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11 22

什么叫优秀,看看《没有输家!——美国发动机大战(Engine War)的回顾》 [推广有奖]

  • 0关注
  • 5粉丝

教授

1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5633 个
通用积分
2.0574
学术水平
318 点
热心指数
304 点
信用等级
245 点
经验
24140 点
帖子
1058
精华
0
在线时间
655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2-25
最后登录
2018-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有个网站,我认为是国内最优秀的军事网站:空军之翼。为什么它优秀,因为它有很多翻译的外国文章,不是“爱国”青年情绪化的SB梦话些或者ccav的鬼话。
    没有输家!——美国发动机大战(Engine War)的回顾:
    二十年前的美国航空发动机业界,一出精彩“大战”正在如火如荼的上演,对阵双方是久负盛名的普拉特.惠特尼 Pratt&Whiney 和通用电气 General Electric 公司。“心脏”之战的起因是源于美军实施了一项名为“可替换战斗机发动机(Alternate Fighter Engine-AFE)”的计划,该计划打破了普.惠公司在第三代发动机市场中的垄断地位。双方使出了浑身解数、争夺更多的订单,大战程度之激烈可想而知!作为“战争的发动者”——美国军方使出了拿手的平衡策略,最大限度地鼓励竞争,成为了此役最大的赢家。“战争”的结果使得发动机寿命期成本降低,(F100 和 F110)两系列的可靠性、耐久性大幅提高,发动机货源又有了“双保险”,可谓一举多得。时至今日,这场大战仍在继续……本文根据公开资料编译而成,提供大家参考。
    缘起
  追溯 AFE 的起源还得从两超激烈争霸的六〇年代讲起。1967 年 12 月,美国空军和海军决定联合开展一项发动机研制项目(Joint Engine Project-JEP),即采用同一台核心机 [注 1] 分别发展两型发动机,用来装配 F-X(1968 年后正式编号 F-15;1969 年 12 月 23 日麦道公司获得了研制合同)和 F-14B 飞机。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研制一台高性能的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其推重比指标要求较上代发动机提高近一倍,而当时美军主力战机 F-4 的 J-79 涡喷发动机仅有 4.7 左右。
  [注 1] 核心机:又称燃气发生器,是产生高温高压燃气的核心部件。她是燃气涡轮发动机中工作条件最恶劣(高温、高压、高转速)、技术问题最复杂、对发动机性能、可靠性影响最大的关键部分。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三大高压部件(高压压气机、主燃烧室、高压涡轮)和传动等系统,此外为核心机试验运行的需要还与之匹配相应的附件系统,所构成的相当于一台单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
  1968 年 4 月 12 日,初始工程发展计划的征求建议书(RFP)分别下发通用汽车 Allison 分公司、GE 和 P&W 三家公司,同年八月底,国防部 OSD 选定 GE 和 P&W,与其分别签订了一项为期 18 个月的验证机研制合同,要求双方各自生产两台技术验证机(海、空型号各一台)。为此 P&W 公司研制了 JTF22 验证机进行投标,GE 公司则以 GE1/10 来竞争,最终结果实力雄厚的 P&W 击败了竞争对手,于 1970 年 3 月 27 日正式获得了总价达 4.482 亿美元的大合同,研制、制造、试验约 90 台发动机。然而此时春风得意的 P&W 公司却没有感到丝毫的轻松,由于空军迫切要求 F-15 能够尽速服役,以应对苏联 МиГ-25 及新型战机的威胁,所以发动机厂商务必在短时间内提供一台满足性能要求的发动机。根据计划 P&W 公司必须坚守两个关键节点:1972 年 2 月完成飞行前规定试验 PFRT 和 1973 年 2 月前通过定型考核试验 QT [注 2]。从 P&W 赢得合同之日算起,留给研制者仅有短短的三年,而通常研制这样一台发动机至少需要 5 到 10 年的时间!
