提出一个理由:马克思重返唯物主义难道说,是同费尔巴哈一样要建立:“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理论体系吗?然而,对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就需要我们中国人去通过本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来读通、来读懂马克思文本的真实思想,这就是本文说的重大理论问题。 然而,为了方便大家的理解,首先,要将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的理思在读通、读懂马克思文本的真实思想的前提要给大家讲明: 马克思文本在说:重返唯物主义的前提的最早的发现,应该是马克思在 1837 年 11 月写《给父亲的信》作出的:是“转而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而且我们认为这一转向才是理解马克思重返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而且马克思重返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决不任意分割它们”。 因为,马克思发现了在现实中存在着的任何事物的发展和进步,那是包括在:事物本身的自身存在。这种自身存在的两个要素有:实体和自我意识(是黑格尔哲学的基地);以及全部哲学的基地即存在和思维;同时也包括“物质和意识”、“物质和精神”等等的这类形式,就同属于是不可分割的事物本身的自身存在。这就是“决不任意分割它们”就是马克思在作出决定要重返唯物主义的最早发现的基本前提和基本特征。 那么,马克思决定重返唯物主义的立场是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中国人要厘清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实际上,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手稿在对黑格尔的思辨哲学的批判,那是在对“抽象理念”的“抽象形式”和“抽象内容”在分割事物本身的自身存在的“实体”和“自我意识”的对立,在“现实世界”是“虚假”的批判。因为,在“现实世界”的真实存在:无论是在固化存在的方面、还是改变存在的方面,那是都包括其实体和自我意识的这两个要素,如果分割它们就只能是“抽象存在”,不是“现实存在”。 实际上,马克思在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那是“确立”了在“现实世界”的“现实存在”的现实范畴的真实存在而最多的和最长用的基本概念是: “ 现存的 ”和“ 现实的 ” == “ 现实关系 ”的 现实问题 。 理当说,这才是马克思重返唯物主义的立场的基本问题。应当说,马克思是在确立现代人类哲学的现实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原生形态(为什么能说这才是马克思的原生哲学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呢?因为“现存的”、“现实的”、“现实关系”那是在马克思文本读得到的马克思使用的基本概念)。换言之,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立场,那是要寻找“现实的”事物去解释“现存的”事物,解释的目的是要澄清:在现实中存在的“现存的”——它还是不是“现实的”。这就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这篇重要文章,在向世人阐明的: “ 因此,真理的彼岸世界消逝以后,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 人的自我异化的神圣形象被揭穿以后,揭露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 于是,对天国的批判就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 。 ” 这就是在马克思文本中存在着的真实马克思的真实思想。然而,这段论述中的“ 揭露 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 ”,要这样理解:“ 揭开 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就成了为历史服务的哲学的迫切任务。 ”只有这样来读马克思重返唯物主义的意图和目的的真实思想,才能掌握马克思的真实思想在以下的这段论述在阐明的观点是: “ 对宗教的批判使人不抱幻想,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成立自己的现实 ; 使他能够围绕着自身和自己的现实的太阳转动 。 宗教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95 年,第 1 卷、第 2 页)。 应当说,这段原论才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核心观点。也可以这样来说,马克思在没有与恩格斯合作之前的这个时期,那是有打算去创立一种比黑格尔哲学更科学、更现实、更先进的马克思哲学。因此,马克思哲学的现实基本问题而确立的是:“现存的”和“现实的” == “现实关系”来展开解释世界。这才是马克思后来在对《德意志意识形》的批判在向世人阐明了马克思哲学属于“最先是真正批判的世界观”。 这样,读者在马克思论《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读到的马克思哲学是:“ 对 天国 的批判就成对 尘世 的批判 ”的目的,是“ 对 宗教 的批判使 人 不抱 幻想 ”;那么马克思哲学“ 对 宗教 的批判变成对 法 的批判 ”和“ 对 神学 的批判变成对 政治 的批判 ”的目的,就是“ 使人能够作为不抱幻想而具有理智的人来思考,来行动,来建成立自己的现实 ”。 这样,马克思哲学就实属是对“尘世”、“幻想”、“法”、“政治”的批判。因为,马克思发现:在现实世界的“尘世”、“幻想”、“法”、“政治”,它们只是“虚幻的太阳,当人没有围绕自身转动的时候,它总是围绕着人转动。”这就是马克思哲学的批判对象和批判内容。 那么,马克思哲学在批判中,哪是在〔确立〕什么呢?实际上马克思在这篇文章是向世人说明了:马克思哲学的“ 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 。 ” 那么,什么是“此岸世界的真理”呢?对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我们要不要搞清,如果不找得到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中国人能不能找得到真实马克思的真实思想呢?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是“此岸世界的真理”的话,那既读不出来,也就找不到。 实际上,马克思说:“历史的任务就是确立此岸世界的真理。”是有两个方面的存在:一个存在,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立场问题;另一个存在,就是反映现实世界的联系问题和根据问题。理当说,马克思在没有与恩格斯合作之前,只是找到:反映现实世界的哲学立场的基本问题:那就是“现存的”和“现实的” == “现实关系”。却没有找到去解决实现成功的联系和根据的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实际上,有关解决实现成功的联系和根据的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那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的第二部《德意志意识形态》著作而找到并确立:是“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和“物质环境之间的联系问题”。——这才是马克思重返唯物主义的现实作用。 这样,马克思在“确立”重返唯物主义的现代哲学基本问题是: “ 现存的 ”和“ 现实的 ” == “ 现实关系 ”。这才是最科学的绝对真理; 这样,马克思在“确立”重返唯物主义的现代哲学的联系和根据是: “ 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 ”来证明什么是现存的及什么是现实的根据。这才是最科学的绝对真理。 这样,中国人在阅读马克思文本而看得到马克思的批判:是在批判分割事物本身的自身存在的对立形式。中国人在阅读马克思文本而看得到马克思在批判中的揭穿:所有分割对立的实质是虚假的幻想论。中国人在阅读马克思文本而看得到马克思在对“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批判的揭穿是幻想论其虚假观。 那么,所有在确立:“实体”、“自我意识”、“唯一的”、“存在”、“时间”、“物质”、“精神”、“客观实在”等等的纯粹概念的理论哲学,就都属于是在幻想论其虚拟观。因为,分割事物本身的自身存在的对立的同一或统一,以及分割事物本身的自身存在的第一性、决定、先于的立场,在现实世界的现实中是相对的,同时,在用相对的纯粹概念而设置:“好”与“坏”、“正确”与“错误”、“真理”与“谬误”的立场,也决不是根据。也就是说,无论什么哲学确立的立场,在论述其占有和扬弃的问题上,立场决不是根据。任何哲学立场都是要有正确的联系和根据来证明,决不是用哲学立场来决定的、能证明的。这才是本文厘清了马克思文本的〔批判〕和〔确立〕的重大理论问题。
1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C篇:能将马克思的三个批判当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吗?
lisi1948 2012-12-28 10:28
C 篇:能将马克思的三个批判当成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吗? 西方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当然,这也包括着中国共产党人也是这样认为。那么,共产党人凭据什么而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呢?当然是要凭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 所以,中共中央编译局也就在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末组织一批专家学者在用一丝不苟的精神将马恩的原著,而编译成中文《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版,以及编译《列宁全集》和《列宁选集》第一版,都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同时,在上个世纪的九五年以后,又编译《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版,以及《列宁选集》第二版,都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这样,每个中国人只要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而用于去深读细研《马克思和恩格斯全集》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第一版与第二版的对照、比较就定能读得到:马克思文本的早期著作有一部专著手稿是对《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以及有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同时,中国读者可以看得到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一篇重要的文章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的概论。然而,当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而产生“共同阐明”他们“的见解”那是有:两部合著和一个文献。 马恩的第一部合著是:揭穿滋生《神圣家族》的思想根基而注明了是“思辨结构的秘密”;马恩的第二部合著是《德意志意识形态》有两卷。而第一卷注明是在《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而第二卷注明是在《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即“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那么,再加上马克思文本的几篇重要文章是:《政治经济批判》,以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及《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等等的这些文章、著作的真实思想就是马克思的“三个批判”。实际上,马恩合著的一部文献即《共产党宣言》也集中展现了马克思的“三个批判”的真实思想。 然而,任何中国人都知道:《列宁全集》或《列宁选集》有一部重要的哲学专著是《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一篇重要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理当说,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无论是反对列宁和拥戴列宁的,都是在根据列宁的这部哲学著作在确立的两条路线论两种哲学即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并以此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的框架理论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 那么,马克思的“三个批判”真正的能成为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吗?这就不是列宁说了算,而应当有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依据说了算。相信这也是任何学者不会反对的,因为就是继承和发展也不能将马克思的“三个批判”而当成是“三个来源”,如果说是“三个来源”的话,那也应该是不同于马克思对“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在揭穿的那是在幻想中理论的虚假方式。 实际上,我们从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或《选集》及《文集》的两部重要著作来看:马克思是在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而恩格斯也是赞成的。这也从马克思恩格斯两人的合著是在对德国哲学的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也就是在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批判而证明。而且在向世人说明:他们在“共同阐明”他们“的见解”那是在通过批判,来创立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运用方法。 同时,根据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本书的确定,是要用马克思的名字去命名:“马克思的世界观”、“马克思的历史观”和“马克思的辩证法”。那么,马克思的世界观、历史观和辩证法是不是也类似于“现代德国哲学”的哲学体系的方式呢?理当说,决不是的。 因为,马克思在批判的是“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是在幻想中所论的是虚假观。因为,恩格斯同样也是在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的批判。他们两人的《关于费尔巴哈》或《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这两个《提纲》的第十一条,都是确定了在推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进程,那决不是哲学体系能实现的,也决不是哲学体系在推进的。而且他们两人都在证明了:任何哲学体系的抽象存在的解释方式的实质,是在幻想中论虚假观。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家们”是否也是立足在幻想中所论的也“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的虚假观呢?是不是的,只要看一看这种哲学体系它能不能起到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现实作用?就可以证明和断言。也就是说,历史唯物和辩证唯物的哲学体系而如果起不到“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现实作用的话,那么,这种哲学体系也同样是在幻想中论的虚假观。实际上,有关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能不能起到解决“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现实作用,就是不本文来理论的事情,然而有关这个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哲学史研究室的理思,已经在中国互联网上有专题考证了。 诚然,本文要厘清的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哲学基本问题”的形式而展开的“解释世界”而采用的“历史方式”和“辩证方式”,它是不是马克思在其第一批判的复活?实际上,有关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不是马克思的原生,这已经没有意义的了。因为这两个组成部分早就被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给取代了,也就用不着本文来考证。然而,当下本文要厘清和考证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形态而展开的历史唯物或辩证唯物的这两种方式,是马克思创立的呢,还是马克思批判的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 实际上,列宁是没有读过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第二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和第二卷的这部重要著作。那么,中国学者难道说也没有读过这部重要著作吗? 理应说,中国学者而明明看到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的书名是:《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中国学者明明看到了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的书名是:《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而且中国学者而明明地看到马克思的几篇重要文章是:《政治经济批判》的延伸《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那么,这就说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生著作:是在“三个批判”中在阐明着他们的见解。 可是,怎么马克思的“三个批判”却到了列宁的著作,却变成了是“三个组成部分”了呢?然而,对于这个重大的历史存在的理论问题,中国学者有没有义务、责任来澄清呢?理当说,应当有,而且必须澄清。因为,中国共产党人已经拥有了本国文字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以及《列宁全集》和《列宁选集》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在提供给学术研究者的对照、比较来厘清和考证。 再说,中国学者是不是也要学一学:邓小平同志开创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的实践方式,来展开对马克思学说与列宁学说的对照、比较的正本清原的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的研究。因为,历史唯物论和辩证唯物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它究竟是不是在起到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和科学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现实作用?实际上,有关这个重大的理论问题,那是可以从唯物主义的特性是承认和回答的方式与改革开放、创新、科学发展的特性是改变、是实现的方式,从而展开对照和比较的话,显然,承认和回答的方式的这种特性,就决不是能推进深化改革开放、创新和科学发展的源泉动力,因为改革开放、创新和科学发展的特性是改变、是实现。那么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创新和科学发展的特性是在马克思文本中而不是在教科书中。 201212-28 日 于阳新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马克思关于可变资本和工资的论述
熊肉 2012-12-14 23:27
全部年产品价值大于当年耗费的劳动力价值。即价值产品小于产品价值。(P488) P489:当年新生产的价值仅仅包含在v和m中。 资本主义社会把它所支配的年劳动大部分用来生产生产资料。 P490:可变资本在资本家手中作为资本执行职能;在雇佣工人手中则作为收入执行职能。
个人分类: 资本论笔记|19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关于网友说马克思没有证明劳动能创造价值
dasasasa 2012-10-27 23:39
