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enHurt
14575 6

[CFA] 澳大利亚精算介绍和世界3大精算协会的比较【转】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4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5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79 点
帖子
39
精华
0
在线时间
1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2-16
最后登录
2016-4-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上财一老师写的:

一、引言" ~) a( N  H. l+ R, |  u. j
在某种意义上,的精算教育有点象她的酿酒业,最初来源于欧洲,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正在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返销欧洲并在国际上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喜欢品酒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澳大利亚SHIRAZ葡萄酒系列和FOSTER啤酒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地位;熟悉国际精算教育体现的读者则可能会注意到以下事实:- E7 g2 O3 j+ v* ~9 a6 d6 N0 x: q
        国际精算师协会(IAA)今年的当选主席来自精算学会,曾任澳大利亚精算学会主席;
        由澳大利亚精算学师提出并逐渐形成澳洲精算特色的“精算内控系统”(ACTUARIAL CONTROL CYCLE)理念及其内容目前已被精算学会写进了若干门精算如103,301-303等课程之中,得到了国际上众多精算师的普遍认可;
        澳大利亚最先建立了精算教育课程与精算学会资格考试基础课程的互免制度,这一制度得到了英国、南非、新加坡等国以及我国地区的仿效。这种精算教育培训体系有效地结合了大学正规教育与精算师职业培训的优势和资源,使培养合格精算师的效率远远高于英美等国传统的培训体系。6 C2 k6 e6 J4 Z1 Q) Z
        澳大利亚在建立精算教育培训和职业制度方面的许多成功,已经受到了国际精算界的广泛关注和赞扬,更值得许多正在建立精算师职业制度和精算教育培训体系的国家学习。对于正在积极筹建过程中的我国精算师职业制度来说,非常有必要了解其成功经验,尤其是借鉴如何将大学正规教育与精算师职业培训进行有机地结合、有效地培养出合格精算师的经验。为此,本文将在介绍澳大利亚精算制度的基础上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k' s$ v2 o# R$ A3 _/ z" W

二、澳大利亚建立精算培训和考试制度的背景
作为英联邦国家的澳大利亚,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都与英国有难以分割的联系。在80年代以前,澳大利亚精算师都是以通过英国精算学会的考试而获得精算师资格的,澳大利亚在1980年的合格精算师人数是374人,澳大利亚在1975年颁布的《寿险法》中对“精算师”的解释也是指达到英国精算师资格水平的人。
但是,自七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就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精算制度。这也许并非为了表现自己的独立,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方面,英国加入了欧共体,其保险市场及其精算制度开始与欧共体制度逐渐融合;另一方面,澳大利亚的保险市场、尤其是养老保险开始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发展方向。就精算师资格考试来说,英国精算学会的高级课程(Fellow课程)内容越来越不适应于澳大利亚的保险实务,依然保持延续英国的精算资格培训标准显然是不明智的。为此,澳大利亚于1980年首次设立了自己的精算培训大纲和资格考试,对精算师的定义也修改为澳大利亚精算学会会员,并制订了认可国外精算师资格的具体规定。
不过,就是否要设立澳大利亚自己独立的精算师资格考试的问题,在70年代曾有过相当热烈的讨论,反对方提出过一些很值得考虑的意见,比如:$ S+ \4 G, i% ^& {5 a
(1) 澳大利亚精算学会是否有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资源来建立一套自己的考试制度,包括编写教材、组织培训、设计考卷和改卷等一系列繁杂的工作?
(2) 如果建立一套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精算考试制度和资格标准,所培养出的精算师是否能被国际社会认可呢?
(3) 如果英国精算师的培训和考试内容只是在实务部分与澳大利亚具体情况有不同,为何不在通过英国精算考试的基础上再增加一门澳大利亚实务课程考试来认可澳大利亚精算师呢?甚至可以要求英国精算学会在实务课程部分专门为澳大利亚设计一个澳大利亚版本,这不是更加省事吗?(笔者注:英国精算学会目前已经为中国考生推出了其考试课程201的中文版本,并正在推出实务课程Fellow Paper的中文版本。)
(4) 是不是真有必要建立一套自己的精算考试?这么多年来都考英国的精算师资格考试,也看不出英国精算师有什么不好。9 R. |$ l' j# u+ h+ J7 m7 d  F
(5) 建立了自己的精算资格考试后,考生就可以选择考澳大利亚的考试或是考国外的精算考试,但考生可能会偏向于考与澳大利亚实务相关的精算考试,这样就会使澳大利亚的精算考试显得比较容易,这会不会影响澳大利亚精算师资格的名誉呢?) z& d3 m+ `* i7 D
如此等等的质疑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不过时,所进行的热烈讨论对澳大利亚精算教育和职业制度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1 X6 ~' G5 @0 O( v4 x