  [注 2] 当时美国军用发动机研制标准是 MIL-E-5007C《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通用规范》(简称通用规范;1973 年将 A、B、C 三本标准合并为一本 MIL-E-5007D,我国于 1987 年 2 月 17 日颁布的 GJB241-87 通用规范就是以 5007D 为参照蓝本。)通用规范是美军在多年来型号研制经验总结的基础上所编制的指导发动机研制工作的标准文件。规范规定,在研制过程中发动机须进行如下两项持久试车考核项目:飞行前规定试验 PFRT 中的 60h 持久试车和定型试验 QT 中的 150h 试车。发动机在装机试飞前需进行 60h[10h×6] 的持久试车,6h 阶段的后半段要经过 156min 的加温加压试车,该项试验是验证发动机在实验飞机/原型机上进行飞行试验的适应性;定型考核阶段则要求必须用两台发动机做两个 150h 持久试车 [25h×6],即 QT150 试验。试验的目的是验证发动机取得合格证并作为生产型发动机的可能性。
  F100 的设计工作开始于 1968 年 9 月(循环参数选取在 1967 年就已开始),P&W 设计者们结合多年积累的研制经验、在先进燃气发生器(ATEGG)[注3] JTF16 的基础上发展出一台 JTF22(XF100)验证机,1969 年试车达到了预期目标。在赢得研制合同后,随即展开 F100 全尺寸工程(FSD)研制工作,同年 12 月就进行了首次台架试车,1972 年 2 月 YF100 顺利通过 PFRT 考核。7 月 27 日上午八时二十一分,首架装配两台 YF100 发动机的 F-15A 原型机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首飞蓝天,这标志着发动机研制取得了重大的阶段性胜利!
  从 1968 年到 PFRT 前的不到四年间,F100 累计进行了约 3,000 小时的发展试验,总的看这时期的研制工作还是比较顺利的。
  [注 3] 为了缩短燃气涡轮发动机的研制周期,降低研制经费,对未来发动机要求尚不明确的背景下保持技术的先进性,美国自五十年代末起执行了一项名为先进涡轮燃气发生器的计划(ATEGG),由军方与厂商签订研制合同,在基础性研究、先进部件预研的基础上,将高压部件组成一台核心机进行各项试验,考核核心机的性能、部件匹配等,为今后型号的研制提供关键技术储备。1964 年 P&W 推出了该公司在这项计划下发展的首台 STF200 核心机,GE 则研制了 GE-1 技术核心机。
  然而作为“一核双型”的代表在研制之初就面临了“跛脚”的危险。1970 年的 11 月,海军由于 F-14 的预算遭大幅削减,原来 179 台订单减少到 69 台,如此大幅度删减使原本紧张的研制预算雪上加霜。
  1971 年海军订单再次削减到58台,如此一来单机价格势必突破原先的定价。另一方面 P&W 也向空军表示,为了确保推重比指标的实现,在研制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需进行大规模的试验工作,因此研制成本居高不下,并提醒空军相应的维护费用肯定会大幅增加,对此空军仍坚持原先的要求。
  1971 年 6 月 P&W 突然宣布,F100 发动机 1973 财年的费用将上涨,整个研制经费比原先预计高出 $6,300 万。对于超支的解释,P&W 称是由于海军型号遇到技术问题、增加了试验项目、通胀以及公司收益下滑等多种因素造成。根据双方所签订的“费用加奖励”合同,若费用超过合同规定,则超支部分由合同双方按照 90:10 的比例进行分摊,即 P&W 承担超额的 10%,余下部分由海空军平均分担。
  在这种情况下,海军于 1971 年 6 月 22 日决定取消余下的 58 台 F401 发动机合同,不过海军型号的研制计划仍然继续,直到 1975 年才终止。同年八月空军与 P&W 重新签订了一份修改合同,追加 1.22 亿美元。新合同规定,对用于飞行试验和生产型的发动机按“固定价格加奖励”的办法,空军和公司间以 75:25 的比例分摊。
  1975 年,P&W 又赢得为空军“轻型战斗机”(LWF)——F-16 提供配套发动机的合同。至此 F100 统一了空军第三代战斗机的动力市场!军方打的如意算盘是,由 P&W 一家包揽既可统一后勤保障、方便维护,又扩大了发动机的采购量、分摊研发费用从而降低采购成本。不过这一切都有赖于发动机安全可靠作前提,尤其是像 F-16 这种单发战机对此更为敏感,此时的 F100 存在一些可靠性问题,而且当时还根本找不到同类型的替代方案,因此空军此举是相当冒险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Engine 发动机 War eng Alternate 美国航空 通用电气 General 发动机 战斗机