老马说劳动能创造价值,依据的是他对当个工厂生产活动的分析,包涵了一个生产过程,然后得出。 然而价值是什么,老马是一分为二的,及物质属性或功能这方面定义为使用价值,交换当中的货币表现形式,定义为交换价值。 只能说是他的哲学思想的体现,至于说他有没有证明这个论点,我确实没发现。 对于使用价值来说也会涉及的个人的主观判断,交换价值更加不用说。我现在只能理解为他对价值下的定义是一个综合两者的而得出总定义。 老马对价值如何衡量倒是有个人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论述。至于为什么要用劳动时间来衡量价值,则是因为他对生产过程的分析,发现时间的独特性,生产率是生产力的最优体现。这个也不是证明式的结论,更多是分析和终结得出。 只能说老马没有通过自然科学那样的证明方式去证明价值是什么,但是就我感觉而言,老马有比较多的社会科学的证明方式,或者说是论述。 这个争论感觉有点像是物理学当中讨论力的本质是什么。 我个人更倾向于用“人的主观活动对客观世界的开创性,重要性”这一个指标来衡量价值。同样这是一个描述性的论点,如果要证明,也只是会通过一些材料的描述加以推导,得出一个结论。像自然科学那样给出证明也不可能。 ================================================================== 我的意思是,你没有解决马克思理论上述的尴尬。而这些尴尬,不正是我34楼所说的问题造成的吗? 即“可是马克思离开了交换价值,自己定义了一个价值,这个价值既不能解释价格(不是交换价值),也不是价格波动的中心(中心是生产价格),那么这个价值现实意义何在?” ------------------------------------------------------------------------------------------------------------------------------ 不,你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马克思的价值论所需要的市场和现实当中的市场不一致导致的问题,或者说两种评判体系对接的问题。 只是在这种对接的过程当中交换价值体现为一定比例的交换价格,使用价值体现为效用。 这是两种不同评判体系。 在这种对接过程当中,交换价值(体现为交换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代表的价值(体现为社会平均生产价格),在这种具体的转换过程中价值是一个概述性的概念,具体的兑换由具体的价值定义去完成。 及马克思定义的价值,要么结合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去理解,要么就具体的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理解。 ======================================================== 呵呵,你没有顺着他论述的思路去想,当然觉得莫名其妙。 还是那句话,马克思的价值要分开两个来看,他想用一个客观的量来衡量,实际上就是生产率,及劳动时间。 这个劳动时间凝结在商品当中又是和物质,和交换(主观取舍)相结合的,所以有使用价值,交换价值。 马克思通过剖析生产过程来揭示劳动的独特作用,得出劳动创造价值。这和多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形成,多生产要素参与价值的分配等其他观点实际或多或少有联系和区别。 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是物质和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对立统一,他的劳动价值论是他分析19世纪资本主义生产的经验结论和逻辑推导,并不是自然科学方面的证明。 西方学者难以揣摩马克思的哲学思想,按照标准的二分法的哲学思想去看马克思的书,必然会有问题。 倒不是说这些问题不存在,而是按这种思路去理解马克思的论点会产生一定偏差。如果不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的角度去思考,就难以体会到马克思对价值的定义面临一个尴尬的问题,马克思想用尽可能客观的变量来衡量价值,但是他发现他绕不开市场,绕不开人为的扭曲。 与其说马克思没有证明价值是什么,倒不如说马克思在给出社会科学式的证明之后,没有更进一步证明除劳动之外的各种因素对价值的形成影响。以及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尴尬问题。 =========================== 实际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也不是一个绝对客观不变的标准,它也会动,随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变,这是一个客观衡量的过程,然后必须在交换过程中接受一次人为的主观选择,或者说人为扭曲,这个就是各种劳动的兑换比例问题,然后还要面临一种兑换就是物质和劳动的兑换,及兑换成货币,这样两个兑换过程都离不开市场,但是这样一个市场就要比传统的市场要求更加复杂。这显然不便于操作,大家直接把各种劳动,物质兑换成货币,因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成了摆设。 总之就是缺乏实际的操作性。
个人分类: 经济|24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读书笔记-1、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dasasasa 2012-10-2 09:55
读书笔记-1、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由于是读书笔记,可能有语句不简练,逻辑不通顺的地方。 特别申明: 由于个人能力问题,所以可能存在对原著的理解偏差,如果由此产生的错误结论,那么则不关原著的事情,纯粹是本人能力的问题,敬请明辨。 敬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 ============================== 前言: 马克思阐述劳动创造价值这一基本原理,解释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但是从资本论看来并没有全面的否认生产资料在经济生产中的贡献。或许他的立场过于分明,站在了劳动者这一边,对资本家的批判不遗余力。使得人们感觉马克思是完全反对资本家的,其实马克思深刻的明白没有生产资料的投入,整个生产活动就完全停止了。 但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使得资本家的存在性受到质疑。如果没有资本家,所有生产资料都是社会共有的,那么就不受压迫了。 无论是生产资料共有,还是私有,到最后生产出的产品,必然要分配和消费,如果分配不均必然就会导致和私有制一样的后果,两极分化。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主要内容在于马克思通过对工厂生产过程的剖析,讲清楚了剩余价值的来源,确立了劳动价值理论。当然这个论证过程中还有具体劳动,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个人劳动时间,社会生产必要劳动时间等概念。 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生产资料本身是不能够产生价值的,以前的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这就导致了(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资本家是对生产没有贡献的。这个结论是有问题的,等下再叙述。 劳动价值理论的出现导致了资本家和劳动者的对立。由此催化了一个新的社会制度。 马克思从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吸取营养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但是与西方传统的经济学原理有着巨大的鸿沟,在西方历来都是被批驳对象。 过了一百五十年了,看到当前世界还是西方经济学占据主导地位,当然此时的西方经济学已经和一百五十年前大不一样,很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渗透进了西方经济学,但是西方经济学的根本出发点,市场,竞争,等等基本原则还是占据主导地位。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鸿沟呢?这是我很久以前就一直思考的问题。 正文: 马克思如何证明剩余价值理论的我就不复述了,具体看资本论。(附:看得我真的是头疼,还好看原著有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和生产背景,有利于理解。不跟着马克思的思维去读资本论,那就是痛苦的代名词。) 马克思的经济学一定要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来理解,否则就会迷惑。 马克思论述了生产资料比如机器,在生产过程当中是不能产生价值的。注意马克思论述的这段话的背景,是在机器进入生产之后,针对的是单个工厂讲的,这时候机器的价值不会增值,因为早就已经通过买卖交换所确定。所以只有劳动生产者的劳动是价值的源泉。 然而对于整个行业和社会来讲,如果机器是决定性的生产工具和效率提高手段的话,机器的创造发明者的创造活动对于整个行业和社会就是决定性的,是主要的价值产生者,普通工人的就成了次要的价值创造者。 马克思讲了单个工厂和社会其他工厂的竞争的例子,那是机器进入工厂之后的情形。 机器进入工厂之后,对于单个工厂来说,只有参与了生产的劳动者创造了价值,当然这个劳动者是一个泛指,只要是付出了劳动的,可以包含管理者。既是生产资料拥有者又是劳动者是存在的,也不违反马克思的经济原理。 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机器逐渐成为了社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手段,反之也促进了分工的发展。 对于整个行业生产链或者社会来说,机器的发明创造者的开创性劳动就成为了整个行业生产链或者社会的价值源泉。生产过程中的普通的劳动者劳动则成了次要的。 既然价值的创造者是付出了劳动的各种各样的劳动者,那么只拥有生产资料而不劳动的资本家没有创造价值,但是却分配了主要的利润,自然就显得不合理,于是激起了劳资矛盾。 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可没有什么劳动法来保护工人的权利,马克思就在思考为什么资本家不劳动但是越来越富,工人拼命工作为什么还是那么穷,揭示了剩余价值理论的秘密。 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由于机器对于生产,对于提高生产率是至关重要的工具,使得普通劳动者的重要性显著下降。使得普通劳动者根本没有能力和资本家来讨价还价。 按照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市场供求原理就是说普通劳动者过剩,但是这种说法还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当时资本家不开工厂还可以靠积累的财富生存下去,而普通劳动者短时间不工作就生存不下去。普通劳动者根本得不到和资本家进行平等交易的时刻,在劳动和资本进行交易之前,普通劳动者就屈服在了饥饿的威胁下。整个交易根本就超出了市场供求原理的基础---平等。 这种不平等的劳资交易,导致了生产分配的不平等。这个不平等和劳资交易有关,却先于劳资交易。 其实这个劳资矛盾深刻的体现了物质和主观能动性的矛盾。 所有生产都离不开生产资料(主要是物质),也离不开劳动者的劳动,包括理论,发明等等劳动(主要讲主观能动性,精神方面)。 原来的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这个矛盾的做法就是把资本家踢走,把生产资料留下,由社会共同拥有生产资料,于是就生产当中就只剩下了主观能动性的问题。当人们主观意愿强烈,创造性突出的时候,整个社会就显得进步发展很快。但是这里一个问题,资本家没有了,市场没有了,不代表就最终的分配就公平了。 没有其它的不平等因素了,社会本身就意味着有些人权力大,有些人权力小,这些不平等的因素最终影响了最后的生产分配,导致人们的主观能动性随着不公平的分配的提高而降低。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创造价值理论,揭示了价值的起源,如果承认资本家存在的合理性,同意劳资交易,那么必然要面临生产资料(物质)与劳动(人类主观性活动)的兑换问题。 如果没有资本家,但是只要有市场,只要有交换,还是隐含着物质和主观能动性相互采取何种比例兑换的问题,这个才是关键的地方。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当中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于是乎原来的社会主义者在踢走了资本家之后取消了市场交易。注意,如果没有资本家,生产资料公有,而市场交易是可以存在的,比如各种集体生产企业之间的市场交易,但是依然会产生上述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追根揭底探究生产活动,搞清楚了生产资料和人的主观劳动的关系,但是却整合不了这个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糊涂”的市场一直在解决的。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劳动者的劳动和生产资料的辩证统一, 两者不可偏颇,因此两者如何的兑换是一个需要模糊的处理,无法做到绝对公平。 因此在社会分配体制越来越难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情况下,中国最终只好重新找回市场。 只要涉及到交易,涉及到主观判断则难以用客观的各种规则和数据来衡量,必然就会偏离绝对的公平,社会平均生产时间等是无法完全准确的统计的,而且要统计的话,必须考虑到整个生产链和社会,必须涉及到发明创造主观能动性如何这算成劳动时间或者物质的问题。于是无论如何,交易或者交换就意味着一定程度的不公平,因为评价和转换的判断过程中就出现了偏差。 西方经济学流行的原因就在于回避了这些转换问题,没有所谓的完全公平的思想,只要是符合一定的规则就行,至于规则本身是不是合理,则不是考虑的范围。 西方经济学从来都不是讲公平的,注意,所谓的市场交易公平地位等等,千万别信。西方经济学当中隐含的一个问题就是交易前的地位问题,交易前不属于交易,无关于交易地位,请大家琢磨下。 于是整个问题就出来了,马克思揭示了生产过程中资本家不劳动却富有,普通劳动者拼命工作却贫穷的原因,实际上是生产之前的财富地位就不一样---》劳资交易时“公平”的不公平主观能动性与物质交换协议---》生产分配后的不公平。如此反复循环。 以前社会主义的做法是为了消除不平等,但是财富不平等取消之后,还可能出现权力不平等等,最终也会造成生产分配和消费的不平等。 因此最终我们发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揭示的是主观能动性和物质的矛盾统一的哲学问题,涉及生产活动以及生产活动之前的一些因素。以前社会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取消了交易中的不公平之后,衍生出了另外的不公平,最终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还可以参考哈耶克的著作,他思路和出发点非常不同) 而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当中还隐含着把人类特殊的开创性主观活动折算成普通无差别劳动的问题,蕴含着特殊性转化为普通型的哲学问题,这个问题又是一个没有客观标准的问题。 于是马克思想通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去衡量商品价值的时候,由于各种商品有不同的物质(包含使用价值),而且商品中即便能够完全计算出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么也还是面临上述两个无解的哲学问题。 作为一门经济学科,要指导具体的经济活动,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无法跨越上述两个问题,则不能指导具体的商品交换。这就是为什么之前的社会主义会采取踢掉资本家并且取消市场的原因。 西方经济学如何解决所谓生产活动中的物质和主观能动性的矛盾呢?是因为它把劳资交易定在劳资交易的完成一刻,劳资交易之前是完全不考虑的,至于劳资交易之后也是不考虑的。因此任何的劳资交易,都完成在那一瞬间,它根本就不碰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当做一个社会权利和保障问题留给社会。劳资交易之后所获利润当然也不会考虑劳动者。(注意,现在可能会有考虑。)而之后的商品的市场交易则完全决定于买卖双方的意愿,互相博弈,没有客观衡量标准,各种不同物质(使用价值)的商品,就取决于意愿。 西方经济学在面对如何评价人类开创性的主观能动活动时,用的还是上述一样的方法,瞬间劳资交易,至于以后出现的激励方法则是简化为一定数量的货币,或者相对于某个百分比利润。 那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否能够简化评价体系,跳出这个两个陷阱呢? 很简单,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原理,相对与绝对是对立统一的,只要不追求单一的绝对或者相对,那么在评价过程中就能找到折中的方法。利用原来的市场功能,并要求资本家分一部分劳资交易之后产生的利润给劳动者。比如劳动者持有部分公司股票,或者公司按利润发放一定比例奖金。至于奖励的报酬是否合符劳动者的贡献,那就是个扯不清的话题了。 后言: 现代的西方经济学吸收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关注劳资交易前的地位问题,完善了在现代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也开始重视劳资交易后的激励问题。 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当前更有效和公平的发展市场经济。 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从不产生价值,但是却又与生产有关,这个基本表现的是物质存在是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条件。 其实在了解马克思恩格斯的物质和精神是矛盾统一的这个哲学观点的时候,我们就应该牢记在心,我们根本不能忽视任何一方。 如果不能清楚的看到生产活动和生产活动之前的区别和联系,我们就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市场经济学之间巨大的鸿沟,就无法深刻理解当前的市场经济。要么我们陷入以前社会主义者的困境当中,要么就对马克思经济学不屑一顾,导致两级分化严重。 公平的交易,只是公平在一瞬间,不要奢望市场交易能突破那一瞬间。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促使我们重视交易的前提和一定公平分配原则。 然而现代的货币和金融制度使得经济当中的运行原理有了一个新的突破,货币逐渐成了一个不公平的根源。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解决呢?下回分解。
个人分类: 经济|21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刘光晨:劳动量与生活量的关系问题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增补
刘光晨 2012-9-1 00:30
——劳动效用价值论 提要: 本文以劳动量与生活量的关系这一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线,阐述了这一关系在商品社会的社会表现形式问题,分析了使用价值效用的本质,在马恩政治经济学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商品的效用问题及其与交换价值的关系问题,阐述了工业革命的机制和工业革命中劳动消灭的趋势,并从必要劳动量对社会可实际实现的生活量的束缚出发,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性做了进一步的分析,对共产主义过渡时期人们共同的劳动外自由生活的生产和劳动消灭进程的自觉组织进行了初步的展望。 关键词 劳动量与生活量的关系 效用 消灭劳动 资本主义矛盾 共产主义 目录导读 几个说明 引论 一、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二、使用价值和它的效用 三、交换价值 四、生活量及其与劳动量的关系 五、效用劳动的价值实现 六、效用劳动价值的价值构成 七、交换一般 八、生活量的等价交换 九、劳动量的非等价交换 十、工业革命的机制 十一、成本及效用趋同趋势和利润率平均化趋势 十二、市场价值与部门基于效用更新的商品结构变动 十三、四部类生产和不断的生产生活革命 十四、生活总财富与总效用递增 十五、工业革命的本质 十六、劳动价值论的要义和马克思的不足 十七、资本主义矛盾的新认识 十八、共产主义革命 第一个说明 在马克思和列宁的时代,由于他们对社会生产史发展演进的分析,尤其对资本主义的分析,曾经大大地推进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发展;今天我们处在社会主义革命阶段,为了要更好地推进这个革命,我们依然需要从对社会生产史演进的分析和对资本主义生产的分析入手,进一步增进对这个革命的认识。 从另一个意义讲,这同时也就是要求我们随实践发展反思修正丰富以往的一些认识,尤其是关于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即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 这就要求我们往回看。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最简单的商品开始,我们今天依然需要回到最简单的使用价值【我这里用使用价值代指商品,是因为我们已经经历过了一个接近产品经济的阶段,使用价值概念在这里囊括了商品和产品两个概念】开始。马克思通过商品的价值揭示的是人与人间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核心是生产关系】,而我们通过使用价值的效用问题,则同时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今天看来,使用价值——商品或产品,其实同时蕴含了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两个方面发展的可能及其潜在互相作用。 然而,要研究效用问题,首先会面临一些困难,因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理论界一直以来都还在排斥它。 长期以来,使用价值的效用问题一直徘徊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之外。然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把效用问题纳入在内,最起码我们就无法解释各部门商品尤其工业品为什么会不断的更新换代的问题——比如彩电为什么会代替黑白,数字电视为什么又会主导市场,再比如说从 BP 机到大哥大再到手机后来的一系列的发展,诸如此类,等等等等。