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烈火实验室
5513 0

[其他探讨] 【自性本体是什么?它怎么来的?标志是什么?】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6粉丝

学科带头人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5995 个
通用积分
0.0095
学术水平
535 点
热心指数
531 点
信用等级
526 点
经验
45403 点
帖子
1786
精华
2
在线时间
6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23
最后登录
2016-6-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自性本体是什么?它怎么来的?标志是什么?】
  
  作者:烈火·巴图鲁·索南雍仲
  
  首先,得说一下同义词问题(注:这个同义,是指就主要而言)――
  
  1、我、形式、是、性、自性、存在、本体、本质、实体、体、反体、自反体等,是同义词。即某事物的本身。
  
  我与性,在梵文中,是两个词,它们来源不同,但在确定的使用时,如安慧菩萨造『大乘中观释论·卷七』言:复说,于诸行中一切法无我即无自性,当知此中所言我者,即是自性别名。
  「自性」这个词在梵文中其实有不少对译的词,但是最常用的是svabhāva。sva表示self(自我,自己)。bhāva表示coming(成为)、being(存在)。实际上bhāva是动词bhu(存在)的变化形式。但翻译时,有时翻译成「性」,有时翻译成「体」,有时候翻译成「体性」、「法体」等。

  关于这个名词的含义与理解的问题,可以参看其他文章――
  ◆【「存在」指的是什么】——「存在」概念的含义与使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26142a00101722a.html
  ◆佛法是一种本体论吗?——比较哲学视域中对佛法基本要义的反思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26142a00101c2ro.html
  ◆【佛教中的「色」「空」「性」「相」的简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26142a00101721y.html
  
  2、“相”,与:表象、现象、广延、存在的、存在者等是同义词。即某事物可感觉到的部分。
  
  大致这样说:性与相,分别属于意识与感官两个范畴,我们用稍哲学的表述就是――凡是感官感觉到的(如听到的、看到的、触到的等眼耳鼻舌身五根或称五种感官感觉到的)都是相,不是性,性(本体)只能理性(意识思维)把握(即它只能在思维中推理出来)。
  现在我们进入正题,到底这个所谓的自身、自性是怎么来的――
  我们首先假设客观事物是客观存在的,或者白话说:当面前有个杯子,谁都没有看到它时,它仍自己呆在那个地方,并不会因为谁也没有看到、或感知到、或认识它而消失。
  
  第一步
  
  然后我们每个人自己找一个杯子,放在面前,观察一下它。我们会发现――我们对杯子的最初印象,至少有如下几点――
  1、它有颜色及形状
  2、它肯定有软硬
  3、它肯定有一定的味道(或无味)
  
  问题来了――
  
  【问题一】你会在看到它的颜色的同时,仅凭看到它而产生它软硬的感觉或认识吗?
  答案当然是不可能。
  【问题二】你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杯子,还是一个平面的影像?
  这个需要分析一下了:即我们的纵深感,是看出来的,还是怎么来的――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犯一个小错误,你走进一个宾馆或会所的大厅,突然感觉眼前一亮,前边有一个盆景或室内景观,有假山,有小树,还有一片不大的小草坪;在城市里呆的时候久了,你会对此场景有新鲜感。你走过去,想感受一下在室内又身处自然的感受,但走来走去,突然——你撞上一面墙,于是你伸手摸了摸,原来是幅画。
  还有一个经常在生活中发生的例子,你在某个场合看到一个东西,发现挺漂亮,拿过来看看,伸手去拿,拿了个空,此时感觉到了,它比你看时感觉放的位置要远。
  类似的情况,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至少会有过一次。
  这说明,立体的纵深感,并不是从视觉中得来,我们从视觉中得到的纵深感,是依据明暗变化而分析出来的,因为我们以往的长期的、借助触觉与视觉上的反复发生的关联经验——在同样条件下,暗的往往远,明的往往近,清晰的往往近,模糊的往往远,……于是,我们再遇到类似的视觉对比时,我们会比较快速的在潜意识中产生纵深感的分析结果。
  观察一下儿童,在他们最初认识事物,经常会出现想拿一个东西,但往往离那个东西还有一段距离时就抓。这说明视觉并不能解决立体的纵深感的认识,它是后天训练后的思维认识结果。
  好的,第二个问题,我们知道了――我们看到的其实是二维平面的一个影像,这上边因为有颜色的不同与明暗的变化,于是我们分析出此物是个立体的东西。而不是某个画布上的平面画作。
  