社会科学作为科学,与宗教的区别在于一要尊重事实,二要符合逻辑。
       艰苦的定型之路
  1972/2~1974/11 的试飞期间,一共使用了 4 批 87 台发动机,累计飞行时间 5,750 小时(2,700 次起降),平均每月飞行 130 次。试飞过程中发动机遇到不少技术故障,主要有慢车加速试飞时发生压气机失速、加力点火试飞时出现压力脉冲引起风扇失速、全加力时发生振荡燃烧等,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师们做了大量的改进、试验工作,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
  与此同时在 P&W 公司,正为迎接另一项极其关键的考核试验——QT150h 做着忙碌的准备。由于要求发动机赶在 1973 年 2 月定型,因此从 1973 年 1 月起 P&W 就开始了 QT150h 试车的考核。然而事与愿违,在 1973 年 2 月的试车中一片风扇叶片飞出打坏了发动机,试车失败。事后查明原来是由于发动机制造加工上的某些缺陷以及一些未被发现的锈蚀物,在试车过程中从试验舱壁上掉落下来,吸入发动机后造成了事故。眼看原定的节点目标已无法达到,发动机进度的拖后已成为F-15战斗机不能按计划服役的主因。此时空军别无他法,不得不同意 QT150h 延后至 5 月份完成。Maj Gen Benjamin N. Bellis,(F-15 项目负责人)甚至还同意推迟高空、高马赫数条件下的试验部分,希望以此加快发动机的试验进度,P&W确实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经修改的试车程序。却不料此事会在国会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对 F-15 项目的批评、指责之声不绝于耳,甚至威胁要取消整个工程!面对严峻的局面,生产厂商还是顶住了压力,终于在 1973 年 10 月 12 日完成了完整的定型考核试车。
  F100 发动机在工程发展中仅用四年零八个月的时间完成了 110 多台发动机的研制生产。1974 年 11 月正式交付空军使用,此时发动机在厂内的整机试车达 35,000 小时,其中高空台[注 4] 试车 6,150 小时。
  [注 4] 模拟高空试验设备(the simulated altitude test facility)或高空试验设备(the altitude test facility),我国俗称高空台或高空模拟试车台。通常是指在地面上能够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环境条件下进行航空发动机试验的大型试验设备。它是航空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功能强大的试验设备,是衡量一国能否独立发展航空动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名副其实的国家战略性大型试验设施!
    推重比八的开山之作
  F100-PW-100 是世界上最早投入使用的推重比 8 一级小涵道比加力式涡扇发动机,并首次采用了单元体结构的设计,各单元体都可以单独更换,方便维修与部件升级。主要有五个单元组成——进气道(可变弯度进口导叶)/三级跨声速风扇,核心机(十级高压压气机、短环形主燃烧室、两级高压涡轮),低压涡轮(两级),加力燃烧室/尾喷管和附件齿轮箱,发动机性能简介参见表 2。
  海军型号 F401-PW-400 使用了与 F100 相同的核心机,只是由于舰载机需要有更大的起飞与应急推力,以适应在航母上起降的要求,因此他和空军型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加大了风扇(有更大的空气流量)、外涵道及加力燃烧室的尺寸并加装了半级风扇。
  设计师们考虑用户极为强调发动机的高性能要求(大推力、高推比),以满足 F-15 高机动性的设计指标,为此大量采用当时先进的技术,F100 选取了典型的“2 高 1 低”热力循环参数,即高增压比(总增压比 πΣ=23)、高涡轮前温度(Τ4=1399℃)、低涵道比(Β=0.6),大量应用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型结构,比如钛合金材料用量已达发动机总重的 25% 以上;率先采用 IN100 粉末高温合金制造大直径涡轮盘、压气机盘等 11 个部件,PWA1422 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制造的涡轮叶片;在加工工艺方面采用了诸如精铸、热等静压(HIP)、电子束焊(EBW)等先进工艺……由于高新技术的大量使用,造就了 F100 高性能、高推比的显著特色,即使是在今天,这台发动机的性能指标在同类型号中仍处于较高水平,就这方面成绩看 P&W 公司确实做得非常出色!
    服役初期多磨多难
  F-15 战斗机在美国各界殷切的期盼下交付空军使用了,然而在随后的使用过程中发现 F100 存在许多影响可靠性的严重问题,直接危及飞行安全,这令使用者和设计者们伤透脑筋!据统计从 F100-PW-100 正式投入使用到 1979 年 4 月,空军共使用 1,100 余台发动机,累计工作时间超过 25 万飞行小时,综合故障率为 2.688/1000EFH(发动机飞行小时),造成 1979 年缺少 90~100 台发动机,而 P&W 公司零备件供应不足更使得 F-15 不能处于战备状态,导致大批飞机 “趴窝”,成为当时美军最棘手的问题之一。
