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罗鹏
4789 44

水的故事(一)——生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 [推广有奖]

  • 1关注
  • 86粉丝

大师

1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31940 个
通用积分
208.4096
学术水平
971 点
热心指数
1003 点
信用等级
875 点
经验
337236 点
帖子
12122
精华
1
在线时间
65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6-14
最后登录
2024-4-23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水的故事(一)——生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

罗鹏

水的分子,据化学家说,由两个氢原子与一个氧原子构成。纯净水无色透明,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水有多种物态,基本的是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

我们现在感兴趣的不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是它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水。人的最基本需要之一,就是在渴了的时候补充体内的水分。除此之外,人们还用水做很多事情。

在经济学中,一种事物能够满足人的某些需要,则我们称这事物是有用的,或者更为术语化地,我们称这事物对人是有效用utility)的。

水能帮人解渴,还能用来梳洗身体和浣洗衣物,还在人类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中起很大的作用,其用处还有很多,不一而足。无疑,水对人是有效用的。

在陆地上,存在着河流、湖泊和小溪。人们说,河水、湖水和溪水对人有用,一般来讲,这是很正确的,但这个说法并没有揭示一个重要事实:人类生产product)。

我们设想一个情景。有一家人居住在一条河的近旁,距离河水五米的地方(水流平稳所以敢于靠近居住);另一家人则生活在距离河水有五公里路程的地方且没有更近的水源(这家人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搬迁到离河流更近的地方)。如果你对这两家人说,水对他们很有用,他们会同意你的说法,进而,他们会认为你对他们说的只是正确的废话。

明眼人一下子就能看出这两家人在使用水方面的差异。与靠水而居的人家相比,远离河流的人家面临的真正问题是如何将五公里以外的水变成在家中随时就可以取用的水。一个较为原始的解决办法是,这家人制作一个水缸、两个水桶和一副扁担,每天出一个人,负责把水缸灌满。设六桶水才能灌满水缸,则挑水人需要走三个来回,三十公里的路程,耗费八个小时。水边的人家则基本没有这种耗费,想用水时,出门即可,甚至都不用配备水缸。

艺术家们总是能够美化生活,他们看见村妇们头顶陶罐,往来穿梭于水源和住家,于是用语言和画像记录下来,省略她们负重时的痛苦表情,描绘出她们婀娜多姿的美丽神态。

    

相比艺术家们的描述,汲水的过程要烦人多了。

      

水很有用,但对五公里外的人家,这种有用性是打了折扣的,如果不想办法让它变成随时可用的状态,说它有用,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为了描述这种差异,笔者将物品的效用做了一个分类。按照物品是否随时可以使用,若为随时可用,我们可称此物品对人有直接效用direct utility);若不可随时取用,则称此物品对人有潜在效用potential utility)。

不论用什么方法,人们将潜在效用转变为直接效用的过程,就是生产

回到我们前面的两家人的处境来看,靠水而居的家庭几乎无需生产水,也就是,他们无需将河水运输和储存到家里,要喝水,只需举手之劳;而远离水源的人家就不那么幸运了,他们要生产水,也就是将河水运输和贮存到家中的水缸里,才可能随时有水可用。对后者来说,他们运输和贮存水的活动,就是最最简单但也是最最基本的生产活动:将潜在效用——河里的水——转变成为直接效用——随时可以取用的水——的过程。

人类的生产活动,多种多样,有简单有复杂,但不管怎样,都是一个将潜在效用转换成直接效用的过程。关于这一点,笔者将在本文的后续部分进行介绍。我们现在关注一个重要问题。

人既是生产的目的,又是生产的手段。生产中的所有的人类活动,即有助于将潜在效用转变为直接效用的所有的人类活动,就是劳动labor or work)。

回到上面两家人的例子。暂不考虑人们制作水缸和挑具耗费的劳动,两家人在每天担水的过程中,耗费的劳动有所不同。靠水而居的人家,三个来回挑满一缸水,只需一个人耗费半小时(设一个来回耗时十分钟);而远离河流的人家则一个人耗费八小时时间(包含中间歇脚的时间)。比较起来,前者就获得一个很大的便宜,这家人比后者可以节省出7个半小时的时间,用于其他工作,比如打渔,比如养殖等等。