  其他相关的问题还有,但这两个足够说明问题了。
  
  第二步
  
  我们观察一下这个我们所谓看到的什么,在我们的意识中呈现的样子是什么样子――是一个立体的,我们的意识中,这个东西不但呈现的是个立体的影像状态,而且我们已经在它呈现时,同时在这个立体的影像上,认识到了它是硬的,还是软的。
  另外,哪怕是一个全透明的玻璃杯,你仔细观察一下,也一定有你视觉上的盲点――就是你看不到的某个部分,但在你的意识中呈现出的那个立体的影像上,它是完整的,并没有那个盲点――它被补充完整了。
  
  第三步
  
  是谁把一个本来我们看时是二维平面,而且在视、触等感觉上分离接收的内容,综合成了一个整体的影像呈现在了意识中?
  ――是意识,或许也可以说是潜意识,因为一般人在自己可自知的意识层面,并没有主动去综合这些内容,形成一个整体。
  
  【要点一】:我们在感官感觉上,并没有找到这个在意识中呈现的整体的、立体的东西。(因为前边说了,我们在感官感觉所谓的它时,各感官是分离式感觉的,并不会产生同步,即看的同时,不会仅凭视觉产生对它的触觉感受)
  【要点二】:我们在自己的意识知道它时(即它在意识中呈现时)却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整体的某个事物。

  
  这个仅在意识中呈现的完整的、独立的、整体的(但在任何感官感觉中,都找不到的)某个什么――这是所谓的它本身(或者说:我、自性、本体、存在等)。你然后会判断它是什么,如:它是个杯子。
  
  但毕竟我们在自己的各个感官感觉中,找不到这个“它”,所以,我们为视觉、触觉等能找到的,导致我们形成这个“它”的那些内容,提供了另个一词——现象或相,并且,现象是它的。如我们当时看到的颜色是这个杯子的颜色,我们摸到的硬软,是这个杯子的软硬,……
  可是——反了——不是因为有杯子,才有“杯子的颜色”,是因为我们看到了颜色,然后自己在意识中后形成一个所谓独立的整体事物,再判断它是杯子,然后回过头来,我们把前边看到的颜色,说成是“此杯的颜色”。在它于我们的意识中形成那个独立的完整的影像以前,我们是找不到所谓的“它”的,我们能找到的只有“颜色”。
  
  这就是所谓的自性、我、本体、存在。
  
  【附带说明一】存在与存在的
  
  我们一般在表述一个杯子时,大多数是这样说――这个杯子是存在的,或有的。很少说,这个杯子是存在。
  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存在与存在的,是两个概念。
  存在——就是指的它本身。杯子是存在,就语义来说,就是重复一遍:杯子是(此杯之)本体自性或自身。
  存在的――实际是本身、存在的(各种现象的综合表述)。杯子是存在的,就语义来说,就是说:(我们感觉自己看到的)杯子是它本体的(各种现象)。
  
  【附带说明二】名词
  
  我们一般很少注意一个现象——我们会使用很多名词。就一般而言,名词所指的是什么――就是这个所谓的什么本身。杯子指的不是杯子的颜色,也不是杯子的软硬,这个“杯子”这个名词,所指的,其实就是我们意识中那个整体的、独立状态的、综合一体的立体影像。它并不是单独指任何一个我们某个感官(如视觉看到的、所谓的杯子的颜色;或触觉所触到的、所谓的杯子的软硬)内容或对象。
  
  【附带说明三】是
  
  我们常常会说,这是一个杯子,那是一个苹果,等等。
  当我们说某某是什么时――在我们的意识中呈现的状态――“是”这个词前边的主语,所指向的,一定是在意识中已经呈现了独立完整的某个什么。
  通俗说,“是”就是对自性的一个确认性的语言表述。
  当你的意识中没有任何内容时,你什么也表述不了,你不可能说意识中的某某是什么,因为没有所谓的某某在意识中呈现。而当一旦有所谓的某某在意识中呈现时,它必须是独立的状态,否则,它不会与意识中的其他内容区别开来,或者说,你根本在意识中没有分出某某,你的意识中是一片混沌,而没有出现任何独立的可供判断的对象。
  
  总结
  
  ◆当你在意识中呈现出某个独立的、可以与其他什么区别开来的什么时,你实际已经在意识中,至少在潜意识中,建构了它的自性本体或我。
  
  ◆当你有使用所指向的名词时,如:此、它、杯子、人、树、……时,你实际就是在指向自己意识中想象出来的那个什么本身(我、自性本体)。
  
  ◆当你说“某某是”或“是某某”时,这个“是”,其实就是在充当一个角色,它的潜台词就是“自性本体确定了,我(是)强调一下它”。
  
  
    自性本体是什么?它怎么来的?标志是什么? 文完
    
    公元 2014-01-16星期四
    佛历2557-12-16丁亥日
    于夜半寅时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coming Being Blog HTTP sina 同义词 图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2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