  F100 服役初期所发生的问题主要有悬挂失速,燃油泵、涡轮转子、静子多次出现可靠性问题(如涡轮叶片超温、烧伤、断裂)等。造成F100发动机可靠性、耐久性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初在设计时单纯追求推重比指标而忽视发动机可靠性、耐久性、维护性的指导思想应该是主要根源。
  Raymond.M.Standahar(时任 Government Exec. Dept. of Defense )在 F100 发动机设计要求中指出,由于前代发动机的局限,往往成为飞机设计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因而要求 F100 的性能指标必须有大幅度的提高。军方也曾公开表示,如果必须有所取舍,那么(发动机指标)优先顺序就是:“推力、重量和其他”。
  从表 2 的数据可以看出, F100 的性能指标较上代有了质的飞跃,尤其是在跨/超音速条件下的性能。所装配第三代空中优势战斗机的推重比都超过了 1,因此具备很强的机动性能,飞行包线也相当宽广。正是由于飞机的高机动性特点,在使用中要求能快速来回推、拉油门杆,这就使发动机转速、温度发生急剧的变化,从而导致主要部件承受多变的应力循环,像这样的应力循环变化相当频繁。然而在设计 F100 发动机时,设计师们没能预料到发动机在新的工作条件下所承受的大负荷,还是根据过去的经验以简单的飞行时数作为设计基础,而且当时也没有一个计算模型能准确预测发动机的无故障周期。
  由于发动机的研制时间极为紧张,P&W 不得不将某些试验安排在原型机科研试飞阶段去完成了,因此在部件可靠性、维护性等试验方面存在“明显的没吃饱”现象。其实早在 1970 年 6 月 P&W 就曾在一份写给 JEPO 的信件中提出,请求批准利用 B-45 飞行台进行发动机的试验试飞工作,但 JEPO 在回信中以费用昂贵为由予以拒绝。令人感慨的是当时提出的试飞科目恰恰就包括了 F100 “阿喀琉斯脚踝”所发生的包线区域。
  此外 5007 通用规范中考核试车项目比较适合于寿命较短、工作工况变化少且并不十分剧烈的发动机,比如 QT150h 主要是考核发动机在“最长稳态时间内的高温工作能力,而不是考核多次循环下的工作能力”。
  F100 性能指标的跨度大,而研制时间又大幅压缩,这也就难怪会在服役初期发生这么多问题了。
  然而当新机面临诸多问题急待解决之际,P&W 公司却使出了一个大昏招!面对军方焦急的心情,P&W 公司却表示他们已经满足了当初设定的型号规范要求,反而进一步向空军提出了发动机维护费用昂贵的问题。他们表示公司准备帮助军方解决这些问题,但前提必须是政府答应全额“买单”!
  P&W 此举彻底激怒了原已十分窝火的空军将领们,他们感到 P&W 公司非常的“傲慢和不负责”、“只重视合同条款的法律解释以及最大程度地获取收益”。
  不过当空军开始另觅解决方案时,发现几乎没有可行的选项,而 F-15、16 定下的服役时间表却无法更改,到头来空军还是得依赖 F100。P&W 深知这点,因此抱定一个拖字诀、静待对方做出让步。到了 1979 年,情况更为严重。当时 P&W 的两家主要转包商发生了罢工事件,导致发动机产量无法满足需要,新出厂的 F-15 空优机在交付时却成了“空心机”!在这样的背景下,空军下定决心尽快改变三代机动力由 P&W 一家“通吃”的局面了。
    来自 GE 的挑战
  当老冤家 P&W 志得意满之际,GE 却在军用发动机的竞赛中屡尝败绩,相继丢失了空军三代机动力的合同后,当时仅有的大型发动机研制项目就是为 B-1 战略轰炸机配套的 F101 工程。然而当 F101 准备投入批量生产之际,厄运再次降临——1977 年 6 月卡特政府决定取消 B-1A 项目。所幸的是军方在后续工程发展计划的名义下继续支持发动机项目的进行,保住了来之不易的型号(三十年后再回顾这段历史,仍旧为 F101 感到庆幸、更叹服美国空军的远见!)后续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加速发动机的成熟、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并降低生产和后勤保障费用。F101 在研制过程中全面贯彻了美军于 1969 年制定的“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大纲”(ENSIP)[注 5],截至 1981 年发动机地面试验累计达 40,000 小时以上,飞行试验 7,600 小时,因此发动机的“三性”(可靠性、耐久性、维护性)有了充分的保证。
  [注 5] 据美空军统计,上世纪 60~70 年代发生的飞行事故中,由于发动机疲劳、蠕变、耐久性等原因造成的约占四分之一。在这种背景下 1969 年空军提出发动机完整性大纲(ENSIP),当时是 F101 发动机投标要求中的是一份结构大纲,1972 年这份大纲的准则被 MIL-E-5007D 通用规范采纳,1984 年又颁布了更新的大纲——MIL-STD-1783。ENSIP 是对发动机设计、分析、研制、生产及寿命管理的有组织、有步骤的改进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显著减少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结构耐久性问题,确保发动机安全,延长使用期限降低寿命期成本。