人们在生产中,既要考虑所获得的直接效用(传统生产理论中称为产出output)的多少,还要考虑劳动(传统生产理论中称为投入input,严格来讲,应称为成本cost)的多少,仅仅考察一个方面是不够的。综合起来考察人类生产的效率,就是劳动生产率(labor productivity)概念:正指标为产出量/劳动量,反指标为劳动量/产出量。

如此看来,靠水而居的人家在水的生产中,劳动生产率远远高于远离河水的人家。

这个差距,仅仅由距离水源远近所决定。而多数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取决于生产技术的差距。

担水是令人厌恶的、但又在一定技术下不得不做的。远离水源的家庭,掌握了制造车轮技术,那么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他们就可以多制作几个水桶和一辆推车,改担水为使用车辆运水。这时,灌满水缸的劳动时间便大大缩短。制作推车和多的几个水桶,比只制作一副扁担两个水桶,要耗费更多的劳动,但当我们考虑到这家人一生中都要用水并且推车可以用在生产生活的其他方面,那么摊在每次取水中的成本,就会很小,所以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远离水源的这家人,在使用推车生产水时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只是挑水时的劳动生产率。当然,如果这家人豢养了一头毛驴,并制作大车,那么在水的生产中就会获得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那么水的生产的性质变化了么没有不论使用推车运水还是使用驴车运水都不会使生产出现新的性质都遵循着将潜在效用转换成直接效用的公式唯一的改变,是劳动生产率

我们进一步考虑更为复杂的情形。

远离河水的人家,发现自己居住地的下面,存在着丰富的地下水,但是,如果没有有效的引水办法,这些地下水只能是一种潜在效用,就像五公里外的河水一样。这户人家一旦掌握了凿井的技术,并通过事先的艰苦劳动,将水井开挖出来,并使用滑轮技术取水,我们可以合理地预期,比起从五公里外取水,从住家近旁的水井取水的效率,又有大幅度提高。正是勘察地下水和凿井技术的进展,使得人类在许多远离地表水的地方开枝散叶起来,形成一个又一个的绿洲。

同样的问题是,从使用河水改变为使用井水,生产的性质变了吗?没有。潜在效用的具体形式不过是从河水变成了地下水而已。这里改变的,只是劳动生产率。

与使用井水并起的,就是进一步提高地表水输运效率的技术的发展。很早地,黄河中上游流域及长江上游流域,在古代ZF的治理下,兴起了挖凿人工河和建造人工渠的治水工程。人们使用水的低成本高效率,不仅仅改变了农业生产和人口密度的格局,还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秦国在巴蜀地区和泾河流域的水利建设,奠定了其统一关东六国,推行中央集权政治的基础。

郑国渠

都江堰                                  灵渠

但是,兴修水利,改变了生产水的性质了吗?没有。直接改变的只是劳动生产率。

我们进而考虑更为复杂的问题

有的水源往往由于杂质过多,不适合人类直接饮用;有的水源由于矿物原因或生物原因含有对人体有害的毒素或病菌病毒,既不适合饮用还不适合灌溉。于是比水的运输、贮存等生产活动更为紧迫的净化和消毒等生产活动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浑浊的、有毒的水,是一种更为潜在的效用。最古老的一种净化方法是自然澄清法,即将浑水放置在水缸、水桶中一段时间,杂质由于比重大而沉淀于容器底部。但是这方法过于粗陋,人类早期发现,在水缸里撒上稍许明矾,可以大幅度吸附杂质,澄清的效果很好。水塘、湖泊的水质净化,则通过物理方法,使死水变成活水,进而使用生物方法,养殖可以改造水体水质的动物,从而完成差强人意的净化和消毒工作。现代自来水工厂则使用更为先进的办法进行水体的净化和消毒。

