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征夷大将军
9751 46

[学术治理与讨论] 当屌丝们通宵熬夜炮制论文的时候,美国佬研究你们发顶级杂志(《信息计量学期刊》)   [推广有奖]

区版主

院士

7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仿冒虚假期刊投稿网站大曝光

国际顶级杂志的idea欣赏

科研资料信息

威望
3
论坛币
98300 个
通用积分
16.6715
学术水平
582 点
热心指数
662 点
信用等级
426 点
经验
104302 点
帖子
3724
精华
2
在线时间
209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3-16
最后登录
2024-3-18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标题起的比较拽,只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大家不要喷我的标题哦
我也是广大通宵达旦炮制论文的屌丝一员。


熬夜加班已成科研常态




20121128230429140.jpg


美、德、中三国科学家的工作时间曲线
  
近段,科学网上关于“逃离科研”的讨论纷纷扰扰,当事人在博文《我为什么逃离科研》中谈及“逃离”原因时说:“我已经厌恶科研了,而厌恶科研的主要原因是累。”

如何能准确反映科学家的“科研生态”?大连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王贤文博士研究组给出了一份特别的答卷。他们利用一个国际学术期刊数据库,通过追踪论文下载时间数据来考察科学家的工作规律,发现熬夜加班和周末工作已成为科学家群体的工作常态。相关研究不久前发表在《信息计量学期刊》(Journal of Informetrics)上。

科研,怎一个累字了得

几年前,公众对科研人员英年早逝现象曾有过大规模讨论,普遍认为压力过大、无暇锻炼身体、透支健康是导致部分科学家早逝的重要原因。今天,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科研群体处于怎样的科研生态环境中,他们面临怎样的身体和心理上的压力也许只能“冷暖自知”。

“逃离科研”事件的当事人说,比体力劳累更严重的是心累,有时想通过爬山、打球等活动舒缓压力,但脑子里还装着那些想不出来的问题和一些该做的烦琐任务。这让他“半刻也不得安宁”,当他决定退出科研的时候,“心里是久违的无比的轻松”。

讨论中,科学网博主喻海良在《哪些人适合读博士?》一文中列举了一些不适合读博士学位的人。其中除了兴趣、心态、家庭负担、承受挫折能力外,身体状况也赫然在列。

“的确,读博士期间,有时不只是身体上的‘锻炼’,也是内心的‘煎熬’。”喻海良说。

“进行研究时,往往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过长或频繁的打断都会对思维连续性产生影响。”王贤文对《中国科学报》说,“白天在办公室中,从时间和空间考虑,都不是进行科研的理想环境。”

因此,很多科学家选择在8小时工作时间以外,如晚上熬夜和周末继续加班进行科研工作。

“这只不过将工作场所从办公室换到了家里,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时空边界,对于我和我了解的同事来说,在传统的非工作时间段加班科研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王贤文说。

对此,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曹俊也有同感。曹俊因此将王贤文的论文转帖在科学网博客上,短短数周即获得上万次点击。

“我不一定是在半夜下载论文,但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也是常有的事。”曹俊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看到这篇论文很有趣就转发了,不过我不是作这方面研究的不好评价,但论文发表在该领域重要刊物上,一定有它的独特之处。”

一个独特的视角

王贤文等人一直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从事该领域的研究。2011年12月初,王贤文在Springer (斯普林格出版集团)网站浏览论文时,发现许多期刊首页都有近期下载最多文献的数量统计。

“我很好奇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王贤文说,“进一步了解就发现了realtime.springer.com这个平台,立即想到可以用这个工具作一系列研究。”

realtime.springer.com是Springer于2010年10月份发布的一个实时监测平台。该平台以世界地图的形式在页面上实时展示了世界各地从Springer数据库下载文献的情况。

由于数据变化速度非常快,王贤文等人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才找到把这些稍纵即逝的数据完整记录下来的方法。此后该小组进行了两个多星期的监测,获得近200万条全球科学家的下载时刻数据,然后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论文写作。论文投到该学科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后,很快就被录用了。

