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烈火实验室
1170 0

[其他探讨] 【「佛教」「佛法」「佛学」都指的什么及相关学习方式】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6粉丝

学科带头人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5995 个
通用积分
0.0095
学术水平
535 点
热心指数
531 点
信用等级
526 点
经验
45403 点
帖子
1786
精华
2
在线时间
67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2-23
最后登录
2016-6-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佛教」「佛法」「佛学」都指的什么及相关学习方式】
  
  佛教是佛陀言教,通俗讲,就是佛陀宣说过的道理与修行实践方式。但这种方式是以某种团体方式传承,这种团体加内容的留传,整体叫佛教。佛教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或者说佛教最初自己给自己定位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教主(佛)、教主留下的达到其本宗教目标的理论与方法(法)、认同、遵守、实践并宣传教主所传下的内容的团体(僧)。缺少其中之一,都不属于佛教范畴。
  佛法的本意是指佛教中的法这一部分。广义上,一切符合佛陀所讲的道理的事物,都归于法的范畴。
  佛学是脱离实践部分,把理论部分单独提出来进行探讨,或是借鉴于其他学科与活动中。比如通过佛教道理与儒家道理的相通处,对这类道理进行比较分析,并加强对这个道理的认同或推广。借鉴的方式,有点类似于把《孙子兵法》或《三国演义》的原理应用于商业经营,如运用于金融管理;但《孙子兵法》与《三国演义》的作者在与这些书的时候,丝毫没有想过要专门为了金融公司的经营而写作。
  
  佛教的目的是解脱无常之苦;佛法的目的是作为达到佛教的宗教目的之最佳工具;佛学的目的是把佛法在保留原有名称及理论的情况下,转成另外目的的学科。
  
  佛学的目的有可能完全是佛教所破斥的,比如我们可以运用佛学(即使用佛教讲解的一些普遍规律)完善人际关系,以达到现实中更好的提高物质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但佛教对世俗的态度是完全的批判的。
  又如,有些唯物论者,使用一些佛教中的道理,补充一些哲学研究,完善自己所信仰的唯物论思想体系,但唯物论在佛教中,被称为最低劣的思想,也是完全批判的。
  
  所以,佛教、佛法、佛学,是有着一些差异的,甚至有些之间在具体的情况下,可能完全是背道而驰的。
  
  社会上量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佛学与佛教混同,以及对佛教整体的体系结构不了解,很多人对佛教一知半解,稍读几部经论,或是跟着学者的研究,就大谈佛教是什么,应该如何,其实是用佛学代替佛教。很多内容,以偏概全,或错解曲解,甚至与佛教已经完全不相干。
  举个例子——佛教是入世的。这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佛陀在《阿含经》《佛遗教经》等经中,一再强调远离世俗社会环境。并不是佛教的内容全是主张和提倡入世,入世,是在某些具体情况下,提出的一种对应当时情况的方式。并非无条件的。
  再比如——佛教中无论是佛陀亲口宣说的经典,还是菩萨论典,在涉及整体佛教内容的论述时,缘起是根本,一切佛法内容都是以缘起为最根本点的。这在教内是共识性的,但学者从佛学的角度,标新立异,会提出一些其他看法,这些其他看法,如果仅从某些侧面,尚可自洽,但就佛教的整体及考察佛陀所讲内容的本意,则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完全背离。
  还有一种情况是对古代文字及翻译用语的词不了解,通过自己知道的有限的词语理解,去理解一些内容,结果导致经论文献中这个词原来的意思,被理解成另一种意思,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意思,并且可能还以讹传讹,导致众多的人道听途说,比如“明心”、“见性”这两个词,在中国出现时,并没有任何经论依据,但很多人误认为这是佛说的内容。
  以偏概全和词义不明,最典型的就是所谓“了义”问题,某些经中写了这是“了义”,很多人就理解为最正确。其实“义”在佛教唯识中,作为一个专业术语,更多的时候是“境”的同义词,而且“了义”与最正确、最透彻等内容也不相干,如果安正确性的表述,佛教中用来表述最正确和彻底的词是究竟。
  以上是常见的一些问题。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理论与方法 以偏概全 孙子兵法 三国演义 一知半解 佛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