  早在 1975 年 GE 公司自筹资金 2,000 多万美元,以 F101 核心机为基础、利用比例放大的 F404 低压部分组装一台热力循环参数与 F100 相近的验证机——F101X,她与 F101 相比降低了涵道比、提高了增压比。不过当时这台发动机的主要目标是竞争海军的 F-14 换发项目,然而由于海军担心整个换发工作代价太大(全部费用可能高达 10 亿美元),因此即便在有部分预算拨款支持的情况下,仍不愿从其他被认为更重要的项目中抽调资金以支持该计划。
  有道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行,后来的“剧情”发展恰好印证了这句老话。F101X 的诞生立即引起了空军极大关注,尤为吸引他们的 F101X 在可靠性、耐久性方面的良好表现,更没有发生困扰 F100 的滞止失速问题。
  到 1979 年初,已经有足够的空军官员同意接收原海军 F-14 换发的预算拨款来支持 F101X。不过想要启动这个项目还必须在国会举行的听证会上进行说明、备询,在会上空军将领不得不面对那些支持 P&W 的议员们疾风暴雨般地质询,他们向空军司令提出了一系列诸如后勤保障、零配件供应、发动机性能等尖刻却现实的问题。不过尽管有这些反对意见,最终国会还是批准了该项目,当空军官员们获悉与 GE 的合同将在两周内签订的消息后,都感到异常的兴奋(wirebrushed)!
  1979 年 2 月,根据美军实施的“发动机型号衍生计划”EMDP,GE 和军方签订了一份研制周期 30 个月“固定价格”的有限合同,总金额 7,970 万美元研制 F101DFE(衍生型战斗机发动机),并要求在 F-16、F-14 飞机上进行飞行试验。这项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1、鉴定飞机/发动机的匹配能力、包括性能和作战适用性。
  2、通过 AMT [注 6] 确定发动机的耐久性。
  3、根据验证的能力,提出生产型发动机的型号规范。
  由于有了一台经过严苛考验的 F101 核心机,通过 F101X 证明其改型方案也可行,因此这台核心机不需要做大的改动。1979 年 F101DFE 首次台架试车,之后两年里发动机进行了广泛的试验,经历了 1,000 多小时的地面试车,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根据合同 GE 只提供三台发动机,但后来又增加了两台,其中一台用于结构、损伤容限和耐久性试验,另一台则被用来验证新设计的发动机附件系统,以适应 F-15 发动机舱的安装要求。
  [注 6] AMT——Accelerated Mission Testing 加速任务试车,是按典型的飞行任务剖面归纳出发动机任务剖面图,然后按油门杆位置变化情况进行加速模拟试车。AMT 基于损伤线性叠加原理,采用短时间大功率状态或加大载荷并删除无损伤或损伤较小状态的方法,因而试车时间大为缩短。AMT关键在于直接反映发动机外场的实际用法,这种试验方法与传统试车程序比较,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发动机在使用中所受的损伤,通过较短时间的试验便能预先暴露发动机在外场实际使用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早采取改进措施、防患于未然。
  70 年代初美国首先在 TF41 发动机研制中应用了 AMT 技术,如今该技术已纳入美国的军用标准中,并广泛用于新机研制定型过程、发动机寿命抽检以及局部结构改进的效果考核。
  试飞工作进行的也比较顺利,1980 年 12 月 19 日首架装配 F101DFE 发动机的 F-16A(75-0745)试飞成功。几个月之前 F101DFE 已通过 PFRT 考核,值得注意的是试车采用了 AMT 技术。F-16/101 共飞行 58 次 75 个小时,完成了所有的飞行项目,试验表明 F101DFE 无需做重大改进即可装在 F-16 上使用,在飞行过程中工作稳定、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不过试验期间也发生了一些故障,最严重的一次是第五次飞行中由于一个铝制燃油接头断裂造成停车,为此 GE 公司对发动机相关部件做了改进,排除了故障。
  1981 年和 1982 这两年里,F101DFE 还在格鲁曼的 F-14B 原型机上进行了科研试飞,用了 4 台发动机,共飞行 44 次 70 小时。有意思的是试验用机正是当年测试 F401 的那架编号 157986 机。然而好事多磨,海军在 1982 年“故伎重演”取消了换发项目, F-14 的“心脏移植手术”被迫再次推迟。
  与此同时,并不甘心的 P&W 公司,不断地做着游说工作,力图阻止 F101DEF 项目的进行。他们一改先前“生硬”的态度,主动提出了几项“特惠措施”:只要取消这场发动机竞争,军方就能够以难以置信的低价采购所有的发动机。但这一切为时已晚,如今的空军是吃秤砣——铁了心了!
   

