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行走的青年
1965 6

[读书笔记(对话)] 【独家发布】市场的行为 [推广有奖]

院士

59%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制度经济学汇丛

闲游集

我的经济学之路

威望
3
论坛币
3033 个
通用积分
133.5182
学术水平
1199 点
热心指数
1177 点
信用等级
1087 点
经验
18361 点
帖子
3440
精华
11
在线时间
754 小时
注册时间
2015-1-18
最后登录
2024-3-2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们的晚餐并非来自屠夫、酿酒师或者面包师傅的仁慈之心,而是他们的自利之心。我们不要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语,而要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语。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要说对他们有利。

在“看不见的手”的驱使下,一心利己的消费者创造了最大限度的社会利益
    谈到市场,每个人都可以想到很多,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市场、手机市场、人才市场、体育保健市场等等。还有经常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


且看两则帖子:
【独家发布】楼市半年报:市场现拐点,房企抢跑出货 2017-07-09 来源:一财网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27871&from^^uid=5881313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中指监测的30个主要城市,17个城市成交面积同比下降,其中南京下降幅度达61.19%,福州同比降幅也超六成。当然不乏依然上涨的城市,其中汕头升幅为195.52%,徐州次之,同比上升41.67%。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对第一财经分析认为,供应端的发力将继续有效平抑房价预期,但前述入市的地块,其项目最快也需明年年初入市,因此无法解救今年下半年的成交量。在她看来,今年下半年北京楼市成交量将继续维持低位,2017年的全年成交情况恐将创造历史新低。
【独家发布】为什么市场经济容易造成高房价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46817&from^^uid=5881313
十几年来,中国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就是随着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房价快速上涨。这一现象受到许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也有许多相应的经济学分析,比如分税制和土地财政,货币信贷政策,供求关系等等。一般认为,由于在分税制之后土地财政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源,地方政府有强烈的房地产开发冲动。基于货币数量论,很多分析认为信贷规模的扩张或者货币数量的增加为房价快速上涨(也就是资产价格上涨)提供了条件。随着房地产开发热遍全国,也有许多对房产供求关系的研究,一般认为一线城市房价有较坚实的需求支撑,而二三线城市则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商品房库存。

  本文认为,在各种经济因素之外,存在着基本的调节土地价格从而在根本上调节房价的经济规律,即地租——地价的经济规律,而马克思主义的地租理论,是理解这一经济规律的关键。
    如此之类的其实有很多,要真正理解市场中为什么会存在这些现象或如何甄别“专家”或“砖家”的一家之言,了解“市场的行为”是可取的一条捷径。


  • 什么是市场呢?