. w% T( q& q! f5 E4 v
三、澳大利亚的精算教育和考试制度
澳大利亚所建立的精算教育、培训和考试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将职业培训与大学正规教育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既减轻了精算学会组织专门资格考试和培训工作的负担,又结合了大学正规教育的综合素质优势。简单地说,澳大利亚精算学会仅设立中高级阶段的考试和培训,精算基础课程则通过认可一些大学精算教学课程、或认可英国精算学会的精算考试学分来完成,其基础课程的大纲完全与英国的精算基础课程大纲保持一致。$ o$ f; b4 U$ W. {0 J+ M
具体地,澳大利亚的精算资格考试和培训可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课程,完全按照英国精算学会的大纲,共包含9门课程,澳大利亚精算学会不设该阶段课程的考试,考生在经澳大利亚精算学会认可的大学学习精算课程并通过大学自己的考试来获得认可资格,也可以直接参加英国精算师资格考试来获得认可,这9门课程是:+ z- ~4 d, o; H, y- x4 t3 L
101――概率统计+ y" a( m, L& T$ x; d( g* @
102――金融数学(利息理论)6 Z$ t' _# W% H2 q; z3 }
103――随机模型
104――生存模型- [7 i/ Z8 e) a5 g2 R
105――寿险精算数学, Z% w9 F8 `& l. x3 Z9 C
106――非寿险精算数学$ i) C" G3 \  _/ S: e! i3 f% f/ A
107――经济学
108――财务与财务报告
109――金融经济学1 n' `5 F8 T+ J# i# T& G8 r
第二部分:准精算师(Associate)课程――精算内控系统(Actuarial Control Cycle),这是由澳大利亚麦考里大学精算系于1996年创立的特色课程,其基本想法是,当学生学完精算第一阶段的基础课程后,不应马上就将后续课程分成很细的专门方向,如寿险、非寿险、养老金和投资等课程,应该给学生一个精算应用的总体和系统的观念,通过一系列案例教学来帮助学生理解精算学的整体含义。; U& z' Y# N7 H5 q. T
目前,澳大利亚精算学会认可了麦考里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具备开设这门课程和设立考试的资格,教学大纲由精算学会和大学共同制订,这门课程在大学里的教学安排是两学期共2?78个学时,通常由几个老师共同讲授。校外和海外学生可向大学直接注册这门课程的学习,或参加由精算学会与大学合作组织的业余培训班和远程教育,考试仍由大学负责。
通过第一、二部分的课程考试后,可被澳大利亚精算学会认可为准精算师(Associate)。
第三部分:精算师(Fellow)课程,这是完全由澳大利亚精算学会组织的资格考试,考生可从5门方向课程中任选两门考试,每门课程的考试分为两部分,各一张卷子,分别在上、下午进行,综合两部分成绩评分,这5门课程包括:
1. 寿险精算实务
2. 非寿险精算实务
3. 养老金精算实务; B/ L6 n+ ]' F+ s0 r7 g
4. 投资管理. ?8 w- i" a. q9 J1 y" j
5. 金融# p6 W+ ~0 i3 V, Y  i# \
资格认定:在通过了第三部分的考试后,只要参加由精算学会组织的一个为期两天的职业培训短训班,再加上一年的实务工作经验即可被认定为澳大利亚精算学会的正式会员(Fellow),即精算师。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澳大利亚 Actuarial Associate 精算师资格考试 control 澳大利亚 葡萄酒 精算师 精算学 酿酒业