使用道具

藤椅
曹国奇 发表于 2016-2-14 01:21: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是将竞争机制用活了。但是对外国美国却是垄断的,直接计划管制,不许这些发动机出口中国。

很久前与康明斯接触时知道,米国的好发动机(尤其是采油机)是禁止出口中国的,更别谈合资,代价是美国政*府*给他们补贴。

使用道具

      唉,审核阻碍中国。纯航空技术不知道碰到什么神经。第二段要审核,这是第三段。
    风水轮流转
  1981 年里根政府决定重新生产 B-1B 飞机,F101 时来运转又有了用武之地。而此前空军已选定了 CFM56-2(军方编号 F108)作为 KC135R 加油机的换发型号。F101DFE 和上述两个型号的核心机基本一致,因此生产费用一下降低了 25%,当初反对意见中最主要的一项——后勤保障问题也因此迎刃而解。为 F101DFE 配套的试验设施、零配件供应网络、培训计划以及后勤支援设备都可以用于 F101-GE-102 和 F108 发动机,其中订货量达 469 台的 F101 发动机就足够维修站忙活了。
  1982 年对 F101DFE 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里程碑)意义的年份,这年里 GE 拿到一份追加合同,继续对 F101DFE 进行试验为下一步的 FSD(全尺寸工程发展)作准备。合同内容包括对发动机作优化设计、并最终确定将来安装到 F-14、15、16 三种飞机上的发动机构型。年 底GE 被正式授予一份“固定价格”FSD 合同,研制 F101DFE 的生产型——F110-GE-100。此时,从俄亥俄 Evendale 的 GEAE 总部又传来喜讯,一台编号 509-004 的 F110 发动机(这时已名正言顺了)在加速任务试车中顺利达到 5,004 个 TAC [注 7],若按每年飞行 250 小时(500TAC)计,这已相当于外场使用了 10 年的时间!
  [注 7] TAC—Total Accumulated Cycles 总的累积循环(也有叫作空军战术循环),一般 1 个TAC= 1/2个EFH (发动机飞行小时)。
  随后两年里,F110 的研制工作进展顺利。1984 年 2 月份空军和 GE 签订了生产合同,将下一年 160 台采购订单中的 75% 交给了 GE(余下 40 台为 P&W 生产的 F100-PW-220),发动机大战的首回合 GE 初战告捷、占得先机!一年以后 F110-GE-100 定型,随后第一台量产型发动机交付使用。
  F110-GE-100 是 GE 研制的第一台 120kN 级别小涵道比加力式涡扇发动机,与 F101 相比的主要区别:采用按比例放大的 YJ101/F404 发动机三级风扇代替了 1.14m 直径的两级风扇,风扇压比提高 60%、达到 3.2,减少了空气流量(从 159kg/s 减至 122kg/s),涵道比由 2.01 减到 0.87。为了适应较高的风扇转速,在 F101 的 2 级低压涡轮基础上做了重新设计,加力/喷管部分是 F101 的缩小型,并采用了 F404 的技术。此外为适应减小的风扇流路,核心机部分也做了少量的改动,对核心机以外的系统、部件作了比例缩小和减重处理。
  由于在研制之初就将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放在突出的位置,并在研制全过程中全面贯彻 ENSIP 的要求,造就出一台兼顾性能、可靠性、耐久性、可维护性的先进发动机,从表 5 的数据可以看出,虽然 F110 的推重比相对较低,但由于总空气流量较大,因此获得了很大的绝对推力。后来的使用情况也证明GE公司的研制工作非常出色,F110 几乎成了安全可靠的代名词!
    超级雄猫换心术
  尽管 F-14B/F101DFE 计划被搁置,但发动机的出色表现还是给海军官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相比较难以“伺候”的 TF30,GE 新发动机的诱惑实在是难挡的!1984 年,海军终于重启了“超级雄猫”的换发计划,为飞机换装两台 F110-GE-400 发动机。
  海军型与 F110 基本型存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安装的需要——即为了适应原装配 TF30 的飞机发动机舱。
   F110-GE-400 发动机的改动之处
  新发动机无论是性能、可靠性还是维护性等方面较原来的 TF30 都有了大幅提高,经测试新发动机使雄猫的“航程增加 60%,爬升率提高 61%,作战滞空时间延长 1/3。爬升至 1,067 米的时间要快上 61%,加速时间减少 43%,另外还消除了 TF30 常见的尾烟。”1987 年 F110 发动机开始交付海军使用,装备 F-14B/D 型飞机。
1986 年的 F-14B 原型机,安装 F110-GE-400 发动机,测试结果是皆大欢喜
    普.惠的补救措施