另外,我们也解释不了共产主义阶段,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而效用问题实际已经蕴含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和解决途径问题。这也就是说,效用问题实际对生产史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有不少人依据马克思所说的使用价值不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列 , 以及马克思批判耶利米 . 边沁的话,教条的认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就应该把效用问题排除在外,否则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的了。我认为这是不对的。实际上马克思关于使用价值不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列的话本身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至多只是说明使用价值及其效用问题,在当时还没有进入马克思的视野,还没有引起马克思的足够重视,因此不足以作为否定效用问题的依据。 至于马克思批判边沁的那段话,实际马克思一整段话也只是在挖苦边沁看待效用问题的“幼稚”和“乏味”,认为边沁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太过浅薄,实际也根本不存在马克思对效用问题本身的任何讨厌之意。非但如此,恰恰正是在这个地方,兴致所至的马克思实际上无意中为我们后人最终解决效用问题流露指明了原则和方向。 马克思在批判边沁时说:“ 效用原则并不是边沁的发明。他不过把爱尔维修和十八世纪其他法国人的才气横溢的言论枯燥无味地重复一下而已。假如我们想知道什么东西对狗有用,我们就必须探究狗的本性。这种本性本身是不能从“效用原则”中虚构出来的。如果我们想把这一原则运用到人身上来,想根据效用原则来评价人的一切行为、运动和关系等等,就首先要研究人的一般本性,然后要研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变化的人的本性。但是边沁不管这些。他幼稚而乏味地把现代的市侩,特别是英国的市侩说成是标准的人。凡是对这种标准的人和他的世界有用的东西,本身就是有用的。他还用这种尺度来评价过去、现在和将来。例如基督教是“有用的”,… 艺术批评是“有害的”,… 如此等等。这位勇敢的人的座右铭是“没有一天不动笔” ,他就用这些废话写出了堆积如山的书。如果我有我的朋友亨·海涅那样的勇气,我就要把耶利米先生称为资产阶级蠢才中的一个天才。”【《资本论》第一卷第 669 页】—— 许多人从马克思批判边沁的这段话中,得出马克思反对讨论效用问题的结论。其实正好相反,马克思兴致之外正是在这里无意中流露了我们解释效用问题的一般钥匙——效用不是虚构的,它应该体现在 “人的一般本性”,及其“在每个时代历史地发生了的变化”中。 在马克思那里效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比较好理解,主要是历史本身的局限,当时效用的意义还没有足够显现。 然而,历史是发展着的,今天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各部门内部的竞争,已经使部门内各生产主体把基于效用的商品的更新换代,作为他们抢占市场份额和提高各自利润率的主要的手段对待。使用价值基于效用的更新换代,在今天是如此频繁的影响着人们对部门同类不同效用商品的需求结构的变化,从而部门同类不同效用商品实际供给结构的变化,以不断升级产业结构和推进工业革命,那么在这个时代,还要去怀疑商品效用的经济学意义,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来说,就一定是掩耳盗铃了。 如此,劳动价值论就要对使用价值的效用问题进行研究,就要对效用更新的经济学意义和历史意义做出解释——既要在资本主义经济学部分,对部门内部竞争中不同效用同类商品的价值确定问题做出解释,在劳动价值论中补充上使用价值的效用更新对部门同类商品供给结构影响的解释 ,也要对共产主义时期,如何更好地推进使用价值的效用发展和最终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作出解释。由此看,马克思限定使用价值不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之列,确实是不恰当的。 当然,既然是一个多世纪后继续马克思未完成的工作和为社会主义经济学服务,旧理论的个别问题甚至基础性问题,就有重新梳理的必要 . 第二个说明 恩格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最早的比较系统的著作。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提出 :“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依然说,共产主义社会 “ 在决定生产问题时,上述的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正是政治经济学的价值概念在共产主义社会所能余留的全部东西,这一点我在 1844 年已经说过了 …… 但是,可以看到,这一见解的科学论证,只是由于马克思的《资本论》才成为可能。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第 348 页。在这里,恩格斯实际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工作。 而我的工作无意中正是切合了恩格斯的想法,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大体完成了这一工作。虽然并不是我特意的,这只构成我工作的一部分。 我最近还偶然从旧书摊上得到了一本《孙冶方社会主义流通理论》,我感觉孙冶方把“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主要的理解成费用对使用价值量的关系,还是回避了效用问题的本意的,实际上是依然没有对使用价值进行研究。社会主义社会的使用价值作为预备阶段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在产品阶段上相比资本主义生产,依然并且应该更有利于节省人的劳动和发展人的自由生活。 第三个说明 我 07 年切入这个论题之前,没有认真读过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著。当初切入这个论题,只是根据所学过的教科书。读原著是我近两年才开始的事情,且越深入原著越感觉到马克思的伟大。至于其他人的经济学著作【除《剩余价值理论》中的人物】我更是基本不知,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马克思主义的还是非马克思主义的。所以,严格来讲要我这种人做学问实际是不太够格的。所以,我在此简单做个声明: 1 、随认识的发展,我保留我对马克思理论认识方面修改的权力,当然更希望朋友们的指正。 2 、如果在我之前,有朋友在理论上已经确实解决了这些问题,恕某无知了,我确予承认。 3 、这篇文章只是我阶段性的一个认识,所以我真诚欢迎感兴趣的朋友共同探讨。 我不是专业的研究者,所以我文章一定会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过,如果真理并不只是专家学者们的真理,也还是千千万万追求真理的普通人是真理。那就从这里开始吧!现在拿出来征求意见。 引论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沿袭前人 , 是从生产者与生产者分工交换的角度提出交换价值问题的 , 结论商品的交换价值最终应该归于生产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或劳动量,商品交换是基于等量劳动时间的交换(主要参看《政治经济学批判》) . 在马克思那里 , 整个商品交换史及其整个政治经济学,就是以此开端并展开的 . 然而 , 商品交换的开始是否就真的如此简单呢 ? 仔细考察,其实不然 . 因为交换史的开端上还有开端,源头上还有一个源头,那就是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在没有商品交换之前的世代里,人们就一直在生产生活,生产生活是自来的,生产生活是源,商品交换是流。如果有这么一个源头,那么我们考察交换价值问题,就应该从它的这个源头入手。 人们生产劳动的目的,是为了生活;人们对自然付出一定的劳动时间,是为了得到另定的生活时间。一定的劳动时间叫做劳动量,而一定的生活时间我们给它取名叫生活量。其中劳动量已经被大量的引入到经济学领域,而生活量则一直没有进入过经济学家的视线。劳动量与生活量的关系,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之所以为人向来就有的,可见实质的劳动量生活量不是商品社会的内生关系,而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早已经存在了的。如果说交换关系中,劳动量生活量这些概念还依然要起作用,那只能说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延伸,不管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还是在人与人的交换关系中,人们总要耗费一定的劳动量,获取一定的生活量,耗费尽可能少的劳动量,获取尽可能多的生活量。商品社会前人们耗费劳动向自然要生活量,商品社会中人们耗费劳动同时向社会要生活量,是把社会当自然来“耕作”了。也就是说,交换价值作为人与人的交换关系,是人与自然交换关系在商品社会关系中的延伸。这样对一个劳动者来说,在商品社会中他劳动的价值就应该由它可收获的生活量的多少决定,或是在他的生活量与劳动量的某种关系中确定,而不应该单单与劳动量有关。这是从生产者个人的角度讲的。 当然谈到商品交换,必然同时就要谈到分工 ------ 首先生产与消费的分工,然后是生产者与生产者的分工。从不同的角度看分工,在这里同时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交换价值问题。 而研究交换价值问题,必须要充分注意从生产与消费分工的角度分析,非如此就要犯很多错误。 一、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在社会分工生产中,商品交换反映的是生产者与生产者一种生产合作的关系,但具体到某一商品而言,最终就成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一种关系。 在这里,生产者通过他的劳动为社会提供的是使用价值【本篇所说使用价值多泛指商品或产品】,但他需要的是他未来的生活;社会需要的是使用价值,但它又必须要对生产者的劳动,付出生产者所需要的生活。每一个生产者面对的都是整个的社会,而社会面对的又是众多同类使用价值的不同的生产者。单个生产者为社会提供的是,具有一定使用效用的使用价值,而众多同类使用价值的生产者,为社会提供的则是众多不同使用效用的同类使用价值;同类使用价值因为对社会的效用的不同 , 因而也就意味着它们各自生产者的具体劳动对之于社会的效用的不同,而社会对不同生产者通过各自使用价值表现出来的不同效用的劳动 , 实际又必须要通过他的购买行动和付出的生活的量的多少来区别评价和鉴定。 因而,从生产者与消费者分工的角度看,必然的就涉及到部门不同生产者或生产主体的内部竞争问题。而效用竞争,就是这种内部竞争的首要的方面。 二、使用价值和它的效用 研究使用价值(指商品或产品)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研究它的效用问题。 效用就是使用价值的有用性。使用价值的效用不光来自于人的劳动,马克思说,商品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因而只要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自然物天然的就有它对于人类的效用。所以说,劳动效用价值论之所以叫做劳动效用价值论,并不是因为效用完全是劳动创造的效用,还是因为效用是劳动所拥有的效用。 当然,效用如果只是停留在自然物的效用上来谈论,就没有研究的必要。因为今天支撑着我们所有整个现代生产生活的使用价值的效用,都是在自然效用基础上,人类劳动创造和积累了无数的新的效用的结果。铁本身不能蒸饭,做成了锅就能蒸了;土不能盛水,烧成碗便可盛了。我们谈论效用问题,就以劳动对使用价值效用的创造积累为基础。 使用价值的效用不是虚构出来的。大哥大就是比 BP 机好,而后来一代代发展起来的手机总比先前的大哥大更要灵巧功能也更多。所以说,研究效用问题,实际就是研究使用价值效用的历史发展趋势问题。至于怎么个研究方法,马克思在批判边沁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告诉我们了,使用价值的效用体现在消费它们的人的一般本性及其历史的变化发展当中 【《资本论》第一卷第 669 页】 。这和使用价值体现在它满足人的需要的程度有同等的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讲,浅显一点说,人的一般本性就是要自由自在的更好的生活。只是要生活,就要劳动,劳动了才可以生活。要想得到更好的生活,就要更好劳动。要更好的劳动,就要减少更多自由自在的更好的生活。或者说人们需要的是,既要更好的生活,又要更少的劳动。而在工业革命以前,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当然,不可想象和在梦境中想象往往是一回事。所以,这就成了驳论,人类几百万年没有走出这个驳论。 如果说今天这个时代,人的这个一般本性已经有了什么样的变化的话,那就是通过 200 年工业革命,人们突然有一天发现,本来头脑中那个镜像不单是可以在梦境想象一下,并且已经慢慢的部分变成现实了。从而人的这个一般本性在今天就已经在人们头脑中进一步大体明确出来——那就是在生产生活的各个细节上,尽可能多地减少人的劳动,和尽可能多地获得劳动外自由自在的更好的生活 。 如果从人的本性这个理解出发,人们对使用价值的要求——也就是它效用,不管是它们未来作为生产资料存在还是生活资料存在,它们作为使用价值的效用,除了实现人生命的延续,最终就体现在它们可以实现人们生产生活中劳动时间的缩短,和可实现人们劳动外自由或更好生活时间延长的能力上。 当然,我们也可以深一步理解人的这个‘一般本性’。深一步讲,人的‘一般本性’就是要驾驭物质运动,否定其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如果说物质运动对人生产的自在作用对人类产生劳动、资源、时空束缚,那么人的这个一般本性对自然条件束缚的否定,就同时包涵着对劳动束缚的否定、对资源束缚的否定和对时空束缚的否定。这样如果从对人一般本性的这个深一步理解出发,那么使用价值的效用,除了维持人的生命,就不仅仅是否定劳动束缚这么一个方面了,它还同时包括否定资源有限性束缚的方面。如果我们把使用价值划分为基础生活品、生活方式品、生产方式品、原料半成品,那么基础生活品的效用就体现在维持人的生命上,生活方式品和生产方式品的效用则体现在其否定劳动束缚、资源束缚、时空束缚的能力上,原料品由于与自然资源的连接,所以它就既有其作为使用价值本身的有用性的问题,即效用问题,又同时包涵有人类在否定资源束缚能力上拓展状况的问题。当然,商品社会中,人们否定资源束缚的动力主要与资本积累的可持续性同资源有限性所造成的资源开发的不可持续性的矛盾有关,与资本积累的效用有关,而与资源品作为使用价值本身的效用无关。所以当我们谈论资源品在否定资源束缚上的拓展时,实际主要的已经与资源品本身的效用无关。 我们在本篇中所探讨的使用价值的效用问题,主要设及的还是人们生产方式品和生活方式品的效用问题。 使用价值的效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工业革命之前,它的发展非常缓慢。工业革命之后,各工业部门的产品的效用更新递增才迅猛的发展起来,并带动着人们持续的生产生活革命。 使用价值的效用是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的统一。 说商品或产品的效用有绝对性,是就部门同种或同类使用价值它们共有的有用性而言的。这些部门商品或产品共有的有用性是此种或此类商品或产品之所以成其为此种类使用价值并且成其为各个独立部门的依据。我们把使用价值这部分共有的有用性,称作使用价值的绝对效用,也就是马克思商品的二重性中相对交换价值的作为使用价值的那个东东。部门商品或产品的绝对效用它们共同的使用价值,代表了部门商品或产品的效用在维持人类生存和否定自然条件束缚能力上的整体的发展状况。 说效用是相对的,是就部门内部商品比较的意义上讲的,不同部门之间的商品无所谓效用比较。在商品社会,使用价值的效用更新也只有在部门内部竞争的意义上,才有其存在的意义。另外,既然是部门同类商品的相对效用,就不是指它们之所以可以作为此部门商品的共有的那些有用性,即不是它们的绝对效用,共有的东西是不可比较的,而是指它们有用性中相对差异的那些部分,只有存在差异的部分才可以比较。 比如,大米能吃,按说作为主粮大米是最有效用的商品了,没有食品人就会饿死!所以,不能说效用不大。但能吃这个绝对效用作为大米的共性在大米这种商品的内部竞争中,实际上称不上效用,很简单大米都能吃,如果没有其它特别之处就无所谓优劣比较,所以大米的效用就往往仅仅指口味。我们称道东北大米,宁可多花一些钱也愿意,就是这个道理。而当天下所有的大米口味都一样了的时候,口味就也失去了比较优劣的相对效用的意义,而沉入大米的共性,即其绝对效用了。 其它种类或部门的商品也一样。 因而,当我们谈论商品的效用问题时,往往又仅仅指商品的相对效用,而不是指它的绝对效用。部门商品的相对效用,是指部门各商品在满足人们否定自然条件束缚(劳动、资源、时空束缚)能力上相对的发展状况。 并且,既然是相对效用,对部门来说,它的商品就由主要效用商品、新效用商品、和过气老效用商品构成。对新效用商品来说,它应该是在历史地继承了部门商品主要的历史效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问题是如何在实践中获得社会认可占领市场;对主要效用商品来说,它是已经通过社会检验获得了社会认可成功占领了市场的那部分效用商品;对过气老效用商品来讲,它即将丧失社会认可即将丧失市场。这也就是说在相对效用的竞争中,具体商品的相对效用会随部门商品效用的更新不断地递减,直到被认为“丧失”效用淘汰出市场。实际这个效用不是丧失的,而是被“丧失”的。个别商品相对效用被失去了,也就意味着个别商品社会需求的丧失和被淘汰。 当然就部门而言,部门个别商品被失去的所有相对效用,实际是在部门新效用商品的效用中依然存在着。比如,我们不能说 BP 机的效用在移动通信工具领域真的就失去了,因为它实际依然在手机的效用中存在着。或说部门所有发展了的新效用商品,实际上它的效用都是在历史的积累了部门商品效用所有的积极的历史积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效用实际是不断的被沉淀到部门商品整体之所以可以成其为此部门商品的绝对效用,而以部门商品整体绝对效用的面貌保留和存在的。部门商品或产品相对效用的竞争更新,总在为部门商品或产品整体的使用价值即其绝对效用的更新添砖加瓦和开辟道路。或说部门商品或产品的绝对效用,总是在其相对效用的不断更新中向前发展的。 所以,我们必须从相对效用与绝对效用的这种辩证统一中,才可以真正理解使用价值的效用在减少人的劳动时间和延长人的自由时间上的这种历史的发展。 如果说人与自然的矛盾是劳动、资源、时空对人的束缚,那么使用价值效用的意义,就在它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解决中。 三、交换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表面的看是交换中社会对商品使用价值实际的评价鉴定和量度,是量度意义的相对的使用价值。但深一步看 , 由于一切使用价值都是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创造的成果,因此,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归根结底其实是创造它们的人的各种不同具体劳动的价值。以往的劳动价值论仅仅停留在交换价值是商品生产中劳动者所消耗了的生活时间即劳动时间的价值实现理解交换价值,而今天我们则认为交换价值作为这种价值实现,一定也是参考了商品或具体劳动的相对效用的,交换价值是社会根据了具体劳动的相对效用,对具体劳动所消耗生活时间即劳动时间在交换中的价值补偿性实现。 交换价值之所以是劳动价值, 是就交换价值之所以会产生和存在的根源讲的。交换价值只能是根源于生产者的生活需要,没有生产者的生活需要就不必非要有交换价值;生产者生活需要的满足状况又只能依据于生产者按劳动时间的劳动的数量(劳动耗费了的生活时间)和劳动质量。在劳动存在时代,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们新的生活本身,从而交换价值最终只能根源和依据于生产者的劳动对社会的贡献的状况.抛开了人的生活需要和劳动,商品本身就不会衍生出交换价值,生产资料(包括机器)本身也更不会创造出交换价值,只有劳动着的人才需要生活,因而才需要交换价值。在劳动存在时代,机器生产隶属于人的劳动。 所以 , 在劳动价值论者看来 , 所谓商品的交换价值 , 说是商品的价值 , 其实并不是商品本身的价值 , 因为商品本身不需要生活 , 商品(包括作为原材料的自然物)本身的效用也不需要生活 , 只有一样东西需要吃饭花钱需要生活 , 那就是生产商品的人本身。商品的数量和使用效用,在这里其实只是社会衡量生产者的劳动时间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可以给生产者多少生活时间的生活费用的依据。 并且 , 一切商品的交换价值,当然首先基础的与生产它们的劳动时间消耗量有关 , 但最终的却决定于此商品的相对效用,是在与其同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及效用对比中实现的。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实现,但这个实现也不是没有其它比照因素的实现,而是比照具体劳动的相对质量的实现。因而,一切商品交换价值的最终的确定者最终只能是社会,并且是在它最终成交的那一刻确定的。这和马克思关于交换价值问题的思想实际并不矛盾。 要搞明白交换价值,首先要搞明白什么叫价值。 按照马克思的说法,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时间消耗量——即劳动量(劳动中的生活时间消耗量),叫价值,这比较明确。而交换价值概念则比较混乱,在马克思那里交换价值或是被定义成商品所能交换得到的使用价值量,比如,一斤棉能交换二尺布,二尺布就是一斤棉的交换价值,或是直接就定义成劳动时间、社会劳动量、货币量,总之是散见在他的著述中比较庞杂。为了明确起见,我们把马克思的交换价值概念进一步明确一下:商品本身包含的劳动量叫商品的价值;商品通过交换得来的他人的劳动量——社会劳动量,即价值的最终实现量,叫做商品的交换价值。一个是商品自有的劳动量,一个是交换得来的社会劳动量,二者是一个对应关系。 这样,如果联系到效用的奖惩问题,商品的交换价值和它本身所包含的价值,大多就往往并不是相等的(后面章节我们将论述个别商品价值与交换价值的不等,和部门总价值和总交换价值的相等)。并且商品交换价值的多少,既然依据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及其与同类商品的效用和交换价值对比,那么,商品的交换价值就往往与其效用成正比例关系。注意,这个正比例关系同商品的价值与其生产率成反比,并不矛盾。 