沙发
DenHurt 发表于 2010-4-19 00:09: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 DenHurt

四、分析与借鉴. T* `2 K% v( F
笔者在上海财经大学从事精算教学工作并负责上财的精算项目已有近5年的经历,对英国和的精算教育制度和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对英美的体制作过一些对比研究,如文献[1、2]。在这几年中,也目睹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我国精算师职业制度尤其是教育培训和资格考试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对引进国外的精算教育和建立我国自己的体系有过一些思考,如文献[3、4]。2 e: V1 B4 e* Z$ j( \0 u
但在近期赴澳洲对其精算教育和职业制度作了6个星期的实地考查后,深感澳洲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下专门针对精算教育与实务部门的集合问题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作些讨论。; q; N5 b, _' n5 [& }) k; |+ I
2 S5 ^7 _" z" g. }+ A( b+ ?
4 Y& q8 v' h% D/ u8 Y* R8 @1 W
7 f# J5 [5 a/ I
(1) 精算职业组织应对国内精算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应有所控制6 c# E- A& m5 f+ t% D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澳洲精算最为成功,而这也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 k# l- d* A" M+ G" t& Q4 P! s
英、美等国的传统精算培训方式是一种纯粹的职业培训,要成为一名精算师,先在里学习数学、统计等基础课,然后参加精算师协会的资格考试,边工作、边考试,最后成为精算师,这通常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随着市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精算师的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看起来就象是一群已经获得精算师资格的人在为后来者不断地增加难度、设置障碍的过程。. D! w2 R1 l1 a6 S2 a
问题是,精算师资格考试课程中有近一半内容是大学基础课程中可以学到的,如果精算职业组织硬是要把这部分基础课程内容包揽下来,或者是为了进行职业保护、回避竞争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特殊团体,就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不符合人类良知和智慧的进化方向。' E: N9 o. Z+ E% {& o+ _2 _
在美国,大学的精算教育课程与几个精算职业组织如SOA、CAS以及ASPA之间的培训和资格考试仍然没有直接的联系,彼此独立发展。英国早期的精算师培训模式更是如此。) R2 h9 M, P, f- F  ?- d- M
在欧洲的多数国家中,情况则正好相反,精算师职业组织不设专门的资格考试,精算教育培训完全由大学负责,毕业生进入保险公司工作后,再由职业组织认可其资格。5 X/ R" c/ e0 V/ T5 u$ o1 R) X
但澳洲人没有照搬英美、或是欧洲的模式,而是成功地将大学正规教育与精算职业培训进行结合,基础课程部分主要由学校负责,精算学会只负责制订大纲和认可有资格的大学精算课程,通过建立课程学分免试规则来认可精算基础课程的培训。精算师学会重点负责实务部分的资格考试和精算师资格认定。这样的方式大大加强了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优化了双方的资源优势,更直接的好处还有:8 V1 S; Q) `$ T  C+ s1 d  P
a. 精算学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学精算教学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如果一个大学的精算课程得不到精算学会的认可,学生在这所学校学精算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所以,不是任何大学都可以办精算专业的,需要得到精算学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行。/ g/ _$ h( b/ `
b. 由于大学精算教育项目是经精算学会认可的,实质上是一种合作办学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校在为精算学会培养精算后备人才,因此,精算学会用于教育培训和维持精算资格水平的财政资源就划到了学校的精算系,为学校开设精算专业提供了财政支持,有实力聘请到高质量的精算教师。在澳大利亚(英国现在也如此),精算系的教师收入至少比多数其它系的教师收入高出50%以上,主要就是靠精算学会的这项支持,使其能够保持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精算教师基本上都是合格的精算师。5 N, [; H! C! [" c! I
反观我国的精算教育状况,从80年代末开始引进精算教育,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和经验,但目前仍然处于完全“无政府”状态:教育部并没有设立精算学这个专业方向,实务方面也还没有成立精算师职业组织,暂由保监会(和刚成立的保险行业协会)代办其相关职能,包括资格考试。由于教育与实务两个部门相互独立,从理论上讲,任何学校都可以在任何专业名誉下开办精算课程,任何国家的任何精算职业团体也似乎都可以在我国设立其精算资格考试。事实上,在我国已有由美国、英国和日本设立的共12个精算考点,并有二十余所院校开设了精算项目,内容、形式、规模和质量相差甚远。/ ~3 s& y% f! Z* [. x9 T
现在,我国保监会又组织推出了中国精算师资格(准)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又有消息说美国SOA将考虑大幅度地削减发展中国家考生的考试费用,为更多中国考生参加SOA精算考试创造了条件,也为更多的中国大学开办精算教育项目排除了主要的财务障碍。
但我国精算教育到底需要多少年的无序发展才够呢?相关机构应该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 o7 d$ h. R5 A7 g4 {
(2) 如何理解国际标准以及与国际接轨问题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澳大利亚也未必谈得上十分成功,但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笔者并不试图在这里提供任何答案,只希望先把问题搞清楚。- }+ ]$ Q5 _. N
首先是究竟有没有所谓精算师的“国际标准”?国际精算师协会于1998年推出一套国际精算师教育培训指南,要求各会员承诺从2005年后按此指南制订精算资格培训大纲,此指南与英国精算学会目前的基础课程大纲基本一致,也相当于美国SOA的课程1-4的内容,但这套标准离英国和SOA的准精算师的资格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换句话说,所谓国际标准只是指精算基础课程内容。再往上走一步,即使在准精算师(Associate)这个层次上,也只是国际精算师协会今后的努力方向之一,目前尚无标准可言。) D& w% F( @2 n2 j8 T3 J9 t7 N
但因为保险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必然涉及到精算师、甚至是准精算师资格的相互认可问题,这就需要各精算职业组织之间相互达成协议了。一个理想的前提是,不同精算学会所培训的内容和获得其资格的困难程度要能够几乎相当,否则就显得不公平,也可能造成投机的机会,即通过成为某个精算学会会员而间接地被认可为另一精算学会的会员,比直接取得该会员的资格要容易。
在资格标准的难度方面,英国精算学会美国的SOA资格标准无疑是高的。问题是,要不要就将英美的资格要求作为“国际标准”?
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受其保险实践和相关金融市场发展历史的限制,保险和精算的实务内容相对较少,恐怕很难组织出一套与英美的精算实务课程相当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此外,每个国家是不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保险发展进程和对精算学的独特理解创造性地建立一些自己的特色呢?0 F& \. {* K1 e/ @! l) X* J8 x
澳大利亚不是发展中国家,她有能力建立一套标准不低于英美要求的体系,但这不是建立一套精算职业制度的唯一或是首要考虑因素。首要目标应该是适应于保险业发展的需要、包括国内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与英美的精算资格标准相比较,澳大利亚的资格标准和内容似乎符合以上逻辑,它的标准比较适合其保险业的要求,有自己的特色。以下是对英美和澳大利亚资格标准的一个简单比较。
  英国(FIA):
  阶段1(基础课程):101-109
  九门课程,生一般需三年、需一年半可完成。
  阶段2(准精算师):201,301-304
  5门课程,研究生需两年左右完成。
             职业教育短训班% [2 i- _! s) C
  阶段3(精算师):4选1
    4门方向课程中选一个方向完成一个上、下午各一张试卷的考试。
    至少3年实务工作经验
  美国(SOA):  v9 x# o8 R9 N( {, T1 }1 Y" W
  阶段1(基础课程):课程 1-4
                   相当于FIA课程101-109。
  阶段2(准精算师): 课程5、6( w1 @0 }& V9 C5 y
       研究生需一年半左右时间能完成。
              职业教育短训班9 Y* w7 s- k, k
  阶段3(精算师):课程7、8
         课程7为精算实务课程,1 o0 U7 Z9 F% V0 @1 y5 ]% y
         课程8是方向选择课程。
  两年内在精算导师指导下完成一课题和报告。
2 c, `2 B1 ]; W/ Z3 U! D9 x+ l
8 Z0 ?4 S/ o7 y! L% @0 j/ _; l