  虽然在 F100-100 服役的最初几年里,P&W 公司也针对发动机发生的问题做了一些改进,1976 年~1978 年间使用 AMT 方法验证了发动机的改进成效,翻修寿命从最初 500 小时提高到 750 小时。但是 P&W 非常清楚这些修补措施尚不能彻底解决可靠性不高的问题,尤其是当空军决定以 F101DFE 作为 F-15、16 飞机的后备动力时,P&W 发现 F100 已明显处于下风。恰好当时空军提出了 EMDP 计划、这成为 F100 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转折点。在该计划的名义下 P&W 和军方签署了一份 Pre-FSD 的工程发展验证合同,改进 F100 的性能与可靠性。1979 年 7 月改进型 F100-PW-220 EMDP 项目正式开始,1980 年 4 月份发动机开始台架试车。在 F110 合同签订的那一年,P&W 也获得了一份研制 F100-PW-220 的 FSD 合同。
  鉴于 F100 可靠性不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P&W 公司在 F100-220 研制之初就定下了一个指导方针,即不惜用牺牲性能的代价来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耐久性、结构完整性。这些改进包括:重新设计的“延长寿命的核心机”(ILC)、采用单晶材料制造涡轮叶片(由原来的 PWA1422 定向合金改为 PWA1480 单晶)、第一种用于战斗机发动机的 FADEC(全权限数字式发动机控制)、提高维护性的发动机故障诊断装置(EDU)、经改进的加力燃烧室和齿轮式燃油泵等。发动机的全加力推力保持在 105.9kN,但质量却增加了约 66kg,导致推重比下降到 7.4。
    F100-PW-220 发动机的主要改进措施
  为了考核发动机的可靠性、耐久性,在 F100-220 的试验项目中还增加了 3 种试验:4000TAC 的加速任务试车、高 M 数下的耐久性试验以及高周疲劳试验。第一次加速任务试验中,发动机在 90 天内共运行 953 小时,相当于外场工作 9 年,试车期间发动机没有进行计划外检修,仅有 8 次维护(允许有 15 次),后来同一台核心机部件重新组装、再次完成一个 4000TAC 试车,在两次试验中由核心机引起的换发率、停车率、推力损失均为零,证明了 F100-220 的改进措施是有效的,彻底解决了可靠性不高的问题(见表 4),1985 年 3 月发动机设计定型,同年 11 月首台生产型发动机面世,1986 年投入使用,装备 F-15、F-16 飞机。历经十年艰苦磨砺,F100 终于走向成熟,为将来的进一步改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竞争的白热化
  1983 年 5 月空军发布了 AFE 生产合同的最终版征求建议书 RFP,但此时的 P&W 仍幻想挤掉对手,因此在他的投标方案中无论采取哪种分配比例,定价都出奇的高;而实行单一供应商模式,则价格要低很多。不过心有余悸的空军根本不为所动,坚决推行 AFE 计划,1984 年正式开始实行双承包商政策并签订了首批采购合同。军方还决定今后每年的采购合同都采取比例分配模式,各家所占份额的多寡主要取决于承包商的实际表现。据统计,到 1994 年 F110 共获定购 1,065 台、F100 为 1,021 台,双方平分秋色。不过在 F-16 发动机的竞争中,GE 公司声称获得了胜利,因为在 1,000 余架飞机中,该公司提供的发动机占到了 75%。
    结束语
  由于 AFE 计划成效显著,因此从 80 年代至今,美国几项大型发动机研制计划(IPE、ATF 发动机、JSF 动力等项目)都采用了这种方式。
  正如本文标题所述,这是一场共赢的良性“战争”,交战各方都在此役中获得了“胜利”。航空动力历来是美国军方高度重视的“关键技术领域”,美军体认到为确保长期的领先地位,需通过有效的竞争才能实现,尤其是经历了 F100 的“惨痛”教训后,更加坚定了必须在该领域保持“有效竞争环境”的决心。实践证明 AFE 的实施确实大幅提高了美国航空发动机综合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美国发动机业研制理念的革命性转变,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研制/生产者也没有因为“战争”而导致衰弱,相反使自身产品精益求精、不断提高。F100 和 F110 发动机已被公认为第三代军用涡扇中的经典,成功地衍生出了两个庞大的发动机家族,并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中服役,至今仍是国际航空动力市场中的畅销产品!随着更多高新技术的融入,综合能力更高的改进型号还将不断问世、继续活跃于本世纪头三十年的航空领域,其生命周期之长令人折服!
  这场战争还将延续下去,孰优孰劣将是人们永远讨论的话题……

