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关于重庆市江北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情况 _工商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7-22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关于重庆市江北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情况 _工商管理论文

关于重庆市江北区中小企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情况
一、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招工难。在就业、招工形式都日趋严峻的情况下,人才择业价值取向如何?决定了企业是否能招到满意的人才。择业意向区域如何?意向择业单位咋样?这些都是关系到企业未来发展前途的重要问题,本次通过“人才择业意向”调查,了解到今年就业人员对待就业问题的想法。
具有关就业数据统计在工作地区的选择是有51.75%的人员愿意留在大城市工作,24.33%的人员愿意到沿海城市工作,16.08%的人员愿意去省会城市工作,只有7.84%的人愿意留在区县工作。而对于择业的首要因素人们更多的是看重工资待遇和个人发展、就单位选择而言就业人员更多选择的是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政府公务员。详细情况请参照下列图表:

2.自我发展意识不强、竞争力薄弱。我区部分中小企业起点低、规模小,企业主自身素质不高,在经营管理上多数为家族式管理模式。据调查,目前我区私营企业主文化构成高中(含)以下的比例占绝大多数,为95%,大学本科以上仅占1%。企业原始家庭式管理模式仍相当普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由于受到自身素质的制约,加之目前重庆市在人才环境上还不尽完善,中小企业难以吸引外来优秀的生产和管理人才,企业主们往往对企业的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和战略安排,经营管理能力弱,方法也相对落后,企业发展随机性、盲目性较强,企业缺乏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3.软环境制约明显。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外部发展环境的优劣密切相关。目前我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还不尽理想,仍有许多方面有待健全完善。首先是政府服务还不完善。尽管随着依法行政的不断推进及机关效能建设的加强,行政审批事项减少了很多,政府效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仍有一些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没有真正转变角色,公仆意识不强,服务态度差。企业对“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还时有反映。其次是政策配套不完善。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但有一部分政策难以实施,可操作性不强,配套也不完善。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中,民营资本可以进入金融行业,但真正实施却没有可依据的细则。又如我区的中小企业担保促进会,如果一家企业以房产抵押要贷款10万元以上,付出的精力和成本比在银行办理抵押贷款还要高。再次是政策倾斜不合理。近年来,我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可在制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中,对中小企业考虑较少。在财税政策上,一些中小企业也得不到公平的待遇。据部分中小企业反映,一些优惠政策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4.生产要素制约凸显。目前我区中小企业同发达地区大多数企业一样,面临成长中的“烦恼”,即在土地、资金、水电等生产要素上受到严重制约,而这对于本来就“底气”不足的中小企业发展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1)遭遇资金“瓶颈”。从我区实际情况看,企业总资产增长迅速,年增长率达到60%,但主要是负债的增加,表明我区企业对外部资金需求量较大。而目前相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十分狭窄。银行信贷这一融资主渠道,由于受央行紧 缩银根政策限制,加之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银行对中小企业普遍惜贷。据资料反映,我市中小企业贷款的频率约为大企业的0.5%。通过担保公司也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途径之一,但由于我市担保这一中介组织整体发展还不尽完善,而且担保公司为了回避风险,为企业实行担保的条件较为苛刻,所获担保资金也有限,绝大多数中小企业还无法利用这一融资渠道。
(2)用地矛盾十分突出。相对全市而言,我区的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随着国家对土地“农转非”的严格控制,往后申请获得土地的门槛将越来越高。同时,政府部门审批用地主要向公共建设项目和大企业、外资企业倾斜,中小企业申请用地将越来越困难。此外,由于受城市规划滞后等限制,基层政府无法及时提供土地,也制约了一些中小企业扩大规模的需要。
(3)水和能源供给紧张。2003年以来,全国性的能源紧缺影响巨大,在中小企业十分发达的我市,水、电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已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经营生产。而在水、电的分配中,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照顾。同时为保证城镇居民用电、用水、往往是在中小企业所在的农村地区拉闸限电、限水。据抽样调查,2008—2010年受夏季“电荒”影响,7—9月我区中小企业减产40%左右。
(4)城区三产营业场地严重不足。近年来,我市房地产业日益兴旺,商业用房租金已高于其他同类城市。再者,由于新一轮城市建设,我区旧城拆迁面积大,而商业用房相对匮乏。这不但提高了企业营运成本,并逐渐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
二、江北区中小企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原因
1.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力度不够。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来我区的经济政策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因而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有许多的不公平。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抓大”,只对大型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感兴趣,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术发展等方面只考虑大企业,中小企业很难或根本得不到政策上的帮助,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一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又由于许多中小企业受各级基层组织管理,而各部门的管理方式、政策不一,多头领导,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企业经营束手束脚,无实际的经营自由权。