进一步探究,交换价值在这里就同时既包含了社会对生产者抽象劳动消耗即其价值的成本补偿,又同时包含了社会对其具体劳动的效用奖惩两个部分。 马克思的缺点是只承认有前一个部分,虽然马克思也谈到了个别有特殊需求商品的交换价值确定问题,但由于对效用问题的尚缺乏思考,对于后一部分,马克思实际还没有涉及。也就是说,由于还没有把效用问题纳入劳动价值论思考之列,马克思对交换价值的探讨展开,实际是还不够彻底的(我们现在都承认,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论的写作实际是没有完成的)。当然我们也承认,一当效用问题的经济学意义确立,伟大的马克思实际已经为后人进一步解决问题提供好了方案【可以参看《剩余价值理论》二册 17 页相关内容】。 关于交换价值,关键是要明确一点,就是所谓的交换价值其实本身也还是使用价值,只是在纸币符号货币中介交换出现后,这一点被冲淡了而已。商品生产中,既然社会需要的是生产者提供的使用价值,而生产者需要的又是社会回报给他们的一定量的生活,那么,所谓的交换价值,实际上就是社会根据生产方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实际补偿和奖惩给生产者按社会劳动时间的社会自己的一定量生活资料或费用。(至于在商品交换发展的各个阶段上,这些生活资料怎么分配和用来干什么,暂时不是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交换中 , 交换价值是商品可交换得到的买方所拥有的劳动量或社会劳动量 , 但细究这个劳动量或社会劳动量,作为劳动量与生活量这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延伸,实际代表的却已是人们的生活量——先是构成买方的生活量,然后转化成卖方的生活量。 交换价值不管怎么样由生产方可交换得到的社会劳动量所规定,作为生产方劳动的目的,最终都要表现为生产方的生活量,对生产方才有意义。 四、生活量及生活量与劳动量的关系 商品社会中,人们经验的是用人们每天大体相同的生活消耗或费用,作为劳动价值从而作为一切使用价值及其效用,或者扩大一点作为社会财富最终的量度尺度的。 生活量 , 作为交换价值可维持的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时间上的生活延续量,作为生产劳动的目的本身,正是为了便于交换,人们对劳动的价值即对一切使用价值的具体的量度标准 . 我们看一商品在交换中到底价值几何,就要看它能够维持人们多长时间的生活量,或者在它的生产中它消耗了人们多长时间的生活量,从而可以交换人们多长时间的生活量。 生活量是人们劳动所生产或换回的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时间上,新产生出来的可持续生活时间的数量。它的付出者是自然界【如,土地】、买方或消费者。 劳动量是人们在生产劳动时,在物质资料生产上所耗费了的过去了的生活时间的数量。它的付出者是卖方或生产者。 从这里可以看出,从一开始劳动量实际是受生活量规定的。劳动量是劳动中消耗了的生活量。交换中,劳动量之所以可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代表了劳动者在劳动中一定的生活量消耗,要得到这个劳动成果的社会,必须要对劳动者的生活量消耗进行新的生活量补偿才会有其意义。因而劳动量实际也还是生活量,是受到劳动规定的生活量。不过不难看出,从一开始,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已经包含了生活量和劳动量不等的因素。 劳动量和生活量的关系,本来只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们总是要向自然界付出一定的劳动量,才可以从自然界那里得到另定的生活量,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量 , 所为的正是另多的生活量。这在商品社会和非商品社会是没有区别的。商品社会,人们付出一定的劳动量为社会生产和提供使用价值,所为的依然是从社会那里获取另多的生活量。在这里,商品社会的区别仅仅是在于,人与自然的这种关系必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才可以实现,即通过价值即劳动量与作为交换价值的社会劳动量的交换实现。现在的生活量已经不再是自然关系中自然的直接赐予,而是交换价值——社会劳动量这么一种社会关系了。过去是生活量规定劳动量,现在已经是劳动量反过来规定生活量。 在商品社会中,人们能实现多少生活量,基础的取决于人们付出了多少劳动量,就这一条并且仅仅这一条,就规定了原先为生活量所规定的劳动量,反过来规定人们的生活量规定交换价值了。作为价值标准,生活量规定劳动量;作为交换价值的标准,社会劳动量规定生活量。正是因为商品社会中,劳动量反过来对人们可实现生活量的这种规定作用,所以商品社会中,劳动时间劳动量就好像直接是商品交换的尺度了。实际不管怎么样起到中介作用,社会劳动量所最终表现的还是生活量。 在商品交换中,我们所说的生活量,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受社会劳动量规定的这个东西,就是交换价值。 这段我们的重点就是要说明,在商品社会我们所要讲的生活量是个什么概念,它就是交换价值,是社会劳动量。 生活量与劳动量的关系。 在社会生产中,生活量是与劳动量对应着的。生活量(包括它后来社会劳动量交换价值的存在形式)作为自然或消费者对生产者的劳动回报,衡量劳动的整体价值,劳动量作为生产者的劳动消耗,衡量劳动的成本价值【包含资本家眼中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二者统一于各自所代表的一定量的社会生产生活时间上【如果劳动者的劳动日同时包含了其部分家庭成员的生活,那么劳动者的生活日同时包含了其部分家庭成员的生活,这也是二者在生产生活时间上统一的一个基础】。劳动量消耗在劳动的过程中,生活量产生于劳动的结果中;劳动量作为劳动创造过程中的生活消耗量存在,生活量作为劳动所创造的社会效用成果,即生产者新的生活本身存在;任何一个生产者,都会消耗尽可能少的劳动量,去生产未来尽可能多的生活量;而任何一个社会,也都会以同样的生活量能否消耗尽可能少的劳动量,同样的劳动量消耗能否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生活量,作为其衡量社会进步的最根本的标准。 劳动量和生活量是统一着的。 劳动量同时是生活量,是劳动中耗费了的生活时间的数量。社会劳动量也还是劳动价值最终得以实现的那个生活量,先是构成买方的生活量,通过交换最终转化成卖方的生活量。 因而,生活量同时也还是劳动量。 在商品交换的早期,或说分工发展的早期,生活资料部门(主要是早期农业)进入非生活资料部门的生活量剩余,直接就规定着非生活资料部类的劳动量,有多少剩余的量才可以会有多少劳动量;各部门能分配到多少生活量,就规定着各部门可以容纳的劳动量。那时,可以进入交换的生活量,理论上就等于非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量,反过来讲,非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量,同时就等于它的生活量。在商品交换最初的那个阶段,非生活资料部门劳动的目的,直接的不过就是为了生活资料部门剩余的那个生活量。 后来,随非生活资料部门生产的目的,由获取生活资料部门生活量剩余的生产,向以这个生活量剩余为社会必要劳动量,更多剩余劳动量即资本的生产的转变【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已是为了交换】。这时生产虽然名义上还是生活量的生产,但是,一方面作为交换价值的生活量的剩余作为剩余价值,主要的已经不再是为了转化成群众实际的生活,而是为了转化为剥削者个人的豪华生活和更多的资本积累;一方面,这时生产也已愈益在远离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地方进一步深化了社会关系,作为交换价值,生活量也愈益以社会劳动量作为衡量的标准,实现了生活量上面所说的转变。 过去,生活量本来是衡量生活资料的量,现在作为交换价值即社会劳动量,则成为衡量一切社会财富的量。过去,生活资料部门【主要指农业】的生活量剩余,潜在地就是非生活资料部门的劳动总量。现在生活资料部类这个生活量剩余却只能是非生活资料部门的必要劳动量;过去,获取生活资料部类生活量剩余是非生活资料部类生产的全部目的,现在生活资料部类剩余作为必要劳动量,却只是创造更多非生活资料物质财富即资本的条件【私有制下表现为少数人的财富】;过去的生活量是个生活的实量,现在的生活量却已经是一个生活的名义的量,因而和它本来的意义已经根本的不一样了。现在只有必要劳动量还代表着实实在在的生活量,但却已是为维持必要劳动量的必要生活量,剩余劳动量从而所有剩余的自由生活量代表的却已是非生活资料物质财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表现为资本的积累和扩大生产。 五、效用劳动的价值实现 这时,排除共产主义因素,在商品生产各部类生产比例协调的情况下,或说在供求平衡条件下,部门商品生产所消耗的劳动总量,与社会投入该部门的生活总量即作为交换价值的社会劳动总量是相等的。因为部门获得的这个作为社会劳动量的生活总量,正好是部门所需要补偿的劳动消耗总量所需要的。 这一条非常重要!它是下面所做分析的前提。 然后,通过生活量或总生活量的配给,买方对卖方——个别单位或部门所投入社会劳动量或劳动总量的增或是减,才最终调节着社会对他们各自所生产使用价值的实际供给量或总供给量。 有了上面这个前提,接下来,在供求平衡和不考虑部门使用价值效用差别的情况下,部门同类商品的交换价值——它们可交换的生活量,就是它的社会价值即马克思所说社会生产它们所需要的那个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量。这时社会投在此部门的总生活量,也就平均分配在这些同类的商品上,商品消耗了的劳动量——价值,和交换来的生活量——交换价值或社会劳动量相等。 但这又只能是一个假设。因为,一挨到不管是供求的变化还是商品效用的变化的条件,这种理想状态就立即瓦解了。我们这里只考察部门商品效用差别所引起的交换价值的变化问题。 在部门商品效用更新高低不同的情况下,它们各自的交换价值就同时随部门总生活量,在各效用商品上按需求变化分配比例的变动而起了变化了。效用高的商品,得到的生活量或说得到的社会劳动量就多,如果供小于求交换价值就会高出市值,表现为优质优价;效用低的商品,得到的生活量或说获得的社会劳动量就少,如果供大于求,交换价值就会低与市场价值,表现为劣质劣价。在这里高效用商品多得那部分生活量,不过是低效用商品所损失的那部分生活量,是社会劳动量由原有对低效用商品的投入撤出来,向高效用商品转移了。虽然部门获得的总生活量投入或说总社会劳动量投入不变,与部门总劳动量消耗依然保持总体相等,但部门各效用商品的具体交换价值却已经出现了千差万别的变化,高效用商品所获得的生活量,远远超出它的劳动消耗量,其价值超额实现;低效用商品获得的生活量,有些要低于它的劳动消耗量,其价值只能部分实现甚至不能实现。这时部门新效用商品供给量增加,旧效用商品供给量开始减少,直到新效用商品占领市场,部分旧效用商品被淘汰,高效用商品价值向市值回落。 也就是说,交换中部门总的劳动量与生活量相等,但处在竞争中具体效用商品的交换,生活量与劳动量往往不等。在这里作为交换价值的生活量,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使用价值部门相对效用的价值表现形式。 以上分析是建立在各部类各部门发展的总体平衡前提下的。然而,这种理想状态实际上只是偶然的,各部类各部门发展的不平衡才是经常的必然的。而各部类各部门发展的非平衡,则进一步加重了生活量与劳动量交换的不等。 六、效用劳动价值的价值构成 具体劳动的交换价值即其交换的来的生活量 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作为社会对生产过程中生产方劳动消耗的补偿 v 或 v+m ,一是作为社会对其劳动效用比之于同类使用价值的评价和奖惩 u ;前者是用于生产方劳动量消耗补偿的量,后者是奖惩给生产方自由生活或更好生活的量。(写成公式是:劳动价值量 l= 社会对劳动者劳动力消耗的补偿量 v 或 v+m , + 社会奖惩给劳动者自由生活或更好生活的量 u )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必要劳动量或说必要生活量 v 实际被看做成本,剩余劳动量 m + 效用奖惩量 u 的和——也就是资本家所剥削的工人的自由生活量,作为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形式,我们给它取个代号 f 【 f=m+u 】。 具体商品的交换价值,其可换回的生活量也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先前已经完成过交换的成本转移价值量 c ,一是新生劳动所新创造出来的新增劳动价值量 l (写成公式是:商品价值量 =c+l )。由于成本转移价值量是一个定量,因而商品交换所衡量的永远只会是新生劳动的价值量。又由于新增价值中的劳动补偿量同时也被生产者看作生产成本,所以,商品的价值也就最终演变成由商品成本价值量 k 【 k= c+v 或 =c+v+m 】和社会奖惩给劳动者自由生活或更好生活的量 u 构成(写成公式:商品价值量 =k+u )。在这里,成本转移价值 c 作为生产者购买来的劳动因为是直接节省了生产者本身的劳动,实际上依然可以作为生产者的劳动消耗对待,因而,即使复杂商品交换中商品的价值,依然可以看作是由劳动消耗量和效用奖惩量两个部分组成。 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量被分成两部分 v 和 m , c+v 被看成生产成本, f, 也就是 m+u ——自由生活量,作为剩余价值的最终实现形式,最终就转化成了利润。 注意, u 值根据商品效用情况可正可负 , 正是奖,负是惩 , 因而部门商品总价值中实际是不存在 u 值的,因为正负二者对冲掉了。部门商品的总 m+u 值或总 f 值实际就是部门总 m 值 . 马克思的商品价值公式 c+v+m, 实际是部门商品具体价值公式 c+v+f 平均化的表示,和部门商品价值的总值公式。 社会主义商品价值公式,可以记做 c+v+u 或 v+u, 这样实际是减少了日劳动时间;也可以记做 c+v+m+u 或 v+m+u ,实际是节省了劳动日。总之,不管是形式上把 m 节省下来与否,由于使用价值的社会规模的需求的大体固定,社会主义生产总会把 m+u 或 f 转变成人们自由的生活时间。 七、交换一般 对社会来讲,同类商品的市值 永远是他可以给生产者的最高的成本价值补偿量【 k, 等于 c+v 或 c+v+m 】。至于这个市值到底是高于还是低于商品生产中生产方实际的成本消耗量 k ,这不是他可以关心的问题。用市值大体的作为成本消耗的补偿量,是社会必须先定的接受的量,然后,才是根据同类劳动的社会效用及其价值的比较对此劳动的社会效用的评价奖惩的量 。这虽然是个虚拟的过程,但却指导着交换的实际。 对生产者来讲,好的时候市值永远是他可以获得社会补偿的“最低”的量,尽可能的多要;坏的时候,底限实际是他生产商品所耗费的成本 c+v ,成本必要劳动量 v 都挣不回来就赔本了。然后,每一个生产者都会在自己成本 c+v 的降低主要是劳动的成本价值 v 的降低和劳动的效用价值 u 的不断的提高中,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生活或更好生活的价值量。 另外,生产者对商品价值的理解,还有其特殊的一面。就是对生产者来说:在交换价值量 c+v+u 或 c+v+f 中只要是刨除了实际成本消耗量补偿的部分【 c+v 】,就都是他自己自由生活的量【 u 或 f 】。因而对生产者来说,既然有个大家必须接受的市值在那里,只要他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劳动成本消耗【不断更新 c 部分的技术构成】和尽可能的提高自己的劳动效用【不断改善商品的效用】,他就可以尽可能多的得到自己自由生活的量。又因为在竞争中成本转移价值相对的是一个定量(由于竞争必然的也在不断的降低),因而这最终就演变成了,只要生产者不断的降低自己的劳动成本价值(尽可能少的劳动量。用机器代替人实现)和不断的提高自己劳动效用的价值(更多的生活量。通过使用价值的效用提升实现),就可以得到尽可能多的自由生活或更好生活的生活量。而当众多同类劳动或使用价值的生产者都去这样做的时候,就形成了部门内部不断的产业升级革命。 八、生活量的等价交换 由以上分析看出,在社会分工生产中 , 生产者付出的就是承载着一定劳动量和效用,价值一定生活量的使用价值,而得到的就是等量的生活量;社会付出的是一定量的生活量,得到的就是与这一定生活量等值的使用价值。扩大一点说,商品交换就是以生活时间【形式上表现为社会劳动量】为度量,商品相对使用价值的等价交换。 相对使用价值的等价交换 , 实际上是以生活时间为量度劳动价值量的等价交换,即生活量的等价交换。划成公式用 W-G-W 表示。 W 代表使用价值 --- 物; G 代表生活时间或生活量 --- 金、货币。 W-G 或 G-W 代表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换, W-G-W 代表生产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交换。 马克思说,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本身代表的是一定的劳动时间或劳动量;而我们则认为,这毋宁说货币代表的是一定的生活时间或生活量。商品社会中,不管生活量怎么样反过来为劳动量所规定,但社会劳动量作为交换价值最终表现的还是生活量。 当然,由于各不同具体劳动的单位价值(单位劳动量可交换的生活量)的不同,生活量的等价交换,同时必然的也就伴随着它们各自作为生产者双方劳动量的非等价交换。 九、劳动量的非等价交换 社会生产中,商品交换的双方都是生产者,交换双方各自的使用价值,又都是他们各自具体劳动的成果,都凝聚和体现着他们各自劳动的一定的数量和效用,因而相对使用价值的等价交换即生活量的等价交换,换个说法,其实就是劳动价值量的等价交换。但这个劳动价值量 ( 按生活量 ) 的等价交换,却没有必然性非要是劳动本身成本消耗价值量【劳动量 v 或 v+m 】的等价交换,并且还恰恰相反,经常的却往往是应该是抽象劳动所体现的成本劳动的非等价交换 . 理由很简单,如果我们把某劳动单位劳动量可生产或交换的生活量 , 叫做此劳动的单位价值 , 那么 , 处在使用效用不断更新递增衰落变化中的各具体劳动的单位价值,就往往各不相同 , 因而在它们劳动价值量的等价交换中 , 等量生活量的双方劳动价值,它们各自所消耗的劳动量成本价值,就往往各不相同。 劳动的非等价交换即使放到复杂商品交换当中,照样如此。其公式如下: 成本转移价值 c1+ 新增必要劳动 v1+ 新增剩余劳动 m1+ 效用量 u1 == G == c2+ v2+ m2+ u2 在这里,在基于商品效用的交换中,交换双方的各自的成本转移价值量 c ,和各自的效用奖惩量 u ,都没相等的必然性,所以,它们各自的实际劳动量 v+m, 就也没有必然性非要相等。 十、工业革命的机制 在劳动量的非等价交换中,劳动双方劳动量实现交换的比例,可以用对方劳动的单位价值 ( 单位劳动量可生产或换回的生活量 ) 与己方劳动的单位价值的比表示 。而这个比例同时也就代表了此劳动对它劳动的一种支配能力。 因而,如果从生产者与生产者的关系看,交换价值所表现的最终又不过是交换双方劳动,对对方劳动按劳动量的一种支配能力和比例关系(注意,不是马克思所说的双方使用价值的比例关系)。支配他人劳动量的比例越高,也就意味着己方生活量的实现量越高。 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任何一个生产者他劳动的目的都是消耗尽可能少的劳动量(成本转移价值量可以看作生产者本身的劳动节省,因而也可以看作生产者的劳动消耗)生产换回尽可能多的生活量,从而创造尽可能多的劳动外自由生活的量。然而,在劳动存在时代,在社会分工中 , 这种尽可能多的劳动外剩余的自由生活量,又必然是在交换中通过对其它社会劳动的支配实现的,就是通过己方劳动效用的尽可能的提高和己方劳动消耗的尽可能的降低,去支配尽可能多他人的劳动量或说生活量。 以上是就分工中生产方来讲的。就生产方而言 , 他劳动的更高的使用效用 , 本身就代表着社会必须要付出相对市值更多的生活量才可以得到这种使用效用,就代表他对社会生产力更高的支配能力。而对分工生产的另一方,即作为消费方的社会来说,虽然在供需大体平衡的条件下,它对某一部门的生活总投入基本是稳定的,但它可以把本来向某部门旧效用商品的消费转为对新效用商品购买【新效用一旦被社会接受就意味着增加的需求】。社会对新效用劳动的选择,和从旧效用商品那里挪出的相对同类劳动的市值给新效用商品多付的部分生活量,即为社会对该效用产品的消费性投资倾斜。 产业革命中,正是劳动的非等价交换,正是社会向部门新效用产品的不断的消费性投资倾斜和生产主体间为争夺这种倾斜,才最终促成着劳动或使用价值的使用效用的不断更新递增和各部门不断的产业升级革命。 十一、成本及效用趋同趋势和利润率平均化趋势 在理解部门内部劳动效用的竞争和不同部门劳动的非等价交换问题的时候,应当犁清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1. 部门内部的竞争,最终会导致从效用到成本到资本构成的趋同趋势,和利润的平均化趋势。 2. 部门间的逐利竞争 , 同时也会导致部门间从成本到资本构成的趋同趋势,和利润率的平均化趋势。 也就是说,不管是部门内部还是部门之间,各生产主体的成本劳动消耗和劳动价值,总是处在趋同的平均化的趋势当中,劳动的非等价交换与劳动的等价交换趋势是相适应的。也正是在这个地方,在竞争中,我们才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过去老是会近似的用劳动量的等价交换代替生活量的等价交换解释交换价值问题。 当然,这只是趋势。并且趋势永远只会是趋势,生产主体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决定了这个趋势总是会不断的被打破。平衡是偶然的,不平衡是绝对的;趋同是趋势,趋反其实也是趋势。不过,部门商品的效用更新,总体总是围绕这种趋同趋势所产生的市场价值或生产价格运行的。 十二、市场价值与部门基于效用更新的商品结构变动 市场价值和生产价格,各自是部门内部竞争和部门间竞争的结果【可以完全采取马克思的概念】。效用竞争中市场价值基本与在市场占主导地位的效用商品的价值相同。市场价值一经形成,商品交换就围绕市场价值进行了【在生产价格形成后围绕生产价格】。这和马克思的论述基本是一致的。不过,在部门商品因效用的更新换代中,又有不同的特点。 在马克思那里,因为不用考虑部门商品因效用更新问题所产生的商品结构因而需求供给结构变化问题,所以马克思考察的多只是由于总供求变动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变动的问题。但在考察因效用更新所产生的部门商品结构变化从而需求供给结构变化问题的时候就不同了,在这里部门效用地位不同的各商品的价值因需求结构的变化,必然要处在一系列不间断的变动当中。市场价值在这里是部门商品结构变动中所有商品价值的参考依据。 它首先是与主导市场价值的成熟效用商品同类近似效用商品价值的确定依据,实际上近似效用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市场价值。 然后它还是新效用商品交换价值确定的依据 . 新效用商品的交换价值总要高于市场价值交换。即使有新效用商品强行按照市场价值出售,或快或慢也必然要造成对市场同类落后商品价格的强行挤压下挫,和对市场的强行占领。这就如 DVD 代替 VCD 的过程, DVD 刚上市的时候,价格远远高于 VCD, 而等 DVD 价格下调大量投入市场, VCD 就成了地瓜价,再后来直接就淘汰了。也就是说在效用递增生产中,新效用商品的价值永远不应该等同或低于市场价值,而只应该高于市场价值。市场价值只能是一个参考量。 市场价值还是考察各商品在市场竞争在部门商品结构变动中所处地位的依据 . 