  澳洲(IAAUST):
  阶段1(基础课程):    (101-109)# }! P( [$ M2 Q( N/ O; q
精算学会不设考试,学生在大学学习精算课程或参加通过英国101-109课程考试来认可。
  阶段2(准精算师):  一年课程
                   精算内控系统I、II
  阶段3(精算师):    5选2, r1 l  ]1 {. [& Y& A7 g
       5门方向课程中任选2门考试,每门课也是上、下午各一张试卷的一整天考试。
                  职业教育短训班( b4 N  k" ^0 s, L" u3 F
                至少1年实务工作经验
# q$ [& o2 K4 t3 ^9 e" z


通过这个简单的比较可以看出,英、美、澳的精算资格标准在结构上基本一致,明显的差别在于对“准精算师”的要求,英国对准精算师的要求太高,相当于把SOA和澳洲精算的高级课程都作为准精算师课程,至今为止,我国目前还没有人在大陆获得英国的准精算师资格。SOA和澳洲则在三个阶段比较平衡.
澳洲的特色在于准精算师阶段的精算内控系统(Actuarial Control Cycle)课程,目前是一年的培训内容和两次考试,但它是一门有弹性的课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增加培训内容和难度。& `, P! V  \/ h8 E
澳大利亚精算学会与英国精算学会建立了相互认可其精算师资格的协议,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逐步获得认可,目前正与SOA等北美精算机构进行谈判,希望建立类似的认可关系(转贴者注:目前已经认可,大家可以到SOA的网上下载相关抵免考试的表格)。: ?9 x$ B9 ?' b+ c7 i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追踪和了解什么是“国际标准” ,把握住精算发展的国际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立我国自己的精算职业制度中少走弯路。2 P$ h8 ], }1 W' m  H