“其中同行评审仅历时18天。”王贤文说。

科学家的工作形式有很多种,查询与研究有关的信息、下载科学论文、在实验室进行实验、进行论文写作、进行学术讨论,甚至科学家在思考科学研究相关的问题,都是科学家的工作方式。

“但要获得这样的数据是非常困难的。”王贤文说。

在以往关于科学家工作时间的研究中,大多是通过案例跟踪或者问卷调查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获得的样本数量有限,且很难从世界范围内对科学家的工作时间进行考察。而realtime.springer.com平台的数据来源于Springer的3个主要数据库,即科学文献数据库(SpringerLink)、文献图片数据库(SpringerImages)和实验室指南数据库(SpringerProtocols,主要面向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生物医学等学科,提供详细的实验操作记录)。该平台能实时反映科学家下载论文、著作章节、实验操作记录的PDF文件或者浏览HTML全文版本的情况。

下载文献并非科学家工作的全部,因此王贤文等人关注的也不是某个或某些科学家的论文下载行为。

“我们的研究对象是全球科学家。”王贤文说,“由于我们的研究时间跨度足够长,只要科学家此间从Springer下载了科学文献,都能被记录下来。无数个这样的下载时间点聚合起来,就可以反映科学家‘群体’的工作时间规律。因此,以科学家的论文下载时间来反映科学家的工作时间,是可行的。”

论文发表后,迅速引起科学家群体和媒体的关注。美国著名科技杂志《连线》、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化学世界》杂志、德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之一《法兰克福汇报》、德国公共广播电台等均作了报道。其中《化学世界》和德国公共广播电台还专门对论文作者进行了采访。

“这是一篇非常棒的论文。”该论文审稿人之一、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梁立明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论文探讨和比较世界不同国家科学家的工作时间,选题新颖,技术手段先进,创新性强,所以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和报道。”

见微如何知著

在进行该项研究中,王贤文等人发现,利用Springer的数据库还可以更准确地追踪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

通常,研究某领域的热点和研究趋势,均基于已经出版的科研成果进行计量研究。例如,对于某一领域的论文发表趋势进行文献计量,从而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趋势。

“但是一篇论文从构思到写作,再到投稿发表,差不多要经历1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基于论文发表数量的计量来总结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有较大的时间滞后。”王贤文说。

王贤文认为,如果科学家正思考某个研究问题,就会从科学文献数据库搜索和下载科学文献。那么,下载科学文献的行为就能直接反映出科学家正从事的研究主题。

“通过对全球科学家论文下载内容的监测,就能追踪某一领域的研究趋势、挖掘研究热点、探测研究前沿,进而也使得我们的研究有了科学预见的意义。”王贤文说。(来源:中国科学报 张双虎)



http://paper.sciencenet.cn/htmlpaper/20121128115956126988.shtm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计量学 springerlink Protocols Springer realtime 论文 信息 杂志

已有 2 人评分威望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zhuosn + 1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admin + 1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威望 + 1  学术水平 + 1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做科研真的很辛苦

使用道具

藤椅
学术旷野新人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5-2-2 00:05: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光鲜亮丽背后的心酸!

使用道具

板凳
征夷大将军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2-2 00:07:42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抱歉,我搞错了,不是美国佬,是大工的博士。
明天上电脑改过来。

使用道具

报纸
graylens 发表于 2015-2-2 00:08: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地板
胡子李大 发表于 2015-2-2 00:17: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真是 处处留心皆学问

使用道具

7
soccy 发表于 2015-2-2 01:16: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干啥不累?闲着也是闲着。

使用道具

8
ydb8848 发表于 2015-2-2 09:01: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

使用道具

9
日新少年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5-2-2 09:08: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过这篇文章,但是原文没找到,大将军能贴出论文原文么?

使用道具

10
javk2007 发表于 2015-2-2 09:09: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赞的思路!赞一个!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