比如 , 一商品的交换价值高于市场价值,说明此商品是新效用商品,市场需求向新效用商品转移,而同部门内部也就还处在更新换代的产业革命性调整当中。随调整进程的发展,此交换价值将持续下降,但同时此效用产品也将逐渐占领市场。如果其交换价值已经与市场价值持平,就说明部门产业结构的调整已经完成,同时此产品也已经占领了市场。此时此劳动要想继续维持自己的效用价值,就只有大力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消耗。但这时,市场已经在随时准备着产品效用新的更新和调整了。 在这里要注意两种不同的情况:在不断的产业革命性调整行业——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作为农资的种子行业等,在这些行业,商品往往并不是因为没有了使用价值才退出市场的,而往往是由于竞争,一旦有了新的更新了的效用商品就主动退出市场的。在商品效用的竞争中,使用效用落后了,也就意味着早晚注定要在市场中淘汰出局了。这前面已经说过了。以上即使在共产主义产品经济阶段也是一样。另一种情况,是基础生活品行业,如粮棉,这类商品不存在大规模的效用更新问题,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它们的效用问题就往往仅仅是体现在供求的相对变化上,实际是体现在农业品相比工业品相互供给能力的变化上。产业革命性调整行业的生产效率和使用价值效用竞争,在农业类则主要表现在生产效率和单位产量的竞争。但这种竞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在封闭的体系中,却因为总必要劳动量对总必要生活量的限制,根本无法使农业总产量增产至可以超出其满足受总必要劳动量限制的社会必要生活总量的某种限度。超出了这个限度,它的价值不是无法实现,就是要贬值实现。所以,资本主义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如果要维持一定的农业富余供给量,就必然是需要对农业进行补贴的。因而,三农问题不只是资本主义化的中国的问题,其实早已是资本主义化的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最终解决,靠资本主义本身不行。 注: 关于农产品价格走向问题,马克思是从工农业产品生产率的对比中分析的,我认为,实际还要从资本主义生产中必要生活总量或总必要劳动量对农产品可实现总量的局限思考。 总之,特定时期内,社会对特定部门所需要的使用价值的总量是大体固定的,因而社会对特定时期特定部门的总生活量或说总劳动量投入就大体也是固定的。部门内部不同生产主体的效用劳动竞争,最终不过是对该部门从社会所分得特定总生活量份额的排它性争夺。 注 :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曾经极大的推进了劳动价值论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 然而,马克思有一个不足,就是在他由浅入深诸多的经济学假设中,唯独没有设及使用价值效用更新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劳动价值论分析问题,始终没有把竞争中使用价值的效用更新,作为一个有经济学意义的现象考察对待,而竞争中使用价值的效用更新的经济学意义,在现代社会生产中,又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客观存在。 实际上,只要承认了效用的实在性和商品效用更新的经济学意义,按马克思对价值价格问题的理解解决这些问题实际是轻而易举的。按照马克思的理论框架分析,在竞争中效用更新了的新效用商品,由于它相对旧效用商品更能满足人们的某些需要,所以社会对新效用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加大,社会投入部门的总劳动量中投入新效用产品的部分就会增多,如果供给量一时满足不了需求,价格就会升高;反之,由于社会对部门商品需求总量是固定的,劳动投入总量也是固定的,因而随旧效用商品需求量的减少,其价格就会降低。在这里,部门内一部分商品的效用高企,是与另一部分商品的效用相对下滑甚至丧失统一着的;一部分新效用商品的价格高企,是与另一部分商品的价格下滑相统一的;一部分新效用商品的抢占市场,是与另一部分商品的退出市场相统一的。总之,这些分析方法马克思实际上早就用过了。 当然,一旦按上面解释,总需求总社会劳动量在部门不同效用商品各生产主体间的分配变动,实际不能完全按照货币偶然的流动即价格变动解释,而只能按买方或社会对自己价值根据商品效用的有序转移解释。这里就有必要重申明确一下交换价值及其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这个工作马克思实际已经做过了,只是经常与价格问题纠缠在一起【有不明确的地方,需要梳理】,往往为人所忽略。 结合所有生产者用自己的劳动量交换的都是生活量,也不管各生产者之间的目的是多么的交叉重叠,他们要交换的这个生活量是不是往往仅仅是等于他的劳动量,就因为他们交换的仅仅是生活量,我们就用生活量作为交换价值的尺度和代表劳动价值的实现形式。劳动量和生活量的交换看似复杂了一些,实际是更逼真地反应了商品交换的实际。而这实际已经是对马克思理论基础框架的一个补充和调整。这个补充调整正确不正确,只能以它对现实的解释力为评判标准。 要搞懂劳动效用价值论,还要分清马克思批判过的效用价值论和新的劳动效用价值论的区别,旧的效用价值论不承认价值是劳动的价值,分不清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区别,往往把交换价值等同于使用价值,浅薄如此,这当然应该受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嘲笑。然而新的劳动效用价值论不同,它已经完全是建立在了前人(包括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成果的基础之上的,只是比马克思更加突出了部门内部不同效用劳动实际存在的效用奖惩问题和工业革命中不断推陈出新的各创造性劳动的价值变化问题,这是马克思所不具备的。 关于劳动价值论向劳动效用价值论的发展,我们应该 历史的看待这个问题 , 马克思及其以前的时代 , 产业革命虽然已经开始 , 但商品使用效用的不断的推陈出新更新换代和递增发展 , 还不是很明显的事 , 因而人们各自的劳动对之于社会的效用方面的差异就不是经常的事情 , 解决旧的劳动价值论框架尚不能很好地解释社会对不同效用劳动的评价机制的问题,在当时就不是经济学的很迫切的任务 . 如此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没有能明确涉及这一内容就是很正常的事 . 在那个时代即使所谓的效用价值论 , 也还不过是把效用理解成消费者的一种主观的感觉,肤浅得不值一提 , 这都是由当时的具体的历史实践决定的 . 而今天不同了 , 彩电就是鲜明的比黑白好 , 大哥大就是比 BP 机强 , 节能灯就是比普通灯有效益 , 今天的社会 , 不同的劳动对于社会进步的效用就是明显的不同 , 所以在这个时代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必须对工业革命中 , 推动着工业革命发展的不同效用劳动的奖惩机制,和它影响需求及供给结构的机制做出解释 , 这是马克思的时代所始料不及的 . 因而今天的劳动价值论就应该发展成为劳动效用的价值论 . 即工业革命中 , 社会对不同劳动的对之于工业革命发展的效用的价值量度论 , 和在这种量度奖惩中不断推动工业革命消灭劳动进程的理论 . 这是共产主义过渡时期价值规律之所以还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一个前提。今天的时代再把劳动价值论仅仅按照以前理解已经成为错误 . 十三、四部类生产和不断地生产生活革命 前面我们已经讲到分工生产中,每一个生产者他耗费一定的劳动量为社会提供使用价值,所为的是另定的生活量。交换价值实际上就是生活量。但那里只是概括说的。具体来讲,生活量基础是向自然要的,人的手上身上长不出粮食等生活资料,只有土地上才能长出粮食等生活资料。所以,交换首先可能是劳动与生活资料、生活资料与生活资料、生产资料与生活资料的交换,然后才是生产资料内部的交换,这就进一步涉及到社会生产的各大部类分工问题。使用价值的效用更新对人类生产生活革命的促进作用,最终是在各部类的分工交换中实现的。 我们假定生产生活革命能惠及每一个人。 马克思曾经研究两大部类生产再生产。根据生产生活革命的特点,我们则把社会生产进一步分成四个部类研究: 1. 基础生活品部类 c1+v1+m1 2. 生活方式品部类 c2+v2+m2 3. 生产方式品部类 c3+v3+m3 4. 原料半成品部类 c4+v4+m4 注: 部类的总 f=m , u 正负对冲掉了 。 在效用竞争中,其中 1 部类不断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基础生活品; 2. 部类为人们的生活方式革命提供物质条件; 3. 部类为人们生产方式的革命提供物质条件。 4. 部类不管是从生产范围上还是从资源利用方式上,不断突破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的束缚。 在这个部类区分中,实际的交换是这样的: 【 V1 、 m1 、 V2 、 m2 】内部交换, 1.2. 部类的人既得到了基础生活品,又得到了生活方式品,实现生活和生活方式革命。 【 V3+m3+V4+m4 】与【 C1+C2 】交换, 3.4. 部类的人得到基础生活品和生活方式品,实现生活和生活方式革命;同时 1.2. 部类得到生产方式品和物资原料品,实现再生产和生产方式革命;当然,通过 1.2. 部类对 4 部类资源的消耗和对原料半成品替代商品的选择性交换,这个交换还促进了人们对于从资源束缚中解放的要求和发展。 【 C3 、 C4 】根据 3.4. 部类各自与 1.2. 交换形成的的定价内部交换,实际上既是完成物资调拨以继续生产,也实现了各自生产方式的革命,当然同时也还促进着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拓展范围的发展,总之是还促进着人从资源束缚中解放的进一步要求和发展。 除了从资源束缚中的解放,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最终是对人们总的劳动时间的逐渐地尽可能地缩短,和对人们总的自由生活时间的逐渐地尽可能地延长。考虑到人们总的生活量大体是个相对的定值,那么在每个人都和他自己的生产力统一着的共产主义条件下,劳动 v 的尽可能缩短和自由时间 m 的尽可能延长,就是人从劳动中的不断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 当然 , 在付出的劳动量规定人们的实际生活量的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消灭同时也就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被剥夺了生存条件。资本主义条件下, m 或 f 不但转变不成工人群众的自由生活时间,反而要进一步转变成资本的积累和生产资料即机器对工人劳动的排挤,以及通过饥饿政策维持的对雇佣劳动制的巩固。劳动的消灭本来应该是人类解放的条件,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却成了剥夺群众生存手段和群众毁灭的条件。 这样,资本主义条件下,与劳动的消灭进程相伴随,为了缓解阶级矛盾和为了生存,资产阶级和大众本身就还有个劳动的人为再造运动与之适应,我们可以循着惯例依然把它归于非生产性劳动之列。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性劳动在消灭,非生产性劳动就要有一定程度的扩展。金融赌博、扩军备战、洗脚洗头、卖菜传销、服务三产,不管怎么个说法,虽然也不是没有有益的内容——人类总要发展文化服务事业的,但如果考虑到它的出发点基础的还仅仅是为了维持人的基本吃饭问题,就都不过是为了维持人类动物式的生存斗争不得已的或反动的运动,从而延迟人类解放进程而已。而即使是这个不得已的实际反动的运动,劳动终结的进程都在不断的蚕食着它的阵地,让它无法安生! 总起来说,共产主义是人们共同的劳动外自由生活的生产;而资本主义则无法实现这种社会自由生活的生产,只能勉强维持社会必要生活的生产,并且即使这个必要生活都往往维持不了而发生经济危机。资本主义是利用基础生活品部类的剩余生活量,也就是整个社会的必要生活量为资产阶级生产尽可能多的个人财富。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财富再多,群众都只能为生存奔忙。人要从自然中得到彻底地解放,必须要共产主义才可以完成。 十四、社会总财富与总效用递增     一个社会如果我们刨除了人口的骤升骤降因素,我们说的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那个总生活量大体就应该是固定的。因而我们衡量这个社会的进步程度就不是这个生活总量本身,而应该是这个生活总量的内容和刨除了同期大众总的实际劳动消耗量的剩余,即它可实现的同期大众劳动外总的可自由生活时间的量 ( 当然 , 这个劳动外更多自由生活时间的量也可以转变成大众短时间内更好的生活 , 并且 , 我们姑且不用去管这个量在继续的生产和消费中如何分配,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各自如何表现 ). 这个量越多,就说明这个社会劳动消灭的程度就越高,发展的阶段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注: 单纯资本主义自身无法达到较高程度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量对生活量的规定作用,社会实际生活量永远不可能超出社会实际必要劳动量。 当然,上面这个结论,与资本主义也可以通过发展一些社会救济‘慈善事业’,通过让群众按揭未来劳动让群众提前消费,通过掠夺其它民族然后给群众分一点‘汤’喝,缓和延迟阶级矛盾爆发,并不矛盾。非但不矛盾,而且正好是从反面证明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又因为这个剩余量的产生和增长 , 最终是人类用自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能动驾驭物质运动 ,不断提高着生产效率降低着人的劳动消耗造成的,因而我们又完全可以用此期的剩余总量比上期剩余总量增加的的量,来表示劳动效用递增的总量,并且,还可以用这个递增的总量与先期剩余总量的比率——总效用递增率,来表示工业革命中效用递增的比率。 不管是一段时期效用递增的总量,还是一段时期的效用递增率,都是用来衡量同期工业革命劳动消灭进程发展状况的指标。 十五、工业革命的本质 工业革命本质上是消灭人类劳动的革命。 社会生产的产品,除了人本身的机体,就是生产工具。社会生产的发展,除了人本身的延续,就是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工具发展本质上就是用一种比一种更先进的人类自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不断延长,直至最终否定人本身和自然界这两样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消灭劳动和资源,把人从劳动和资源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参看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辨正》】。 更确切讲 , 工业革命是消灭劳动和资源的革命。 劳动,基础的有两个方面的规定性,同时劳动也就可以划分为两种不同属性的劳动。 第一个方面的规定性:劳动是以人自身这个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为工具,以自身或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发展为目的,人对物质运动的能动驾驭。在此规定性范围内的劳动称原生性劳动。随人对物质运动驾御能力的充分发展,当人本身中与人的劳动功能相应那部分物质运动被人类驾御,人自身作为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被人类自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最终代替否定为止,此规定性的劳动即原生性劳动也即消灭。 第二个方面的规定性:劳动是在第一个规定性的基础上,即在原生性劳动的基础上 , 以获取一定的生活资料为目的(最终表现为获取一定的生活量),人们一切符合规范的社会活动【比如抢劫不能叫劳动,在中国卖淫也不能叫劳动,但在欧洲卖淫可以叫‘劳动’】。我们把此一规定性范围内的劳动称衍生性劳动。它在一定范围内与非生产性劳动并列。而第一个规定性的劳动即原生性劳动一当消灭,人们的社会活动一旦不再以获取个人或集体的生活资料(生活量)为目的,第二个规定性的劳动就会还原成纯粹的社会活动,衍生性劳动即同时消灭。比如上网聊天,如果是以谋生为目的,就是劳动,如果不是以谋生为目的,就仅仅是社会活动。 劳动的消灭是一整个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人们复杂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革,即共产主义革命。 劳动效用的更新和发展,除了人本身的更好的生产外,最终不过是劳动和资源(资源,因为其有限性才成其为资源)消灭进程的发展。劳动的目的不是继续劳动,而是更少的劳动。使用价值效用的发展、劳动效用的发展,说到底,除了人本身更好的延续和生产 , 最终不过是人类自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在延长和否定人本身和自然界这两样自然产生工具上的发展,就是人从劳动、资源、时空束缚中的解放,和逾多劳动外自由自在的生活 . 总之一句话,劳动或使用价值的效用,除了人本身的延续和更好的延续,在文明创造工具对劳动、资源、时空束缚的否定中。 十六、劳动价值论的要义与马克思的不足 由于以上探讨,我们完全可以得出结论: 使用价值的效用是实在的,在竞争中是有其经济学意义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应该提供对不同效用劳动的社会奖惩问题的劳动价值论解释,并为社会主义时代人们自觉的组织好劳动的消灭进程进一步提供理论依据。 马克思在经济学上的贡献主要在于: 把劳动价值论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基本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固有矛盾的分析,指明了共产主义革命的方向。 而马克思的缺点则主要在以下几点: 1. 虽然注意到了劳动作为人与自然联系的媒介,及其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作用,但没有注意到是劳动量和生活量一起构成了人与自然的联系的核心矛盾和驱动力。 2. 始终没有把使用价值的效用更新问题,作为有经济学意义的事情考察。只注意到降低抽象劳动消耗对工业革命的意义,而没有注意到具体劳动的效用问题对于工业革命同等的意义。这实际上同时反映了对工业革命的深入研究问题,还没有进入马克思的核心视野。 这样我们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就还不能把工业革命理解成消灭劳动的革命。从而把资本主义与工业革命的一定阶段联系,把共产主义与接下来人们对工业革命进一步消灭劳动进程的自觉组织相联系。我们对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解,就还是有问题的。今天要研究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有些问题就要重新梳理。 十七、资本主义矛盾的新认识 根据劳动价值论新的发展,我们对资本主义生产也就产生了以下新的认识: 1. 关于剩余价值论的新的发展。 马克思在谈到剩余价值生产的时候,已经谈到了延长工作时间、加强劳动强度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以及降低个别劳动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但他忽略了资本家通过加速商品效用更新获取更多剩余价值的问题。即使商品的效用更新并不能直接地增加部门和社会的剩余价值的总量【 u 的正值和负值相抵,实际 m+u 还等于 m 】,但商品的效用更新客观上却加速了资本构成的调整加强了固定资本节约劳动排挤劳动的进程,实际还是加强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即使在竞争中效用改进本身并不能够从总体上增加剩余价值,当它转变成固定资本的时候,它也还是增加了剩余价值。而对资本家个人来说,更新商品效用增加劳动价值已经是他们垄断市场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的又一个主要的形式。 剩余价值的实质是 : 资本的所有者通过它们对商品价值中成本转移价值 c 的个人占有,巧妙的剥夺了集体劳动者所集体创造的劳动价值中 , 除用于工人劳动力再生产的劳动补偿量 v 外 , 所有剩余的用于集体劳动者自由生活或更好生活的价值量 f ,即【 m+u 】。这个剩余价值量的主要部分本来应该是所有集体劳动者的劳动外自由生活量,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却永远也成不了劳动群众的自由生活量,而只会转变成资本家个人更多资本积累,为资本支配更多的社会劳动准备条件。 资本也从来都不是要发展社会的总生活量,而只是利用对雇佣工人的饥饿政策,维持着一个可以维持资本生产必需的必要劳动总量 v 的社会必要生活总量,为他们生产更多的剩余价值 f —— f 的主要部分最终又转化成更多资本 c ,服务。 2. 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是,资本既要借助劳动价值体系挣钱,又要尽可能的通过减少和消灭人的劳动挣钱。资本无论是尽可能的降低劳动消耗还是尽可能的提高商品的效用,其最终的结果其实无不是指向机器生产对人类劳动的尽可能的减少和否定。 在劳动消灭进程中 , 必然也就衍生出如下不可调和的矛盾: 1 )生产的日益的不可阻挡的社会化与落后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这是矛盾的表象。 2 )在劳动价值体系中,按劳按资分配的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与劳动消灭进程发展的矛盾,其实这才是问题的根本。由于这些矛盾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从劳动中解放的障碍,从而也成为劳动消灭进程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并且不但成为了这样的障碍,它的存在甚至已经危害到大多数社会成员的生存——不就业就没法活!而资本主义生产就是要制造多数人的失业。如此社会或快或慢最终就要走向对按劳按资分配的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否定 , 走向共产主义革命——把 c 收回集体公有 . 因此,共产主义就不能仅仅被看做是为了实现社会每个成员的生存权。共产主义还是要废除旧社会仅仅为少数人的自由时间的生产,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自由生活时间的生产。而这同时也就是要求有组织地发展人们的真正的总生活量——人与自然关系中那个生活量。而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有组织地发展社会的真正的总生活量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资本主义条件下,群众生活量的实现情况总是受到群众可以实现的资本生产的必要劳动量的情况规定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必要劳动量限定了总生活量就总必要劳动量那么多,再多生产了资本根本无利可图,也转化不成大众的自由生活。 由此可见,资本主义虽然催生了工业革命,但它仅与工业革命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工业革命的继续发展,人类从劳动中的最终解放,只有在共产主义制度下才可以最终完成。 注 : 实现“充分就业”,在资产阶级经济学那里不是骗人的就是反动的。一方面如果工业革命不停止发展,劳动的消灭进程就会发展,所谓非生产性劳动也都要不断受到侵蚀。这样“充分就业”就不过是“男盗女娼”的普遍化;一方面,如果真的要强行实现充分就业,恐怕工业革命就要停止了 --- 人类就要永远停留在这个人人为生存而斗争的落后阶段。 当然,如果说社会主义经济学也还要研究“充分就业”,那不过是研究如何合理的安排人们的自由生活时间和劳动时间而已。 十八、共产主义革命 共产主义是与工业革命消灭人的劳动的发展相适应的,是劳动消灭进程中和劳动消灭后,人类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 共产主义革命是劳动消灭进程 ( 也就是工业革命过程中 ) 中,建立与劳动的消灭进程相适应的人们新的社会生产组织形式的革命 . 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由于人们对农业从而农业剩余的共同占有,由于人们已经成为农业剩余的主人,人们才从生活手段【劳动】对生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才从为生存斗争的经济关系中解放出来,才不再把自己的生活时间用作资本的必要劳动时间,为资本生产导致自己生活手段【劳动】灭亡的条件,人们才可以从占有的这个生活量剩余出发,从这个解放的前提出发,为自己而不是为资本生产尽可能多和好的使用价值。这个使用价值过去转化成资本,是排挤蹂躏人们的劳动这个生存手段的条件,现在则已经成为了人们从劳动中逐渐解放的条件。只有在这时,劳动与生活的交换、劳动量与生活量的交换,才逐渐摆脱掉它社会关系的外壳,慢慢重归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只有在这里,我们才可以真正理解共产主义生产为什么会是人们共同的逾多劳动外自由生活的生产。共产主义条件下,生活量由于上述原因是大家已经拥有了的,使用价值的任何进步都在不断地缩短着人们实际的劳动时间和不断的延长着人们实际的自由生活时间。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是在拥有了自己的生活时间的基础上,自觉创造着自己更加美好生活。 共产主义条件下人们是 根据有知,把资源、劳动及以其为基础的社会(私有制)的消灭,变成人们自主自觉的活动 . 2007.12 —— 2012.06