使用道具

藤椅
DenHurt 发表于 2010-4-19 00:11: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四、分析与借鉴. T* `2 K% v( F
笔者在上海财经大学从事精算教学工作并负责上财的精算项目已有近5年的经历,对英国和的精算教育制度和内容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一定的教学经验,对英美的体制作过一些对比研究,如文献[1、2]。在这几年中,也目睹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我国精算师职业制度尤其是教育培训和资格考试制度的研究和建设工作,对引进国外的精算教育和建立我国自己的体系有过一些思考,如文献[3、4]。2 e: V1 B4 e* Z$ j( \0 u
但在近期赴澳洲对其精算教育和职业制度作了6个星期的实地考查后,深感澳洲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下专门针对精算教育与实务部门的集合问题和与国际标准接轨的问题作些讨论。; q; N5 b, _' n5 [& }) k; |+ I
2 S5 ^7 _" z" g. }+ A( b+ ?
4 Y& q8 v' h% D/ u8 Y* R8 @1 W
7 f# J5 [5 a/ I
(1) 精算职业组织应对国内精算教育的规模和质量应有所控制6 c# E- A& m5 f+ t% D
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澳洲精算最为成功,而这也是我国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7 k# l- d* A" M+ G" t& Q4 P! s
英、美等国的传统精算培训方式是一种纯粹的职业培训,要成为一名精算师,先在里学习数学、统计等基础课,然后参加精算师协会的资格考试,边工作、边考试,最后成为精算师,这通常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随着市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对精算师的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看起来就象是一群已经获得精算师资格的人在为后来者不断地增加难度、设置障碍的过程。. D! w2 R1 l1 a6 S2 a
问题是,精算师资格考试课程中有近一半内容是大学基础课程中可以学到的,如果精算职业组织硬是要把这部分基础课程内容包揽下来,或者是为了进行职业保护、回避竞争而形成一个封闭的特殊团体,就必然会造成教育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不符合人类良知和智慧的进化方向。' E: N9 o. Z+ E% {& o+ _2 _
在美国,大学的精算教育课程与几个精算职业组织如SOA、CAS以及ASPA之间的培训和资格考试仍然没有直接的联系,彼此独立发展。英国早期的精算师培训模式更是如此。) R2 h9 M, P, f- F  ?- d- M
在欧洲的多数国家中,情况则正好相反,精算师职业组织不设专门的资格考试,精算教育培训完全由大学负责,毕业生进入保险公司工作后,再由职业组织认可其资格。5 X/ R" c/ e0 V/ T5 u$ o1 R) X
但澳洲人没有照搬英美、或是欧洲的模式,而是成功地将大学正规教育与精算职业培训进行结合,基础课程部分主要由学校负责,精算学会只负责制订大纲和认可有资格的大学精算课程,通过建立课程学分免试规则来认可精算基础课程的培训。精算师学会重点负责实务部分的资格考试和精算师资格认定。这样的方式大大加强了教育部门和实务部门之间的合作,优化了双方的资源优势,更直接的好处还有:8 V1 S; Q) `$ T  C+ s1 d  P
a. 精算学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大学精算教学项目的规模和质量,如果一个大学的精算课程得不到精算学会的认可,学生在这所学校学精算就没有多大意义了,所以,不是任何大学都可以办精算专业的,需要得到精算学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行。/ g/ _$ h( b/ `
b. 由于大学精算教育项目是经精算学会认可的,实质上是一种合作办学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校在为精算学会培养精算后备人才,因此,精算学会用于教育培训和维持精算资格水平的财政资源就划到了学校的精算系,为学校开设精算专业提供了财政支持,有实力聘请到高质量的精算教师。在澳大利亚(英国现在也如此),精算系的教师收入至少比多数其它系的教师收入高出50%以上,主要就是靠精算学会的这项支持,使其能够保持一支较强的师资队伍,精算教师基本上都是合格的精算师。5 N, [; H! C! [" c! I
