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国防经济学在中国:国防军备产业或成为新增长点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国防军事的发展并非如很多人以为的,会排挤经济部门的资源,甚至拖累经济的增长,恰恰相反,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今年,在泰国曼谷举行的防务与安全展会上,中船重工公司展出的新式外观船模有如航母般的飞行甲板,《简氏防务周刊》发文称:“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081型两栖舰,也就是直升机船坞登陆舰。”几年前,第一艘071型船坞登陆舰“昆仑山号”亮相(满载排水量13000吨)时已让人眼睛一亮,才几年,第四艘071已在今年1月下水。如今满载排水量达25000吨、可搭载8架直升机、4艘重型气垫船、最大航速23节、乘员1068人的081型模型又展出了,相信又让许多军事观察者感到意外。
  类似这种让各界意外的情况近年来已层出不穷:导弹打卫星、东风21D(反航母导弹)、歼20隐形战机……应该看到,类似新军事科技的突破与产品的推出,对战术甚至战略都产生了相当程度的颠覆效应,当然,也为中国的和平崛起提供了更强大的军事保障。有趣的是,如何解读这样的现象?
  很多人留意到,近年来,每年3月中国“两会”召开期间,海内外媒体最关注的数字,除了经济增长目标外,就是中国军费的增长了。美、日各国也都无一例外地会拿中国军费又以两位数字增长来说事,渲染中国威胁论。事实上,除极少数一两年外,中国军费增长在近15年来的确都在10%以上。但也必须指出,即便如此,在绝对金额上,中国仍远低于美国。在军费占GDP的比重上,中国也远低于一般国家。逻辑上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中国有必要把之前中国国防经费明显偏低滞后的情况加以矫正。
  那么所谓“之前”中国国防经费明显偏低的情况实情又是如何呢?以改革开放初期的1979至1989年的12年为例,中国军费年增长率只有百分之一点几,而同一期间,年通胀率却超过7%,因此实质军费的年增长率其实是负6%上下。很容易解释这个现象:(1)中国经济条件太弱,无力支持较大规模的国防建设;(2)邓小平对全球大形势的判断是将会出现一个难得的和平发展机遇期,所以决定“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邓小平的战略观,以及在这个战略观之下对国家总资源进行的配置,现在看来,应该是相当正确的。
  如果以“国防经济学”的理论来看,1979到1995年可视为发展的第一阶段:经济为主,国防为辅;国防是为经济服务的。从1995年前后开始到目前,军费年均以两位数字增长,显示经济条件改善,已足以稳定支持一个较为快速的国防建设,这是第二阶段。也正由于经济资源投入的加大,效果逐渐呈现,如前所云,新军事科技不断突破,新军事武器不断推出,不但在传统武器上正在缩小中国与美、俄大国之间的差距,而且还在许多新的领域,尤其是所谓在不对称战争中成为主导角色的杀手锏武器方面,更是频放异彩。这样的现象与趋势估计还会持续下去,甚至不排除有更加出人意料之外的可能。
  理论上,再接下去就是第三阶段了——国防军事科技的发展将对国家经济发展产生反馈式的贡献。军事科技的研发,一开始,纯粹就是为了在武器上有新突破,在战场上取得更大优势,但随后就会发现,这些原本用于军事上的新科技其实在工业、商业等经济领域也有着重大甚至更大的价值,从而带动了新一波产业与经济的飞跃发展。例子比比皆是,如电脑、互联网、材料科技等均是。另一方面,军工产业的形成壮大,往往也能成为国家经济中的主力支柱产业,一如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中国无论在内需市场及日后的出口市场上都有巨大的潜力。从这个角度看,国防军事的发展并非如很多人以为的,会排挤经济部门的资源,甚至拖累经济的增长,恰恰相反,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是可以相辅相成的。
  下一个三十年,国防军备产业极可能是中国经济又一个新的增长点。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