    强烈推荐《纽曼回忆录--从飞虎队员到通用电气副总裁》。传奇人物、真正的大国工匠纽曼的传奇经历(二战前德国考大学工科必须要有学徒经历,叫做要求有粘油泥的“黑指甲”):在昆明办汽车修理厂(就是泥巴地挖的修理坑),成为龙云的财政厅长的好朋友,后来在美国和龙云儿子一直是好朋友。身为德国人却误打误撞参加美军,凭好技术领导飞虎队的维修队,二战后和老婆驾驶吉普在当年艰险的条件下从中国开车回美国,一直开到中东.........领导GE新发动机的研制,和普.惠激烈竞争。他在书末说:回顾一生,美国ZF和军方在招标中是站在国家利益的立场,是公正的。
     这才是人杰和优秀的制度和国家!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使用道具

曹国奇 发表于 2016-2-14 01:21
这是将竞争机制用活了。但是对外国美国却是垄断的,直接计划管制,不许这些发动机出口中国。

很久前与康 ...
这叫垄断?笑死人哦,你向俄罗斯买三,你不是制度先进吗,自己搞三,你有先进技术也可以不卖给美国啊。
不得不说,马克思主义者的思维真非正常人。

使用道具

地板
曹国奇 发表于 2016-2-14 01:52: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成都雄关漫道 发表于 2016-2-14 01:29
这叫垄断?笑死人哦,你向俄罗斯买三,你不是制度先进吗,自己搞三,你有先进技术也可以不卖给美国啊。
...
那不是垄断是啥咧?不要以为只有自由竞争下才有垄断,计划天生就是垄断。

另外,我国有很多军事技术是肯定不会卖给美国的,这是事实。——江钻集团的钻头技术独步天下,后被天津某集团泄露(部分)给日本,武汉是直接派秘密警察去抓人(没抓到),不通知天津警方。

我没有认为垄断=不好,只是中性看待垄断。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龚民 + 2 + 2 + 2 分析的有道理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2  热心指数 + 2  信用等级 + 2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qi509 发表于 2016-2-14 14:53: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就是私有制的优势所在。它不是在谁的领导之下发展和创新。而是在竞争之下的发展和创新。两个制度会产生的两个截然不同的效果。

使用道具

看看历史,学习学习

使用道具

9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6-2-14 15:12: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曹国奇 发表于 2016-2-14 01:21
这是将竞争机制用活了。但是对外国美国却是垄断的,直接计划管制,不许这些发动机出口中国。

很久前与康 ...
柴油机? 拜托,康明斯的真不算好的。
好的柴油机是德国和瑞典的。你不卖,有人卖。
东风的卡车,10年前,柴油机技术国内一流。为啥?人家买了雷诺的技术。我去东风出差,高管餐厅里,大把的法国人。他们把退休的法国工程师都请过来了。法国人为了一点点可怜的欧元工资,在很愉快的卖国。帮中国企业把法国发动机产业彻底挤跨。

使用道具

10
jameschin007 发表于 2016-2-14 15:15: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qi509 发表于 2016-2-14 14:53
这就是私有制的优势所在。它不是在谁的领导之下发展和创新。而是在竞争之下的发展和创新。两个制度会产生的 ...
其实连苏联人都知道竞争的道理。为啥苏联搞战斗机就有 苏,米格,雅克 好几个设计局。
对比中国,非要搞大中航。现在又搞航发集团。那才是傻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8 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