2.对中小企业监管不严。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没有制定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使中小企业经营行为缺乏法律约束;另一方面,又造成中小企业的许多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我区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分散、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
3.中小企业负担重。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中小企业常被作为弥补财政收支平衡和转嫁负担的对象,企业税负、社会负担愈来愈重。比如在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标准上,对乡镇企业按销售收入的9%征收,而对国有大型企业则按2%征收。 而且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地方财政困难,还把中小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对名目繁多的费用常不堪重负,企业经营步履维艰。
(二)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的原因
1.中小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般说来,中小企业属地方管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造成了中小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有相当多行业产品供大于求,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为了争夺市场以致于生产同一行业产品的中小企业竞相压价,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另外,重复建设使得中小企业产业关联度较低,“小而全”的企业比比皆是,企业之间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与大企业也没有建立协作体系,因此,在大企业的经济优势面前力单势薄生存艰难。
2.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低。一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职工素质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二是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查和研究、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售后服务等等。三是缺乏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企业难上规模。
3.企业定位太高,现行状态无法满足高定位的发展。部分中小企业领导者对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定位过高,造成企业无法承担高定位的资金。资源的短缺使中小企业发展捉襟见肘,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原始的产品无法正常生产流动资金减少,人员的流失造成企业。
4.同行企业相互杀价,造成企业加工成本过高。同行企业相互杀价,造成企业加工成本过高,由于长期依赖低价劳动力、低税收、低价土地和资源的企业发展战略,低价产品成为唯一的发展道路。当劳动力不在廉价时,企业之间的价格战成了中小企业立自取灭亡的一个重点因素。
5.同行互挖人才,人才流失严重。低廉劳动力,中小企业管理者都任务重庆不缺人所以也没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当人才流动越来越大,各个企业都认识到人才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这样的信息造成同行企业提出高薪及福利吸引人才从而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在这样一个恶性循环下,人才的流失越来越严重。
针对我区中小企业的发展状态,中小企业如何能让就业人员融入到我区中小企业,为中小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多年来,我区中小企业企业都坚韧生存和发展。如今江北区对中小企业大力扶持的政策,中小企业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就是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中小企业企业的问题不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却关系到整个江北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保持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因此,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重视和大力扶持。只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中小企业企业的不断改进,才能使中小企业企业的经营走出困境,走向新生。
三、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法律保护体系。虽然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已经有目共睹,但至今为止,我区还出台一些政策并没有确立中小企业地位,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外国的做法:
①立法保护。美国和日本分别于1953年和1963年制定了《中小企业法》或《中小企业基本法》,以确定中小企业的社会地位、发展方向和保护原则。随后,以基本法为基础,构造了一套较完整的保护中小企业的法律体系,明确中小企业的责任权力,保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如美国先后制定了中小企业经济政策法、中小企业从业人员制度法、中小企业投资奖励法、中小企业资本形成法、公正平等法等等法律法规。日本也形成了诸如投资法、技术革新促进法、现代化促进法等十多种法律文件。有鉴于此,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急待制定《中小企业法》,以确定中小企业的法律地位、长期发展的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引导其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并且在这一基本法的基础上制定一系列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制定《反垄断法》,用以限制大型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合并和排挤,在强调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保护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确定从金融、财政、科教等方面保证中小企业的长远规划,为政府制定中小企业政策提供法律依据。