    市场起源于古时人类对于固定时段或地点进行交易的场所的称呼,狭义上的市场是买卖双方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
  广义上的市场是指为了买和卖某些商品而与其他厂商和个人相联系的一群厂商和个人。市场的规模即市场的大小,是购买者的人数。
  根据杰罗姆·麦卡锡《基础营销学》的定义:市场是指一群具有相同需求的潜在顾客;他们愿意以某种有价值的东西来换取卖主所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这样的商品或服务是满足需求的方式。
  • 西方经济理论对市场的理解
西方经济理论对市场的理解历经四次深化:
  1)古典经济理论的“自由放任”秩序;
  2)新古典的“完美”价格机制;
  3)宏观经济学的“需政府干预”;
  4)新制度的“产权明确是前提”。
古典经济理论的“自由放任”秩序
  亚当.斯密以“个人满足私欲的活动将促进社会福利”为逻辑起点,推演出市场就是“自由放任”秩序。政府完全不能干预个人的追求财富的活动,也完全不用担心这种自由放任将制造混乱,“一只看不见的手”将把自由放任的个人经济活动安排的井井有条。也就是说,亚当斯密的市场概念重点在于强调限制政府对个人经济活动干预上。《国富论》也花相当的篇幅去抨击干预个人经济活动,限制个人经济权力(产权)的重商主义政策。以后的古典经济学家也一直坚持自由放任的观点。
新古典的“完美”价格机制
  新古典在引入边际概念和数学论证的基础上,为新古典的“自由放任秩序”建立了形式上“完美”的数学模型:一般均衡。在这个模型中价格是最重要的自变量,这一模型也可以叫价格机制。达到一般均衡的过程,也是 一个社会资源在价格的指引流动的过程,所以,价格机制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
  新古典的市场概念除了增加形式上“完美”以外,实质上并没有给古典理论增加新的思想内涵。也就是说,新古典“完美”的数学模型下的表皮下,依然是古典的自由放任秩序,“新”更是“新”在形式上。而且这种形式上的完美是以牺牲思想上深度为代价的,精美的一般均衡模型武断地抽象掉了“个人追求满足私欲的活动促进社会福利”的逻辑支撑。
宏观经济学的“需政府干预”
  上世纪的经济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迫使西方的经济理论家反思古典理论对市场的定义。最后的答案是,完全的自由放任是不行的,看不见的手有时并不存在,市场会失灵,政府应该对经济活动进行“总量”上进行干预,于是“宏观经济学”就诞生了。罗斯福也接纳了凯恩斯的建议,实施政府干预经济的“新政”。现在已经形成了在全世界基本达成共识的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当然这些已经都谈不上“新”政了。
新制度的“产权明确是前提”
  同样面对市场失灵,科斯却给出了截然相反的回答,外部性效用问题无需政府干预,可以通过明确相关产权利用市场来解决。而张五常更绝对,他说根本就不存在所谓的外部效用,只存在不明确的产权状态。无论如何,科斯给市场概念带来了革命性的创新。他让人们意识到,市场的关键并不在于非人格化的机械的“价格机制”,而是在于经济活动参与者的权力(产权)。
  如果说古典经济学家阐释了“市场”是“自由放任秩序”,那么科斯就回答了怎么去实现“自由放任秩序”或者“价格机制”。
 斯密的对“市场”自由放任的定义,是建立在“个人追求私利将促进社会福利”逻辑起点之上的。也就是说,斯密把这一点当成他的市场概念的前提假设。既然把这一点作为前提假设,那么斯密一定在当时的他所处的社会观察到“个人追求私利促进社会福利”的效果。也就是说当时的英国已经初步具备能够使“个人追求私利促进社会福利”的制度特征。其实,“私利促进社会福利”的观点在斯密以前已经在英国存在,并非斯密首创,他只是敏感地注意到这一现象,并以此推演出市场秩序。既然, “个人追求私利可以促进社会福利”的现象可以被观察到,那么,个人追求私利的活动一定是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的,也就是说“自由放任的秩序”在当时也是在相当程度上存在的。这便意味着当时英国的制度是在相当程度上是支持“个人追逐私利”的活动的。支撑“个人追逐私利活动”存在需要什么的制度呢?这个制度应该具备两个特征:
  1)承认个人“私欲”;
  2)承认个人追求满足“私欲”所需要的财富的权力(产权)。
  • 中国语境下的市场应有之义

    市场就是承认个人“私欲”,明确和保障个人追求财富的权力的制度.个人追求财富的权力就是产权。所以也这么简捷地定义市场:市场就是承认个人私欲和保护个人产权制度。那么“市场化”就是建立承认个人私欲,明确和保障个人产权的制度的过程。承认个人私欲,明确和保障个人产权的制度包括相应的道德、价值观念和法律法规。


    其实,简单点说,市场包括两个维度:买方和卖方,也就是供应方和需求方。若论市场的行为,那么就该包含供应和需求两大行为。

从需求角度来说,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从供求角度来说,    市场=生产商+生产能力+生产欲望(个人之言,不适之处、望坛友批评指正)

市场从最简单角度区分,可包含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至于二者的区别见贴:

求助: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有什么区别呢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541649&from^^uid=5881313
我觉得应该是根据国民经济良好运行那个循环来分的,三部门经济里,居民提供劳动给企业获得收入,这个是劳动市场。居民消费企业生产的产品,这个市场是商品市场。居民把消费之外的收入投资于金融市场,企业从金融市场获得投资。好像这些市场没什么区别,硬要分的话那就是有的商品比较特殊,比如劳动要素神马的。。无形的。。。
  • 市场经济
    市场不是被定义的,而是被认识的。市场一直存在。
    在主流经济学里。市场是这样运行的:卖方,根据自己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的大小比较决定自己的生产规模;买方,根据自己的边际效用与MPC的大小来决定自己的消费选择。权衡取舍(trade-off)。
    张维迎说,    “市场经济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进步最好的游戏规则!
    什么是市场?市场就是好坏由别人说了算、不由你自己说了算的制度。
    市场的基本逻辑是:如果一个人想得到幸福,他(或她)必须首先必须使别人幸福。市场的这一逻辑把个人     对财富和幸福的追求转化为创造社会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现在好多人都在“卖拐”。这个拐是什么?就是政府对市场的任意干预,就是大量反市场经济的言论。大量所谓市场经济的矛盾,都是被卖拐的人卖出来的。
★ 金融危机是政府政策的失误所致,解决危机最好的办法是让市场自发调节。
★ 人为限制房价、物价,最后只能让少数有特权的人得到好处。
★ 修建经济适用房不能解决普通人的住房问题。
★ 帮助低收入者的最好办法是直接给他们货币补贴。
★ 国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中国经济已踏上了非国有化的不归路。
★ 官员是改革中相对受损最大的利益集团。
★ 寡头竞争对社会有利。
★ 推动经济增长的是生产,是供给,而不是需求;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不是需求创造供给。如果刺激需求就可以发展经济,我们早就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 我们国家,现在有太多的财富集中在政府手里,而不是国民手里。我想,可以利用这次危机推动国家财富向国民财富转移。首先,要考虑实行减税;其次,应将国有企业股票一部分分给老百姓。
当然,这是否正确,见仁见智......

