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权限
- 10
- 威望
- 0 级
- 论坛币
- 54 个
- 学术水平
- 40 点
- 热心指数
- 40 点
- 信用等级
- 40 点
- 经验
- 371 点
- 帖子
- 35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30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11-2
- 最后登录
- 2019-11-26
- 答疑数
- 0
硕士生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 0 级
- 论坛币
 - 54 个
- 通用积分
- 1.0386
- 学术水平
- 40 点
- 热心指数
- 40 点
- 信用等级
- 40 点
- 经验
- 371 点
- 帖子
- 35
- 精华
- 0
- 在线时间
- 308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8-11-2
- 最后登录
- 2019-11-26
|
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的假设前提与中国圣贤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相吻合的杨六省亚当·斯密的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前提,这就是参与者是理性人。理性人有两个特质,一是利己,即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其行为动机的目标;二是理性,理性人应该具备对目的和手段进行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不是用‘道’的方式摆脱,是摆脱不了的。”笔者认为,亚当斯密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与中国圣贤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相吻合的:君子与理性人相对;君子爱财与理性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相对;理性与道相对(注:这里的“道”,含有“中庸”之意,表示均衡,和谐,不冲突,不矛盾)。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说,“纳什均衡可以理解为‘想其他人之所想’过程的顶点,其中每个参与人都正确地分析出其他人的选择。”这里的“想其他人之所想”与中国人的词语“设身处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相吻合的。“纳什均衡要求每个参与者对其他参与者的信念是正确的”,以及当其他任何人的策略都不改变时,我会确定自己的最优反应,这与孙子的“知己知彼”是相通的。……总之,在中国文化中,可以找到纳什均衡概念的所有构成元素。
|
|
-
总评分: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