反观我国的精算教育状况,从80年代末开始引进精算教育,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和经验,但目前仍然处于完全“无政府”状态:教育部并没有设立精算学这个专业方向,实务方面也还没有成立精算师职业组织,暂由保监会(和刚成立的保险行业协会)代办其相关职能,包括资格考试。由于教育与实务两个部门相互独立,从理论上讲,任何学校都可以在任何专业名誉下开办精算课程,任何国家的任何精算职业团体也似乎都可以在我国设立其精算资格考试。事实上,在我国已有由美国、英国和日本设立的共12个精算考点,并有二十余所院校开设了精算项目,内容、形式、规模和质量相差甚远。/ ~3 s& y% f! Z* [. x9 T
现在,我国保监会又组织推出了中国精算师资格(准)精算师部分的考试,又有消息说美国SOA将考虑大幅度地削减发展中国家考生的考试费用,为更多中国考生参加SOA精算考试创造了条件,也为更多的中国大学开办精算教育项目排除了主要的财务障碍。
但我国精算教育到底需要多少年的无序发展才够呢?相关机构应该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 o7 d$ h. R5 A7 g4 {
(2) 如何理解国际标准以及与国际接轨问题
这个问题十分复杂,澳大利亚也未必谈得上十分成功,但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经验仍然值得我们借鉴。笔者并不试图在这里提供任何答案,只希望先把问题搞清楚。- }+ ]$ Q5 _. N
首先是究竟有没有所谓精算师的“国际标准”?国际精算师协会于1998年推出一套国际精算师教育培训指南,要求各会员承诺从2005年后按此指南制订精算资格培训大纲,此指南与英国精算学会目前的基础课程大纲基本一致,也相当于美国SOA的课程1-4的内容,但这套标准离英国和SOA的准精算师的资格要求还有一定距离,换句话说,所谓国际标准只是指精算基础课程内容。再往上走一步,即使在准精算师(Associate)这个层次上,也只是国际精算师协会今后的努力方向之一,目前尚无标准可言。) D& w% F( @2 n2 j8 T3 J9 t7 N
但因为保险市场的国际化趋势,必然涉及到精算师、甚至是准精算师资格的相互认可问题,这就需要各精算职业组织之间相互达成协议了。一个理想的前提是,不同精算学会所培训的内容和获得其资格的困难程度要能够几乎相当,否则就显得不公平,也可能造成投机的机会,即通过成为某个精算学会会员而间接地被认可为另一精算学会的会员,比直接取得该会员的资格要容易。
在资格标准的难度方面,英国精算学会美国的SOA资格标准无疑是高的。问题是,要不要就将英美的资格要求作为“国际标准”?
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受其保险实践和相关金融市场发展历史的限制,保险和精算的实务内容相对较少,恐怕很难组织出一套与英美的精算实务课程相当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此外,每个国家是不是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保险发展进程和对精算学的独特理解创造性地建立一些自己的特色呢?0 F& \. {* K1 e/ @! l) X* J8 x
澳大利亚不是发展中国家,她有能力建立一套标准不低于英美要求的体系,但这不是建立一套精算职业制度的唯一或是首要考虑因素。首要目标应该是适应于保险业发展的需要、包括国内市场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与英美的精算资格标准相比较,澳大利亚的资格标准和内容似乎符合以上逻辑,它的标准比较适合其保险业的要求,有自己的特色。以下是对英美和澳大利亚资格标准的一个简单比较。
  英国(FIA):
  阶段1(基础课程):101-109
  九门课程,生一般需三年、需一年半可完成。
  阶段2(准精算师):201,301-304
  5门课程,研究生需两年左右完成。
             职业教育短训班% [2 i- _! s) C
  阶段3(精算师):4选1
    4门方向课程中选一个方向完成一个上、下午各一张试卷的考试。
    至少3年实务工作经验
  美国(SOA):  v9 x# o8 R9 N( {, T1 }1 Y" W
  阶段1(基础课程):课程 1-4
                   相当于FIA课程101-109。
  阶段2(准精算师): 课程5、6( w1 @0 }& V9 C5 y
       研究生需一年半左右时间能完成。
              职业教育短训班9 Y* w7 s- k, k
  阶段3(精算师):课程7、8
         课程7为精算实务课程,1 o0 U7 Z9 F% V0 @1 y5 ]% y
         课程8是方向选择课程。
  两年内在精算导师指导下完成一课题和报告。
2 c, `2 B1 ]; W/ Z3 U! D9 x+ l
8 Z0 ?4 S/ o7 y! L% @0 j/ _; l