    市场经济是计划经济的良好替代。这并不是说计划经济不好,只不过是因为计划经济条件下、难以收集足够的信息,已达到“好心能办好事”的成效。市场经济的另一种解释便是,花最小的代价以取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相较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能够充分调动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自动进行社会分工、形成市场元素,并最终达到计划经济下的基本指标或目标。

    市场经济是否意味着自由经济,全放任市场去操作,管理部门可以门可罗雀或者全部不用设立,这在主流经济学里有共识的,市场虽说是最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的手段,但

自由市场经济永远有效率,不存在市场失灵吗?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00667&from^^uid=5881313


邓爷爷给出过解释,
1979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宾时谈到:“我们有些经济制度,特别是企业的管理、企业的组织这些方面,受苏联影响比较大。这些方面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发展科学的方法,我们社会主义应该继承。”“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我们是计划经济为主,也结合市场经济,但这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我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辩护
https://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819224&from^^uid=5881313
  •如果产品的定额是由计划机关确定的,那企业就没有任何积极性去消费资源或努力确定并提供那些消费者真正需要的东西;
  •如果投入和产出都是由计划机关确定的,企业就会倾向于低报他们的能力而高报他们的需求,以便更容易地完成他们的部分计划。它们还会有很大的动力去游说计划部门以得到较低的生产定额和充足的原材料供应。
  •如果就业是有保证的,而且收入与企业经营的好坏无关,那工人就没有动力去工作。
  •如果计划部门是对整个经济负责的,那它就没有任何动力去关闭无效率的单位,因为这样做或者要增加失业或者必须为失业的工人寻找新的工作。
   其实,我个人倾向于将市场的行为理解为最有效带动大众积极性的一种场所。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还看诸君如何评说......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yyj_1976 + 80 + 3 + 3 + 3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80  学术水平 + 3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3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沙发
行走的青年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7-7-18 15:00: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市场经济下效率与公平兼顾


一、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效率与公平是个人收入分配中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原则,即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

    效率是指资源配置的效率。微观经济学将其解释为在有序的市场环境和统一规则下,经济组织以最低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投入获得最大的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和劳务的状态;宏观经济学将其解释为稀缺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分配中的效率原则就是指社会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要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企业与国民经济的效率为目标。

    公平相对于效率而言,就是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合理化,或利益和权利的平等。从广义上说,这种平等是包括经济、政治和法律等各个方面的平等;从狭义上说,是指经济利益和权利的平等,包括机会平等和收入分配平等。机会平等是指社会成员具有平等参与竞争的机会和就业机会。收入分配的平等即公平原则,一方面是指分配制度和政策的平等,具体地说就是要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使社会成员的劳动投入和其它各种要素投入都平等的获得收益;另一方面,收入分配的平等原则还要求将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限制在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要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特别要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解决好困难人群的生活需要。这是一种相对意义上的平等,而不是绝对的平等,更不是平均。

    二、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

    效率与公平是对立统一关系,其统一表现在:效率与公平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一方面,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和根本途径。生产效率的高低决定着收入分配的价值内容、规模和具体方式。按照效率原则调节分配关系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可以为公平分配和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奠定物质基础,同时也是解决分配不公平的根本途径。另一方面,公平是效率的必要条件和力量源泉。实行公平分配,可以调动社会各阶层和群体的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人们增加投入和提高效率。

    效率和公平又是矛盾的。效率原则不会自动的实现公平;公平原则也不一定会促进效率的提高。效率原则的实现主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公平原则的实现则要靠政府的调节。片面的效率原则有可能导致人们的收入差距扩大,从而会威胁社会公平,其最终也会妨碍效率提高;片面的公平原则会导致平均主义,从而会抑制效率的提高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

    三、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应怎样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怎样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难题。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后来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反复强调和明确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十六大还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十几年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一直是我们在实践中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本依据。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指出“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2006年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要把“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提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理论界新的讨论,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怎样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些不同的提法?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教材在这部分内容中,采用了两个说法,一个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另一个是“兼顾效率与公平”,尽管教参也做了一些说明和解释,但在实际上并没有将二者的关系梳理清楚。下面我们结合中央全会的一些最新精神,从理论和实际等方面对此进行一些阐述和分析。