②设立专门机构。有了保护和规范中小企业的立法,更为重要的是保证贯彻落实。为此,各国政府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如美国于1958年正式成立了中小企业管理局,统一管理地方的中小企业并负责其融资;日本于1948年在通产省设立中小企业厅,作为政府直接管理中小企业的最高机构,并设立专门的融资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随着我国改革的推进,在中小企业逐步做到产权明晰、政企分开的基础上,将有关部门涉及中小企业的管理职能进行归并,成立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中小企业管理局(或称委员会)是非常必要的。但成立此类机构的目的决不是简单地为企业提供一些咨询,进行一些协调,甚至让中小企业多一个“婆婆”。它应该是服务机构,而不是权力机构,其任务只能是:一是负责政府中小企业之间的勾通,指导中小企业制定发展计划;二是帮助中小企业融资。
2.完善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改革开放的实践已证明,政策宽松,企业便可以放开手脚大踏步前进。为此,我们也应该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1)金融政策。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一是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必须在城市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制度;必须促进农村信用社的规范化经营,提高对乡镇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力。二是培育直接融资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项目抵押融资等;鼓励中小企业向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参股和控股;三是设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基金式机构,或者设立中小企业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专项基金——风险基金,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投资机构。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2)财税政策。由于中小企业相比较而言实力弱、生产率低,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作用,政府应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如清理、取消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减免中小企业的部分税收,对新办的小企业可以免征所得税1-3年;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设备的改造,可以提高一定比例的折旧率,以减少纳税基数等。
(3)教育培训政策。人才是最根本的竞争资源,而缺乏人才又是中小企业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各级政府应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如在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内设立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制定长期的中小企业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培训班;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等等。
3.建立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我们国家正处在转轨时期,市场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有不完善之处,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创建一个健全的、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要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投入巨额资金去搞研究与开发、搞大规模的员工培训、询求法律支持等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尽快发展多种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如协助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提供管理咨询和教育培训、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4.为交流平台企业和就业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各个地方政府与学校就业办积极为企业和毕业生搭建相互选择的机会。学校结合学生本身专业、学历等与当地政府就业指导机构联系,确定方案定期举办人才交流会。
5.政府为就业留在本区的就业人才放宽落户政策。江北区针对留在区内中小企业工作的外来人员进行落户,保证外来就业人员的住房、子女能够在区内的学校就读,让外来就业的人员有归属感。从而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员到江北区的企业进行工作,减少人员流动。
6.中小企业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企业改制可以采取改组、联合、兼并、租赁、承包经营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多种形式,各中小企业应从实际出发,从自身条件出发,选择适应的企业发展机制,明确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制定灵活的生产经营机制,促进企业的发展。
7.中小企业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文化知识和科技知识水平,从而提高管理者的管理能力,提高职工的技术熟练水平,加速企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技术创新,改变技术设备落后的现状,增强企业开发新产品的能力,以期熟练地驾驭市场。
8.中小企业必须培养管理创新能力。管理创新应包括人事管理、营销管理、组织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的创新。企业可以通过这些方面的创新,提高管理透明度,健全民主管理渠道,创造一个充分发挥职工潜能、调动个人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环境;也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企业管理方式、经营手段,有效地抵制市场风险,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
9.中小城市积极建立就业人员培训、落户及住房保障。总而言之,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地培育它们、扶持它们,使中小企业和国有大企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辅助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中小企业留住人才,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
我相信通过这样一个内外兼修的整改对策,江北区各中小企业有了良好的指引。通过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和企业自身管理体系的建立,江北区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一片光明。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