  澳洲(IAAUST):
  阶段1(基础课程):    (101-109)# }! P( [$ M2 Q( N/ O; q
精算学会不设考试,学生在大学学习精算课程或参加通过英国101-109课程考试来认可。
  阶段2(准精算师):  一年课程
                   精算内控系统I、II
  阶段3(精算师):    5选2, r1 l  ]1 {. [& Y& A7 g
       5门方向课程中任选2门考试,每门课也是上、下午各一张试卷的一整天考试。
                  职业教育短训班( b4 N  k" ^0 s, L" u3 F
                至少1年实务工作经验
# q$ [& o2 K4 t3 ^9 e" z


通过这个简单的比较可以看出,英、美、澳的精算资格标准在结构上基本一致,明显的差别在于对“准精算师”的要求,英国对准精算师的要求太高,相当于把SOA和澳洲精算的高级课程都作为准精算师课程,至今为止,我国目前还没有人在大陆获得英国的准精算师资格。SOA和澳洲则在三个阶段比较平衡.
澳洲的特色在于准精算师阶段的精算内控系统(Actuarial Control Cycle)课程,目前是一年的培训内容和两次考试,但它是一门有弹性的课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不断增加培训内容和难度。& `, P! V  \/ h8 E
澳大利亚精算学会与英国精算学会建立了相互认可其精算师资格的协议,在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也逐步获得认可,目前正与SOA等北美精算机构进行谈判,希望建立类似的认可关系(转贴者注:目前已经认可,大家可以到SOA的网上下载相关抵免考试的表格)。: ?9 x$ B9 ?' b+ c7 i
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追踪和了解什么是“国际标准” ,把握住精算发展的国际动态。只有这样,才能在建立我国自己的精算职业制度中少走弯路。2 P$ h8 ], }1 W' m  H

使用道具

板凳
FreeFlyAIA 发表于 2010-4-19 00:15: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国内主要还是SOA~~呵呵

使用道具

报纸
machengju22 发表于 2010-4-19 00:29: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精算师考试条件是什么啊?
弄明白一些理论

使用道具

地板
DenHurt 发表于 2010-4-19 01:15: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还有一部分没贴上,说要审核什么的。请版主解决一下

使用道具

7
好好吃的肉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6-11-8 18: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说的很清楚,不过国内似乎大多数还是认中精和SOA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1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