    (一)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本思路

    第一,效率与公平的辨证统一关系原理,这是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理论基础。因此,“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也罢,“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和“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也罢,其理论的基本依据是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原理,依据这一原理,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二者的统一,既不能片面强调效率,也不能片面强调公平。

    第二,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现实依据。我国现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这就决定了我们根本的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必须从这个具体的实际出发,必须要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和完成根本任务。

    第三,生产决定着分配,分配的合理性是受生产发展的需要制约的。资源是有限的,资源问题是当今全球都面临的紧迫问题,更是制约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的大国发展的重大问题。资源的稀缺性要求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使用的有效性。有限的经济资源在生产中的投入是以资源使用的高效率为前提的。分配合理性的标准不是取决于人们的主观愿望,而是取决于客观条件和现实的可能性。而且,分配合理性不仅是指个人收入的分配,还包含着资源分配即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而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表现就是资源使用的高效率。

    (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初级阶段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本准则

    第一,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无论从微观还是社会宏观来看,效率、效益、质量都不高,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转变,发展仍然是首要的任务;我国是一个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在加快发展中,资源始终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来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在我国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生产要素向高效率的方向流动实现的;改革也还没有到位,平均主义和大锅饭的现象依然严重的阻碍着经济的发展和效率的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关键的战略机遇期,各种社会问题与矛盾凸现,加上国际局势的变化和激烈的国际竞争等都更加需要我们加大改革的步伐,提高效率、加快发展,要用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发展或发展得慢都不利于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的解决,也不利于根本任务的完成。因此,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始终把发展摆放在一个突出重要的位置上,而效率则是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第二,把公平摆放在一个应有的位置上,妥善的处理好社会公平问题也事关重大,它关系到发展理念、公民权利、社会安定,也关系到发展和效率,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以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和根本问题。当前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一些社会问题与矛盾凸现,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尤其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与困难人群的就业、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等问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突出的现实问题与矛盾。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问题。这体现了,我们党对效率与公平统一性的正确认识,体现了坚持发展效率优先的同时,对社会公平问题的高度重视。在我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我们必须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要解决好关系最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的所有问题,尤其要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人群的利益问题。

    第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我国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并不排斥在某个特定时期和条件下可以把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摆在更突出和更重要的位置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建立在效率与公平二者统一的基础上的,不能把效率优先绝对化和片面化。从方法论上说,这既是辩证法和相对论,又是一个从总体和局部、宏观和微观不同角度或层面认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问题。具体来说,从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来看,由于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了我们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总的指导方针、基本原则和总的政策倾向是效率第一,是效率前提下的公平。但是,并非在任何时期、任何条件下都要把效率摆放在第一的位置,而是要根据各个时期存在的具体问题和突出矛盾灵活的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并相应地采取具体的分配政策和对策,这样才不至于把效率优先绝对化和片面化,这样才是坚持了效率与公平的统一,这样才能解决问题、缓解矛盾,才能更好的促进效率和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三)“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当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具体化,“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新时期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落脚点。以上三者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是对效率原则的否定。“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主要是从再分配角度讲的,是相对于再分配中的其他方面来说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的实现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按劳分配在本质上也是效率原则。因此,只要坚持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就是鼓励人们的劳动、资本、技术、知识、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也就是要坚持效率第一的原则。社会公平的实现主要是通过政府的调控即再分配进行的,比如加大政府社会保证基金投入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对落后地区和人群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与政策倾斜等等。因此,“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是建立在承认并坚持效率优先的前提之下的,它与“初次分配注重效率”是并存的,而不是不矛盾的。

    总之,“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和“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依然是我们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认识和处理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基本原则。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使用道具

藤椅
yyj_1976 在职认证  企业认证  发表于 2017-7-18 18:44: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多谢分享

使用道具

板凳
行走的青年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7-7-18 19:30: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yj_1976 发表于 2017-7-18 18:44
多谢分享
写得偏颇之处,还望您指正

使用道具

报纸
行走的青年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7-7-18 21:27: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市场易出现“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也叫“从众效应”:是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的影响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表现为对特定的或临时的情境中的优势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采纳(随潮)表现为对长期性的占优势地位的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接受(顺应风俗习惯)。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将自己的意见默认否定,且不会主观上思考事件的意义。
无论意识到与否,群体观点的影响足以动摇任何抱怀疑态度的人。群体力量很明显使理性判断失去作用.
经济学中羊群效应是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使用道具

地板
edyboylu 发表于 2017-7-20 03:58:0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行走的青年 发表于 2017-7-18 14:52
谈到市场,每个人都可以想到很多,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商品市场、手机市场、人才市场、体育保健市 ...
thanks

使用道具

7
行走的青年 在职认证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7-7-20 08:02: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edyboylu 发表于 2017-7-20 03:58
thanks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0:05