13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历史洪流:马克思在全世界回归
热度 3 曾飞教授 2012-8-19 09:14
历史洪流:马克思在全世界回归 曾飞   2012-08-01网友“水中兵器”《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掘墓人,它在西方世界的“王者归来”》感慨地说:“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掘墓人,它在西方世界的‘王者归来’,确切而及时地告诉世人,资本主义已是病入膏肓,正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离死亡很近了!钱学森大师就预见说:人类将在21世纪70年代叩响共产主义的大门!”   资本主义如何病入膏肓的呢?当今的社会财富极端化地垄断在极少数寡头的手中,原本社会中的所谓“中产阶层”、平民等绝大多数人日益丧失了消费能力,而掌握着巨额国民财富的垄断寡头即使极尽奢侈消费,也无法形成原本绝大多数人所形成的广泛、巨大的消费需求。于是现代资本所形成的强大生产能力与日益萎缩、畸形的的社会消费需求之间失去了原有的平衡。整个社会赖以维持的生产与消费动态平衡的框架即将倒塌,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总之,当今资本主义社会陷入难以摆脱的经济危机的直接来源就在于两极分化。对此,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知名教授罗伯特·赖克在《美国的逻辑(为什么美国的未来如此堪忧)》一书中就直接指出,次贷危机也许是引发这次危机的直接原因,但引发这次灾难性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美国的中产阶级没有足够的购买力。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快速增长的时期,占美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中产阶层期望从迅速积累的社会财富中分得一杯羹。但事与愿违,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地使财富流向了上层人士的口袋。这是美国当前经济困境的核心,除非将其解决,否则持续的经济复苏只能是痴人说梦。与此同时,这也成了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困境,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处理,政治上将会面临动乱的危险。   两极分化直接导致的深刻危机激发了绝大多数人与极少数人的尖锐冲突,从而震动了整个资本主义秩序,证实了马克思的预言。于是,马克思在西方世界“王者归来”。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早就指出: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一支一支产业大军的首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由此可见,现代资产阶级本身是一个长期发展过程的产物,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一系列变革的产物。……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我们已经看到,至今的一切社会都是建立在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的对立之上的。但是,为了有可能压迫一个阶级,就必须保证这个阶级至少有能够勉强维持它的奴隶般的生存的条件。农奴曾经在农奴制度下挣扎到公社成员的地位,小资产者曾经在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下挣扎到资产者的地位。现代的工人却相反,他们并不是随着工业的进步而上升,而是越来越降到本阶级的生存条件以下。工人变成赤贫者,贫困比人口和财富增长得还要快。由此可以明显地看出,资产阶级再不能做社会的统治阶级了,再不能把自己阶级的生存条件当作支配一切的规律强加于社会了。资产阶级不能统治下去了,因为它甚至不能保证自己的奴隶维持奴隶的生活,因为它不得不让自己的奴隶落到不能养活它反而要它来养活的地步。社会再不能在它统治下生存下去了,就是说,它的生存不再同社会相容了。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资本的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于是,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资产阶级赖以生产和占有产品的基础本身也就从它的脚下被挖掉了。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于是苦难让人们重新想起了马克思,绝大多数人确实需要一个“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而不是如今一个极不合理的的社会:极少数垄断寡头控制着整个社会的绝大部份财富,限制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导致绝大部分人的悲惨境遇。   于是当今展现的历史潮流浩浩荡荡:马克思在全世界回归。   太史公曰:“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太史公自序》)
49 次阅读|3 个评论
分享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通货膨胀理论
yjg30 2012-7-22 15:07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通货膨胀理论 把社会上一段时期内物价(主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这样一个在现实经济过程中的次要现象当成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并为此给自己制造了许多假的理论,以及在这种错误的理论下所产生的空虚的怪影和悲剧的后果来吓唬自己。这不能不说是西方经济学的无能表现。把本来是由于现实的经济竞争过度和投机过度所造成的经济比例失调这种表现为结果的通货膨胀现象当成前提,不仅在思想上制造了许多混乱,也给党和政府在正确的判断经济形势,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时产生了误导。 这样一个事实表明,我们离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太远了,我们的经济理论离现实太远了!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所取得的丰富经验,已经有助于对这种错误的理论进行一个纠正,把这个现象真正建立在现实的经济条件的相互关系之上。 通货膨胀最早的理论解释是单纯的货币和商品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即是说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商品交换的需要量,货币就会贬值;反之货币就会升值。这种错误的理论,马克思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批判了。但是这种早已被批判过的错误理论,在后代的经济学理论中,为了辩护的目的,又重新包装了起来,还穿上了花衣服,并一再的用于实践。比如与这个现象相配套的货币政策等等。这些人真的以为货币的增发与否才是现实中物价走高或降低的原因呢!这真是弄颠倒了关系。 但是现实情况的复杂超出了这个形而上学理论的单纯,于是什么输入性通货膨胀,什么需求拉动通货膨胀,什么成本推进通货膨胀,什么需求和成本混合推进通货膨胀,什么结构性通货膨胀等等。如果不是胡说八道,也是被现实迷惑了双眼,蒙蔽了大脑。 下面我们将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系统的解释一下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我们看到,在理解了这个现象的过程中,我们也同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所谓通货膨胀的理论在我们现在的经济学界已经和刚开始的这种理论不一样了。真正符合通货膨胀的概念的是李嘉图的那种理论,但是那是个错误的理论。李嘉图以为流通中的货币多了,物价就上涨,货币贬值;少了,物价就下跌,货币升值。相应的,可以通过人为的改变流通中的货币量来造成物价的上涨和下跌。这勿宁是看错了关系。因为真实的关系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取决于现实中商品流通的量以及需要同时结清的支付差额。 我们现在所谓的通货膨胀,更多的是大家用这个原始的理论名词来代表现在的一部分物价上涨的现象。但是我们可怜的经济学家们却把关系弄颠倒了。简单的把这些商品价格的上涨归罪于货币的“超发”,于是又回到李嘉图的那种货币理论上去了。把货币政策当做经济发展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调控工具。但是这不过是一种幻觉,是一种理论的无能。 对于货币的需求总是来源于现实的生产与交换。要么是扩大生产,要么是为了支付,要么是为维持生产,要么是个人消费。总结起来不过是这么几种。但是我们的经济学家们不把眼光放在这里,却一直在货币政策上打主意;当货币政策被用尽而经济依然没有起色的时候,这些人的眼光应该来到生产中来了。 我们应该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眼光来看待所谓的通货膨胀的问题呢? 一是应该看到,所谓通货膨胀的外在的表现,不过是从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和大部分的收入对比做出的。只有物价上涨还不足以产生这种焦虑和混乱,而是物价的长期稳定上涨或短期的快速上涨与收入的增加之间的对比关系来产生的。现在更是用一个单纯空洞的 CPI 指标作为标尺,但这不应该是那种河水量和河的宽度和容量的问题,因为河水上涨是动态的,而河岸却是固定的;而物价和工资两者是变动的,两者要么同步上涨,要么产生失衡,一个涨得快一个涨得慢。 而且这些商品大部分都是以农业为基础或者为中介的商品。应该看到,这里由于农业生产本身的性质,导致商品的生产量相对于工业增加的缓慢和频繁波动。丰年和歉收的年份,尤其对于这些商品的物价有很大的干扰。一方面是需求,甚至是不断扩大的需求,而另一方面是商品的增长的缓慢甚至下降。这本身是由于生产力本身造成的。现代经济学家们也承认这一点,不过,很奇怪的是,现代经济学家们很少从这一方面来进行分析。而更多的是从下面这一个原因来分析。 二是一种被外表掩盖的内容。这种外表就是由于需求的旺盛。按照这些经济学家们所遵循的供求决定价格的理论,就说由于需求旺盛导致商品的物价上涨。但是这种说法是一种形而上学的想法,而且把所有的商品一棍子都打死了。因为他们在肯定这种需求导致一些商品价格上涨的同时,他们却没有看到另一些商品却在同样的增加需求的情况下价格反而降低了。 其实,归根结底这个第二条的解释方法,要没有第一条的原因,是什么也不能解释的。有了第一条,这个解释才能算得上完满一点。但是这仍然不能把事实的真相完全说清楚。因为把问题笼统的归结到同样笼统的原因,是什么也说明不了的。我们要知道的是真实的条件,是真实的现实的关系。上面的这种描述只不过是一种对于外表的一个不错的解释。但是解释和真理是两回事。 问题还大大的存在呢!比如通货膨胀和货币超发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就从这一个被大多数人挂在嘴边,但是实质上根本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的货币超发说起。 货币超发的实质就是把一些闲散的暂时不用的社会资本或者一般大众的储蓄,按照银行的技术手段集中投放出去。或者政府也可以通过发行国债等等手段把公众手里的小钱集中起来,然后再集中贷放出去 , 促进整个社会资本投资的增加。相对于不流动的闲散的资金和暂时不用的资金,以及将来才使用的货币来说,把它们集中起来,然后又投放出去,这样一个过程,在经济学家们的眼里,就成了货币超发。这个简单的过程造成了纷繁复杂的经济学理论,但只是使人更加迷茫的理论。 所以货币超发并不是那种形而上学的印钞票的思想。那种恶意的通货膨胀和这里由于正常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上涨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而且,他们按照这种形而上学的理解,自然就会联系到古典经济学理论中的通货膨胀这个名词来。但是我们现代社会的通货膨胀和那种古典的理论实在只不过是在某一部分相似罢了。根本不能称作通货膨胀,而只不过是由于生活必需品的长期缓慢上涨或者短期内的快速上涨罢了。 因为,同一个货币政策的操作,我们会看到家电、日用工业品包括汽车等一些大宗消费品的价格并不是随着蔬菜、粮油等等这些食品类的商品上涨而随着上涨的,而是经常保持价格不变甚至是不断下降的。 这是这种简单的形而上学的以货币超发来解释我们面前这种现象所无能为力的 , 而且这个现象本身表现了这种商品价格有涨有落的现象是深刻根植于商品交换本身的 , 而商品交换是取决于商品本身的价值和这种商品在流通中的商品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多少的。这既是经济结构所造成的结果 , 也是商品生产流通过程本身所造成的结果。把通货膨胀看作是由于货币超发造成的结果是一种浅薄的表面的和错误的看法。 像周其仁等一大批现代经济学家是坚持货币超发造成通货膨胀的。周其仁反对结构性通货膨胀 , 但是他却又回到货币主义的老路上去了(参见周其仁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9e852d01000cjx.html , “毫不含糊地反对通货膨胀” )。周其仁等人不认为有结构性通货膨胀,所以 , 他们以为虽然商品的价格有涨有落 , 但是总体来说 , 商品的价格总水平还是上涨了,于是他们仍然承认是由于货币越发造成了流通中的货币过多,而多于流通中商品的货币量造成了商品的总体价格上涨了。 但是这里有两个困难或者模糊不清的地方,一直到现在所有的现代经济学家们都没提,或者是这些人根本就没有想到。 第一个困难是这些越发的货币是怎么进入流通的。难道真有那么多的傻子,在从银行拿到钱后,会用比现在市场上高的价格来购买已经标明了价格的商品,从而把商品的价格推高吗?这些人的解释可能是 , 这些从银行里流出的贷款或者外贸出超或者外商投资所引进来的货币资本造成了强烈的需求 , 所以 , 造成物价的总体上涨。但是这个总体却是把所有的矛盾都掩盖了,因为贷款的钱一般是不会直接的就流向能够使 CPI 指数上涨的那些商品的,这些货币只能通过投资才能间接的增加对 CPI 指标里的商品的需求。而且,这些所谓超发的货币只有小部分以可变资本的形式(也即工资收入)流向了 CPI 指标里的商品,其余的大部分都是作为生产投资用到不变资本中去了,而现在这些贷出去的货币以前不是有同等的商品积累在那里吗 ? 所以这些贷款的钱一般不是作为直接消费,而是作为生产投资用做生产消费的。所以,这里消费的大头不是直接的生活消费,也即是 CPI 指标里的那些商品的消费,更多的是生产消费,即投入到了生产资料的机器、厂房和生产对象的原料等等方面。但是这些事实在现代经济学家眼都弄没了。难道通货膨胀问题不包括这些? 第二个困难是通货膨胀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弄得不明不白。到底是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工资上涨呢,还是因为工资上涨造成了通货膨胀呢?按照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两者都是正确的。所以,物价普遍上涨的时代,要求上涨工资的呼声很高,而当国家对公务员或者财政拨款人员涨工资的时候,这些理论家们又大声的说是因为工资上涨造成了通货膨胀。然而,哪个是真的呢?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无论怎样解释,这里都是一个循环论证,因为两者符合外在的因果关系的外貌。所以,两者都是原因,也都是结果;既可以说是因为通货膨胀造成了工资上涨,也可以说是工资上涨造成了通货膨胀。看来,这里仍然是理论出了问题,而不是现实。但是资产阶级的经济理论家们恰好会得出相反的结论,是现实出了问题,而不是他们的理论出了问题。 显然,货币超发造成通货膨胀,只是一个表面的因果联系,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不可解释的矛盾。因为从货币超发到通货膨胀需要一系列中介过程才能造成我们现在所说的通货膨胀。而这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里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讲过了。由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不是从消费,而是从生产决定消费来研究资本的运动规律的,所以,这样的物价波动问题都包含在资本本身的运动过程里。只有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们才会颠倒过来看问题。 现在,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对产生“通货膨胀”的现象的所有原因做一个符合现实本身的统一说明。 首先,明确一个事实。既然我们现在用 CPI 的涨落作为经济社会中是否发生通货膨胀的指标,那么,这其实就是说,通货膨胀在现实中主要是指那些关系到大数人生活的生活必需品的上涨,是从个人消费的角度来看的,而这个指标的选择有着相当的随意性。这其实是一个同义反复,但是这个同义反复本身是说的这样一个事实,即商品涨价了,所以,货币贬值了,或者货币贬值了,所以商品涨价了。这个事实本身就使得通货膨胀现象一开始是从个人消费的角度来看,完全没有讲到生产消费以及生产投资的关系。消费结构离开生产以及被生产所决定的分配,是无从谈起的。但是总的来说, CPI 指标所包含的那些项目只不过是在不同的时期,人们的消费结构的不同表现而已。而消费结构是个什么东西,只要简单的看一下,不同收入阶层的人的总体消费水平之间的差别是多么的一致,我们就应该知道这个消费结构是完全从属于收入的结构的,而收入的结构又完全是从属于这些取得收入的人所从事的职业的,到这时,我们可以看出,这已经完全是取决于生产了。生产决定分配,从而决定消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观点,西方经济学所得出的恰好是相反的结论。 所以,这里是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观点是根本对立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无论是在系统的《资本论》里,还是分散在其他的如《政治经济学批判》里,或者论战性的著作如《哲学的贫困》里,或者论述经济危机的比较小的文章等等,首先都是从生产方面,从生产的不平衡说起的。所以,我们现在当成重要经济指标的 CPI 数据,以及让一国政府胆战心惊的通货膨胀,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中,完全是占着无足轻重的地位,完全是从属于生产过程的,而且事实上也是如此。 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有什么样的生产就有什么样的分配以及随着分配而来的消费,而不是相反。而且,生产过程就包含着消费过程。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最基本的观点。