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演变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财新专栏作家 李拉亚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均发生了变化。欧美国家放弃了通货膨胀目标制模式,强调了宏观审慎管理,正在探讨新宏观经济调控模式。
  2013年,中国新一届政府在宏观调控政策思路上有重大变化,围绕“增活力、稳预期、促转型”,创新宏观政策调控方式,努力提供可以预期的稳定的经济环境,以应对各种经济问题的挑战,以适应深化改革的要求。
  参照各国探讨新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理论和经验教训,从理论上探讨和解释现在中国宏观调控的创新理念与方式和形成的新经验,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专栏将围绕这一课题,争取每周出一篇短文,做一些理论解释和理论探讨。以下是本专栏第一篇文章,介绍中外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演变过程。
  1960年代,受凯恩斯经济理论影响,欧美国家采用相机决策制定政策,用以平衡通货膨胀和失业。因缺乏政策规则对政策工具的约束,欧美国家普遍出现了较高的通货膨胀。
  1977年,Kydland 和 Prescott提出政策时间不一致概念,认为最优控制模型并不能保证相机决策能实现原定最优政策目标,因为政策制定者有偏离原定最优计划的激励,故需政策规则约束政策制定者的行为。
  1983年,Barro和Gordon把理性预期引入政策时间不一致概念中,提出了货币政策时间不一致概念。在此基础上,他们采用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分析央行的货币政策,得出了货币政策刺激产出无效的结论。政策时间不一致性理论变革了宏观经济管理模式,为199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央行实行以稳定物价为唯一目标的通货膨胀目标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从1990年代以来,与通货膨胀目标制相配套,欧美国家央行逐渐用政策透明公开取代了传统的暗箱操作方法。2000年代后,预期管理理论问世。该理论建议实行稳定物价和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弹性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相机决策方法,但更强调央行权威、声誉、政策透明和政策规则对协调预期和提高政策效率的重要性。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暴露了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弱点,凸显了金融监管的缺陷。为吸取此次危机的经验教训,各国央行开始改革宏观调控模式,建立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加强宏观金融监管,针对金融体系顺周期问题实施逆周期调节。
  1978年来,中国政府为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不断改革自己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做到了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中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演变过程尤其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逐步放弃了以计划为主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如在1990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对宏观经济调控体制做了重大改革,放弃了指令性计划的政策工具,采用了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和公开市场操作等新政策工具,以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二是吸收国际上宏观调控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可以说,相机决策、政策时间不一致、政策规则、政策透明、两种通货膨胀目标制、预期管理和宏观审慎管理等理论反映了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进展。
  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模式的演变过程中,也吸收了这些理论的思想和方法。如在2007年中国政府提出要稳定预期,在2009年提出预期管理,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强调宏观审慎管理。事实上,早在1989年3月,笔者的文章作为中国政府的内部文件(印发中央财经小组、国务院常务会议、计划、财政、银行等部门)已提出要降低当时的通货膨胀预期。故中国政府是最早意识到要管理预期的政府。■
  作者为华侨大学数量经济研究院教授,本文为其《中国新宏观调控的理论解释和理论探讨》系列文章之一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