谁能说脏水、毒水不是有用的资源呢?它们不过是一种潜在的效用罢了,有待人类生产去将之变成直接效用。非洲大陆以及其他大陆的一些地方,并不缺乏水资源,而是缺乏低成本的净化消毒技术、缺乏实现已有技术的投资、进而缺乏鼓励投资的稳定制度环境。

进而言之,沙特阿拉伯等沙漠国家,地底不缺石油缺水源,那么,只要运输的成本能够有效降低,这些国家从遥远的南极获得固体淡水就不是痴人说梦;淡化海水的成本通过技术进步而降低,则这些沙漠国家甚至不用去遥远的极地取水,而是直接利用近旁的海水进行淡化,这一样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以色列人一方面发展节约用水的技术,另一方面也在大力发展大规模低成本净化海水的技术。南水北调工程,和中国北方地区的人工降水以及雨水收集贮存系统的建造,也在相当程度上改善用水难的局面。

以上这些,都在揭示着人类生产中的两条真理:

人类不能从无到有地创造出物质,但人类总是能够通过不断探索,发现越来越有效率的改变物质形态的办法,来进行将潜在效用转化为直接效用的活动过程。

对于人类原则上没有无用的事物人类现有技术条件下被认为是无用甚至有害(负效用)的事物谁能断言它永远是无用的甚至有害的呢

这两条真理,给予人类一个机会。人类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事物,是对大千世界的新认识和新工艺,人类将不断发现无用之用,从而更大程度地役使自然力这个无需付费的仆人来减轻人类的劳作,一句话,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使人类在各种生产中解除大部分体力劳作之苦、逐步解除相当部分重复性智力劳作之苦,让人类释放出更多的创造性才能和享受更多的闲暇。

而实现这个机会的经济学前提,是建基于更高的分工化水平和资本化水平之上的自由自愿的交换、交易、贸易、契约和市场。这些问题的叙述将在“水的故事”后续部分展开。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生产率 Productivity potential Utility

水的故事.docx

728.89 KB

需要: 1 个论坛币  [购买]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1993110 + 5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用一种错误去纠正另一种错误,并不能使错误得以消除;用一种邪恶来对抗另一种邪恶,最终会使邪恶得以壮大。——罗鹏
沙发
罗鹏 发表于 2017-10-19 02:00: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图片显示不出来,如要看,下载下来就可以看了。

使用道具

藤椅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9 11:43: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们现在感兴趣的不是水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是它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用道具

板凳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9 11:43: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既是生产的目的,又是生产的手段。生产中的所有的人类活动,即有助于将潜在效用转变为直接效用的所有的人类活动,就是劳动(labor or work)。

使用道具

报纸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9 11:44: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论用什么方法,人们将潜在效用转变为直接效用的过程,就是生产。

使用道具

地板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9 11:45: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陆地上,存在着河流、湖泊和小溪。人们说,河水、湖水和溪水对人有用,一般来讲,这是很正确的,但这个说法并没有揭示一个重要事实:人类生产(product)。

使用道具

7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9 11:45: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类不能从无到有地创造出物质,但人类总是能够通过不断探索,发现越来越有效率的改变物质形态的办法,来进行将潜在效用转化为直接效用的活动过程。

使用道具

8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9 11:47: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类唯一可以无中生有的事物,是对大千世界的新认识和新工艺,人类将不断发现无用之用,从而更大程度地役使自然力这个无需付费的仆人来减轻人类的劳作,一句话,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

使用道具

9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9 11:48: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论使用推车运水还是使用驴车运水,都不会使生产出现新的性质,都遵循着将潜在效用转换成直接效用的公式。唯一的改变,是劳动生产率。

使用道具

10
1993110 发表于 2017-10-19 11:49: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类的生产活动,多种多样,有简单有复杂,但不管怎样,都是一个将潜在效用转换成直接效用的过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4 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