现代主流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观点是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观点根本对立着的,都是颠倒着看的。但是现代经济学以及这些经济学家们却都是作着事后诸葛亮的事情,把结果当原因。把这样一个在经济生活中从属于生产的次要现象当成事关经济发展大局的了不得的因素,除了表明对于经济现实不理解之外,更主要的还是对于由生产所造成失衡所导致的就业失衡以及与此紧缩联系着的社会情绪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真正风险的恐惧。理论的错误,必然会迷失在现实生产关系所造成的社会关系之间的互相矛盾和对立以及各种各样的舆论与要求中去。 作了以上说明以后,我们现在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观点来看待这个本来是次要的问题的真实内涵。 用于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的 CPI 所包含的商品类别,除了选择的主观性以外,这些包含在内的商品前面已经指出过了,都是事关人们的生活消费的商品,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事关生活必需品的商品。而关于在某一时期,人们的消费结构,也是一个随着商品发展而发展的,并不是一个绝对固定的东西,而是不断变化的。人作为自然属性方面的消费变化不大,但是人作为具有社会属性的方面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大。但是诸如动物和植物性食物以及人造食物的消费也和以前的自然生产时代不同, 那么,对于作为人的社会属性方面所需要消费的商品变化就更迅速了。所以, CPI 中所包含的商品类别,只不过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大多数人的符合当时的生产的消费状态,把一个本身变化的事情当成一个不变的前提,怎么会不产生谬论呢? 但是这里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应该要弄清楚的,那就是何谓生活必需品的消费。显然这里也是有争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工资和利润的概念是十分清楚明白的,不明白的常常是现代经济学里那些糊涂观点。因为那些概念要么是对眼前事实的没有概念的一一列举,要么就是没有任何前提的假设或现实直接转化为概念的应用。比如你要问什么是资本,那么,这些经济学就会给你列举一大堆现实的具体形式的资本,于是资本的真正的概念就淹没在这些形式的列举之中,于是把一切字眼套上资本两个字,就是资本了,以至于有些极端的为这些经济学辩论的人竟然承认自己的厨房卫生间也是资本呢! CPI 只是反映了部分,没有反映全体的商品价格变化状况,因此,在论述这一问题时,只能暂时撇开这个概念,而把通货膨胀问题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商品价值形成和价格表现、原材料价格的价格变化、货币政策以及社会收入(包括:资本的收入——利润,和工资收入——包括所有靠工资收入的阶级和阶层,如工人、办事员、公务员等等)变化结合起来。 第一个原因是农业以及与农业有关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行文方便,简称农业)的生产力发展与工业领域的生产力水平相比差别越来越大。 由于两者在现实的生产中的生产方式存在着本质区别,一般在工业中资本占优势,在农业中,分散的个体经营占优势。很显然,资本在工业中的快速进出和普遍流动,而农业生产方式的缓慢变化,会使工业领域的生产力水平不断的超过农业的生产力,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商品流通的加速,这种落差会越来越迅速,差距越来越大。这样就造成一个内部的生产结构的差别即两者之间的有机构成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工业资本的有机构成在不断的提高,而且越来越高;而农业则相对降低,而且越来越低,虽然农业生产力水平总体是绝对增长的。 农业生产力相对于工业生产力的不断下降,必然会导致农产品的价格相对提高。这个过程,我们要从商品价值的形成即总体的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可以得出来。我们先来进行一个纯粹理论的推理。前提当然是对于商品价值的形成,而且这个问题也与货币的来源问题的看法有密切的联系。 货币是商品价值的独立表现,显然货币是商品的互相交换的结果,而不仅是媒介。商品的价值是通过商品之间的交换来实现的。商品内在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商品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理解货币的形成是理解这个问题的关键。 因此,根据货币的本质的理解,我们可以对当前物价总的过程有一个本质的理解。长期的物价并不是单一的全部上涨,而是一部分物价下跌,一部分物价上涨,我们现在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这个长期现象作一个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说明。 看下面这个例子: 这个例子换算的前提是要确定货币的来源是商品交换。而不是倒过来。而且,不同的时期,同一货币所表示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这里的年份是任意规定的,但是年份后面的商品的比例却反映了不同生产力条件下的对比,是从实际的商品运动中抽象出来的。 比如, 2000 年: 100 斤猪肉 =10 只电子表 =1 两黄金 =1000 元,表示 1 斤猪肉 =0.1 只电子表 =10 元,一斤猪肉 =10 元,一只电子表 =100 元。 比如说 2011 年: 125 斤猪肉 =100 只电子表 =1 两黄金 =2000 元,表示 1 斤猪肉 =0.8 只电子表 =16 元,一斤猪肉 =16 元,一只电子表 =20 元。 那么,按照通货膨胀论的说法,猪肉价格从 2000 年以来上涨了 60% ,而电子手表的价格则下降了 80% 。事实就是这样。 这里剔除了暂时的由于消费的增加所引起的物价上涨。但是即使这样,也可以看出,暂时的消费增加所导致的物价上涨也只不过是那些农产品或者由依赖于农产品或者由于商品本身的性质不能用资本投资的增加来相应增加商品量的商品的价格上涨,而那些可以由投资增加或者通过生产力的提高来大量增加商品的商品依然是价格不变或者是价格下降。 这个例子简单一些,但是一些人看到这些又会说物价都应该下降,但这却是不应该有的想法。 因为作为价值表现的货币,在不同的时期不是不变的,而是可变的。在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一切都会由于商品交换的比例和数量不同,在不同的时期,货币的币值表现是完全不同的。在例子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价值表现在不同时期中,在黄金的量(重量)的不变上,黄金的价值表现却变动了。比如说,原来 1 两黄金值 1000 元,现在值 2000 元了。通过这样比例一下就可以得出物价的比较值。那么,对于社会中一些物价长期以来不断涨价的事实就可以得到完美的解释了。 上面的例子,我们也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说明。 a1=2x=4y=8z, 由此可以推出 :1=2x:4y=2x:8z=4y:8z 。那么,当 x 、 y 、 z 之间量的比例变化了。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比率也就不一样了。比如说: a2=4x=2y=8z 。那么就可以推得出 :1=4x:2y=4x:8z=2y:8z 。 我们把前边例子中的实际商品代入公式里,比如我们把 x 当成手表,把 y 当成猪肉,把 z 当成黄金。那么,大家可以通过商品不同时期数量比例的变动来看货币比率的变动,从而可以得出不同商品的物价在不同时期由于他们交换的比例的不同,必然导致同一商品在不同时期价格不同。但是总体来说,用来生产所有这些商品的每一个的社会劳动时间都减少了,而商品总量却增加了。这就是生产力虽然不断上涨,但是物价却有下跌和上涨的原因。 上面的说明是极其简单的,理解的基础是货币的形成。如果一些顽固的人坚持货币是一种所谓的普遍的购买权力,那么,由于对于货币的来源的理解的不同,当然也就不可能对于我们上面所说的那种简单的理论有一个共同的态度了。所以,有必要做一下补充说明。 在上面的公式里所用的 x 、 y 、 z 仅是我们现实社会不同类别总商品的代表。我们可以把这个序列无限增加,因为现实中的商品序列就是在不断增加和消失的,是一个绝对无法准确统计的量。而且例子中和公式中所说的那些商品应该是运动中的相对静止。所以, a1 所指的就是比如 2000 年的商品价值总量。同理, a2 所代表的也是指比如 2011 年的商品价值总量。如果不形而上学的看问题,那么这个 a1 和 a2 的量是不相同的。因为每一年的商品价值总量是由参加交换的所有商品的总和来决定的,要始终从商品的价值形成过程来得出货币和商品价格问题,而不是没有根据的就说什么货币的普遍权力。因此,作为两个年份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的总和两者是不相同的。 因为人类的社会生产力是不断提高的,所以,按照平均来说,人类生产任何单一的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也应该是下降的。所以,按照这样的说法,所有的商品都应该降价才对。 但是通过对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的来源理解,我们可以得出,相同的价值数目,在不同的时期所代表的是不同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如果不是用形而上学的看法,货币的外在表现以前是用黄金来表现的,那么,虽然脱离黄金了,但是这正好是表现了货币在这种脱离后的特点;现代货币就是一种纯粹的 “ 抽象 ” ,一种商品价值的社会表现,这种表现是用国家强制流通的货币来进行的,由国家的信用作为后盾,实际上也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总和,因为国家的信用也是这个经济基础的强制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同一个货币的票面数字所代表的币值正好在这种总和商品中由于包含中其中的各种不同商品交换的比例不同,造成了同一货币在不同时期代表不同的商品量。比起黄金,同是 1000 元,但是 2011 年比 2000 年在猪肉上贬值了 100% ,但是电子表的价格则下降了 80%—— 见上面的例子。 全部问题就在于:理解货币的形成以及在商品社会中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是用货币来间接的表示,而不是直接表现为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不应该把只有通过商品交换才形成的抽象统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并在现实中通过商品的价值,以及价值的独立形态——货币——表现直接应用来对比。在现实中,只是通过了这个中介过程,社会抽象平均劳动时间才表现为货币的。这个中介就是商品交换,只有通过了商品的交换过程,才能使商品的价值表现为货币。 因为总的社会劳动时间和这种总的商品价值量的关系虽然从本质上来说是同一的,但是困难的是这种社会劳动时间在商品世界里并不可以直接和商品价值进行换算,这要通过中介,即通过商品交换,通过这个过程形成的媒介即货币的流通过程。而货币的固定的数值所表示的社会总的平均劳动时间在不同时期也是变化的。商品价值总量是来源于商品的交换行为,不是因为先有了不变的币值,才有按这种币值进行交换的比例,而是由于现实交换的比例的不断变动,才造成了虽然是同样的商品总量,但是他们的总的价值量却是不断的变动的。 还是我们前面的例子, 100 元 2000 年可以表示在商品总量的 10 斤猪肉所占的比例,但是在 2011 年却只能占到 5 斤猪肉的比例,虽然同时社会的商品总量已经增加了,比如说 100 元表示手表的生产是 20 只,而不是以前的 10 只了。所以, 2000 年 10 斤猪肉加 10 只手表可以表示为 200 元钱,但是在 2011 年这 200 元却只是表示 5 斤猪肉和 20 只手表了。 在例子中,同样 100 斤猪肉加 10 块手表,表现为 1000 元钱,但是在以后却并不一样这样,以后可能是 100 斤猪肉加 100 块手表才可以表现 1000 元钱,当然也可以表现为 2000 元等等。这个货币总量的变动是由于猪肉和手表的价值变动引起的,而不是相反。 这个例子还需要注意的就是 1000 元和 2000 元是如何来的问题。也即是说正是所有商品按不同的比例进行交换才体现了商品的价值在商品总量中所占有的份额,而货币的价值表现 —— 货币则是商品价值形成后的一个结果,在不同的时期,这个数额不是不变的,而是可变的。这不过是表明了商品的价值表现按照新的交换标准来确定,以前用黄金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来表示,现在其实已经抛弃了以黄金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作为货币的比价,而就是通过货币本身的总量变化来和商品的总量变化以及社会劳动力相适应。所以,这里关键仍然是如何理解货币的形成以及表现货币的表现总量。 还拿那个例子来说:前后的对比, 1000 和 2000 的总数是对应于商品的总数的。比如在 2000 年 1000 元只表示 100 斤猪肉和 10 只电子表和 1 两黄金,而到了 2011 年, 2000 元则表示的是 125 斤猪肉, 100 只电子表和 1 两黄金了。不是因为货币贬值了,而是因为商品总量增加了。其实按照总的社会平均,按照主流经济学家的形而上学,货币不是贬值了,而是升值了。因为同样多的货币所表示的社会商品总量增加了。但是这样的商品总量由于商品总量的分配比例不同,当然会造成一部分商品长期以来不断上涨,而一部分商品却是不断下降的外在假象。而这个必然的经济过程,之所以被主流经济学当成一个重要的现象,是因为对于货币和工资的本质的不理解。货币的实际升值和工资只是反映维持工人生命和发展的最基本的需要的商品价格是不矛盾的。因此与这种生活必需品长期上涨所对应的应该是工资的长期上涨。 但是工人工资的上涨,又会造成这些商品的价格波动。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就已经包含在上面的推理里了。所以,这里只不过简要提一下。 按照上面的推理,随着生产力所造成的一些生活必需品的价值的长期不断提高,必然要求工人的工资要提高。在工人工资上涨的情况下,根据《资本论》第三卷第十一章“工资的一般变动,生产价格的影响”( 223 —— 227 页),可以看出,工资的上涨对于有机构成不同的商品来说,对于价格的影响是不同的。低构成的资本在工资提高后价格会提高,而高构成的资本在工资提高后价格会降低,反之则相反。在种现象在现实中会表现出从长期来看,工业品价格不断下降,而农业产品价格不断上升。 从上面的推理可以看出,一些商品的长期上涨是和生产这种商品的行业生产力水平的相对降低有着内部联系的。而这根本不是通货膨胀,而就是商品本身价值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占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就是商品本身的生产价格的正常表现。这样的价格走势,如果有全面的统计资料,从不同行业的生产力水平和商品世界中商品量的对比上可以准确的得出与理论推理相同的结果。因为真实的概念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具体概念,而不是现代经济学的那些假设条件。 关于商品价格的不是暂时由于供求所引起的混乱,从长期来看,商品的价格是和商品的价值相符的。而在形成了平均利润的地方,是和商品的生产价格相符的。这部分内容可以参看《资本论》第三卷有关利润和平均利润的论述。 对于以上的推理,还需要补充以下内容:就是伴随着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的稳定增长,农业由于生产的制度所造成的原因。农产品在目前的生产方式下,不参加社会资本的利润的平均化过程,而是一般在需求增长的时候,农产品的价格由最坏土地生产条件上的农产品的价格来决定。但是这一点,始终是由于农业生产力下降的结果。因为即使一直由最坏的土地的产品的价格来决定,那么,这也可能会出现以下两个情况。一是在土地面积已定的条件下,农产品的价格的上涨,这和我前面的说法是一样的,那是商品生产力发展不同造成的。二是新开垦更加坏的土地,在更加坏的条件下来进行生产,而且在这个条件上生产的商品的农产品的价格还起着决定的作用。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资本之间的无序竞争所导致的经济结构的失衡。 这种失衡会在过程开始、过程中间和过程的尾声即危机中表现出不同的现象。而通货膨胀一般是在过程中间显现的。因为过程开始的时候,是投资刚开始的时候,这种混乱的影响不是立即显现出来,而是通过投资引起个人消费不断增加才会在一段时期内造成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由于需求的旺盛而不断上涨,而在过程结尾即危机阶段则会出现普遍的商品价格下跌。这些影响总起来说都是生产过程无序竞争的结果,真正的原因在于无序竞争。这里面充满了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所有狂想、猜测与胡说八道。 在进行批判现代经济学的所有混乱之前,我们先把目光回到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因为这一卷中关于再生产理论的论述,包括资本的周转的论述,都从资本的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中指出了过程由于内部的运动过程所造成的破坏。对于这个伟大的理论来说,现代经济学所说的通货膨胀现象只是其中整个体系中的一小部分,而且完全是从属于生产的。我们就试着从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卷的论述中找出我们需要的内容来。 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系统的论述了资本的流通过程。在整个第二卷中,最重要的就是马克思对于再生产的理论的论述了。从这一卷中论述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对于我们现在所恐惧的通货膨胀问题,马克思给出了清晰的答案。 而且,正是在这一卷里,破除了我们对于货币超发造成通货膨胀理论的幻想。我们引用一段马克思的原文: “第二、——这和第一点区别有联系,—— B 的工人和 A 的工人一样,也是用那个在他手中变成流通手段的可变资本,来支付他所购买的生活资料的费用。例如,他不仅从市场上取走小麦,而且也用一个货币形式的等价物来补偿小麦,但是,和 A 的工人不同, B 的工人用来支付并从市场上取走生活资料的货币,不是他在这一年内投入市场的价值产品的货币形式,因此,他虽然对生活资料的卖者提供货币,但是,没有有提供任何可供后者用得到的货币购买原商品——不管是生产资料还是生活资料,相反, A 的工人却提供了商品。因此,在 B 的场合,从市场上取走了劳动力,取走了这种劳动力的生活资料,取走了 B 所使用的劳动资料形式的固定资本以及生产材料,而把货币等价物作为它们的补偿投入市场;但是,在一年内没有有把任何产品投入市场,来补偿从市场上取走的生产资本的各种物质要素。如果我们设想一个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共产主义社会,那末首先,货币资本会完全消失,因而,货币资本所引起的交易上伪装也会消失。问题就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任何损害,这些部门,如铁路建设,在一年或一年以上的较长时间内不提供任何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提供任何有用效果,但会从全年总生产中取走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相反,在资本主义社会,社会的理智总是事后才起作用,因此可能并且必然会不断发生巨大紊乱。一方面,货币市场受到压力,反过来,货币市场的回暖又造成大批这样的企业的产生,也就是造成那些后来对货币市场产生压力的条件。货币市场受到压力,是因为在这里不断需要大规模地长期预付资本,这里完全撇开不说产业家和商人会把他们经营企业所必需的货币资本投入铁路投机事业等,以致这种货币资本要靠向货币市场的借贷来补偿。——另一方面,社会的可供支配的生产资本受到压力,因为生产资本的要素不断地从市场上取走,而投入市场来代替它的只是货币等价物,所以,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会增加,而这种需求本身不会提供任何供给要素。因此,生活资料和生产材料的价格都会上涨。此外,这个时期,通常是欺诈盛行,资本会发生大规模转移。投机家、承包人、工程师、律师等一伙人,会发财致富。他们引起市场上强烈的消费需求,同时工资也会提高。至于食品,那么,农业当然也会因此受到刺激,但是,因为这些食品不能在一年内突然增多,所以它们的输入,象一般外国食品(咖啡、砂糖、葡萄酒)和奢侈品的输入一样,将会增加。因此,在进口业的这个部分,就会发生输入过剩和投机的现象。另一方面,在那些生产可以急剧增长的产业部门(真正的制造业、采矿业等),由于价格的提高,会发生突然的扩大,随即发生崩溃,这同样会影响到劳动市场,以致把大量潜在的相对过剩人口,甚至已经就业的工人,吸引到新的产业部门中去。一般说来,像铁路建设那样大规模的企业,会从劳动市场上取走一定数量的劳动力,这种劳动力的来源仅仅是某些只使用壮工的部门(如农业等等),甚至在新企业已经成为稳定的生产部门以后,从而,在它所流动的工人阶级已经形成以后,这种现象还会发生。例如,在铁路建设的规模突然比平均规模大时,情况就是这样。一部分工人后备军被吸收了,这一后备军的压力使工资保持很低的水平。现在工资普遍上涨,甚至劳动市场上就业情况一直不错的部分也是这样。这个现象会持续一段时间,直到不可避免的崩溃再把后备军游离出来,再把工资奢侈到最低限度,甚至奢侈到这个限度以下。” ——《资本论》第二十四卷第 349 页以下部分至 351 页 这一段论述完全概括了目前流行的“货币超发造成通货膨胀”的理论的全部内部原因。没有这些“超发”的货币,怎么会有这些无序的投资,没有这些无序的投资,怎么会产生一段时间内由于这些投资周转时间的不同所造成的影响而引起市场强烈的消费需求呢?这里马克思提供了那些庸人所持的“货币超发造成通货膨胀”理论所缺少的最清晰的中介过程。周其仁的那个疑惑,以及他的那种庸俗的解释,比起马克思的这种清晰的论述,相差得多么远啊! 因此,我们现实中感觉到的 CPI 不断上升,难道不是以前货币超发(即投资增加)的结果吗?而后来的 CPI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当这些货币超发所导致的投资所造成的暂时的消费能力消退后, CPI 也就自然而然的下降了。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货币政策在这里到底起了什么作用。然而可笑的是我们的现代经济学理论家们,竟然对于这个中介过程视而不见,或者根本就从来没有真正的理解过,就抛出许多糊涂的理论和措施来。所以,我们国家的货币政策在前几年的高速扩张之后,自然就开始有一个下降和稳定的过程,而当掌握这些工具的政府和银行家意识到应该采取这个行为的时候,这不过是过程的必然罢了,而且已经由于前一个不明智的行为产生恶果的时候了。 第三个原因是股市的不断扩容 。新股的发行,虽然和银行的贷款相比,股市融资数目不算太多。但是这只不过是形式不同,实际内容和货币政策上的量化宽松相同,这对于短期内推高物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四个原因是外汇占款。 只要知道我们国家的银行的规定就可以理解。这些外汇顺差在国内是不可流动的,只有通过按照当时的市场汇率转换为人民币才有够在国内流通。这部分外汇占款,一部分会进入国内的投资和消费,也对我们所说的通货膨胀起着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仍然只能从完整的中介过程来说明,而不能是老的通货膨胀理论所持的那种的形而上学的糊涂说法。 第五个原因是投机因素。 在一个以分工和交换为基础的市场经济社会里,这是使个别的生产的产品成为社会商品的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个过程是确定某一商品价值最终实现的外部过程,而这个商品价值的实现,则是通过由于交换过程中的竞争引起的价格的不断变化所造成的。外在表现就是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引起的供求的变动和由于供求的变动引起的价格波动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当然可以是正常的,但也可以是不正常的。不正常的就是投机,就是通过人为的改变供求关系,人为的造成某一商品突然过多或过少而使反映供求的价格或者反映价格的供求也或低或高。这也包括在刚才我们所引用的马克思《资本论》的那段论述里面了。 如果我们把资产阶级的形而上学的“货币超发造成通货膨胀”的理论进行一个完整的推理,而不是不经过中介过程的那种直接的表面的因果关系,那么,就可以知道:为什么现代经济学家以及运用这些经济学家们所宣扬的理论所产生的可怕的结果了。 这个推理按照前面的论述,可以简化为这样一个过程: 货币政策倾向宽松,于是贷款容易且数量大增。这样容易得到的贷款除去挥霍和浪费,主要就是投资。于是社会在原有的生产过程中又增加了大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构成中的不变资本不断增加,同时导致对于不变资本部分的有机原料部分的增加。这种增加会导致一种需求,而这种需求由于有机原料生产的本质,由于自然的原因不能立即增加,而只能在比如一年后再能够达到这种要求。于是,由于不变资本的大量增加,这种对于有机原料的需求会增加,而且可以达到一个很大的需求。因此,会导致有机原料的价格的波动,也即是说一开始会随着这种需求的增加而导致有机原料的价格上涨。这样会导致两个结果,一个是这种有机原料生产的投入会增加,生产会扩大,这会为未来的供给过剩造成一个基础;二是导致原料从别的国家或者从以前比较遥远的地方运进来。但是这两者都是以在有需求的基础上价格上涨为条件。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会出现这么个情况:增大的生产满足了需求,那么,远地的有机原料会过剩,这样会导致这样的原料生产地发生过剩危机,从而破坏了这个市场。这些论述完全可以用来解释那些所谓输入性通货膨胀膨胀的观点。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研究通货膨胀的实质 , 都不是货币超发造成的 , 也不是消费造成的 , 而完全是由生产的无序造成的。 另一方面可变资本的增加也意味着就业同时增加,所以,生产消费与生活消费也就随之增加。由于大量的投资中有一些投资周期比较长,比如铁路、公路、基础设施等等,使得投入到其中的可变资本只引起需求,而同期没有相应的产出与此相适应,造成商品短缺,物价上涨,产生了强烈的需求,引起了局部和全面的物价上涨。 上述投资增加由于自身的无序,表现出整个社会经济环境的过热,而资本主义生产的无序是靠着内部的强制来变成有序的,这种无序的不断膨胀完全会打断那种脆弱的资本与资本之间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平衡,所以,经济危机爆发的风险也就在狂热的投资中慢慢的增加了。 因此,把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理解为货币超发,完全是错误的。撇开那种恶性意的通货膨胀,这完全就是生产过程无序竞争所造成的有时膨胀,有时收缩的必然表现。 关于货币超发的另外的谬论是这样的,许多主流经济学家一致说那是因为国家开动了印钞机所导致的。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笑话,这表明主流经济学家们在对于表面的现象的理解能力上已经庸俗到什么地步。 不管主流经济学家们把货币又分成什么 M0 、 M1 、 M2 、 M3 等等概念,但是一个十分确定的概念就是,政府并不能够通过印钞来进行货币的超发,而只能采取其他的手段把小额的资本变成大额的资本,把闲置的资本变成投资或者投机的资本。 所以,所谓货币超发,只不过是政府在一个主流经济理论的指导下的货币宽松的政策,也就是把小资本和闲置的资本通过债券、死期存款等等其他手段集中到一起,再投放到市场上,而且大部分是进行投资,而且主要是投资到马克思在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中时所说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上去。 但是现在的理论只是指出不变资本中的一个方面即固定资本上去(但是固定资本、流动资本和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之间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从资本的周转方面说的,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则是从资本的结构方面说起的。在前面我们已经详细的就资本投资会对物价引起什么样的后果进行了论述)。而通过投资使得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都同时增加。但是按照现实的资本的流向,这些由于货币超发所造成的投资增加,大部分流向了第一部类,即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中去了。所以,不仅不变资本的消费要增加,而且,可变资本的消费也要增加;可是可变资本的消费增加,却没有第二部分即消费品的生产部门的投资增加与此相适应,因此造成比例失调,经济危机就要来到了。 比如上面所提到的对于高铁、高速公路、一些周期比较长的基础设施的投资等等。这些投资中的可变资本部分是在一个时期内不断的产生消费需求而没有相同的生产出的物质予以补偿,所以引起第二部类的生产相对不足,暂时的消费大于供给。这其实是当前通货膨胀的一个大背景。大部分的通货膨胀的现象是由于它引起的。但是照主流经济学家来说,他们只是模糊的根据经验理解到通货膨胀会引起经济过热,他们在这个后果面前担惊受怕,并产生了各种谬论,但是不理解是为什么,所以开出的药方竟然是紧缩政策等等。 正是因为由于投资于长期的铁路和高速公路或者基础设施等等造成的其他一些关联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要紧缩资金,正是要加大对消费部类的生产进行投资的时候要紧缩资金。这是多么奇怪的逻辑和政策。 抽象的同一导致同样同一的矛盾。把现实的复杂的经济过程用这么简单的形式逻辑的因果联系做为反映复杂经济运动的规律,这不能不造成这样的结果。要知道,同一是差别中的同一,是不同差别的辩证的具体统一,而不是抽象的统一。这种抽象的同一的因果关系会在经济发展缓慢时采取正好相反的政策。根本说来是他们不懂得生产才是决定分配的根本原因。因此他们老是在结果里找原因,所以,会有什么结构性通货膨胀理论的提出,这只不过是同样的形式逻辑面对现实本身所提出的一个折衷的理解罢了。所有的一切,其实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比例失调问题。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不过是比例失调的后遗症罢了,一切都要从生产上而不是从消费上来理解。这个根本的问题,在以分工所导致的社会现象的复杂,在资本家狭隘眼光和糊涂的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是无解的。无论这些经济学家们提出什么意见和政策,结果都是一样的。因此这个结果完全是由于现实经济条件本身的内部矛盾运动,由于人为的形而上学的理论政策措施后使得矛盾爆发提前了。而采取的货币紧缩政策只不过是对前一个形而上学的政策的另一个形而上学的补救;这就使得由于投资过热引发的无序竞争,在货币政策突然紧缩的情况下,产生了事实上巨大的生产力的浪费。于是就使得经济发展过程表现出忽冷忽热的现象。这个问题,在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也是存在的。但是我们希望能够抛弃掉这些形而上学的理论,下决心学习和掌握辩证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只要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了这种必然的现象,那么,所有的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在分工和交换以及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形式,本来也就是发展也即浪费,进步也是退步。
个人分类: 政治经济社会|26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yjg30 2012-7-22 15:05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货币政策理论 货币政策理论,和通货膨胀理论的立足点一样,把一个系统的互相联系的方面变成一个简单的因果关系,于是在实践中首先会看出这样的表现: 要么是货币政策由于宽松,造成大量的投资增加,同时伴随着大量投机增加,这样市场呈现出危机前的一片虚假的繁荣。 其次是这个虚假的繁荣由于这些宽松货币造成的无序投资以及投机的增加,使得经济的结构性(这里的结构性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模糊的结构性是不一样的,这里的社会经济结构完全是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即《资本论》的分析,尤其是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的再生产章节的理论为依据)失去平衡,经济波动不可避免,经济危机也从潜在逐渐变成现实。 这时按照资产阶级经济学观点,会使得货币政策继续引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全然不顾这种无序投资所造成的经济失衡,妄想用继续增加货币投放量,从而靠这种继续增加的货币投放来促进投资的增加,以避免经济的衰退。但这不过是用后来的投资来为以前的投资所造成的浪费进行买单,而且,矛盾不单不能解除,反而会使这种不断增加的货币投放量暂时把前一期的混乱所造成的大量浪费暂时捂住。但这是捂不住的。如果这种形而上学的货币政策不管现实经济本身,只知道在一种错误的建立在形而上学基础上的虚假的理论的指导下不断的进行货币扩张政策,那么,这样的失衡的基础会积累得更厚实,那么,危机或者由危机所造成的衰退时间会更长。 或者货币政策会走向反面,还在由前期货币投放过多造成的投资的无序增加的时候,就已经感觉到了这种投资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的“过热”,即这种虚假繁荣的难以为继已经从各个局部表现了出来。同样以那些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在选择货币政策的时候,可能会倾向于保守,而且这种保守还会再现许多争吵。但是保守的政策只不过是同样的形而上学的匆忙选择。因为前期的大量无序投资,加剧了无序竞争,同样也加剧了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时候,一些企业由于无序竞争所产生的生产经营困难才刚刚显示出来;是宏观的货币紧缩政策随之而来,这就造成大片的企业需要资金的时候,需要真正的货币宽松的时候,却突然断了资金的门路。这样,倒闭就不是局部的小范围的,而是大范围的普遍的现象了 . 上面的货币政策和现实经济就这样在形而上学的因果循环里经常混乱,这种混乱除了深刻的社会经济的内部矛盾,还会由于能够实施货币政策的机构和ZF的随意性或者错误的判断而加速和深化。 在这样的理论和由这样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必然会产生上述的恶性循环。但是虚假的毕竟是虚假的,事实本身会用自己的身体说话,会提出自己的要求。于是,在这样的形而上学的理论之外,还有现实的强迫,所以,货币政策微调论也出台了,针对微小企业的货币政策也出台了。这些措施终于是从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偏执中被迫听取了事实本身的要求,被迫对事实做出了让步。 但是又何必提出一个什么稳健的货币政策来为自己辩护呢?我们看到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也不行,那么,这种稳健的货币政策就一定能够起到效果吗? 但无论提出什么样货币政策,是宽松,是紧缩还是稳健,这样的提法都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脱离了联系的提法,在暂时缓解现实矛盾的一个方面之后,必然会使另一个方面暴露出来。所以,脱离了现实生产的整体,以为通过这个整体的某一个方面的特殊政策,就能够改变这个整体,并保持整体的平稳,那是一种想象。 货币政策根本不可能独立,也不是用宽松、紧缩和稳健就能解释得了。现实生产本身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关键的是要有辩证的眼光,关键是要理解现实本身需要什么和这些互相矛盾的需要之间的方向,也即是必然的大趋势是什么。 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通过发展社会分工和协作,最终达到社会分工的消灭。在这样的大趋势要求下,目前社会阶段的总体要求,不是保持局部的那些小企业或者某一些生产条件的不变,而是要创造条件促进这些不符合社会大分工的小企业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这样的变化是通过各个经济条件本身的互相作用,在现实的生产中是通过资本之间的竞争造成的。我们应该自觉意识到这个必然,自觉把握这个过程,而不是去用什么宽松和紧缩或者稳健的货币政策去促进或者保持本来倒闭的那些小企业和小生产条件的生存,不是使这些落后的生产条件保持和生存下去,而是通过市场本身造成的这些条件恶劣来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扩大。 因此,现实中的货币政策应该是尽量避免波动。那种主动的调控行为是用抽象的普遍来对具体的统一,怎么会不出现问题呢?所以,现实的货币政策的调整,是要与阶段性的现实经济发展相联系的。因此,理解货币政策的形而上学性的理论错误,我们还是要理解现实本身。为什么企业会经营困难呢?这当然不单纯是因为货币的不足,因为企业之所以缺少货币,大部分原因是周转遇到了困难,最根本的是因为商品的出售遇到了困难,而企业的商品出售遇到了困难,这不是证明生产这类商品的企业过多了吗?这怎么能够说是货币政策所造成的呢?现行的货币理论和政策不是从这个互相对立的运动本身去考虑问题,而只会用这种简单的形而上学的因为企业经营困难,所以要投入资金这样一个形而上学的因果关系,从而把真正的社会现实条件本身都忽略掉了。于是提出什么宽松货币政策等等。我们常常说,要促进企业的发展,尤其是要促进个体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增加,这并不是说要始终保持或者增加这样的生产方式的存在,而是要通过这些现在的个体工商户或者小企业,通过他们的竞争,或者增加具有开拓新的社会分工的资本 , 发展社会分工的基础,同时为分工的融合,即为大的企业的产生创造条件。如果人为的通过货币政策来保持这些本来由于生产过剩即将倒闭的企业,那么,这无疑是不自觉的拖社会发展进步的后腿。 这样的理论看来是十分激进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针对某一个方面,而是从全体的联系中来看问题的。所以,简单的形而上学的货币政策更应该让位于更加符合现实的经济运行的整体。具体的货币政策应该反映现实的经济条件本身的要求。我们要从银行的本质出发,而不是做为现实生产条件的救世主出发,这样的救世主做得多,自身也会成了被救助的人。 所以,银行应该回归到本质,回归到做为资本运动的三个统一的环节中的货币资本上去,回到货币只是生产资本的三个环节的统一中去。金融部门应该回归到金融的本性。因为由于生产过程所造成的危机,货币政策是不能解决的。如果自以为通过货币政策可以解决,那么,这只不过是使得较小的危机或衰退在将来通过较大的危机或衰退来解决罢了,这只不过是把急性的病症,变成慢性病的长期不振而已。 这样的解决在现实中仍然只能由市场的自发和ZF的自觉来解决。因为现实生产过剩所造成的危机,产生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而这些方面本来就是这些现实经济条件本身的矛盾表现而已。在资本的繁荣时期,这些矛盾是潜在的,在危机时期,这些矛盾从潜在变成了现实。我们所有的政策都应该是从这些潜在的危机里看到前进的动力,我们所有的政策不是要延缓这些潜在的危机的暴发,我们所有的政策都应该是从这些潜在的危机里所包含的社会前进的必然性做准备,我们所有的政策都应该主动的通过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使得现实的生产条件向社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我们的所有政策都是既要促进社会分工发展,也要促进合作的发展,我们所有的政策都是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使得无序变得有序。 因此,货币政策就要做到既主动,又被动;既要定向的宽松,又要适当的紧缩。这样的主动不是那种抽象的普遍的主动,而是针对具体的现实经济生活的主动。这种主动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对现实生产及现实的经济发展方向有一个必然的认识和理解,这样才能够在货币政策中体现中,哪些需要促进,哪些需要紧缩,哪些需要暂时的维护和保持。 货币政策要为现实的生产服务,要为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服务;货币政策不需要维护那些本来就已经是落后的生产方式,不需要维护那些由于市场竞争所造成的重复投资的资本的保存。反而,货币政策应该促进那些落后生产方式的退出,货币政策应该不是保存而是减少重复投资的浪费。 当然,这样子的政策会由于一些落后生产方式的企业倒闭,从而会产生失业现象,对于不有明白自身的历史任务和现实条件的必然性的资本主义国家来说,这是他们所害怕的,因为这会导致工人运动,会危及他们的统治基础。但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抱有这么狭隘的资产阶级观点呢?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本质,只要我们坚持我们的经济基础的向前发展的本性,只要我们用发展的眼光,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眼光看待现实的现象,那么,我们就不会害怕这些倒闭的企业会造成失业。因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为了这些落后生产方式的,也不是为了这些小资本的,而是为了无产阶级的长远利益的。所以,这些落后生产方式的小资本的破产,恰好为大生产扫除了障碍,恰好为资本和劳动的对立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更深厚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本质,能够和应该为这些暂时失业的人提供坚实的保障。 只要记住,没有永恒的资本,也没有永恒的工人。工人失业,在资本主义国家应该是工人的不幸,但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却应该得到应有的生活保障,同时,也应该享受到共同的成果。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有生产决定的分配,还要有共同利益要求的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事业的发达。 人类自身的解放不是直接的,只能通过现实的矛盾运动过程,只能通过这种中介的方式。在这个中介的过程,也即社会主义阶段,承认由于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差别,同时也要承认团结的阶级利益的统一;既要体现社会主义阶段的个人的社会差别,也要有这种差别的否定的一面即发达的公共事业。这样的辩证过程,通过差别的运动,最终达到共产主义的同一。 这就是现实的共产主义运动。
个人分类: 政治经济社会|25 次阅读|0 个评论
分享 历史唯物主义:主义还是理论
changyong 2012-6-16 01:19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又称为唯物史观,被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基础。作为方法论意义上的“主义”,应当不是对某种社会或经济现象的具体解释框架,而是对某种或某些具体解释框架的技术特征和价值取向的总结。但是,现在听到读到的“历史唯物主义”实际上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发展现象提出的具体解释,具体到各个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工具、社会分工、所有制形式等的具体内容。这样看,这应当是一种历史理论或社会演化理论,而非方法论。而这种理论中所体现的方法特征是:1)注重以人类物质力量的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2)对社会做历史动态的分析;3)注重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综合分析;4)强调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及其可认知性‘;等等。这些方法论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历史唯物主义”。 所以,建议区分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或社会演化理论、社会理论等,总之应当起一个属于理论范畴的名字)与马克思在方法论意义上的“历史唯物主义”。
12 次阅读|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